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英語: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於83(鉍元素之後)的元素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鎝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學元素
- 英文名:Chemical Nations/element
- 別稱:元素
- 套用:化學
- 周期表創建人:門捷列夫
認知歷史
歷史起源
近代發展
元素周期表
ⅠA | ⅡA | ⅢB | ⅣB | Ⅴ B | ⅥB | ⅦB | Ⅷ | ⅠB | ⅡB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 A | 0 | ||
H 氫 | He 氦 | ||||||||||||||||
Li 鋰 | Be 鈹 | B 硼 | C 碳 | N 氮 | O 氧 | F 氟 | Ne 氖 | ||||||||||
Na 鈉 | Mg 鎂 | Al 鋁 | Si 矽 | P 磷 | S 硫 | Cl 氯 | Ar 氬 | ||||||||||
K 鉀 | Ca 鈣 | Sc 鈧 | Ti 鈦 | V 釩 | Cr 鉻 | Mn 錳 | Fe 鐵 | Co 鈷 | Ni 鎳 | Cu 銅 | Zn 鋅 | Ga 鎵 | Ge 鍺 | As 砷 | Se 硒 | Br 溴 | Kr 氪 |
Rb 銣 | Sr 鍶 | Y 釔 | Zr 鋯 | Nb 鈮 | Mo 鉬 | Tc 鎝 | Ru 釕 | Rh 銠 | Pd 鈀 | Ag 銀 | Cd 鎘 | In 銦 | Sn 錫 | Sb 銻 | Te 碲 | I 碘 | Xe 氙 |
Cs 銫 | Ba 鋇 | Hf 鉿 | Ta 鉭 | W 鎢 | Re 錸 | Os 鋨 | Ir 銥 | Pt 鉑 | Au 金 | Hg 汞 | Tl 鉈 | Pb 鉛 | Bi 鉍 | Po 釙 | At 砹 | Rn 氡 | |
Fr 鍅 | Ra 鐳 | Rf 鈩 | Ds 鐽 | Rg 錀 | Cn 鎶 | Nh鉨 | Fl 鈇 | Lv 鉝 | Og 氣 奧 |
世界觀點
元素簡介
原子序數 | 元素名稱 | 發現者 | ||
1 | H | 1.00794(7) | 1766年,英國貴族亨利.卡文迪西(1731-1810)發現 | |
2 | He | 4.002602(2) | 1868年,法國天文學家讓遜(1824-1907)和英國天文學家諾曼.洛克爾(1836-1920)利用太陽光譜發現。 | |
3 | Li | 6.941(2) | 1817年,瑞典人約翰.歐格思.阿弗韋森 (1792-1841) 在分析葉長石時發現 | |
4 | Be | 9.012182(3) | 1798年,法國人路易.尼古拉斯.沃克朗 (1763-1829)在分析綠柱石時發現 | |
5 | B | 10.811(7) | 1808年,法國人約瑟夫.路易.呂薩克 (1788-1850)與法國人路易士.泰納爾 (1777-1857)合作發現,而英國化學家戴維只不過遲了9天發表 | |
6 | C | 12.011 | 古人發現 1796年,英國籍化學家史密森.特南特 (1761-1815)發現鑽石由碳原子組成 | |
7 | N | 14.007 | 1772年,瑞典化學家卡爾.威廉.舍勒和法國化學家拉瓦節和蘇格蘭化學家丹尼爾.盧瑟福 (1749-1819) 同時發現氮氣 | |
8 | O | 15.999 | 1771年,英國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發現;中國古代科學家馬和發現(有爭議) | |
9 | F | 18.998 | 1786年化學家預言氟元素存在,1886年由法國化學家莫瓦桑用電解法製得氟氣而證實 | |
10 | Ne | 20.17 | 1898年,英國化學家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 |
11 | Na | 22.9898 |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 |
12 | Mg | 24.305 |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 |
13 | Al | 26.982 | 1825年,丹麥H.C.奧斯特用無水氯化鋁與鉀汞齊作用,蒸發掉汞後製得 | |
14 | Si | 28.085 | 1823年,瑞典化學家貝采尼烏斯發現它為一種元素 | |
15 | P | 30.974 | 1669年,德國人波蘭特通過蒸發尿液發現 | |
16 | S | 32.06 | 古人發現(法國拉瓦錫確定它為一種元素) | |
17 | Cl | 35.453 | 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發現氯氣,1810年英國戴維指出它是一種元素 | |
18 | Ar | 39.94 | 1894年,英國化學家瑞利和萊姆塞發現 | |
19 | K | 39.098 | 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 |
20 | Ca | 40.08 |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 |
21 | Sc | 44.956 | 1879年,瑞典人尼爾遜發現 | |
22 | Ti | 47.9 | 1791年,英國人馬克.格列戈爾從礦石中發現 | |
23 | V | 50.94 | 1831年,瑞典瑟夫斯特木研究黃鉛礦時發現,1867年英國羅斯特首次製得金屬釩 | |
24 | Cr | 51.996 | 1797年,法國路易.尼古拉.沃克蘭在分析鉻鉛礦時發現 | |
25 | Mn | 54.938 | 1774年,瑞典舍勒從軟錳礦中發現 | |
26 | Fe | 55.845 | 古人發現 | |
27 | Co | 58.9332 | 1735年,布蘭特發現 | |
28 | Ni | 58.69 | 中國古人發現並使用。1751年,瑞典礦物學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認為它是一種元素 | |
29 | Cu | 63.54 | 古人發現 | |
30 | Zn | 65.38 | 中國古人發現 | |
31 | Ga | 69.72 | 1875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研究閃鋅礦時發現 | |
32 | Ge | 72.5 | 1885年,德國溫克萊爾發現 | |
33 | As | 74.922 | ||
34 | Se | 78.9 | 1817年,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 | |
35 | Br | 79.904 | 1824年,法國巴里阿爾發現 | |
36 | Kr | 83.8 | 1898年,英國萊姆塞和瑞利發現 | |
37 | Rb | 85.467 | 1860年,德國本生與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 |
38 | Sr | 87.62 |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用電解法製得 | |
39 | Y | 88.906 | 1789年,德國克拉普魯特發現 | |
40 | Zr | 91.22 | 1789年,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斯在鋯石中發現 | |
41 | Nb | 92.9064 | 1801年,英國化學家哈契特發現 | |
42 | Mo | 95.94 | 1778年,瑞典舍勒發現,1883年瑞典人蓋爾姆最早製得 | |
43 | Tc | 鎝* | 97.907 | |
44 | Ru | 101.1 | 1827年,俄國奧贊在鉑礦中發現,1844年俄國克勞斯在烏金礦中也發現它並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 |
45 | Rh | 102.906 |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 |
46 | Pd | 106.42 | 1803年,英國沃拉斯頓從粗鉑中發現並分離出 | |
47 | Ag | 107.868 | 古人發現 | |
48 | Cd | 112.41 | 1817年,F.施特羅邁爾從碳酸鋅中發現 | |
49 | In | 114.82 | 1863年,德國里希特和萊克斯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 |
50 | Sn | 118.6 | 古人發現 | |
51 | Sb | 121.7 | 古人發現 | |
52 | Te | 127.6 | 1782年,F.J.米勒.賴興施泰因在含金礦石中發現 | |
53 | I | 126.905 | 1814年,法國庫瓦特瓦(1777-1838)發現,後由英國戴維和法國蓋.呂薩克研究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 |
54 | Xe | 131.3 | 1898年,英國拉姆塞和瑞利發現 | |
55 | Cs | 132.905 | 1860年,德國本生和基爾霍夫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 |
56 | Ba | 137.33 |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發現並製得 | |
57~71 | La~Lu | |||
57 | La | 138.9 | 1839年,瑞典莫山吉爾 (1797-1858)從粗硝酸鈰中發現 | |
58 | Ce | 140.1 | 1803年,瑞典貝采尼烏斯、德國克拉普羅特、瑞典希新格分別發現 | |
59 | Pr | 140.9 | 1885年,奧地利威斯巴 (1858-1929)拔從鐠釹混和物中分離出玫瑰紅的釹鹽和綠色的鐠鹽而發現 | |
60 | Nd | 144.2 | 1885年,同上 | |
61 | Pm | (147) | 1945年,美國馬林斯基、格倫德寧和科里寧從原子反應堆鈾裂變產物中發現並分離出 | |
62 | Sm | 150.3 | 1879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發現 | |
63 | Eu | 151.96 | 1896年,法國德馬爾蓋發現 | |
64 | Gd | 157.25 | ||
65 | Tb | 158.9 | 1843年,瑞典莫桑德爾發現,1877年正式命名 | |
66 | Dy | 162.5 | 1886年,法國布瓦博德朗發現,1906年法國於爾班製得較純淨的鏑 | |
67 | Ho | 164.9 | 1879年,瑞典克萊夫從鉺土中分離出並發現 | |
68 | Er | 167.2 | 1843年,瑞典莫德桑爾用分級沉澱法從釔土中發現 | |
69 | Tm | 168.9 | 1879年,瑞典克萊夫從鉺土中分離出並發現 | |
70 | Yb | 173.04 | 1878年,瑞士馬里尼亞克發現 | |
71 | Lu | 174.967 | 1907年,奧地利韋爾斯拔和法國於爾班從鐿土中發現 | |
72 | Hf | 178.4 | ||
73 | Ta | 180.947 | 1802年,瑞典艾克保發現,1844年德國羅斯首先將鈮、鉭分開 | |
74 | W | 183.8 | 1781年,瑞典舍勒分解鎢酸時發現 | |
75 | Re | 186.207 | 1925年,德國地球化學家諾達克夫婦從鉑礦中發現 | |
76 | Os | 190.2 | 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鉑時發現 | |
77 | Ir | 192.2 | 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鉑時發現 | |
78 | Pt | 195.08 | 1735年,西班牙安東尼奧.烏洛阿在平托河金礦中發現,1748年有英國化學家W.沃森確認為一種新元素 | |
79 | Au | 196.967 | 古人發現 | |
80 | Hg | 200.5 | 古希臘人發現 | |
81 | Tl | 204.3 | 1861年,英國克魯克斯利用光譜分析發現 | |
82 | Pb | 207.2 | 古人發現 | |
83 | Bi | 208.98 | 1450年,德國瓦倫丁發現 | |
84 | Po | (209) | 1898年,法國皮埃爾.居里夫婦發現 | |
85 | At | (201) | 1940年,美國化學家西格雷、科森等人用α-粒子轟擊鉍靶發現並獲得 | |
86 | Rn | (222) | 1903年,英國萊姆塞仔細觀察研究鐳射氣時發現 | |
87 | Fr | (223) | 1939年,法國化學家佩雷(女)提純錒時意外發現 | |
88 | Ra | 226.03 | 1898年,法國化學家皮埃爾.居里夫婦發現,1910年居里夫人製得第一塊金屬鐳 | |
89~103 | Ac~Lr | |||
89 | Ac | (227) | 1899年,法國A.L.德比埃爾從鈾礦渣中發現並分離獲得 | |
90 | Th | 232.0 | 1828年,瑞典貝采尼烏斯發現 | |
91 | Pa | 231.03588(2) | 1917年,F.索迪、J.格蘭斯通、D.哈恩、L.邁特納各自獨立發現 | |
92 | U | 238.0 | 1789年,德國克拉普羅特(1743-1817)發現,1842年人們才製得金屬鈾 | |
93 | Np | 237.05 | 1940年,美國艾貝爾森和麥克米等用人工核反應製得 | |
94 | Pu | 244.06 | ||
95 | Am | 鎇* | (243) | 1944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用質子轟擊鈽原子製得 |
96 | Cm | 鋦* | (247) | 1944年,美國西博格和吉奧索等人工製得 |
97 | Bk | 錇* | (247) | 1949年,同上 |
98 | Cf | 鐦* | (251) | 1950年,同上 |
99 | Es | 鑀* | 252.08 | 1952年,美國吉奧索觀測氫彈爆炸時產生的原子“碎片”時發現 |
100 | Fm | 鐨* | 257.10 | 1952年,同上 |
101 | Md | 鍆* | 258.10 | 1955年,美國吉奧索等用氦核轟擊鑀製得 |
102 | No | 鍩* | 259.10 | 195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與瑞典諾貝爾研究所合作,用碳離子轟擊鋦製得 |
103 | Lr | 鐒* | 262 | |
104 | Rf | 261.11 | 1964年,俄國弗廖洛夫和美國吉奧索各自領導的科學小組分別人工製得 | |
105 | Db | 釒杜* | 262.11 | 1967年,同上 |
106 | Sg | 釒喜* | 263.12 | 1974年,俄國弗廖洛夫等用鉻核轟擊鉛核製得,同年美國吉奧索、西博格等人用另外的方法也製得 |
107 | Bh | 釒波* | 264.12 | 1981年發現,由丹麥物理學家波耳命名 |
108 | Hs | 釒黑* | 273 | 1984年發現 |
109 | Mt | 釒麥* | 268 | 1982年8月聯邦德國達姆施塔重離子研究協會用鐵-58跟鉍-209在粒子加速器中合成了109號元素 |
110 | Ds | 釒達* | (269) | 1994年11月9日德國達姆施塔特的重離子研究所發現 |
111 | Rg | 釒侖* | (272) |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西爾古德·霍夫曼教授領導的國際科研小組在1994年首先發現 |
112 | Cn | 釒哥* | (277) | 於1996年被合成出來 |
113 | Nh | (278) | 於2004年9月28日,被日本理化研究所、中國學院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研究所發現 | |
114 | Fl | (289) | 俄羅斯弗廖羅夫核反應實驗室於2000年合成 | |
115 | Mc | (288) | 2004年2月2日,由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和美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聯合組成的科學團隊成功合成 | |
116 | Lv | (289) |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於2004年合成 | |
117 | Ts | 石田 | (291) | 該元素於2010年首次成功合成,2012年再次成功合成。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合成 |
118 | Og | 氣奧 | (294) | 由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與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學家聯合合成 |
同位素
元素髮展
歷史發展
年代 | 元素名稱 | 發現者 |
古代 | 碳 | \ |
古代 | 硫 | \ |
古代 | 鐵 | \ |
古代 | 銅 | \ |
古代 | 鋅 | \ |
古代 | 銀 | \ |
古代 | 錫 | \ |
古代 | 銻 | \ |
古代 | 金 | \ |
古代 | 汞 | \ |
古代 | 鉛 | \ |
1250 | 砷 | (德)馬格耐斯(A. Magnus, 1193-1280) |
1669 | 磷 | (德)波特蘭(H. Brand) |
1735 | 鈷 | (瑞典)布蘭特(G. Brandt, 1694-1768) |
1735 | 鉑 | (西)德-烏羅阿(D. A. de Ulloa, 1716-1795) |
1751 | 鎳 | (瑞典)克郎斯塔特(A. F. Cronsted, 1722-1765) |
1753 | 鉍 | (英)赭弗里(C. J. Geoffory) |
1766 | 氫 | (英)卡文迪許(H. Cavendish, 1731-1810) |
1772 | 氮 | (英)盧瑟福(D. Rutherford, 1749-1819) |
1774 | 氧 | (英)普列斯特里(J. Priestley, 1733-1804) |
1774 | 氯 | (瑞典)舍勒(C. W. Scheele, 1742-1780) |
1774 | 錳 | (瑞典)甘恩(J. G. Gahn, 1745-1818) |
1778 | 鉬 | (瑞典)埃爾姆(P. J. Hjelm, 1746-1813) |
1782 | 碲 | (奧)繆勒(F. J. Müller, 1740-1825) |
1783 | 鎢 | (西)德-埃爾-烏雅爾(de El huyar)兄弟 |
1789 | 鈹 | (法)沃克蘭(L. N. Vauquelin) |
1789 | 鋯 | (德)克拉普羅特(M. H. Klaproth, 1743-1817) |
1789 | 鈾 | (德)克拉普羅特(M. H. Klaproth) |
1791 | 鈦 | (英)格雷高爾(W. Gregor, 1762-1817) |
1794 | 釔 | (芬)加多林(J. Gadolin, 1760-1852) |
1798 | 鉻 | (法)沃克蘭(L. N. Vauquelin, 1763年-1829年) |
1801 | 鈮 | (英)哈契特(C. Hatchett, 1765?-1847) |
1802 | 鉭 | (瑞典)愛克堡(A. G. Ekeberg, 1767-1813) |
1803 | 銠 | (英)武拉斯頓(W. H. Wollaston, 1766-1828) |
1803 | 鈀 | (英)武拉斯頓(W. H. Wollaston) |
1803 | 鈰 | (德)克拉普羅特(M. H. Klaproth)等 |
1804 | 銥 | (英)台耐特(S. Tennant) |
1804 | 鋨 | (英)台耐特(S. Tennant, 1761-1815) |
1807 | 硼 | (法)蓋-呂薩克(J. L. Gay-Lussac, 1778-1850)等 |
1807 | 鈉 | (英)戴維(H. Davy, 1778-1829) |
1807 | 鉀 | (英)戴維(H. Davy) |
1808 | 鎂 | (英)戴維(H. Davy) |
1808 | 鈣 | (英)戴維(H. Davy)等 |
1808 | 鍶 | (英)戴維(H. Davy) |
1808 | 鋇 | (英)戴維(H. Davy) |
1811 | 碘 | (法)庫特瓦(J. B. Courtois, 1777-1838) |
1817 | 鋰 | (瑞典)阿爾費德森(J. A. Arfredson, 1792-1841) |
1817 | 鎘 | (德)施特羅邁爾(F. Stromeyer, 1776-1835) |
1818 | 硒 | (瑞典)貝采里烏斯(J. J. Berzelius, 1779-1848) |
1823 | 矽 | (瑞典)貝采里烏斯(J. J. Berzelius) |
1824 | 溴 | (法)巴拉(A. J. Balard, 1802-1876) |
1827 | 鋁 | (丹)奧斯泰德(H. C. Oersted, 1777-1851) |
1828 | 釷 | (瑞典)貝采里烏斯(J. J. Berzelius) |
1830 | 釩 | (瑞典)塞夫斯湯姆(N. G. Sefstrom, 1787-1845) |
1839 | 鑭 | (瑞典)莫桑德爾(C. G. Mosander, 1797-1858) |
1843 | 鋱 | (瑞典)莫桑德爾(C. G. Mosander) |
1843 | 鉺 | (瑞典)莫桑德爾(C. G. Mosander) |
1844 | 釕 | (俄)克勞斯(K. K. Klaus, 1796-1864) |
1860 | 銫 | (德)本生(R. W. Bunsen, 1811-1899)等 |
1861 | 銣 | (德)本生(R. W. Bunsen)等 |
1861 | 鉈 | (英)克魯克斯(W. Crookes, 1832-1919) |
1863 | 銦 | (德)賴希(F. Reich, 1799-1882)等 |
1875 | 鎵 | (法)德-布瓦博德朗(L. de Boisbaudran, 1838-1912) |
1878 | 鐿 | (瑞士)馬利鈉克(J. C. G. Marignac) |
1879 | 鈧 | (瑞典)尼爾森(L. F. Nilson, 1840-1899) |
1879 | 釤 | (法)德-布瓦博德朗(L. de Boisbaudran) |
1879 | 鈥 | (瑞典)克利夫(P. T. Cleve, 1840-1905) |
1879 | 銩 | (瑞典)克利夫(P. T. Cleve, 1840-1905) |
1880 | 釓 | (瑞士)馬利鈉克(J. C. G. Marignac, 1817-1894) |
1885 | 鐠 | (奧)馮-威斯巴赫(B. A. von Weisbach, 1858-1929) |
1885 | 釹 | (奧)馮-威斯巴赫(B. A. von Weisbach) |
1886 | 氟 | (法)莫瓦桑(H. Moissan, 1852-1907) * |
1886 | 鍺 | (德)文克勒(C. A. Winkler, 1838-1904) |
1886 | 鏑 | (法)德-布瓦博德朗(L. de Boisbaudran) |
1894 | 氬 | (英)瑞利(R. J. S. Rayleigh, 1842-1919)等 * |
1895 | 氦` | (英)拉姆塞(W. Ramsay, 1852-1916) * |
1898 | 釙` | (法)居里夫人(Marie Curie, 1867-1934)(生於波蘭)等 * |
1898 | 鐳 | (法)居里夫人(Marie Curie)等 |
1898 | 氖 | (英)拉姆塞(W. Ramsay)等 |
1898 | 氪` | (英)拉姆塞(W. Ramsay)等 |
1898 | 氙 | (英)拉姆塞(W. Ramsay)等 |
1899 | 錒 | (法)德比爾納(A. L. Debierne, 1874-1949) |
1900 | 氡 | (德)道恩(F.E.Dorn) |
1901 | 銪 | (法)德馬爾塞(E. A. Demaroay, 1852-1904) |
1905 | 鑥 | (法)於爾班(G. Urbain, 1872-?) |
1913 | 鏷 | (波蘭)法揚斯(K. Fajans, 1887-?) |
1923 | 鉿 | (匈)馮-海維塞(G. von Hevesey)等 |
1925 | 錸 | (德)諾達克(W. Noddack)等 |
1937 | 鎝 | (意)塞格瑞(B. Segré)等 |
1939 | 鍅 | (法)佩麗(M. M. Perey) |
1939 | 鎿 | (美)麥克米蘭(E. M. McMillan, 1907-1991)等 * |
1940 | 砹 | (美)柯爾森(D. R. Corson)等 |
1940 | 鈽 | (美)西伯格(G. T. Seaborg, 1912-1999)等* |
1947 | 鉕 | (美)馬林斯基(J. A. Marinsky, 19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