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常見疾病
1.肝炎
各型病毒性肝炎,如甲、乙、丙、丁、戊、己、庚型病毒性肝炎。也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或重疊感染引起。
2.藥物
解熱鎮痛藥如撲熱息痛、安痛定、阿司匹林等;抗結核藥如雷米封、利福平等;其他如氟烷、甲基多巴、銻劑、砷劑、磺胺藥等。
3中毒
如毒蕈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
4.缺氧性肝損傷
如持續一定時間的心力衰竭、休克所致的肝瘀血、缺氧。
5.其他
如急性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等。慢性肝衰竭:多發生於慢性重症肝炎、各型肝硬變等疾病過程中。
鑑別診斷
主要與下列疾病鑑別:
1.敗血症
敗血症與急性肝衰竭(AHF)有很多相似之處,如:也可出現腦病、黃疸、凝血功能異常,易誤診為AHF。第Ⅷ因子檢測有重要鑑別診斷意義,AHF時正常,敗血症時則降低。
2.急性妊娠脂肪肝
與急性妊娠脂肪肝引起的AHF很難鑑別,二者重疊出現時更難以鑑別。但兩者的處理是相同的:終止妊娠。
3.淤膽型肝炎
淤膽型肝炎與AHF亦有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由於其他原因引起嚴重消化道症狀時。但是,二者的治療卻很不相同,因此應注意二者的鑑別。淤膽型肝炎的特點是:①常有梗阻性黃疸的臨床和生化檢查特徵,而B超檢查無肝內外膽管擴張;②凝血酶原時間(PT)和凝血酶原活動度(PTA)檢查一般正常或輕度異常;③肝臟不縮小,甚至腫大;④一般不會發生肝性腦病。
檢查
1.凝血酶原時間測定
此項檢查為正確反映損害嚴重程度的最有價值的指標之一,有助於早期診斷。本試驗要求嚴格,需由有經驗者負責,力求準確。表現為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
2.膽鹼酯酶測定
此酶由肝細胞合成,故嚴重肝損害時,血清膽鹼酯酶明顯降低。
3.膽酶分離現象
膽紅素逐漸升高而穀草轉氨酶(ALT)卻下降。80%的ALT存在於肝細胞漿內,當肝細胞損害時,細胞膜通透性改變,ALT逸入血液內,早期ALT可升高,隨病情加重,到一定時期該酶已耗竭,加之其半衰期短,血清中ALT下降,提示預後不良。
4.AST/ALT比例動態觀察
病後10日內測定,對預測病情及預後有一定意義。ALT主在肝細胞漿內,穀草轉氨酶(AST)大多存在於線粒體內,正常AST/ALT比值為0.6。當肝細胞嚴重損害時,AST從線粒體排出,其比值即>1。
5.胺基酸(AA)測定
包括尿胺基酸總量及血清胺基酸分析。幾乎所有胺基酸均在肝內代謝,由肝細胞合成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當嚴重肝損害時,AA不能被利用而引起AA代謝障礙及平衡失調。首先尿AA總量明顯增加,血清中芳香族胺基酸增高,支/芳比值由正常3~3.5下降為至1.0以下。
治療原則
及早發現、及早針對病因治療非常重要,但多數患者預後不良。患者應絕對臥床,避免並去除誘發肝昏迷的誘因,預防和控制感染,及時救治出血,加強對症支持療法。有條件者應考慮肝臟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