天寶古村

天寶古村

天寶古村落是江右歷史文化名村,位於宜豐縣天寶鄉宜豐縣境北23公里處,古村內歷史遺存為明清贛派建築,最早建造年代可追溯到明代,現完好程度90%,建築規模達80萬平方米。宜潭公路貫通村邊,武吉高速公路在村東有3公里之長,交通極其便利。

2008年,天寶古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村青山環繞,護城河環村而過,呈現出自然的船形地貌。古村落範圍為天寶鄉辛會村、辛聯村部分範圍,規劃合稱天寶古村,面積約2.5平方公里,現有住戶2067戶,人口580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寶古村
  • 別名:江西第一古村
  • 行政區類別:江西省宜豐縣
  • 所屬地區:江西省宜豐縣
  • 面積:2.5平方公里
  • 人口:5803人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村內八景,外八景
  • 住戶:2067戶
歷史由來,古村資料,文化名村,名家輩出,歷史名人,江西第一古村,古村口井,有關詩句,村內八景,外八景,

歷史由來

古村路
商周以前,按《禹貢》所構想的九州之說,天寶屬揚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地先繼屬越,後屬楚。秦始皇統一中國置36郡,屬九江郡。
三國東吳時(公元月220)在此設宜豐縣,至唐代四設縣治達245年之久,故稱“古宜豐治”。宋光宗元年1190年,墨莊始祖劉椿任大姑嶺巡檢遂家於此,繁衍後代,始建屋場至今815年,為宜豐現代最早、規模最大、較為完整的古村落。天寶古村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的船形地貌,獨特的自然環境,東南有2500餘米的東水西流彎山繞城的護城河,西有藤江河,北面有1490餘米氣勢恢宏的古城城牆遺址。古城有三街六市,六座城門,十三第宅,48條巷,48口井,四周設內外八景。

古村資料

天寶古村現有民居民230餘幢,明清古建築170幢,其餘為解放初期仿古民居,房屋坐北向南,分排林立,規劃完整合理。明清建築分宗祠、亭閣、畫錦堂、觀音堂、官廳、民居、石碑坊、寶塔、庵觀寺廟等十大類。建築風格外觀為風火山牆翻天井式,內為木結構,分穿斗式、抬梁式,也有穿斗與抬梁相結合風格式建築。屋頂有硬山頂和歇山頂。建築風格獨特、典致高雅,有木雕、石刻石雕、磚雕,各式花閣門、花窗、門樓、石墩、石礎雕刻藝術高超。
天寶古村
此外,還有一幢創建於1919年的西式洋樓——培根職業學校,該校由墨莊堂劉氏中最早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劉化成所創辦,是專門培養農業人才的職業院校,在全省也是獨此一家。培根職業學校創辦初年,聘請的是當地名宿、留日學者劉天衢(劉師舜之父)擔任校長,劉己達(1938年曾任贛州行署專員)任教務主任,有職業教員10餘人。所有教職員工,一體認同為農業培育專門人才的目標——“培養自食關吾分,根荒由來自爾成”——這副校門口的對聯,亦可視作校訓。教學相長、孜孜不倦,腦手並重,身體力行,學校因而聲名遠播。
天寶千年古村自古就是人文之邦、文風興盛、名人官吏眾多,至今留有較多的附屬文物,如各代朝廷皇帝賜匾及愛國將領民族英雄林則徐親書所贈的“副魁匾”,古陶瓷、古代生活用具,還有出土的商代銅饒(一級)、春秋鈕鐘(二級)、戰國劍,縣正堂磚等珍貴文物,以及在土地革命時期,紅軍在宜豐蘇區天寶古村內留下了許多牆頭革命標語。

文化名村

天寶古村是贛西北唯一古屋文化集紅色旅遊、綠色旅遊為一體的消遣休閒、度假旅遊勝地,是宜豐三日游的中心點。北面有1000畝巒林山,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千年古樹、奇樹、2米以上大樹、名貴木材不勝計數,樹種有、樟、株、柏、紫、楠、杉、松等多種。南面翠竹繞河,東水西流。用一副古對聯來形容就是:“一帶水知魚意樂,四時花襯馬蹄香”;中國建設部外事司司長李先逵也在這裡留下了墨寶:“天然圖畫,民族瑰寶”。好一派山清水秀、無限風光。
天寶古村
作為古宜豐縣治所在地,天寶古村至今1800餘年歷史,不僅自然景觀優美,歷史人文資源亦深厚。曾以“三街六市、六門十三第、內外八景、四十八條巷、四十八口井、四周竹城牆、四季馬蹄香”略大“會市”飲譽江南,有“小南京”之稱。現保存有明清房屋l70棟,古牌匾2 5塊,歷史標語23條,千年古樹46棵,古城牆一座,長1490米,護城河一條,長1631.60米。
走進古村,墨莊書香四溢,古樟、古宅比比皆是,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古巷牽引你想像昔日古鎮的繁華。作為天寶古村文化遺產主體的傳統民居,是贛西北古鎮村落文化的一個奇異的瑰寶。每一幢古宅,雕棟刻石,花門花窗,雕花石柱石墩,俯拾即是。它凝聚著古人的建築智慧,其建築技藝之高超,規劃布局之巧妙,現代的能工巧匠也不得不對之嘆為觀止。
天寶古村
現天寶古村憑藉其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厚重的人文歷史,以年代久遠、規模宏大、集中程度較高、遺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為依託,已被江西省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省級環境優美鄉鎮
天寶古村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景觀,自然環境優美,古蹟星羅棋布,紅、古、綠色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嚮往的遊覽勝地。

名家輩出

據文字記載,一個並不算很大的天寶古村,古時共出過10名進士、76名舉人和解元、11名武舉人、139名諸貢、178名恩賜頂戴。謀略大師、同時也是著名的學者、文人的劉伯溫,先祖就來自宜豐天寶。劉是元朝進士,還在鄰宜豐不遠的江西高安做過縣丞。名人是一筆豐厚的旅遊資源,難怪為名人祖籍的爭論,各地迭有高潮。事實上,不少古代名人的先祖輾轉多處,其祖籍不止一二,也就不足為怪。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為陶淵明是九江還是宜豐人氏,就有過很多考據與駁難。
可以肯定的是,宜豐的劉氏是個大家族,也曾經出過一連串顯赫的進士、舉人,及至晚近,也有名人不絕如縷。譬如劉師舜,1920年赴美國留學。5年後學成歸國,任清華大學教授,後進民國政府任職,再後任駐加大使。1958年退休之後,僑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之普林斯頓鎮,從此致力於譯著20多年,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歷史名人

劉基:字伯溫,公元1311-1375元,祖籍江西宜豐天寶,元朝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進士。曾任江西高安縣丞、江蘇儒學副提舉,不久棄官隱居。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元)朱元璋征浙江,以上賓待之,聘至金除,陣時務十八策及滅元方略,元璋從其計,遂得天下。歷任太史令,御史中丞,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誠意伯。四年(公元1371年)致仕,八年四月卒,年65歲,正德八年9公元1513年)追贈太師,謚“文成”。劉基知識淵博,精兵法韜略,天文地理,善書能文。著有《郁離子》、《春秋明經》、《覆甌集》、《寫情集》、《犁眉公集》、《劉文成全集》、《燒餅歌》等。
劉秉忠:字仲晦(公元1216-1274),祖籍是江西宜豐天寶,其祖父劉元尚徙居高安,父親劉潤之,隨父到邢洲(今河北邢台)。劉秉忠早年隱居武安山(今河北邢台市西南太行山之一),從僧學道,法名子聰,後因其師海雲禪師被召入京從政,乃馬真皇后元年(1242年)入忽必烈王府,出謀劃策,深受倚重。元憲宗三年(1253年),從忽必烈征大理。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為忽必烈制定製度。至元元年(1264年)奉旨還俗,任參領中書省事,同知樞密院事,三年主持設計大都(今北京)。六年立朝儀、八年奏建國號為大元。著有《藏青集》。
劉師舜:字琴五, 1900年生。出身於書香門弟、仕宦之家,自幼聰穎過人,12歲考入北京留美預科班(清華大學前身),二十歲赴美留學,在5年的學習期間,先後獲翰霍金大學士、哈佛大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5年回國,任清華大學教授,國民黨政府外交部司長,政務次長,駐加拿大、墨西哥大使,駐聯合國“代表”等職。
劉己達:字海澄,會市下房人。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一月三日出生。高祖劉如玉,堂叔劉師舜。1929年在山東青島稅務局任秘書,後被選為國民黨省黨部候補委員。1936年擔任簡陽縣長,1938年任贛州行署專員。1941年,任國民黨江西民國日報社社長,併兼任省臨時參議會秘書長,1944省黨部改造,被選為執行委員,兼宜春青年中學名譽校長。1946年,改任地政局長,直到南昌解放,宜豐解放後,前往南昌作了移交,除檔案外,還把當時國內僅有的一套測量儀器,保存下來,交給了人民政府,並會見了省長邵式平。

江西第一古村

天寶古村位於宜豐縣北部,距縣城23公里,位於在建的內蒙古至深圳高速公路出口處,面積2.5平方公里多。天寶之名始於唐,取其地“綠波清浪,物華天寶,駕重洛陽”之意。天寶有1800多年歷史,是古宜豐縣治所在地,文化底蘊深厚,曾以“東西南北門,前後兩條街,四十八條巷,四十八口井,四周竹城牆,四季馬蹄香”略大“會市”飲譽江南,有“小南京”之稱。現保存有明清房屋141棟,其中重點保護的有22棟,古石板路總長7375米,古巷43條,古門樓23個,古井36眼,古橋9座,古牌匾25塊,歷史標語23條,圍徑2米以上的各類古樹46棵,古城牆一座,長1486米,護城河一條,長1631.6米,1919年建造的培根學校一所。天寶被專家譽為“江西第一古村”。

古村口井

1、六門: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小西門、拱秀門。
天寶古村
2、十三第:進士第,觀察第,義士第,大夫第,登科第,秋台第,鴻臚第,郎官第,資政第,翰林第,文林第,英武第,通奉第。
48條巷:紀公巷,遂茂茂,四公巷,均記巷,善公巷,雙峰彩巷,上屋巷,寧公巷,官倉角巷,倉背巷,元豐巷,仁公巷,豬婆巷,郎官第巷,質公巷,徐家屋巷,觀察第巷,進士第巷,南軒巷,義士第巷,全篤公巷,資政第巷,毛家屋巷,輝公巷,階下巷,羅家巷,當鋪巷,拆衣巷,牛角灣巷,啟公巷,恭公巷,傑仲巷,文林第巷,三公巷,亦興公巷,如三公巷,官廳巷,塘塍巷,拱秀門巷,齊昌公巷,毓蘭巷,天定公巷,茆湘公巷,東門巷,文館巷,翰林第巷,籬門裡巷,五神廟巷。
48口井:柏樹下井,仙人石井,天寶公井,玉泉街井,四公井,善公井,觀察第井,士道公井,擁公井,官倉角井,四芳公井,鐵包門井,羅家上井,羅家巷井,階下井,輝公井,倉背井,郎官第井,全篤公井,質公井,華公井,文奇公井,五里公井,織女庵井(2口),司前井,三公井,當里井,圈門邊井,岳公井,籬門裡井,桂亭公井,松仲公井,文館井,齊昌公井,大屋裡井,真可公井,觀前井,英武第井,九子樟井,恕愈井,葵公井,通奉第井,魯齋公井,石門樓井(2口),五雲觀井(2口)。

有關詩句

村內八景

1、文溪玉帶:
曲水成文字,南門束頻寬。檐如衣楚楚,鏗爾玉珊珊。
東析兩行樹,西爭三疊灘。中流無出沒,煙霧不能看。
2、宜陽彩虹:
絕似桃源口,桑林犬吠中。村莊紅樹雨,橋渡碧天虹。
亭上客當憩,沙邊魚忽通。至今留短鉤,買酒過梅公。
3、淡田圍竹:
老農無肉食,田以淡名聞。修竹堤千個,平疇並半分。
非關私濤雨,所志直凌雲。三月秧歌候,鶯啼喚此君。
4、汴河採蓮:
聞昔官人住,開河數里長。樓台猶倒影,花水剩殘香。
臨岸堪垂暮,游筵不受航。秋風誰來采,鳴鳳小山房。
5、六門晨鼓:
天下神皆夢,門門擊鼓聲。龍涎燒永夕,鳥噪斷殘更。
一族如分社,千家似畫城。石料農事禱,十雨五風情。
6、三街夜市:
入夜三街市,因人就近宜。賣餳敲築過,沽酒卸簾知。
邂逅相逢客,喧譁半鬧兒。惟遺深曲巷,踏月二更時。
7、南塘釣月:
可是五橋處,南塘煙火秋。常來明月下,獨釣小窗頭。
花影宜開鏡,風波誤上鉤。持桿歸唱晚,驚起隔溪鷗。
8、北樓望煙:
北樓山頂望,綠樹繞人煙。上下分三會,東西合一川。
紅光燈火市,青雲牧樵天。願得如宗煙,還從畫裡傳。

外八景

1、古寨旗尖:
絕壁古陽寨,當年屯義務。柱旗千里望,保障萬家春。
斷鏃樵常拾,長苑虎不驚。勢從天半下,邁遞聚煙平。
2、仙人履足:
仙貫穿芒履,紅塵到處過。好名知更甚,留跡意如何。
花草埋不沒,風箱經幾磨。西歸岩石畔,渺渺大江波。
3、雲觀飛鐘:
鐘自飛來古,五雲仙觀旁。編號鑄唐代,劉姓募釗朗。
懸在此山寂,叩之真韻長。少霞應夢醒,題罷墨痕香。
4、花莊聚泊:
楮貨行天下,黃花一水湄。平頭真小者,喉下最宜之。
鄰舍通漁火,荒村掛酒旗。明朝同曉發,殘月愛秋時。
5、司馬書台:
龔瑞讀書處,台廢草淒淒。畫壁岩前石,觀蘭竹里溪。
前朝失蹤跡,斯道絕攀蹬。願得同儕者,山庵夙再樓。
6、老姑石屋:
山寺孤峰立,仙姑老獨安。白沙通曲徑,翠竹到脊巒。
頑石堪為屋,香花不設壇。栽桑東海去,萬古閉高寒。
7、文塔三峰:
平地成峰勢,巍峨塔並三。鄉同分上下,山缺補東南。
自是人才產,何須佛子參。隔溪推第一,登眺倚層嵐。
8、觀瀾二水:
書堂自明建,林木上凌霄。夾鏡東西水,翔虹上下橋。
淺水窮夏漲,暴氣落春潮。誰是諱公比,詞源總一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