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龍塘鎮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為緩坡台地。土類多為磚紅壤土和水稻土,沿海地區為沙壤土。海岸線長33公里,沿海有博賒、赤坎、海仔、下海、下塘、朋寮等天然漁港,盛產馬鮫、魷魚、白鯧、黃花等魚類。該鎮屬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溫度23.4℃。雨季集中,年均降雨量1989.8毫米。旱、雨季明顯,多颱風。全鎮有山塘、水庫23宗(其中邁勝水庫為中型水庫),蓄水量達3223萬立方米。此外,溪澗較多,有溪河7條和1條自西北流向東南的排灌渠,水利設施較好,灌溉方便。
歷史沿革
龍塘鎮境,明、清時期,隸屬廣東省雷州府徐聞縣太平鄉。民國初年沿襲清朝建制;民國20年(1931年)設立龍塘鎮,隸屬徐聞縣第四區(也稱下東區),區公所駐龍塘圩;民國29年屬徐聞縣第四區;民國30年裁區並鄉後,仍設龍塘鎮;民國37年8月,與白沙埠合併,稱為白龍鄉。建國後,1950年5月起,隸屬徐聞縣第一區;1952年析置為縣第五區,下轄12個小鄉;1957年撤區並鄉後,改稱龍塘鄉;1958年成立龍塘人民公社(又稱飛躍公社);1983年改為龍塘區;1987年復稱龍塘鎮。龍塘圩形成於明朝,相傳此地有一大池塘,長年不涸,塘中出蛟龍,故稱龍塘。
經濟狀況
龍塘鎮工業產業年產值達550萬元以上規模的企業有3家,分別是龍塘酒精有限公司、龍塘澱粉加工有限公司和龍塘黃定木業有限公司。全鎮有工礦業及農產品包裝加工業等企業541家,境內有市屬酒精廠1間。工業門類有化工、水產養殖、小五金、機械修理、食品加工、竹木工藝、縫紉、包裝加工等行業。在農業方面,以有本地區特色的熱帶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一鄉一品”代化農業經濟,已形成反季節香蕉、北調瓜果蔬菜、南藥良姜、對蝦養殖、鮑魚養殖等生產基地和包裝、加工基地。全鎮商業戶共1991戶;專業交易市場3個,面積3.3萬平方米。集市貿易成交額7700多萬元。
基礎設施
龍塘鎮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博賒、赤坎、海仔、下塘、朋寮等港口可停泊300噸以下船舶,可南通海南北達湛江等地。陸上,龍塘圩西有通往縣城的省級標準柏油公路,連線207國道,北上可達湛江、廣州、深圳等地;南可直通海安港碼頭;東有龍塘至東角線;東北有龍塘至前山線。全鎮有公路13條,總長650多公里。有運輸聯合體44家,客、貨運汽車244輛,每日有開往縣城的客運班車60班次。
文化教育
龍塘鎮有初級中學2所,完全國小16所,幼稚園21所,另外設有教學點68 個,在校學生共1205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全鎮有娛樂場所24處,其中影劇院3座,錄像廳3座,文化室16間,老人活動室6間。此外,還有流動電影隊6個。民眾文化生活有文學創作、攝影、舞獅、舞龍、唱雷歌、游飄色等。醫療保健設施有中心衛生院1所,衛生醫療點41個。
資源狀況
龍塘鎮自然資源條件優越,耕地保水性能好,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境內有山塘水庫24宗(其中中一型水庫一宗)。蓄水量達3225萬立方米,水利設施較完善,適宜種植各種熱帶亞熱帶名優珍稀水果和經濟作物;另外龍塘是雷南著名的文化和經濟重鎮,龍塘名稱的由來傳說是古代本地有一口池塘,塘中出蛟龍之意。龍塘鎮文化的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地靈人傑,英才輩出,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宋武冀大夫韓顯甫,宋進士、郡主附馬陳以鎮,明進士、翰林院檢討、嶺南才子鄧宗齡,明興化通判鄧邦基,明國子監學正、曾任靖州、泗州、澧州三州知州的鄧邦髦,清全省頭名解元梁特卿,清進士、翰林院檢討蘇其章,清武進士李志浩,武進士、平涼守備張琳,清代著名書法家李梓瑤,清末名震省城的雷州三縣拔貢第一名的譚昌期,民國時期黃埔軍校生、領軍抗日收復武漢戰役的國民黨中將祝夏年,黃埔軍校生、參加淞滬抗戰和長沙會戰的國民黨陸軍少將葉烈南,解放海南島渡海作戰的特級英烈
包振祥,原任新疆哈密地委第一書記、廣東省人事廳副廳長陳康團,湛江市委常委李昌梧、因開發馬六甲有突出貢獻而被授予馬來西亞拿督的蔣光武等等都是龍塘人。龍塘是一個有七百多年歷史的古鎮,長久以來,人民民眾創作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舞醒獅、年例游神、雷歌、白哉戲等民間藝術。龍塘鎮境內有華林宋郡主墓、宋附馬墓、解放海南渡海作戰指揮部、中共瓊崖縱隊高雷聯絡點(良友茶店)等歷史古蹟。其中位於鎮南的青安灘是長約6000多米的半月形海灘,這裡的沙白水清,沙質細膩柔軟,當地有自然墨綠的天然林帶,覆蓋著800多畝形狀各異的沙丘;二條很具有開發潛力的港灣,解放海南島作戰訓練基地等30個可開發利用的項目,
包宅村為湛江市首批特色文化村。是開發生態旅遊、休閒旅遊的好地方。龍塘鎮2006年社會總產值43841萬元,其中農業產值36907萬元,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398元。
龍塘鎮自1983年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1991年前後,全面轉上種植試管苗反季節香蕉;種植的品種也由原來的浦北矮黃、高州齊尾、頓地蕾、廣東63—1、廣東74—1、天寶等,增選加多優良的8818、巴西、紅皮、泰選、Pa、威廉斯等名優品種。由於土質和氣候適宜,龍塘出產的品種蕊大果壯,色澤光亮,肉嫩味香,清甜可口,除了可當水果食用外,還可作釀製啤酒和製作罐頭、餅乾、果脯片等等。龍塘鎮一年四季都有蕉果上市供應,收穫旺季在春節前後(即農曆一月至五月間),每天都有超過500多噸香蕉上市派運到全國各地傾銷。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51690 |
男 | 26969 |
女 | 24721 |
家庭戶戶數 | 12007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51676 |
家庭戶男 | 26956 |
家庭戶女 | 24720 |
0-14歲(總) | 17541 |
0-14歲男 | 9485 |
0-14歲女 | 8056 |
15-64歲(總) | 30959 |
15-64歲男 | 16022 |
15-64歲女 | 14937 |
65歲及以上(總) | 3190 |
65歲及以上男 | 1462 |
65歲及以上女 | 1728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51209 |
自然條件狀況
1、地形地貌:全鎮均為玄武岩質的低丘台地,地形坦蕩,山塘水庫等水利工程稠密,有邁勝(中一型水庫)、黃定、華林、北街、赤坎、那法橋等中小型水庫。磚紅壤、水稻土、沙壤土為主要土類海撥普遍在10—150米左右,該地區土地肥沃。
2、氣候:龍塘鎮屬熱帶海洋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3.6℃,長夏無冬,氣候宜人。日照充足,雨水充沛,長年無霜。夏秋多颱風。
3、氣溫:年平均氣溫23.6℃。1月最冷,平均19℃。七八月最熱,平均27℃。1964年8月24日,最高氣溫37.5℃,創歷史新高。
4、降水:年均降水1025毫米,79%的年份在8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多年份1991年,達2013.9毫米。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47%,冬季最少占9%。最長連續降水日13天,降水279.5毫米,為1969年7月6日~18日,最長連續無降水日48天,為1980年12月3日~1981年1月19日,冬旱。
5、災害:寒潮、颱風、雷雨、冰雹、雨澇、龍捲風。
6、自然資源
(1) 水:地表水、地下水;
(3) 南海及瓊州海峽區有海產:黃花魚、鮑魚、對蝦、馬鮫魚、魷魚、鯧魚、海蜇等各種海鮮;
(4) 農業資源:各種熱帶珍稀水果、反季節香蕉、北調瓜果、蔬菜、南藥、天然橡膠、速生桉樹、胡椒等等。
交通
博賒港 北鄰東角灣,西依黑土角。因傍博賒村而得名。西北有龍塘、邁勝兩溪合流注入;入海口朝南,深入內陸約600米,寬75米,漲潮時水深6---8米,退潮時水深僅0.3---0.4米;港門附近多礁石,水道狹窄。博賒港為龍塘古老漁港和貨運港口,但由於泥沙淤積嚴重,港池日益淺窄,貨運作用不大,僅供漁業用途。附近海域盛產海馬、大蝦、馬鮫、黃花魚等海產品。
北臘港位於龍塘鎮、
前山鎮交界處沿海。因北臘村得名。港肚深入陸地約400米,平均寬約40米泥沙質底,漲潮時水深三至五米,有黃定、牛郎兩溪合流注入。原可供40噸級船隻進泊,但由於泥沙淤積,再加入產業結構的調整,此港已廢。
朋寮港 位於龍塘鎮南部海濱,港灣呈半月型,西依包宅灣,東臨
大塘灣。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600米,水深2—3米,岩層、沙礫、泥土質底。可泊小型漁業船隻。
排尾角岬角。在縣東南沿海,海安鎮與龍塘鎮交界處,屬於龍塘鎮境內。位處東經110度17分,北緯20度15分,東瀕青安灣,西瀕白沙灣,自北而南呈牛角狀插入瓊州海峽,長約1200米,寬約500米,尾尖;岩層、砂礫、赤泥結構。是白沙灣、青安灣的天然屏障,地面為人工林覆蓋。建國後在岬角尖端建有燈塔導航。附近海域盛產大蝦、鮑魚等海產。
白沙港為打擊走私重點地帶,位於龍塘鎮與海安鎮交界處,白沙港在傳統上屬於龍塘鎮區域,行政管轄權隸屬海安鎮,是本縣著名漁港和旅遊勝地。白沙灣在徐聞縣城東南14公里處,因傍白沙埠而得名。港灣狹長呈半月型,長2300米,寬約600多米,水深1—3米,白沙灣東部是龍塘鎮境的排尾角,西部是海安鎮紅坎嶺。海灘廣闊,沙白如銀,水碧景幽。20噸級船隻可停泊;附近海域盛產馬鮫、黃花魚、白鯧、大蝦、海馬等。
大塘灣 在縣東南部龍塘鎮沿海,東至白水塘角西至朋寮角,略呈彎月形,東西長4800米,寬約500米,底多砂礫,沿海岸多為懸崖峭壁,下海港一帶為泥沙質底,是瓊州海峽船隻過往要衝,由於海洋漁業資源的逐漸萎竭和漁民的轉業,本地漁農已改為深水鮑魚養殖和對蝦養殖、南藥高良姜種植等行業。
東角灣 位於龍塘鎮境東部沿海,呈口袋狀,長約2500米,有下塘港等小型港灣,全為泥沙底質,已廢棄,海邊沙質土富含硅藻土、鈦鋯砂、石英砂、鋁土礦等有機礦產。
南藥高良姜
徐聞良姜種植歷史悠久。在古代徐聞縣就有一條村莊因種植優質良姜而聞名,故取名為“良姜村”,村名沿用至今。據清宣統3年《徐聞縣誌》記載,本縣在清朝前就開始種植。民國4年(1916年6月26日)廣東省巡按公署曾下文批覆:“徐聞良姜由官府專賣,私人不得從事買賣活動。”解放前,徐聞良姜種植面積不多,僅有龍塘、南山等鄉鎮種植業,面積約有3000多畝。建國後,徐聞良姜又發展較快,1965年全縣種植面積10000多畝,主要產地分布在龍塘、南山、曲界、下橋、前山、錦和、下洋、城北等8個鄉鎮。“文化大革命”期間受“以糧為綱”思想路線的影響,面積一年比一年銳減,至1978年全縣僅種植良姜2500多畝。
徐聞良姜出口貿易歷史悠久,究竟始於何時,己無法考證,見諸文字記載的始於民國時期。據《徐聞縣誌》記載,民國初期徐聞生產的良姜遠銷香港、澳門及東南亞各國。解放前,徐聞良姜的銷購,一般由本地商販將收購的良姜產品販運到廣州、海口等大城市銷售給藥材大客商,再由大客商銷往香港、澳門、東南亞等地。解放後,徐聞良姜產品的出口,一般由縣藥材公司和縣土產進出口公司購銷和出口。據不完全統計,1975—1995年全縣共出口良姜4210噸。1995年後,由於外貿體制改革,外貿公司經營困難,徐聞良姜出口受阻,一般由本地客商供貨給廣東省藥材進出口公司出口,年出口最多時達7000多噸,出口目的地一般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歐洲等國家。新加坡的一些廠家,每年都指定進口徐聞龍塘良姜,據質檢部門稱,徐聞龍塘所產良姜含的揮髮油、桉葉素、丁香油酚等成份,比其他地方所產的良姜均高出一倍,稱徐聞龍塘良姜為“中國名姜”。
隨著對外貿的不斷發展,良姜國際市場價格的回升,農民種植良姜的積極性不斷高漲,從2000年起全縣每年以1萬畝的增長速度發展。2003年全縣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其中收穫面積1.5萬畝,乾薑產量1.5萬多噸,產值7580多萬元,平均畝產值5000元左右。2004年全縣良姜種植面積又達到3.6萬畝,收穫面積2萬畝,年產乾薑2萬噸,產值突破1.05億元,面積產量均占全國的60%。徐聞良姜生產不但形成較大的發展規模,而且逐步形成基地化,全縣有2000畝連片種植基地5個,500—1000畝的種植基地有10個,種植戶達4000多戶,龍塘鎮種植面積居全縣之首,達到2.5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0%。全鎮戶均種植2畝多,其中農民林秀梅種植良姜就達2000畝。龍塘鎮良姜村的村民人均種植良姜3畝多,年產乾薑5噸多,由於質量最優成了各地客商爭相搶購的品種。龍塘鎮從事良姜購銷活動的專業人員有80多人,並在廣州、深圳、上海、天津、澳門等大城市設點經銷,產品出口日本、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產品深受國外客商的青睞,譽徐聞良姜為“中國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