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市(雲南省轄地級市、省會)

春城(雲南昆明代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昆明市,別稱春城,雲南省轄地級市、省會特大城市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中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截至2021年,全市下轄7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和3個自治縣,總面積21012.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60萬人,城鎮化率81.1%。

昆明地處中國西南地區雲貴高原中部,位於東經102°10'—103°40',北緯24°23'—26°22'之間,處在南北國際大通道和以深圳為起點的第三座東西向亞歐大陸橋的交匯點,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位於東協“10+1”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交匯點。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旅遊節使昆明成為中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

昆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三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滇池周圍生息繁衍;楚頃襄王十九年(前278年)滇國建立,定都於此;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詔國築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時期,南明永曆政權在昆明建都。昆明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為山原地貌,由於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享有“春城”的美譽。

2023年,昆明市地區生產總值7864.76億元,增速較2022年加快0.3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加值353.43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281.88億元,下降2.3%;第三產業增加值5229.45億元,增長5.9%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人口,人口數量,民族構成,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公路,鐵路,航空,公共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體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地名由來,風俗民情,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地方特產,對外交流,領事機構,友好城市,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昆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區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約3萬年前,即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
數萬年前昆明人的祖先就已在這一帶過著茹毛飲血穴居野處的原始生活。約四千至七千年前,滇池一帶已有了定居的農業民族,從事“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和狩獵、飼養畜禽等多種經營活動,並已能紡紗、織布。滇池地區和稻穀種植至今至少已約有數千年的歷史。
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滇池地區氏族部落林立,以百濮人為主。氐人羌人等遊牧民族由陝西甘肅青海四川一帶越過金沙江進入滇池地區以後,與當地濮人融合形成滇族,促進了滇池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前三世紀(前298至277年間),楚國大將莊蹻率眾入滇,抵滇池地區,與當地部落聯盟,建立了“滇國”,自稱“滇王”,其故城在今晉寧縣晉城鎮。“莊開滇”帶來了楚國和中原內地先進的文化、技術,對促進當時以滇部落為主的滇池地區的政治、經濟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戰國東漢初,滇池周圍的“滇人”建立滇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滇文化”。
西漢王朝建立後,積極謀求對“西南夷”地區的開發。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徵發巴蜀地區士卒,滇王被迫歸降。漢王朝以滇池地區為中心設定了益州郡,郡治與滇王駐地同在今晉城附近。郡下設縣:昆明為谷昌縣,昆陽為建伶縣,晉寧為滇池縣,安寧為連然縣,富民為秦臧縣,宜良為昆澤縣,把中央集權郡縣制度推行到了西南邊疆,標誌著古代雲南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統治的開始。郡縣制度的施行,有力地促進了滇池地區奴隸制社會的解體。漢族移民和中原內地先進技術、文化的傳播,使滇池地區的經濟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蜀漢諸葛亮平定南中後,改益州郡為建寧郡,“郡治仍益州郡之舊”,任用“大姓”為地方官吏,實行促進民族團結的政策。
西晉泰始七年(271年),把南中四郡(建寧、雲南、永昌興古)從益州(治成都)分劃出來,設立,與益州同列,為全國十九州之一。東晉以後,“方土大姓”爨氏勢力逐漸強盛,成為滇中地區的統治者。西晉鹹和十四年(339年),晉王朝封爨琛為寧州刺史,並承認其世襲地位。
歷經南北朝初的二百多年間,在中原政治動亂、民族紛爭的形勢下,爨氏對昆川一隅的統治,保持了“力役齊平,教化清靜”的較為安定的社會局面,使滇池地區的社會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到末隋初爨瓚爨震時代,滇池地區已是“戶口殷眾,金寶富饒”、“多駿馬、犀象、明珠”,成為當時西南在經濟上較為繁榮和富庶的地區。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唐朝建立,先後在雲南設定了九十二州。滇池地區為九十二州的主要部分。唐武德元年(618年) ,唐任命爨氏子孫爨弘達為昆州刺史,治理屬縣,治所仍設在益寧城。唐代中葉,蒙氏勢力在洱海地區崛起,建立南詔國。武周神功元年(697年),昆明歸附武周,武則天將其置竇州。唐天寶五年至六年(746至747年),蒙氏皮羅閣進兵安寧攻滅爨氏。唐永泰元年(765年)蒙氏閣羅鳳(南詔國國王)命長子鳳迦異(鳳伽異)於昆川置拓東城,並令其駐守。拓東城就成為了當時南詔國的東部重鎮。拓東城的開闢,為古代昆明的城市發展奠定了基礎,並發展成為南詔的第二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往來廣西、貴州和安南(今越南)的重要通道,在當時大西南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與東南亞的國際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詔國築拓東城,為昆明建城之始。大理國時稱鄯闡城。拓東城、鄯闡城分別為南詔國、大理國的東京。
南詔大明七年(937年),大理段氏奪取南詔政權,建立大理國,統一了雲南,在拓東城的基礎上設鄯闡府(善闡府),為大理國八府之一。府治沿襲拓東城。段氏政權在其內部經歷了較劇烈的社會變革,釋奴隸,免徭役,進一步瓦解南詔的貴族統治,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鄯闡府的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繁華的市中心逐漸移至盤龍江以西(今金碧路、三市街)一帶,大理國國主也經常駐節於此。段氏統治者在鄯闡營造宮室園林,興修水利,到大理國末期,鄯闡城已發展成為滇中一座“商工頗眾”的繁華城市。
元憲宗三年(1253年),元軍攻占雲南。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賽典赤主滇後,把軍事統治時期所設的萬戶、千戶、百戶改為路、府、州、縣,正式建立雲南行中書省。置昆明縣,為中慶路治地(昆明命名即始於此),並把行政中心由大理遷到昆明。自此,昆明也正式作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元朝統治時期,經過初期的軍事掠奪和民族鎮壓之後,逐漸代之以定賦稅和改善民族關係的政策,並大興民屯,整修水利,訂立租賦,免除徭役,“開雲南驛路”,“馳道路之禁,通民往來”。元朝官吏在昆明地區挖海口河,疏通螂螳川,降低了滇池水位,不僅解除了昆明城市的水患,還“得壤地萬餘頃,皆為良田”,擴大了農田面積。並修金汁河、松花壩,引盤龍江水灌溉滇池東岸農田;還從內地引進養蠶技術,發展絲織業,使農民和手工業者“收利十倍於舊”,使滇池地區的政治經濟在元朝中期有了新的發展。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進軍雲南後,改元代“路”一級行政區劃為府,仿內地建制,設定雲南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明代,大量移民進入雲南,昆明漢族人口首次超過本地土著居民。明末清初李定國等農民起義軍、永曆帝吳三桂先後在昆明或建立政權、或建立皇宮。
清朝後期,自鴉片戰爭,特別是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法戰爭以後,法、英等帝國主義勢力迅速侵入雲南。清光緒十年(1884年)創立的雲南機器局,成為昆明近代工業的開端。之後,造幣廠、製革廠、官印局、電報局、郵政局等官辦企業也應時而生。清光緒廿六年(1900年),昆明開始出現商辦企業。清光緒三十年(1905年),清朝把昆明闢為商埠。昆明自闢為商埠及清宣統二年(1910年)滇越鐵路的修通,使昆明成為一個開放城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滇池出現小火輪,市內也開辦有“人力車公司”。清宣統二年(1910年),滇越鐵路修通昆明。進一步加強了昆明作為全省商業、貿易中心的經濟地位和交通樞紐地位。到清宣統三年(1911年),全市已有火柴、麵粉、玻璃、香菸、五金、制茶、皮貨加工、西藥加工、火腿罐頭等十多種行業,最多的為火柴業,已有廠商四家。此外,還有四十三處煤、鉛、銅、鐵、碗花(鈷)等礦產的小規模開採。
1906年初,同盟會雲南支部在東京宣告成立,同盟會成員在昆明相繼組織成立"公學會"、"滇學會"、"興漢會"、"敢死會"、"自治同志會"、"死絕會"等,通過這些組織去聯繫,團結廣大民眾,尋找時機,開展革命活動
1911年昆明爆發“重九起義”,推翻了滿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10月30日(陰曆重九),駐省城昆明新軍第七十三、七十四標在協統蔡鍔領導下起義,起義軍攻占督署。31日,雲南軍都督府成立,推蔡鍔為都督。隨著臨安、大理等新軍相繼反正,蒙自兵亂平定,滇西軍都督府撤銷,雲南全省光復,辛亥革命在雲南獲得了全面勝利。
民國四年(1915年),昆明爆發“護國首義”,全國回響。
民國八年(1919年),設雲南市政公所,為昆明設市的發端。民國十一年(1922年),改設昆明市政公所。
民國十七年(1928年)8月1日,成立昆明市政府。抗日戰爭時期,昆明成為支撐中國抗戰的經濟、文化、軍事重鎮之一,成為著名的“民主堡壘”。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軍興,外地的工廠、學校內遷,大量的資金、設備和人才流入昆明,促進了昆明經濟的短暫繁榮。國民黨中央和雲南地方的官僚資本紛紛在昆明設定和開辦工廠企業,如中央機器廠、煉銅廠、電工廠、發電廠、53兵工廠、電力制鋼廠、紡紗廠、煙廠等相繼建立。
1949年12月9日,盧漢率部在昆明起義,昆明宣告和平解放。
1950年2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進入昆明。
2020年10月15日,發起成立三省六地文化旅遊推廣聯盟。
2021年7月30日,交通運輸部決定命名昆明市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2022年5月,雲南省昆明市與西雙版納州共同建設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工作會議在西雙版納州召開,通報了雲南省委、省政府關於昆明市託管西雙版納州磨憨鎮共同建設國際口岸城市的工作部署和有關情況,標誌著昆磨共建工作正式全面啟動。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在昆明設立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金馬碧雞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自民國來,昆明市行政區域幾經調整,由4.49平方千米擴大到21473平方千米。
民國二年(1913年)4月,“廢府存縣”,裁去雲南府,保留昆明縣,由省政府直接領導。昆明城區在建制上仍屬昆明縣,但劃歸省會警察廳管轄。民國八年(1919年),省長唐繼堯“廢督裁兵,實行民治”,把省會所在地劃出來為市,設雲南市政公所於翠湖的湖心亭,為市政機關萌芽。當時,昆明為開辦市政較早的省會之一。
民國九年(1920年),雲南市政公所即撤裁。1922年8月1日,恢復成立市政公所,劃定省會區域,脫離昆明縣,隸屬於市,並按歷史地理關係命名為昆明市。市政公所直接受省政府的監督,督辦由省長任命。昆明市政公所管轄區域東西長5.4里,南北寬6.3里,面積4.49平方千米,行政上分為6個區。
民國二十三(1934年),昆明市政府呈準將昆明縣附近市郊村落大小27村劃入市區管轄。市轄區域總面積19.25平方千米。
民國二十九(1939年)11月,雲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昆明市為雲南省政府直轄市。
195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昆明,成立昆明軍事管制委員會。同時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城區按原來八個區的建制進行接管,建立市、區政權。郊區當時屬昆明縣建制(今官渡、西山兩區),歷史上昆明是市、縣分治,接管後劃歸武定專區管轄,下屬在原十六個鄉、鎮的基礎上,按照地理特點和歷史因素,建置六個區,設區工委會、區公所進行管理。因此,當時昆明市轄區範圍尚較狹小。僅東起東華、金馬山,東北臨虹山,西接麻園、黃土坡、菱角塘,南至螺螄灣、雲南紡紗廠,全部面積僅為7.8平方千米左右。
1950年8月30日,由雲南省人民政府做出決定,將昆明縣由武定專區劃歸昆明市管轄,縣下設7個區。
1951年2月,市政府將城周邊的5個鄉劃歸昆明縣,因而增設一個郊區,共轄8個區;即:第一區(陳家營)、第二區(官渡)、第三區(大板橋)、第四區(波羅村)、第五區(大塘子)、第六區(高嶢)、第七區(龍潭)、城郊區(白馬廟),縣政府設在馬街。此時,市政府直轄5個城區(第一區(勝利堂)、第二區(圓通街)、第三區(小吉坡)、第四區(崇仁街)、第五區(尚義街))和1個郊縣,總面積1878.23平方千米,年末總人口601215人。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城區夜景
安寧縣1953年,經國務院批准,實行市、縣合併,將市內5個區調整為4個區。撤銷昆明縣建制,原縣轄8個區調整為五、六、七、八、九區,由市政府直接領導。1953年11月,區公所改制為人民政府,為縣級政權。1954年1月將玉溪專區昆陽縣的第三區(海口)劃歸昆明市,改為第十區。
1956年,原一、三區合併為盤龍區;二、四區合併為五華區;原五、六區合併為官渡區;七區更名為龍泉區;原八、九區合併為西山區;十區更名為海口區。10月19日,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昆明市人委關於並區工作的請示報告。同年,安寧縣楚雄專區劃歸昆明市,改為安寧區。此時,昆明市轄2個城區,5個郊區,共7個區,即:盤龍區、五華區、官渡區、西山區、龍泉區、海口區、安寧區。總面積3363.36平方千米,年末人口為822506人。
1958年12月,龍泉區併入官渡區。1958年,富民縣楚雄彝族自治州劃歸昆明市。
1959年4月,曲靖專區宜良縣嵩明縣的部分礦區劃歸昆明市,設立明良礦區,9月該區撤銷,分別歸還原所屬縣。10月,龍泉區並歸官渡區,撤銷安寧區,復設安寧縣;海口區改為海星人民公社,劃歸安寧縣。
1960年,玉溪專區的晉寧縣劃歸昆明市(此前,玉溪專區的呈貢縣和昆陽縣分別於1958年、1959年併入晉寧縣)。
1961年,將安寧縣的海星人民公社劃歸西山區,改稱海口人民公社。1962年,將晉寧縣的龍街、吳家營、大漁、洛羊、馬金鋪等5個人民公社劃出,設呈貢區(1965年撤區建縣)。至1965年,昆明市轄區為4區4縣,即盤龍區、五華區、官渡區、西山區、安寧縣、富民縣、晉寧縣、呈貢縣。面積6465平方千米,年末人口1382536人。
198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曲靖專區的宜良縣、嵩明縣和路南彝族自治縣、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祿勸縣劃歸昆明市,全市轄區擴大為四區八縣。
1985年6月,祿勸縣改為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市老城區劃分行政區示意圖(中心範圍)
1995年10月13日,安寧縣撤縣建市。
1998年10月8日,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12月正式更名。
1998年12月6日,撤銷地級東川市,設立昆明市東川區;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曲靖市劃歸了昆明市管轄。1999年2月,正式實施。至此,形成今昆明市行政區域。
2004年7月22日,昆明市正式啟動了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四區行政區劃調整。
2011年5月20日,呈貢縣撤縣設區昆明市人民政府駐地由盤龍區東風東路遷移至呈貢區錦繡大街。
2016年11月24日,晉寧縣撤縣設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昆明市下轄7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和3個自治縣,設81個街道、42個鎮、16個鄉(含4個民族鄉),總計139個鄉鎮(街道)。根據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2010年昆明市託管玉溪市澄江市陽宗鎮,2022年昆明市與西雙版納州共同建設勐臘縣磨憨鎮。市政府駐昆明市呈貢區錦繡大街1號。
昆明市行政區劃
名稱
代碼區劃
面積(km
政府駐地
下轄地區
昆明市
530100
21473
呈貢區
-
530102
398
華山街道
530103
340
龍泉街道
530111
552
官渡街道
530112
791
西苑街道
530113
1674
銅都街道
530114
541
吳家營街道
530115
1391
昆陽街道
530181
1313
連然街道
530124
1030
永定街道
530125
1880
匡遠街道
530127
1442
嵩陽街道
530126
1777
鹿阜街道
530129
3966
仁德街道
530128
4378
屏山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昆明市位於雲南省中部地區,東經102°10′—103°40′、北緯24°23′—26°33′,南北長237.50千米,東西寬152千米,總面積21012.54平方千米,地處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瀾湄合作區域、泛珠三角經濟圈交匯點,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乃至中東、南歐、非洲的前沿和重要門戶,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優勢。
昆明市

地貌

昆明市中心海拔約1891m。拱王山馬鬃嶺為昆明境內最高點,海拔4247.7m,金沙江普渡河匯合處為昆明境內最低點,海拔746m。市域地處雲貴高原,總體地勢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階梯狀逐漸降低。中部隆起,東西兩側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態為主,紅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500~2800m之間。

氣候

昆明屬北緯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年均日照2200小時左右,無霜期240天以上。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溫帶氣候特點,城區溫度在0~29℃之間,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的氣候特徵在全球少有,鮮花常年開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名的“春城”、“花城”。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海鷗群飛
昆明全年溫差較小,市區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熱時月平均氣溫19℃左右,最冷時月平均氣溫8℃左右。歷史上年極端氣溫最高31.2℃,最低-7.8℃。由於溫度、濕度適宜,日照長,霜期短,所以鮮花常年不謝,草木四季長青,昆明“春城”的美譽由此得來。昆明日溫差較大,紫外線強度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變成冬之說,在冬、春兩季,冬季日溫差可達12~20℃,夏季日溫差為可達4~10℃。
昆明氣候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1.春季溫暖,乾燥少雨,蒸發旺盛,日溫變化大;2.夏無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澇災害;3.秋季溫涼,天高氣爽,雨水減少。秋季降溫快,天氣乾燥,多數地區氣溫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減少一半多,但多於冬、春兩季,故秋旱較少見;4.冬無嚴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5.乾、濕季分明。全年降水量在時間分布上,明顯地分為乾、濕兩季。5~10月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為乾季,降水量僅占全年的15%左右。
昆明市雖位於北緯亞熱帶,但境內大多數地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素以“春城”之稱而享譽中外。其特點一是春季溫暖,乾燥少雨,日溫變化大。月平均氣溫多在20℃以下。二是夏無酷暑,雨量集中,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以上,平均氣溫22℃。三是秋季溫涼,天高氣爽,雨水減少,霜期開始。四是冬無嚴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時左右,雨日4天左右,全月降雨量僅占全年的3--5%。
2022年2月15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通報1月中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168個重點城市中,昆明排名第三。
昆明氣候歷年平均值數據(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
月份
十一
十二
平均氣溫℃
9.3
10.9
14.3
17.7
19.7
20.7
20.6
20.1
18.5
16
12
9.1
平均最高℃
15.3
17.2
20.7
23.8
24.4
24.1
24.4
24.2
22.7
20.4
17.4
15.1
平均最低℃
3.3
4.1
7.3
11.7
14.3
16.6
17.3
17
15.7
12.2
7.3
3.1
極端最高℃
23.9
26.3
28.2
31.7
32.4
30.4
30.4
30.2
28.5
27.1
25.2
25.1
極端最低℃
-5.4
-2.9
-5.2
1.0
5.5
9.9
11.6
9.9
6.2
2.4
-2.9
-7.8
降水量mm
15.8
15.8
19.6
23.5
97.4
180.9
202.2
204.0
119.2
79.1
42.4
11.3

水文

昆明市域界於金沙江南盤江元江的分水嶺地帶,河流分屬三大水系。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昆明市有滇池、陽宗海等高原淡水湖泊及眾多大小河流。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64.95億立方米。滇池為我國第六大淡水湖,面積約300平方公里。

生物資源

昆明市植物資源豐富,分布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溫帶針葉林、高山灌叢和草甸等不同類型的植被。有400多個傳統花卉品種。近年來,大量花卉新品種在昆明廣為播種。

礦產資源

昆明市主要有磷、鹽、鐵、鈦、煤、石英砂、粘土、矽石、銅等,以磷、鹽礦最 為豐富,磷礦探明儲 量22.77億噸,昆陽磷礦為全國三大磷礦之一,岩鹽儲量12.22億噸,芒硝儲量19.08億噸,東川是我國六大產銅基地之一。

土地資源

昆明市屬高原紅壤地區,主要有紅壤土、紫色土水稻土3種。地熱資源分布較廣,出露的溫泉有50多處。

人口

人口數量

2022年末,昆明市常住人口為860.0萬人,城鎮常住人口為697.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162.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1.1%,比2021年末提高0.6個百分點。
截至2021年,昆明市常住人口850.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84.4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80.5%。全市戶籍總人口588.6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09.95萬人,占戶籍人口比重為69.6%。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民族構成

昆明市人口以漢族為主,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6.16%。各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84%,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8個,即彝族391337人,占總人口的7.7%、回族146922人,占總人口的2.9%、白族71443人,占總人口的1.4%、苗族45013人,占總人口的0.89%、傈僳族17289人,占總人口的0.34%、壯族13835人,占總人口的0.27%、傣族13101人,占總人口的0.27%、哈尼族10649人,占總人口的0.21%。全年出生人口5879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3‰。

政治

昆明市主要領導(截至2022年)
職務
名單
昆明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昆明市委副書記、市長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屈從文戴惠明、王亞
空缺
昆明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經濟

綜述

昆明市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是中國面向東南亞與南亞的“橋頭堡”城市,成功舉辦了199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2005年第二屆GMS會議(大湄公河次區域領導人會議)和2009年世界人類學和民族學大會、世界馬鈴薯大會等國際性會議,與十餘個城市建立了友城關係。舉辦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每年舉辦、一年在上海一年在昆明)與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市
2021年,昆明市地區生產總值7222.5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7%,兩年平均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3.12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2287.71億元,下降0.3%;第三產業增加值4601.67億元,增長5.4%。三次產業結構為4.6:31.7:63.7,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8%、-2.6%和93.8%,分別拉動GDP增長0.3、-0.1和3.5個百分點。
2022年,昆明市地區生產總值7541.37億元,增長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6.96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2413.39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4801.02億元,增長2.7%。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市地區生產總值(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第一產業

2021年,昆明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2.6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7%。其中,農業產值349.54億元,增長8.8%;林業產值27.46億元,增長7.5%;牧業產值151.48億元,增長10.9%;漁業產值5.82億元,下降36.3%;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18.37億元,增長9.3%。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3.39萬公頃,產量104.02萬噸;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2.17萬公頃,產量360.82萬噸;花卉種植面積1.29萬公頃,鮮切花產量73.14億枝。
2022年,第一產業增加值326.96億元,增長4.4%。

第二產業

2021年,昆明市全部工業增加值1571.95億元,比上年增長6.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0%。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6.8%,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1.1%,集體企業增長17.9%,股份合作企業增長5.4%。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20.4%,製造業增長4.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7.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655.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0%。營業收入利潤率5.64%,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8.2%,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81.25元,同比增加0.16元;企業資產負債率55.1%,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2022年,第二產業增加值2413.39億元,增長3.2%。

第三產業

2021年,昆明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下降7.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9.0%,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5%,第三產業投資下降9.4%。從重點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3.3%,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8.7%,房地產投資下降5.1%。從重點行業看,農業投資增長20.9%,水利投資增長0.7%,教育投資下降8.9%,交通投資下降29.7%,文化投資下降16.5%,商貿投資下降28.9%。
2021年,昆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6.4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165.44億元,增長1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0.96億元,增長10.4%。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2744.30億元,增長10.2%;餐飲收入642.11億元,增長10.6%。
2021年,昆明市金融機構(含外資)人民幣存款餘額16160.99億元,比年初下降1.0%。其中,住戶存款餘額6495.44億元,比年初增長8.9%;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4860.97億元,比年初下降9.3%。金融機構(含外資)人民幣貸款餘額21856.83億元,比年初增長10.7%。其中,住戶貸款5683.45億元,比年初增長12.7%;企(事)業單位貸款16084.32億元,比年初增長9.8%。
2022年,第三產業增加值4801.02億元,增長2.7%。

交通運輸

公路

昆明是中國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作為雲南的公路運輸中心,已建成“四環二十五射”的骨幹路網,基本建成片區支撐性道路。境內有京昆高速、滬昆高速、汕昆高速、廣昆高速、渝昆高速杭瑞高速、昆明繞城高速、昆香高速、昆河高速、昆建高速、昆曼高速等高速過境,已經修建完成的昆曼公路,規劃籌建的泛亞鐵路,由昆明出發,可以到達周邊國家和地區。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北市區
高速公路
代號
高速名稱
途徑地
G5
京昆高速公路
即昆武——元武高速,(北京經太原、西安、成都至昆明);
G56
杭瑞高速公路
即曲宣——崑曲——昆大——大保——保龍——龍瑞高速(杭州經九江、常德、遵義、昆明至瑞麗);
G60
即崑曲——曲勝高速(上海經杭州、南昌、株洲、貴陽至昆明);
G80
廣昆高速公路
即昆石——石鎖——平鎖——平硯——硯廣——富廣——羅富高速(廣州經南寧至昆明);
G78
汕昆高速公路
即昆石——石興高速(汕頭經韶關、柳州、興義至昆明);
G85
即昆嵩——嵩待——昭待——水麻高速(重慶至昆明);
G8501
昆明繞城高速公路
由繞城內環、繞城外環組成,外環途經安寧——嵩明——宜良——澄江——晉寧——海口——安寧;
G5611
昆香高速公路
即昆安——安楚——楚大——大麗——麗香高速;
G8011
昆河高速公路
即昆石——石蒙——蒙新——新河高速(昆明經河口至越南首都河內);
G8511
昆曼高速公路
即昆玉——玉元——元磨——磨思——思小——小磨高速(昆明經寮國至泰國首都曼谷);
S
昆建高速
即昆玉——玉江——江通——通建高速(昆明至建水高速);
S
滇中環線
途經玉溪、昆明、楚雄曲靖,經過昆明市尋甸縣和祿勸縣。
--
即昆明-楚雄
市區內道路主要有:環城路、二環快速系統、三環快速系統、北京路(南北向主軸)、人民路——機場高速(東西向主軸)、龍泉路——青年路——官南大道(南北向次軸)、白龍路——白塔路——春城路(南北向次軸)、普吉路——滇緬大道——西昌路——海埂路——前新路(南北向次軸)、西壩路——金碧路——拓東路(東西向次軸)、東風路(東西向次軸)、彩雲路(昆洛路)(新城區主軸),此外還有灃源路、滇池路、學府路和西園路等主要道路。
昆明汽車客運站分為昆明北部汽車客運站、昆明南部汽車客運站、昆明西部汽車客運站、昆明西北部汽車客運站、昆明東部汽車客運站。

鐵路

昆明的第一條鐵路是法國修築的滇越鐵路(今稱昆河鐵路),通往越南,1910年通車。直到1966年以前,這條米軌鐵路一直是昆明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通道,昆明也成為中國唯一一個“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的省會城市,被稱為“雲南十八怪”之一。昆河鐵路是中國唯一一條米軌鐵路,起點站昆明北站位於昆明市區北部,曾經每天有一班列車開往中越邊境的河口,每周有兩班列車開往越南首都河內。該鐵路以貨運為主,客運已基本停止,僅存石咀經昆明北至王家營的市郊列車,上午、下午各一趟。1966年以後,從昆明通往外省的數條鐵路陸續通車,包括昆明至貴陽的貴昆鐵路(1966年通車,全長640千米)、昆明至成都的成昆鐵路(1970年通車,全長1100千米)、昆明至內江的內昆鐵路、昆明至南寧的(南昆鐵路)(全長900千米)等;此外還修築了省內線路如廣通至大理的廣大鐵路、昆明到玉溪的昆玉鐵路,並將在日後作為泛亞鐵路南路終點。
昆明作為國家鐵路網的重要節點和雲南鐵路動脈的重點,是12條鐵路乾支線組成的鐵路樞紐站,主要線路有:滬昆鐵路、成昆鐵路、南昆鐵路、內昆鐵路、昆麗鐵路、昆河鐵路等,成昆快速鐵路(在建)、環滇池鐵路在建。昆明站有發往北京、成都、上海、重慶、廈門、鄭州、南寧、南昌、西安、廣州、武漢、貴陽、長沙、杭州等方向的共90列列車。高鐵有南昆高鐵,滬昆高鐵
主要火車站

航空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和連線歐亞的門戶機場。2013年旅客吞吐量2969萬人次,位列中國大陸第七。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是中國第7個吞吐量超過2000萬的機場,開通國內、國際及地區航線100多條。

公共運輸

昆明軌道交通(Kunming Rail Transit)是服務於雲南省昆明市及其周邊區域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系統包括昆明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興建及運營的昆明捷運系統,昆明市域鐵路有限公司籌建的市域鐵路系統。
線路
標誌色
起止站點
站數(座)
里程(公里)
編組
首段開通時間
紅色
18
29.9
6B
2014年4月30日
藍色
14
22.8
6B
2014年4月30日
玫紅色
20
23.4
6B
2017年8月29日
橙黃色
29
43.4
6B
2020年9月23日
綠色
22
26.5
6B
2022年6月29日
青色
8
26.6
6B
2012年6月28日
截至2021年,昆明市區共有公交線路367條,在一環、二環周邊,共有公車站台2600個,公交椅1100個左右。昆明在全國第一個提出“公交優先 公交優惠”政策,1999年在全國推出第一條公交專用道,昆明公交專用道線路總長全國第一,率先推出無人售票和公交IC卡刷卡乘車,昆明擁有西南最大的公車場和立體公車停車庫,有四家公交公司承擔昆明公交的運輸。2012年,昆明成為全國“公交都市”首批試點城市。昆明在中國率先實施了“BRT”公交系統,建成快速公交線路9條:廣福路;金碧路——拓東路;人民路;北京路;西昌路——滇緬大道;學府路(單幅);一二一大街(單幅),錦繡大街,景明北路。昆明的公共汽車主要有兩家巴士公司經營昆明公交公司和昆明城市巴士。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立交橋
截至2021年,昆明市有公交線路310多條,日運量280萬人次,主要車型為12m及18m長車,市內基礎線路票價均為1元,旅遊專線、新城線及通往五大客運站的線路票價為2元,遠郊線路票價為6~12元且全部實行無人售票制度。昆明主城五區公交運營線路362條,新增公交線路14條,新增公車輛923輛,日均客運量(包含軌道交通)279.06萬人次,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54.3%。
截至2021年,昆明市實有計程車10254輛,其中,主城區實有計程車9137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2年,昆明市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2所,在校生77.72萬人,專任教師3.35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77所,在校生14.13萬人,專任教師4138人;普通中學349所,在校生37.24萬人,專任教師3.00萬人;普通國小717所,在校生55.15萬人,專任教師3.32萬人;幼稚園1627所,在園幼兒30.76萬人,專任教師2.05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3所,在校學生1239人,專任教師334人。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8.84%,普通國中毛入學率104.42%,國小學齡兒童毛入學率101.13%,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99.98%,殘疾兒童入學率98.38%。
類別
學校名稱
屬性
公辦高校
省部共建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省部共建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教師培養計畫
省部共建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省部共建大學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省屬高校
民辦高校
獨立學院
軍事院校
昆明市主要中學一覽表
學校名稱
所屬市轄區
學校名稱
所屬市轄區
五華區
官渡區
五華區
官渡區
呈貢區
官渡區
五華區
官渡區
五華區
盤龍區
盤龍區
五華區

科學技術

2022年,昆明市全年實施科技計畫項目299項,其中重大科技計畫項目10項。獲專利授權24822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7134件。全年登記技術契約5335項,技術契約成交額84.26億元。全年共登記科技成果73項,其中基礎理論類1項,套用技術類72項。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786家,其中本年新認定473家。各級重點實驗室144個,其中國家級7個。各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6個,其中國家級4個。

體育事業

2021年,昆明市運動員在國家級比賽中獲金牌10枚,銀牌9枚,銅牌4枚。2022年,昆明運動員在國家級比賽中獲金牌3枚,銀牌2枚,銅牌7枚。

文化事業

昆明的本地媒體包括雲南日報春城晚報雲南信息報雲南電視台昆明電視台昆明人民廣播電台等。昆明電視台現擁有綜合、經濟生活、文化娛樂、體育、影視和公共資訊六個頻道,每天播出新聞、經濟、文化娛樂和體育等節目總計九十多個小時,電視客群約三百萬人,是昆明地區收視率較高的電視台。昆明人民廣播電台共有四套頻率,陽光頻率(FM100.8)、快樂1028(FM102.8)、汽車廣播(FM95.4)、幸福頻道FM105。春城晚報於1980年創刊,是雲南日報社的晚報,面向雲南全省發行,是雲南地區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國家一級圖書館有雲南省圖書館昆明市圖書館官渡區圖書館、五華區圖書館、盤龍區圖書館、西山區圖書館、安寧市圖書館
截至2021年,昆明市註冊博物館37個,公共圖書館15個,文化館15個,文化站141個。專業文化藝術表演團體2個,年末登記在冊的業餘文化藝術表演團體3127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21年,昆明市有衛生機構5608個。其中,醫院317個,鄉鎮衛生院9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70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185個,村衛生室1265個。衛生技術人員9.60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42萬人,註冊護士4.79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實有病床6.51萬張。年末共有社區服務站798個。全市擁有農村敬老院30個,床位3658張。城市公辦養老機構14所,床位3715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81個,床位1.65萬張;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388個,床位5031張。
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衛生機構5818個。其中,醫院321個,鄉鎮衛生院9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69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352個,村衛生室1266個。衛生技術人員9.88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58萬人,註冊護士4.90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實有病床6.65萬張。年末共有社區服務站816個。全市擁有農村敬老院30個,床位3658張。城市公辦養老機構21所,床位4426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79個,床位1.60萬張;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499個,床位5100張。

社會保障

2021年,昆明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9.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1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8.06萬人,減少1.49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8.93萬人,增加10.3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32.89萬人,減少8.59萬人。城鎮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34.62萬人,增加9.3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人數161.53萬人,增加9.44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80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20萬人,農村五保供養5169人。全年資助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70.88萬人。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昆明”一詞作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難稽考。關於“昆明”一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大多數學者認為,“昆明”最初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昆明”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寫作“昆”、“昆彌”或“昆淋”。早期並非城市名稱,而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即今日的雲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春城一瞥
見諸記載,“昆明”一詞的出現,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當時的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寫道:“西自同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里。”由此可見,“昆明”一詞是古代雲南一個少數民族的族稱。
“昆明”作為地名出現,則是在唐代。“武德二年,於鎮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按此處置昆明縣,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鎮(今鹽源縣境)。唐代為什麼把定笮鎮命名為“昆明”,記載當中已寫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此處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蓋漢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雲南西部地區。直到南詔大理國時期,烏蠻白蠻興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為烏蠻、白蠻據有,昆明族才東遷滇中,聚居於滇池周圍。宋寶祐二年(1254年),元滅大理,在鄯闡設“昆明千戶所”,“昆明”始作為地名出現,延續至今。“昆明”一詞的含義,晉常琚解釋說:“夷人大種日昆,小種日叟。”這句話可解釋為人口眾多的昆明族。

風俗民情

昆明是一個多民族匯集的城市,世居26個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漢、彝、回、白、苗、哈尼、壯、傣、傈僳等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響,融會貫通,同時又保持各自的民族傳統,延續著許多獨特的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和文化藝術。生活在昆明地區的各民族同胞熱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風淳樸,無論是其待人接物的禮儀、風味獨特的飲食、絢麗多彩的服飾,還是風格各異的民居建築、妙趣橫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受到鮮明的民族特色。
在眾多的民族節日中,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繞三靈”,傣族的“潑水節”,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桿節”等久負盛名,節日活動豐富多彩。每逢節日,各民族民眾都會穿上自己手工刺繡染制的民族盛裝,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一起,舉行摔跤、鬥牛、對歌等活動。按照歲時節令,農曆三月初三的西山調子盛會、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陽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觀賞月等許多習俗在民間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藝種類繁多,滇劇花燈戲、民歌小調以及少數民族劇種、民間敘事長詩、民間傳說等,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和傳頌,為廣大人民民眾喜聞樂見。
白天舉行鬥牛、摔跤等娛樂活動;入夜則點燃火把,成群結隊行進在村邊地頭、山嶺田埂。
全村男女老少身著盛裝,抬著燈具到村外的井邊或河水源頭燒香磕頭,又唱又跳,耍龍舞獅。
踩街文化活動自1990年開展以來,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多,全八街鎮4.2萬人,2003年參加活動的近3萬人,很受百姓歡迎。

文化遺產

截至2021年,昆明市有各級非遺項目703項,其中國家級7項、省級75項、市級270項、縣級351項;有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844人,其中國家級7人、省級76人、市級213人、縣級548人;有省級非遺傳承基地5個、市級非遺傳承基地14個、縣(區)級非遺傳承基地6個,有各類非遺傳習館(所)62個。

風景名勝

昆明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各級政府保護文物200多項,有石林世界地質公園、滇池安寧溫泉九鄉陽宗海轎子雪山等國家級和省級著名風景區,還有世界園藝博覽園雲南民族村等100多處重點風景名勝,10多條國家級旅遊線路,形成以昆明為中心,輻射全省,連線東南亞,集旅遊、觀光、度假、娛樂為一體的旅遊體系。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人文地圖
2021年,昆明市接待國內外遊客17351.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7.2%。其中,國內遊客17347.94萬人次,增長27.3%。旅遊總收入2308.46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其中,國內旅遊收入2306.75億元,增長21.6%。
風景名勝
名稱
簡介
圖片
石林
石林風景名勝區,位於路南縣境內,距昆明市86千米,景區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疊水、長湖、月湖、芝雲洞、奇風洞7個風景片區組成。全縣共有石林面積400平方千米,是一個以岩溶地貌為主體的,在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風景名勝區,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石林
九鄉溶洞
九鄉溶洞是國家級風景區,地點位於昆明市宜良縣,景區距離宜良有40多千米的路程。據說九鄉何以得名,人言人殊。九鄉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雲南省新興的以溶洞景觀為主、溶洞外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名勝區。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九鄉溶洞
世博園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是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園區整體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氣勢恢弘,集全國各省、區、市地方特色和95個國家風格迥異的園林園藝精品,庭院建築和科技成就於一園,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主題,是一個具有“雲南特色、中國氣派、世界一流”的園林園藝精品大觀園。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
滇池
滇池位於昆明市南的西山腳下,其北端緊鄰昆明市大觀公園,南端至晉寧縣內,距市區5km,歷史上這裡一直是度假觀光和避暑的勝地。滇池形似弦月,南北長39km,東西寬13.5km,平均寬度約8km。湖岸線長約200km;湖面面積300k㎡,居雲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m,平均深度5m,蓄水量15.7億,素稱“五百里滇池”。是中國第六大內陸淡水湖。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滇池
雲南民族村
雲南民族村位於昆明市西南郊滇池之濱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內,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民委民族文化基地、CIOFF中國委員會民間傳統文化基地、國家民委全國首批民族工作聯繫點之一。占地面積89公頃,距市區8km,背靠滇池,與西山森林公園、大觀公園、鄭和公園等著名風景區隔水相望,是雲南省新興的旅遊度假勝地和展示雲南26個民族社會、文化、風情的視窗。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雲南民族村
大觀樓
大觀樓位於昆明市區西部,距市中心約6km。始建於康熙年間,因其面臨滇池,遠望西山,盡攬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園後可遊覽涌月亭,凝碧堂,攬勝閣,觀稼堂等樓台亭榭。園中最具觀賞價值的大觀樓臨水而建,樓高三層,其中題匾楹聯佳作頗多。由清代名士孫髯翁所作180字的長聯,垂掛於大觀樓臨水一面的門柱兩側,號稱“古今第一長聯”。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大觀樓
大疊水瀑布
大疊水瀑布位於路南縣城西南20千米,大疊水瀑布又名飛龍瀑,號稱"珠江第一瀑"。瀑布的水源系南盤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達150立方米/秒。有公路相通至疊水電站,舍車步行二三千米便可到達。景區中群山聳立,植被豐富,滿目青翠。清水河峽谷陡峭險峻,幽深古雅,處處散發著大自然深處的濃鬱氣息。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大疊水瀑布
西山
西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滇池旅遊度假區核心景區之一,位於昆明市西郊15km,由華亭山、太華山、羅漢山等組成。它峰巒連綿40多千米,海拔1900~2350m。相傳古時有鳳凰停歇,見者不識,呼為碧雞,故也稱碧雞山。又因形狀像臥佛,也叫臥佛山。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西山
翠湖
翠湖位於昆明市五華山西麓,占地面積352畝。湖東北有“九泉所出,匯而成池”,故又名“九龍池”。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內多種荷花,藕花飄香,舊有“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撫樓台”之聯,被譽為“城中碧玉”。有亭、台、迴廊、曲橋等建築,其建築精緻玲瓏,亭閣均有匾對,歌詠園中的景觀。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翠湖
金馬碧雞坊
金馬碧雞坊位於昆明市中心三市街與金碧路匯處,雕樑畫棟精美絕倫,東坊臨金馬山而名為金馬坊,西坊靠碧雞山而名為碧雞坊。北與紀念賽滇池的“忠愛坊”相配,合稱“品字三坊”,成為昆明鬧市勝景;南與建於南詔的東西寺塔相映,顯示了昆明古老的文明。東坊臨金馬山而名金馬碧雞坊始建於明朝宣德年間,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金馬碧雞坊
東川紅土地
東川紅土地被專家認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約熱內盧外最有氣勢的紅土地,而其景象比巴西紅土地更為壯美。東川紅土地指的是位於昆明市東川區西南40多千米的新田鄉、有一名叫“花石頭”(在109千米程碑處)的地方,這裡方圓近百里的區域是雲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東川紅土地
圓通禪寺
雲南圓通禪寺位於昆明市區內的圓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同時它也是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它始建於唐朝南詔時代,初名補陀羅寺。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建圓通寺,元朝皇帝“賜璽書嘉”。擴建工程歷時18年,直到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才告完成。明朝時,圓通寺得到擴建,山頂又新建接引殿。清朝時也得到多次重修。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圓通禪寺
真慶觀
真慶觀初名“真武祠”,始建於元代,是海內外道教界知名的道觀。真慶觀也是歷史上昆明市區占地面積最大、保存明清兩代建築最多、較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群。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真慶觀
官渡古鎮
歷史悠久的官渡鎮位於昆明東南郊,是昆明地區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鎮之一。官渡古鎮大門(大牌坊)位於昆明東南郊 8 千米處,地處滇池北岸、寶象河下游,占地 17 平方千米。 官渡古鎮文化古蹟眾多, 人文景觀豐富, 在不到 1.5 平方千米的面積內就有唐、 宋、 元、明、清時期的五山、六寺、七閣、八廟等多處景觀。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官渡古鎮牌坊

地方特產

地方特產
特產類別
特產介紹
雲南省昆明最為有名小金沱,有益健康、養顏、明目、提神、守一軒小金沱,昆明代表性企業、七彩雲南、守一軒。
山茶花
雲南山茶花,花大色艷,有的一株盛開萬朵,如火如荼,紅霞一片。山茶花早在1300多年前就被人們發現。栽培始於隋、唐,宋漸多,元代以後與日俱增。被譽為“雲南山茶甲天下”。
昆明牙雕
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有立體牙雕和平面牙雕之分,更值得一提的是刻字組像,形象生動,雕工精細,設計精巧,是難得的工藝收藏珍品。小牙雕大約幾十元,大一點的上百元左右。
茶雕
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通過雕刻純鋼模具,並使用模具將普洱茶壓製成具有各種造型風格的茶雕作品。
蠟染
蠟染是流行於雲南省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手工染印工藝品,昆明蠟染面料融合雲南少數民族的文化,圖案獨特新穎,古樸大方,一塊蠟染布的價格約15元左右。
路南挑花
路南挑花是石林彝族自治縣撒尼人(彝族的一個支系)的傳統手工藝,歷史悠久。主要產品有背包、桌布、窗簾、服飾等。挑花手法多樣,有單面挑、雙面挑:有素色挑花,有新色絲線挑花。有的產品有挑、有繡、有補。其成品或精巧,或粗放,充分表現了撒尼人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木雕工藝品
是用比較珍貴的木料雕製成的各種工藝品,古樸別致,深受遊客的青睞。比較集中的木雕工藝品銷售點一是花鳥市場,二是翠湖南路的眾多工藝品店。
這是雲南獨特的工藝美術技藝。產品以烏銅為胎,在胎上雕刻各種花紋圖案,以金或銀冷嵌其間,即呈現黑黃或黑白分明的裝飾效果,色態極其雅致。如使烏銅走銀與斑銅和錫制工藝品相結合,裝飾效果顯得更加鮮艷明朗。
錫工藝品
錫工藝品採用箇舊出產的高純精錫,經過溶化、壓片、下片、造型、車光等多道工序,再精鏤細雕,刻上各種圖案,精心製作而成。其成品潔白似銀、光亮如鏡、還具有耐酸鹼、無毒無味、防腐、不易氧化等特點。錫制工藝品品種繁多,巨細皆備,除生活用品外,還有許多精緻美觀的藝術品、欣賞品、禮品和獎品
雲南斑銅
昆明青銅製造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西漢時期昆明地區就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奇異的地域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的青銅文化。斑銅工藝就是在吸收青銅、銅鼓製作技術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一朵奇葩。斑銅製作工藝複雜,它採用獨特的工藝使銅和其他金屬混而不合,呈現出各種瑰麗的棱斑花紋,色彩金黃交錯,華貴高雅,因而取名斑銅。
雲南食用菌
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山多林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秋兩季,時晴時雨,為食用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極其有利的自然條件。雲南食用菌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在滇味菜餚中是名貴的“山珍”。其中最具經濟價值的是雞樅松茸竹蓀,此外還有牛肝菌羊肚菌青頭菌乾巴菌猴頭菇等。
雲南水果
各種時鮮水果,品種繁多,四季不斷,昆明街頭常年都有供應。著名的果品有景谷象牙果,新平、元陽、元江、鳳梨、紅河玉溪思茅、芝麻蕉、天寶蕉、矮腳蕉、鳳梨蜜、寶珠梨、大樹楊梅、青蘋果、黃桃,昆明、桃李、會澤、石榴、酸角等。
雲煙
雲南紅雲紅河集團生產的“雲煙”、“紅山茶”、“茶花”、“大重九”、“春城”等產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雲子
即雲南圍棋子,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早年以永昌府(今保山市)生產的棋子質量較高,又稱永子,明清時期為進獻皇室的貢品,雲子古樸渾厚,手感舒適,色澤柔和,適於弈者作長時期的觀看與思考。白子潔白如玉,黑子在棋盤上呈漆黑色,手指夾住對著光看則呈碧綠色,素有“國寶”之稱。
小吃
過橋米線青頭菌、雲南臭豆腐、豆花米線涼米線、罐罐臭豆腐、罐罐雞、醃菜包、鹵腐(腐乳)、寶珠梨、滷鴨子、小白魚、海榨、宜良烤鴨松茸、火焰土豆泥、雞、摩登粑粑、毛肚、涼雞米線鹵餌絲包漿豆腐、鬼雞、滾鍋牛肉、蚝油蘆筍、黑椒牛排、厚片、糊辣魚火鍋、花椒香腸、黃金餅、回餅、茴餅、火樹銀花、米布、米酒、 牛肝菌貢丸木瓜牛奶南瓜湯圓、嫩牛、檸檬蛋奶、雞湯白菜、雞油、見手青、醬爆茄子、金牌吊燒雞、金沙玉、金條稀豆粉、韭菜炒葛根粉、紫米粑粑、血腸、烤雞腳筋、乾巴菌、玉米漿、乾鍋蝦、涼拌魚皮、米漿粑粑、糯米砣、酸辣粉、炸牛奶、燉豬腳、官渡粑粑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風味

對外交流

領事機構

序號
領事機構
領區範圍
設館時間
地址
1
雲南、貴州
1993年9月1日
昆明市迎賓路99號
2
雲南
1993年11月25日
昆明市彩雲北路6800號
3
雲南、貴州、湖南
1994年7月1日
昆明市東風西路11號順城東塔18樓
4
雲南、四川、重慶
1999年11月4日
昆明市滇池路南亞風情第一城B座寫字樓15樓1503室
5
雲南、貴州、四川
2004年2月
昆明市白雲路258號官房大廈14樓
6
雲南
2005年1月
昆明市北京路155號附1號紅塔大廈507室
7
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
2013年5月21日
昆明市滇池路1399號3樓
8
待開館
待開館
待宣布

友好城市

城市
所在國家
結好時間
1981.11.05
1982.02.17
沙溫
1985.05.14
1986.05.15
1988.08.14
1997.09.25
1999.06.07
2001.05.10
2003.08.11
2005.08.18
2008.09.18
緬甸
2008.10.10
2009.08.21
2010.08.27
斯克耐克特迪
美國
2010.08.27
2011.10.28
阿克瑪
2013.03.29
2013.07.06
2013.10.23
註:2020年4月14日,澳大利亞瓦加瓦加市斷絕與昆明市的友好城市關係。4月22日,瓦加瓦加市議會通過決議,決定撤銷此前終止瓦加瓦加市與昆明市友好城市關係的決定。

著名人物

鄭和:昆明晉寧人,原名馬三寶,回族。七次下西洋,歷經39國,最遠達非洲,紅海海岸。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昆明市(春城(雲南昆明代稱))
昆明風光
楊一清:昆明安寧人。明成化年間進士。官至太師、吏部尚書、華蓋大學士。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故稱四朝元老。因總制過延綏、甘肅、寧夏,故稱三邊總戎,因生於雲南,長於湖南,老於江南,故稱三南居士。

榮譽稱號

中國(大陸)國際形象最佳城市
全國改革開放先進集體
中國十大活力城市
中國最佳生態宜居城市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中國十佳投資創業城市
雲南省首批文明城市
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
中國最具軟實力城市
聯合國宜居生態城市
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
中國最關愛民生城市
聯合國人文宜居城市
中國文化產業創意城市示範獎
全國低碳交通運輸試點城市
共和國60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數位化城市管理試點城市
共和國60年最具投資潛力城市
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
國家低碳城市試點
中國最佳休閒宜居綠色生態城市
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
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實驗區
2004-2009中國見義勇為工作優秀城市
2008年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8中國製造業最佳投資城市
2009中國全面小康十大民生決策城市
2009中國經濟科學發展十佳城市
2009中國最具創新力城市
2009年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9全國十大安全感城市(第9位)
2009年中國十大美滿度城市
2009年中國最佳退休城市
2010中國十大最美城市
2010年中國最具海外影響力城市
2010年度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0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1中國綠色發展指數十佳城市
2011中國最幸福感城市金獎
2011年度中國魅力城市
2011中國物流業城市大獎
2011年最具國際影響力城市
2011聯合國宜居城市
2011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
2011年國際友好城市三十強
2011年國際形象最佳城市
2011年度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
2011年中國國際化城市三十強
2011年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三十強
2011年度全國城市空氣品質第二名城市
2011年應對氣候變化競爭力十強城市
2011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五周年特別榮譽大獎
2012年國家三網融合試點城市
2012中國避暑旅遊城市榜
2012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第五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中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第一名
全球避暑旅遊名城榜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暢遊中國100城
城市產業競爭力全國排名第47
《中國國家旅遊》最佳優質旅遊城市。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23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25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第39
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第11位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第38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排名第456名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
“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
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市
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避暑城市榜單第一名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上榜“2020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排名第13名
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
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0年特色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生活類)
2020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排名第454名
“2020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第33名
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2021年8月,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2021年9月,入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特大城市”(按城區人口數排序)
2020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2021數位化轉型百強城市
2021年信息消費示範城市
2021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
“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41名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
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
2022年,入選全國首批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名單
第一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地區
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
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
2022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名單
2023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評選的“新一線城市
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