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木偶戲

吳川木偶戲

吳川木偶戲,又稱木頭戲、鬼仔戲、鬼兒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屬於廣東木偶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而且各具特色,演技精湛,風格獨特,故廣東吳川享有“木偶之鄉”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川木偶戲
  • 又稱:木頭戲
  • 美譽:廣東吳川享有“木偶之鄉”
  • 特色:吳川方言各地不同較復
簡介,歷史,代表人物,特色,

簡介

吳川木偶戲是廣東湛江市的傳統戲劇,又稱木頭戲、鬼仔戲、鬼兒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而且各具特色,演技精湛,風格獨特,故吳川享有“木偶之鄉”的美譽。
廣東吳川木偶戲廣東吳川木偶戲

歷史

木偶戲起源於漢代,至於木偶戲何時傳人廣東吳川,眾說不同,據說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明萬曆年間(1570—1620)閩南商船到吳川沿海口岸經商,帶來布袋木偶(又稱指頭木偶),吳川說唱藝人仿製、效其操作,組班演出,此為木偶傳人之始。光緒《吳川縣誌》載:“明萬曆年間、閩廣商船大集,因而附近黃坡、梅菉生意大盛、時逢元宵、中秋、重陽或各種神會,張燈結彩,送神演戲……”。傳說當時演的戲是指頭木偶戲。接著為適應觀眾喜歡長劇,便巧妙地在木偶身上安裝身竹、手竹、同場偶像插在演區木架上,這樣操作方便,表演靈活,便演變成小型單人木偶戲了。一擔箱子走遍四方,操作表演,配唱念白,敲鑼打鼓,武打大開,一人完成,令人叫絕。
廣東吳川木偶戲廣東吳川木偶戲
到了清代初,木偶藝人覺得小型木偶有局限,便把頭像改大,操作也改由兩人表演,表演藝術也有所改進,很受民眾歡迎。
到清嘉、道年間,為適應民眾的欣賞要求,進一步提高藝術水平,把木偶臉譜分行當,表演操作分角色,演員各有專長。並配以服飾、道具、布景樂隊等。從此,大型木偶班出現了。同時,演出體制也逐趨健全,表演程式也發展到成熟時期。清末年間,木偶藝人苦心探索,把木偶製作成活眼、活口、活頸,還有的安裝成富有誇張性的流血、斷頭等等。演員操縱木偶身上主幹竹、手竹及活動機關,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當時便出現了一批木偶表演佼佼者。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木偶藝術比較興旺,一是木偶戲收費低廉,適應農村的經濟狀況;二是木偶戲用本地話演唱、念白,唱詞口語化,民眾易聽懂,感到親切有味。建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吳川木偶戲又獲得了新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1951年成立手托劇協會;1953年組織木偶伯劇團參加廣東省第一屆民間藝術會演;1955年選派木偶藝人鄭壽山等參加北京木偶戲匯演。1960年選派鄭壽山等參加羅馬尼亞國際木偶傀儡戲聯歡節。

代表人物

早期的木偶戲藝人陳茂生、林茂奎等戲班都很有名氣。上世紀60年代後,龍興俊、李明興、李梅晏、李秋華、鄧華普、柯耀德、李剛等組建的木偶戲班很受民眾歡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成立了吳川木偶藝人協會,發展了一批新會員,促進了木偶戲事業的發展。現今有民間職業木偶劇團90多個,其中小班24班,中班62班,大班6班。全市從事木偶戲的藝人有357人。他們多為半農半藝,黃坡圩有木偶劇團聯絡站,他們多在農村包場演出,上演劇目很多,有《八才子》、 《薛仁貴征東》、 《薛丁山征西》、《岳家將》、 《楊家將》、 《雙槍陸文龍》、 《劉備招親》、 《劉金殺四門》等等。小班木偶戲班,為單人木偶戲,一個人從頭到尾演出一台戲,唱、做、念、打一身當:裝備簡單,一擔可挑,一張方台,撐起支架,演員坐在台上操縱行當就可演出。中班木偶戲班,一般為兩至三人,其中一人掌板,敲打鑼鼓鈸兼演唱,兩人台前操縱木偶表演一樣可唱可道白。大班木偶戲班,約20人左右,為木偶粵劇班,唱、做、念、打及排場均按粵劇台本演出。舞者兼唱,也有專人配唱,造型逼真,表演生動,配上燈光、布景及音樂伴奏,成了綜合藝術的完美統一。

特色

吳川木偶戲班分布全市各鄉鎮,由於吳川方言各地不同較複雜,故各地小、中班木偶戲的演腔便有所不同。如吳陽、黃坡、中山、振文等地的方言為吳川正統方言,長岐一帶鄰近化州,說的話便近似化州方言,故演唱時近似化州腔,淺水、蘭石、覃巴等鎮鄰近高州茂名,故那裡的木偶戲班的唱腔就近似高州茂名腔了。吳川木偶戲的唱詞,與當地民歌有關,它吸收民歌的精華,唱詞口語化,是一種通俗流暢而富有鮮明個性的文藝形式。唱詞多用七言句式,十分講究平仄,以四句為一唱段,第一句尾字為上平聲或仄聲,第二句尾字為平聲,第三句尾字為仄聲,第四句尾字為平聲。通常上句(一三句)尾字不拉腔,下句(二四句)尾字控腔。演唱中有時還穿插吟詩或道白。
小班、中班木偶戲的唱腔都是用本地音清唱,沒有曲譜樂器伴奏,只有梆板、鑼鼓作打板和過序之用。通常都是在一個唱段,一個內容或一問一答,有時是四句,有時是八句,但大班木偶戲都是按粵劇台本去排場和演唱、道白,有器樂及鑼鼓作伴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