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化學是研究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離、 同位素效應和同位素套用的化學分支學科。隨著核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核武器的研製和核電站的發展,更加推動了同位素化學的發展。同位素化學是研究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離、同位素效應和同位素套用的化學分支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位素化學
- 外文名:Isotopic Chemistry
- 屬性:化學分支學科
- 提出時間:1913年
- 發現者:F·索迪和K.法揚斯
學科簡史,分布,分離,分析,效應,研究內容,學科套用,學科間區別,
學科簡史
19世紀末,由於電子、X射線和放射性的發現,人類的認識能深入到原子內部。通過對放射性的研究,不僅發現了釙、鐳、錒等放射性元素,還從這些放射性元素中分離出30多種新的放射性“元素”,多到周期表中沒有可以容納它們的空位,而且有些放射性不同的新元素在化學性質上完全相同,彼此無法分開,以致在當時引起懷疑:周期表對放射性元素是否適用?通過對這些事實的進一步研究,1913年F·索迪和K.法揚斯同時發現放射性元素位移規律,並提出同位素的概念,從而解決了許多新元素在周期表上的位置問題,並用同位素概念說明了它們之間的依存變化關係。
1913年J.J.湯姆孫和F·W·阿斯頓在用磁分析器研究氖時,發現了氖的兩種同位素──氖20和氖22。這是第一次發現穩定同位素。1919年阿斯頓製成質譜儀,隨後他在71種元素中,發現了202種同位素,並測定了各同位素的豐度。1920年G·C·de赫維西和L.K.策希邁斯特爾研究了同位素交換反應。1931年H·C·尤里等發現重氫;1933年G·N·路易斯等用電解法製得純重水;1934年挪威利用其廉價水電能建立了第一座重水工廠。1942年美國建造了電磁分離器並分離出鈾235;1943年美國又建立了三座六氟化鈾氣體擴散工廠生產鈾235;1944年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首先生產了千克量的鈾235,並製造了第一顆核子彈。
重水既是建造反應堆的重要原料,又是熱核燃料和熱核武器的原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國家競相研究生產重水的新方法,其中硫化氫雙溫交換法、液氫精餾法等都實現了工業化生產。
從50年代開始,為了尋找更好的同位素分離方法,不斷把科學技術新成就套用到同位素分離技術中。例如,60年代的色譜法和70年代開始的雷射法分離同位素的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到80年代中期,世界上用同位素分離法生產的同位素主要有:氘、氚、氦3、鋰 6、硼 10、碳13、氮 15、氧18和鈾235等。其中,重水的年產量以千噸計。例如,世界上最大的重水生產國加拿大,用雙溫交換法生產重水,1982年的年生產能力已達4000噸。硼10的世界年產量則以百千克計。隨著核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核武器的研製和核電站的發展,更加推動了同位素化學的發展。
分布
同位素分布規律的研究有以下四個方面:①同位素穩定性規律,研究地球上存在的300多種核素的穩定範圍和穩定性規律(見穩定同位素);②同位素豐度,研究地球物質中各種元素的同位素豐度的一般規律;③地球上同位素分布的漲落,在自然界中,元素不論是游離狀態還是化合狀態,其同位素組成基本是恆定的,其漲落規律是同位素化學的研究課題之一;④元素的起源和演化,為了弄清宇宙中各種同位素分布規律,就必須研究元素的起源和演化過程。
分離
分析
用於同位素分析的方法有: ①質譜法,是最重要的同位素分析法, 不僅精密度高, 而且可分析同位素的種類也多。 ②光譜法, 用於分析氘的精密度達0.0002%,可與質譜法相比;是分析氮15最方便的方法,已有專門的光譜儀生產;分析鈾235和鈾238則須用大型光柵攝譜儀。③氣相色譜法,用於分析氕、氘,迅速而靈敏,可測全部濃度範圍的氘含量。④核磁共振譜法,用於測量濃重水中的微量氕,精密度可達±0.01%,也可用於分析碳13、氮15等同位素。⑤中子活化分析,可用於測定硼10、鋰6和鈾235等同位素。⑥水的同位素分析,在同位素分析中占有獨特地位,這不僅出於控制重水生產流程的需要,也為了解決在同位素地球化學以及其他用氘和氧18示蹤的研究工作中的問題。水同位素分析中最有實效的方法是密度法,不僅儀器設備簡單,而且測量精度很高,此外還有紅外光譜法。
效應
可分為四個研究方面:①光譜同位素效應,因同位素核質量的不同使原子或分子的能級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光譜譜線位移。這一效應不僅用於分析同位素,更重要的是用於研究分子結構。②熱力學同位素效應,同位素的質量差別越大,其物理、化學性質的差別也越大,是輕同位素分離的理論基礎。③動力學同位素效應,同位素的取代使反應物的能態發生變化,可引起化學反應速率的差異。此效應能用於分離同位素、研究化學反應機理和溶液理論。④生物學同位素效應,在生物學同位素效應中,以氘的效應最為顯著,尚未觀察到碳13、氮15和氧18等生命重要元素的重同位素有顯著的生物學同位素效應。(見同位素效應)。
研究內容
同位素化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同位素的分布、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離、同位素效應。
學科套用
學科間區別
同位素化學是研究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離、同位素效應和同位素套用的化學分支學科。同位素地球化學是研究地殼中或地表各類岩石、礦物及各種沉積物、大氣、水體中同位素含量及變化的學科,根據同位素的種類,主要包括穩定同位素(如碳、氫、氧、氮、硫等)及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由於具有非常高的地質穩定性,已廣泛套用於地質年齡的確定、成礦物質的示蹤及成礦物質的來源等方面。中國同位素地球化學資料庫,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岩石學實驗室、岩石化學分析實驗室及礦床實驗室長期積累的各類岩石、礦物、礦石、包裹體、水體、土壤、沉積物及大氣樣品的碳、氫、氧同位素及鉛、銣、鍶、鉀、氬同位素數據為主要數據源,並收集國內外研究文獻而建成。資料庫可以實驗室這些數據的模糊查詢。可以廣泛套用於地質年齡確定、礦產資源評估、沉積學、油氣、地球化學及環境保護與研究等各個領域。
放射化學是研究放射性物質,及與原子核轉變過程相關的化學問題的化學分支學科。放射化學與原子核物理對應地關聯和交織在一起,成為核科學技術的兩個兄弟學科。放射化學主要研究放射性核素的製備、分離、純化、鑑定和它們在極低濃度時的化學狀態、核轉變產物的性質和行為,以及放射性核素在各學科領域中的套用等。20世紀60年代以來,放射化學主要圍繞核能的開發、生產、套用以及隨之而來的環境等問題,開展基礎性、開發性和套用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