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拼音:chòng
U:94F3
GBK:EFA5
筆畫數:11
部首:釒
筆順編號:31115415435
基本解釋
舊時指槍一類的火器:火~。鳥~。
同“沖2”。
詳細解釋
<名>
斧頭上手柄的孔 [the axe]
古代用火藥發射彈丸的一種火器 [blunderbuss]。如:火銃;鳥銃
金屬制的打眼器具,即
銃子 [punching pin]
<動>
用銃射擊 [fire with blunderbuss]
不許說我回來過,說了張少爺會一槍銃了你。——
沈從文《
大小阮》
常用詞組
銃子 chòng zi
[punching pin]∶見沖子
部首筆畫
部首: 釒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1
五筆86: qycq
五筆98: qycq
倉頡: opyiu
筆順編號: 31115415435
四角號碼: 80712
鄭碼: pszr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94F3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釒充
漢字部件分解: 釒亠厶兒
筆順編號: 31115415435
筆順讀寫: 撇橫橫橫折捺橫折捺撇折
相關習俗
這事放銃一是圖個熱鬧、氣派,二是有驅邪壓魔的祈望,放鞭放銃要講規矩,否則會給東家帶來不吉利的徵兆,或大炮手本身招來挨打的麻煩。
大炮手要在客人到來之前趕到東家,在東家門前對外先放三銃以示報到,東家隨即放鞭迎接,若是白事,孝子孝男還要給大炮手下跑相迎,茶煙之後,大炮手領來鞭和銃藥,便一錘一釘一針地灌藥、安引、逼門,放了又灌,灌了又放,履行他的職責。但什麼樣的場合,放什麼樣的銃,必須按規矩放,否則會得罪客人,東家也會不滿意。
一、迎客銃
民間紅白事,客人來一般要放鞭,只是鞭的長短不一,表示客人有個“響動”,此時大炮手先放鞭接,其間還要放銃,銃是在客人放鞭時放的,鞭是待客人的鞭放完時接著放,來客放鞭也有規矩,
紅事(生兒、婚嫁、做生祝壽等)一般站著不動原地放銃,表示對東家喜事已定的祝賀;白事(指死了人)要邊走邊放,決在驅趕那收人魂魄的“
催命鬼吏”,鎮住那些危害人類的
魑魅魍魎,儘快到靈堂為親人悼喪,迎客銃不能對著客人放,只能順著客人來的方向從旁邊放。
二、坐席銃
鄉間過事開宴席是要放銃的。一般由主持人即“支客先生”(過白事叫“督官”)通知“準備開席”。當支客先生喊“大盤走動”時,“迎台老師”(即吹打樂班)與大炮手會應聲而動,大炮手一般要在放一掛長鞭之間放3—6銃。當聽到支客先生喊“5碗菜”時,要放一銃,此銃一響,東家主人就要到桌席給客人下拜施大禮。當菜全部出齊,支客先生就喊“菜圓”,大炮手又放3銃,青示沒有菜了,等這一發席上客人全部放碗,支客先生就會喊“拆空”,此時大炮手再放一銃,席上客人即下席散坐,下一發席的客人準備入席。
三、婚嫁銃
鄉間男婚女嫁興放銃。1、娶親銃:娶親隊出發時,大炮手放一掛長鞭其間配銃,放完後迅速將空銃灌上火藥,趕上娶親隊一道去在娶親;2、過路銃:娶親隊伍走到轉彎處或過溝過橋要放鞭放銃,意在驅邪壓魔,求個一路順風;3、和氣銃:娶親隊在行進中發現前方有一支娶親隊或送葬隊,大炮手裡朝天放3銃,對方聽到銃同時回放3銃,意在雙方和氣,大路朝天各人半邊,互不干擾。否則不放銃的那一方將受到對方的各種阻擋,甚至引起打鬥;4、把信銃:娶親隊離女方家不遠處也要放3銃,意在告訴女家娶親隊到了,如果女家一切準備就緒,女方大炮手回放一銃,娶親隊方可進門。娶親回來離家不遠處也要放把銃,讓家人親友知道親到了,準備迎親;5、恭喜銃:娶親隊進到女方家門口,女方大炮手要放迎客銃,這時男方大炮手也在放長鞭其間放銃,表示對女方送恭賀,同時對女方大炮手表示回禮;6:交換銃:男女雙方大炮手將空銃灌好,由男方炮手向女方炮手提出,互換鐵銃並放了銃,意在雙方大炮手之間和睦友好,暗示各方大炮手在失禮的地方互相諒解。隨後,男方大炮手將灌好藥的銃帶進屋,先木把朝下,再木把朝上,並放在“結臘”的桌上,給婦方送恭賀。如不這樣,人家就會說大炮手,不知“倒正”,這時女家幫忙的人遞茶送煙給座位。不一會女方有專人給大炮手一人一盆洗臉水,洗完臉又會接到一碗雞蛋茶(即荷包蛋),吃完雞蛋當女方幫忙者接碗時,大炮手還要給他一個“紅包”,名叫“利市”,這時大炮手才有了進出的自由;7、發親銃:女方發親時,男方大炮手從“結臘”桌上取銃,銃把上纏了經布稱為“掛紅”,銃下壓有利市錢都歸大炮手所得。走出大門和女方大炮手一齊放鞭放銃。當娶親隊上路後,男方大炮手再進屋將事先備好的煙、糖果送到廚房謝廚師,最後給女方父母叫“多謝”,然扣趕上隊返回。
四、喪葬銃
喪葬事的迎客,拿席放銃和前面介紹的大同小異,這裡只講出殯銃。
出殯前,督官通知封斂,封斂分小封斂和大封斂。小封斂即親友一律退出靈堂,由
八大金剛及沫澡人用絲棉紙、
高梁糊將棺木蓋封嚴,大炮手在外放鞭放銃;大封斂先將
棺蓋揭在一邊,孝子等親人排隊隨迎台教師繞棺一周與
遺體告別,大炮手此間放鞭放銃,出柩時大炮手進到靈堂,當棺材抬出大門,大炮手點燃鞭從靈堂放出,接著後面一人用掃帚將鞭渣子掃地出門,意在將靈堂內的一切瘟氣轟走,掃除一切不淨之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充仲切,音𣑁。《玉篇》銎也。《集韻》斧穿也。
又《字彙補》銃䨻,蜀語也。見黃山谷集。
又《集韻》昌六切,音俶。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