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役,漢語辭彙。
拼音:fù yì
釋義:1、賦稅和徭役的合稱。2、分配徭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賦役
- 屬性:制度
- 影響:嚴重破壞了社會生產力
- 包含:賦稅和徭役
賦役,漢語辭彙。
拼音:fù yì
釋義:1、賦稅和徭役的合稱。2、分配徭役。
賦役,漢語辭彙。拼音:fù yì釋義:1、賦稅和徭役的合稱。2、分配徭役。...... 明 代以後,將按戶口徵發的徭役折征銀兩,把丁稅併入田賦,至清 則以賦役為田租的...
中國古代賦役制度 (tax and corvee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中國歷代王朝為鞏固國家政權而向人民征課財物、調用勞動力的制度。賦,原指軍事上車馬軍需的徵調,後...
《明清賦役全書》是一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圖書館 ...... 《明清賦役全書》是一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圖書...
《明代賦役制度》一書的出版社是中華書局,作者是梁方仲,出版時間是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②ESPL>從這兩種軍賦制度看,也都既有甲士、步卒,又有戈楯、車、馬、牛,是賦役合一的。《孟子·滕文公》談到春秋時的賦稅制度說:"使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
內容簡介本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從解讀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文獻入手,在剖析各項賦役制度產生的歷史背景的基礎上,考察了亞述各種賦役制度的...
【賦役婚】仡佬族婚俗,招贅女婿的一種方式。女婿於婚前先到女家住一兩年,幫助其完成各種農活及家務活,待將舉行婚禮時,男方便回到家中,女方須象娶新娘一樣派人將...
強制賦役,朝鮮畫。朝鮮抗日武裝鬥爭時期創作。畫面由兩個場面構成:一個是一群男女老少在持槍的日本鬼子監視下搬運沉重的石頭的場面;一個是被捆綁著的男女老少排著...
傅子·平賦役是魏晉大臣傅玄 (217—278) 關於租稅原則的專論。《傅子·平賦役》 稱,國家租稅之用 (征課),第一應該“用之至平”,“計民豐約而平均之”。...
《明代賦役制度史》是1991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文基。...... 《明代賦役制度史》是1991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文基。...
《中國賦役制度史 》是200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鄭學檬。...... 《中國賦役制度史》十分重視賦役制度與國家政治、經濟形勢,財政狀況,與社會各階層負...
《中國封建賦役制度研究》是2004年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濤。本書是一本系統地論述中國封建賦役制度的專著。...
《清世宗與賦役制度的改革》是1985年學生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吉發。...... 《清世宗與賦役制度的改革》是1985年學生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吉發...
《賦役制度史話》是2011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東升。該書是一本較為通俗的中國古代賦役制度史話。...
自北魏至唐中期在均田制基礎上實行的賦役制度。為地租、戶調(按戶徵收的賦稅)和力役的合稱。歷代徵收的標準和名目不同。北魏於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頒布均田...
《秦漢賦役與社會控制》是2012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臧知非。...... 《大長安書系:秦漢賦役與社會控制》講述了賦稅和徭役是國家機器存在的經濟基礎,在不同...
通檢推排是金統治者調查稅戶資財多寡以定賦役輕重的方法。通檢即調查,推排即評定,乃仿宋“推割推排”之法。宋“推割推排”是,每三年核實一次賦役戶財產。...
元朝政治制度貨幣制度與賦役 編輯 元朝為了加強對經濟的統制,以使用紙幣為主,鑄造錢幣比其他朝代為少。1260年元世祖發行了以絲為本位的交鈔與以白銀或金為本位...
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額授受的土地制度,協調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緩和被統治者的反抗,使勞動力與土地結合,以利於政府對農民的控制,以及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保證政府賦役...
同時﹐他針對明朝中葉賦役名目繁多﹑負擔不公﹑實物和勞役的徵發酷虐之弊﹐在浙江初行里甲均平法﹐繼行十段錦法﹐最後行一條鞭法。其方式上雖有差別﹐基本...
兩稅法是對當時賦役制度較全面的改革。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楊炎建議實行兩稅法。到建中元年(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詔公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