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貼上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型凸出的陽文,和字型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型上塗上
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申遺過程
2006年5月20日,該印刷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名錄。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
陳義時為該文化遺產項申遺過程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歷史源流
雕版印刷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
甲骨、
簡牘、
金石和
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
唐朝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宋代雖然出現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
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貼上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型凸出的陽文,和字型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型上塗上
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作為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
金剛經》(現藏
大英博物館),不過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約2000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
824年,
元稹為白居易詩集作序,說道:“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街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模勒即模刻,持交酒茗則是拿著白詩印本去換茶換酒。可見到九世紀初,印刷術的套用已由佛教咒語而擴大到人民喜歡閱讀的詩歌方面去了。
835年前後,四川和江蘇北部地方民間都曾“以板印曆日”,拿到市場上去出賣。當時有人說民間所印曆書“已滿天下”,可知還不只四川和江蘇兩地印造。
883年,成都書肆能看到一些“陰陽雜記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的書,和“字書國小”,“率皆雕版印紙”……在印刷術發明後的最初二百年內,它已經是人民大眾普及文化的一種重要媒介。
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公元971年成都刻印全部5048卷的《大藏經》,雕版13萬塊,花費12年。至今中國仍保存著大約700本宋代的雕版印刷的古籍。
傳承流派
古代雕版印刷圖書,按其組織形式可分為官刻、坊刻和家刻,傳承的特點各不相同。官刻是由官方從各地徵集優秀匠人集中刻印圖書。匠工們來自四面八方,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藝,對雕版印刷術的提高和推廣起到重要作用。坊刻是由坊主聘請雕版印刷藝人,集中於書坊內刻印圖書,其選題與刻印種類都與坊主的學識水平、興趣愛好有著密切關係,長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個書坊獨特的刻印風格或在某個地區形成坊刻的流派。如民國中期,揚州的陳恆和父子創辦了“陳恆和書林”,從事刻版修版校印古籍,他們悉心蒐集鄉邦文獻遺稿,輯刊《揚州叢刊》,被譽為揚州坊刻後起之秀。清末至民國期間,雕版印刷走向衰微,能夠傳承與延續下來的一支主要力量便是坊刻。最後是家刻,他們以家族傳承或拜師帶徒的方式傳承下來。清末以後,這種傳承方式也走向衰敗。
清代以來這一帶雕版藝人眾多,以陳開良、
陳正春、陳禮環、陳開華、王義龍、
劉文浩、
陳興榮等為代表的“杭集揚幫”,寫工、刻工、印工、裝訂工齊全,世代相承。陳開良去世後,其子陳正春繼為 “揚幫”領頭人。1958年,陳正春受聘於揚州古舊書店,並參與建社。
價值形態
雕版印刷術是一種具有突出價值且民族特徵鮮明、
傳統技藝高度集中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優秀的中國傳統工藝,最終形成了這種獨特的中國文化工藝;它為後來的開了技術上的先河,是世界現代印刷術的最古老的技術源頭,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突出貢獻;它的實施對文化傳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條件。換句話說,在中國的
四大發明中,有兩項即造紙術和印刷術與它直接相關,這在中國其他傳統工藝中是罕見的。
相關專家介紹,在七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中,
剪紙、
漆器、
評話等一般都有南北之分,有一定的區域限制。但雕版印刷術則是唯一一個沒有區域限制影響遍布全國的文化形態,它的影響甚至傳及海外。作為一種民族遺產,它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傳承現狀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
活化石”之稱,2006年,揚州的“雕版印刷技藝”項目經申報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以揚州為代表的“中國雕版印刷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揚州藏有近30萬片明清以來的古籍版片,並採用雕版印刷出版了大量的古籍,成為全國最大的線裝書加工基地。
隨著現代印刷技術的興起,雕版印刷的市場
空間越來越小。很少有年輕人願意拜師學藝,
陳義時等向有關部門建議,創辦雕版印刷技藝傳習所,將已經退休回家的老藝人重新召集起來,招一批有志於雕版印刷的學員,傳授技藝。
技藝復活
揚州市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雕版印刷場所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表示,經過近6年的前期工作,失傳近千年的宋朝
畢升泥活字雕刻印刷絕技,在揚州成功復活,該社已成功研製出全本
泥活字《夢溪筆談》。
宋朝畢升發明出“薄如錢唇、細如蛛絲”的泥活字雕刻印刷絕技,因為對原料、手工雕刻技術和印刷的要求太高,傳世不久即告失傳,現代也沒有發現畢升泥活字的模具。清朝中期,安徽
涇縣秀才翟涇生花了30年時間,研製成功“泥字范”,即先刻成“
木活字”,再製成泥“字模”,在當時印製了為數不多的書籍。但嚴格地講,“泥字范”與“泥活字”尚有差距,“泥字范”沒有形成直接在特製泥塊上雕刻“反字”的技藝,宋朝畢升的“絕技”一直沒有恢復。
現代發展
從2000年起,廣陵古籍刻印社開始醞釀製作泥活字,著手相關前期工作。經過多次試驗,選定揚州蜀岡之上粘性和濕度都比較適中的黃土作為“泥活字”的用土,經過篩細、過濾等工序後,光“錘鍊”(即反覆手工拍打、揉捏)就得花上一年時間。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地在泥塊上進行手工“反字”雕刻,這種雕刻的難度比在木塊上雕刻“正字”明顯增大,此次泥活字《夢溪筆談》就是工藝師們精心雕刻成功的。除了雕刻的難度外,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克服了泥活字印刷的難度,復活了在硯墨里添加骨膠的印刷技藝。
2005年10月,對外試開放。被譽為清代揚州雕版印刷極盛時期標誌的《全唐詩》初刻初印本,回到揚州與世人見面。
出現於唐朝中期的業,發展至清代達到頂峰,規模和質量都前所未有。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
紅樓夢》作者
曹雪芹的祖父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詩》,從校補、繕寫到雕版、印刷、裝幀,無不精益求精,是揚州歷史上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的一次圖書刊刻活動。揚州圖書館、揚州古籍書店等處保存的都是《
全唐詩》後印本,而此次揚州雕版
印刷博物館收藏的《
全唐詩》初刻
初印本一套共120本,彌補了這一缺憾。
2005年7月12日,揚州“雕版印刷技藝傳習所”正式掛牌成立,將採用“口傳心授 定向培養 上門學藝”的開放式傳承方式,為雕版印刷隊伍補充新鮮血液。揚州市副市長
孫永如出席掛牌儀式。
據了解,雕版印刷技藝傳習所將通過“口傳心授 定向培養 愛好者自行上門學藝”3種方式實現這項技藝的開放式傳承,為雕版印刷隊伍補充新鮮血液。首先就是傳統的“師帶徒”。傳習所擁有一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義時,3位市級
工藝大師,10多位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師傅,面向社會招收9名實習學徒,一年後還將進行考核,合格者才可轉正或繼續深造。
雕版印刷技藝傳習所由廣陵古籍刻印社與南京莫愁
中等專業學校、揚州商務學校聯合創辦,並作為雕版印刷技藝實習基地,定向培養學生。只要是對雕版印刷感興趣的愛好者,都可以前往雕版印刷技藝傳習所進行學習,大師們將毫無保留地傳授雕版印刷技藝。
設立雕版印刷技藝傳習所,以及此前設立的揚州清曲傳習所等傳承單位,已經邁出了對這些傳統技藝進行搶救性保護的重要一步,但如何讓源遠流長的傳統技藝與現代社會相融合,擺脫髮展困境,仍然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文化影響
“傳統技藝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揚州的一張歷史名片。”一位專家表示,建立傳習所,能讓這些瀕臨消失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但更重要的是在保護傳統的優秀民族工藝過程中,要進行創新,在延續傳統工藝歷史文化和原有的、傳統的藝術風格基礎上,為之注入更多更好的現代元素和活力,使之更能展示中國傳統特色文化,更能適應現代人的價值取向和對傳統文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