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白鼠
大白鼠是
家棲鼠中較大的一種,大白鼠又叫溝鼠,屬
齧齒目鼠科體長150~250毫米,體重220~280克,尾明顯短於體長,被毛稀疏,環狀鱗片清晰可見,後足趾間具一些雛形的蹼,大白鼠頭骨較粗大,
腦顱較狹窄,顴弓較粗壯,眶上嵴發達,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大白鼠尾上環狀鱗片清晰可見,大白鼠屬晝夜活動型,以夜間活動為主。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後足較粗大,長於33毫米。雌鼠
乳頭6對。該鼠毛色有變,與其年齡、棲息環境有一定的關係,通常幼年鼠。
外形
為中型鼠類,體粗壯,大者可重達0。5斤。耳殼較短圓,向前拉不能遮住眼部,尾較粗短,成體尾長短於體長,後足較粗長,成體後足長大於28毫米。
乳頭6對,胸部2對,腹部1對,鼠鼷部3對。
毛色
背毛米黃色或乳白色,年齡愈老的個體,背毛白色色調愈深。背部白頭頂至尾端中央有一些白色長毛,故中央顏色較暗。股毛火色,略帶污白。老年個體毛尖略帶棕米黃色調。尾1色,上面粉紅色。尾部鱗環明顯,尾背部生有一些白色細長毛,故尾背部色調較深。前後足背面毛白色。
頭骨
頭骨較粗大,腦顱較狹窄,顴弓較粗壯,
褐家鼠是
家棲鼠中較大的一種,體長150~250毫米,體重220~280克,尾明顯短於體長,眶上嵴發達,左右顳嵴向後平行延伸而不向外擴展。
門齒孔較短,後緣接近
臼齒前緣聯接線。聽泡較小。
牙齒
第一上
臼齒第1橫嵴外齒突不發達,中齒突、內齒突發育正常,第2橫嵴齒突正常,第3橫嵴中齒突發達,內外齒突均不發達。第二上臼齒第1橫嵴只有1內齒突,中外齒突退化,第2橫嵴正常,第3橫嵴中齒突發達,內外齒突不明顯。第三上臼齒第1橫嵴只有1內齒突,2、3
橫嵴連成一環狀。
解剖特點
大白鼠的骨骼系統分為中軸骨骼和四肢骨骼兩大部分。中軸骨骼包括頭骨、脊柱、肋骨和胸骨;四肢骨骼包括肩帶、腰帶和前後肢骨(圖l)。
脊柱由57一一61塊脊椎骨組成,包括7塊頸椎、13塊胸椎、6塊腰椎、4塊薦椎、27一31塊尾椎。椎式如下:C7T13L6S4Cy27一31。肋骨共有13對,前7對經肋軟骨直接與胸骨相連,後6對未與胸骨相連。胸骨共分6節,最前一節為胸骨柄,第二至第五節稱胸骨體,最後一節為劍突,棒狀的劍突後面接一盤狀的劍狀軟骨。
消化系統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區分為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最後以肛門開口體外。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和胰臟。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包括唇、頰、硬齶、軟齶、舌、齒和唾液腺等部。大白鼠的齒式為
,即表示上頜每側有一個門齒,無犬齒和前臼齒,三個臼齒;下頜牙齒同上頜。上下頜牙齒總數為16個。應指出,大白鼠上頜每側僅一個門齒,稱單門齒型,區別於兔的雙門齒型(兔的上頜前排一對大門齒,後排一對小門齒)。大白鼠的咀嚼動作是由下頜齒前後滑動所完成。
肌肉質的食管沿氣管背側走行,僅在頸部稍偏左側。胃屬單室胃,橫位於橫膈後腹腔的左前部,以幽門與食管相連,以幽門與後面的十二指腸相連。胃向內前方較小的彎曲稱胃小彎,向外後方的彎曲(凸緣)稱胃大彎。胃大彎邊緣有雙層口袋狀的大網膜。大白鼠的大網膜比較發達(兔的大網膜不發達)。狹長形暗紅色的脾臟連在大網膜的左背部,與胃大彎相接觸(圖2)。胃分為賁門部和幽門部,左側的賁門部胃壁薄,外觀呈半透明狀;右側的幽門部胃壁厚,外觀不透明。
十二指腸長約10厘米,從幽門發出後向右後行,再折向前仍終於右側,在其經路上可區分為降支(向右後行)、橫支(水平部)和升支(向前行),它們構成一個不完全的環,包圍著一部分胰臟。十二指腸後接空腸和迴腸。空腸是小腸最長的部分,約70一100厘米,它盤旋在腹腔的右腹側。迴腸較短,約4厘米,以三角形的回盲系膜與盲腸的末端相連。
大腸包括盲腸、結腸和直腸三部分(圖3)。盲腸是介於迴腸與結腸之間的一個錐體形的盲囊,長6一8厘米,直徑約1厘米,其尖端為蚓突,盲腸壁比其它部分的腸壁薄(與兔相比,兔的盲腸發達得多,其長度達半米餘)。結腸長約10厘米,可分為升結腸、橫結腸和降結腸三部。直腸長約8厘米,是一條沿體中線直行的腸管,穿過骨盆,恰在尾根下方開口於肛門。
肝呈紫紅色,位於橫膈的正後方,共分6葉,包括左外葉、左中葉、中葉、右葉、尾狀葉和乳頭狀葉;有的人不把後兩葉計算在內,則肝只分為4葉。大白鼠缺膽囊,屬於無膽囊動物(兔有膽囊,這是大白鼠區別於兔的一個顯著特點),由肝出來的膽總管直接開口於十二指腸。胰位於胃和十二指腸彎曲處,呈肉色,分葉甚多,在新鮮材料的形狀與附近脂肪難以區別,如仔細加以比較,可看出胰臟的色澤較暗,質地稍堅實。胰管的數目和行徑常因個體而異,有眾多的小導管匯合而形成2條,有時是5一8條,主要導管在不同水平處開口人肝管,有時小導管直接開口進人十二指腸(兔的胰管僅有一條開口於十二指腸)。
氣管位於食管的腹側,由二十餘個背面不相銜接的軟骨環支持。左右兩肺分葉不同,左肺僅有一葉,右肺分為4葉。在靠近喉頭甲狀軟骨的氣管兩側,有一粉紅色、呈蝴蝶形的甲狀腺,它是由左右兩個橢圓形的側葉和橫越氣管腹面的峽部連線而成。
心臟的腹面前方覆蓋有脂肪狀的胸腺,其大小隨年齡而變化。40一60日齡的個體其胸腺最大,以後即停止生長,並逐漸退化。大白鼠的心臟重0.39克一2.61克,隨著年齡的增長,心重占體重的百分比由0.51%逐漸下降到0.31%。
泌尿系統包括一對腎臟、一對輸尿管、單一的膀朧和尿道,和兔無何區別。
雌雄性的鑑別首先從體表來看,雄性的生殖孔與肛門的距離較大;性成熟的大白鼠則體表可見明顯下垂的陰囊。雌性在陰部可看到肛門、尿道口和陰門三個孔,且陰門與肛門的距離較小。應指出:大白鼠的尿道口和陰道口完全分開,而兔的尿道開口於陰道前庭的腹壁上,因此,體表只有肛門和陰門兩個孔。
雄性的生殖器官由睪丸、附睪、輸精管、副性腺和陰莖構成(圖4)。未成熟的個體,睪丸位於腹腔內,成熟後睪丸下降到陰囊內。大白鼠和兔一樣,腹股溝管(鼠鼷管)終生開放,生殖期過後,睪丸仍可通過腹股溝管縮回到腹腔中。附睪可分為附睪頭,附睪體和附睪尾三部。附睪頭呈半月狀覆蓋在睪丸頭端,附睪體狹細附於睪丸內側,附睪尾呈棒狀位於睪丸尾端。輸精管自附睪尾發出進人腹腔內,在膀胱頸水平處,左右兩側的輸精管相會合,開口於尿道。大白鼠的副性腺特別發達,包括精囊、凝集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精囊是成對的大腺體,位於的背外側。腺體表面具橫褶,其前部呈鉤狀。在精囊內側附有凝集腺(兔不具凝集腺)。在射精時,凝集腺的分泌物是最後排出的,可以在雌性陰道中凝固,形成陰道栓,以防止精液的外流。前列腺分為背外側葉和腹葉。尿道球腺位於直腸兩側,埋在坐骨海綿體肌和球海綿體肌之間的結締組織中,粉紅色,球形或梨形。陰莖長2一2.8厘米。
雌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和陰道(圖5)。成熟的雌鼠卵巢呈卵圓形,表面有不規則結節狀的卵泡,色淡紅,位於腎臟後面,以卵巢系膜懸於第五腰椎附近的體壁上,左側卵巢的位置稍靠後。輸卵管彎曲形成10一12個花環樣的回曲,前端以喇叭口在離卵巢很近處開口於體腔,另一端膨大為子宮。大白鼠子宮為雙子宮型,即左右兩側子宮分別以兩個子宮頸獨立地開口於陰道。陰道開口於尿道口的後方,呈裂縫狀。
大白鼠的乳腺共6對,其中胸部3對,腹部1對,鼠鼷部2對;個別的也有5對或7對乳腺的。大白鼠生殖力很強,一年內產仔4-7次,每胎產仔5-9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