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形吸蟲
肝片形吸蟲(FasciolahepaticaLinn.,1758)是牛羊及其他
哺乳動物膽管內的常見寄生蟲。人體亦可被感染,由肝片形吸蟲引起的疾病稱
肝片形吸蟲病(fascioliasis)。
形態
肝片形吸蟲
肝片形吸蟲與
薑片蟲同屬片形科(Fasciolidae),是大型吸蟲之一。其薑片蟲的不同點有:1)成蟲較狹長,體前端有一錐形突起稱頭錐;2)腹吸盤較小,不甚明顯,位於頭錐基部水平;3)腸支有許多側分支;4)
睪丸兩個,分支很細,約占蟲體面積二分之一;5)卵巢較小,分枝細。
生活史
生活史包括
胞蚴1~2代和雷蚴1~3代。
尾蚴自螺體逸出後在
水草等水生植物上形成
囊蚴。囊蚴被終宿主食入後,在腸中
脫囊的後尾蚴穿過腸壁,經腹腔侵入肝臟而轉入膽管,也可經
腸系膜靜脈或淋巴管進入膽管。在移行過程中,部分童蟲可停留在各種臟器如肺、腦、
眼眶、皮下等處
異位寄生,造成損害。自感染
囊蚴至成蟲產卵最短需l0~11周。成蟲每天可產卵約20,000個。在綿羊體內寄生的最長記錄為11年,在人體可達12~13年。
致病
肝片形吸蟲引起的損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童蟲移行期對各臟器特別是肝組織的破壞,引起肝的炎症反應及
肝膿瘍,出現急性症狀如高熱、腹痛、蕁麻疹、
肝腫大及血中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2)成蟲對膽管的機械性刺激和代謝物的化學
性刺激而引起膽管炎症、膽管上皮增生及膽管周圍的纖維化。膽管上皮增生與蟲體產生大量
脯氨酸有關。膽管纖維化可引起
阻塞性黃疸,
肝損傷可引起
血漿蛋白的改變(低蛋白血症及高球蛋白血症),膽管增生擴大可壓迫肝實質組織引起萎縮、壞死以至
肝硬化,還可累及膽囊引起相應的病變。
肝片形吸蟲感染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潛隱和慢性3個時期。也有少數為無症狀
帶蟲者。
1、
急性期(相當於童蟲在組織中的移行過程,亦稱侵襲期)發生在感染後2~12周不等,突發高熱、腹痛,並常伴有脹氣、嘔吐、腹瀉或便秘、肝腫大、貧血和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等表現。有些病人還可出現肺部和皮膚變態反應症狀。此期大約持續2~4周。
2、
潛隱期(通常在感染後4個月左右,相當於蟲體已進入膽管)患者的急性症狀減退或消失,在數月或數年內無明顯不適,或稍有胃腸道不適症狀,而病變在發展之中。
3、慢性期(為成蟲在膽管內寄生引起
膽管炎和膽管上皮增生階段,亦稱阻塞期)主要有乏力、右上腹疼痛或
膽絞痛、噁心、厭食脂肪食物、貧血、
黃疸和
肝腫大等表現。
4、
異位損害(又稱肝外
肝片形吸蟲病)童蟲在腹腔中移行時,可穿入或隨血流到達肺、胃、腦、眼眶以及皮下等處。常在手術後始獲確診。在有生食牛、羊肝習慣的地方,蟲體可寄生在咽部,引起咽部肝片形吸蟲病。
對急性期膽管阻塞的患者以及
異位寄生的病例,採用免疫學檢測有助於本病的診斷。如ELISA、IHA和IFA等方法檢測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均有較高的敏感性。
流行與防治
肝片形吸蟲呈世界性分布。國外個別地區有局部流行區存在。在我國,人群感染率為0.002%~0.171%,散發於15個省市,其中以
甘肅省的感染率為最高。估計全國感染人數為12萬左右。
肝片形吸蟲寄生的
宿主甚為廣泛,除牛、羊外,還可寄生於豬、馬、犬、貓、驢、兔、猴、駱駝、象、熊、鹿等動物。人體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
水田芹等莖葉。在低洼潮濕的沼澤地,牛、羊的糞便污染環境。又有
椎實螺類的存在,牛、
羊吃草時便較易造成感染。
預防
人體感染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勿生食水生植物。治療患者的藥物首選
硫雙二氯酚(bitin),其他藥物有
吡喹酮、
阿苯噠唑和三氯苯噠唑等。
華支睪吸蟲
中華支睪吸蟲[Clonorchissinensis(Cobbold,1875)Looss,1907],簡稱
華支睪吸蟲,又稱
肝吸蟲(liverfluke)。
成蟲寄生於人體的肝膽管內,可引起
華支睪吸蟲病(Clonorchiasis),又稱肝吸蟲病。本蟲於1874年首次在加爾各答一華僑的膽管內發現,1908年才在我國證實該病存在。1975年在我國湖北
江陵西漢古屍糞便中發現本蟲
蟲卵,繼之又在該縣戰國楚墓古屍見該蟲卵,從而證明華支睪吸蟲病在我國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歷史。
華枝睪吸蟲 形態
成蟲體形狹長,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後端鈍圓,狀似葵花子,體表無棘。蟲體大小一般為10~25×3~5mm。口吸盤略大於腹吸盤,前者位於體前端,後者位於蟲體前1/5處。消化道簡單,口位於口吸盤的中央,咽呈球形,食道短,其後為腸支。腸支分為兩支,沿蟲體兩側直達後端,不匯合,末端為
盲端。排泄囊為一略帶彎曲的長袋,前端到達受精囊水平處,並向前端發出左右兩支
集合管,排泄孔開口於蟲體末端。雄性生殖器官有
睪丸1對,前後排列於蟲體後部1/3,呈分支狀。兩睪丸各發出1條
輸出管,向前約在蟲體中部匯合成輸精管,通
儲精囊,經
射精管入位於腹吸盤前緣的
生殖腔,缺
陰莖袋、陰莖和前列腺。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個,淺分葉狀,位於睪丸之前,輸卵管發自卵巢,其遠端為卵模,卵模周圍為
梅氏腺。卵模之前為
子宮,盤繞向前開口於生殖腔。
受精囊在睪丸與卵巢之間,呈橢圓形,與輸卵管相通。
勞氏管位於受精囊旁,也與輸卵管相通,為短管,開口於蟲體背面。
卵黃腺呈
濾泡狀,分布於蟲體的兩側,兩條卵黃腺管匯合後,與輸卵管相通。
蟲卵形似芝麻,淡黃褐色,一端較窄且有蓋,卵蓋周圍的
卵殼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瘤。卵甚小,大小為27~35μm×12~20μm。從糞便中排出時,卵內已含有
毛蚴。
生活史
華枝睪吸蟲 華支睪吸蟲生活史為典型的復殖吸蟲生活史(圖13-9),包括成蟲、蟲卵、
毛蚴、
胞蚴、雷蚴、
尾蚴、
囊蚴及後尾蚴等階段。
終宿主為人及肉食哺乳動物(狗、貓等),第一
中間宿主為
淡水螺類,如
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蝦。
成蟲寄生於人和肉食類哺乳動物的肝膽管內,蟲多時可移居至大的膽管、
膽總管或膽囊內,也偶見於胰腺管內。
成蟲產出蟲卵,蟲卵隨膽汁進入消化道隨糞便排出,進入水中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吞食後,在螺類的消化道內孵出毛蚴,毛蚴穿過腸壁在螺體內發育成為胞蚴,再經胚細胞分裂,形成許多雷蚴和尾蚴,成熟的尾蚴從螺體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適宜的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蝦類,則侵入其肌肉等組織,經20~35天,發育成為囊蚴。囊蚴呈橢球形,大小平均為0.138×0.15mm,囊壁分兩層。囊內幼蟲運動活躍,可見口、腹吸盤,排泄囊內含黑色顆粒。囊蚴在魚體內可存活3個月到1年。囊蚴被
終宿主(人、貓、狗等)吞食後,在
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被軟化,囊內幼蟲的酶系統被激活,幼蟲活動加劇,在十二指腸內破囊而出。一般認為,脫囊後的幼蟲循膽汁逆流而行,少部分幼蟲在幾小時內即可到達肝內膽管。但也有動物實驗表明,幼蟲可經血管或穿過腸壁到達肝膽管內。
囊蚴進入終宿主體內至發育為成蟲並在糞中檢到蟲卵所需時間隨
宿主種類而異,人約1個月,犬、貓約需20~30天,鼠平均21天。人體感染後成蟲數量差別較大,曾有多達21,000條成蟲的報導。成蟲壽命約為20~30年。
致病
1、致病機制
華支睪吸蟲病的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臟受損。病變主要發生於肝臟的次級膽管。成蟲在肝膽管內破壞膽管上皮及黏膜下血管,蟲體在
膽道寄生時的分泌物、代謝產物和機械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膽管內膜及膽管周圍的
超敏反應及炎性反應,出現膽管局限性的擴張及膽管上皮增生。病理研究表明,受
華支睪吸蟲感染的膽管呈腺瘤樣病變。感染嚴重時在門脈區周圍可出現纖維組織增生和
肝細胞的萎縮
變性,甚至形成
膽汁性肝硬化。由於膽管壁增厚,管腔相對狹窄和蟲體堵塞膽管,可出現
膽管炎、
膽囊炎或
阻塞性黃疸。由於
膽汁流通不暢,往往容易合併細菌感染。
2、臨床表現 輕度感染時不出現臨床症狀或無明顯臨床症狀,重度感染時,在急性期主要表現為過敏反應和消化道不適,包括發熱、胃痛、腹脹、食欲不振、四肢無力、
肝區痛、血液檢查
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狀不很明顯。臨床上見到的病例多為慢性期,患者的症狀往往經過幾年才逐漸出現,一般以消化系統的症狀為主,疲乏、上腹不適、食欲不振、厭油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
肝區隱痛、頭暈等較為常見。常見的體徵有
肝腫大,多在左葉,質軟,有輕度
壓痛,
脾腫大較少見。嚴重感染者伴有頭暈、消瘦、浮腫和貧血等,在晚期可造成
肝硬化、
腹水,甚至死亡。兒童和青少年感染
華支睪吸蟲後,臨床表現往往較重,死亡率較高。除消化道症狀外,常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症、浮腫、肝腫大和發育障礙,以至
1、病原學檢查糞檢找到華支睪吸蟲卵是確診的根據,一般在感染後1個月可在大便中發現蟲卵,常用的方法有:
(1)塗片法:直接塗片法操作雖然簡便,但由於所用糞便量少,檢出率不高,且蟲卵甚小,容易漏診。定量透明法(Kato-Katz,甘油紙厚塗片透明法),在大規模
腸道寄生蟲調查中,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糞檢方法之一,可用於蟲卵的定性和定量檢查。
(2)集卵法:此法檢出率較直接塗片法高。集卵法包括漂浮集卵法和沉澱集卵法兩類,沉澱集卵常用水洗離心
沉澱法,乙醚沉澱法。
(3)
十二指腸引流膽汁檢查:引流膽汁進行離心沉澱檢查也可查獲蟲卵。此法檢出率接近100%,但技術較複雜,一般患者難以接受。臨床上對病人進行膽汁引流治療時,還可見活成蟲,蟲體表面光滑,捲縮有蠕動,根據形態特徵,可作為診斷的依據。
華支睪吸蟲卵與異形類吸蟲卵在形態、大小上極為相似,容易造成誤診,應注意鑑別。
2、免疫學診斷近年來隨著酶、同位素、生物素和膠體金等標記技術和新方法的發展和套用,大大提高了檢測
血清抗體或抗原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使
華支睪吸蟲病診斷率大大提高。目前,在臨床輔助診斷和
流行病學調查中,免疫學方法已被廣泛套用。
3、影像學診斷用
B型超音波檢查華支睪吸蟲病患者時,在超聲像圖上可見多種異常改變,如肝內光點粗密欠均,有斑點狀、團塊狀或雪片狀,瀰漫性中小膽管不同程度擴張、膽管壁粗糙、增厚,回聲增強或膽管比例失常及枯枝狀回聲。儘管聲像圖特異性不強,但與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對比分析,仍具一定診斷價值。
CT檢查對華支睪病診斷也有較大價值。有資料報導,在CT照片上,
華支睪吸蟲膽道感染具有以下特徵:肝內膽管從肝門向周圍均勻擴張,肝外膽管無明顯擴張;肝內管狀擴張膽管直徑與長度比多數小於1:10;
被膜下囊樣擴張小膽管以肝周邊分布為主,管徑大小相近,這些是特異性徵象;少數病例膽囊內可見不規則組織塊影。因此認為CT是本病較好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流行
華支睪吸蟲病主要分布在亞洲,如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和東南亞國家。在我國除青海、寧夏、內蒙古、西藏等尚未見報導外,其餘25個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同程度流行。據1988~1992年全國寄生蟲病調查報導,全國平均感染率為0.365%,平均感染率最高的為廣東省(1.824%)。因該病屬人獸共患疾病,估計動物感染的範圍更廣。
華支睪吸蟲病的流行,除需有適宜的第一、第二
中間宿主及
終宿主外,還與當地居民飲食習慣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
1、
傳染源能排出華支睪吸蟲卵的病人、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動物均可作為傳染源。主要
保蟲宿主為貓、狗和豬。另外,還有報導,鼠類、貂、狐狸、
野貓、獾、
水獺也是保蟲宿主。在實驗室,
豚鼠、家兔、
大白鼠、
海狸鼠、倉鼠等多種哺乳動物均可感染
華支睪吸蟲。華支睪吸蟲有著廣泛的保蟲宿主,其感染率與感染度多比人體感染高,對人群具有潛在的威脅性。
作為華支睪吸蟲第一中間宿主的
淡水螺可歸為4科6屬8個種,最常見的有:
紋沼螺、
赤豆螺(傅氏豆螺)、
長角涵螺。這些螺均為坑塘、溝渠中小型螺類,適應能力強。各種螺感染
華支睪吸蟲程度各地報導不相同,而且
毛蚴感染率隨季節變化。如四川安岳縣的現場調查,華支睪吸蟲毛蚴感染赤豆螺以5~10月為高,11~3月感染率幾乎為零。這可能與水溫有密切關係,也與當地在3月份大量施放人糞有關。在螺體內,華支睪吸蟲一般只發育至
尾蚴階段。但也有報導華支睪吸蟲在螺體內能發育成為
囊蚴,這可能是尾蚴成熟後因環境變遷,
螺不能在水內生活,尾蚴不能逸出,而進一步發育為囊蚴。
華支睪吸蟲對第二
中間宿主的選擇性不強,國內已證實的淡水魚
宿主有12科39屬68種。但從流行病學角度看,養殖的淡水鯉科魚類,如
草魚(白鯇,鯇魚)、
青魚(黑鯇)、
鰱魚、
鱅魚(
大頭魚)、
鯪魚、鯉魚、
鯿魚和
鯽魚等特別重要。野生小型魚類如
麥穗魚、克氏
鰷魚感染率很高,與兒童
華支睪吸蟲病有關。在台灣省日月潭地區,上述兩種小魚
華支睪吸蟲囊蚴的感染率甚至高達100%。1988年的調查資料表明在黑龍江佳木斯地區的麥穗魚感染率也為100%。囊蚴可分布在魚體的各部分,如肌肉、皮、頭、鰓、鰭及鱗等,一般以魚肌肉最多,尤其在魚體中部的背部和尾部較多。也可因魚的種屬不同,
囊蚴的分布亦不同。除淡水魚外,淡水蝦如
細足米蝦、巨掌
沼蝦等也可有囊蚴寄生。
3、
易感人群 華支睪吸蟲的感染無性別、年齡和種族之分,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的關鍵因素是當地人群是否有生吃或半生吃魚肉的習慣。實驗證明,在厚度約1mm的魚肉片內的囊蚴,在90oC的熱水中,1秒鐘即能死亡,75oC時3秒內死亡,70oC及60oC時分別在6及15秒內全部死亡。囊蚴在醋(含
醋酸濃度3.36%)中可活2個小時,在醬油中(含NaCI19.3%)可活5小時。在燒、烤、燙或蒸全魚時,可因溫度不夠、時間不足或魚肉過厚等原因,未能殺死全部
囊蚴。成人感染方式以食魚生為多見,如在廣東
珠江三角洲、香港、台灣等地人群主要通過吃“
魚生”、“
魚生粥”或燙魚片而感染;東北韓族居民主要是用生魚佐酒吃而感染;小孩的感染則與他們在野外進食未燒烤熟透的魚蝦有關。此外,抓魚後不洗手或用口叼魚、使用切過生魚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用盛過
生魚的器皿盛熟食等也有使人感染的可能。
防治
華支睪吸蟲病是由於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魚、蝦所致,預防華支睪吸蟲病應抓住經口傳染這一環節,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本病的關鍵。做好宣傳教育,使民眾了解本病的危害性及其傳播途徑,自覺不吃魚生及未煮熟的魚肉或蝦,改進烹調方法和飲食習慣,注意生、熟吃的廚具要分開使用。家養的貓、狗如
糞便檢查陽性者應給予治療,不要用未經煮熟的魚、蝦餵貓、狗等動物,以免引起感染。加強糞便管理,不讓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糞便下魚塘。結合農業生產清理塘泥或用藥殺滅
螺螄,對控制本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細粒棘球絛蟲
細粒棘球絛蟲(EchinococcusgranulosusBatsch1786)屬帶科、棘球屬,又稱包生絛蟲。
成蟲寄生於犬科食肉動物,幼蟲(
棘球蚴)寄生於人和多種食草類家畜及其它動物,引起一種嚴重的
人獸共患病,稱
棘球蚴病或
包蟲病(echinococcosis,hydatiddisease,hydatidosis)。棘球蚴病分布地域廣泛,隨著世界畜牧業的發展而不斷擴散,現已成為全球性重要的公共衛生和經濟問題。
形態
成蟲是
絛蟲中最小的幾種之一,體長2~7mm,平均3.6mm。除
頭節和頸部外,整個
鏈體只有幼節、
成節和
孕節各一節,偶或多一節。頭節略呈梨形,具有頂突和4個吸盤。頂突富含
肌肉組織,伸縮力很強,其上有兩圈大小相間的小鉤共28~48個,呈放射狀排列。頂突頂端有一群
梭形細胞組成的頂突腺(rostellargland),其分泌物可能具有
抗原性。各節片均為狹長形。成節的結構與
帶絛蟲略相似,生殖孔位於節片一側的中部偏後。
睪丸45~65個,均勻地散布在生殖孔水平線前後方。孕節的生殖孔更靠後,子宮具不規則的分支和側囊,含蟲卵200~800個。
幼蟲即
棘球蚴,為圓形囊狀體,隨寄生時間長短、寄生部位和
宿主不同,直徑可由不足1cm至數10cm。棘球蚴為單房性囊,由囊壁和囊內含物(生髮囊、原頭蚴、囊液等)組成。有的還有子囊和孫囊。囊壁外有宿主的纖維組織包繞。囊壁分兩層,外層為角皮層(laminatedlayer),厚約1mm,乳白色、半透明,似粉皮狀,較鬆脆,易破裂。光鏡下無細胞結構而呈多層紋理狀。內層為
生髮層(germinallayer)亦稱
胚層,厚約20μm,具有細胞核。生髮層緊貼在角皮層內,電鏡下可見從生髮層上有無數微毛延伸至角皮層內。囊腔內充滿囊液,亦稱
棘球蚴液(hydatidfluid)。囊液無色透明或微帶黃色,比重1.01~1.02,pH6.7~7.8,內含多種蛋白、
肌醇、
卵磷脂、尿素及少量糖、無機鹽和酶,對人體有
抗原性。
生髮層(胚層)向囊內長出許多原頭蚴(protoscolex),原頭蚴橢圓形或圓形,大小為170×122μm,為向內翻卷收縮的頭節,其頂突和吸盤內陷,保護著數十個小鉤。此外,還可見石灰小體等。原頭蚴與成蟲頭節的區別在於其體積小和缺頂突腺。
生髮囊(broodcapsule)也稱為育囊,是具有一層
生髮層的小囊,直徑約1mm,由生髮層的有核細胞發育而來。據觀察最初由生髮層向囊內芽生成群的細胞,這些細胞空腔化後,形成小囊並長出小蒂與
胚層連線。在小囊壁上生成數量不等的原頭蚴,多者可達30~40個。原頭蚴可向生髮囊內生長,也可向囊外生長為外生性原頭蚴。
子囊(daughtercyst)可由母囊(棘狀蚴囊)的生髮層直接長出,也可由原頭蚴或生髮囊進一步發育而成。子囊結構與母囊相似,其囊壁具有角皮層和生髮層,囊內也可生長原頭蚴、生髮囊以及與子囊結構相似的小囊,稱為孫囊(granddaughtercyst)。有的母囊無原頭蚴、生髮囊等,稱為不育囊(infertilecyst)。
原頭蚴、生髮囊和
子囊可從
胚層上脫落,懸浮在囊液中,稱為囊砂或
棘球蚴砂(hydatidsand)。
生活史
成蟲寄生在終宿主小腸上段,以頂突上的小鉤和吸盤固著在
腸絨毛基部隱窩內、
孕節或蟲卵隨
宿主糞便排出。孕節有較強的活動能力,可沿草地或植物蠕動爬行,致使蟲卵污染動物皮毛和周圍環境,包括牧場、畜舍、蔬菜、土壤及水源等。當中間宿主吞食了蟲卵和孕節後,
六鉤蚴在其腸內孵出,然後鑽入腸壁,經血循環至肝、肺等器官,經3~5個月發育成直徑為1~3cm的
棘球蚴。隨棘球蚴囊的大小和發育程度不同,囊內原頭蚴可由數千至數萬,甚至數百萬個。原頭蚴在中間宿主體內播散可形成新的棘球蚴,在終宿主體內可發育為成蟲。
棘球蚴被犬、狼等
終宿主吞食後,其所含的每個原頭蚴都可發育為一條成蟲。故犬、狼腸內寄生的成蟲也可達數千至上萬條。從感染至發育成熟排出
蟲卵和孕節約需8周時間。大多數成蟲壽命約5~6個月。
人可作為
細粒棘球絛蟲的
中間宿主。當人誤食蟲卵後,六鉤蚴即經腸壁隨血循環侵入組織,引起急性炎症反應,若幼蟲未被殺死,則逐漸形成一個
纖維性外囊,在內緩慢地發育成
棘球蚴,故棘球蚴與
宿主間有纖維
被膜分隔。一般感染半年後囊的直徑達0.5~1.0cm,以後每年增長1~5cm,最大可長到數10cm。棘球蚴在人體內可存活40年甚至更久。但如遇繼發其它感染或外傷時,可發生
變性衰亡,囊液渾濁而終被吸收和
鈣化。
棘球蚴在人體內可發現於幾乎所有部位,最多見的部位是肝(占69.9%),多在右葉,肺(19.3%)次之,此外是腹腔(3%)以及原發在肝再向各器官轉移(5.3%),其他部位分別是:腦(0.4%)、脾(0.4%)、盆腔(0.3%)、腎(0.3%)、胸腔(0.2%)、骨(0.2%)、肌肉(0.1%)、
膽囊(0.1%)、
子宮(0.1%)以及皮膚、眼、卵巢、
膀胱、乳房、甲狀腺等(0.4%)。在肺和脾內
棘球蚴生長較快。在
骨組織內則生長極慢。巨大的棘球蚴囊多見於腹腔,它可以占滿整個腹腔,推壓
膈肌,甚至使一側
肺葉萎縮。棘球蚴在人體內一般為單個寄生,但多個寄生也不少見,約占患者的20%以上。
致病機制和臨床症狀
棘球蚴病俗稱
包蟲病,棘球蚴對人體的危害以機械損害為主,嚴重程度取決於棘球蚴的體積、數量、寄生時間和部位。因棘球蚴生長緩慢,往往在感染後5~20年才出現症狀。原發的棘球蚴感染多為單個,繼發感染常為多發,可同時累及幾個器官。由於
棘球蚴的不斷生長,壓迫周圍組織、器官,引起組織細胞萎縮、壞死,因此,臨床表現極其複雜,常見症狀有:
1、局部壓迫和刺激症狀受累部位有輕微疼痛和墜脹感。如累及肝臟可有肝區疼痛,在肺部可出現呼吸急促、
胸痛等呼吸道刺激症狀,在顱腦則引起頭痛、嘔吐甚至癲癇等,骨
棘球蚴常發生於骨盆、椎體的中心和
長骨的
乾骺端、可破壞骨質,易造成骨折或骨碎裂。位置表淺的棘球蚴可在體表形成包塊,觸之堅韌,壓之有彈性,
扣診時有震顫感。若包塊壓迫
門靜脈可致
腹水,壓迫膽管可致
阻塞性黃疸、
膽囊炎等。
2、過敏症狀常有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和
過敏性休克等。
一旦棘球蚴囊破裂,可造成
繼發性感染。如肝棘球蚴囊破裂可進入膽道,引起急性炎症,出現
膽絞痛、寒戰、高熱、
黃疸等。破入腹腔可致
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肺棘球蚴如破裂至支氣管,可咳出小的生髮囊、子囊和角皮碎片。囊液大量溢出可產生
過敏性反應,如進入血循環可引起嚴重的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診斷
詢問病史,了解病人是否來自流行區,以及與犬、羊等動物和皮毛接觸史對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X線、B超、CT、
MRI及同位素掃描等對
棘球蚴病的診斷和定位也有幫助。特別是CT和MRI,不僅可早期診斷出無症狀的
帶蟲者,且能準確地檢測出各種病理形態影像。但確診應以病原學結果為依據,即手術取出
棘球蚴,或從痰、
胸膜積液、
腹水或尿等檢獲棘球蚴碎片或原頭蚴等。
流行
細粒棘球絛蟲有較廣泛的
宿主適應性,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牧區,主要以犬和偶蹄類家畜之間循環為特點,在我國主要是
綿羊/犬動物循環,氂牛/犬循環僅見於青藏高原和甘肅省的
高山草甸和山麓地帶。
我國是世界上
棘球蚴病流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主要流行區在我國西部和北部廣大農牧地區,即新疆、青海、甘肅、寧夏、西藏、內蒙和四川7省區,其次是陝西、山西和河北部分地區。另外,在東北三省、河南、山東、安徽、湖北、貴州和雲南等省有散發病例。迄今全國已有23個省、市、區證實有當地感染的病人。據幾個重點流行省區的不完全統計,全國受棘球蚴病威脅的人口約5000萬,患病人數約為50~60萬,人群中最易感染者是學齡前兒童(新疆15289例病人中,15歲以下者占32.1%)。主要動物中間宿主
綿羊的感染率在3.3%~90%之間,家犬的感染率在7%~71%之間。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對本病的防治日益成為重要的任務。
1、蟲卵對環境的污染牧區犬感染通常較重,犬糞中蟲卵量大,隨動物的活動以及塵土、風、水等播散,導致蟲卵嚴重污染環境。蟲卵對外界低溫、乾燥及化學藥品有很強抵抗力。在2℃水中能活2.5年,在冰中可活4個月,經過嚴冬(-12~-14℃)仍保持感染力。一般化學消毒劑不能殺死蟲卵。
2、人、畜的感染方式牧區兒童喜歡與家犬親昵,很易受到感染,成人感染可因從事剪羊毛、擠奶、加工皮毛等引起,此外,通過食入被蟲卵污染的水、蔬菜或其它食物也可受染。家犬和野生動物的的感染則常因以病畜內臟餵狗,或將其隨地亂拋致使野犬、狼、豺等受到感染,從而又加重羊、牛感染,使流行愈趨嚴重。
在非流行區人因偶爾接觸受感染的犬,或接觸到來自流行區的動物皮毛而受感染。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流行區的畜產品大量流向內地,各地也不斷開闢新的牧場和草場,引進和飼養大批牲畜,新的污染地帶可能形成,因此,必須加強對本病的防治。
防治原則
在流行區應採取綜合性預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加強健康教育,宣傳、普及
棘球蚴病知識,提高全民的防病意識,在生產和生活中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感染。
2、加強衛生法規建設和衛生檢疫,強化民眾的衛生行為規範,根除以病畜內臟餵犬和亂拋的陋習。加強對屠宰場和個體屠宰戶的檢疫,及時處理病畜內臟。
衛生部在1992年頒布了全國
包蟲病防治規劃,經過在流行區多年的實施,已取得明顯效果,許多地方的家犬和綿羊的感染率都已迅速下降。
多房棘球絛蟲
多房棘球絛蟲(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Leuckart,1863)形態和生活史均與
細粒棘球絛蟲相似,但成蟲主要寄生在狐,
中間宿主是
嚙齒類或
食蟲類動物,幼蟲期是多房
棘球蚴(亦稱泡球蚴)。在人體引起嚴重的
泡球蚴病(alveococcosis),亦稱泡型
包蟲病(alveolarhydatiddisease),或多房性包蟲病(multilocularhydatiddisease)。
形態和生活史
成蟲外形和結構都與
細粒棘球絛蟲相似,但蟲體更小,長僅為1.2~3.7mm,平均2.13mm,頭節、頂突、小鉤和吸盤等都相應偏小,頂突小鉤為13~34個。蟲體常有4~5個節片。成節生殖孔位於節片中線偏前,
睪丸數較少,為26~36個,都分布在生殖孔後方。
孕節子宮為簡單的囊狀,無側囊,內含蟲卵187~404個。蟲卵形態和大小均與細粒棘球絛蟲難以區別。
常見的
終宿主是狐,其次是狗、狼、獾和貓等。在寄生有
多房棘球絛蟲的終宿主體內也可同時有細粒棘球絛蟲寄生。
多房
棘球蚴主要寄生在野生嚙齒類動物如
田鼠、
麝鼠、
旅鼠、倉鼠、
大沙鼠、
小家鼠以及
褐家鼠體內。在我國見於報導的有
黃鼠、
鼢鼠、
長爪沙鼠、小家鼠、
鼠兔以及氂牛、
綿羊等。寄生部位主要是肝。泡球蚴為淡黃色或白色的囊泡狀團塊,常見多個大小囊泡相互連線、聚集而成。囊泡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為0.1~0.7cm,內含透明囊液和許多原頭蚴,或含膠狀物而無原頭蚴。囊泡外壁角皮層很薄且常不完整,整個泡球蚴與
宿主組織間無
纖維組織被膜分隔。泡球蚴多以外生性
出芽生殖不斷產生新囊泡,長入組織,少數也可向內芽生形成隔膜而分離出新囊泡。一般1~2年即可使被寄生的器官幾乎全部被大小囊泡占據。呈葡萄狀的囊泡群帶可向器官表面蔓延至
體腔內,猶如
惡性腫瘤。
當體內帶有泡球蚴的鼠或動物臟器被狐、狗和狼等
終宿主吞食後,一般經45天原頭蚴可以發育為成蟲並排出
孕節和蟲卵。
鼠類常因食入終宿主糞便而受感染。地甲蟲可起轉運蟲卵的作用,由於地甲蟲喜食狐糞而在消化道和體表攜帶上蟲卵,
麝鼠又喜捕食地甲蟲因而受染。
致病
人
泡球蚴病通常比
細粒棘球蚴病更嚴重,
病死率較高。泡球蚴病幾乎100%原發於肝臟。肺、腦等其它部位的繼發感染多由肝通過
血循環轉移而來。由於泡球蚴在肝實質內呈瀰漫性浸潤生長,並逐漸波及到整個肝,對肝組織的破壞特別嚴重,可引起
肝功能衰竭而導致昏迷,或誘發
肝硬化而引起
門靜脈高壓,並發消化道大出血而致死亡。
由於泡球蚴生長緩慢,感染後一般潛伏期較長。臨床表現最主要是右上腹緩慢增長的腫塊或
肝腫大(96.5%)。許多患者有與細粒棘球蚴病相似的肝區疼痛、壓迫、墜脹感等,但
觸診時腫塊較堅硬並有結節感。另有腹痛(77.1%)和
黃疸(26.1%)以及
門脈高壓的表現(10.7%)。幾乎所有病人都表現有肝功能損害,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有
惡液質現象。本病症狀類似
肝癌,但其病程通常較長。
致病機制主要包括泡球蚴直接侵蝕、毒性損害和機械壓迫三個方面。由於泡球蚴在肝實質內芽生蔓延,直接破壞和取代肝組織,可形成巨塊狀的泡球蚴,其中心常發生
缺血性壞死、崩解液化而形成空腔或鈣化,呈蜂窩狀大小囊泡內含膠狀物或豆渣樣碎屑,無原頭蚴,故肉眼難以與肝癌鑑別。此過程中產生的毒素又進一步損害肝實質。四周的組織則因受壓迫而發生萎縮、
變性甚至壞死,由此肝功能嚴重受損。若膽管受壓迫和侵蝕,可引起
黃疸。泡球蚴如侵入
肝門靜脈分支,則沿血流在肝內廣泛播散,形成多發性寄生蟲結節,出現
肉芽腫反應,可誘發
肝硬化和膽管細胞型
肝癌;侵入
肝靜脈則可隨
血循環轉移到肺和腦,引起相應的呼吸道和神經系統症狀如
咯血、
氣胸和癲癇、
偏癱等。
診斷
詢問病史了解病人是否來自流行地區、有否與狐狸、狗或其皮毛接觸史有一定意義。體檢時發現肝臟腫塊,特別是
觸診時發現腫塊質地堅硬又有結節感時更應高度警惕。
鑑別診斷首先要注意與肝癌和細粒棘球蚴病相區別,其次是與肝硬化、
肝膿腫、
黃疸型肝炎以及肺癌、腦瘤或腦膠質病等區別。
流行
1、分布多房棘球絛蟲分布地區比
細粒棘球絛蟲局限,主要流行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從加拿大北部、
美國阿拉斯加州,直至日本北海道、俄羅斯西伯利亞。遍及北美、歐、亞三洲的寒冷地區和凍土地帶。
在我國,曾經認為
泡球蚴病是罕見疾病,但自1958年首例報導以來,全國各地報導的泡球蚴病人已逾400例,實際感染人數遠超過這一數字。原發病人分布於內蒙,寧夏、新疆、青海、甘肅和四川。該病已成為我國西部嚴重危害農牧民健康的疾病之一。現已查明我國有兩個地理流行區:1)中部流行區,自寧夏西北部起,橫穿甘肅東部至四川西北部地區,特別是海拔2000~2800m的高寒山區。
多房棘球絛蟲循環於狐狸、
野狗和多種齧齒動物之間。狐和野狗成為人體感染來源。患者多數是農民,主要因捕獵、飼養狐狸,或剝製狐皮而受感染。藏族民眾因宗教原因不傷野狗並餵飼它們,造成野狗成群,到處流竄,人則因與野狗接觸而感染。2)西部流行區:呈散點狀分布在新疆的23個縣和青海的17個縣,病人分布與野生紅狐分布地區一致,患者多是牧民,感染主要是因為獵狐,也可能通過飲水等間接方式感染。這些地區往往同時也有
細粒棘球蚴病流行。
2、
流行因素1)多房棘球絛蟲在野生動物中存在,形成
自然疫源地;2)人在狩獵等生產活動中誤食蟲卵,造成直接感染,如獵狐、飼養狐和加工、買賣毛皮製品等。狐皮的交易和販運也可能造成
泡球蚴病擴散;3)蟲卵污染環境如土壤、植物、蔬菜和飲用水而引起間接感染。狐和狗糞中的蟲卵抗寒能力極強,在嚴冬的冰雪中仍保持活力,故冬季牧民以融化的冰雪作為飲用水即是受感染方式之一。
防治措施
滅狐和消滅野鼠是根除
傳染源的主要措施。實施中要注意將動物屍體焚燒或深埋,
野狗也應殺滅或控制,對家犬則應定期驅蟲。
加強衛生宣傳教育,使民眾認識和了解泡球蚴病的危害和預防方法。流行區應對人群進行普查,使用免疫學試驗和X線、B超等手段可早期發現病人,以便及時根治。
注意個人防護,講究個人及
飲食衛生,生產及生活中注意防止蟲卵污染。因蟲卵耐寒而怕熱,對污染的器具物品可用熱力消毒。
相關條目
包蟲病包括
棘球蚴引起的
包蟲囊腫病和泡球蚴引起的多房型包蟲病。包蟲囊腫病主要傳播者是狗、而羊、牛及其它家畜是
中間宿主,因此本病在牧區多見,如我國的內蒙、新疆、西藏、甘肅、青海、寧夏、陝西、河北、四川等地。多房型包蟲病主要傳播是狼、狗、狐、而各種鼠類是中間宿主。建國後在青海、甘肅、四川和新疆等地陸續發現有此型包蟲病存在。人感染包蟲病的主要原因是接觸狗、或處理狗、狼、狐皮而誤食
蟲卵引起。蟲卵在人的胃、
十二指腸內孵化,放出
六鉤蚴,此幼蟲循
門靜脈至肝,發生肝包蟲病;有時幼蟲通過肝臟,可達肺、腦、骨髓而致病。
肝包蟲病的發病原理是六鉤蚴在肝內、逐漸發育成一個有包膜的囊狀體,緩慢生長,逐漸擴大,其周圍組織因受壓而萎縮,形成一
纖維組織層。囊的內壁向腔內生長出生髮囊,生髮囊的內壁長出頭節,此種頭節到達其它部位,便能發生
繼發性的包囊。
多房型
包蟲病幾乎都發生在肝內,本病最早被誤認為一種
膠樣癌。以後才確定是
多房棘球絛蟲引起的。肝泡球蚴
包蟲囊腫通常是呈灰色,少數為灰黃色,質硬如軟骨,內有無數小囊泡集合而成海綿狀。包囊呈浸潤性生長,不斷向外伸出囊泡。周圍無明顯的包膜,與宿主組織的分界不清。內容不含囊液而為豆腐渣樣的蚴體碎屑和小囊泡。後期蚴體因營養障礙中心部可
變性壞死而溶解成
膠凍狀液體,也可繼發感染而成膿性。泡球蚴具有類似
肝癌在肝內擴散的傾向。包蟲可在人體生存數年至數十年不等。
包蟲囊腫的症狀視其寄生虫部位、大小及有無併發症而異。
肝包蟲病病情呈發展型。早期毫無症狀,當
囊腫逐漸增大時,病人可有飽脹牽拽感,或肝區墜痛或
鈍痛,若病灶中心溶解或膽管受壓梗阻可產生劇烈疼痛,如肝內囊腫靠近肝臟表面,則可於右上腹部漸漸隆起一腫塊,形圓而光滑,堅韌而有彈性感,可觸及液波感及震顫感。如
包蟲囊腫體積甚大,壓迫消化道時,可出現上腹部飽脹、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壓迫到膽道則可引起
黃疸、皮膚瘙癢等。由於球蚴囊腫在肝內廣泛浸潤和轉移,患者常有貧血、消瘦、
低熱及惡液質現象。如
棘球蚴囊腫因外力而穿破,可有劇烈腹痛、
休克、發熱、蕁麻疹等急性
過敏性休克及急腹症,病情嚴重則可致死亡。
肝囊腫以瀦留性肝囊腫和先天性多囊肝為多見,此兩者常難以區分。前者多為單個;後者常為多個,並約50%伴有
多囊腎。肝囊腫一般大小自數毫米至10厘米或更大,增大速度緩慢。患者通常在40-50歲後出現臨床症狀。
囊腫可布滿肝臟,也可僅局限於
膽小管。囊內液體成分隨囊腫類型、大小及有無併發症而改變。
多囊肝的囊液澄清,;若囊
內出血則囊液呈棕或紅色;如並發感染囊液可呈膿性。由於肝代償再生力強,故
肝功能衰竭很少見。
臨床表現與囊腫大小有關,主要為消化道症狀如消化不良、
食慾減退、
噯氣、噁心、嘔吐和右上腹痛。有時腹痛難忍,平臥後可減輕,繼發感染後可出現寒戰和發熱。巨大囊腫壓迫
膽總管或肝管可致
黃疸,但少見。
檢查肝功能多半正常。
B超檢查肝區可見多個液性暗區。CT、核素掃描檢查有助於與實質性腫瘤及
血管瘤相鑑別。
肝囊腫的治療近年來採用超聲引導下行囊腫穿刺抽液,囊內注入適量無水酒精,方法簡便、安全。對巨大有壓迫症狀或囊腫伴繼發感染者,有時仍須外科手術處理。
犬肝吸蟲寄生於膽囊及膽管內。 (1)診斷:
犬肝吸蟲病是由於犬感染了中華支睪吸蟲,蟲體寄生於膽囊及膽管內而引起發病。肝吸蟲病的發展比較緩慢,輕症時幾乎沒有症狀。重症時發生腹瀉,全身無力,食欲不振,
肝腫大,
觸診時肝表面有結節;後期顯著消瘦。出現
黃疸,
肝硬變,多繼發
腹水。在流行地區,如犬發生消化不良、腹瀉、貧血和嗜酸性
白細胞增加時,應進行糞檢,發現蟲卵即可確診。檢查方法可用水洗
沉澱法或
乙醚蟻醛法。 (2)治療:可用
氯喹、
呋喃丙胺、
硫雙二氯酚、碘化
噻唑氰胺、
六氯對二甲苯、
吡喹酮或中藥治療。其中以
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療效較好,劑量為每公斤體重20毫克。每天3次,連服5天。但總劑量不得超過25克,以防藥物副反應的發生。近年來試用吡喹酮治療亦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