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市名由來,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土壤,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藏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城市建設,交通運輸,綜述,航空,鐵路,公路,港口,歷史文化,綜述,舞鷹雄,民間藝術,雷州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風情,宗教信仰,方言特徵,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點,特產美食,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市名由來
今湛江市區原為
清代遂溪、
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
湛江港),於1899年11月淪為法國殖民地,時稱“廣州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中國收回,設市級建置,定名湛江市。因歷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曾設椹川巡檢司,因而得名。古“椹川”亦有稱為“湛川”的。亦有一說,因湛江地域原分屬遂溪、吳川,湛江是“椹川”與“鑒江”各取一字而成。
建置沿革
據出土文物考證,今湛江轄地遠在4000年前的
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夏、商之間),已有人類居住。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今湛江轄地入中國版圖,歸屬
象郡。
清
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
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
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範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海陸總面積共約213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18平方公里。首府初設於麻斜市;民國元年(1911年)廢麻斜市,行政首府遷西營市(今霞山)。
中華民國成立後,五縣先後屬廣東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區、南區善後委員公署、南區綏靖公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起,南部三縣先後屬廣東省第八區、第十四區
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吳川先後屬第七區、第十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廉江先後屬第七區、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2月,日本侵略軍武裝占領廣州灣,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21日,廣州灣由中國收回,以原範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為省轄市,並隸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改隸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改隸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署設於湛江。
1949年12月初,中共南路地委、廣東省南路專員公署在廉江成立。
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仍為省轄市,南路公署遷湛江市赤坎。
1949年12月成立湛江市軍事管制委員會。
1950年4月1日,湛江市人民政府成立,直屬廣東省人民政府。
1950年8月,南路專員公署改為高雷專員公署,劃出合浦、靈山、欽縣、防城4縣設
合浦專區。
1951年4月,中共粵西區委成立,駐
江門市,中共高雷地委劃歸中共粵西區委領導。
1952年11月,中共粵西區委和粵西行政公署由江門遷至湛江市赤坎,中共高雷地委和高雷專署同時撤銷。
1952年11月起,先後歸屬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員公署、
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並為南路、高雷、粵西、湛江地區公署所在地。地區機關設於赤坎,市行政機關設於霞山。市區範圍基本不變,只是個別鄉鎮進行調整。
1955年1月,湛江市人民委員會成立。
1956年2月,中共粵西區委改為中共湛江地委、粵西行政公署改為湛江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中共湛江地委和合浦地委、湛江專署和合浦專署合併,改稱為中共湛江地委和湛江專員公署。
1965年6月,國務院決定將合浦、靈山、東興各族自治縣、欽州壯族自治縣和北海鎮從廣東省湛江專區劃出,設立欽州專區,歸廣西壯族自治區。
1967年3月,湛江市革命委員會成立。
1981年1月,恢復湛江市人民政府。
1983年9月,湛江市與湛江地區合併,實行市領導縣體制,中共湛江市委員會、市人民政府設於赤坎,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設於霞山。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0年8月,南路專員公署改為高雷專員公署,轄徐聞、海康、遂溪、廉江、化縣、茂名、信宜、電白、梅茂、吳川縣。
1951年11月,市郊通平區和海濱區分別劃歸遂溪縣和吳川縣。
1952年1月,遂溪縣屬東山鄉劃入市郊區。
1952年11月,市郊的東海島、硇洲島、東頭山島等地劃出,成立東海縣,隸廣東省粵西區行政公署。是年12月,改名為雷東縣。
1952年11月,粵西地區轄湛江市和台山、開平、恩平、陽江、陽春、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遂溪、海康、徐聞、東海縣。
1953年,市郊南三島劃歸雷東縣。
1954年1月,市郊特呈島劃歸雷東縣。
1956年2月,湛江地區轄湛江市和徐聞、海康、雷東、遂溪、廉江、化縣、吳川、電白、陽江、陽春、信宜、茂名縣。
1958年11月,撤銷雷東縣,併入湛江市郊區。
1958年11月,湛江專區轄湛江市、茂名市、北海市和合浦、浦北、靈山、欽縣、防城、東興各族自治縣、欽北壯族自治縣、徐聞、海康、遂溪、廉江、吳川、化縣、茂名、信宜、電白、陽江、陽春縣。
1959年,吳川縣坡頭區、龍頭區和遂溪縣麻章區劃入市郊區。
1961年,遂溪縣通平區的太平劃入市郊區。
1983年9月,原湛江地區所轄的吳川、徐聞、海康、遂溪、廉江縣劃入湛江市;電白、化州、高州、信宜縣劃入茂名市;陽江、陽春縣劃入江門市,後又劃出成立
陽江市。
1983年後,湛江市轄吳川、廉江、雷州3市,徐聞、遂溪2縣,赤坎、霞山、坡頭、麻章4區和湛江經濟開發區、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2010年4月,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湛江市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合併設定為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廣東湛江東海島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湛江市下轄4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有82個鎮、2個鄉、37個街道、307個居委會、1636個村委會。擁有國家級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奮勇高新區、南三島濱海旅遊示範區、海東新區3個功能區,市政府駐赤坎區。
地名 | 駐地 | 面積(平方千米) | 下轄地區 |
---|
| | 79 | |
| | 129 | |
| | 562 | |
| | 878 | |
| | 2543 | |
| | 3025 | |
| | 848 | |
| | 2023 | |
| | 1605 | |
參考資料來源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湛江位於中國大陸南端、廣東省西南部,介於東經109°31′~110°55′,北緯20°12′~21°35′之間,包括整個雷州半島及半島北部的一部分。東瀕南海,南隔
瓊州海峽與
海南省相望,西臨北部灣,西北與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
合浦、
博白、
陸川縣毗鄰,東北與本省
茂名市的
茂南區和
電白、
化州縣接壤。市區位於雷州半島東北部,介於東經110°10′~110°39′,北緯20°51′~21°12′之間。轄區總面積13225.4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湛江的陸地大部分由半島和島嶼組成,地勢大致是中軸高,東西來側低,南北高而中間低,起伏和緩,多為平原和台地,以北部廉江縣境內的
雙峰嶂(384米)為最高點。全市土地總面積中,平原占66%,丘陵中30.6%,山區占3.4%。陸地水面(包括水庫、山塘、池塘、江河)占6.4%。
湛江所轄五縣四區均面向海洋,海岸線總長1555.7公里,其中島岸線400.8公里,海岸線係數(海岸線長度與國土面積之比)為0.12,即每平方公里國土的海岸線長120米。
湛江北部低丘陵區,地勢最高為
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為主,有湛江最高點雙峰嶂(海拔380米)與數十座100~300米的峰嶺並排,形成一道屏障。其餘山地多呈扁饅頭形小山丘,溝谷較寬,丘陵疏矮,起伏不大,坡度8~15度,相對高度在30米以下,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間,少數達150米。丘陵漸靠河谷,亦漸為低矮。其中穿插的溝谷,切割明顯。
湛江的半島緩坡台地,三面臨海,台地略有起伏,無明顯峰谷,地勢較平緩,坡度3~5度。在大片緩坡地之間有水田、小溪或沖刷溝等切割。以火山噴發遺蹟的小山較高,地勢向四周逐漸變低。較高的山嶺有
螺崗嶺(海拔223米)、仕禮嶺(海拔226米)、石卯嶺(海拔259米)、
石板嶺(海拔245米)。螺崗嶺以南地勢平緩,東西部皆為台地,台頂平坦,周邊較陡。
湛江的沿海平原區,以河流沖積的濱海平原為主,部分為濱海台地,地勢平緩,起伏極微,坡度1~4度。濱海平原海拔0.8~3米。
土壤
湛江既有熱帶土壤基本類型,也有濱海地帶土壤分布,共有
赤紅壤、
磚紅壤、濱海沙土、濱海鹽漬沼澤土、濱海鹽土、潮沙泥土、
沼澤土、
火山灰土、菜園土、
水稻土等10個土類,以紅壤居多,湛江因此有“紅土地”之稱。其分布大體是北緯20°40′以南地區為
磚紅壤,占土地總面積一半以上,是該市最主要的土壤類型;北緯20°40′以北地區為赤紅壤;沿海地區為海濱沙土、濱海鹽漬沼澤土和濱海鹽土;
九洲江和
鑒江沿岸兩側為潮沙泥土。
氣候
湛江地處
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地區,屬於熱帶北緣季風氣候,終年受海洋氣候的調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22.7℃~23.5℃,由北向南遞增,南北相差1.5℃。年平均雨量1395.5~1723.1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4.8~2038.2小時。4~9月為多雨季節,8月雨量最多;10~3月雨量較少。低壓、
熱帶風暴、
颱風登入影響較為頻繁。據氣象局統計,從1960~2017年,登入或影響本市的熱帶氣旋236個,每年平均4.07個。
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980.2小時,比上年增長4.7%;全年平均降水量1789毫米,增長5.7%。年末全市大型水庫蓄水總量7.28億立方米,下降6.2%。
水文
河流水系
湛江境內河流較多,但大部分源流短,水量小,落差不大。全市集水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有
鑒江、
九洲江、
南渡河、
遂溪河;集水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乾支流有40條;屬獨流入海的22條。
海洋水文
湛江東部海區潮汐,屬於不規則半日潮,在1個太陽日(24小時50分)內出現峰—谷、峰—谷的潮候,即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兩峰的高低、兩谷的深淺也不一樣。其規律:一月之中,“二十五六潮長,至朔而盛,初三大盛,之後漸殺;十一二又長,至望而盛,十八大盛,後又漸殺,大抵視月之盈虛為候”。
湛江西部海區(北部灣)潮汐,屬於典型全日潮,其特點是在1個月內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日子每天只有一個高潮和一個低潮,在一個太陽日內完成一個潮汐循環。在一個月里,每當月亮偏北和偏南最甚的日子過後幾天,潮差特別大;反之,逢月出正東和月沒正西的日子過後幾天,潮差特別小。每一潮潮期起止時間為14天,除三、九月份各有3次大潮,其他月份每月為2次大潮。最高與最低潮差4~5.5米;最大潮汐流速100~150厘米/秒,最小潮汐流速30~55厘米/秒。
瓊州海峽潮汐,屬於規則混合潮。東西向的瓊州海峽,略似一條帶形的內陸航道,東西的兩個出口,加上每年東南、西南、東北的季風等氣象因素和海峽溝底凸凹不平地形的影響,形成“南潮北汐”不相同,漲落時刻、潮的大小也不相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4年底,湛江市土地總面積132.61萬公頃,其中國有土地38.93萬公頃;集體土地93.68萬公頃。土地利用情況:耕地46.78萬公頃,園地14.95萬公頃,林地29.97萬公頃,草地1.15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4.73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96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0.92萬公頃,其他用地1.14萬公頃。
礦藏資源
截至2015年,湛江礦產資源較豐富,已發現礦產42種,礦產地337處,其中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34種,礦產地319處。能源礦產4種,金屬礦產12種,非金屬礦產15種,水氣礦產3種。儲量規模達到大型有46處,中型的46處,在92處大、中型礦床中,金屬礦產7處,非金屬礦產53處,能源礦產7處,水氣礦產25處。優勢礦產有濱海稀有稀土砂礦、玻璃用砂、銀礦、
高嶺土、泥炭、
硅藻土、
玄武岩、地下水、礦泉水、地熱等。
水資源
湛江多年平均地表逕流量75.77億立方米,客水入境逕流量88.81億立方米,總逕流量164.58億立方米,人均3777立方米,耕地畝均3141立方米,加上中層以下地下水28.45億立方米,人均4430立方米,畝均3684立方米。地區分布,吳川最多,徐聞和其他縣(區)均偏少。吳川縣地表逕流82.39億立方米(其中鑒江客水76.82億立方米),人均13704立方米,畝均20036立方米;而徐聞縣地表逕流僅8.31億立方米,人均1834立方米,畝均701立方米。全市可供開採地下水24.36億立方米。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湛江常住人口733.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5.3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1.44萬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萬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長人口7.39萬人,自然增長率10.1‰。
截至2014年,湛江有少數民族45個,總人口4萬多人(按人口普查計算)。以壯族居多,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58.8%;人口較多的還有苗族、瑤族、蒙古族和布依族,分別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4%、3.9%、2.4%和1.8%;門巴族、鄂倫春族、德昂族、柯爾克孜族和錫伯族的人口較少。這些少數民族絕大多數分布於廉江、徐聞、雷州、吳川、遂溪、坡頭等各縣(市、區)農村。
政治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19年4月,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18年,湛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08.39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3.61億元,增長4.5%,對GDP增長貢獻率為12.6%;第二產業增加值1086.61億元,增長5.2%,對GDP增長貢獻率為33.7%;第三產業增加值1388.16億元,增長7.2%,對GDP增長貢獻率為53.7%。三次產業結構為17.7:36.1:46.1,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5.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3.1%,金融業增加值增長6.7%,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2.0%。現代服務業增加值700.56億元,增長8.1%。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534.45億元,增長6.8%。民營經濟增加值1924.91億元,增長6.6%,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4.0%。2018年,湛江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107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6212美元,增長5.6%。
2018年,湛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4%,其中輕工業上漲1.1%,重工業上漲5.6%;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3.3%,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0.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17.2%。
2018年,湛江城鎮新增就業7.98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3.6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39%,同比降低0.02個百分點。
2018年,來源於湛江的財政總收入678.32億元,增長16.2%;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83億元,可比增長15.4%。稅收收入9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其中,增值稅32.86億元,增長11.9%;企業所得稅10.32億元,增長63.3%;個人所得稅3.9億元,增長20.0%。
2018年,湛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77.17億元,增長11.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0.79億元,增長14.2%;教育支出98.15億元,下降0.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6.68億元,增長9.6%;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65.86億元,增長4.4%;節能環保支出5.37億元,下降13.2%;城鄉社區事務支出43.44億元,增長143.9%;農林水事務支出60.45億元,增長12.4%;交通運輸支出20.88億元,增長2.0%;住房保障支出9.56億元,下降11.1%。
2018年,湛江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分類別看,食品菸酒類價格上漲1.1%;衣著類價格上漲0.5%;居住類價格上漲2.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4%;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1.7%;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4%;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4.1%;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0.8%。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湛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8%。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下降6.5%;民間投資增長7.6%;港澳台商投資下降17%;外商投資增長104.4%。
2018年,湛江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2.6%;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0.0%,其中,工業投資下降10.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8.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7.4%,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8.3%;道路運輸業增長32.9%;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49.6%。高技術產業(製造業)投資下降39.6%,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0.5%;先進制造業增長41.7%,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4.5%。
人民生活
2018年,湛江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26.9元,增長9.1%。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46.3元,增長7.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8.9元,增長9.7%。
2018年,湛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302.6元,比上年增長5.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214.0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732.8元,增長9.3%。全市居民恩格爾係數為42.3%,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39.8%,農村為45.4%。
第一產業
2018年,湛江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7.69萬畝,比上年下降1.4%;糖蔗種植面積202.62萬畝,增長1.5%;花生種植面積87.24萬畝,增長3.4%;蔬菜種植面積216.07萬畝,增長4.4%。
2018年,湛江糧食產量138.24萬噸,下降2.3%;糖蔗產量1088.87萬噸,增長5.8%;蔬菜產量375.83萬噸,增長6.6%;水果總產量287.53萬噸,增長8.1%。
2018年,湛江肉類總產量44.73萬噸,增長2.9%。其中,豬肉產量30.58萬噸,增長3.7%,牛肉產量0.86萬噸,下降0.8%,羊肉產量0.33萬噸,增長2.2%,禽肉產量12.47萬噸,增長1.2%。全年水產品產量123.4萬噸,增長1.0%。其中,海水產品105.32萬噸,增長0.6%;淡水產品18.08萬噸,增長3.7%。
第二產業
2018年,湛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0%。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2%,民營企業增長6.6%,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2.0%,股份制企業增長7.8%,股份合作制企業與上年持平,集體企業下降26.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8.1%,重工業增長3.5%。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7.0%,中型企業下降0.8%,小型企業增長8.7%,微型企業下降9.8%。
2018年,湛江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5.8%,增速比上年提高12.3個百分點。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9.2%,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303.5%,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增長10.5%,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下降79.8%。
2018年,湛江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9%,增速比上年降低6.2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7.5%。其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下降9.8%,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6.2%,石油化工產業下降3.0%,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6.8%,新材料製造業增長9.6%,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增長9.3%。
2018年,湛江優勢傳統工業增加值增長0.7%。其中,紡織服裝業下降25.8%,食品飲料業增長5.7%,家具製造業下降39.1%,建築材料增長5.3%,金屬製品業增長29.1%,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24.1%。
2018年,湛江工業經濟效益提高。資產貢獻率17.46%,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65.92%,比上年下降4.1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2.37次;成本利潤率11.44%,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62.10萬元/人年,比上年增長23.7%;產品銷售率98.5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32.60億元,增長39.7%。虧損企業虧損總額20.06億元,增長60.0%。虧損企業虧損面14.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0.22元,較上年減少2.23元。
2018年,湛江建築業增加值157.71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176家,實現總產值793.33億元,比上年增長29.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524.88萬平方米,增長18.6%。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湛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97.30億元,增長10.3%,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8.5%。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79.84億元,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1.3%,增長1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17.46億元,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8.7%,增長11.0%。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83.78億元,增長7.1%;零售業零售額1120.18億元,增長11.8%;住宿業零售額15.47億元,增長8.1%;餐飲業零售額177.87億元,增長8.6%。
2018年,湛江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增長10.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4.4%,化妝品類增長1.3%,日用品類增長7.6%,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3%,書報雜誌類增長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4.5%,中西藥品類增長21.0%,通訊器材類下降4.4%,汽車類增長12.3%,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3.0%,金銀珠寶類增長3.0%,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下降5.6%,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5.0%,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4.1%。
對外經濟
2018年,湛江外貿進出口總額377.03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出口總額205.03億元,下降5.5%,進口總額172億元,增長33.5%。
2018年,從貿易方式看,湛江一般貿易出口171.19億元,下降14.9%,占全市外貿出口總值的83.5%;加工貿易出口12.85億元,增長2.3%。
2018年,從經濟主體看,湛江外商投資企業完成出口51.18億元,下降23.3%;民營企業出口122.8億元,增長8.8%;國有企業出口31.19億元,下降16.8%。
2018年,湛江從主要出口市場看,美國36.95億元,下降19.4%;東協30.66億元,下降22.1%;歐盟22.68億元,增長15.6%;香港9.92億元,下降34.2%;印度9.28億元,增長30.1%。
2018年,湛江簽訂利用外資項目148個,比上年增長208.3%;契約外資金額83283萬美元,增長418.4%;實際利用外資金額8529萬美元,增長5.4%。
郵電和旅遊
2018年,湛江完成郵電通信業務總量294.7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18.25億元,增長18.8%;快遞業務量5343.59萬件,增長33.7%;快遞業務收入7.20億元,增長21.0%;電信業務總量(按2015年不變價計算)276.51億元,增長110.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3.2萬戶,減少4.8%;年末4G行動電話用戶522.6萬戶,增長5.3%。年末固定網際網路寬頻用戶162.9萬戶,增加11.0%。
2018年,湛江接待旅遊總人數5172.4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9%;旅遊總收入511.19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國內旅遊人數5121.97萬人次,增長19.0%;國內旅遊總收入503.13億元,增長21.5%。全年接待境外遊客人數50.44萬人次,增長13.3%。其中,外國人26.57萬人次,增長14.7%;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23.87萬人次,增長11.7%。在國際入境旅遊者中,入境過夜人數42.57萬人次,增長14.4%。全年出境人數1.2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6.5%。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1724.29萬美元,增長9.0%。
金融保險
截至2018年末,湛江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343.5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2%,貸款餘額2164.16億元,增長15.8%。
截至2018年末,湛江轄區證券業金融機構26家,與上年持平,累計證券交易額4617.43億元,比上年下降15.0%,其中股票交易額2832.15億元,下降26.6%。
截至2018年末,湛江有各類保險公司47家,保費收入96.75億元,增長14.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3.74億元,增長13.9%,占全年保費收入的24.5%;壽險保費收入73.02億元,增長14.8%,占全年保費收入的75.5%。全年各類保險賠付和給付支出32.24億元,增長2.7%。其中,財產險賠款12.02億元,增長8.1%;壽險給付和賠付20.22億元,下降0.2%。
房地產業
2018年,湛江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96.41億元,比上年增長56.3%。商品房銷售面積547.35萬平方米,下降7.1%,其中住宅511.40萬平方米,下降7.8%。商品房銷售額442.01億元,增長3.8%,其中住宅404.92億元,增長3.0%。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截至2018年末,湛江有縣及縣以上國有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28個,縣及縣以上國有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1個;全年投入市級科技三項經費11700萬元,比上年增長9.4%。
2018年,湛江組織實施國家、省、市科技計畫項目347項;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10項。全年申請專利量5691件,比上年下降4.9%。其中,發明專利1010件,增長76.9%;專利授權量5012件,增長66.7%;全年共簽訂技術契約184項,下降2.7%,技術契約成交金額4098.63萬元,下降50.7%;全市共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96家,增長47.4%。
教育事業
2018年,湛江各級各類教育招生數50.72萬人,比上年增長0.1%;在校生162.48萬人,增長2.0%;畢業生43.23萬人,增長6.7%。其中,特殊教育學校招生364人,在校生1446人;學前教育招生17.99萬人,在園幼兒33.81萬人。
截至2017年末,湛江有各級各類學校3153所,其中幼稚園1961所、國小802所、國中230所、普通高中78所、中職學校66所、特殊教育學校9所;在校生155.5萬人,其中幼稚園31.58萬人、國小60.25萬人、國中26.61萬人、普通高中16.75萬人、中職學校9.2萬人(不含輸送珠三角生源)、特殊教育學校1129人,高等教育10.75萬人;教職工11.5萬人,其中幼稚園2.51萬人、國小3.57萬人、普通中學3.97萬人、中職學校5334人、特殊教育學校306人。全市9個縣(市、區)和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121個鄉鎮(街道)全部建成省教育強縣、教育強鎮,2016年5月,湛江市被省政府認定為“廣東省教育強市”;縣(市、區)均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
截至2017年末,湛江市有高校7所,其中,省管公辦普通高等學校3所: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科大學、嶺南師範學院;民辦普通高校1所: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民辦高職院校1所: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市屬普通專科學校1所:湛江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市屬成人高等學校1所:湛江開放大學。2017年全日制高校在校學生11.54萬人,畢業生2.77萬人,是全省除廣州市以外高等學校最多的地級市。專業設定廣泛,包括理學、工學、農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醫學等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學校2所,即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科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學校2所,即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科大學。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湛江共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文化、藝術館10個,博物館8個,公共圖書館10個,廣播電台6座,電視台6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1台。全市有線電視用戶33.15萬戶,比上年下降39.9%;有線數位電視用戶32.22萬戶,比上年下降35.6%。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年末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95.61萬冊,增長20%,全市性報紙出版6085萬份,下降1.4%,各類期刊出版23.1萬冊,下降4.1%。全市共有綜合檔案館10個,已開放各類檔案6個全宗、1590卷。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湛江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478個,比上年增長2.3%。其中醫院108個,療養院2個,鄉鎮衛生院94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2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60個;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36692張,增長4.6%。其中,醫院床位數26850張,增長6.0%,療養院176張,鄉鎮衛生院7260張,增長3.8%,婦幼保健院(所、站)1429張,下降2.9%;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0620人,增長6.2%,其中執業醫師9831人,增長6.5%;執業助理醫師3820人,增長6.7%;註冊護士18265人,增長7.9%。全市設立平價醫院2家,設立平價門診27間。
體育事業
湛江有勞麗詩、何沖2名奧運會跳水項目冠軍,為國家、省培養輸送了跳水後備人才。
新中國成立以來,湛江市籍運動員共有14人次獲得39項世界(奧運會、世界盃、世錦賽)冠軍,其中奧運冠軍2人。1984年以來,每屆奧運會上都有湛江籍運動員的身影。奧運會歷史上,湛江籍運動員共獲2項冠軍(勞麗詩、何沖)、6項亞軍(張小冬、高紅、黃華東、勞麗詩、劉鷗、陳曉君)及3項季軍(劉鷗2項、何沖1項)。
2015年,湛江市成功舉辦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並取得團體總分排名第五的好成績。2016年,湛江市入選為首批“廣東省足球試點城市”,吳川市、雷州市入選為首批“廣東省足球試點縣區(市、鎮)”。2017年,湛江市成功舉辦了首屆北部灣城市運動會,為推動北部灣城市的合作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年,湛江市跳水教練鐘權生被評為“2017年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湛江擁有“國家高水平重點人才基地和國家高水平人才基地”2個、“省級單項後備人才重點訓練基地”9個。
湛江全民健身,每年組織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比賽200多場次。2017年,湛江市體育局等8個單位被國家總局授予“2013~2016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7人被授予“2013~2016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個人”稱號。
2018年,湛江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1人次獲亞洲冠軍,16人次獲得全國冠軍,15人次獲得全省冠軍。為省輸送運動員12名。全年共獲得省級以上運動獎牌49枚,其中,金牌13枚,銀牌14枚,銅牌22枚。年末全市共有業餘體校9所,在校生人數1559人。全市共組織各類民眾性大型體育活動215次,參加人數34萬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湛江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131.63萬人,比上年增長5.4%。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72.57萬人,增長5.1%。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76.18萬人,增長12.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631.98萬人,下降2.3%。參加失業保險44.32萬人,增長4.4%。參加工傷保險46.80萬人,增長5.4%。參加生育保險49.62萬人,增長4.7%。
截至2018年末,湛江城鎮低保人數1.83萬人,農村低保人數22.19萬人。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4.02萬人,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6.00萬人,享受高齡補貼老年人16.83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2135人。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4.56萬張,收養人員1954人。社區服務設施4159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17個。
2018年,湛江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85億元,用於社會福利專項資金1.11億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3197萬元。
環境保護
截至2018年末,湛江大型水庫蓄水總量7.28億立方米,下降6.2%。
2018年,湛江完成跡地林更新138公頃,低產低效林改造2012公頃,宜林荒山造林面積1007公頃,封山育林1127公頃,活立木蓄積量161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4.15%。
2018年,湛江共有自然保護區19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總面積208.08萬公頃,已批准國家級生態示範區3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
2018年,湛江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5.4dB,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65.7dB。全市已建成縣級以上生活污水處理廠12個,合計污水日處理能力68.9萬噸。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城市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2018年,湛江市區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日平均值分別為9微克/立方米、14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符合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市區空氣品質指數(AQI)在21-175之間,其中達到優(AQI≤50)的天數占全年天數的51.5%,達到良(51<AQI≤100)的天數占40.5%,空氣品質穩居全國城市前列。
城市建設
交通運輸
綜述
2018年,湛江貨物運輸總量23716萬噸,增長6.7%。其中,鐵路運輸3301萬噸,增長1.0%;公路運輸14712萬噸,增長10.2%;水路運輸4298萬噸,增長2.2%;管道運輸1405萬噸,增長0.5%。
2018年,湛江旅客傳送9844萬人,下降0.7%。其中,鐵路401萬人,增長48.5%;公路8423萬人,下降2.5%;水運764萬人,下降3.1%;民用航空256萬人,增長22.4%。
2018年,湛江港口貨物吞吐量30185萬噸,增長7.0%;全年港口貨櫃吞吐量101.08萬標準箱,增長11.9%。
2018年,湛江公路通車裡程221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19公里,比上年末增長7.4%。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57.44萬輛,比上年增長22.9%。其中私人汽車53.68萬輛,增長24.4%。民用轎車保有量35.75萬輛,增長23.4%,其中私人轎車34.66萬輛,增長24.1%。
航空
湛江機場位於市區西北部,距離市區大約5公里,為國家4D級機場,按4C標準保障,可起降B737-800以下的機型。
自2014年起,湛江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相繼突破100萬人次、120萬人次、150萬人次,2017年突破200萬人次,跨進全國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機場行列。
截至2018年2月,湛江機場通航城市共30個,其中國際(地區)通航城市共3個,分別是:高棉金邊、泰國曼谷、香港;國內通航城市共27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長沙、武漢、
揭陽、成都、重慶、鄭州、三亞、杭州、昆明、海口、南昌、廈門、西安、桂林、珠海、貴陽、福州、寧波、大連、瀋陽、石家莊、天津等地。
湛江新機場:
湛江國際機場,正在規劃建設,飛行等級4E,飛行跑道3200米,為廣東第三大幹線機場,2018年動工建設,預計2020年建成。
鐵路
鐵路線路
鐵路車站
截至2018年9月,湛江市共有湛江站、湛江西站、遂溪站、廉江站、河唇站、雷州站、徐聞站7座鐵路車站。
公路
207國道、228國道、
325國道貫穿湛江全境,G15瀋海高速(廣湛高速茂湛段、湛徐段)、G75蘭海高速(原渝湛高速)、汕湛高速貫穿全境,玉(林)湛(江)高速、東海島至雷州高速、湛徐高速徐聞港支線、汕湛高速吳川支線正在建設,構建發達的交通網路。
湛江市汽車客運站已開通了前往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東莞等省內城市和
北海、海口、三亞等省外城市的客運班車。
湛江市內有100多條大小巴公交線路,通達市內各地,計程車數量達1500多輛。
港口
湛江港是全國沿海25個主要港口之一、“一帶一路”支點港口、西南沿海港口群的主體港、中西部地區貨物進出口的主通道和中國南方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貨的主要流通中心。湛江港擁有30萬噸級航道,航道水深-21.9米,可滿載通航30萬噸級船舶,現正推進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建成後可通航40萬噸級散貨船。
截至2017年,湛江港港區有生產性泊位37個,其中擁有2個30萬噸級原油泊位,1個40萬噸級散貨泊位,1個25萬噸級鐵礦石泊位,1個15萬噸級煤炭泊位和2個15萬噸級貨櫃泊位。
歷史文化
綜述
湛江雷州市、遂溪縣和徐聞縣以及湛江市區和廉江市、吳川市的部分地區,形成獨特的以閩語雷州話為通用語言的區域文化(即“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廣東文化版圖中不可或缺並具有獨特魅力的重要文化區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嶺南地區古老、持續時間長的文明之一。
截至2016年,湛江有不可移動文物單位2065處,其中國家級4處、省級35處、市級113處;古村落、古民居和古建築88處;“非遺”名錄94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級34項、市級52項;可移動文物13475件/套,實際數量45954件,其中珍貴文物2271件/套(一級文物31件/套,二級文物277件/套,三級文物1963件/套)。
舞鷹雄
“
舞鷹雄”入選廣東“一城一特”春節特色活動之一,這舞蹈由兩個造型像鷹和一個造型像熊的兩種動物同場嬉戲起舞,是廣東湛江市的民間舞蹈,流傳於廣東湛江市下轄的赤坎區、廉江市良垌、河堤、安鋪等鎮、遂溪縣、雷州市客路墟、
企水鎮、
唐家鎮等地,已有幾百年歷史。舞鷹雄結集舞蹈、武術、雜技於一體,頗具特色。其中廉江市
良垌鎮竹園村的“舞鷹雄”,以其內容豐富,技巧高難度驚險著稱。
“雄”是傳說中的動物,不是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動物,因此不能用自然中的動物的名字進行命名。傳說中鷹、雄還能驅邪鎮妖,給人們帶來如意吉祥,因而每逢新春佳節或喜慶節日,村村戶戶都渴望著能有鷹、雄的出現。“雄”像中國傳說中的龍、鳳凰、麒麟等一樣,都是寄託著人民民眾美好的願望,也是特有的民間文化。另外,“雄”這個字還體現出一種英雄氣概,具有很深沉的含義。
民間藝術
湛江民間曲藝有流傳廣泛的
粵曲、
南音、龍舟、木魚及相聲、快板、三句半、
蓮花板、大實話、
賣雞調等廣東曲種,而本地的民間曲種主要為:雷州的
姑娘歌、廉江的木魚、吳川的木魚及
白戲、
黎戲、木偶的唱腔表演等,其旋律優美悠揚,曲調琅琅上口,易學易唱。據不完全統計,湛江各縣區鄉鎮以粵曲演唱為主的私伙局和業餘曲藝社團200多個,另姑娘歌、歌、木魚的曲藝團隊也近幾十個。
湛江民間戲曲歷史悠久,經過不斷發展,現主要有民間木偶戲和地方戲曲兩大類。湛江民間木偶戲分為
粵西白戲(原稱安鋪白戲,又叫白戲仔)、
吳川木偶戲和黎戲。湛江地方戲曲只有
雷劇和
粵劇。
湛江民間曲種分為粵曲、歌謠、蓮花板、大實話、賣雞調、姑娘歌、吳川木魚、木魚。
湛江的動物舞蹈分為
蜈蚣舞、紫微降貔貅、舞鷹雄、獅舞和龍舞等。
湛江民間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豐富多彩,獨具特色,在嶺南乃至全國都占有重要位置。湛江的民間工藝主要有石刻、泥塑、麵塑、彩塑、彩扎、吳川飄色、草編花席、根雕、木刻、剪紙等。
湛江的石刻有石人、石像、石馬、石龜、石鼓、石狗、石獅、石碑、石浮雕、蟠龍石柱、石礎、石牌坊、石匾、石螺、石貓、石豬、石羊等。
吳川泥塑源於唐末宋初,由
梅菉鎮瓦窯村民興起,現已形成民眾泥塑活動。2000年文化部命名吳川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泥塑)。
彩扎在民間有很多不同的稱謂,如稱扎作、彩糊、扎紙、貼紙等,所涉及的範圍較廣,包括彩釓靈棚、靈屋、各類戲曲人物、燈籠、飛禽、走獸等。本市彩扎主要有:鷹雄扎、醒獅扎、走馬(宮)燈彩扎、太平先鋒宮燈、梅菉花橋和雷州頭祿花燈。
湛江的民間武術,分拳術與器械兩大類,多以套路、散打、器械、對練形式出現。主要拳種是
洪家拳和
蔡家拳,李、莫、佛等流派亦有之。
湛江的民間絕技有穿令箭、翻刺床、踩火場、爬刀梯、噴玻璃、汽車過腹、翻鞦韆和穿刀洞過火圈。
雷州文化
雷州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的美譽。雷州文化既是廣東四大民系文化之一,也是湛江主要文化之一。雷州文化是以雷州話方言為特徵的區域性文化,其分布範圍包括今雷州、遂溪、徐聞、麻章、東海島、霞山以及廉江一部分地區。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4年底,湛江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8項,傳承人3名;省級“非遺”項目34項,傳承人48名;市級“非遺”項目52項,傳承人93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傳統舞蹈湛江人龍舞、遂溪醒獅、湛江儺舞;傳統美術雷州石狗;民俗吳川飄色;民間文學雷州歌;傳統戲劇雷劇;傳統戲劇吳川粵劇南派藝術。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傳統舞蹈舞鷹雄、沈塘人龍舞、赤坎文章灣村筋;古龍、
調順網龍、藤牌功班舞、吳川梅茅
舞貔貅、雷州烏石蜈蚣舞;傳統戲劇雷州姑娘歌、廉江
石角儺戲、湛江木偶戲;傳統美術吳川泥塑;民俗
麒麟村爬刀梯、雷祖崇拜、坡頭羅侯王廟廟會、
關公磨刀節、
雷州風箏節;傳統音樂雷州音樂;傳統技藝雷州蒲織技藝。湛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傳統戲劇廉江白戲、粵西粵劇、吳川單人木偶;傳統音樂安鋪八音、吳川瓦窯陶鼓、廉江隹歌;傳統舞蹈麻章儺舞、考兵;民俗東海津前天后廟會、穿令箭、翻棘床、下火海;民間文學雷州方言、坡頭並塘山歌;傳統美術湛江番鬼托梁;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湛江赤坎洪拳武術。
民俗風情
年例是粵西嶺南這一帶獨特的節日,它不比
春節、
中秋等全國性的節日範圍之廣,但它們又有相似之處,都是傳統的習俗。就像傣族的潑水節,年例是當地獨有的,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至於慶祝的形式,也表現出了鄉村人的淳樸、厚道、熱情、樂觀的精神狀態。年例的獨特性也增強了當地人的一種鄉土優越感,擁有著獨一無二的節日。年例中的
爬刀梯、下火海、
翻刺床、
穿令箭、殷屋舞鷹雄等極具特色。
吳川元宵:農曆正月十四至十七日,吳川元宵節熱鬧非凡,梅菉街道(鎮)區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遊人如潮,好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元宵活動有栩栩如生的泥塑和電動彩塑,有竹木搭造高高聳立的五級牌樓和花塔,有五光十色的花橋,有浩浩蕩蕩的大遊行。遊行時鑼鼓喧天,舞火龍、舞獅子、舞貔貅、舞二真、舞六將、踩十番、吹長笛,玩陶鼓,有各式各樣的彩車、“地色”和精彩巧妙的“飄色”,還有花簇隊、彩旗隊、儀仗隊和武術隊。
宗教信仰
當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並存。民間多信仰
媽祖(即天后)、
雷首、海山公、
關公等。在農村,初一十五、初二十六都要祭祖先敬神靈。
方言特徵
湛江是省內方言最為複雜的市。全市除流行國語外,粵、閩、客三大方言均有分布。
湛江方言的來源和分布,與本地人口的來源有關。古時,湛江一帶土著民族為少數民族,操少數民族語言。唐、宋、元、明幾代,大批漢人從福建之莆田、漳州及浙江一帶遷至雷州半島,帶來了早已形成於福建一帶的
閩語,後發展為本地人數最多的居民。由於人多勢眾,閩語成了雷州半島最通用的語言。幾乎在閩語傳入雷州半島的同時,早已形成於西江一帶的粵語亦開始傳入本市,較早傳入的有梅菉、吳川、廉江等地。而較遲傳入本市的方言是客家語,在明清時期(以明朝為主,特別是
陳璘平定瑤亂時期),由福建
汀州府及本省
韶州府、
潮州府、
惠州府(後從潮州府分出
嘉應州)的客家人(當時並未有客家一說)遷至廉江居住而帶來。閩、粵、客三大方言傳入本市後,由於遷民們缺少與原地區的交流,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受到地方語言環境的影響,各方言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閩方言發展成
雷州話(或稱作
黎話、雷話),粵方言發展為湛江市
白話、
吳川話、廉江白話等,客家方言發展成
啀話(或寫作
涯話、哎話)。
湛江市轄5區5縣(市),
赤坎、
霞山兩老城區操粵語,周圍農村操雷州話;
坡頭區操粵語為主,極少數操雷州話;
麻章區大多數操雷州話,少數操粵語;
吳川市絕大部分操
吳川話,少數操雷州話;
徐聞、
海康兩縣絕大部分操雷州話,客家語及粵語零星分布;
遂溪大部分操雷州話,小部分操粵語;
廉江操粵語、客家語,極少數操雷州話。在本市三大方言中,說雷州話人數最多,粵語次之,說涯話的又次之。粵語方言是本市之主導方言。此外,一些方言交界處和商品經濟較發達的城鎮還成為雙語區和多語區,居民可以同時操幾種方言。
該市之粵語較為複雜,各縣(市、區)以至各縣(市、區)不同區域都有較大差異。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湛江白話,二是
吳川話。湛江白話又可分為市區白話、
梅菉白話、廉江白話、遂溪白話、龍頭塘白話等。市區白話其聲母、韻母與
廣州話基本相同,因而專家將其列入廣州話,其與廣州話之不同是聲調和腔調差異較大,開口可辨。梅菉、廉江、遂溪等地白話與廣州話聲、韻母大部分相同,其較明顯的特點是帶有高州、化州話的邊擦音聲母,且邊擦音聲母的字較多,因而有人將其列入“高(州)陽(江)話”。吳川話是粵語方言,其聲、韻、調均與廣州話有一定差異,吳州話習慣以吳州吳陽音為準。
雷州話各地亦有差異,大體以各縣(市、區)為片,分徐聞音、海康音、遂溪音、廉江音、郊區音等,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語調、腔調方面。如
徐聞話略帶海南話腔調,只有吸氣塞音聲母。廉江的雷州話較之海康話“生硬”,音長不夠。各地雷州話亦存在一些常用詞不同音的現象,但各地之間均可通話。因雷州府歷來設於
雷城鎮,故習慣上人們以雷城話為代表。
涯話(啀話)與粵東北一帶客家語的語言相差不大,主要差異是常用語方面帶本地特色,音調亦略有差異。湛江的涯話與同為粵西的
陽江、
茂名一帶的涯話亦較相近。2012年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把湛江的涯話歸入客家語粵西片。湛江的涯話以廉江石角話為代表。
風景名勝
綜述
湛江濱海游:“紅嘴鷗”湛江港灣游、金沙灣濱海休閒旅遊區、
東海島中國第一長灘——龍海天沙灘、南三島濱海旅遊示範區、中國最大的火山島——硇洲島、特呈島度假村、吳川鼎龍吉兆灣國家海洋度假區、雷州烏石天成台度假村等。
湛江生態游:世界地質公園
湖光岩風景區、三嶺山國家森林公園、鶴地銀湖國家水利風景區、
南亞熱帶植物園、廉江紅橙基地、徐聞“鳳梨的海”等。
主要景點
三嶺疊翠
三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湛江市區西南三公里處。總面積10875畝,林區面積8825畝,綠化覆蓋率98%,是湛江市最大的綠色保護屏障,被譽為湛江“市肺”,成功創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國家級“AAA”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廣東最受歡迎自駕游目的地(景點),被授予“優秀旅遊景點”稱號。
天成台 天成台度假村AAA級景點位於雷州烏石港港門右側的北拳海灘,總占地面積600多畝,沿海沙灘長達70多公里。該沙灘沙層深厚,沙質柔軟,顆粒適中。度假村面臨北部灣,海水清潔,波平浪靜,無暗流,無鯊魚,海水一年四季的溫差很小(在20℃—29℃之間),是一個適合全年性游泳的海濱浴場。
特產美食
地方菜式
湛江是中國著名的海洋大市,海域面積2萬多平方公里,幾乎世界上所有的
海鮮品種都可以在這裡食到。湛江菜的原料新鮮,多以粗料烹製,講求原汁原味,做法和味道與傳統
粵菜以及
潮州菜、
客家菜等廣東菜系相比,可謂自成體系,獨具濃郁的地方風味。湛江菜式的原料新鮮,多以粗料烹製,講求原汁原味,為了保持原料的原味,在
烹飪上多以清焯、水煮、煎及白焯的方法為主,並少放調料務求帶出材料最原始的風味。
湛江菜代表菜式:湛江白切雞、白灼海蝦、清蒸花蟹、乾煎鯧魚、蒜蓉蒸鮑魚、蒜蓉蒸龍蝦、蒜蓉蒸沙蟲等。
特色小吃
特色小吃主要有:炭燒生蚝、爛鍋炒粉、沙蟲沙螺粥、炸蝦餅、腸粉、
蛤蔞飯、
田艾米籺等。
食品名稱
| 簡介 | 圖示 |
| 蛤蔞飯是廣東湛江地區的常見食品,這種飯油而不膩,並有一股特異的香氣。蛤蔞是湛江人耳熟能詳的食材。蛤蔞飯的原料叫蛤蔞葉,而蛤蔞葉,是一種野生低矮植物,分布於湛江各地,尤其是丘陵地勢明顯的灌木叢中。 蛤蔞有滋陰,於女性減少色斑、調節內分泌、產後補血氣等食用功效。
| |
| 田艾米籺是廣東湛江地區常見的食品,當地一般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做田艾米籺。開春時節,萬物復甦,草長鶯飛,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厘米高,葉子是粉綠色的,花朵白中間綠,全身長滿絨毛,給人毛絨絨的感覺。 據《食物本草》里記述,田艾具有祛濕、暖胃、清腸及避邪氣、驅寒毒等功效。
| |
特產
著名人物
歷史著名人物:
馮彬:雷州市人,明嘉靖年間進士。
陳璸:雷州市人,卓絕清官。
王夢齡:雷州市人,漕運總督。
林召棠:吳川市人,狀元及第。
鄚玖:雷州市人,華僑首領。
烏石二:雷州市人,一代梟雄。
李浴日:雷州市人,兵學奇才。
李漢魂:吳川市人,民國廣東省政府主席。
張炎:吳川市人,民國將領。
何犖:徐聞縣人,民國將領。
許愛周:湛江市人,愛國商人。
吳華:雷州市人,原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外司司長
當代著名人物:
鄧海光:雷州市人,現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防總總指揮、省社工委副主任。
陳武:雷州市人,現任廣東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廣東省反貪局局長。
陳堅:雷州市人,曾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第一副主任。
洪三泰:遂溪縣人,現任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學院院長、國家一級作家。
辛世文:雷州市人,全球“克隆植物基因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仁師:雷州市人,世界儀器公司執行長、現任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席。
謝康來:雷州市人,國家一級書法師,現任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兼海南分院院長。
何沖:遂溪縣人:現為中國男子跳水隊運動員、曾榮獲“奧運冠軍”。
吳天勝:廉江市人:世界記憶大師,中國首位世界記憶冠軍,海歸。
勞麗詩:廉江市人:曾為中國女子跳水隊運動員、曾榮獲“奧運冠軍”。
榮譽稱號
1959年3月7日,全國造林園林化現場會議在湛江召開。湛江獲得“花園城市”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