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維翰(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大臣)

桑維翰(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桑維翰(898年—947年),字國僑,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大臣,石敬瑭賣國的幫凶。唐朝河南府洛陽人。後唐同光年間進士及第,後投奔河陽節度使石敬瑭為幕僚。石敬瑭勾結契丹篡國,他極力贊成,並由他辦理具體事宜,以賄賂、割讓幽雲十六州、稱“兒皇帝”為條件獲得契丹幫助,為石敬瑭滅後唐立下汗馬功勞。936年石敬瑭建立後晉以後,桑維翰兩度出任宰相,廣受賄賂,權傾朝野。契丹滅晉時,被後晉降將張彥澤縊殺。

基本介紹

  • 本名:桑維翰
  • 字號:字國僑
  • 所處時代:五代十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唐朝河南府洛陽
  • 出生時間:898年
  • 去世時間:947年
  • 主要作品:《日出扶桑賦》
  • 主要成就:輔佐建立後晉
人物生平,早年生涯,聯絡契丹,輔佐後晉,被害身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桑維翰(899年—947年),字國僑,洛陽人。父親是桑拱,曾任河南尹張全義的客將。桑維翰長相醜陋,身短面長,可他自認為“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立志要做公輔。然而他參加科舉考試,主考官因討厭“桑”與“喪”同音而不予錄取。有人勸他放棄科舉,桑維翰“著《日出扶桑賦》以見志。又鑄鐵硯以示人曰:‘硯弊則改而他仕’”。這就是著名的“磨穿鐵硯”的典故。後來經過他父親向張全義做工作,得到推薦,終於在後唐同光三年(925年)進士及第。
宋代史料《清異錄》曾記載桑維翰早年的一件逸事:“桑維翰草萊時語友人曰:‘吾有富貴在造物,未還三債,是以知之。上債錢貨,中債妓女,下債書籍。’既而鐵硯功成。一日,酒後謂密友曰:‘吾始望不及此,當以數語勸子一杯。’其人滿酌而引公云:‘吾有三悅而持之:一曰錢,二曰妓,三曰不敢遺天下書。’公徐云:‘吾炫露大甚,自罰一觥。’”。
長興二年(931年),石敬瑭河陽節度使(治孟州,今河南孟縣南)時,桑維翰被羅致帳下,任掌書記,此後就一直追隨左右,成為石敬瑭的心腹謀士。

聯絡契丹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後唐末帝李從珂石敬瑭在河東擁兵有異志,下令移鎮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石敬瑭打算藉助契丹力量拒命反唐,將佐都恐懼不敢表示意見,只有桑維翰和劉知遠極表贊成。其中桑維翰表示:“今主上以反逆見待,此非首謝可免,但力為自全之計。契丹主素與明宗約為兄弟,今部落近在雲、應,公誠能推心屈節事之,萬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無成?”於是石敬瑭命令桑維翰寫信向契丹求援,信中的內容就是事成後割讓幽雲十六州石敬瑭稱“兒皇帝”,用侍奉父親的禮節來對契丹主耶律德光遼太宗)。桑維翰起草的這份屈辱的求援書雖然得到石敬瑭的首肯,卻連另一名支持者劉知遠也覺得過分。耶律德光同意了石敬瑭的要求。但是後來盧龍節度使趙德鈞也賄賂契丹主耶律德光,石敬瑭聽說後害怕事情有變,於是又派桑維翰直接前往契丹面見耶律德光,力辯援石敬瑭之必要,表示“將竭以中國之財以奉大國”,並且“跪於帳前,自旦至暮,涕泣爭之”。耶律德光被桑維翰“感動”,於是決議幫助石敬瑭。因此史書說:“滅唐而興晉,維翰之力也。”
桑維翰桑維翰
在契丹的大力支持下,石敬瑭終於滅亡後唐,自稱皇帝,建立後晉,是為後晉高祖。在耶律德光的建議下,桑維翰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兼權樞密使事,相當於宰相的地位。後又任翰林學士,相當於“內相”的地位。就這樣,桑維翰身兼宰相、樞密院、翰林學士三大要職,成為後晉王朝名副其實的股肱之臣。

輔佐後晉

後晉建國以後,桑維翰成為了權傾朝野的開國第一功臣,但後晉臣民大多數都反對石敬瑭和桑維翰這種喪權辱國的外交政策天福三年(938),桑維翰出主意將楊光遠移鎮洛陽,引起楊光遠的不滿。楊光遠上書指責桑維翰“去公徇私,除改不當,復營邸肆於兩都之下,與民爭利”。石敬瑭於次年將桑維翰外調相州(今河南安陽)節度使,一年後又移鎮兗州(今屬山東)。天福六年(941年)六月,鎮州成德節度使安重榮恥臣契丹,抗疏請討契丹,引來巨大回響,這可以說是後晉朝野反抗情緒的總爆發。在這種關鍵時刻,桑維翰立刻上密奏,力陳對抗契丹的“七不可”,從安重榮抗疏原因,後晉、契丹雙方力量對比,國家內政狀況,對抗與和親利弊等方面論證了維持與契丹修好的關係,有利於國家大局。其疏末云:“臣願陛下訓農習戰,養兵息農。俟國無內憂,民有餘力,然後觀釁而動,則動必有成矣。”這說明桑維翰並非絕對主張對契丹屈從,一旦形勢有變,時機成熟,還是要求改變這種屈辱現狀。石敬瑭同意他的意見,沒有反叛契丹。
桑維翰雖然有賣國之嫌,但他的政治才能還是相當不錯的,也有一些值得稱道的政績。後晉建立之初,他就建議朝廷“務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貨財”,重視農業生產和商品流通。他治理相州除民弊二十餘事,在兗州擒豪賊過千人,亦寇恂尹翁歸之流也”。尤其在相州任上,革除“罪一夫而破一家”之積弊,詔天下諸州普遍實行,“自是劫盜之家皆免籍沒,維翰之力也。”而且,桑維翰才望素重,其助後晉立國之才得到史家充分肯定。史書記載“開運元年(944年)六月,復置樞密院,以維翰為中書令樞密使,事無大小,悉以委之。數月之間,朝廷差治。”八月,“時軍國多事,百司及使者咨請輻湊,維翰隨事裁決,初若不經思慮,人疑其疏略;退而熟議之,亦終不能易也”。桑維翰於天福三年(938年)十月受排擠罷去樞密使一職,次年四月因時為樞密使的劉處讓奏對多不稱旨而廢樞密院,一旦復置樞密院,即以桑維翰兼樞密使,其才能可見一斑。桑維翰經邦治國之才還表現在健全國家機構、選拔人才上。如復置學士院,注意選賢任能。除官公正,如除前耀州團練推官襄邑張誼左拾遺,抵制以親舊用事的馮玉授官不當之舉。桑維翰命官公正,亦可從其子授官之事上印證。

被害身亡

天福九年(944年),晉出帝石重貴繼位後,桑維翰被調回中央,任命為侍中,但是實權在主張與契丹絕盟的大將景延廣手中。桑維翰多次上言與契丹請和,都被否定。由於後晉不“恭順”的態度,天福九年(944年)契丹大舉南侵,劫掠貝州(今河北清河)等地後北返,造成後晉不少損失。桑維翰乘機讓人在石重貴面前說:“制契丹而安天下,非用維翰不可。”於是石重貴就把景延廣調離朝廷出守洛陽。桑維翰得以重返宰相之位,被擢升為中書令,同時又恢復設定樞密院,以他為樞密使,再度成為後晉最有權勢的人物。
桑維翰第二次掌權,充分發揮了他的政治才能,達到了“數月之間,百度浸理”的效果。可是他憑藉權勢,廣收賄賂,“仍歲之間,積貨巨萬”,引起朝野非議。李彥韜馮玉等在石重貴面前攻訐桑維翰,石重貴想立即罷黜他,後經劉昫李崧等勸解,才採取逐步分權的做法,由馮玉先任樞密使再任相職來削奪桑維翰的實權。於是桑維翰乘石重貴生病之時,向太后建議“為皇弟石重睿置師傅”。石重貴病癒後獲悉此事大怒,就罷去他的相職,出任開封府尹。此後他就稱有“足疾”,很少去朝見。
桑維翰被貶謫以後,後晉向契丹稱臣的政策發生改變,這直接為後晉政權帶來滅頂之災。開運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契丹出兵將滅後晉,桑維翰四處奔走,求見當政者馮玉及出帝石重貴,但都拒不接見。隨後契丹攻入開封滅晉,桑維翰被降將張彥澤縊殺。關於桑維翰的死因,《舊五代史·桑維翰傳》的記載是石貴重為了避免耶律德光追究他背叛契丹的責任,便密令張彥澤殺桑維翰以滅口,而在《舊五代史·張彥澤傳》及《新五代史·晉臣傳》中的記載則是桑維翰大義凜然地斥責張彥澤,張彥澤羞愧難當,加上挾私怨,因而縊殺桑維翰,並對外宣稱他是自縊的。也有說法是張彥澤貪圖桑維翰家的財貨而將他殺死。總之,桑維翰不大可能是被石重貴指使殺掉,應該是張彥澤為了個人恩怨或貪圖財物而將其殺死的。《新五代史》對他的臨死前這樣一段描述:“初,彥澤入京師,左右勸維翰避禍,維翰曰:‘吾為大臣,國家至此,安所逃死邪!’安坐府中不動,彥澤以兵入,問:‘維翰何在?’維翰厲聲曰:‘吾晉大臣,自當死國,安得無禮邪!’彥澤股慄不敢仰視。”可見桑維翰還是一個相當有骨氣的人。

人物評價

桑維翰作為石敬瑭賣國的幫凶而一直遭到後人譴責。歐陽修評價桑維翰說:“嗚呼!自古禍福成敗之理,未有如晉氏之明驗也。其始也,以契丹而興,終為契丹所滅。然方其以逆撫順,大事未集,孤城被圍,外無救援,而徒將一介之命,持片舌之強,能使契丹空國興師,應若符契,出危解難,遂成晉氏。當是之時,維翰之力為多。及少主新立,釁結兵連,敗約起爭,發自延廣。然則晉氏之事,維翰成之,延廣壞之,二人之用心者異,而其受禍也同,其故何哉?蓋夫本末不順而與夷狄共事者,常見其禍,未見其福也。可不戒哉?可不戒哉?”
宋朝胡寅就桑維翰對內的失策這樣評論道:“宰制運動,據權之所易;知人善任,當國之所難。是時劉知遠杜重威之徒皆為制將,而維翰不能區別才否。既一概用之,又不委知遠以權。此失之大者,維翰非於知遠有憾,特不深知之耳。或曰知遠先恨李崧,又恨出帝,君臣有隙,未易平也。曰:維翰必欲禦敵,師克在和,無寧力啟上心,解崧之意,加禮河東。又致書知遠,使坦懷釋怨,以濟國為務,而專付統御之權,晉豈遽亡乎?”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專門寫過一篇叫做《桑維翰論》的文章,斥之為“萬世之罪人”;《殘唐五代傳》責之為 “奸臣阿附”。
但是對桑維翰的評價也隨著時代變遷有變化的過程。在北宋時期,上至宋太祖,下至王禹偁,均對桑維翰的治國之才十分推崇,甚至歐陽修與司馬光對他的態度都極為溫和。直到民族意識高漲、理學興盛的南宋時期,對桑維翰的批判雖然日漸加重,卻仍然存在一定爭議。相對於張浚朱熹陳傅良等人的批判,胡寅認為桑維翰雖有謀國誤國之罪,但“其意特欲興晉而已,固無挾虜以自重,劫主以盜權之意,猶足為賢”。南宋著名政治家陳亮將桑維翰與唐高祖郭子儀並列,批評他們行天下之末策,“借夷狄以平中國”,令後世大受其患,但也將他們稱為“明君賢臣”。陳誠之、吳曾、劉克莊等人也對桑維翰予以了肯定。南宋滅亡以後,桑維翰被牢牢地釘到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為了王夫之所評價的“萬世之罪人”。
到了現代,桑維翰仍然是作為歷史的反面人物而得到否定的評價。比如陶懋炳說桑維翰是石敬瑭賣國篡位的謀主,指斥為“賣國賊”、“民族敗類”。卞孝萱鄭學檬也認為桑維翰是石敬瑭賣國及篡位的主要策劃者,是“民族敗類”。鄭學檬還在一篇石敬瑭評價專文中指出:“石敬瑭當然是罪大惡極,助成此事者桑維翰也是‘萬世之罪人’”。所以,儘管桑維翰的確有王佐之才,但他與石敬瑭狼狽為奸,出賣幽雲十六州的污點是永遠無法洗清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