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安鎮

海安鎮位於廣東省徐聞縣境南部,東鄰龍塘鎮,北依徐城鎮,西連五里鄉,南臨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省會海口市隔海相望。鎮政府駐海安埠,地處東經110°13′,北緯20°16′。海安鎮總面積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705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安鎮
  • 所屬地區:廣東湛江
  • 面積:37.5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市政建設,經濟狀況,

地理環境

海安鎮位於縣境南部,東鄰龍塘鎮,北依徐城鎮,西連南山鎮,南臨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省會海安口市隔海相望。鎮政府駐海安埠,地處東經11°13′,北緯20°16'。全鎮總面積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502畝。該鎮地處祖國大陸往海南大特區的咽喉。自然環境 海安鎮屬低丘台地,南面瀕海,灣多、灘長,海岸線總長24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2106小時,冬短夏長,年均氣溫23.3℃,極端最低氣溫2.2℃。

歷史沿革

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守海巡檢司。此間因土賊麥伏來,張子三等據遂、徐判亂五年之久,明洪武間得以平息,從此沿海一帶一派太平、安樂,後取“海疆安寧”之意而改名海安。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海安千戶所。天順六年(1462年)為縣的治所。弘治十四年(1501年)復置千戶所,清康熙元年(1662年)冬十一月,設海安營,隸屬於高、雷、廉三府水師。康熙三年,設高、雷、廉三府水師。據《粵海關志》稱:清代海安是廣東七大總口之一,名為雷廉總口。建國後,1958年10月,屬附城人民公社(也稱紅旗公社);1960年,從附城公社析出,設水上(海安)人民公社;1974年6月,併入附城人民公社;1979年4月,復公社建置並改稱為海安人民公社,次年10月改稱海安漁業公社;1983年11月,設海安區; 1987年5月,改稱海安鎮。1992年12月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准設立海安經濟開發試驗區(屬副縣級),海安鎮歸試驗區管轄。1995年,海安鎮與試驗區分開,為縣直轄。
海安鎮地處祖國大陸往海南大特區的咽喉。海安歷史悠久。原稱博漲村,早在唐代就在杏磊建驛站,專供王朝官吏南巡駐足和傳遞文書。宋代的蘇東坡、李綱,明代的湯顯祖都留下蹤跡。海安境內的博漲、杏磊兩港歷史上曾經是軍事、交通、對外貿易的要港。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寧海巡檢司。此間因土賊麥伏來、張子三等據遂、徐叛亂五年之久,明洪武間得以平息,從此沿海一帶一派太平、安樂,後取“海疆安寧”之意而改名海安。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海安千戶所。天順六年(1462年)為縣的治所。弘治十四年(1501年)復置千戶所。清康熙元年(1662年)冬十一月,設海安營,隸屬於高、雷、廉三府水師。康熙三年,設高、雷、廉三府水師。據《粵海關志》稱:清代海安是廣東七大總口之一,名曰雷廉總口。明清時期,海安地區隸屬徐聞縣太平鄉。民國初年沿襲清制;民國21年(1932年),海安屬縣第四區(南區)第一保;民國25年,稱海安鎮;民國30年10月撤區後,與南康鄉合併,稱為南安鄉。
建國後,1950年5月,屬縣第一區,為第八行政村(東渡行政村);1952年8月,稱海安鄉;1954年至1957年初,一區區公所移駐海安圩;1958年10月,屬附城人民公社(也稱紅旗公社);1960年,從附城公社析出,設水上(海安)人民公社;1974年6月,併入附城人民公社;1979年4月,復公社建置並改稱為海安人民公社,次年10月改稱海安漁業公社;1983年11月,設海安區;1987年5月,改稱海安鎮。1992年12月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准設立海安經濟開發試驗區(屬副縣級),海安鎮歸試驗區管轄。1995年,海安鎮與試驗區分開,為縣直轄。

自然環境

海安鎮海安鎮屬低丘台地,南面瀕海,灣多、灘長,海岸線總長24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2106小時,冬短夏長,年均氣溫23?3℃,極端最低氣溫2?2℃,年均雨量1485毫米。土質為玄武岩發育而成的粗骨磚紅壤土和濱海沙質土,土地肥沃,資源豐富。農產品主要有甘蔗、鳳梨、芒果、良姜、香茅、木薯、胡椒、劍麻、紅麻、茶、花生、香蕉、西瓜、蔬菜等;水產品主要有魚翅、海參、鮑魚、魚肚、珍珠等海珍品和大黃魚、鯧魚、馬鮫、石斑、帶魚、魷魚、對蝦、龍蝦、青蟹等多種優質海產品;礦產有鈦鋯砂礦和硅藻土,儲量大,含量高,其中硅藻土含量為70%—80%;海灘涂宜養殖和開闢鹽場,海水濃度達3?5波美度。已建起了甘蔗、鳳梨、蔬菜、水果、山羊和海水養殖六大商品生產基地。還有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

市政建設

海安鎮海安鎮轄水井、廣安、麻城、文部、加洋、坑仔、水井、白沙等7個管理區,共28條自然村。1995年城區面積1.65平方公里,有寬12米以上的主要道路7條,總長15公里;綠化面積13320平方米;大小排污道70條,總長30公里。港區現有500噸以上泊位7個,原有港口已進行了改造、擴建,萬噸巨輪可在港區拋錨裝卸。已開通程控電話,2000門程控電話交換機已安裝並投入運作。有自來水廠1座和日供水量5000噸的供水工程。有變電所一間,11萬伏變電站一座。
水陸交通極為方便。南與海口市隔海相望,航程僅18海里;北有207國道直通湛江、廣州、深圳、珠海及外省各地;中央“九五”計畫開通的湛(江)海(安)鐵路直抵海安,屆時貨運、客運更為便捷。開發區內擁有廣東五大港口之一的海安港,古有“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稱。海上可通往港澳及東南亞等地。萬噸輪船可在港內錨地裝卸。開發區內有客貨運船舶100多艘,客運汽車50多輛,年港口吞吐量170多萬噸,年車輛流量30多萬輛次,年客流量400多萬人次。

經濟狀況

海安鎮1995年,海安鎮社會總產值(按1990年不變價,不含“三資”、縣市屬企業,下同)860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147萬元,占社會總產值的36.6%;工業總產值375萬元,占社會總產值4.3%;建築業總產值249萬元,占社會總產值的2.8%;運輸業總產值2162萬元,占社會總產值的24.6%;商飲業總產值2675萬元,占社會總產值的31.1%。開發區內共有工業企業63家。其中全民與集體52家,個體11家。1992年以來新引進的“三資”工業企業7家。工業門類主要有建材、縫紉、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等。農業主要有糖蔗、鳳梨、水果、蔬菜、山羊和海產品。在農業總產值中,種植業產值112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2%;林業產值27萬元,占0.89%;牧業產值371萬元,占11.8%;副業產值1242萬元,占39.4%;漁業產值300萬元,占9.5%。商業貿易興旺,海安鎮商業共263家,其中全民與集體7家,個體255家,“三資”企業1家。專業市場1個,總面積4941平方米。年集市貿易成交額5200萬元,商品零售額1976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