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平李趙王亂之河中之戰

後漢平李趙王亂之河中之戰是五代後漢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後漢軍平息河中(今山西永濟西蒲州鎮)藩鎮李守貞永興(今陝西西安)趙思綰鳳翔(今屬陝西)王景崇連兵反叛的作戰。

基本介紹

  • 名稱:後漢平李趙王亂之河中之戰
  • 地點:陝州
  • 時間:五代後漢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 結果:郭威取得連平三叛的勝利
  • 主要指揮官:郭威
  • 戰役過程:郭威率領京師護聖軍進抵陝州
戰役背景,戰役過程,戰役點評,

戰役背景

乾祐元年正月,後漢高祖劉知遠卒,朝廷內部爭位熾烈。二月,高祖之子時年18的劉承祐嗣位(是為隱帝)後,陰有異志的藩帥相繼反叛。三月,護國節度使李守貞以新君年少,朝臣皆其後輩,修城池,繕甲兵,欲據河中反。適永興趙思綰叛後漢來附,乃自稱為秦王,遣驍將王繼勛占據潼關(今屬陝西)。不久,後漢隱帝輕信原鳳翔節度使侯益讒言,徙鳳翔巡檢使王景崇移鎮邠州(今陝西彬縣)任留後。王景崇遷延赴任,聚集鳳翔丁壯及歧(今陝西鳳翔東南義塢堡)、鄜二州兵,偕同趙思綰擁李守貞為主,形成三鎮連反後漢之勢。三鎮叛亂後,後漢隱帝相繼遣軍攻討。四月,先命郭從義任永興行營都部署,率侍衛軍出澶州(今河南濮陽),令其奪取潼關後即趨永興;命自文珂為河中行營都部署,率軍自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舊陝縣)進軍同州(今陝西大荔),待昭義節度使常思所率潞州(今山西長治)兵抵潼關後,與其合兵攻河中;命趙暉任鳳翔節度使,進屯鹹陽(今屬陝西),攻克鳳翔後繼任。兵發數月,諸路軍遲延不戰,後漢隱帝乃命郭威為西面軍前招慰安撫使,統領諸軍攻討。

戰役過程

八月初六,郭威率領京師護聖軍進抵陝州,即召諸路將領議戰策。針對三叛連衡,李守貞為主,且河中位居水陸要衝,若攻滅河中,永興、鳳翔兩鎮則易破,決定集重兵攻取河中,餘部攻鳳翔、永興。遂令趙暉出鹹陽攻鳳翔;郭從義攻永興;郭威自率軍出陝州,令白文珂等率軍出同州,常思率軍出潼關,以三路兵會攻河中。二十三日,白文珂攻克河中西關城,郭威、常思分抵城東、城南。柵營合圍後,諸將急欲攻城,郭威以為:河中西臨黃河,樓堞堅固、易守難攻,應渡取蓄盈待竭之策破敵。遂部署征諸州丁夫2萬餘人,築壘連城,挖掘長壕,設防嚴守,長圍久困,並遣水軍列舟河岸,斷絕水上通路。九月,河中兵屢次突圍未果,遣使欲向南唐、後蜀、遼求救,皆被後漢軍截獲。時鳳翔、永興亦告急,分別遣使乞求後蜀救援。趙暉部於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大散嶺上)擊退後蜀援軍後,繼克鳳翔外城。十月,趙暉施計誘伏,以千餘人效舉後蜀軍旗幟,詐言後蜀援軍至,伏擊盡殲王景崇出迎之兵數千。後又兩次擊退後蜀援軍。次年正月初四夜,李守貞派副將王繼勛等率精兵千餘人沿河向南,登岸突襲西岸後漢軍,被劉詞率軍擊退,亡700人。四月,河中糧將竭,李守貞再發兵5000餘人分五路向西北隅突圍,又被後漢都監吳虔裕擊退,死傷過半。五月,李守貞再次出兵又被後漢軍擊敗,其將魏延朗等被俘。河中守城眾將飢困難挨,軍心離散,相繼出降,郭威乘機下令諸軍攻城。二十二日,永興趙思綰糧盡投降。七月,後漢軍攻破河中外城,李守貞領餘眾退守子城,終因糧斷力竭而自焚死。趙暉急攻鳳翔,王景崇仍孤軍死守。十二月,趙暉軍破城,王景崇勢窮自焚。至此,三叛皆平。

戰役點評

此戰,郭威示形用兵,以分割圍殲戰法,割斷三鎮聯繫,圍點打援,重點擊破,取得連平三叛的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