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嗜酸性粒細胞
- 外文名: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inophil
人體中正常成熟的白細胞可以分為五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組成部分,與其他粒細胞一樣來源於...
嗜酸粒細胞增多症(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中嗜酸粒細胞絕對值大於(0.4~0.45)×109/L(400~450/mm3)。臨床上常與多種疾病相關,特別是寄生蟲感染、過敏性疾病...
原理用嗜酸性粒細胞稀釋液將血液稀釋一定倍數,而紅細胞和其他白細胞被破壞,嗜酸性粒細胞被染成紅色,然後滴入計數池內計數,可求得每升嗜酸性粒細胞數。參考值0....
嗜酸性細胞,胞質呈嗜酸性的細胞。嗜酸性細胞的功能為介導免疫反應,在寄生蟲感染時增多。在過敏反應中也增多。間接證明其作用為介導過敏反應,抵禦寄生蟲感染。
血中嗜酸性粒細胞也來源於多能幹細胞,在細胞的前體(precursors)階段已能與其他髓系細胞區別,體外培養可分離出嗜酸性粒細胞祖細胞(eosinophil committed cell)。血...
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一種極少見的疾病,Kaijiser在1937年首次報告了3例EG病人,典型的EG以胃腸道的嗜酸粒細胞浸潤、胃腸道水腫...
外周血嗜酸性細胞增多>1500/μl持續6個月或以上;經檢查未發現寄生蟲,過敏或嗜酸性細胞增多的其他原因;器官系統受累或功能異常的臨床表現直接與嗜酸性細胞增多有關...
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是Gibson等於1989年首先定義的一種疾病診斷,表現為慢性乾咳或晨咳少許黏痰,痰嗜酸粒細胞(Eos)>0.03,肺功能正常,無氣道高反應性(AHR)...
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組成部分,與其他粒細胞一樣來源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在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剌激因子(GM-CSF)、白介素3(IL-3)、白介素5(IL-5)等...
嗜酸細胞性胃炎特徵是胃黏膜層或胃壁全層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而出現胃腸道症狀,同時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因嗜酸性粒細胞的浸潤常以胃、十二指腸和小腸為中心,...
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徵(HES)是一組嗜酸性粒細胞持續高度增生,並伴有多種器官損害疾病的統稱,特徵是周圍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以及組織中嗜酸性粒細胞的浸潤。多數患者...
嗜酸性粒細胞性膀胱炎(eosinophiliccystitis)是膀胱局部嗜酸性粒細胞發生變態反應引起的疾病。病因不清多數認為與細菌藥物、異體蛋白及食物過敏原有關。...
基本概述嗜酸粒細胞白血病(eosinophilic leukemia,EL)是一種罕見的白血病,以外周血及骨髓異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特徵,常累及心臟、肺及神經系統,並呈進行性貧血和...
正常人嗜酸粒細胞為白細胞數的0%~7%,超過正常值稱之為嗜酸粒細胞增多症。嗜酸粒細胞在體內有防禦功能,但其增多也對自身組織造成損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肌痛...
概述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症皮疹呈多形性損害,包括水腫性或浸潤性紅斑、丘疹、結節、水皰等,也可引起紅皮病,劇癢。外周血EC增多,1.5×109/L以上,持續6個月...
人體中正常成熟的白細胞可以分為五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組成部分,與其他粒細胞一樣來源於...
《嗜酸性粒細胞相關性疾病》是2010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永祥。...... 《嗜酸性粒細胞相關性疾病》是2010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永祥。...
慢性嗜酸性粒細胞肺炎(CEP)又稱遷延型嗜酸粒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性肺炎(chroniceosinophilicpneumonia,CEP)。高峰年齡是30~40歲,婦女幾乎是男性的2倍。大部分...
硬皮病樣疾病(scleroderma-like disorders)包括嗜酸性筋膜炎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肌痛綜合徵(eosinophilia-myalgia syndrome,EMS),病人表現為硬皮病樣皮膚改變,同時伴有...
嗜酸性粒細胞,是由日本David Production公司出品的動漫《工作細胞》及由清水茜編寫漫畫《工作細胞》中的登場角色。對細菌的吞噬能力很弱,主要負責殺死寄生蟲。也可以...
診斷標準1.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持續增高,絕對計數>1.5×10*9/L,大於6個月;2.骨髓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3.除外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其他疾病;4.有皮膚和內臟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