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例如
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目前通用“+”號。“+”號是由拉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
塔塔里亞用
義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一開始簡寫為m,再因快速書寫而簡化為“-”了。
也有人說,賣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賣了多少。以後,當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時候,就在“-”上加一豎,意思是把原線條勾銷,這樣就成了個“+”號。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
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代數學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
萊布尼茨認為:“×”號像拉丁字母“X”,可能引起混淆而加以反對,並贊成用“·”號(事實上點乘在某些情況下亦易與小數點相混淆)。後來他還提出用“∩“表示
相乘。這個符號在現代已套用到
集合論中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的旋轉變形,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
除或
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
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
代數學》里,才根據民眾創造,正式將“÷”作為
除號。
平方根號曾經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兩個字母合併起來表示,十七世紀初葉,法國數學家
笛卡兒在他的《
幾何學》中,第一次用
“√”表示
根號。“√”是由拉丁字線“r”的變形,“ ̄”是括線。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
“=”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
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1591年,法國數學家
韋達在
菱形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
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
“∽”表示
相似,用
“≌”表示
全等。
大於號
“>”和小於號
“<”,是1631年英國著名
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
“≥”、“≤”、“≠”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
大括弧“{}”和
中括弧“[]”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
任意號(全稱量詞)∀來源於英語中的Arbitrary一詞,因為小寫和大寫均容易造成混淆,故將其單詞首字母大寫後倒置。同樣,存在號(存在量詞)∃來源於Exist一詞中E的反寫。
符號種類
數量符號
如:i,
,a,x,e,π。詳見下。
運算符號
關係符號
如“=”是
等號,“≈”是近似符號(即
約等於),“≠”是
不等號,“>”是
大於符號,“<”是
小於符號,“≥”是大於或等於符號(也可寫作“≮”,即不小於),“≤”是小於或等於符號(也可寫作“≯”,即不大於),“→ ”表示變數變化的趨勢,“∽”是相似符號,“≌”是全等號,“∥”是平行符號,“⊥”是垂直符號,“∝”是
正比例符號(表示
反比例時可以利用
倒數關係),“∈”是屬於符號,“⊆”是包含於符號,“⊇”是包含符號,“|”表示“能
整除”(例如
a|
b 表示“
a能整除
b”,而
||b表示r是a恰能整除b的最大冪次),
x,y等任何字母都可以代表
未知數。
結合符號
性質符號
如
正號“+”,
負號“-”,
正負號“
”(以及與之對應使用的負正號“
”)
省略符號
總和,連加:
∑,求積,連乘:
∏,從n個元素中取出r個元素所有不同的
組合數 (
n元素的總個數;
r參與選擇的元素個數),
冪 等。
排列組合符號
n 元素的總個數
r 參與選擇的元素個數
!
階乘,如5!=5×4×3×2×1=120,規定0!=1
!! 半階乘(又稱
雙階乘),例如7!!=7×5×3×1=105,10!!=10×8×6×4×2=3840
∑連加
離散數學符號
├ 斷定符(公式在L中可證)
╞ 滿足符(公式在E上有效,公式在E上可滿足)
→ 命題的“條件”運算
↔ 命題的“雙條件”運算的
A* 公式
A的對偶公式,或表示A的
數論倒數(此時亦可寫為
)
◇ 模態詞“可能”
∈ 屬於(如"A∈B",即“A屬於B”)
∉ 不屬於
|A| 集合A的點數
R2=R○R [R=R○R] 關係R的“複合”
ℵ Aleph,阿列夫
⊆ 包含
⊂(或⫋) 真包含
另外,還有相應的⊄,⊈,⊉等
∪ 集合的並運算
U(P)表示P的領域
∩ 集合的交運算
-或\ 集合的差運算
⊕集合的對稱差運算
〡 限制
I環,理想
s(R) 關係 R的對稱閉包
CP 命題演繹的定理(CP 規則)
ES 存在量詞特指規則(存在量詞消去規則)
US 全稱特指規則(全稱量詞消去規則)
R 關係
R○S 關係 與關係 的複合
Ker(f) 同態映射f的核(或稱f同態核)
d(A,B),|AB|,或AB 點A與點B間的距離
G=(V,E) 點集為V,邊集為E的圖G
Δ(G) 圖G的最大點度
N*(N+) 正自然數集,正整數集(其中*表示從集合中去掉元素“0”,如R*表示非零實數)
Set 集範疇
Top 拓撲空間範疇
Ab 交換群範疇
Grp 群範疇
Mon 單元半群範疇
Ring 有單位元的(結合)環範疇
Rng 環範疇
CRng 交換環範疇
R-mod 環R的左模範疇
mod-R 環R的右模範疇
Field 域範疇
Poset 偏序集範疇
希臘字母簡表
序號 | 大寫 | 小寫 | 英語音標註音 | 英文 | 漢字注音 | 常用指代意義 |
1 | Α | α | /'ælfə/ | alpha | 阿爾法 | 角度,係數,角加速度,第一個 |
2 | Β | β | /'bi:tə/或/'beɪtə/ | beta | 貝塔 /畢塔 | 磁通係數,角度,係數 |
3 | Γ | γ | /'gæmə/ | gamma | 伽瑪 /甘瑪 | 電導係數,角度,比熱容比 |
4 | Δ | δ | /'deltə/ | delta | 得爾塔 /岱歐塔 | 變化量,化學反應中的加熱,屈光度,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判別式 |
5 | Ε | ε | /'epsɪlɒn/ | epsilon | 埃普西龍 | 對數之基數,介電常數 |
6 | Ζ | ζ | /'zi:tə/ | zeta | 澤塔 | 係數,方位角,阻抗,相對黏度 |
7 | Η | η | /'i:tə/ | eta | 伊塔 /誒塔 | 遲滯係數,效率 |
8 | Θ | θ | /'θi:tə/ | theta | 西塔 | 溫度,角度 |
9 | Ι | ι | /aɪ'əʊtə/ | iota | 埃歐塔 | 微小,一點 |
10 | Κ | κ | /'kæpə/ | kappa | 堪帕 | 介質常數,絕熱指數 |
11 | ∧ | λ | /'læmdə/ | lambda | 蘭姆達 | 波長,體積,導熱係數 |
12 | Μ | μ | /mju:/ | mu | 謬/穆 | 磁導係數,微,動摩擦系(因)數,流體動力黏度,微(千分之一),放大因數(小寫) |
13 | Ν | ν | /nju:/ | nu | 拗/奴 | 磁阻係數,流體運動粘度,光子頻率,化學計量數 |
14 | Ξ | ξ | 希臘/ksi/ 英美/ˈzaɪ/或/ˈsaɪ/ | xi | 可西 /賽 | 隨機變數,(小)區間內的一個未知特定值 |
15 | Ο | ο | /əuˈmaikrən/ 或/ˈɑmɪˌkrɑn/ | omicron | 歐(阿~)米可榮 | 高階無窮小函式 |
16 | ∏ | π | /paɪ/ | pi | 派 | 求積,圓周率(=圓周÷直徑≈3.1416),π(n)表示不大於n的質數個數 |
17 | Ρ | ρ | /rəʊ/ | rho | 柔/若 | 電阻係數,柱坐標和極坐標中的極徑,密度 |
18 | ∑ | σ,ς | /'sɪɡmə/ | sigma | 西格瑪 | 求和,表面密度,跨導,正應力 |
19 | Τ | τ | /tɔ:/或/taʊ/ | tau | 套/駝 | 時間常數,切應力,2π(兩倍圓周率) |
20 | Υ | υ | /ˈipsɪlon/ 或/ˈʌpsɪlɒn/ | upsilon | 宇(阿~)普西龍 | 位移 |
21 | Φ | φ | /faɪ/ | phi | 弗愛 /弗憶 | 磁通,輔助角,透鏡焦度,熱流量 |
22 | Χ | χ | /kaɪ/ | chi | 凱/柯義 | 統計學中有卡方(χ^2)分布 |
23 | Ψ | ψ | /psaɪ/ | psi | 賽/普賽/普西 | 角速,介質電通量,ψ函式 |
24 | Ω | ω | /'əʊmɪɡə/ 或/oʊ'meɡə/ | omega | 歐米伽 /歐枚嘎 | 歐姆(電阻單位),角速度,交流電的電角度,化學中的質量分數 |
意義
符號(Symbol) 意義(Meaning)
≈
約等於 approximately equal to
≥ 大於或等於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 小於或等於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π
圓周率 約為3.1415926536Ratio of circumference to diameter; Pi
e
自然常數 約為 2.7182818285Natural constant
|x|
絕對值或(複數的)
模absolute value of X
≌
全等 is equal to(especially for geometric figure)
<< 遠小於
lbx 以2為底的對數
lim 求極限
floor(
x) 或[x],亦可寫為
下取整函式(直譯為“地板函式”),又稱
高斯函式ceil(
x) 亦可寫為
上取整函式(直譯為“天花板函式”)
x-floor(x) 或{x} 表示x的小數部分
dy,df(x) 函式y=f(x)的微分(或線性主部)
平面二維k-ε紊流模型不同壁函式的對比及研究
表示
i從
m到
n逐一遞增對連加
求和(sigma:∑ )
表示i從m到n逐一遞增對連乘求積 (pi:Π)
套用
CRng 交換環範疇
R-mod 環R的左模範疇
Field 域範疇
Poset 偏序集範疇
其他信息
在
Microsoft Word中可以插入一般套用條件下的所有數學符號,以Word2010及2010版以上軟體為例介紹操作方法:第1步,打開Word2010文檔視窗,單擊需要添加數學符號的公式,並將插入條游標定位到目標位置。第2步,在“公式工具/設計”功能區的“符號”分組中,單擊“其他”按鈕打開符號面板。默認顯示的“基礎數學”符號面板。用戶可以在“基礎數學”符號面板中找到最常用的數學符號。同樣地,Alt+41420(即壓下Alt不放,依次按41420(小鍵盤),最後放開Alt 就可以打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