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 化學
- 外文名: Chemistry
- 學科級別: 一級學科
- 專業代碼: 0703
- 二級學科: 無機、有機、物化、分析、高分子
基本概念
化學定義
化學特點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元素周期表
歷史
概述
萌芽時期
丹藥時期
燃素時期
發展期
現代時期
學科分類
主幹課程
綠色化學
緒論
定義
著名理論
重要性
教育
發展
初步實驗儀器
培養目標
培養要求
知識技能
2.掌握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化學工程及化工製圖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關於科學技術、化學相關產業、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政策、法規;
5.了解化學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化學相關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中外文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開設院校
一級學科 | 0703化學 | 北京大學 |
南開大學 | ||
二級學科 | 070301無機化學 | |
070302分析化學 | ||
070303有機化學 | ||
070304物理化學 | ||
070305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中山大學 |
排名 | 學校 | 國家 | 得分 |
---|---|---|---|
1 | 美國 | 97.5 | |
2 | 加州大學-伯克利 | 美國 | 90.5 |
3 | 美國 | 90.4 | |
4 | 美國 | 87.0 | |
5 | 美國 | 85.0 | |
6 | 英國 | 84.8 | |
7 | 加州大學-洛杉基 | 美國 | 84.7 |
8 | 英國 | 83.8 | |
9 | 中國香港 | 83.3 | |
10 | 英國 | 83.2 | |
11 | 中國香港 | 82.9 | |
12 |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蘇黎世 | 82.7 | |
13 | 新加坡 | 82.1 | |
14 | 日本 | 81.5 | |
15 | 瑞士 | 80.8 | |
16 | 美國 | 80.4 | |
17 | 西北大學(美國) | 美國 | 79.4 |
18 | 京都大學 | 日本 | 78.8 |
19 | 中國 | 78.6 | |
20 | 澳大利亞 | 78.0 |
專業排名
排 名 | 學校名稱 | 星 級 | 學校數 |
1 | 北京大學 | 5★ | 429 |
2 | 南京大學 | 5★ | 429 |
3 | 吉林大學 | 5★ | 429 |
4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429 |
5 | 廈門大學 | 5★ | 429 |
6 | 復旦大學 | 5★ | 429 |
7 | 天津大學 | 5★ | 429 |
8 | 南開大學 | 5★ | 429 |
9 | 中山大學 | 5★ | 429 |
10 | 武漢大學 | 5★ | 429 |
11 | 蘭州大學 | 5★ | 429 |
12 | 湖南大學 | 5★ | 429 |
13 | 大連理工大學 | 5★ | 429 |
14 | 北京理工大學 | 5★ | 429 |
15 | 福州大學 | 5★ | 429 |
16 | 南京理工大學 | 5★ | 429 |
17 | 四川大學 | 5★ | 429 |
18 | 浙江工業大學 | 5★ | 429 |
19 | 陝西師範大學 | 5★ | 429 |
20 | 西北大學 | 5★ | 429 |
諾貝爾獎
- 1901年 J . H.范霍夫(荷蘭)發現溶液中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
- 1902年 E. H. 費歇爾(德國)合成了糖類以及嘌呤誘導體。
- 1903年 S. A. 阿雷尼烏斯(瑞典)提出電解質溶液理論。
- 1904年 W. 拉姆賽(英國)發現空氣中的惰性氣體。
- 1906年 H. 莫瓦桑(法國)從事氟元素的研究。
- 1907年 E.畢希納(德國)從事酵素和酶化學、生物學研究。
- 1908年 E.盧瑟福(英國)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蛻變理論。
- 1909年 W.奧斯特瓦爾德(德國)從事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反應速度的研究。
- 1910年 O.瓦拉赫(德國)脂環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 1911年 M.居里(法國)發現鐳和釙。
- 1913年 A. 維爾納 (瑞士)從事配位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分子內原子化合價的研究。
- 1914年 T.W.理查茲(美國)致力於原子量的研究,精確地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 1915年 R.威爾斯泰特(德國)從事植物色素(葉綠素)的研究。
- 1916~1917年 未頒獎。
- 1918年 F.哈伯(德國)研究和發明了有效的大規模合成氨法。
- 1920年 W.H.能斯特(德國)從事電化學和熱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 1922年 F.W.阿斯頓(英國) 發現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並開發了質譜儀。
- 1923年 F. 普雷格爾(奧地利)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 1925年 R.A.席格蒙迪(德國)從事膠體溶液的研究並確立了膠體化學。
- 1926年 T.斯韋德貝里(瑞典)從事膠體化學中分散系統的研究。
- 1928年 A.溫道斯(德國)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與維生素的關係。
- 1929年 A.哈登(英國),馮·奧伊勒 – 歇爾平(瑞典人)闡明了糖發酵過程和酶的作用。
- 1930年 H. 費歇爾(德國)從事血紅素和葉綠素的性質及結構方面的研究。
- 1931年 C.博施(德國),F.貝吉烏斯(德國人)發明和開發了高壓化學方法。
- 1932年 I. 蘭米爾 (美國) 創立了表面化學。
- 1934年 H.C.尤里(美國)發現重氫。
-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國)發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 1936年 P.J.W.德拜(美國)提出分子磁偶極距概念並且套用X射線衍射弄清分子結構。
-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國) 從事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研究。
P. 卡雷(瑞士) 從事類胡蘿蔔、核黃素以及維生素 A、B2的研究。 - 1938年 R.庫恩(德國) 從事類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類的研究。
-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國)從事性激素的研究。
- 1943年 G. 海韋希(匈牙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化學和物理變化過程。
- 1944年 O.哈恩(德國) 發現重核裂變反應。
- 1945年 A.I.魏爾塔南(芬蘭)研究農業化學和營養化學,發明了飼料貯藏保養鮮法。
- 1946年 J. B.薩姆納(美國) 首次分離提純了酶。
J. H.諾思羅普,W. M.斯坦利(美國) 分離提純酶和病毒蛋白質。 - 1947年 R.魯賓遜(英國)從事生物鹼的研究。
-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 發現電泳技術和吸附色譜法。
- 1949年 W.F.吉奧克(美國)長期從事化學熱力學的研究,物別是對超溫狀態下的物理反應的研究。
- 1950年 O.P.H.狄爾斯和K.阿爾德(德國)發現狄爾斯-阿爾德反應及其套用。
- 1951年 G.T.西博格、E.M.麥克米倫(美國) 發現超鈾元素。
- 1952年 A.J.P.馬丁、R.L.M.辛格(英國)開發並套用了分配色譜法。
- 1953年 H.施陶丁格(德國)從事環狀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 1954年 L.C.鮑林(美國)闡明化學結合的本性,解釋了複雜的分子結構。
- 1955年 V. 維格諾德 (美國)確定併合成了含硫的生物體物質(特別是後葉催產素和增壓素)。
- 1956年 C.N.欣謝爾伍德(英國)。
N.N.謝苗諾夫(俄國)提出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理論(特別是支鏈反應)。 - 1957年 A.R.托德(英國)從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輔酶的研究。
- 1958年 F. 桑格(英國)從事胰島素結構的研究。
- 1959年 J.海洛夫斯基(捷克)提出極譜學理論並發明了電化學分析中的極譜分析法。
- 1960年 W.F.利比(美國)發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法”。
- 1961年 M.卡爾文(美國)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機理。
- 1962年 M.F.佩魯茨、J.C. 肯德魯(英國)測定了蛋白質的精細結構。
- 1963年 K.齊格勒(德國)、G. 納塔(義大利)發現了利用新型催化劑進行聚合的方法,並從事這方面 的基礎研究。
-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國)使用X射線衍射技術測定複雜晶體和大分子的空間結構。
- 1965年 R.B.伍德沃德(美國)因對有機合成法的貢獻。
- 1967年 R.G.W.諾里會、G.波特(英國)。
M.艾根(德國)發明了測定快速 化學反應的技術。 - 1970年 L.F. 萊洛伊爾(阿根廷)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過程中的作用。
- 1971年 G.赫茲伯格(加拿大)從事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學結構的研究。
- 1972年 C.B.安芬森(美國)確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區位研究。
- 1974年 P.J.弗洛里(美國)從事高分子化學的理論、實驗兩方面的基礎研究。
-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亞)研究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
V.普雷洛格(瑞士)從事有機分子以及有機分子的立體化學研究。 - 1976年 W.N.利普斯科姆(美國)從事甲硼烷的結構研究
- 1978年 P.D.米切爾(英國)從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轉換研究。
- 1979年 H.C.布朗(美國)、G. 維蒂希(德國)研製了新的有機合成法。
- 1980年 P.伯格(美國)從事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
- 1983年 H.陶布(美國)闡明了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反應機理。
- 1984年 R.B.梅里菲爾德(美國)開發了極簡便的肽合成法。
- 1985年 J.卡爾、H.A.豪普特曼(美國)開發了套用X射線衍射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算法。
- 1987年 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國)
J.M.萊恩(法國)合成冠醚化合物。 - 1989年 S.奧爾特曼, T.R. 切赫(美國)發現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 1990年 E.J.科里(美國)創建了一種獨特的有機合成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
- 1992年 R.A.馬庫斯(美國)對溶液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作了貢獻。
- 1997年 P.B.博耶(美國)、J.E.沃克爾(英國)、
J.C.斯科(丹麥)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 1998年 W.科恩(奧地利)J.波普(英國)提出密度泛函理論。
- 1999年 艾哈邁德-澤維爾(美籍埃及)將毫微微秒光譜學套用於化學反應的轉變狀態研究。
- 2000年 黑格(美國)、麥克迪爾米德(美國)、白川英樹(日本)因發現能夠導電的塑膠有功。
- 2003年 阿格里(美國)和麥克農(美國)研究細胞膜水通道結構極其運作機理。
- 2006年羅傑·科恩伯格(美國) “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
- 2007年格哈德·埃特爾(德國) 固體表面化學研究。
- 2009年萬卡特拉曼-萊馬克里斯南(美籍英裔) 、托馬斯-施泰茨(美國)、阿達-尤納斯(以色列) “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
- 2011年 丹尼爾·謝克特曼(以色列),發現了準晶體這種材料。
- 2013年 馬丁・卡普拉斯、麥可・萊維特、阿里耶・瓦謝勒“為複雜化學系統創立了多尺度模型“。
發展前景
- 化學是一門是實用的學科,它與數學物理等學科共同成為自然科學迅猛發展的基礎。化學的核心知識已經套用於自然科學的各個區域,化學是改造自然的強大力量的重要支柱。化學家們運用化學的觀點來觀察和思考社會問題,用化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能源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健康問題、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等問題。
- 化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滲透,產生了很多邊緣學科,如生物化學、地球化學、宇宙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等等,使得生物、電子、航天、雷射、地質、海洋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 培養不斷進取、發現、探索、好奇的心理,激發人類對理解自然,了解自然的渴望,豐富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