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五代十國(中國歷史時期)

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晃接受唐哀帝禪讓”,建立後梁,定都開封府,占有中國北方大部地區,五代十國開始。此後相繼出現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個朝代。這五個定都於中原地區的政權,被合稱為“五代”。後周顯德七年(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禪讓,建立北宋,五代結束。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楊吳桀燕等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南漢、荊南(南平)、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南方尚存的各割據政權,至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北漢滅亡,十國宣告結束。

五代時期,中原王朝不斷更迭,政治形勢極不穩定,社會生產基本陷於停滯,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南方政局相對穩定,社會生產不同程度地有所發展,尤以長江下游的吳、南唐以及吳越比較顯著。此外,五代十國時期,定難軍(逐漸形成後來的西夏)逐漸獨立,而靜海軍交趾)開始脫離中央統治,這對後來的歷史也有重要影響。

基本介紹

稱呼,歷史,唐亡梁興,梁晉相爭,後唐盛衰,江南擴張,湖廣與嶺南,晉漢更替,亂世尾聲,疆域,政治,中央官制,法律,經濟,人口,農業,手工業,商業,文化,史學,文學,繪畫,壁畫,舞蹈,科技,天文,醫學,印刷術,軍事,軍制,兵役,民族,西北,西南,外交,社會,服飾,災害,帝王世系,五代,十國,

稱呼

五代十國包括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等眾多割據政權。
五代十國
百科x混知:圖解五代
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普遍出現,部分實力強的藩鎮先後被封為王,所建立的封國實際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國。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依次形成梁、唐、晉、漢、周五個政權,即“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其中唐、晉、漢是沙陀族所建立的)。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五個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只是藩鎮型的朝廷
唐朝滅亡後,有些藩鎮初期依舊使用唐朝年號割據一方,有的奉五代為正朔(後梁時期的晉、岐、吳除外),其他則是保境固守或稱帝爭天下。總的來說,這些藩鎮都已經獨立自主,其中十個同時或相繼存在的具代表性的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家稱為十國。十國為吳越前蜀後蜀南漢南平(荊南)、南唐北漢。其中的吳和南唐,前蜀和後蜀分別是前後相繼,北漢則是十國中唯一建立在北方的政權。
除此之外,中原地區的獨立、半獨立(歸附後梁)政權還有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成德軍(節度使王鎔)、盧龍軍(節度使劉仁恭,後其子劉守光建立“桀燕”)、岐國等先後存在;南方在楚、閩滅亡後出現了武平軍清源軍等割據勢力。
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年表

歷史

唐亡梁興

後梁的建立者朱溫,曾是黃巢起義軍將領,降唐後賜名全忠,任宣武軍節度使,治汴州(今河南開封)。後在中原之地與李克用時溥等一起鎮壓黃巢,並招降黃巢餘部。黃巢死後,朱溫進一步以汴州為基地,擴張領土。此後,朱溫先後擊敗秦宗權朱宣朱瑾等。在關中地區,朱溫與李克用、李茂貞等爭奪對唐昭宗的控制權。朱溫還取得了對河北三鎮的控制。天祐元年(904年),朱溫為控制朝政,取得對唐廷的完全掌握,殺害唐昭宗,立唐哀帝,次年誅殺宦官及朝臣,造成“白馬之禍”。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溫廢唐哀帝,建立梁朝,史稱後梁,定都汴州,改稱開封府,號東都;以唐東都洛陽府為陪都,稱西都。自此,五代開始。
五代十國
後梁的建立者朱溫
後梁直接統治區有今河南、山東兩省,以及陝西、湖北大部,河北、寧夏、山西、江蘇、安徽等省區的一部分,轄地是五個中原王朝中最小的。吳越、閩、南漢、楚、荊南諸國名義上都臣屬後梁。

梁晉相爭

主詞條:梁晉爭霸
梁朝建立前後,梁太祖在河南部分地區比較重視恢復農業生產,減輕租賦,安輯流亡,有利於社會的短暫穩定。但梁太祖登基之後,多次誅戮功臣大將,又長期與河東李克用、淮南楊渥進行激烈的對抗與戰爭。統治集團內部父子、兄弟之間相互殘殺,混亂不堪。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梁晉爭霸期間的五代十國局勢
李克用死後,其子李存勖繼承父志,繼續對抗後梁。梁開平四年(910年),梁太祖懷疑成德軍與晉密結而率軍進伐,迫使成德軍王鎔與義武軍王處直倒向李存勖。李存勖率軍於柏鄉(河北柏鄉)擊潰後梁軍,史稱柏鄉之戰。北方盧龍鎮的劉守光於開平五年(911年)稱帝,史稱桀燕。隔年,李存勖派大將周德威討伐劉守光,梁太祖親自率軍救援,但被晉軍擊潰。劉守光最後於隔年被李存勖攻滅。
梁太祖敗退洛陽後病危,次子朱友珪不滿梁太祖有意立養子朱友文為太子,趁機刺殺梁太祖而繼位。然而朱友圭荒淫無度,不得人心,乾化三年(913年)其弟朱友貞聯合天雄軍(即魏博軍)楊師厚進伐奪位,史稱梁末帝。楊師厚去世後,天雄軍等河北諸鎮都陸續歸附晉國,再加上在貞明二年(916年)魏州之戰中梁軍慘敗於晉軍,後梁北疆只能勉強維持在黃河以南。貞明四年(918年),李存勖率軍南征,與梁軍相持於濮州一帶。梁軍在胡柳陂之戰中慘敗,但晉將周德威於此役戰死。
貞明七年(921年),成德大將張文禮殺節度使王鎔,控制成德軍,聯合契丹與後梁,對抗晉國。然而李存勖率軍於鎮州之戰擊潰梁趙聯軍,又奪得河北三鎮。龍德三年(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即唐莊宗,以光復唐朝為號召建國號唐,史稱後唐,不久又二度南征。梁將王彥章採取牽制鄆州(山東東平)的方式,成功圍堵唐軍於楊劉(今山東東阿)附近。雙方對峙良久,唐軍軍糧不足,有即將撤退的跡象。然而梁廷內趙岩張漢傑等人進讒,使王彥章被撤換,唐莊宗又率軍經鄆州迂迴攻入空虛無兵的汴州。城破之日,梁末帝無奈命將軍皇甫麟殺死自己,後梁覆滅。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後唐滅後梁汴州之戰示意圖

後唐盛衰

唐莊宗滅後梁後,定都洛陽。此時河北三鎮已定,鳳翔(岐國)李茂貞和吳越、閩、楚、荊南,都向後唐稱臣。同光二年(924年),李茂貞去世,後唐正式吞併了岐國。
唐末被排擠入川的神策軍將領王建相繼攻取兩川、三峽,成為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在唐昭宗天復三年(903年)被封為蜀王。朱溫篡唐後,王建自立為帝,國號大蜀,史稱“前蜀”。王建稱帝後,頗能禮賢下士,招用唐朝衣冠士族。前蜀國的典章文物,保留了唐朝的遺風,各項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唐朝。王建實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加緊軍隊建設,但不窮兵黷武,保持了社會的安定。王建統治後期,誅殺功臣宿將,宦官勢力猖獗,后妃干政,但尚未釀成大禍。前蜀全盛時,據有今四川、重慶大部及陝南、甘南、鄂西部分地區。但王建去世後,其子王衍奢侈無度,殘暴昏庸,政治極端腐敗。同光三年(925年),唐莊宗派樞密使郭崇韜、魏王李繼岌率軍六萬征蜀,同年底抵達成都,王衍投降,前蜀滅亡。
全盛時期的後唐,統治範圍包括今河南、山東、山西三省,四川、重慶、河北、陝西等省市的大部,甘肅、寧夏、湖北、江蘇、安徽等省的一部分。
後唐對外強盛,但是內憂積重。唐莊宗定都洛陽後,招回宦官以任樞要之職,一切與唐朝後期政治相同,朝政日益敗壞。唐莊宗自認基業已固,不務政事,肆情縱慾,自取藝名“李天下”,寵信伶人敬新磨、伶官景進等人。當時軍隊龐大,國庫吃緊,然而其妻劉皇后干預朝政、貪婪愛財,將稅收一半歸後宮,使得朝廷還要暫扣軍糧以補其他支出,形成極大的隱憂,不久征蜀唐軍即因故兵變。
郭崇韜雖然完成滅蜀任務,但李繼岌對於不能深入參與軍務而感到不滿。他密報朝廷,意圖陷害郭崇韜。唐莊宗有意先調查再決定,但劉皇后自行命李繼岌處決之。同光四年(926年)郭崇韜被殺,唐軍軍心渙散,兵變四起。劉皇后又不願將自己的財物用於勞軍,使局面更加惡化。不久,魏博軍在效節指揮使趙在禮率領下於魏州(河北大名)叛亂,唐莊宗派李嗣源前往平定。李嗣源受部眾與叛軍擁護,反而回師攻擊唐莊宗。同年四月,李存勖在興教門之變中中流箭而死。李嗣源攻入洛陽後殺盡叛臣而稱帝,即唐明宗。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清泰元年(934年)的後唐
唐明宗執政期間革除莊宗弊政,誅除宦官,任用士人;撤銷不少冗餘機關,建立三司等財政機關;廢除苛斂,均減田稅,允許民間自鑄農器,並提倡節儉,興修水利,關心百姓疾苦;加強中央軍力,建立侍衛親軍以壓制藩鎮。唐明宗在位八年,戰事稍息,使農業生產凋蔽的局面有所改觀,是五代少見的穩定時期之一,號稱“小康”。
長興四年(933年),唐明宗重病,其子李從榮奪位未果後被殺,不久後明宗駕崩,其幼子李從厚繼位,即唐閔帝。此時唐明宗的兩位大將養子李從珂任鳳翔節度使、女婿石敬瑭任河東節度使,均擁重兵。宰相朱弘昭馮贇本想以調動節度使的方式來分離軍權,反而激起叛變。應順元年(934年),李從珂以清君側為由攻入洛陽,閔帝在逃往魏州途中被石敬瑭俘虜,最後被李從珂所殺。李從珂稱帝,即唐末帝。
唐末帝與石敬瑭早在明宗時就彼此不合,到繼位後二人之間更生嫌隙。清泰三年(936年),末帝調石敬瑭為天平軍節度使,並命張敬達楊光遠率軍催促其就任。石敬瑭聽從部下桑維翰劉知遠的建議,向契丹(遼)借兵叛變,並且對遼太宗耶律德光稱兒,允諾事後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且每年輸帛三十萬匹。張敬達聞知叛變之事後,率軍圍攻太原,石敬瑭堅守不下。當時盧龍軍的趙德鈞和耶律德光有意合作共謀中原,石敬瑭大為驚懼,急令桑維翰見耶律德光。桑維翰跪於契丹帳前,苦苦哀求,才使耶律德光放棄與趙德鈞合作的打算。耶律德光率軍解圍,幫助石敬瑭於太原建後晉,即晉高祖。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石敬瑭倚契丹滅後唐之戰示意圖
天福二年(937年),晉軍與契丹軍大舉南下,楊光遠、趙德鈞等諸鎮陸續投降。晉軍獨自攻入洛陽,唐末帝自焚而死,後唐滅亡。晉高祖定都汴州(後升為東京開封府),依約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契丹從此據有燕山山脈,中原則失去抵禦契丹騎兵的天然屏障,在軍事上長期處於不利地位。
就在後唐內亂期間,已併吞東川的西川節度使、蜀王孟知祥在應順元年(934年)稱帝建國,史稱後蜀。同年孟知祥去世,其子孟昶繼位。孟昶利用中原混亂之機,把勢力範圍擴展到前蜀的全部疆域。

江南擴張

五代進入後晉時期,國力大不如前,時常被契丹威脅。江淮地區的吳與後繼的南唐國勢強盛,他們採取聯合北方契丹國制約中原的策略,屢次征討周邊國家壯大勢力,成為中原王朝的一大威脅。吳國是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建立的。早在唐末秦宗權之亂時,秦宗權的部屬畢師鐸率軍攻打揚州,楊行密在抗敵過程中發展割據勢力,最後建立吳國。天復二年(902年),楊行密被唐廷封為吳王,建都廣陵。他執政期間鼓勵農桑,穩定經濟,使江淮地區逐漸復甦。對外則擁護唐室,與朱溫敵對。他還選驍勇壯士五千人組織親兵,稱“黑雲都”,衣糧賞賜優厚,出征作戰,奮勇爭先,成為淮南最精銳的武裝力量,為楊行密及其後繼者長期割據淮南創造了有利條件。
天祐二年(905年)楊行密去世,其子楊渥繼位。隔年江西鐘傳去世,諸子內亂,楊渥趁機派秦裴攻占江西,統一江淮。吳以揚州為都城,其勢力範圍包括今江蘇、安徽、河南三省的淮河以南地區,以及湖北東南部和江西全部,在南方各政權中最為強大。然而楊渥喜好玩樂,又猜忌功臣。天祐四年(907年),大臣張顥徐溫發動兵變,殺死楊渥。次年(909年),徐溫擁立楊渥之弟楊隆演為帝,除掉想自立為帝的張顥,徹底掌握吳國大權。
唐朝滅亡後,吳國不承認後梁正統地位,仍然沿用唐哀帝“天祐”年號,直到天祐十六年(919年)吳國改元武義,才正式與唐朝切斷關係。徐溫對內逐步剪除楊氏舊將,以穩固其勢力,然而其長子徐知訓驕橫恣肆,曾因欺負楊隆演而引來兵變後,最後被部下朱瑾殺死。徐溫養子徐知誥平定亂事,侍奉徐溫頗為孝謹,最後成為徐溫的繼承人。楊隆演鬱鬱而終,其弟楊溥繼位,並於順義七年(927年)稱帝,即吳睿帝。同年徐溫去世,徐知誥成為吳國實際統治者。徐知誥生活儉樸,因尊重吳帝和將領而頗得民心。
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誥接受吳睿帝禪讓,吳亡,建國齊,都金陵,稱江寧府(江蘇南京)。兩年後徐知誥自稱唐室後裔,改姓名李昪,改國號唐,史稱南唐,他即南唐烈祖。李昪建國後注意選拔人才,改革朝政,採取與民休息、與鄰國友好的政策,使國力持續強盛,是五代時期少有的經濟文化繁盛地區。升元七年(943年)李昪去世後,其子李璟繼位,即南唐元宗。李璟在位初期,南唐國力仍然強盛,對外聯和契丹壓制後周,對四周國家也採取見機入侵的方式,陸續滅閩國與楚國。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吳、吳越、閩並立
在南唐東側,有吳越國。吳越國的建立者錢鏐自鎮壓黃巢起義中起家。後相繼被封為越王、吳王。開平元年(907年),被後梁封為吳越王,正式建國,以杭州為首府。吳越控制的地區包括今浙江和蘇南的太湖流域,地域狹小,長期受吳或南唐的包圍。為求自保,吳越統治者常向中原諸王朝稱臣納貢,以牽制吳或南唐。錢鏐在位期間,促進經濟發展,保境安民;對外奉中原王朝為宗主國,與吳(後為南唐)敵對,常年征戰。另外曾經派使冊封新羅渤海國等國王,海中諸國皆奉他為君長。錢鏐病死後,其子孫相繼承襲吳越國王。
吳越國往南還有閩國。閩國的奠基者是唐末的武威軍節度使王潮,他曾參加黃巢農民起義,通過征戰占據今福建省。王潮去世後,其弟王審知執政,並在開平三年(909年)被後梁封為閩王。王審知在位期間對外臣奉中原諸國,與鄰國交好,戰爭很少,社會安定;對內勸課農桑,開闢海港,發展海上貿易,為古代福建地區的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王審知去世後,長子王延翰建國稱王。自王延翰開始,閩國統治集團內部互相猜忌、鬥爭,閩國逐漸衰弱。永隆五年(943年),閩景宗王延曦之弟王延政建州(福建建甌)稱帝,國號。隔年閩景宗被大臣所殺,國內大亂。天德三年(945年)王延政改國號為閩。同年南唐元宗李璟趁機伐閩國,攻下建州,閩亡。然而吳越趁機介入,閩將李仁達福州附吳越,泉州漳州又為將軍留從效所據,南唐最後只獲得建州與汀州(今福建西北部)等,與吳越的關係持續惡化。

湖廣與嶺南

五代十國時期,湖廣至嶺南一帶有荊南(後為武平軍)、南漢靜海等割據勢力。
荊南又稱南平國,其疆域約為今湖北省西部。建立者高季興原為朱溫部將,開平元年(907年)被封為荊南節度使,治所為江陵。後梁滅亡後,高季興改向後唐稱臣,在同光二年(924年)被唐莊宗封為南平王,正式立國,建都江陵。後唐滅前蜀時,高季興表示願意協助伐蜀,但並未實際行動,而後又向後唐索要前蜀土地。這些使唐明宗大怒而發兵南征,所幸江南雨季使唐軍糧草不濟而退。南平國與後唐的關係直到其子高從誨繼位後才和好。南平僅據有荊(今湖北江陵)、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地小勢弱,高從誨通過向諸割據政權稱臣,換取經濟上的“賜予”,並與諸國基本上保持著和平友好關係。
荊南處在北方王朝與南方諸國之間,南方諸國將荊南作為屏障,以阻止北方王朝向南推進;北方王朝也把荊南看成南方各國進貢以及開展南北貿易的重要通道。因此,荊南儘管四面受敵,無險可守,但一直安然無恙,得以長期存在。
楚國則由武安軍節度使馬殷所建。秦宗權之亂時,其部將孫儒攻打兩淮楊行密,作為孫儒部將的馬殷在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帶部分人馬進入長沙,並逐步控制湖南。後梁建立後,馬殷向後梁稱臣而被封為楚王。馬殷一貫奉事中原諸王朝,藉以抗衡吳、南唐、荊南、南漢各國;同時採取睦鄰政策,對鄰國不輕易挑起爭端,起到了保境安民的重要作用。在國內大力鼓勵農民發展蠶桑和茶葉生產,開展對外貿易,使楚國國勢強盛。其勢力全盛時,擁有今湖南全省,廣西的東部及東北大部,貴州東部邊境及廣東西北一部分。天成二年(927年),後唐封馬殷為楚國王,定都潭州,後稱長沙府。馬殷去世後,其子馬希范襲位,擴地至今廣西東北部,國勢頗盛。
開運四年(947年),馬希范逝世,楚將擁護次子馬希廣繼立,使其長子馬希萼不滿而叛變,楚國國勢開始走向混亂。乾祐三年(950年),馬希萼成功攻下長沙。然而他縱酒荒淫,使得楚將王逵周行逢舉兵叛變。他們擁護宗室馬光惠武平節度使,以劉言為武平軍留後,率軍占據朗州(湖南常德)。不久徐威也擁護馬希崇為武安軍留後,放逐馬希萼。而馬希萼則于衡山再度被擁立。楚國分裂成馬光惠、馬希崇與馬希萼三派後,南唐元宗李璟趁機於保大九年(951年)派邊鎬攻占長沙,馬希崇與馬希萼先後投降,楚國亡。同時間南漢北取桂州(廣西桂林)一帶,占據整個嶺南地區。隔年劉言不願降唐,派王逵、周行逢攻下潭州,使南唐退出湖南。劉言被後周封為武平節度使,由於與王逵對立而被王逵與周行逢所廢而死。而王逵貪得無厭,也被部下潘叔嗣所殺,武平軍之位最後由周行逢繼承。周行逢革除楚國劣政,愛護百姓,提倡廉潔。對將領用法嚴厲,果斷誅殺。湖南地區又恢復平穩。
南漢是由割據嶺南的清海軍節度使劉隱所建立,後梁建立後,劉隱相繼被封為彭郡王、南平王、南海王。劉隱穩固嶺南後,重用當地士人,為日後建國打下基礎。開平五年(911年)劉隱去世後,由其弟劉龑繼位。劉龑在統一嶺南後於貞明三年(917年)稱帝,國號大越,都番禺,號興王府(今廣東廣州)。隔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劉隱、劉龑延攬不少名士,委以重任,因而“為國制度,略有次序”。州縣官一般以士人擔任,不用武夫悍將,減少了動亂,有利於嶺南地區的穩定。劉隱、劉龑多次出兵作戰,擊敗嶺南各地的割據者,基本上統一了嶺南東西二道。南漢全盛時,據有今廣東、廣西、海南,以及湖南南部一部分。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南漢疆域
大有十五年(942年),劉龑去世,其子劉玢繼位,即南漢殤帝。劉玢貪圖享樂,當時有循州人張遇賢發動起義,隔年(943年),劉玢被其弟劉晟所殺。劉晟自立為帝,即南漢中宗。在位期間,劉晟雖然奪取楚國容州(廣西北流)、邕州(今廣西南寧),但提倡嚴刑立威,為人殘暴,大肆屠殺皇族和大臣將領,使南漢只剩宦官、宮女執政。乾和十六年(958年)劉晟去世後,由其子劉鋹繼位,即南漢後主。其間位於今越南北部的靜海軍開始脫離中國統治,建立了曲家政權。
南漢稅役繁重,在割據諸國中最為腐敗。由於地處南疆,遠離中原,因而得以偏安一隅。

晉漢更替

當十國陸續衰弱或自保時,北方的後晉統治也很不穩定,國內藩鎮連續發生叛亂。全國各地連年發生水、旱、蝗蟲等嚴重自然災害,財政匱乏,很多人餓死或逃亡。而契丹貪求無厭,藩鎮多不願服從。為解決財政危機,石敬瑭採納桑維翰的建議,採取安撫藩鎮、恭謹契丹的方式,並且重視農業、商業以提升經濟。但各地藩鎮幾乎不服晉廷,有些甚至有意拉攏契丹以奪位,相繼發生了范延光張從賓、楊光遠、安重榮等人的叛亂。而位於代北的吐谷渾部,因為不願意投降契丹,其首領白承福率部投奔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契丹派使問罪。石敬瑭在內外交困局面中憂憤而亡,其侄石重貴繼位於鄴都(河北大名),即晉出帝。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後晉疆域
由於後晉的將領與百姓對屈尊異族而感到強烈不滿,石重貴聽從主戰派景延廣建議,放棄對契丹國稱臣而改稱孫,以洗刷屈辱。景延廣對契丹人的敵意十分強烈,他殺害契丹商人,逮捕契丹使者出氣,屢次對契丹挑釁。此舉引來遼太宗耶律德光的憤怒,他於開運元年(944年)率軍南征,攻掠貝州(河北清河)等地而還。隔年石重貴派杜重威率軍北伐,耶律德光聞之率大軍南下,先是劉知遠在太原痛擊契丹,最後杜重威也成功的在白溝(河北定興、新城間)擊潰契丹軍。然而,晉出帝於白溝之戰後日益驕奢,又以馮玉執政,賄賂公行,朝政敗壞。開運三年(946年),石重貴再以杜重威率軍北伐,與耶律德光在滹沱河會戰。此時杜重威有意奪位,反而向耶律德光投降。耶律德光趁機率聯軍直逼開封,後晉大將李守貞張彥澤陸續投降,最後石重貴開城投降,後晉亡。隔年耶律德光將國號改為“大遼”,正式建立遼朝。遼太宗本來對經營中原地區很有信心,然而其“打草谷”與掠人為奴的掠奪政策使中原百姓群聚反抗。在後晉與契丹爭戰之際意存觀望的劉知遠一心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到此時成為最強的藩鎮。他以中原無主為由於太原稱帝,建國後漢,即漢高祖。耶律德光壓制不了此局面,以天氣炎熱為由率軍北返,死於殺胡林(河北欒城),其兄子耶律阮繼位,即遼世宗。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契丹滅後晉之戰示意圖
當後晉與契丹交爭時,劉知遠廣募士卒,有步騎五萬人,聲言防備契丹,但卻按兵不動。待遼帝將出帝遷往北方後,他於開運四年(947年)二月在太原稱帝,是為後漢高祖,仍用天福年號。契丹留守中原的將軍蕭翰得知訊息後,劫持後唐宗室李從益稱帝於開封,而後北返。劉知遠聞之,派兵南下,殺李從益,定都開封,並派高行周慕容彥超魏州之戰戰役降服杜重威,諸鎮相繼歸附。乾祐元年(948年),劉知遠去世,其子劉承祐繼位,是為漢隱帝,並以楊邠郭威史弘肇與王章為輔政大臣。隨後河中(今山西永濟西蒲州)李守貞、永興(今陝西西安)趙思綰、鳳翔(今屬陝西)王景崇三鎮連兵反叛,有賴郭威等人率軍將其討平(參見詞條後漢平李趙王亂之河中之戰)。
劉承祐即位不久,開始猜忌輔政諸臣,於乾祐三年(950年)以遼軍寇河北為由派郭威鎮守鄴都,隨後大殺楊邠、史弘肇、王章等大臣,又屠戮郭威一家,並召泰寧軍節度使慕容彥超等急速入京。郭威聽從魏仁浦建議起兵南下,並派養子柴榮鎮守鄴都。隔年擊潰慕容彥超,攻入開封,劉承祐在出逃途中被殺。開始時郭威並未稱帝。當時恰巧遼軍入侵,郭威出師禦敵,但大軍至澶州(今河南濮陽)時,軍士擁護郭威稱帝,大軍返回開封。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建國後周,即周太祖,後漢開國僅四年而亡,系五代時期最短命的王朝。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後漢疆域

亂世尾聲

郭威登基後剪除若干苛政,厲行節儉,使南流的人口再度有流回中原的傾向。然而因後漢宗室劉贇在此前被郭威誆騙殺害,使後漢舊將不服周廷。劉知遠之弟、河東節度使劉崇得知郭威稱帝後,便自立為帝,建國北漢。他依遼人為援,自稱侄皇帝,並且伺機伐周。後漢舊將徐州鞏廷美與泰寧軍慕容彥超意圖叛變,被郭威陸續平定。顯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由柴榮繼位,即周世宗。柴榮於繼位之初,北漢劉崇趁後周國喪,邀請遼軍聯合南下,進攻潞州澤州(今山西晉城)。當時周廷驚恐,大多主張穩重行事,然而柴榮決意親征上黨,並在澤州高平縣南(今山西晉城高平南)擊潰漢遼聯軍,並斬臨陣後退的無能將領,史稱高平之戰。劉崇從此一蹶不振。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柴榮雕像
高平之戰後,柴榮開始改革軍事制度,整頓侍衛司,補充強健之士,擴建“殿前諸班”。內政方面,他招撫流亡,減少賦稅,穩定國內經濟。整頓吏治,延聘文人,使後周政治清明。顯德二年(955年)又廢天下佛寺,獲取大量銅器以整頓經濟。軍事與經濟的提升都為日後統一中國本土而建立重要的基礎。
柴榮在穩定國內後即意圖統一天下,他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為目標。這時後蜀的孟昶用人失當,親信佞臣,朝政日益敗壞。因長期偏安一方,後蜀上上下下,奢侈之風盛行。顯德二年(955年),柴榮趁機派向拱王景率軍擊潰後蜀軍,收取後晉滅亡時被後蜀占領的秦、鳳、成、階四州,使後蜀北部防線崩潰。
此時,南唐連年用兵使國力受到很大消耗,所得之地也大半喪失。再加上南唐元宗李璟為人柔和、好諛惡直,以是群小競進,政事日非。柴榮趁機於顯德二年(955年)至顯德五年(958年)三次親征,發兵大舉進攻南唐。經過苦戰,後周最終擊敗南唐,逼迫李璟割讓江北十四州、六十縣,自去帝號,只稱江南國主。從此,後周得到富庶的淮南,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加強了對江南的軍事優勢。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五代十國後期局勢
顯德六年(959年),柴榮乘遼內部紛爭之機,率軍北伐,不到兩個月便攻取瀛、莫、易三州十七縣。五月,當他準備收復幽州時,卻突然患病,被迫班師。六月,柴榮去世。雖然未能完成統一大業,但柴榮在位五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經為結束割據局面奠定了基礎。因此,他堪稱五代時期最為傑出的政治家。
柴榮逝世後,其幼子柴宗訓即位,即周恭帝。次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途中於開封陳橋驛受禁軍擁立為帝(參見詞條陳橋兵變)。趙匡胤回師開封,迫使柴宗訓禪讓,後周滅亡,五代結束。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他本人即宋太祖。
趙匡胤繼位之時,十國仍有後蜀、北漢、南唐、吳越、南漢、荊南與湖南武平軍周行逢、閩南清源軍留從效等,這些國家或藩鎮大多奉宋朝為宗主或臣服之。趙匡胤採取謀臣趙普“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策略統一中國地區,先以假道伐虢之計併吞荊南、湖南,又派兵滅後蜀、南漢、南唐等國。到宋太宗趙炅即位後的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平海軍節度使(繼留從效割據漳、泉二州)陳洪進、吳越王錢俶相繼納土歸順宋朝。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趙炅親征攻滅北漢,北漢皇帝劉繼元投降,十國結束。至此,唐末以來近百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終告結束。

疆域

主詞條:五代十國都城
五代期間,統治黃河流域為中心的廣大中原地區的中原王朝的疆域較之於唐末繼續縮小,北方契丹(即後來的遼朝)向南擴展,至後唐時占有營(今遼寧朝陽、錦州一帶)、平(今河北灤河下游地區)二州。到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塘又將以幽州(治今北京)、雲州(治今山西大同)為中心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其中最南的瀛、莫二州在顯德六年(959年)被後周收回,此後雙方以白溝(今拒馬河)一線為界。五代疆土的具體變化見下表:
政權名
實際都城
疆域
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
由於後梁建立時南北都存在著不少的割據勢力,因此其疆域只有今河南和山東、安徽的淮北、江蘇西北角、湖北長江以北大部、陝西東部、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
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後唐滅梁後,岐國臣服,盧龍等鎮被取消,使其北界推進到今渤海灣北、燕山、山西、陝西和寧夏北界一線,西界擴大到賀蘭山、隴東一線,北方基本得到統一。待滅前蜀後,其疆域增加了今四川邛崍山以東地、湖北西北部、陝西南部和甘肅東南部,後為孟知祥占據。
東京開封府
後晉高祖石敬瑭因在契丹援助而滅後唐,故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由此使後晉的北界退至今河北、山西的中部。其餘疆界與後唐大致相同。
後漢疆域大致與後晉相同。
後周疆域大致與後漢相同,但山西中部已由北漢割據。顯德四年(957年),後周世宗柴榮奪取南唐江淮間地,南界推進到洞庭湖以東的長江一線。顯德六年(959年),又收復瀛、莫二州,與遼以白溝(拒馬河)為界。
以上內容來源
在十國中,南平的疆土最小,南唐最大。其疆域變化見下表:
政權/勢力名
實際都城
疆域
江都府(今江蘇揚州
楊行密於唐末受封吳王時,占有江淮一帶。到吳後期,其疆域大致相當今江西,安徽淮河以南,江蘇江淮間地和江南無錫以西、蘇北東北部,湖北東部,河南淮河、大別山間地。
江寧府(今江蘇南京)
南唐繼承吳國疆域,到保大三年(945年)滅閩後,分得今福建西部的土地。保大九年(951年)滅楚,得到今湖南和貴州東部,但次年為楚舊部驅逐。保大十五年(957年)失去江北。
西府(今浙江杭州
吳越有今浙江省和江蘇南部蘇州以東土地。閩國滅亡後,趁亂於開運四年(947年)擴地到閩江下游今福州一帶。
潭州(今湖南長沙)
楚國擁有今湖南、貴州東部、廣西紅水河潯江以北地。被南唐滅亡後不久出現割據勢力武平軍,遷治朗州(今湖南常德)。
長樂府(今福建福州
閩國據有今福建省全境。內亂時分裂的殷國一度建都建州(今福建建甌)。閩亡後,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還長期存在割據勢力“清源軍”。
興王府(今廣東廣州)
南漢初期,已占有今廣東、海南和廣西紅水河及潯江以南地。楚亡後,又乘機北上,使疆域擴大至今廣西全境及湖南郴州一帶。
蜀(前蜀
成都府(今四川成都)
前蜀疆域包括今四川邛崍山以東、湖北西北部、陝西南部和甘肅東南部。
蜀(後蜀
後蜀疆域基本與前蜀相同。但在秦、成、階、鳳四州的歸屬上,先失後得。到廣政十八年(955年),四州仍被後周攻取。
江陵府(今湖北荊州)
南平的統治範圍約相當今湖北石首、沙市、荊門以西一帶。
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北漢僅轄有今山西離石、沁源、陽泉、代縣之間的土地。
以上內容來源
圖冊參考資料

政治

主詞條:五代十國官制

中央官制

五代十國的政治制度大體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變化很多,官職時常廢置不用,其制度比較混亂。朝廷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由於五代十國戰亂不斷,樞密院的權力往往比三省來得大,所以時常以宰相兼領樞密使。五代十國以“使”名官者很多,據《五代會要》記載有崇政院使宣徽院使、飛龍使翰林使、五坊使等等三十種之多。十國諸國中雖然有臣服於五代各朝,在制度上仍然是獨立的國家,政治架構等同五代。由於五代十國大多是從節度使起家,對支持他們的幕僚往往擔任新朝廷的職位,而前朝遺老則給予三師三公或台省官等虛職。而將士有功時,為了籠絡他們,也以官爵名號為賞賜。這些狀況成為後來宋朝冗官的源頭。
唐中葉以後,宦官專權。唐亡前夕,朱全忠誅戮宦官,開始用朝臣充任樞密使。後梁初,曾改為崇政院使,後唐恢復舊名。以後,除後晉曾短期廢置外,歷朝相沿設定。樞密使通常由皇帝最親信的臣僚充當,又大多為武將,皇帝經常與其商議軍國大事,有時由樞密院直接下令任免藩鎮。其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雖居宰相之位,但樞密使的權勢凌駕於宰相之上(宰相有時也兼任樞密使)。由於戰事頻繁,因此,軍事機要成為樞密院的主要職司。宋代中書和樞密對掌文武二柄,就在五代開端。當時,其他政權大抵也都置有樞密使或相當於樞密使的官職。
唐昭宗在位時,開始出現三司使的官名。後唐曾設定租庸使,管轄三司,又曾命大臣一人判三司事,最後正式設定三司使和副使的專職,掌管中央財務。地方財政也聽從三司指揮。以後歷朝相承不廢。

法律

五代十國時的刑法基本行用代的律令格式和編敕,但因歷朝又都有新頒的敕條,彙編附益,使得格敕前後重複矛盾。顯德四年(957年),周世宗令大臣們進行整理,唐代律令條文難解的,加上注釋格敕繁雜的,加以刪除,彙編為《大周刑統》二十一卷。北宋初年所編的《宋刑統》即就此書略加增刪而成。

經濟

人口

唐朝後期因為安史之亂藩鎮割據黃巢之亂的因素,使得北方戰亂不堪,人口流移南方,田園荒蕪。到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時交迭頻繁,北方戰火始終未能平息,北方經濟比較落後,人口持續大減。直至後周后期才逐漸恢復,但經濟力始終不如南方。而南方則較為安定,持續吸收來自北方的流民,替南方帶來大批的勞動力及先進的耕織技術,加速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關於五代時期北方戶數的記載,《冊府元龜》卷486《邦計部·戶籍》稱後周顯德六年(959年)“總計簡到戶二百三十萬九千八百一十二”,這不包括淮南郡縣。而《宋史·食貨志》記載宋太祖建隆元年代周建宋所得後周戶數則僅為96萬多,有學者論證這個數字只是著籍部分,不包括兵戶、營田戶、賤戶、僧道和出逃隱漏者。以《冊府元龜》的230萬戶計,若戶均5人,則有人口1154萬。倘若再加上北方其他各種成分和各個民族人口,實際數字要比這大得多。南北方各自地區的戶數,在極不完備的記述下,大致數據在230萬上下。
總的來說,五代十國末期,全國總戶數在官方控制數目內的有460多萬。有的學者進一步統計,淮河、秦嶺以北地區有戶236萬,南方實有252萬,總計達488萬戶,南北比率各占全國總數的52%和48%。如果再加上各類隱戶及兵戶、營田戶、僧道民眾,當時人口大概不會少於550萬戶、3000萬口。

農業

唐朝後期至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地區的經濟因為長期的戰亂、天災而殘破不堪,河北、河南、山東與關中一帶都是戰亂區。例如天福八年(943年)晉出帝時,春夏裏有早災,秋冬有水災,蝗蟲大起,境內竹木葉都被蝗蟲吃光;再加上軍事上人為的決黃河水,水浸汴、鄂各州,使北方的生產遭到極大破壞。相對的,自漢魏六朝以來,比較平穩的江南、湖廣與巴蜀地區的經濟持續發展而十分興盛,成為中原人民投奔的地方。在加上華南地區被細劃分數國,各國為了提升經濟力莫不細心經營,這使得十國的經濟力遠勝於重武力的五代。
雖然五代戰亂不堪,但仍有不少君王提振經濟。梁太祖稱帝後重視農業,他任張全義為河南尹,以恢復河南地區的生產。開平二年(908年)又令諸州滅蝗以利農桑。唐明宗執政期間,提倡節儉,興修水利,關心百姓疾苦,使百姓得以喘息。到後周時,周太祖為了減輕農民壓力,於廣順二年(952年)直接將兵屯的營田賜給佃戶,以提升稅收;並且廢除梁太祖朱晃實行的“牛租”,使農民免除牛死租存的負擔。到周世宗時,建立均田制,按實際占有田畝徵稅。這不同於隋唐前期的舊制,而是同兩稅法之後普遍實行稅產是一致的。
唐末五代的韓鄂參考唐朝以前的農書如《齊民要術》等,撰寫出農書《四時纂要》。書中採用了“月令”的形式,按月編排農民每月應作的事宜,其中以農業為主體。此外也記錄許多當代的農業技術,其中還首次記載茶樹棉花香菇薯蕷等作物的栽培技術以及人工養蜂。唐朝的茶葉研究到五代時仍然盛行,其中前蜀毛文錫著有《茶譜》等。
由於五代時期的河患增多,治河規模和次數都較前代為多。再加上南方十國極力發展經濟,一些沿海堤防或河道工程也積極建設。五代時已有遙堤出現。同光二年(924年)後唐時修築酸棗河堤,於隔年由符習成功修復。五代還使用“帚工”來護岸、堵口、護堤的水工建築物。主要是將薪柴、竹木、軟草等夾以土石綑紮成帚捆,然後連線起來,具有很好的抗水衝擊作用。最後在宋朝成熟並被普遍推廣使用。
南方十國提倡經濟發展,並且重視興修水利,防水治害。例如吳越、南唐獎勵農桑;閩及南漢促進海外貿易;前蜀和後蜀亦能發展農耕絲織,此均能令南方的經濟得到發展。巴蜀地區在唐朝就十分富庶,有天府之國之譽稱。經歷戰亂後,在前蜀王建與後蜀孟知祥孟昶父子的經營下,政治相對穩定。他們又注重興修水利,廣泛耕墾,在褒中一帶還興辦了屯田,使得農業生產比較發達。後蜀時期,“百姓富庶”、“斗米三錢”,米便宜到一斗三文錢。而兩廣地區也讓不少人遷居,五十年來,南嶺以南無事,使得南漢府庫逐漸充實。
吳與南唐、吳越所在的兩淮、江南與太湖地區在隋唐時期十分繁榮,是唐朝的糧食重鎮。歷經龐勛之變黃巢之亂後也逐漸回復,當地朝廷支持大規模開墾荒地,並且修築水道。吳和南唐在丹陽疏浚練湖,在句容疏浚絳岩湖,在楚州築白水塘,在壽州築安豐塘,少者溉田數千頃,多者溉田萬頃以上。吳越王錢鏐錢塘江修築錢塘江石塘以防海潮侵襲,並且疏浚西湖、太湖和鑑湖等,又募民開墾荒田,免徵田稅,使杭州一帶成為江南富裕之城。而福建地區在唐朝後期經濟力不強,王潮王審知兄弟領有閩國後,他們勸民農桑,在連江縣車湖周圍築堤,可溉田四萬餘頃。南唐和吳越的農民還修建了一種圩田,即圍田。旱則開閘引水灌田,澇則關閘拒水,把低洼的澇地變成良好的耕田。而湖廣之地,在東晉南朝以來也十分興盛。馬殷據湖南建國楚國後,不斷提升湘中、湘西的糧食產量。在周行逢據有湖南時,人民“率務稼穡,四五年間,倉廩充實”。這些都使得長江中下游一帶成為“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的餘糧區,到宋朝更有“蘇常(或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五代十國·吳越錢王祠
南方除了糧食作物興盛之外,在茶葉、絲綢與棉花等經濟作物也十分興盛,且進入專業化的地步。當時茶葉除了種于山區之外,也有建立於平地丘陵制之上。根據《四時纂要》記載當時江南茶園時分發達。五代時,楚國馬殷對於茶葉、植桑養蠶與棉花十分興盛,帶動楚國的商業與貿易發展。閩國發展經濟產物茶葉,又獎勵海上貿易,大舉提升當地的經濟。

手工業

諸國混戰雖然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但社會生產仍未中斷。即使在華北地區,後梁建國初和唐明宗在位時,都曾分別採取某些恢復生產的措施。後周時,手工業如紡織、造紙、制茶、曬煮鹽等生產也有所發展。
雕版印刷最初是在民間流行,在五代十國時期尤為突出,其中以江南和巴蜀兩地比較發達,不僅有民間書肆出售的佛經和日用各書,而且士大夫階級所讀的儒家經典也用雕版印刷發行。雕版印刷較發達的前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書、字書等。到後蜀時專門印製,導致“蜀中文學復盛”。長興三年(932年),後唐宰相馮道提議官方採行雕版印製《詩經》《書經》《禮記》等等九經,出現官方大規模印刷。這個計畫由國子監實現,沒有因為戰亂而中止,直到廣順三年(953年)後周時期才刻印完畢,共二十二年。從此,刻本“九經”廣為流傳。此後朝廷刊印經書的數量增加,這個任務也交給國子監負責,書版也收藏在國子監內,被稱為“監本”。
五代十國時期瓷器延續了唐代的制瓷技術,並且在器形風格和紋飾上都有對晚唐風格的繼承,同時在成色穩定性上有所改進,整體風格獨特優美。這一時期,民窯官窯分道揚鑣,爭奇鬥豔,成為一色釉瓷器盛行的時期。官方創設官窯,專門供應皇室和官員所用。在北方有後唐、後周的御窯,在南方有吳越國的秘色窯,西南方有前蜀、後蜀的官窯。而民間也保持優良的傳統,例如位於河北的定窯即十分興盛。而吳越國的越器,其燒制技術優良,十分有名。五代的陶瓷匠師更是創造出“雨過天青”的傳世之寶,成為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制窯技術也遠傳國外,後梁時期(918年),高麗便學會中國的造瓷技術,並在康津設立了窯廠,此後又陸續傳到了日本及西方各國。
澄心堂紙是五代時期的名紙之一。南唐後主李煜擅寫詩詞,喜歡收藏書籍和紙張,為此將金陵官府的一幢房子命名為澄心堂,作為作詩藏書之地。南唐後主還特地令四川造紙工匠來到澄心堂,仿照蜀紙製成一種質地優良的新紙,並命名為“澄心堂紙”。因為澄心堂紙的質量非常好,以至一紙值百金,是紙品中的佼佼者。

商業

由於諸國林立,兵禍連年,五代十國期間各地的商貿往來受到了嚴重影響。如蜀國法令規定:“不許奇貨東出”後周規定販運食鹽不得逾越漳河。但是,通商貿易、互通有無是大勢所趨。當時南方政權林立,擺脫北方經濟負擔,而且君王重視生產發展,發展出若干個以大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區域。蜀地是農業、工商業發達地區,倉庫飽滿。江南兩淮重農桑、茶葉、水利與商業貿易,其中吳越、閩國與南漢的貿易最為興盛。湖廣要靠賣茶和通商,運茶到黃河一帶,交換衣料和戰馬以獲利。江南人所需的一部分食鹽也依賴華北供應。北方中原王朝從契丹、回鶻党項買馬,蜀向西邊各少數族買馬。這些區域彼此互通有無,並與華北、外國通商貿易,商業十分興盛。所以,南方至此已完全代替北方成為全中國地區的經濟中心。
這一時期的對外貿易也很興旺,東自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三佛齊,都有商業往來。明州福州泉州廣州都是外貿重要港口。吳越、南吳和南唐從海外輸入“猛火油”使用,還從海道再輸往別國。

文化

主詞條:五代十國藝術
五代十國時期是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了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史學

舊唐書》是五代十國時期撰成最重要的史學著作。唐代原有吳兢韋述編撰的前朝國史,歷朝實錄也比較完備。但由於安史之亂和藩鎮戰爭,歷朝實錄多有亡佚,特別是唐武宗以後六十年的實錄未能流傳下來。這使唐史的修撰遇到困難。五代時,首先重視了蒐集唐史料的工作。梁末帝下詔徵集唐代的家傳以及公私章疏;唐明宗設三川搜訪圖籍使到成都一帶搜尋唐實錄,並明令保護唐人碑碣,這就為《舊唐書》的編撰做了重要而及時的準備。後晉天福六年(941年)至開運二年(945年),劉昫、張昭遠等人撰成《唐書》二百二十卷(今本均為二百卷),後世稱為《舊唐書》。儘管歷來認為《舊唐書》有不少缺點,主要是對原始材料缺乏加工,唐憲宗以前多照抄國史、實錄,而唐穆宗以後系編纂雜說、傳記,但也因此保存了大量唐代的原始資料,受到後世史學家的重視。此外,王仁裕撰《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時的朝野逸事,王定保撰《唐摭言》詳述唐代貢舉制度,尉遲偓撰《中朝故事》記載唐末四朝的舊聞,劉崇遠撰《金華子》記敘唐末朝野故事,孫光憲撰《北夢瑣言》記載唐及五代土人逸事,等等。這些五代十國時期的撰著都有不同程度的史料價值。

文學

五代詩、文沿襲晚唐遺風,崇尚詞藻華麗,大多內容空洞。時當亂世,士人大多競以科舉入仕。如馮道所說:“中朝士子止看文場秀句,便為舉業,皆竊取公卿,何淺狹之甚耶!”五代初,文士李襲吉任河東節度掌書記,為晉王李克用撰“羽檄軍書”,“為文精意練實”,“辭理宏健”,而“動據典故,無所放縱”,可說是代表一代文風。而羅隱《讒書》的小品文,諷刺現實,一針見血,在五代文壇中放出異彩。
後梁杜荀鶴、閩韓偓、吳越羅隱、前蜀韋莊和僧貫休、後蜀僧可朋、荊南僧齊己等人,都以能詩聞名,大多是唐末、五代初年人,他們的不少詩作反映了唐末戰亂與民間疾苦的現實,如韋莊的名作《秦婦吟》、杜荀鶴的《山中寡婦》等,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五代現實的寫照。
五代十國是的重要發展時期。戰亂較少,社會經濟相對繁榮的前蜀、後蜀和南唐詞人較多,水平也較高,從而成為兩個中心:

繪畫

五代的繪畫在唐代繪畫的基礎上繼續得到發展,尤其是山水畫與花鳥畫成績更為突出。著名畫家有後梁的荊浩關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後蜀的黃筌等人。荊浩擅長畫崇山峻岭,關仝師承荊浩而有發展,擅長畫關河之勢,兩人並稱為“荊、關”,是五代時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之一。董源、巨然擅用或濃或淡的水墨描繪江南景色,兩人並稱為“董、巨”,是五代北宋時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之一。黃筌擅畫宮廷的珍禽異卉,徐熙擅畫江湖上的水鳥汀花,兩人並稱為“黃、徐”,當時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諺語,形容兩人作品的不同風格。此外,顧閎中所畫《韓熙載夜宴圖》,亦為傳世的藝術珍品。
五代十國傳世部分畫作主要參考資料

壁畫

五代十國時期佛教禪宗盛行,推動了壁畫藝術的發展。唐末、五代至宋代,敦煌為當地的世家大族張議潮曹議金等統治。雖然地方統治者貫尊崇佛教,不斷大力開鑿石窟,並設立畫院進行藝術創作,但歸義軍政權的財力拮据,人力消減,畫院的集體創作使壁畫風格過於統一,繪畫形式也顯示出進一步程式化的趨勢。畫題雖然沿襲唐朝,依然以大乘佛教淨土宗經典的六大經變畫占據主導地位。但一般多沿用唐代粉本,創造性被減弱,無論是佛陀還是菩薩的形象都略顯呆板,色調單一,顯示出石窟壁畫藝術進入了衰退期。大量出現的供養人肖像畫在藝術水平上略顯突出。佳作有莫高窟98窟東壁的于闐國王李聖天的供養像,莫高窟61窟東壁的于闐公主供養像等。這些肖像畫真實記錄了五代時期在瓜州、沙州一帶很有影響力的少數民族統治者形象。用筆剛勁而富於變化,用色鮮麗,賦色細膩,表現出更加豐富的肖像畫技法,是五代人物畫的代表作品。

舞蹈

五代十國時期的舞蹈繁榮程度雖不及唐代,但多傳承了唐代舞蹈並具有一定程度的創新,在中國舞蹈的發展過程中,其承上啟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宋代宮廷隊舞的預備方面。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舞蹈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但凡上元、中秋等節慶,朝野都會有盛大的歌舞活動,這些活動一般都是綜合性質的百戲表演。同時,宗教信仰趨於世俗化,故寺院舉行樂舞供佛時,常會有俗樂俗舞的表演,一些社會上優秀的樂舞百戲節目通常會被選用。這些俗樂俗舞不僅對宋代舞蹈,而且對宋元以降的戲曲藝術有深遠影響。

科技

五代十國戰爭和頻繁的政權更迭導致了大量文獻的遺失以及科技與文明的衰敗,使這一時期的科技發展不如唐朝,然而整體而言,在制瓷雕版、農業水利與火器方面仍有發展的地方。其中南方的科技發展較北方興盛。隨後的宋代成為中國歷史上科技最發達的朝代之一,這其中五代時期的科技文獻保護與積累起了重要作用。

天文

因藩鎮割據,中央集權下降,曆書不能遍及全國,百姓紛紛採用民間曆書。其中唐朝曹士蒍所編的《符天曆》流行於唐朝後期、五代與北宋民間,有好幾百年之久。《符天曆》是以顯慶五年為曆元,以雨水為氣首,以一萬為基本天文數據的分母,從而大大減輕了計算工作。由於不是官方頒布的曆書,被貶稱為小歷。

醫學

在醫學方面,五代出現了官方醫官,後唐於清泰年間增設翰林醫官之職。
後蜀的翰林學士、本草學家韓保升詳察藥品,深知藥性,施藥輒神效。在後蜀皇帝孟昶的支持下,他以唐朝《新修本草》為藍本,重新編著成《蜀重廣英公本草》,史稱《蜀本草》,後散失。

印刷術

雕版印刷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比較發達的西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書、字書等。後唐時,開始刻印“九經”。唐長興三年(932年),唐明宗命國子監以西京的石經為根據,校正“九經”,抄寫做注,雇雕字匠人刻版印賣。這項工程用了二十年時間,直到周廣順三年(953年)六月才刻印完畢。從此,刻本“九經”廣為流傳。後蜀也專門印製,導致“蜀中文學復盛”。後漢時,又將《周禮》等未刊的“四經”刻版印行。刻印“九經”促成儒學經典的普及,有利於文化的傳播。

軍事

軍制

唐朝末年,唐朝廷領導全國軍隊的軍事體制已破壞無遺。唐僖宗、昭宗先後召募部分神策軍或中央六軍,但很快被藩鎮所吞噬。盤踞在全國各地的新老軍閥稱兵黷武,各自為政。五代十國的帝王建國之後面臨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將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軍事權力逐漸集中於封建朝廷,建立高度統一的軍事領導體制。其具體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1)由樞密使掌管軍事機密,各國帝王通過樞密使掌握軍事機密以控制全國的兵權;(2)由禁軍將領、節鎮藩帥分別統領中央禁軍、藩鎮兵。在中央,各國朝廷通過對禁軍將帥的任免與軍隊的調動而牢牢控制中央禁軍。在地方,五代諸朝通過任免藩帥以及對藩鎮各種限制措施,使唐後期藩鎮驕兵悍帥問題逐步得到解決,藩鎮兵逐漸成為中央朝廷所控制的地方武裝;(3)由朝廷隨時派遣行營軍事統帥指揮征戰,各國帝王決定將帥的任免和軍隊的調動。經過五代各國長期反覆的鬥爭,特別是周世宗的軍事改革,終於建立起強大的中央禁軍——侍衛親軍、殿前軍,並大大削弱了藩鎮節度使的軍事權力,最終建立起高度統一的軍事領導體制,也為北宋的樞密使——三衙統兵體制的創立提供了藍圖。
五代十國(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河北曲陽王處直墓出土的五代貼金彩繪浮雕武士像

兵役

由於戰爭頻繁,兵役負擔沉重。當時為了防止士兵逃亡,特在士兵臉上刺字記其軍號,以便各地關津識認、追捕逃兵。另外,各地都征派男女從事運輸,無數人畜累斃途中。梁太祖攻打青州王師範時,甚至把徵發來堆積攻城土山的民丁、牛驢一起掩埋在土山中。劉仁恭在幽燕徵發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男子自備軍糧從軍,共得二十萬人。北漢規定十七歲以上的男子皆入兵籍為兵。南唐曾強令老弱以外的人全部從軍。吳越錢俶“盡括國中丁民”為兵。湖南馬希萼調發朗州全部丁壯為鄉兵。閩國後期發民為兵,力役無節。除了兵役,還有各種名目的土木修建勞役。唐莊宗盛暑修建營樓,“日役萬人”。荊南修理江陵外郭,驅兵民萬餘人從役。閩主建築寺觀宮殿,“百役繁興”。賦役嚴重,使戰亂破壞嚴重的北方社會經濟難以復甦,也大大阻礙了南方經濟發展的進程。

民族

西北

東北方面,契丹和脫離了唐朝控制後,日益強大。五代十國之初,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契丹國。契丹又先後征討回鶻、党項、吐谷渾等部,攻滅渤海國。後晉時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契丹後南下滅晉,一度占領中原,改國號為遼,後被迫撤退。至五代末年,遼朝的疆域東至大海,西連西域,劃分河北白溝河、山西內長城與中原王朝為界。
此外,西北党項割據的定難軍在陝北夏州一帶割據自立,吐蕃六穀部占據的涼州,位於河西走廊西部的回鶻歸義軍一度建立西漢金山國

西南

唐末南詔滅亡後,其貴族鄭買嗣大長和國。後唐天成三年(928年),趙氏奪取政權,改國號為天興。次年楊氏奪權,改國號為義寧。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又取代楊氏,建大理國。在此期間,該政權疆域除東北略有縮小外,變化不大。

外交

自漢至五代一直屬於中原王朝的交趾(今越南北部)擺脫南漢的控制。唐末動亂之際,靜海軍曲承裕自立,在越南歷史上被稱為曲家,是交趾地區脫離中國的開端。五代初期,占有嶺南的南漢政權曾兩次出兵取消了靜海軍節度使,恢復交州,但很快就又被當地人趕走。後晉天福二年(939年,南漢大有十二年),牙將吳權奪權,並在白藤江擊破南漢軍。吳權在越南北部地區稱王,建立了被後世稱為吳朝的地方政權。越南從此脫離中國。儘管在宋朝以後它還接受中原王朝的封號,但實際上已逐漸成為獨立國家。

社會

服飾

主詞條:五代服飾
五代十國的官服仍大體沿襲唐制。男子一般穿著圓領衫子,腰系帛魚,頭戴幞頭。其中幞頭變化較顯著,自晚唐以後,由軟腳變為硬腳。五代時期,人們不再崇尚奢侈華麗,轉而追求淡雅和清秀。女裝基本同晚唐相似,以窄袖短襦和長裙為主。不同之處是女子襦裙的腰身下移,相比唐代的高束胸腰線,更便於穿著和行動。裙帶加長,披帛也較晚唐狹長,約3、4米,上衣加半臂,交領對襟

災害

據資料統計,五代十國時期,各類自然災害總計發生137年次。其中,水災和旱災發生年次最多,其次是蟲災和地震。就地域分布來看,中國北方發生自然災害遠較南方地區為多。因為這時南北政權交替頻繁,北方戰事頻仍,官府對災害常無力顧及,表現出以祈濤禳災為主的救災方式。

帝王世系

主詞條:五代十國君主

五代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使用年號
肅祖
宣元皇帝
——
敬祖
光獻皇帝
——
憲祖
昭武皇帝
——
烈祖
文穆皇帝
——
太祖
神武元聖孝皇帝
朱溫(852-912)
開平(907-911)
乾化(911-912)
——
——
朱友珪(?-913)
乾化(912-913)
鳳歷(913)
——
——
朱友貞(888-923)
乾化(913-915)
貞明(915-921)
龍德(921-923)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使用年號
懿祖
昭烈皇帝
——
獻祖
文景皇帝
朱邪赤心(即李國昌,?-887)
——
太祖
武皇帝
李克用(856-908)
——
莊宗
光聖神閔孝皇帝
李存勖(885-926)
同光(923-926)
惠祖
孝恭皇帝
——
毅祖
孝質皇帝
——
烈祖
孝靖皇帝
——
德祖
孝成皇帝
——
明宗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李嗣源(867-933)
天成(926-930)
長興(930-933)
——
閔皇帝(一作愍皇帝)
李從厚(914-934)
長興(933)
應順(934)
——
——
李從珂(885-936)
清泰(934-936)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使用年號
靖祖
孝安皇帝
——
肅祖
孝簡皇帝
——
睿祖
孝平皇帝
——
獻祖(一作憲祖)
孝元皇帝
——
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敬瑭(892-942)
天福(936-942)
——
——
石重貴(914-974)
天福(942-944)
開運(944-946)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使用年號
文祖
明元皇帝
劉湍
——
德祖
恭僖皇帝
——
翼祖
昭憲皇帝
——
顯祖
章聖皇帝
——
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劉知遠(895-948)
天福(947)
乾祐(948)
——
隱皇帝
劉承祐(931-950)
乾祐(948-950)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使用年號
信祖
睿和皇帝
郭璟
——
僖祖
明憲皇帝
——
義祖
翼順皇帝
——
慶祖
章肅皇帝
郭簡(?-906)
——
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郭威(904-954)
廣順(951-953)
顯德(954)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榮(921-959)
顯德(954-959)
——
恭皇帝
柴宗訓(953-973)
顯德(959-960)
五代世系參考資料

十國

十國的排序,參考了《新五代史·吳世家》的序列。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執政時間與相關年號
太祖
武皇帝
楊行密(852-905)
天復(沿用唐)
天祐(沿用唐)
烈祖
景皇帝
楊渥(886-908)
天佑(沿用唐)
高祖
宣皇帝(一作惠皇帝)
楊隆演(897-920)
天祐(沿用唐)
武義(919-920)
——
睿皇帝
武義(920-921)
順義(921-927)
乾貞(927-929)
大和(929-935)
天祚(935-937)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相關年號
定宗
孝靜皇帝
李恪(?-821)
——
成宗
孝平皇帝
——
惠宗
孝安皇帝
——
慶宗
孝德皇帝
——
義祖
武皇帝
徐溫(862-927)
——
烈祖
光文肅武孝高皇帝
李昪(888-943)
升元(937-943)
元宗
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李璟(916-961)
保大(943-957)
中興(958)
交泰(958)
顯德(958-960,沿用後周)
建隆(960-961,沿用北宋)
——
——
李煜(937-978)
建隆、乾德開寶(961-975,沿用北宋)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使用年號
高祖
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
王建(847-918)
武成(908-910)
永平(911-915)
通正(916)
天漢(917)
光天(918)
——
——
王衍(899-926)
光天(918)
乾德(919-924)
鹹康(925)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使用年號
太祖
孝元皇帝
孟佚
——
世祖
孝景皇帝
——
顯宗
孝武皇帝
孟道
——
高祖
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
孟知祥(874-934)
明德(934)
——
恭孝王(宋太祖追謚)
孟昶(919-965)
明德(934-937)
廣政(938-965)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使用年號
太祖
文帝
——
代祖
聖武皇帝
劉謙(?-894)
——
烈宗
襄皇帝
劉隱(874-911)
——
高祖
天皇大帝
劉龑(889-942)
乾亨(917-925)
白龍(925-928)
大有(928-942)
——
殤皇帝
劉玢(920-943)
光天(942-943)
中宗
文武光聖明孝皇帝
劉晟(920-958)
應乾(943)
乾和(943-958)
——
——
劉鋹(942-980)
大寶(958-971)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執政時間與相關年號
文肅王
——
莊穆王
馬禎
——
景莊王
馬元
——
武穆王
馬殷(852-930)
開平、乾化、貞明、龍德(907-923,沿用後梁)
同光、天成、長興(923-930,沿用後唐)
——
馬希聲(898-932)
長興(930-932,沿用後唐)
文昭王
馬希范(899-947)
長興、應順、清泰(932-937.1,沿用後唐)
天福、開運(937.1-947,沿用後晉、後漢)
——
馬希廣(?-951.1)
天福、乾祐(947-951.1,沿用後漢)
恭孝王(南唐追謚)
馬希萼(900-953)
廣順(951,沿用後周)
——
廣順(951,沿用後周)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執政時間與相關年號
——
洪勝王(弘聖王)
錢沛
——
——
建初王
錢宙
——
——
英顯王
錢寬(835-895)
——
太祖
武肅王
錢鏐(852-932)
天祐(904-907,沿用唐)
開平(907-908,沿用後梁)
天寶(908-912)
乾化、貞明、龍德(912-923,沿用後梁)
寶大(924-925)
寶正(926-931)
長興(931-932,沿用後唐)
世宗
文穆王
錢元瓘(887-941)
長興、應順、清泰(932-937.1,沿用後唐)
天福(937.1-941,沿用後晉)
成宗
忠獻王
錢弘佐(928-947)
天福、開運(941-947,沿用後晉、後漢)
——
忠遜王
錢弘倧(929-975)
天福、乾祐(947-948.2,沿用後漢)
——
忠懿王
錢弘俶(929-988)
乾祐(948.2-950,沿用後漢)
廣順、顯德(951-960,沿用後周)
建隆、乾德、開寶、太平興國(961-978,沿用北宋)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執政時間與相關年號
太祖
昭武孝皇帝
王審知(862-925)
開平、乾化、貞明、龍德(909-923,沿用後梁)
同光(923-925,沿用後唐)
——
——
王延翰(?-927)
同光、天成(925-927,沿用後唐)
太宗(一作惠宗)
惠皇帝(一作齊肅明孝皇帝)
王延鈞(?-935)
天成、長興(927-933,沿用後唐)
龍啟(933-934)
永和(935)
康宗
聖神英睿文明廣武應道大弘孝皇帝
王繼鵬(?-939)
永和(935-936)
通文(936-939)
景宗
睿文廣武明聖元德隆道大孝皇帝
王延羲(?-944)
永隆(939-944)
——
——
朱文進(?-945)
開運(944-945,沿用後晉)
——
恭懿王
王延政(?-951)
天德(945起),執政至951年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執政時間(南平始終採用五代年號)
武信王
高季興(858-929)
924-929
文獻王
高從誨(891-948)
929-948
貞懿王
高保融(920-960)
948-960
——
高保勖(924-962)
960-962
——
高繼沖(943-973)
962-963
廟號
諡號
姓名及生卒年
在位時間與相關年號
世祖
神武皇帝
劉旻(895-954)
乾祐(951-954,沿用後漢)
睿宗
孝和皇帝
劉鈞(926-968)
乾祐(954-957)
天會(957-968)
——
——
劉繼恩(935-968)
天會(968)
——
——
劉繼元(?-992)
天會(968-973)
廣運(974-979)
十國世系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