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紫石

韓紫石

韓紫石先生(公元1857--1942年)名國鈞、亦字止石,晚號止叟。江蘇省海安鎮人,今海安市(原紫石縣)的奠基者。因其排行第三,生平業績頗豐,家鄉民眾均以“韓三爹”,“紫石”稱之,表示尊敬。在北洋軍閥時期,他與南通張謇,位高望重,同被譽為蘇北的兩大名賢。歷任江蘇省民政長、安徽巡按使、江蘇省省長、全國水利委員會副會長、全國黃災救濟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蒞任期間,改良農工,崇尚實業,興利導淮,關心民瘼,明足以察閭閻之苦,力足以遏奸宄之萌,言足以重官府之信。其一生德政賢明,廣為推恩。

基本介紹

  • 本名:韓紫石
  • 別稱:止叟,韓三爹
  • 字號:國鈞
    止石
  • 所處時代清末民初
  • 出生地:江蘇海安
  • 出生時間:1857年
  • 去世時間:1942年
人物生平,中舉入仕,辭官濟民,民族氣節,與世長辭,政治思想,人物紀念,人物軼事,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中舉入仕

韓紫石先生於光緒五年中舉。先後任行政、礦務、軍事、外交等職,清末官至吉林省民政使辛亥革命後,韓紫石由東北卸任入關,袁世凱讓“國務院電傳大總統諭令到京”。韓公深知袁狡詐投機的為人,乃拒絕前往。後因“蘇人以桑梓義務相責備”,勉力於次年八月首任江蘇民政長。其後任安徽省巡按使、江蘇省省長,並一度兼督軍。服官四十年中清廉自守,治事勤恪,所在有政聲。
韓紫石

辭官濟民

民國十四年(1925年)辭官歸里後,仍不遺餘力關心桑梓,參與水利,救災賑濟,編纂史志、搞鹽墾,辦教育,維護地方治安。居鄉問政,為蘇北民眾做了不少有益之事。

民族氣節

1938年春,日軍從天生港登入,進犯蘇北,韓德勤部隊不戰而退,海安遂於三月二十日(農曆)首次淪陷。只得去泰州北鄉板場(今屬興化)避難。目睹大片國土淪喪,人民生命財產遭受損失,他極為悲憤。其晚年歲月,是在“萬方多難”的抗日戰爭中度過的。韓紫故居在海安鎮東大街。他在死之前說:“死後不要把我的屍體交給日本人,你們要偷偷把我安葬下去,千萬不能讓日本人知道。”

與世長辭

1942年1月23日晚,飽覽興亡的紫石老人與世長辭。

政治思想

韓紫石的政治思想,主要由四個要素形成。即同情民眾疾苦思想,中國傳統的忠君思想,效法國外富強振興思想和愛國思想。各要素間既相結合,又相制約,於不同歷史時期,伴隨革命起伏、社會發展,以及韓紫石個人地位之改變而消長和轉化,因受其出身及所處的經濟、政治地位決定了此種消長與轉化時而緩慢,時而明顯,形成了一個複雜、曲折的過程。但在這一過程中,總的趨勢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忠君思想不斷削弱,愛國思想不斷上升。最後,在抗日戰爭時期,愛國、救亡,聯共、反蔣,發展成為主導思想,終於成為著名愛國士紳。

人物紀念

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民國兩任江蘇省長韓國鈞先生的故居位於海安市城東大街北陸家巷西側(今海安鎮東大街寧海路口),里人稱為“韓公館”。現為海安市博物館。
據韓國鈞自撰《永憶錄》載,清道光三年(1823),年景欠豐,百姓飢號,韓國鈞的祖父韓鳳翔欲濟無款,向他人勸募又無應者,遂將自家主屋3間拆去,換得米麥,以賑饑民,一時韓家門庭為滿。待後年景轉豐,韓國鈞父親韓希彭方自外而內建造了部分廳屋。同治二年(1863),其父去世,家境中落,原備續建房屋木材悉以還債,已建之廳屋亦用作抵債。至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6),韓國鈞先生50歲,官至河北礦務局總辦、交涉局會辦時,他告假返里,於舊址重建祖屋,距其祖父拆屋時已80餘年。按韓國鈞自訂《止叟年譜》記載,韓國鈞於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初三自日本考察回國後於當月初九返里,光緒三十二年閏四月十八日赴豫,現韓國鈞故居的主體建築,就是在此期間籌建的。

人物軼事

1940年11月,劉少奇率領中原局工作人員到達海安,隨即在陳毅朱克靖等陪同下,拜訪了當地民主人士韓紫石。在韓紫石公館的廣玉蘭樹下,劉少奇同他商討了抗日救國大計。劉少奇話雖不多,但出言極有分量。而紫石老人對於國事愛談健談,而尤注意抗戰到底,國共合作,及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等問題。
當時的韓紫石已是近九十高齡的老人,過去,他對新四軍知之甚少,實實在在的共產黨人更是從未看見過,而平日所聞的共產黨人,似乎不近人情,很難接近。新四軍北上抗日後,在與陳毅等新四軍將領的多次交往中,他逐漸改變了對新四軍和共產黨人的看法。老人對陳毅評價很高,稱“數十年來在軍人中從未見有如此雄才大略,文武全才如陳將軍者。
與劉少奇會面後,韓紫石對陳毅談了對劉少奇的印象:“胡服先生決非等閒之輩,在貴黨內當不在君之下。”此後韓紫石常常於友人閒談中露出對新四軍及共產黨人的欽佩之情。他認為:“今後中國革命成功者必是共產黨,因為中共深得民心也。”當有人問韓紫石老人國民黨與共產黨優劣成敗如何,老人妙答:“我認為,過去袁世凱是私塾,國民黨是學校;今天就倒轉來了,國民黨是私塾,共產黨是學校。”寥寥數語,卻發人深省。
在韓紫石的影響和帶動下,蘇北一批愛國士紳紛紛參加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來。1940年11月15日,蘇北臨時參政會在海安召開,與會人員388人,除各黨派、各階層人士,共產黨員72名,占總數的五分之一。在參政會上,各參政員均毫無限制的地自由發言,實現了政治權利的平等和真正的政治自由。會議通過了《施政綱領》,選舉韓紫石為名譽議長,選舉黃逸峰為議長,朱履先、朱克靖為副議長,成立了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及區、縣抗日民主政權。蘇北地區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就這樣誕生了。

個人作品

《吳王張士誠載記》
韓紫石是《吳王張士誠載記》的鑑定者。這部書於1932年3月初版,共5卷,序文為韓國鈞所撰寫。這部書正編按年紀事,記述了張士誠起義14年間發生的主要事件;附編為附傳、附考、附志、附錄,記述了與張士誠起義有關的人物、逸事、遺聞、典制沿革、詩文等。韓國鈞“尤睠睠於吳張遺事,博訪周諮,復手自摘錄,蒐集散材得數十種,爰屬偉成益加採獲,匯為成書,用彰先烈。”
《吳王張士誠載記》《吳王張士誠載記》
《海陵叢刻》
1919年冬韓紫石開始刊印的《海陵叢刻》。他搜采考訂,詳徵博引,精心編纂,歷經10多年,終成此巨著。《海陵叢刻》是一部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各方面知識的地方文史叢書,集宋、元、明、清16家著述的書籍,共23種、67冊。現已成為人們研究蘇北海陵地方歷史、編修地方志的難得的寶貴資料。
《海陵叢刻》這部叢書依種類的順序排列,計包括:《退庵筆記》(6冊)、《梓里舊聞》(2冊)、《退庵錢譜》(3冊)、《海陵集》(4冊)、《林東集》(7冊)、《敬止集》(2冊)、《庭聞州世說》(2冊)、《微尚錄存》(1冊)、《春秋長曆集證》(4冊)、《海安考古錄》(3冊)、《繪事微言》(2冊)、《陸莞泉醫書》(6冊)、《柴墟文集》(4冊)、《東阜詩集》(1冊)、《發幽錄》(1冊)、《雙虹堂詩選》(4冊)、《先我集》(4冊)、《保越錄》(1冊)、《北轅錄》(1冊)、《袁景寧集》(1冊)。
《海陵叢刻》《海陵叢刻》
《朋僚函札》
韓紫石履官、鄉居期間與當時社會名流賢達、同僚友好往來信函很多,此間,他將這些信函精心整理成冊,編成《朋僚函札》,收有康有為梁啓超黃炎培馮國璋陶行知史量才張謇高二適呂鳳子等中國近現代歷史文化名人信函3000餘件,其中不乏很高史料價值、文物價值和書法欣賞價值的珍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