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鎮(江蘇海安市轄鎮)

海安鎮(江蘇海安市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安市位於江蘇省東部的蘇中地區,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東臨黃海,南望長江,是蘇中水陸交通要衝。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河道成網,物產豐富,魚米之鄉。總面積1108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安鎮
  • 外文名稱:HaiAnZhen
  • 地理位置:江蘇省東部的蘇中地區
  • 占地面積:1108平方公里
相關歷史,經濟狀況,地理形勢,人口民族,海安方言,風土人情,經濟概況,工業,農業,建築業,第三產業,行政區劃,歷史沿革,海安歷史名人,人口數據,

相關歷史

海安歷史源遠流長,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青墩先民刀耕火種、繁衍生息。春秋時期魯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吳侯會衛侯於鄖(今立發橋),建發繇亭以示紀念。漢代開上官運鹽河過縣境。東晉義熙七年(411年)始設縣,此後,縣治幾度興廢。唐代淮南節度使李承實沿海築捍海堰,北宋范仲淹倡導修築海堤數百里,過境40多里。南宋文天祥為興兵抗元,路過海安,留下“自海陵來向海安,分明如度鬼門關”的名句。明朝海防兵備副使劉景韶、副將邱升率兵民抗倭,斬敵數千餘人,保證了百姓的安寧。海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一度為蘇中、蘇北抗戰的指揮中心。劉少奇、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海安留下光輝足跡。解放戰爭初期,聞名中外的蘇中“七戰七捷”,即以海安為戰略中心展開,其中兩戰報捷於境內。陳毅詩云:“海陵勝地多人傑”。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海安湧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聞名全國的“蘇中劉胡蘭”高鳳英、淮海戰役中的一等功臣儲友富,上海戰役中的特等功臣胡正法等均為海安人。近現代史上,曾任江蘇民政長、江蘇省長兼督軍的韓國鈞,被譽為中國研究“組合數字”鼻祖的楊冰,中國著名語言學家、領導編纂《新華字典》(第一版)的魏建功等著名人物,都出生於海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海安人民弘揚尚武保國精神,造就了聞名全國的民兵勁旅——角斜“紅旗民兵團”。
海安鎮海安鎮

經濟狀況

海安市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名播遐邇,處於全省全國前列。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安人走出一條“種養加出”、綜合經營的新路子,被國內眾多媒體譽為“海安之路”。海安是全國著名的“繭絲綢之鄉”,擁有中國最大的優質蠶繭生產基地。蠶繭產量連續24年居江蘇省之冠,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縣級之首,“鑫緣”牌真絲綢成為南通市唯一的中國名牌產品。海安家禽飼養業興旺發達,是中國“禽蛋之鄉”。該縣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省少有、全市唯一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弱筋小麥產業化開發獲農業部成果展示獎。在國家林業局公布的73家“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中,我市喜獲“中國湖桑之鄉”稱號,這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市。,中洋河豚無公害養殖被列為省級標準化示範區,禽蛋無公害標準綜合示範區被列為國家級示範
區。全縣農產品超市銷售額比上年增長88%。
海安鎮海安鎮
海安屬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為上海輻射地帶。海安市上世紀80年代即被列為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縣和沿海對外經濟開放縣。機械行業生產規模、加工能力在江蘇省縣級建制中名列前茅;紡織、絲綢形成織造、印染、成衣一條龍生產線,勾針衣聞名世界,曾被外商譽為“東方珍品”;素質優良,裝備先進的建築隊伍遍及全國,走向世界,被譽為“建築之鄉”。2004年全國縣域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評比海安列第150位,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4.1億元,增長16.3%;實現財政收入10億元,增長1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1億元,增長49%,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海安花鼓、龍舞聞名全國,多次晉京演出,並走出國門,海安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大公(北凌)農民體育名播四方,海安先後獲得全國教育先進縣、文化先進縣、體育先進縣、廣播電視先進縣、雙擁模範先進縣、計畫生育先進縣、科技百強縣、江蘇省衛生城市、江蘇省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自然地理海安地處蘇中平原,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南和如皋毗鄰,西通泰興,並與姜堰區相交,北與東台市相連。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縣境西寬東窄,輪廓酷似一把金鑰匙。縣域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2°32′至北緯32°43′,東經120°12′至120°53′之間。

地理形勢

全市均為平原地帶,地形坦蕩,河道稠密。通揚運河、串場河以東為河東地區,是蘇中—蘇北濱海平原的最高處,為海相沉積物鹽鹼地區,海拔3.6~5米,成陸距今4600~20年歷史,愈往海邊成陸愈晚。原北凌鄉海拔3.5~4米,老壩港東部在3.5米以下。通揚運河以南以西地區為河南地區,是長江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古代長江口在揚州一帶)。平均海拔4~5米。串場河以西、通揚運河以北為河北地區,屬里下河低洼圩田平原區,北部南莫、白甸、墩頭、仇湖、吉慶海拔1.6~3.5米,南部章郭、雙樓、胡集、海安鎮北部、古賁等海拔在4米左右,該地區土地肥沃。
海安市境內河流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通揚運河以南屬長江水系,以北屬淮河水系。一級河7條:栟茶運河、焦港、北凌河、新通揚運河、通榆運河、如海運河(引水工程)、通揚運河。通揚運河為漢代開鑿,吳王劉濞為獲取鹽澤之利,開鑿了上官河、運鹽河,也就是今天的通揚運河,是縣內最古老的河流。二級河13條:串場河、丁堡河、新古河、紅星河、薑黃河、灘河、沿港河、江海河。三級河56條,四級河465條。東西向骨幹河道有:新老通揚運河、栟茶運河、北凌河;南北向骨幹河道:串場運河、通榆運河、丁堡河、如海運河、焦港、曲雅河;里下河地區有東塘河、北洋大河、七灣河、西塘河等大河。
海安屬北亞熱帶海洋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冷熱適中。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天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天寒冷乾燥。
海安年平均氣溫14.5℃。1月最冷,平均1.7℃。七八月最熱,平均27℃。最高年份為1964年7月,氣溫達29.6℃。1953年8月24日,最高氣溫39.5℃,2003年7月極端高溫則達39.7℃,創歷史新高。
海安年均降水1025毫米,79%的年份在8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多年份1991年,達1636.9毫米。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47%,冬季最少占9%。最長連續降水日13天,降水279.5毫米,為1969年7月6日~18日,最長連續無降水日48天,為1980年12月3日~1981年1月19日,冬旱。
南通市海安鎮位置

人口民族

1943年,紫石縣(今海安市)總人口17萬人。1948年3月,48.5萬人。1949年約61萬人。1956年70多萬人,1959~1961年,出現負增長。1961~1971年,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1967年,自然增長率28.9‰;1972年全市總人口88萬多人,此後實行計畫生育,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下,1992年為7.9‰。全市總人口98萬多人。1997年,全縣總人口99萬多人,自然增長率1.7‰,此後人口增長控制在1‰以內,並出現負增長。2005年底全縣總人口95.8萬人左右。海安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近880人,是全國、全省人口最密的縣之一。
海安市絕大多數為漢族,有極少數為回、蒙、苗、壯等18個少數民族。

海安方言

海安方言的語言根基
上海財經大學汪如東先生的著作《海安方言研究》讓人讀起來倍感親切。特別是他對積20多年之努力收集的5000多個海安話辭彙進行分類列舉,給許多從事文學創作和文字工作的同志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仔細研讀會發現,其對海安方言語言根基的形成尚欠深入的剖析,這裡筆者想粗略的作點介紹。
海安鎮海安鎮
眾所周知,海安方言隸屬江淮方言區。
江蘇境域被長江、淮河兩條大河分為三塊,而這三塊大地正好各有一個自己的方言區。大體上說,長江以南是吳方言,長江以北至淮河兩岸是江淮方言,淮河以北約一百公里以外是北方方言。
我國自古地分南北,江淮居其中。江淮之間,氣候物產,語言風土,其特點也都居南北之中。語云:“桔逾淮而北為枳。”這是地理環境使然。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云:“方言差別,固自己不同,河北江南,最為巨異。或失在浮清,或滯於重滯。”揚雄《方言》記載顯示,早在漢代江蘇境內偏西地區,西接淮河南北是一個方言區。這個方言區居南北之中,受南北方言和其他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影響,逐步發展演變為江淮方言區,進而橫亘江蘇中部,使全省成為三個方言區。
認真研究江淮方言區的語言特質,又可以分揚淮片、南京片和通泰片。
從商周兩代開始,黃河流域的華夏族向東、向南兩個方向發展。現今江蘇方言的分布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經過長期演變形成的。華夏族向南發展,從關中、中原出發首先到達江漢流域。《詩經》國風中《周南》有《漢廣》,《召南》有《江有汜》,都是江漢地區的詩,可以稱為“楚風”,說明殷周之際那裡已被視為諸侯國之列,語言文化已經華夏化了。周初周公旦曾率軍東征,戰勝東夷,但是南面今江蘇安徽境內的徐夷、淮夷仍很頑強,曾多次與周互有攻伐,戰爭使敵我雙方進行了語言文化的交流。到春秋時期,徐夷、淮夷才被吳國征服,今江蘇全境幾乎全被吳國所有。這時吳國與中原諸國關係密切,與蠻夷各族一起共同接受華夏文化。春秋《左傳》記載的“秋,公會衛侯、宋皇瑗於鄖”,就是對這種密切關係的真實記載,而“鄖”,即是今天海安的立發橋。吳侯會衛侯、宋皇瑗于海安立發,說明當時海安已成為吳國與中原諸國密切交往的要衝之地。而海安人的語言從那時起就既受吳語的影響,又受中原華夏文化的灌輸。
東周以後,楚國向東擴張,吳楚連年戰爭,雖然楚國失敗,但是由中原入楚的先進文化卻因戰爭的緣由更多更快地傳入吳國,加速吳國烙上華夏印記的進程。這時吳國與中原內地的往來更多,公子季札出訪魯、齊、鄭、衛、晉諸國,表現出很高的華夏語言文化修養。晉國助吳攻楚,派去戰車隊,教以戰法;齊國軍事家孫武到吳國幫助訓練吳軍;齊景公還把小女兒嫁給吳王闔閭的長子;孔子的弟子子游是吳人,曾在魯國任武城宰,另一個弟子子貢是魯國人,則多次遊說夫差、勾踐之間;此外,楚人伍子胥奔吳,過江時漁父唱歌交流示意,這表明南北語言可通。還有文種、范蠡也是楚人,他們到越國做官,出謀劃策,語言上也沒問題。所有這些都表明吳越兩國已放棄原來的蠻夷語言,成為與楚方言相近的華夏語的一個方言。到了戰國時期,楚國的中心開始東移,楚語對江淮地區的語言影響就更大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全國處於分裂狀態,戰爭頻繁加上北方遊牧民族南侵,中原士民紛紛避亂南遷,江淮和江南地區受到中原漢語的衝擊,以致江淮之間逐步演變為江淮方言,甚至擴大到南京、鎮江一帶。
再後來,南京先後多次成為全國的都城,其語言在北方洛陽人南遷南京的基礎上逐漸演變成類似洛陽話的通語,即後來的官話。到了明代,南京又成為帝王京邑,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南京話就因之取得官話的地位。而江淮地區與南京緊密相連,因此江淮方言也就受官話的影響而形成上江官話與下江官話。海安地處長江之尾,在江淮方言區揚淮片、南京片、通泰片中隸屬通泰片。
1960年出版的《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概況》一書將海安方言歸入第三區;1978年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海安方言歸入江淮方言泰如片;1998年出版的《江蘇省志.方言志》把海安方言歸入第三區通泰片。不管怎么說,海安方言始終與江淮方言緊密聯繫在一起。所以有人說,海安人從北京坐火車到揚州,一上火車就像到了家一樣,因為海安話與揚州話本質上是一致的,海安人與揚州人、泰州人語言上交流沒有障礙。
海安方言既然隸屬江淮方言,並且是下江官話,其語言自然大多可用書面文字表述;而其語言特質也就更接近於官方話,有的在古漢語中就可以找到依據。海安方言有些詞語,外鄉人一聽,雲裡霧裡,不知何意。但若仔細推敲一下便會發現,原來它們是不折不扣的古語。時至今日,海安方言中還保留了許多較為古老的上古、中古的語言、辭彙。如:
杲(gǎo)昃(zī)。杲昃可以說是海安方言中最具特色的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指“東西”。
古代稱日出之處為“杲”,日落之處為“昃”。《文心雕龍.物色》曰:“杲杲為日出之容。”而《說文》則曰:“昃,日在西方時側也。”因此太陽東升西落,喻為“杲昃”相連,可借指東西方位,再引申為物事意義的“東西”。所以海安人說“什的杲昃”就是“什麼東西”,並不土。
再如“釜冠”。海安城鄉所有老百姓都稱鍋蓋為“釜冠”。古漢語中“釜”是指鍋子,冠是指“帽子”,由“帽子”引申為“頂”或“蓋”,因此鍋子的“帽子”就是“釜冠”了。海安方言的深厚文化底蘊,由此可見一斑。
此外,海安方言中還有一些特殊稱謂,也可以看出悠久的文化色彩,比如:
媽媽:在海安方言中,“媽媽”讀作“māmā”,指的是母親;如讀作“mama”,則指的是伯母(伯母與母親平輩);如果讀音兒化,讀作“mǎmer”,則是丈夫對妻子的呢稱;若後面再帶點尾聲,讀作“mǎmergǎ”,那就是對女人的蔑稱了。
爹爹:爹爹在海安方言裡不讀diē而讀diā,輩份則增加一輩,用以稱呼祖父輩的人。
細、大:海安方言中通常將最小的稱為“細”,如“細姐”(最小的姐姐)、“細哥”(最小的哥哥)、“細舅”(最小的舅舅);也稱最大的為“大”(頭兒tou),即不讀“da”而讀“tou”,如“大(頭兒tou)爹”,用以指排行第一的中老年男人……
當然,海安境內的方言也略有差異。總體上是操下江官話,但實際上因地理位置的不同,還是可以分為四類,即海安話、東路話、南鄉話和下河話。東路話中又因李堡、角斜歷史上有啟海移民而操吳語,進而形成當地人能說兩種話的現象。
海安縣城居民大多說海安話,並以縣城為中心,向東、向西輻射15公里左右的扇形區域構成方言小區。其他方言有向海安話靠攏、再向國語貼近的趨勢。下河話受海安話影響較明顯,南鄉話次之;東路話較穩定,向海安話靠攏的速度相對比較慢。
海安方言雖有特殊稱謂的差異,但總體上語言、辭彙仍沿襲江淮方言區的語言特質,因此與揚泰方言非常融洽。這就是今人捧讀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常可以讀到類似海安話句式的緣故,而許多外地人真正接觸聽懂了海安方言也覺得不土的根本原因。
海安方言舉例
爺爺-----嗲嗲 外公----葡嗲嗲 伯父---大大
姐姐---假假 哥哥---鍋鍋 妹妹------眯子
我跑啊跑啊跑還是沒有追到她——偶溜啊溜啊溜蛤四不曾拴到她!(吾溜啊溜啊溜啊還是不曾栓到她)
不得了,水潑出來了——沒得命,水斧出來嘍!
這件衣服是我自己縫的——這千衣上四偶自給兒絞的(這件衣裳是吾自給兒絞的)
你吃飯了嗎?——你各曾7帆啊?
睡覺——猴皋
受苦——挨稿
晚上—雅里 (夜裡)
東西 ------- 杲昃(gǎoze,口語中訛音為gǎozi, 杲,太陽剛上樹梢,代表早上,是為東;昃,太陽在西)
看什麼東西呀——望神尼杲昃啊(望什呢杲昃啊)
很早——老早八早
很大——無大不大
囂張---老象 (老相)
羅嗦-----恰(第二聲)咀 (嚼蛆)
很-----...的沒的命
小板凳——爬爬凳
什麼東西----什里搞子(什呢杲昃)
吃飯了嗎----額成吃嘎
一下子——一哈子
剛才——先老兒
拖鞋---嗒嗒兒
脖子---井剛 (頸乾)
丈夫---孿強
老婆----女將 或 馬馬兒
沒辦法——么得八發
螺螄----烏裸兒
鍋蓋 ---- 釜冠("釜"是鍋,有成語"破釜沉舟",冠就是帽子,鍋蓋就是鍋的帽子)
螃蟹-----旁海
回家------嘎去 (家去)
聊天——搭寡
明天見---門淘見
吃晚飯---床牙飯
吵架---剛喪
死相---死刑樣子
到你家玩---到里嘎耍仔
溫開水----悶湯咽
小男孩:細拿寶 (細拿褓,細是小的意思,"拿褓"是罵小孩的話,意思是夭折後拿去埋了,還有"背鍬","擺夭"都是罵小孩子的話.連起來就是咒小孩死了,要背上鍬,拿上褓,把死掉的小孩擺在那,埋了)
小女孩----細啊頭 (細丫頭)
費話多----窮嘴
吃東西----床倒頭
機車——魔耷差
故弄玄虛——拿喬、拽
蛤蟆------癩保 (癩寶)
青蛙-------田雞
蚯蚓 -------湖仙
蜈蚣---百腳
小提桶——小亮子 ---小瓷亮
駝裸----- 淘米的器具
湯普子----- 熱水燙壺
臘月子----- 月亮
沙兒 ----- 調羹
做什麼==做什呢啊
瞎說==恰區(嚼蛆)
笨蛋=二里不登的
短褲——褲頭
燒水的罐子——湯罐
斧頭——胎五
尺子——測
廁所——毛缸
鳥——恰兒
鳥窩——恰闊
鴿子——過子
鯽魚——就魚
黃鱔——長魚
鯉魚——花魚
河蚌——活外
文蛤——差偶、歡子
臭蟲——騷氣娘子
豬要生了——豬子要哈
水開了——水忒啊(水透了)
粥溢出來——粥噗出來啊
流水——侯水
就是這樣——秋搭樣子
小心腳下——相咯腳的
就這么多了——秋大多(就這樣多)
打架-----擒搞
瞎說--活嚼大頭蛆
女兒——阿頭 (丫頭)
兒子——小火兒(小伙)
是的——恩拉
美國——米國
去哪兒——上哪愛去啊
不上路子---吾兒祿山
小——滴滴點兒(點點)

風土人情

徐春榮出生於海安的一個木雕世家,祖祖輩輩以刻字、雕花為業,代代傳承,世世鑽研,及至徐春榮父輩時,已在海安木雕藝人中小有名氣。徐春榮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又因刻苦自學畫藝,《介子園畫譜》中的梅、蘭、竹、菊、山、石、瓶、架,熟至可信手拈來。不僅如此,他還自學了磚雕藝術,浮雕、圓雕無一不精。海安很多豪門望族的深宅大院,都留下了他的傑作。
建國後,徐春榮進入海安刻字社,改行刊刻章印,國慶十周年國家輕工部舉辦“十年大慶藝術作品大展”,徐春榮精選了一塊黃楊木料,雕刻了一幅《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的浮雕,經過層層評選,被入選參展,成為他今生難忘的盛事。
1985年,海安市政府以“修舊如舊”為原則重修韓公館(韓國鈞故居),籌建海安縣博物館,經海安文化局文物管理部門推薦,請已過花甲之年的徐春榮掌作,全權負責門樓門窗木雕配件和門樓照壁磚雕飾品的設計製作。徐春榮嘆感於“半身雕刻藝術裝點了豪門大戶的宅院,如今精工細作為人民大眾”,全身心地投入製作設計工程。徐春榮雕制的木質門序“二龍戲珠”超過了前人之作,補雕的二門角雕“彌猴蟠桃”可與原件媲美。特別是重建的照壁正中,鑲嵌的一塊直徑可達一米的磚雕“松鶴延年”,挺拔俊秀的青松,神采奕奕的雙鶴,如詩如畫,古樸高雅;至今,前來觀光的中外遊客常常於此駐足觀賞,攝影留念;這一以9塊特製的羅底磚為雕件、耗時3個月的徐春榮磚雕作品,可稱為磚雕中的精品。

經濟概況

工業

工業生產在曲折中發展,20世紀七八十年代,機械工業居全省縣級市前列,絲綢工業、勾針衣聞名國內外。100多個工業產品先後獲國家、部、省優質產品稱號。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經過改革、創新,工業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尤其是21世紀以來,工業生產連續65個月保持15%以上增速,連續33個月保持20%以上增速。
2004年堅持猛攻項目投入,著力培大扶強,工業經濟保持高位增長態勢,經濟效益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工業總產值310億元,年淨增100億元,實現增加值44億元、銷售收入295億元、利稅12.5億元,分別增長25.4%、51%、43.2%。工業投入45.7億元,增長115.2%,500萬元以上項目290個,比上年增加132個,億元企業40家,比上年增加13家。工業用電量增幅位居全市前列。“鑫緣”牌真絲綢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實現南通市零的突破。建築業施工產值95億元,獲白玉蘭獎6個、揚子杯獎1個。水泥、機械、曲軸、白廠絲、雙錢色織布、變壓器、卷板機、剪板機等均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農業

海安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農業生產走在全省前列。早在1971年,全縣生豬飼養量就達到“一人一頭”,農業部調查組至海安採訪,撰寫《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調查報告》,發表在《紅旗》雜誌上。1981年蠶繭總產首次躍為全省第一。1978年後,海安人叩開農牧結合的大門,走出一條“種養加出”的致富之道,被國內經濟界譽為“海安之路”。1984年11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海安的啟示》,指出海安的路子對全國大部分縣具有普遍意義。此後海安農牧副漁業發展迅速。1983年以來海安糧食總產一直穩定在40萬噸以上,20世紀90年代,拋秧發展速度和面積列全國第一,譽為拋秧第一縣。2004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省少有、全市唯一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獲“中國湖桑之鄉”稱號,這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海安畜牧業、養蠶業迅速發展,1997年8月海安縣被中國農學會評為“中國禽蛋之鄉”、“中國繭絲綢之鄉”。至2004年,海安蠶繭總產連續24年穩居全省第一位。海安家禽飼養量從1996年以來一直穩定在4000萬羽以上。2004年成功克服外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負面影響,家禽飼養量有所增加,禽蛋總產突破22萬噸,比上年增加11482噸,禽蛋無公害標準綜合示範區被列為國家級示範區。海安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控毒河豚魚養殖基地,亞洲最大的條斑紫菜育苗基地,中洋河豚無公害養殖被列為省級標準化示範區。

建築業

海安經濟支柱產業之一,20世紀80年以來得到長足發展。1979年7月,海安建築隊伍開始赴新疆獨山子施工,首次有組織有規模到縣外施工。1985年後開始躋身國際建築市場,在蘇聯、約旦、科威特、伊拉克施工。1991年,承建的北京天文台望遠鏡觀測室榮獲全國建築業最高榮譽魯班獎,這是海安奪得的第一塊魯班獎。1991年,海安被省政府命名為“建築之鄉”。至2003年先後獲10多塊魯班獎。進入21世紀,海安建築業實現新的突破,2004年,建築業施工產值95億元,獲白玉蘭獎6個、揚子杯獎1個。蘇中建設集團股份公司先後兩次被評為江蘇建築企業綜合實力20強第二名。

第三產業

三產服務業日趨繁榮。2004年實現三產增加值38.3億元,增長13.4%。服務業投資額9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億元,增長17.2%。新型流通業態勢頭良好,市場成交額穩中有升。

行政區劃

海安市位於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轄22個鄉鎮、212個行政村,總面積1108平方公里。Hai'an shi
海安鎮海安鎮
0513
320621
226600
市人民政府駐海安鎮
2004年底轄14個鎮:海安鎮、老壩港鎮、角斜鎮、李堡鎮、西場鎮、大公鎮、城東鎮、孫莊鎮、雅周鎮、曲塘鎮、胡集鎮、南莫鎮、白甸鎮、墩頭鎮。
海安鎮 面積113.15平方千米,人口188309人。
城東鎮 面積108.48平方千米,人口 97298人。
曲塘鎮 面積115.52平方千米,人口103936人。
李堡鎮 面積 94.53平方千米,人口 85822人。
老壩港鎮 面積 36.80平方千米,人口 21685人。
角斜鎮 面積 65.99平方千米,人口 48080人。
西場鎮 面積 55.40平方千米,人口 48869人。
大公鎮 面積 89.28平方千米,人口 61214人。
孫莊鎮 面積 50.19平方千米,人口 36320人。
雅周鎮 面積 83.30平方千米,人口 62976人。
胡集鎮 面積 51.00平方千米,人口 39654人。
白甸鎮 面積 53.05平方千米,人口 33570人。
南莫鎮 面積 74.20平方千米,人口 57698人。
墩頭鎮 面積115.56平方千米,人口 72428人。
2015年7月6日
接省政府《關於撤銷海安縣海安鎮設立街道辦事處的批覆》(蘇政復〔2015〕60號),現通知如下:
一、同意撤銷海安縣海安鎮。
二、以原海安鎮旺池、育才、星海、新橋、海陵、洋港、黎明、曙光、新寧、海光、鎮南、二里12個居委會和平橋村委會區域,設立海安縣中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鎮南居委會江海西路86號。
三、以原海安鎮營溪、界河、孫莊、黃柯、夏岔、祖師廟、銀杏、韓莊、謝莊、仁橋、陳港、海南、通學橋13個村委會和南海居委會區域,設立海安縣南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南海居委會鎮南路660號。
四、以原海安鎮光華、東廟、周吳、北景莊、興環、連港、青萍港、胡集、謝河、擁徐、鐘涵、園莊、田莊、譚港14個村委會和西園居委會區域,設立海安縣西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田莊村委會開元大道99號。
五、以原海安鎮閘東、新園、中壩、中大街、復興5個居委會和三里閘、三塘、鳳山、大里、海北、新豐、隆政、林橋、聯合、自由、建設、德興12個村委會區域,設立海安縣北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海北村委會丹鳳路205號。
行政區劃調整後,海安縣人民政府駐中城街道辦事處長江中路106號。中城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面積14.02平方公里,人口8.52萬人,管理12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南城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面積65.45平方公里,人口5.16萬人,管理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西城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面積66.8平方公里,人口4.66萬人,管理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北城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面積66.29平方公里,人口8.8萬人,管理5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望你縣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社會穩定。
   南通市人民政府

歷史沿革

海安市治歷史上幾度廢立,且置縣時間不長,有關海安縣歷史上的境域情況散見一些古籍和清代、民國時期海安留下的幾部殘編斷簡之中。我們在編纂《海安縣誌》時,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尋得一些蛛絲馬跡。
一、西晉以前海安屬海陵縣
1973~1978年,海安境內西部(原沙崗公社青墩大隊)青墩遺址的發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海安縣中西部已經成陸,並有人類聚居活動。夏、商、西周時期,海安一帶屬九夷(淮夷)之地。禹分天下為九州,海安為“禹貢揚州之域”。從周武王至周元王時,海安一帶屬吳國地域。春秋、戰國時期,海安與周圍數縣均稱“海陽”,今如皋、海安、泰州一帶屬吳國,地名為鄖,在今海安立發橋一帶。《海安縣誌》大事記根據立發橋清時的碑文,記載為“魯哀公十二年(前483年),魯哀公會衛侯於鄖”。這可能與事實有誤,因為據新版《如皋縣誌》稱,《左傳》記載:“魯哀公十二年,衛侯會吳於鄖”。根據《左傳》魯哀公十二年經與傳的記載,筆者認為應是吳、魯、衛、宋在此相會。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海安一帶遂屬越。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又滅越,海安又為楚地。秦統一中國後,海安屬東海郡廣陵縣。漢初屬東陽郡,初屬東楚,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屬楚國,次年屬荊國,高祖十二年屬吳國。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屬江都國。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臨淮郡,轄29縣,海安屬海陵縣(見《漢書》1589頁)。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臨淮郡上屬徐州刺史部。東漢時,海安仍為海陵縣地。漢獻帝十八年,曹操廢海陵縣。三國時期,吳國呂岱復置海陵縣。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仍置有海陵縣,屬徐州廣陵郡。
二、東晉至唐海安數度置縣
據南朝《宋書》(1055頁)、《方輿紀要》、鹹豐《海安縣誌》記載: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分廣陵置海陵郡,下屬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五縣。民國《如皋縣誌》、《方輿紀要》記載寧海縣在如皋縣北。“鹹豐海安縣誌”認為寧海縣即今海安縣,《海安縣誌》(1997年版)亦採用此說。其縣治所在地不祥,縣域難以詳考。實際上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四集東晉疆域圖判斷,寧海縣比今海安範圍大,不僅今海安部分地區在其境內,而且今東台、如皋、靖江及泰興一部均在境內,呈西南東北走向。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年)置新平郡,轄江陰、海安二縣(據《宋書》1058頁)。1999年版《辭海》縮印本1121頁記述為“南朝宋置海安縣,唐廢。”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新平郡廢,置齊昌、海安二縣(“鹹豐海安縣誌”)。此時海安縣縣城在今海安鎮,此時寧海縣境域圖上標在今如皋西部、靖江、泰興一帶,可能有些不準確。不久海安縣廢(時間未詳),其境仍屬寧海縣。從東晉至隋,寧海縣一直存續未斷,其轄境也有變化,北朝周宣政元年(578年),蒲濤(今如皋白蒲)縣廢,臨江縣(今如皋石莊)併入寧海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如皋縣也併入寧海縣。此時寧海縣包括今海安、如皋及如皋東南、西南以外地區。唐朝武德元年(617年),寧海縣更名為吳陵縣。不久寧海縣併入海陵縣。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分海陵縣東境置海安縣,縣治設在今海安鎮,是時如皋縣屬海安縣。因海水侵襲,海安縣東部被海水所淹,故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海安縣再度併入海陵縣,上屬揚州。數十年後,公元766年(唐大曆元年),淮南節度使李承實,憂海潮漲漫,築堰以捍海,自楚州(今淮安)之鹽城,入揚州之海陵,延袤142里,名為常豐堰。常豐堰後世曾屢圮屢築,對確保蘇北沿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三、唐中期至民國千餘年間海安隸屬多變
唐代中後期,海安仍隸屬於海陵縣。五代十國時期,海陵縣東境設靜海制院。南唐升海陵為泰州。後周顯德五年(958年)泰州等地為後周管轄,海陵縣屬揚州大都督府泰州團練。宋元時期,海安地區大部分屬海陵縣,海安鎮是海陵縣重鎮之一。海陵縣隸屬關係有所變化,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屬淮南道(至道三年改為淮南路)泰州軍。宋天寶二年(1024年),范仲淹出任西溪(今東台)鹽官,他率兵夫4萬餘人,歷時四載,修築了捍海堰(廟灣至栟茶),海安、東台沿海農田免遭海水侵漫。宋神宗熙寧五年(1022年),改屬淮南東路。南宋仍屬泰州。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泰州路總管府,海陵、如皋二縣屬之。海陵縣轄海安鎮、角斜場,上屬江淮行中書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總管府改為泰州,上屬江淮等處行中書省揚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江淮等處行中書省改為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陵縣省入泰州,上屬直隸中書省揚州府,明永樂二年(1404年),隸屬南京揚州府,海安鎮、西場場等屬泰州。清世祖順治三年(1645年),泰州隸屬江南布政使司揚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隸屬江蘇布政使司。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隸屬江寧布政使司。朝隆三十三年,析泰州東北境置東台縣。至此,今海安縣地域東南部在如皋縣境內,北部在東台縣境,中部、西部及西南部仍屬泰州。民國元年(1912年),改泰州為泰縣,海安地域分屬泰縣、如皋、東台,三縣均屬江蘇省。民國3年,屬江蘇省淮揚道。民國16年,道廢,海安鎮屬泰縣第八區。今海安縣南莫鎮南部、墩頭鎮原吉慶鎮部分、胡集鎮、大公鎮原古賁鄉大部、海安鎮、曲塘鎮、雅周鎮、孫莊鎮大部、城東鎮北部,乃至西場鎮以西均屬泰縣;海安鎮南部,城東鎮南部、西場鎮、李堡鎮南部隸屬如皋縣;南莫鎮北部、白甸鎮、墩頭鎮、大公鎮大部、李堡鎮北部、角斜鎮、老壩港鎮隸屬東台縣。
四、民主政府海安置縣及其後來的區域變化
1940年,新四軍東進抗日,蘇中地區先後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同年10月,泰縣民主政府在海安鎮成立,1941年2月遷往農村。其轄區有雅周、海安、立發、李堡和蔣垛(今屬泰縣)、栟茶(今屬如東縣)6區。不久又增設海南、角斜、曲南3個區,屬蘇中、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1940年11月建立,1941年改為蘇中行政公署)。1941年2月,泰縣通榆河以東地區建立泰東行署(始稱泰東辦事處),3月改建泰東縣,轄立發、李堡、角斜、栟茶等區。同年7月,泰縣所屬海安、曲塘、白米一帶的通揚運河以北地區,建立“海曲白河北辦事處”(簡稱泰北辦事處)。10月,泰北辦事處從泰縣析出,建成獨立行政區,直屬蘇中行政公署。1942年11月,泰東縣併入東台縣,隸屬蘇中第二行政區。
1943年1月,泰北辦事處撤銷,建立紫石縣(即海安縣),所轄範圍南以栟茶河、通揚運河為界,北至富安,東抵李堡,西達白米。此後隨著戰爭形勢變化,縣境與東台、如皋、泰縣之間變動頻繁。1941年3月,新增仇湖、時堰兩區,縣境北延。1944年10月,紫石縣新增白米、姜北、沙崗、城東4區,縣境西延。同年12月,李堡、海富兩區劃給東台縣。至此,紫石縣境南止海泰公路,北境在富安至時堰一線,東以串場河、通榆河為界,西近泰州城。1945年8月,新增蘇陳區。9月,白米、姜北、蘇陳、城東4個區劃歸泰縣,泰縣海南、曲南、雅周3個區劃歸紫石縣。11月,東台縣李堡區劃給紫石縣,時堰區劃給東台縣。1946年6月,紫石縣下轄角斜、李堡、西場、噇口、海安、海南、曲南、雅周、曲塘、鄧高、沙崗、仇湖12個區,縣界狀況與今海安縣大略相同,上屬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1946年8月,如皋柴灣區劃給紫石縣。10月,雅周、曲南、海南區劃給泰縣,泰縣城東、姜北、白米區和東台時堰、城南區劃給紫石縣。11月,紫石縣噇口、西場、李堡、角斜、柴灣和東台之栟茶區劃出,建立泰東縣。12月,泰東縣各區劃給東台縣。此時,紫石縣境大致是一個以泰州、東台、海安三城為頂點的三角形地域,南境以海泰公路為界,東境以串場河、通榆河為界,西北以泰東河為界。1948年3月,紫石縣更名為海安縣,境域無變化。1949年,海安與泰縣、東台縣境域又有變化。2月,泰縣雅周、曲南、海南3個區劃給海安縣,海安縣城東、姜北、白米區劃給泰縣。5月,東台縣西場、噇口2區劃歸海安縣,海安台南、時堰、溱東3區劃歸東台。6月,東台李堡區劃給海安縣,是時海安境域與1946年6月相同,下轄李堡、西場、噇口、海安、海南、雅周、曲南、曲塘、胡集、沙崗、仇湖11個區,172個鄉,6個鎮,1個行政辦事處。其時縣境東端為角斜鎮,與如東縣交界;西端為沙崗金楊村,與東台、泰縣交界;西南端為雅周鴨灣村,與泰興交界;南端金莊村(今屬雅周鎮),與如皋縣交界;北端為鳳凰村(今屬墩頭鎮),與東台縣交界。
1949年4月,蘇皖邊區政府撤銷,成立蘇南、蘇中(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海安屬蘇中泰州行政區。1950年1月,劃歸蘇南南通行政區。1953年1月,撤銷蘇南、蘇中(蘇北)兩個行署區,建立江蘇省,海安屬江蘇省南通專區(1971年改為南通地區)。1956年5月,如東縣陳莊鄉劃給海安縣。1959年4月,如東縣舊場人民公社劃給海安縣,縣境延伸至黃海,有海岸線6公里多。1959年冬到1960年春,圍墾建海安鹽場,1962年開挖北凌河,穿過鹽場,致使鹽場報廢。1965年11月,如東、海安兩縣達成協定,從四十總到納潮閘以西部分6454畝土地劃歸海安縣,以東7000畝土地劃給如東縣。1979年底至1980年初,海安圍墾建北凌閘。1983年2月,江蘇省撤銷地區行署,海安隸屬南通市。1984年11月至12月,北凌閘下游灘涂圍墾,累計圍墾總面積3.4萬畝,海岸線延長至8.55公里。至此,海安縣形成今日之地域:當時轄42個鄉鎮5個場,東臨黃海,西界姜堰區(原泰縣),南與如東縣、如皋市、泰興縣接壤,北與東台市毗鄰,總面積1108平方公里。1995年12月,海安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將原42個鄉鎮調整為34個鄉鎮,舊場鄉併入老壩港鄉,曹園鄉併入李堡鎮,海北鄉、海南鄉、田莊鄉併入海安鎮,花莊鄉併入曲塘鎮,鄧莊鄉併入南莫鎮,雙溪鄉併入墩頭鎮。2000年,海安縣再次合併部分鄉鎮,將原來18個鄉、16個鎮調整為14個鄉、15個鎮。1月青萍鄉併入胡集鎮,北凌鄉併入大公鎮;4月,沿口鎮併入角斜鎮,丁所鄉併入李堡鎮,壯志鄉併入西場鎮。2001年1月,海安縣第三次合併鄉鎮,將29個鄉鎮整合為22個鄉鎮,新生鄉與韓洋鄉合併為洋蠻河鎮,立發鄉與南屏鄉、開發區合併為城東鎮,王垛鄉、張垛鄉、雅周鎮合併為雅周鎮,李莊鄉併入曲塘鎮,沙崗鄉併入南莫鎮,白甸鄉與瓦甸鄉合併為白甸鎮。是年,老壩港鄉改為老壩港鎮,全縣542個村調整為217個村。2004年7月,海安縣第四次撤併鄉鎮,由22個鄉鎮調整合併為14個建制鎮,隆政鎮併入海安鎮,洋蠻河鎮併入城東鎮,古賁鄉併入大公鎮,章郭鄉、雙樓鎮併入曲塘鎮,吉慶鎮、仇湖鎮併入墩頭鎮,營溪鄉、仁橋鎮合併為孫莊鎮。全縣轄14個鎮,212個行政村,5個國營場圃,總面積1112平方公里。?title]海安榮譽 從青墩走來的海安文化多姿多彩,“海安花鼓”北上京城,南下杭州,參加首都國慶晚會,獲中國文聯全國民間廣場舞蹈最高獎“山花獎”;蒼龍舞展演呈現海安人奔放熱烈的豪情,“中國民間藝術(龍舞)之鄉”蜚聲全國。多部文藝作品奪得國家級、省級榮譽。北凌農民運動會名播四方。
海安產業基礎雄厚。海安工業體系門類齊全。機械、電子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規模、加工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等在全省名列前茅。絲綢、紡織工業配套成龍,紡織產品暢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的紡織服裝生產加工和絲綢出口基地之一,產品遠銷歐美、日本等國。海安農業極具特色,為全國有名的“中國禽蛋之鄉”、“中國繭絲綢之鄉”、國家大東海農業產業化示範縣、全國畜牧科技示範縣、江蘇省生態農業先進示範縣。全縣桑園面積18萬畝,年產鮮繭1.8萬噸,連續二十多年列江蘇省之冠;家禽年飼養量4500萬羽,年產鮮蛋14萬噸,居全國農區之首。
海安是全國知名的“建築之鄉”,江蘇蘇中建設集團擁有國家級特級施工資質和對外簽約權,在全國建築行業100家最大經營規模企業中排名20位左右,是全國知名的“建築鐵軍”、江蘇省著名施工企業,工程合格率100%,獲部、省優工程82項,魯班獎16項。
海安投資環境優良。人力資源豐富。是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教育工作先進縣、廣播電視工作先進縣、科技工作先進縣、“二五”、“三五”普法工作先進縣。海安教育事業發達,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培養出不少尖端人才。王慶根、盧立捧回國際奧林匹克競賽化學、生物金牌,一大批教師、學生在國家和省市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高考高分人數、總達線率均居全省前列。
海安人居環境優美。海安不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自然環境優美怡人。是全國最長壽的地區之一。是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衛生城市。

海安歷史名人

喬林(1731一?),字翰園,號西墅,晚號墨莊,海安丁所人,清代乾隆年間篆刻家。
喬林酷愛讀書,家無長物,但蓄書頗多。晨夕揣摩,孜孜不倦。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曾刻有“人事多所不能,惟酷好學問文章”印。工六書篆籀之學,悉心精研數十年而從不間斷,其篆刻師法許容,善刻晶、玉、瓷、竹等印,各臻其妙。側款作行草,間或亦刻隸書,其所作篆隸淳古渾勁,得秦漢遺法,後人曾誤為宋、元人所作。清代翰林院侍讀學士、上書房行走錢大昕在《喬墨莊先生傳》中贊其“用刀如用筆,試以玉、銅,鐵,竹根無不如意”。他的篆刻風格,對當時江浙印壇以至後世均有相當影響。
善制竹根印是喬林獨特之處,加之他篆刻書體工整,筆法老練,章法嚴謹,線條虛實相間,朱白對比得當,一時頗負讚譽。清代工部尚書、協力、大學士彭雲楣曾以喬林所制竹根印供奉乾隆皇帝,乾隆見後十分欣賞,見印有墨莊小鼓,遂查問墨莊為何人,大臣回答說墨莊是宋朝的,乾隆命侍臣作竹根圖章歌以記之,但乾隆沒有弄清墨莊就是同時代的人。清代(東皋印人傳)一書記載了此事。《中國人名大辭典》中稱喬林“手制竹根草,尤精雅絕俗”。
喬林對古鐘鼎器物的款銘文字亦頗有研究。一生著作有《篆刻彙編》、《金石萃言》、《寒碧軒詩抄》(八卷)、《墨莊印譜》等。
余少春(1894—1945),著名揚州評話藝人,家居海安鎮。自幼家貧,18歲拜著名評話藝人張少南為師。初學時,余少春先後聽過丁壽庭,陳月秋、張捷山等前輩的《清風閘》,他博採眾長,融會貫通,逐步形成了具有里下河風格的余派(清風閘)。這部書,以喜劇形式反映人間悲劇,將舊時代的楊州社會生活描述得淋漓盡致,一覽無遺,後人稱之為一部“奇書”。他還剔除原話本中淫穢語言,並言明糟粕語言不傳弟子。民國30年(1941年)海安淪陷,余少春去如東縣栟茶鎮演出,在味園茶館獻藝時,有新四軍幹部前來聽書,對余少春的技藝很為讚賞,後在數次民眾大會上都邀他說上一段書,藉以鼓舞民眾士氣。並請余少春聯絡海安、角斜一帶的藝人前往栟茶演出。
余少春不僅在里下河地區擁有眾多聽眾,在揚州、鎮江、泰州一帶也很受歡迎。余少春書目甚多。除《清風閘》外,尚有《七俠五義》、《五虎平西》、《粉妝樓》等,著名揚州評話大師王少堂在聽了他的《七俠五義》後,亦甚為讚賞。余少春的書藝後傳子余又春,又春於1986年在揚州曲藝團將余派《清風閘》錄音,經王澄、汪復昌、陳午樓、李真先生整理,由江蘇文藝出版。
張符驤(1663-1727),字良御,號海房,海安鎮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聖祖玄燁南巡,張符驤於揚州塔灣進獻《迎鑾詩》十二章,陳述治國方略,甚得康熙帝嘉許。康熙五十三年,張符驤中順天舉人。康熙六十年,張符驤通過會試,被錄為進士,時已58歲。因他在殿試時對答方策言詞激烈,被貶為三甲第34名。是年五月,康熙帝於澹寧居召見張符驤等人,因張符驤學識淵博,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張符驤即告老還鄉。
張符驤平生不善趨附權貴,為人厚道,是非分明,對地方捐助、賑濟、疏通河道修堤等公益均能盡力資助。張符驤所著詩詞文章甚豐,著有《依歸草文集》、《自長吟詩集》、《海房文集》、《日下震澤集》、《順時錄》、《天傭子集》等。
陸儋辰(1777—1842),字莞泉,別號耳鄉。清代郡廩生,海安鎮人。為清代提學使陸舜之從曾孫。他勤奮好學,尤致力於醫。喜研金石。搜古碑數百通。蓄銅雀瓦、古硯及印章合數百件,印證掌故,一一題識,而手自鐫之。擅書法、工琴、好詩,喜博弈,著有《弈譜》四冊。
陸儋辰曾得古醫書多種,各據善本,為之校正。擷諸家之精粹,編成《證治賦》若干篇,《運氣辨》兩篇。得其存者,整理成冊,先後收入《海陵叢刻·運氣辨》兩冊,及《海陵叢刻·陸莞泉醫書》六卷,近二十萬言,今上海、南京中醫學院圖書館均有藏本。 陸儋辰不僅有多本醫術著作,且極為重視實踐,臨床經驗豐富,遠近求治者甚多。
王葉衢,海安鎮人,祖籍安徽滁縣。出生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前後,卒於同治初年。王葉衢於生不樂仕進,矢志于海安故里的自然、歷史資料的蒐集、研究,“專力搜輯一鎮遺事。凡嘉言懿行,文章碑碣,靡不求其本源,考其始終”,“凡有見聞,即書片紙棄篋中,日久成帙”。先後用10多年時間蒐集、考訂、整理,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編成《海安考古錄》。
該書共四卷,主要記述古泰州州境東部地區的概況,分別記載建置、職官、河道、寺觀等16個方面的內容。書內還配有海安古城區及古泰州東部地域河流概貌圖。由王葉衢好友邑人徐懷玉繪製。同治二年(1863年)有刻本,民國11年(1922年)韓國鈞將其略作增刪調整,編入《海陵叢刻》。1962年,揚州古舊書店根據鹹豐五年(1855年)石麟畫館原稿本刻寫複印,印刷時冠名以《鹹豐海安縣誌》。王葉衢編纂《海安考古錄》,保存了明末至清代中葉海安部分地域的大量珍貴資料。
仲鶴慶,字品崇,號松嵐,海安西場鎮人。生卒年不詳,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舉,乾隆十九年登進士,任四川大邑縣知縣,因為人剛直,被罷官歸里. 仲鶴慶善寫蘭。喜山水、花鳥,且書法、詩文俱佳,與錢塘胡西坨、丹徒李蘿村、興化鄭板橋、邑人陳志樞等友善。其名載北京中國書店1982年3月版《中國畫家大辭典》。所繪中堂、條屏多幅現藏泰州市博物館。著有《迨暇詩鈔》四卷,為泰州市圖書館收藏。韓國鈞編纂之《海陵叢刻·先我集》卷二刊載其詩詞十五首。
石重光(1889—1933),字又新,海安李堡鎮人。曾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弘文學院。一生長於古詩文、書畫、古琴,精通日、英兩國語言。留學日本後,石重光接觸到民主革命的思想,毅然追隨孫中山先生。為籌辦槍械奔走,事發後避逃回鄉。不久如皋清末進士沙元炳推薦他去江蘇省立第七中學(即現南通中學)任教。後李堡潘樹聲先生任如皋師範學校校長時,又薦他去如皋師範任教,並一度擔任教務主任。
石重光富有正義感。在學校里,他十分同情進步學生,為參與鬧學潮的學生鳴不平,又加之因事忤當時任**江蘇省教育廳長的周佛海,為周所不容。不久,石重光即被逐出如皋師範。至如皋南門商人明文川家中任家庭教師。
民國21年經人介紹,石重光去安徽省鳳陽中學任教。民國22年因患傷寒回歸故里,久醫無效,病逝於如皋,葬西場鎮河南。石重光一生詩作數百首,編有《頑石詩稿》一冊,其手抄孤本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但其詩作在如皋、李堡志書中均有記載,里人流傳較多。
朱南金(1863一1940),字葆逵,號蟄翁,晚清秀才,祖居海安南莫鎮朱樓村,後移居海安胡集鄉。
朱南金年輕時從蘇州黃門就讀。家中無地,教讀為生,學識淵博,品德清高,里人尊稱為“朱二爹”。他一生敬佩瀏陽譚嗣同,譚著有《仁學》,他即寫一部《仁學通》,闡明譚氏著作的微言大義。他還特地去滬上拜會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一席交談,康有為驚喜地說:“想不到窮鄉僻壤還有個朱葆逵!”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秋,在維新運動浪潮中,朱南金與王驥驤等人一起毀廟興學,將英華庵里的和尚驅走,辦起竟成學校。朱南金任首任校長。
朱南金在鄉里負有盛名,學生遍於四方,書法在蘇州、揚州、泰州一帶亦有影響。善真楷、喜行書、好魏碑,尤以小楷造詣為深。其書法大部毀於戰亂。海安縣博物館存有其行書條幅。
朱南阜(1867—1942),字叔才,號葆蓮,又培風道人,里人尊稱其為“朱三爹”。少年時,朱南阜就讀私塾,尤愛書法、金石。他的書法從臨摹秦漢魏晉唐碑貼入手,又吸取清代吳讓之書法之字見長,篆字亦常見於條幅。金石以篆字為主,有陽文、陰文、雙線等多種體例,至今朱氏後代仍保存其印章近百枚。1988年國慶,海安縣文化館,海安縣書法協會將朱南阜印章作品編印展出兩個月之久。
朱南阜曾辦學課徒,民國初年公推為王氏義莊進業國小校長。該校為當時泰縣創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學校
譚德鐘(1876—1949),字組雲,號高譚,晚號海陵老人,海安鎮人。為中國近代傑出書法家之一。
少年時,譚組雲從海安陳西璧、陸子才習文,苦練書法,常臨摹鐘王遺蹟、漢唐碑版。民國6年(1917年),譚組雲遍游長江沿岸,遠至京師、粵、閩,後長期定居上海鬻書。歷與康有為、高邕之、曾熙、于右任、張大千等切磋書藝,彼此交厚。書法與譚延闓齊名,世稱“南北譚。” 民國19年,譚組雲寓居金陵雞鳴寺,與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譚延闓,合版《天馬賦》。于右任為帖扉頁題:“試看南北奇書。畏公舊友、組雲吟兄妙作。”上海《申報》曾登載譚組雲各體書聯。張大千的老師曾農髯對譚組雲的書畫亦十分讚賞,稱其“筆疏以健,神韻欲流。”
譚組雲曾將他與石濤、彭剛直、吳俊卿、李梅庵、李息翁、王一亭及其哲嗣少雲、小雲、長媳韓佩芬的書畫合版《十人書畫集》一冊。與譚少雲、譚小雲合版《三譚書畫集》,並於上海大新公司展廳舉辦“三譚書畫展”。30年代,譚組雲採用面授與函授之法,在上海創辦海陵學苑。繼於上海設華商書局,專業印售名家書畫作品及其著作,並於南京、丹田等地設立分發行所。
晚年譚組雲家居海安潭園,與韓紫石、陸省吾先生在鳳山創佛教居士林。譚組雲的作品及著述有《海香詩鈔》、《海陵印存》、《海陵書畫集》、《續藝舟雙楫》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2082
11516
10566
家庭戶戶數
5402
家庭戶總人口(總)
21941
家庭戶男
11446
家庭戶女
10495
0-14歲(總)
7407
0-14歲男
4138
0-14歲女
3269
15-64歲(總)
13419
15-64歲男
6796
15-64歲女
6623
65歲及以上(總)
1256
65歲及以上男
582
65歲及以上女
67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93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