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隴村

河隴村

河隴村(Hé lǒng) ,原名賀隴。在潮陽西北50里。屬銅盂鎮。元至正至明洪武年間(公元1341—1370年)建村。聚落呈塊狀,房舍多為磚瓦木結構平房。以農為主。總面積12.70平方公里。有耕地3100.05畝,主種水稻、甘薯、生柑、花生、香蕉等;山地15945畝,營造薪炭林,磚瓦燒制為傳統工藝。

河隴村面朝練江,背靠河隴山,村中有初級中學和國小各1所。人口大約7600,洪和公路經村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隴村
  • 外文名:Helong Village
  • 原名:賀隴、河美鄉、河隴鄉
  • 地理位置:潮陽城區西北50里,屬銅盂鎮
  • 建立時間:元末明初(公元1341—1370年)
  • 人口:約7500人(2010)
  • 方言:潮陽口音潮汕話
  • 氣候條件: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    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 火車站:廈深鐵路潮陽站
  • 車牌代碼: 粵D
  • 姓氏、其它
歷史沿革,始建,四鄰四至,東北,西南,東南,西北,變遷大雜居,斥界內遷,混沌階段,基本成型,歷史事件,山川形勝,星野,山川,古蹟名勝,三山國王廟,佛祖宮,三王古廟,寨門及瓮城,著存堂,現代,文化傳承,產業經濟,寰宇兄弟,

歷史沿革

河隴村為自然村,古稱賀隴,因地處幽嶺東南余麓而得名。其住民歷史甚遠,由古代家族聚居發展而成。如其中吳姓先民遠祖可溯至古公亶父。元末至正年間(公元1341年),賀隴寨人口已初具規模,潮陽監縣達魯花赤熊按攤不花置賀隴屬興仁鄉,賀隴建制正式開始。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潮陽縣,縣治置於臨昆孤山之麓,賀隴屬潮陽管轄。
河隴村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並潮陽入海陽縣,至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又拆海陽置潮陽。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韓愈謫刺潮州,縣治從臨昆遷至新興鄉(即今棉城)。是時潮陽已設新興、興仁、豐恩、豐歡等4鄉。賀隴屬興仁鄉。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復並潮陽入海陽縣,至十年(公元1140年),又拆海陽置潮陽。
至正年間(約公元1341年),監縣達魯花赤熊按攤不花置賀隴屬興仁鄉,賀隴建制正式開始。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熊按攤不花於新興鄉築土城為城廊,管轄縣內14團。其時潮陽縣為土人所據,陳遂占據邑治,謝均正據歧山都(今和平),胡祿據荊隴(黃隴都一帶)。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知縣楊智奉例丈量境內田土,稽民數定賦役製圖,更14團為16鄉都,賀隴屬貴山都嘉靖年間,潮陽區域變動,設定10都,賀隴仍屬貴山都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及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潮陽縣先後有直浦、竹山、招收、砂浦、隆井5都和附廓、峽山、舉練3都之半,共186個圖里被迫內遷。賀隴一分為二,一半為原來貴山都管轄,一半為新遷來之舉練都管轄,以本地上寨老爺廟分水嶺為界,史稱“斥界內遷”。
民國初年,潮陽縣撤都置區,全縣設9個行政區,賀隴屬潮陽第六區,區署設於谷饒墟。
1952年8月,潮陽縣將原10個區改建為17個區(仍用序列區名)、1個區級鎮,轄119個鄉。銅盂始設區,分列第七區,賀隴脫離第六區谷饒歸其管轄。1956年拆區並鄉,1957年合併大鄉,1958年銅盂成立人民公社(紅鋒公社),1984年銅盂撤社建區,賀隴與洋尾寮合併稱河美鄉,1987年銅盂撤區建鎮,河美鄉拆分河隴村洋美村。2003年,汕頭市區劃調整,原潮陽市被分為潮陽、潮南兩個區,隸屬汕頭市管轄,銅盂鎮屬潮陽。

始建

河隴村始建於元末明初,元至正至明洪武年間(約1341-1370)。
至正年間(約公元1341年),監縣達魯花赤熊按攤不花置賀隴屬興仁鄉,賀隴建制正式開始。其時潮陽縣為土人所據,陳遂占據邑治,謝均正據歧山都(今和平),胡祿據荊隴(黃隴都一帶)。
洪武十四年(1381),楊智任潮陽縣令,奉令丈量土地,計算田畝;清查戶口,編造戶籍(稱黃冊),審定應徵賦役。1381年,全縣舊轄4鄉統14團改為16都:新興鄉分縣廓、峽山、黃隴、洋烏4都;興仁鄉分舉練、貴山、戎水、黃坑4都;奉恩鄉分直浦、竹山、招收、砂浦4都;豐歡鄉分隆井、大坭、酉頭、惠來4都。都下設圖、里,里長管征糧草。賀隴分屬貴山都,期間姓氏混雜,各祖宗出處均未詳且不可考,或為嶺南土著。時人或謂河隴吳氏出自蘆溪駒公之下,實屬無稽,未可考。人口約300。明代書載甚少,為自然生態。清康熙開始,略有記載。嘉慶道光後,族人流傳始有序
青山綠水青山綠水

四鄰四至

東北

西南

溪邊、方港

東南

洋美

西北

深坽
綠水青山綠水青山

變遷大雜居

斥界內遷

康熙元年(1662),為斷絕沿海圖里接濟鄭成功反清,吏部侍郎科爾坤、兵部侍郎介山等奉命督令濱海居民內遷50里,並築小堤為界。嚴禁越界下海,違者處死。康熙三年(1664)又令續遷。潮陽縣先後有直浦、竹山、招收、砂浦、隆井5都和附廓、峽山、舉練3都之半,共186個圖里被迫內遷。由於地理位置關係,河隴村一分為二,一半為原來貴山都管轄,一半為新遷來之舉練都管轄,以本地上寨老爺廟分水嶺為界,有“一鄉二都”之說,及後升級為圖,以河隴吳氏著存堂子孫居多。嘉慶同治後,族人陸續興建祠堂及堂號。
大興土木大興土木

混沌階段

萬曆到清康乾年代,各雜居人氏以生存為本能,依據習俗,逐步尊吳氏延陵渤海著存堂天元公,張氏清河郡張儀等為始祖,逐漸繁衍,開枝散葉。
人工天不如人工天不如

基本成型

清嘉道之後,延陵吳氏及清河張氏已流傳有序,至今各播生出近30輩子孫,世系皆可考。其它姓氏人數甚少,播遷較為晚近。吳氏入寨始祖天元墓冢有兩處,其一位於寮前山前,另一位於公山墘,或言兩墳皆為假冢。公山墘一處坊間有用“稻草人引靈”瘞埋傳說,假墳無疑;寮前山前一處待日後開發,有無屍骨則自明。張氏始祖初始幾代散葬凌亂。清道光年代,後人遷葬附於苦望肚潮下郭氏穴旁,喝形“屎坐瓮”。
發展年代發展年代

歷史事件

1、元朝至明朝
元朝至明朝約300年間敘述甚少。唯本山龍宮山東南坡吳姓二世明萬曆丁酉(1597)葬玉崗公,墓冢完整,碑相齊全,可以鑒鏡。前推後論,莫不中肯。
2、清初順治始至清末光緒
200餘年間府縣之志所載寥寥。然明嘉靖3年(1524)之“鴿變”及清嘉慶7年(1802)之花會”,荼毒本鄉甚眾,鄉民又經歷兩次大洗牌
3、清光緒初年後始載縣府志
1、光緒四年(1878),貴山都賀隴(不含舉練都)、溪邊爭靈山水械鬥,由惠潮嘉道調處。
2、民國4年(1915),秋九月亢旱貴山都賀隴(不含舉練都)與溪邊爭靈山水源發生械鬥。俗稱“溪邊破番客,賀隴破成伯”。
3、民國33年(1944),“7-20強颱風” 7月20日潮陽強颱風,田禾損失無數,賀隴大受其害。9月24至25日再起強颱風,屋宇倒塌甚多,餓殍四起。
8月6日,日軍板本部永芳敖幸中隊流寇暗經孤坑山小徑,欲襲六區(谷饒轄)賀隴村(保),被國民黨自衛隊協同保全隊(時賀隴未設保長)擊敗。
4、民國35年(1946),始設保長。是年,民國政府成立潮陽縣民眾自衛總隊,縣長余建中兼任總隊長,另設副總隊長若干人,轄區鄉(鎮)、保民眾自衛隊。民國38年(1949)4月改編為潮陽保全團。賀隴保有保長几任,協助抗擊共產黨郭成、劉斌(後為吳揚、吳表凱)領導的小北山武工隊
5、民國38年(1949),7月5日,閩粵贛邊縱二支第一、三、四、五、九、十一團共3000多人聯合作戰,解放六區(谷饒轄)。是役殲守敵潮陽保全團第三營110多人,斃、傷從縣城前來增援的敵人60多人,活捉營長黃少初。賀隴保解放。
是年,賀隴翠峰岩聖母娘娘大塔反覆抽籤沒有得主,事急,由理事人員倡議分給全體鄉眾,簽成。大塔砸碎,溶入食水沄,鄉眾汲水食平安。隔年才曉得是換了朝廷(解放)。
是年農曆6月,“蝦仔地”與“三畝區”交界水田有“鴿鳩燒刣”。清晨天蒙蒙亮時分,水田裡堆堆疊疊數不清的“鴿鳩”自發分成兩派,脊背有黃紋為一派,無紋為一派,各含“苦望枝骨”尖或“含殼草”為矛盾,相互廝殺,血肉模糊,屍橫遍野,日出自退。有人拿筐籮盆桶滿裝餵雞鴨,雞鴨不食。
聖母娘娘曾設乩童。解放前幾年,乩童于山壩埕古井處持符劍搭高台與銅盂郭氏古墓鬥法,力乏失敗,急不能下,口中嘰里咕嚕。圍觀之人急中生智,大呼“民眾一人一把草”,稻草摞高,乩童安全下來。由此訛化為乩童講“客話”。及後平整耕地時,在古井中起出屍骨一副。
老乩童死後,八十年代初,有好事者又組織奉咒產生新乩童,雖“行火路”時雙腳燙傷差強人意,勉強通過了一系列儺戲法術。1983年深秋某一夜,新乩童帶領一眾屬龍屬虎人丁,身藏符頭,手持令旗令箭,飛奔往寮前山而去。隔日清早,挑糞澆菜的人們發現,早先豎於新橋林氏七世祖墓旁用亂石及鋼筋混凝土築成的“膏藥旗”護砂不見了。及後又施展了一些法術,如大隊址、中學的“拍火”儀式等。後來因為利害關係,分贓不勻,當局者將乩童蔑稱為“狗爺”廢黜。爾後再選幾次乩童,終未有果。
每年的正月十七是河隴村“聖母娘娘”出遊的日子,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河隴村最盛大的游神活動。游神隊伍達數百上千人,有英歌舞、儀仗隊、腰鼓隊等,人們用拜神、游神等方式祈禱新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該活動一年一次,從不間斷。
自2014年起至今,在正月十七下午,游神活動接近尾聲之時,本村善人吳先生就在其老屋前空地上進行善舉分金買市,用現金布施討乞者。乞人聞風而來,人數常達幾百之眾。他們有秩序的在空地上圍坐成一個大的栲栳型,吳先生按順序一邊派發10圓或20圓的現金,一邊叮囑他們,要好好乾活,好好生活。場面蔚為壯觀
6、1951年1月16日,潮陽縣人民政府召開民眾工作會議,學習土地改革法並部署土地改革工作。全縣土地改革分為清匪反霸,退租退押(稱“八字運動”);劃分階級,分田分地;開展複查,發土地證三個階段進行。至1953年春耕前後完成了全部任務,土改結束。劃出地主富農若干戶。
賀隴大隊批鬥大會賀隴大隊批鬥大會
7、1952年8月,全縣將原10個區改建為17個區(仍用序列區名)、1個區級鎮,轄119個鄉。銅盂始設區,分列第七區,賀隴鄉(保)脫離第六區谷饒歸其管轄。
8、1956年12月,汕頭專區實行撤區並鄉,潮陽縣18個區(鎮)、119個鄉並為44個大鄉、3個鄉級鎮。賀隴屬中練鄉。即:棉城、海門、達濠3鎮和金浦、平西、鳳崗、廣澳、潮光、和平、溪頭、港頭、峽山、東浦、泗聯、谷饒、深石、和練、中練、貴嶼、南陽、上練、司馬浦、大布、仙城、金溪、陳店、石橋頭、大長隴、河浦、珠園、錢塘、兩英、古厝、金甌、雷嶺、石船、沙隴、成田、井都、關埠、下林、金玉、灶浦、西臚、華陽、桑田、波美等44鄉。賀隴屬中練
是年,豬肉實行城鎮憑票定量供應,鄉村憑證限量供應。
9、1957年2月,潮陽縣在銅盂動工興建練江防潮灌溉水閘。全閘36孔,閘上有通道,閘北側建有過船閘。1958年3月竣工使用。賀隴派人參加修建。
12月,全縣44個鄉、3個鄉級鎮合併為27個大鄉、3個鄉級鎮。即:棉城、海門、達濠3鎮和平西、金浦、鳳崗、河浦、珠園、和平、港頭、沙隴、井都、峽山、司馬浦、兩英、石船、雷嶺、陳店、金溪、大長隴、上練、貴嶼、南陽、銅盂、谷饒、灶浦、西臚、桑田、華陽、關埠等27鄉。1958年6月,政區再度合併為2鎮17鄉,即棉城、海門2鎮和金浦、和平、峽山、谷饒、銅盂、貴嶼、司馬浦、陳店、兩英、石船、雷嶺、沙隴、井都、關埠、金玉、西臚、桑田等17鄉。河隴歸銅盂管轄至今。
10、1958年9月,北港運河上中游的南溪至潮港加寬,賀隴派人參加勞動。是月底至翌年,全縣大搞平整耕地,賀隴深翻改土800畝。至1964年,陸續修建擴建湖仔、陂肚等小型塘庫。
9月,銅盂設人民公社(曾稱紅鋒公社),至1975年後,幾經變動,賀隴大隊又稱河美鄉、賀隴鄉、河隴鄉。1983年12月,社隊建制改為區鄉建制,河隴村長達26年的人民公社歷史結束
11、1959年6月至9月,連續幾次大降雨,颱風暴雨與暴潮,房屋倒塌致人死傷。
12、1960年5月4至6日,天降特大暴雨,造成洪澇災害,賀隴大隊嚴重受災,房屋倒塌,死傷多人。
吳欽(本縣人)任縣長,始設特種商店,僑戶憑僑匯券可以購買糧、油、肉、布等緊缺物資。賀隴糧油肉布等物資奇缺。
13、1962年8月30日至9月2日颱風,又值農曆初三大潮期,大潮、暴雨泛濫。 10月3日強颱風,風力9~11級,降雨量僅16~43毫米(俗稱火燒颱風),賀隴大隊受災農田,倒塌房屋,死傷人員嚴重。
14、1963年,自上年9月11日至是年6月9日,全縣出現特大旱災,持續亢旱270多天,練江水閘以上的江水因大旱被車乾。因地勢原因,賀隴大隊顆粒無收。社員開始水腫餓死病死
15、1964年7月1日,全縣進行第二次人口普查,以是日零時為標準時間,賀隴大隊596戶,人口2997人。
16、1967年4月起,賀隴大隊開始執行“家家高掛紅太陽(毛主席像),戶戶設立寶書(毛主席著作)台”的民眾性活動。
11月,全面關閉糧油自由市場,賀隴大隊禁止生產隊之間以化肥換糧食。舊曆年底停辦華僑建築和修理房屋儲蓄存款,取消憑僑匯供應建築材料。
17、1968年初,革委會成立,出現了司令部和造反兵團等叫法的團體,賀隴民眾學生游斗牛鬼蛇神
18、1969年7月27至28日強颱風(稱“七·二八”強颱風),風力10~12級,伴有暴雨,特大海潮,賀隴大隊水深2米多,倒塌房屋37間,砸死砸傷數人。
11月後,賀隴大隊接納上山下鄉和黑五類人員及家屬數口,至1979年回城復戶。
12月,賀隴大隊派員修築海門灣攔海閘壩。
19、1970年,積肥改土,繼續興修水利,鞏固加深加高灌溉溝渠。賀隴學習推廣“土油池”。
20、1973年,賀隴民眾學生開展批林批孔運動。
21、1975年,賀隴大隊派員參加修築南山截洪,名額分配各生產隊落實。
22、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是夜,全縣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隔日賀隴民眾在生產隊收聽首都追悼大會實況廣播。
是年,進行殯葬改革。賀隴大隊成立治喪委員會,建立殯葬隊。規劃路仔山為墳地,稱“抽底棺材”。
23、1977年,賀隴沿公路旁房屋白灰牆上寫著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大幹苦幹,三年大變”等大標語。
是年大亢旱,在銅盂人民公社施行人工降雨,成效不大。後又猛降大雨,雷電交加,內澇嚴重。
24、1979年2月,賀隴大隊有現役軍人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未立功。6月,處理歸還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擠占的僑房。
25、1980年春,賀隴大隊推廣農業承包到組,包產到戶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至1982年12月,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夏糧入庫採取“戶交隊結”的方式。
26、1982年7月1日,全縣進行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是日零時為標準時間,賀隴大隊總戶數723戶,分21個生產隊,總人口3559人。
27、1983年7月13日,撤銷汕頭地區建制,實行地市合併、市領導縣的體制。12月4日,銅盂人民公社改稱銅盂區,賀隴大隊與洋美大隊合併改稱河美鄉
8月至9月, “嚴打”第一戰役、第二戰役開始。至1984年9月,河美鄉有多人被捕入獄
28、1985年1月1日,應上級規定,河美鄉取消生豬派購,實行豬肉議購議銷政策。民眾有錢就可購買豬肉。
同年,本鄉洋美大隊人吳至銳任潮陽縣長,1986年9月30日辭職。
29、1986年11月8日,銅盂區撤區建鎮,河美鄉分為兩個自然村—河隴村和洋美村
30、1989年8月,河隴村複查落實清退“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擠占住房。
31、1990年4月26日,河隴村設定花崗岩石村名村標(172厘米×86厘米),立於河隴中學門口左側。
7月1日,全縣進行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是日零時為標準時間,河隴村總戶數983戶,4857人。
32、1991年7月19日,9107號強颱風在汕頭沿海地區登入。潮陽縣風力10~11級,陣風12級以上(38米/秒),並夾帶暴雨。河隴村房屋倒塌多間,損失嚴重。
33、1993年4月9日,設立潮陽市(縣級),至2003年1月29日設潮陽區。期間河隴村名稱及上轄部門未變。
34、1998年6月13日,銅盂鎮河隴、草尾及和平鎮草潮等6村因遷移懷疑是傳說中宋朝兵馬大元帥古墳引起民眾性械鬥事件。當晚,河隴村分5輛大貨車載人,出動壯丁約400人,身藏符頭,持刀持械,以移墳為藉口,到草尾村找人鬥毆,受草尾村40多人狙擊,河隴村人現場3人受傷,運輸車5輛均被燒毀。餘眾藏於山間樹叢,借著夜色,假扮“燒詩頭”(枯樹頭)藏匿,逃避草尾村人攻擊,得以保全,待草尾村人撤退後,繞過後山,披荊斬棘,陸續乘夜從西臚折回,至次日中午方清點人數齊全。山上無路,受樹木劃傷者眾多。潮陽會同汕頭市政法部門趕赴現場,制止事態發展,後抓獲12名違法犯罪人員治罪,開大會對民眾進行法制教育,平息事件。翌日,應約聚於“匙免祠”前的熱血青年所至寥寥。日近晌午,在“夏龜抽”一聲哀怨的“散甫母...”中散去。河隴版的《虎虎虎》流產。
35、1998年12月至2008年7月期間,“土地財政”之風颳來,河隴村出現多起“地求榮”事件。在未經國土部門批准的情況下,村兩委擅自將村集體所有的位於東交仔、八塊仔、三片洋、東溝仔、老房厝前、廁池地、新公路下、五房祠前八個洋坊的土地發放給村民占地建房,面積總計14.374畝(其中耕地13.294畝、其他農用地0.15畝、建設用地0.93畝)。潮陽區處理土地違法問題督導組辦公室發出了“關於限期落實違法用地整改通知書”,但未改變既成事實,責成無效。
自2007年後,由於當局打壓,依賴賣土地收入的路子已經行不通了,土地成為敏感問題。各路人馬均小心翼翼,不肯輕易試水,以至於如2013年“大肚平”項目經起鬨胎死腹中。各級政府對土地進行嚴格管理,相繼出台了國土管理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致村居一級政府收入萎縮,甚至是零收入。河隴村過著舉債運作的日子,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
36、2012年夏,“廣場舞”來襲河隴村。不說大媽們扭的村村勢勢抑或婀娜多姿,大池頭空地周遭住民著實領略了巾幗們的奔放。但也有附近居民戲謔為“免費過著帝王般的生活”:美女如雲,夜夜笙歌
37、2013年底,洪和公路改道村東。原洪和公路河隴段壽終正寢,光榮退休。在當局主持下,群策群力,將該段道路重新修築,闢為村道。疏浚排水暗渠,增設路燈。遠遠望去,古寨泛起了一點現代的生機
38、2013年底,隨著“三角埕”旁最後一批廁池被拆除,伴隨河隴人生生息息幾百年的自給自足的農耕自然生態結束。牆壁上寫著“嚴禁社員落廁池瓦蛆(網蛆蟲)餵雞鴨,嚴禁耕牛落田,嚴禁社員上山偷覓草,違者罰款”等鄉規民約的寨內民兵樓和相關標語完成歷史使命,成為文物,靜靜地等待著後人的考古與發掘論證。河隴村的人們由此華麗轉型,光榮地加入偉大的“農民工”隊伍,具有劃時代意義。人們滿懷激情,敞開胸懷,高速狂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康莊大道上。
39、2015年,大樂透一等獎出現在本村,小機率事件發生了,俗稱“籽拍入浪鳥康”。
40、受“聖嬰現象”影響,本村經受58年來低溫的洗禮。2016年1月24日下午,本村下起了“霰”,狀如熟薯丸,落地經久不化;是夜,氣溫繼續下降,至凌晨,屋頂路旁,淺水成冰,人們於“林埠田”處錄得零下二度的低溫。凍死凍傷作物禽畜無數,野外草木凋零。又值年關,菜蔬禽蛋奇貴,幾近十倍。受該次寒流影響,孱弱之人直接或間接凍死的不下三十人。
41、資本市場開始出現本村人的影子。截止至2016年9月21日,本村人吳先生通過大宗交易二級市場交易,參與舉牌了於滬市主機板上市交易的st山水,以獲取投資收益,且在不斷增持中。
42、2016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形象”的“創文”行動開始。河隴村回響號召,在當局主持下,陸續解決了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生態保護等問題。整合肉菜市場,疏浚排污溝渠,拆除亂占亂搭。鄉村環境,社會氛圍,文明素質得到了明顯改善。
村里具有濃厚鄉土文化的祠堂在不斷修建增擴或修繕修葺完成。“增其舊制,修繕一新”為其特色。是年,位於一片地段的松亭祖祠茂德堂增擴厝包後庫;茂德堂隔壁“張氏祖祠”公廳動工興建;位於老寨內的吳氏宗祠時敬堂重新修繕。連同之前已陸續重建修繕完成的老寨內吳氏祖祠著存堂、吳氏祖祠永錫堂,二片地段的衍藩祖祠愛存堂,三片地段的玉崗祖祠崇德堂、糹冏素祖祠承先堂一起,反映了古寨的發展史。雖然宗風蔚然,其傳承卻也令人遐想萬千。

山川形勝

星野

山川精氣上出而為星,各應其分野以為災祥之驗,周禮保章氏掌之。潮之分野考諸志載不易。唐書天文志:一行以為,百越為牛女。明史天文志曰:潮州府牛分。大明一統志:惠州專屬須女,潮州專屬牽牛

山川

河隴山舊曰幽嶺,高五十餘丈,闊十餘里,遠祖發自豐順銅鼓嶂,以普寧鐵山為太祖,為縣龍中停。榕水練水夾繞,西北東南走向,浩浩蕩蕩,直奔南海。受臨崑山、西豐水阻隔,翻身橫結,自成堂局。以銅缽湖水口,過方港溪經北港注入練江,陽麓餘氣悠長。後以赤竹徑巨門為御屏,左以臨崑山、西豐水為青龍,右以大坑獅子山、“賊巢”、麒麟橋水為白虎,繞繞纏纏,外有曾山(雙髻)、西山,壬嶼山、貴嶼山層層纏繞。練水彎環屈曲,橫抱於前,練江山扼住外水口。龜山、峽山、北港、練江、壬嶼山、貴嶼山為案為朝。南山高大聳立,特朝超擢。去縣甚近,隨龍之穴多見,自生門戶,小巧玲瓏,山崗平洋多結。僧大顛墓是為一例。余如本鄉上寨老爺三山國王廟、一世天元公墓、二世玉崗公墓、水稱老二峰磊仔古墓,新橋林氏六世、七世墓等,公山黃梔輋頂吳氏十七世國登天巧之穴,苦望肚嶺頂吳氏廿世子彬倒騎龍穴,路仔山頂尾竹籃澇屎嶺上吳氏廿一世承奇橫擔貼脊平腦天財穴,則極考目力。不煩述。
山水有情山水有情

古蹟名勝

三山國王廟

也稱上寨老爺宮,建於清乾隆年間。為單進磚木結構廟宇,坐西南向東北,扼賀隴寨之咽喉,後靠後溝,面朝赤竹徑,回龍顧祖局。沄北仔坑溝水匯入後溝纏於後;曲溝水曲折入懷經大埕寨牆腳深溝轉“蝦仔地”旁過“三畝區”流出方港溪,山壩埕水口山緊緊關鎖。兩水屈曲交纏於玄武腦後,蜿蜿蜒蜒,欲去還留,匯入銅缽湖出練江入海。腦後兩水合抱之地,是為賀隴老寨,環寨高築寨牆,設定寨門及瞭望口。面前有天然水塘,塘水清澈見底,鄉民稍加收拾,闢為食水沄,稱“鯉魚地”。1980年代,人們深挖清泥,掘破“魚臍”,塘水始轉污濁。廟裡供明山、巾山、獨山三山國王塑像。大門繪有鬥神,不設廟祝。上寨老爺宮地處古潮陽西北、東南分水嶺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朝至民國,嶺西各圖里鄉村歸貴山都管制;嶺東各圖里鄉村歸舉練都管制。賀隴自明朝至民國時期,行政上一鄉劃分為二都管理,分為上下寨,各行其是祭祀習俗每有不同。

佛祖宮

建於清同治年間,為三進廳房磚木結構建築。正殿供北極玄天真武元始天尊。文革時期荒廢,作生產隊庫房用。曾為大隊磚席廠用場。1983年重修。

三王古廟

也稱娘宮,建於清鹹豐年間。為三進廳房磚木結構建築。正殿供“三山國王”,偏殿分別供翠峰岩娘林九姨、鳳崗珍珠娘娘。祭祀日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七。幾經變遷,到後來,只祭祀林九姨,其它神明同饗。

寨門及瓮城

賀隴寨有主寨及瓮城(寨夾)。清乾隆年間陸續修建,至土改前建造完畢。主寨內有賀隴吳氏大宗祠(老祠)吳氏著存堂,著存堂下吳氏家祠永錫堂、時敬堂,三王古廟。瓮城有吳氏十三世松亭公茂德堂家祠。環寨四周由高大三合土寨牆圍成,設有寨門及瞭望口,寨牆外四周天然環水。主寨設東西南北四門,因與溪邊械鬥,西門不通門路;瓮城設東西二門。各寨門匾額周易方位而名,其中以南門(水門仔)“重離文明”最有特色。

著存堂

河隴吳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稱老祠。建於清嘉慶年間,以上寨老爺宮來龍入首,跌宕起伏,盡尾而結,後埕為生化腦,後溝水環抱繞過面前,溪邊溪水逆朝有情,誠為美地。著存堂供賀隴吳氏一世天元公,二世玉昆公、玉崗公牌位。“破四舊”時期廢棄,2005年(乙酉)重修。一年一祭,祀日為每年農曆十月二十。
吳氏著存堂吳氏著存堂

現代

河隴村現在屬汕頭潮陽區銅盂鎮下轄自然村。村里按自然聚居地劃分為三個片;也有人按原來生產隊制度分片,約定俗成:即一片(1隊-7隊),二片(8隊-13隊,21隊),三片(14隊-20隊)。

文化傳承

河隴村人們世代秉承百越俚人漢化後的特點,彪悍卻靜恬,怯懦卻狂躁,熱情大方卻錙銖必較勾心鬥角且各自為政。以氏族血緣關係維繫著族群,生息在這片熱土上,為了生存,世代與自然災害鬥爭著。
在勞動中,河隴村人們創作並改良了地里田間的“武戲”,號稱本土“武術”,分空手舞和器械舞,器械以“跳桿棰”(哨棒)為主,代表作有“三步嚕”、“提摔”(掘田戽水)等。在歷次與溪邊、沈前、埔頭、溪西等鄉的遊戲中,頗有斬獲僑居海外參與過以上諸事之老者,每談及此類事件,津津樂道,甚而慷慨激昂。“長串開路,短串近斗。三人一組,互為短長。由一及三,張弛有度生生不息,配合默契踏歌而來,鼓舞而去!”現在年輕人則多拿來當飯後談資。因不同文化的滲入,該遊戲已日漸式微,甚至淪落為體操,徒有其表,使人扼腕
階級鬥爭階級鬥爭
至20世紀60年代,居住在河隴村的人普遍文化程度仍然不高,能讀通報章者寥寥無幾。80年代後期起,識字程度始飛速發展,通過求學之徑討出身之人已不在少數,分布全國及世界各地。粗略統計,連同眷屬,已不下千人。

產業經濟

河隴村世代以農業種養為支柱,特產為番薯芋艿,輔以山草為特色。“普六”番薯和檳榔芋艿,用山草作柴火,這三樣東西養活了一批又一批人,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前的人對它們感情極為深厚,特別是家住洋下鄉里的河隴村親戚們。
手工業-女紅,以刺繡縫補為主,這是婦女姑娘們的勾當,卻也支撐起半邊天,關鍵時刻也能養家餬口。刺繡分補繡、鉤繡和針繡,統稱“潮繡”。該女紅工藝正在慢慢失傳。
河隴村自建村起,店肆作坊,挨礱磨房,屠宰釀造等生活行業慢慢一應俱全,一直沿用至20世紀80年代。爾後,體制變革,原屬大隊的拖拉機站、抽水機站、民兵樓、戲台、磚瓦窯等;屬生產隊的隊間、牛間、廁池等;屬外來派駐機構的屠宰場、代銷等物業或廢或賣,成為私人物產。信用社卻幸運的得以保存運轉至今。
2000年後,作坊式加工場逐漸萌芽零星出現服飾日用品消費電子木器周邊產品的加工業。

寰宇兄弟

河隴村在七百多年漫長的發展歷史中,由於戰亂災荒析居任官投親、求學、貨殖等原因而遷徙于海內外者眾多,人口達30,000以上。遍布於全國各省區,港澳台。“紅頭船”後,經安南暹羅檳榔嶼東南亞國家或地區輾轉至歐羅巴亞美利加阿非利加南部諸國。僑居中近東、澳洲紐西蘭諸地者多在改革開放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