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CT讀片指南

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CT讀片指南

《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CT讀片指南》是2013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書軒、范國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CT讀片指南
  • 作者:王書軒 范國光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3月1日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395 頁
  • ISBN:9787122161345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CT讀片指南(第2版)》仍然按照影像學檢查方法的不同分為三個分冊,包括《X線讀片指南》、《CT讀片指南》、《MRI讀片指南》。叢書從基本理論、基本徵象入手,系統地介紹了各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少見病、罕見病的X線、CT及MRI表現。在病種的選擇上,貼近基層實際,全面覆蓋基層常見病及多發病,同時也包括一些少見病,便於拓展影像診斷思路。在寫危漿作方法上遵循影像讀片的正常思路,以典型的圖片資料為主線,以最簡明的語言給出讀片分析和說明。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做了如下調整:更換了和增補了大量的典型病例圖片,部分章節增加了一些新的疾病的影像學表現。不僅夜贈灑贈以簡潔的語言寫明各系統讀片的共性技巧和報告書寫內容和方法,對常見容易誤讀的情況也進行了列舉和分析。對一些影像相關的最新治療和診斷技術也作以簡要介紹。
《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CT讀片指南(第2版)》是一套由國內影像專業知名教授寫給基層影像醫師和影像科新手的實用參考書。必要基礎知識以問答式輕鬆直觀呈現;重點在於強化新手的讀片思路和讀片技巧;書中呈現的大量珍貴影像資料是作者及其團隊長時間積累的結果,閱讀《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CT讀片指南(第2版)》是新手學習、積累影像診斷經驗的捷徑。第二版特別用銅版紙印刷,圖片更清晰。

圖書目錄

第一章CT診斷的物理基礎和檢查技術1
第一節CT成像的物理基礎1
二、CT的種類1
第二節CT檢查技術2
一、常用檢查術語2
二、CT圖像的特點4
三、CT成像對比劑5
第三節CT圖像的閱讀與報告書寫5
一、書寫前準備工作5
二、CT片觀察6
三、描述6
四、印象6
五、建議7
六、報告書的核對工作7
第二章CT的臨床套用及正常影像
解剖8
第一節中樞神經系統8
一、CT的套用價值與局限性8
二、頭顱CT的解剖8
三、頭顱CT的掃描平面8
四、頭顱典型榜腿拒層面的正常影像解剖9
五、正常CT血管造影(CTA)影像11
六、正常腦增強CT11
第二節頭頸部12
一、鼻和鼻竇12
二、眼與眼眶13
三、咽部13
四、喉部15
五、耳部16
第三節胸部18
一、CT的套用價值與局限性18
二、影像解剖和觀察內容18
第四節腹部21
一、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直腸21
二、肝臟、膽囊、脾臟及胰腺21
三、腎臟幾婚備微、輸尿管與腎上腺25
四、盆腔25
第五節骨骼肌肉系統27
一、CT的套用價值與局限性27
二、CT圖像分析27
第三章CT在神經系統的套用28
第一節顱內腫瘤28
二、腦膜瘤29
三、垂體腺瘤31
四、顱咽管瘤32
五、松果體瘤33
六、聽神經瘤34
七、腦轉移瘤34
八、顱內腫瘤治療後改變和腫瘤復發36
第二節顱腦損傷37
一、腦挫裂傷37
二、瀰漫性腦損傷38
三、顱內血腫39
四、硬膜下血腫(積液)40
第三節腦血管疾病42
一、腦梗死42
二、顱內出血43
四、霉頁影顱內動脈瘤46
五、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48
第四節顱內感染性疾病49
一、顱內化膿性感染49
二、顱內寄生蟲病50
第五院碑譽節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52
第六節脊髓外傷53
第四章CT在頭頸部的套用55
第一節眼和眼眶55
一、眼和眼眶腫瘤55
(二)色素膜黑色素瘤57
(四)神經鞘瘤60
(六)腦膜瘤62
(七)淚腺腫瘤63
(八)皮樣囊腫及表皮樣囊腫65
(九)橫紋肌肉瘤67
二、眶內炎性假瘤67
四、眶骨骨折和眶內異物71
(一)眶骨骨折71
(二)眶內異物72
第二節鼻和鼻竇74
一、鼻和鼻竇腫瘤74
(二)骨瘤75
二、鼻和鼻竇炎性疾病80
(一)鼻竇炎80
(二)鼻和鼻竇息肉82
三、鼻竇囊腫84
(一)黏液囊腫84
(二)黏膜下囊腫85
四、鼻和鼻竇外傷86
(一)鼻骨骨折86
(二)鼻竇骨折86
第三節咽部89
一、咽部腫瘤89
(二)鼻咽癌89
(三)口咽癌93
(四)下咽癌95
二、咽部感染性疾病97
(一)咽後間隙感染和膿腫97
(二)咽旁間隙感染和膿腫98
三、咽扁桃體(腺樣體)肥大99
四、咽部異物100
第四節喉部101
一、喉癌101
二、喉外傷104
第五節耳部104
一、耳部腫瘤104
(一)聽神經瘤104
(二)血管球瘤105
二、中耳乳突炎和膽脂瘤106
(一)中耳乳突炎106
(二)膽脂瘤110
三、耳部先天性發育畸形110
(一)外耳畸形110
(祝想榆二)中耳聽小骨畸形111
(三)先天性內耳畸形112
四、顳骨骨折113
第六節口腔頜面部114
一、頜骨腫瘤114
(一)牙源性腫瘤114
(二)非牙源性腫瘤117
二、涎腺腫瘤121
(一)多形性腺瘤121
(二)腺淋巴瘤121
(三)涎腺惡性腫瘤122
(四)腺樣囊性癌123
三、牙源性囊腫125
(一)根尖囊腫125
(二)含牙囊腫125
四、先天性囊腫126
(一)甲狀舌管囊腫126
(二)鰓裂囊腫127
第七節頸部128
一、頸部淋巴結病變128
(一)單純性淋巴結炎128
(三)淋巴管瘤130
(四)淋巴瘤130
(五)淋巴結轉移132
二、頸部血管性病變(血管瘤)133
三、甲狀腺疾病133
(四)甲狀腺腺瘤136
(五)甲狀腺癌138
第五章CT在呼吸系統的套用141
第一節氣管和支氣管疾病141
二、氣管、支氣管異物141
五、氣管腫瘤144
第二節肺先天性疾病145
一、肺不發育和發育不全145
二、肺隔離症146
第三節肺部炎症148
五、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151
七、肺膿腫153
八、球形肺炎154
第四節肺結核155
(二)亞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
肺結核156
三、繼發性肺結核病157
第五節肺真菌病160
一、麴黴病160
二、隱球菌病162
第六節原因不明性肺疾病162
二、結節病163
第七節肺腫瘤167
二、肺轉移瘤171
(一)錯構瘤174
(二)腺瘤175
(三)肺硬化性血管瘤176
第八節肺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176
一、肺水腫176
二、肺栓塞177
三、肺梗死178
第九節塵肺(肺塵埃沉著病)178
一、矽肺(矽沉著病)178
二、石棉肺(石棉沉著病)179
第十節胸膜病變180
一、胸膜炎180
二、胸膜增厚、鈣化180
四、胸膜轉移瘤182
第十一節縱隔疾病183
一、縱隔氣腫183
二、縱隔腫瘤184
(一)胸內甲狀腺腫184
(二)胸腺瘤184
(三)畸胎瘤186
(四)淋巴瘤186
(五)淋巴管瘤187
(六)支氣管囊腫188
(七)食管囊腫189
(八)心包囊腫189
(九)神經源性腫瘤189
第十二節膈肌病變191
一、膈疝191
(一)食管裂孔疝191
(二)胸腹裂孔疝192
二、膈膨升193
第十三節胸部外傷193
一、骨折193
二、氣胸和液氣胸193
(一)氣胸193
(二)液氣胸194
三、肺挫傷194
四、肺撕裂傷和肺血腫194
第六章CT在循環系統的套用196
第一節心包疾病196
一、心包積液196
三、心包囊腫197
第二節大血管病變198
一、主動脈瘤198
三、主動脈壁內血腫202
四、大動脈炎204
第三節冠狀動脈病變205
一、冠狀動脈起源異常205
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209
四、冠狀動脈內支架評價215
五、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搭橋)複查218
六、川崎病冠狀動脈損傷218
第四節心肌病變220
三、心室憩室221
第七章CT在骨骼肌肉系統的套用223
第一節骨與關節創傷223
一、骨折223
二、關節脫位226
四、緻密性骨炎230
第二節骨軟骨缺血壞死230
一、成人股骨頭缺血壞死230
二、月骨缺血壞死231
四、骨梗死231
第三節骨髓炎232
三、慢性硬化性骨髓炎233
四、慢性骨膿腫235
第四節骨關節結核235
一、骨結核235
二、關節結核237
三、脊椎結核237
第五節骨腫瘤和瘤樣病變239
一、良性骨腫瘤239
(一)骨瘤239
(二)骨樣骨瘤239
(三)骨軟骨瘤240
(四)單發內生軟骨瘤240
(五)成軟骨細胞瘤241
(七)骨血管瘤242
(八)骨巨細胞瘤(破骨細胞瘤)244
(一)骨肉瘤244
(二)軟骨肉瘤246
(三)骨髓瘤247
(四)脊索瘤248
四、骨腫瘤樣病變249
(一)骨纖維異常增生症249
(二)骨囊腫251
(四)朗格漢斯組織細胞增生症252
第六節關節病變253
六、滑膜骨軟骨瘤病256
第七節脊柱病變257
一、椎管狹窄257
二、椎緣骨和椎體後緣軟骨結節257
三、脊椎退行性變259
四、椎間盤突出259
第八節軟組織病變261
一、軟組織鈣化和骨化性疾病――骨化
性肌炎261
二、軟組織炎症262
(一)脂肪瘤263
(二)淋巴管瘤263
(三)血管瘤264
(四)神經纖維瘤265
第八章CT在消化系統的套用266
第一節消化道266
一、食管癌266
三、胃癌267
四、胃平滑肌瘤和胃平滑肌肉瘤、
胃間質瘤269
五、胃淋巴瘤271
六、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272
七、十二指腸惡性腫瘤272
九、十二指腸和小腸良性腫瘤275
十、小腸惡性腫瘤276
十一、小腸轉移腫瘤277
十二、結腸結核279
十三、結(直)腸癌280
十四、結腸息肉和息肉綜合徵282
十五、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283
十六、闌尾黏液囊腫284
第二節肝臟、膽系、胰腺和脾285
一、肝臟285
(一)肝硬化285
(二)肝瀰漫性疾病286
(三)肝膿腫286
(四)肝寄生蟲病287
(五)肝血管瘤288
(六)肝臟良性腫瘤――局灶性結節
增生和肝腺瘤289
(七)肝癌291
(八)膽管細胞癌293
(九)肝轉移瘤294
二、膽系294
(一)結石症294
(二)膽囊炎296
(三)膽管炎300
(四)膽囊癌301
(五)膽管癌303
(六)膽囊和膽管的良性腫瘤
瘤樣病變303
(七)膽系梗阻304
三、胰腺305
(一)胰腺炎305
(二)胰腺癌307
(四)胰島細胞腫瘤308
(五)胰腺導管內黏液性乳頭狀瘤310
四、脾臟311
(一)脾先天性發育異常311
(二)脾臟增大312
(三)脾膿腫313
(四)脾臟良性腫瘤314
(五)脾臟惡性腫瘤315
(六)脾梗死316
第三節急腹症318
一、胃腸道和腸系膜急腹症318
(一)胃腸道穿孔318
(二)腸梗阻319
(三)腸套疊321
(四)腸系膜血管栓塞322
二、腹部實質臟器閉合性損傷322
(一)脾臟損傷322
(二)肝臟損傷323
(三)胰腺損傷325
第四節腹膜腔326
一、腹膜炎和腹腔膿腫326
(一)腹膜炎326
(二)腹腔膿腫326
二、腹膜腫瘤327
(一)腹膜假性黏液瘤327
(二)腹膜間皮瘤和腸系膜硬纖
維瘤329
(三)腹膜轉移瘤330
第五節腹膜後間隙331
(一)腹膜後原發腫瘤331
(二)腹膜後轉移瘤331
二、腹膜後血管病變332
(一)腹主動脈瘤332
(二)腹主動脈夾層334
(三)下腔靜脈先天性發育異常和
畸形334
(四)下腔靜脈血栓或癌栓形成335
第九章CT在泌尿生殖系統的套用338
第一節泌尿系統338
一、泌尿系統先天性發育異常338
(一)腎臟先天性發育異常338
(二)腎盂和輸尿管先天性發育
異常340
(三)膀胱和尿道先天性發育異常342
(一)腎結石343
(二)輸尿管結石344
(三)膀胱結石345
(四)尿道結石345
(一)腎結核347
(二)輸尿管結核348
(三)膀胱結核349
四、泌尿系統炎症349
(一)腎盂腎炎349
(二)腎膿腫與腎周膿腫351
五、泌尿系統腫瘤352
(二)腎腺瘤和其他少見腎臟
良性腫瘤353
(三)腎癌354
(四)腎母細胞瘤356
(五)腎轉移瘤357
(六)白血病腎浸潤357
(七)腎盂癌358
(八)輸尿管癌359
(九)膀胱良性腫瘤和腫瘤樣病變360
(十)膀胱癌361
(十一)其他少見膀胱惡性腫瘤362
六、腎囊腫性疾病363
(一)單純性腎囊腫363
(二)複合性腎囊腫363
(三)多囊性腎病364
(四)腎盂源性囊腫、腎盂旁囊腫
腎竇囊腫365
(五)多囊性腎臟發育不良367
(六)髓質海綿腎367
第二節男性生殖系統368
二、前列腺癌368
第三節女性生殖系統370
一、子宮370
(一)子宮肌瘤370
(二)子宮內膜癌370
(三)宮頸癌371
二、卵巢373
(一)卵巢瘤樣病變373
(二)卵巢囊性畸胎瘤375
(三)卵巢漿液性囊腺瘤和黏液
性囊腺瘤375
(四)卵巢原發惡性腫瘤376
(五)卵巢轉移瘤377
第四節腎上腺378
五、腎上腺非功能性皮質腺瘤、非功能
性皮質腺癌和轉移瘤381
六、腎上腺囊腫和髓脂瘤382
(一)腎上腺囊腫382
(二)腎上腺髓脂瘤382
第十章乳房疾病的CT診斷384
第一節正常乳房CT表現384
第二節乳房常見病變的CT表現385
二、乳腺增生386
四、葉狀腫瘤388
五、乳腺癌392
參考文獻396

作者簡介

范國光,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副主任。兼任教育部、衛生部科技成果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通訊評審;中華放射學分會兒科學組副組長;《中華放射學雜誌》、《國際醫學放射學雜誌》、《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委;《European Radiology》、《癌症》、《中國臨床醫學影像學雜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等4種專業雜誌審稿專家。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6篇,ISTP收錄3篇。出版專著2部。

序言

隨著醫學影像學日新月異的發展,醫學影像學已由一種臨床輔助檢查手段發展為臨床診斷疾病的主要方法。X線、CT檢查早已普及到縣級基層醫院,近幾年基層醫院也紛紛引進了MRI診斷設備,為基層醫院提高疾病的診斷水平、普及放射科相關治療技術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基層醫師很多沒有機會接受更深入的專業教育,加之多年在基層,所見病例量少,病種局限,影像讀片診斷存在困難。針對這種現狀,本著“貼近基層實際,提高基層影像診斷水平”的原則,我們編寫了《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
《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第一版自2009年出版以來,得到廣大醫學影像學同仁及臨床醫生的廣泛認可,特別是滿足了在基層工作的醫生的實際需要。許多熱心讀者來信或打電話表達了他們對本書的厚愛並提出許多寶貴建議,正是在廣大讀者的殷切鼓勵下,在編者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第二版才得以出版。
《影像讀片從入門到精通系列》第二版(以下簡稱第二版)仍然按照影像學檢查方法的不同分為三個分冊,包括《X線讀片指南》、《CT讀片指南》、《MRI讀片指南》。本套叢書從基本理論、基本徵象入手,較系統地介紹了各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少見病、罕見病的X線平片、CT及MRI表現。在編寫內容方面,以醫學影像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為基礎,兼顧專業技術的進展與其他相關知識,做到重點突出、深度適宜、涵蓋面廣、實用性強。
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更換了和增補了大量的典型病例圖片,部分章節增加了一些新的疾病的影像學表現。各位編者在編寫過程中聯繫臨床實際,以實用為目的,緊扣影像科工作實踐,以儘量簡潔的語言寫明各系統讀片的共性技巧和報告書寫內容和方法。在病例的選擇上,貼近基層實際,全面覆蓋基層常見病及多發病,同時也包括一些少見病便於拓展影像學診斷思路。在寫作方法上遵循影像讀片的正常思路,以典型的圖片資料為主線,以最簡明的語言給出讀片分析和說明。同時對一些影像相關的最新治療和診斷技術作以簡要介紹。總體來看,叢書內容的設計上更注重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內容豐富、實用,基本上涵蓋了X線、CT及MRI診斷過程中所涉及的必備知識,既可作為基層醫師的工具書,又能成為城市各大醫院與醫療保健機構臨床醫生的參考書。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一直得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附屬第一醫院以及省內外多家醫院放射科領導和專家們的支持與幫助。許多專家及同道為本書第二版出版提出寶貴建議並為本書無償提供許多珍貴影像資料。在此一併表示誠摯謝意。雖幾經審稿,仍難免存在疏漏、不當乃至錯誤之處,還請各位專家、同道不吝賜教,以期再版修訂時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