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哲學名詞)

物質(哲學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物質指在人們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列寧指出:“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著無限多樣的形態,無窮的變化發展,但歸根結底都是客觀實在的外在表現,都是物質的外在表現。意識只是高度發展的物質的一種外在表象。

哲學界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轉型的努力中,存在一種流行的觀點,這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概念作內在的區分,展現為馬克思的物質概念與恩格斯和列寧的看法是“對立”的,只有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物質概念才真正對馬克思的“實踐和歷史中介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但是,這往往以消解物質的“客觀實在性”,片面渲染與人分離的物質世界是“無”,即只有人之實踐介入的物質世界才是馬克思考察的“基質”。辨認這種誤讀,應當澄清的事實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歪曲了馬克思的物質觀,只有恩格斯與列寧才是真正對馬克思的物質觀念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質
  • 外文名:Physical
  • 哲學定義:獨立於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
哲學解釋,實在,認識進程,絕對運動,相關關係,概念關係,正確認識,物質本體論,

哲學解釋

物質是一切表象的載體,是客觀實在。物質是不能被創造和消滅的。世界上各種事物的存與亡,只是物質具體形態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
物質指在人們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列寧指出:“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著無限多樣的形態,無窮的變化發展,但歸根結底都是客觀實在的外在表現,都是物質的外在表現。意識只是高度發展的物質的一種外在表象。
運動和變化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運動產生時間,變化產生空間,宇宙創生於物質。自然界社會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各種不同表現形態。物質是運動的,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物質有保持原有平衡狀態的屬性(即慣性),運動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又時刻破壞著平衡,慣性維護平衡與作用造成變化成了物質最基本屬性的矛盾,正是這一矛盾推動著物質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到多分子體系的轉化,推動著物質從多分子體系到原始生命的演化,推動著物質從原始生命到動植物到人類的進化。“萬物如此,皆因其本。”慣性維護平衡與作用造成變化這一矛盾是其他所有的有意義事物的存在條件,是一切意義的來源,人類活動與它發生著關聯,並產生著價值。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範疇是對世界上一切現象(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不能把這同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理論相混淆。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展,對自然物質的特殊屬性、結構和具體形態的認識會不斷改變和深化。而哲學的物質範疇,則是永遠不會陳舊和被推翻的,只會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地得到證實和豐富。

實在

指實存的與可能存在的東西,源於拉丁文Realitas.英語是Reality。是一個比較實用的詞。
英Reality,指實存的與可能存在的東西,源於拉丁文Realitas.
鄧斯.司各脫於13世紀將該引入哲學,認為它與being(存在)同義,而兩者與實存(Existence)之間也沒有明確的區別,但在各種哲學體系中有一些不同的用法。
以後的哲學家以不同的意義使用“實在”一詞。
康德把實在看成是形式與經驗材料相符合。
費希特認為實在即他所說的非我,是由自我所確定的。
黑格爾認為實在是本質與實存的統一,現實事物的表現就是現實事物本身,現實事物就是本質的東西,具有其必然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在或現實指實際存在的東西,它們是客觀存在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們可能由於其必然的失去而失去其現實的存在,或由於其必然性還沒有充分表現出來而正處在從可能向實在的存在發展之中。

認識進程

人類對物質的認知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溝通感性和理性的是現象思維的契合。最初,人們區分身邊可見、可聽、可觸、可嘗、可嗅的事物,是以各種反射的異同較模糊地認識這些事物的特點的,另外,人類有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五大感覺,還有對力的感覺、對平衡的感覺、對距離的感覺、對飢餓和渴的感覺等。
人類學會使用之後,認知物質的進程大大加快了,人們起初僅能用一些簡單的機械方法改變某些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等性質,或者用水來做一些類似的簡單的事情,由於人工燃燒和高溫的廣泛套用,使人們能夠用更多的方法改變更多物體的更多性質,比如冶煉出金屬成分含量相當高的混合物。各種符號的發明,特別是語言文字的套用,大大提高了人類的思維能力,特別是邏輯抽象思維能力。由此,人類積累了更多的經驗、知識、思想、方法、技能等,使人類對物質進行了更深入的理論探索,許多人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把宇宙萬物統一理解的觀點,比如“水”說、“火”說、“陰陽”說、“五行”說、“天”說、“道”說,又如“上帝”說,“原子”說等。人們還從生產生活、勞動等實踐活動中體悟物質的,特別是那些利用植物動物礦物地理、天文等為人們的生存或願望服務的一些人,他們的研究活動在推動人類對物質的認識方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們之中的成功者往往是當時社會的精英,他們的事跡往往流傳千古。
在生命科學方面,人們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了植物的細胞、某些微生物、動物和人的血細胞、神經細胞等等植物、微生物、動物和人的許多微觀結構,特別是對微生物和人的解剖結構的深入研究,使得人類對生命、對人自身、對疾病等的認識有了一次次的飛躍;在對生命關係的認識方面,人們蒐集了大量的進化論證據,發現基因之後,更是對所有的生物都可以用基因的遺傳和變異來揭示生命之間的普遍關係;電子顯微鏡在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套用,更是使生命科學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生命科學給人類以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在農業和醫學上,給人類帶來的福祉使人類文明跨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在天文地理方面,各種望遠鏡用於觀測天象,由太陽系銀河系,再到河外星系,甚至遠及一百多億光年之外的類星體,人們還利用各類探測器太空飛行器近距離地獲取太陽系內某些天體的科學數據,甚至於獲取土壤岩石等樣本,使人類對宇宙的真實面貌有了更加準確的認識;由於交通和觀測手段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其它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更加了解我們在其上生生不息的地球了,從水、礦物、土壤、岩石、陸地到海洋,從霧靄、雲層、風雨、雷電、雪雹、近地氣候、大氣層生物圈,還深入地下洋底、升至大氣層外,研究地殼的演變、地球的結構和物理性質以及近地空間的物理性質,使人類大規模地利用自然資源,合理地利用有利的氣候條件,預防各類自然災害生態災害的破壞,得到了科學技術的強有力的支撐。

絕對運動

運動的絕對性與靜止的相對性是物質運動的兩個屬性,其關係是: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靜止是指事物的相對位置和未發生質變)。在這一意義上說,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相對靜止有兩種基本情形:一是機械運動中特定物體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移動;二是事物處於量變階段,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靜止是相對的,但並非單純消極保守的,它也有積極的意義:相對靜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相對靜止是人們認識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對靜止是理解和衡量運動的尺度。靜止是運動的結果和未來運動的出發點。

相關關係

聯繫
物質是從物質的具體形態中概括和抽象出來的,沒有物質的具體形態,也就沒有物質。物質只能存在於物質的具體形態中,而物質的具體形態是物質的表現。
區別
①哲學上的物質是指各種物質具體形態的共性――客觀實在性。物質具體形態則是哲學物質概念的具體表現,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之外,還具有自己的個別特性。我們既不能用物質去代替物質的具體形態而看不到物質世界的多樣性,也不能用物質的具體形態去代替物質,看不到世界的物質性。
②哲學上的物質是個抽象的概念,不能被創造、改變和消滅,而物質的具體形態則可以被人創造、改變和消滅。物質具有永恆性,不生不滅,只不過是具體形態發生變化而已;世界上的事物又是具體的,依物質的具體形態而言,任何事物又是有生有滅的。
總之可以將二者的關係看作是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概念關係

①哲學物質概念概括了整個世界的萬事萬物,指的是自然界和社會各種物質具體形態的共同的唯一特性。自然科學的物質概念只涉及物質世界中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涉及物質形態的具體特性。一個人即使承認了自然界各種事物的客觀性,並不等於他一定能承認社會領域事物的客觀性。
②自然科學的物質概念是哲學的物質概念研究的基礎並提供證明,哲學的物質概念為自然科學的物質概念和研究提供指導。

正確認識

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從物質的客觀性走向客體必須以主體為中介,即歷史的或實踐的中介,其主要的哲學合法性根基在於西方現代哲學的“轉型”。現代西方哲學基本上的邏輯思路是一種新康德主義化的邏輯,其運行與遵守著康德的“哥白尼變更”,不是我們的概念去適應事物,而是事物適應我們的概念,試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主客兩分。即如有學者分析指出,“第一,大部分現代西方哲學流派繼承了康德等人對傳統形上學的批判,進一步否定了建立無所不包的哲學體系以及把哲學當作科學的科學的企圖”,“是對作為體系哲學的近代形上學的超越”;“第二,現代西方哲學家大都企圖排除作為近代認識論基礎的二元分立傾向。這並不都是簡單地否定主客、心物、思有等之間的差別和聯繫而往往只是要求將它們看作一個不可分割和統一的過程。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主體(人)的能動和創造性活動。康德的‘哥自尼變更’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主客兩分以及與之相關的經驗論和唯理論等的對立,他關於實踐理性高於理論理性和道德自由的理論也超越了以自然科學方法論為核心的認識論哲學模式的界限”,“這是對二元分立哲學模式的超越” 。
我們看到,正確認識“主客二分”問題成為了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物質觀的關鍵,同樣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轉型的關鍵。反對“主客二分”不僅成為西方哲學的時髦,同時它也逼近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這裡透析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因缺乏對範式轉型的前提反思從而走一種模仿“西方現代哲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學術研究路徑,正如西方有個德希達,中國要有一個“德希達熱”的情況一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也作為西學的“消費主義”的產物。一般地將“主客二分”指責為一種二元論的思維方式,或者成為了要被拋棄的形上學的代名詞,與現代西方哲學一起變革與批判形上學的馬克思當然破除了這種舊哲學的思維方式。故而,馬克思物質觀就如上述學者那樣僅僅認定為“屬人”的物質觀或世界以主體為介。還有的學者論證說,從人的現實的認識過程來說,心物、思有作為主客分立 (對立) 的雙方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客體當然談不到只有與客體相對應才能存在的主體,沒有主體同樣談不到只有與主體相對應才具有現實意義的客體。物質、事物本身作為自在的存在當然具有各種不同的屬性,有其本身存在的方式和發展的規律性,這些都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而客觀自在地存在著,但在它們還沒有與主體相對應、呈現於主體之前,就還未成其為客體(對象)。只有它們被對象化(客體化),即成為作為主體的人的對象時,才成為與主體既相互區別又相互依存的客體。從這種意義上說,客體也可以說是以主體的存在為轉移的,是主體的產物,只是這種產物並非主體從虛無中創造,而是由主體揭示客體的某種自在存在的屬性。
我們認為“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主要的意思在於它在思維中把世界區分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或者把實踐看作是主體改造對象的活動。但是,“主客二分”與二元論的混淆是錯誤的。當人們面對外部世界進行思維活動時,必然首先確定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區分,但這只是認識論意義上的,在本體論上,精神世界依舊基於物質世界為本原,這就是一元論,區別只在於唯心主義一元論將本原確定為精神,而唯物主義一元論將本原確定為物質罷了。這樣我們清楚地看到,正因為客體與主體這一認識論意義上的範疇替代客體與主體這一本體論意義上的範疇導致了對馬克思物質觀點的誤讀。
……
馬克思主義哲學者堅持“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任何否定“主客二分”的人必然導向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的區別不在於消解掉唯物主義這一後綴,因為舊唯物主義的錯誤絕不是如消解“主客二分”思維方式的學者所渲染的,只要承認外部世界的客觀性就是應當加以批判的。實際上舊唯物主義的理論貢獻就在它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思考方式,可惜地是,他脫離了實踐活動來考察人與世界的關係。馬克思認為費爾巴哈不懂得我們面對的外部世界是由人的實踐活動而得以改變,即“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是整個現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礎,它哪怕只中斷一年,費爾巴哈就會看到,不僅在自然界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且整個人類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觀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會很快就沒有了” 這裡能夠得出馬克思取消“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列寧對此有個說法:“人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面向客觀世界,以它為轉移,以它來規定自己的活動”、“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規律,機械規律和化學規律的區分,乃是人的有目的活動的基礎” 客觀地講,“主客二分”並不像學者們炒作的那樣是什麼暈眩高深的哲學問題,而是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常識而已。世界的客觀實在性和物質性是人類以主體的地位去認識與實踐時,須加以首先確認的事實。應該說,當現代西方哲學喧染這一種“主客體”不分的思維方式時,我們應該清晰地分析其背後的邏輯方式,比如海德格爾的“無知無化”,維根斯坦的“對不可說的保持沉默”,所有這些的作用就是將原先主客二分的“哲學基本問題”的否定,將問題直接回溯到主體的層面上來,關鍵的問題是,在馬克思那裡,物質的客觀實在性作為整個哲學的“基石”是不容消解的。

物質本體論

作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統(或曰正統)解讀,物質本體論迄今尚未得到一種真正的清算。儘管人們已經對它越來越不滿意,但從已有的討論看,卻並未觸及物質本體論的要害。不完成這項工作,哲學的變革就有可能淪為一種改良或折衷。
筆者認為,“物質本體論”本身是一個虛概念,物質本體論提出的問題是一個假問題。它們在邏輯上是無法成立的。
所謂本體,乃是指哲學體系達到並保特其邏輯自足性的內在前提和基礎。它是邏輯的而非實在的,是功能性的而非實體性的,是關係的而非元素的,是形式的而非質料的。因此,本體範疇並不描述任何自在對象。把它當作某種自在規定,就必然陷入誤區(參見拙作:《哲學體系的邏輯基礎探析》,《天津社會科學》1991年第3期)。然而,以物質為本體建構起來的哲學體系,卻無法達到邏輯的自足性。因為物質本體論隱含著這樣一個設定:心物二元分離。物質只有在與精神的分離和對立中才能獲得自己的規定。倘若離開了精神的存在,物質範疇本身也就成為不可能。可見,物質是一個非自足的概念。以它作為本體範疇,必將導致邏輯前提自足性的破缺。所以說,物質概念的非自足性同本體論的自足性要求之間是背反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物質本體論”這一概念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儘管持物質本體論立場的人們並沒有明確使用這一稱謂,但由於把物質作為本體範疇,從而潛含著這一概念的規定。
心物分離的預設,使得作為本體的物質蘊含著無法擺脫和克服的悖論:一方面,“物質”概念所指稱的是不依賴於人們的意識而獨立自在的客觀實在;另一方面,“物質”作為本體範疇,它又獲得了邏輯設定的意義,從而折射著人的此在性。由此形成了自在性與此在性、彼岸性與此岸性之間的二律背反。物質本體論所尋求的目標在於對外部世界自在狀態的純粹客觀詮釋,而不附加任何主觀成份。問題在於,任何詮釋對象必須首先進入人的視野,變成人的存在狀態的所與和呈現,亦即消解自在性,才能成為現實的詮釋對象,從而被指稱和描述。這就決定了物質本體論的歸宿必然與它所確立的出發點相佐。因此,物質本體論陷入了兩難境地:說出不能說出的東西,尋求沒有認識者的認識,把握未曾對象化的對象。由於這一悖論,物質本體論提出的問題只能是一個自我消解的假問題。
嚴格地說,物質本體論只是屬於近代哲學現象。它衍生於近代哲學對人的存在狀態的剝離和解析。被黑格爾稱為“近代哲學真正始祖”的笛卡兒對心與物的二元劃分,使哲學陷入誤區,形成了物質本體論和精神本體論的不同解釋傳統。由於本體論的自足性特徵被心物二元分離模式所消解,近代哲學出現了這類特有的偽本體論形態。顯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所作的物質本體論式的解讀,必然會抹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意義,使其退回到它之前的舊哲學層次。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遇到的所謂“挑戰”和“危機”,從根本上說,不過是這種物質本體論詮釋所面臨的挑戰和危機而已。物質本體論的致命弱點,使得哲學體系的建構表現出種種缺陷:
1.實證性傾向。心物二元分離模式決定了物質本體論只能對心物關係進行發生學考察。在這一模式下,除了典型的二元論選擇之外,唯一可能的便是追溯和還原,即要么把心歸結為物,要么把物歸結為心。這種還原論的溯因法無法逃避發生學的描述和實證方法。物質本體論把心歸因於物,就利用宇宙演化理論、生物進化論、人類學、生理學、心理學等一系列實證方法來描述並證明心物之間的發生學聯繫。這樣一來,哲學視野就被置換為實證科學的視野,哲學的邏輯問題變成科學的實證問題,哲學的邏輯前提(本體)被實體化,從而使哲學陷入實證化傾向。在哲學體系的建構上,物質本體論表現為“原理+例子”的經典模式。在物質本體論那裡,實例的功能不再是說明,而是證明。這顯然無法同實證科學進行合理劃界。
2.非邏輯性傾向。由於邏輯基礎是分裂的而非自足的,物質本體論在體系上不可避免地出現一種缺乏內在邏輯性的板塊式結構。例如,整個哲學體系由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等幾大塊機械地堆砌而成,它們之間的關係變成一種互為外在的並列關係,而缺乏內在的邏輯關聯和過渡。這樣,整個哲學體系的展開就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無法體現出前後一貫、首尾一致的邏輯結構。
3.獨斷化傾向。物質本體論把物質範疇當作對外部世界本質的絕對客觀的把握,從而認為剩下的不過是某些細節的完善與修補。由此出發,整個哲學必然帶有濃厚的獨斷論色彩,喪失自我批判、自我揚棄、自我發展的能力。一旦剔除了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動,哲學的本體論預設就會變成一種不受哲學家歷史存在局限的帶有終極意義的提示。因為它一經確立似乎就一勞永逸地把握了絕對真理的尺度。於是,哲學體系的建構就整有完成的和封閉的性質,任何批判性反思和重建都成為多餘的了。這樣,哲學便不可能獲得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因和動力。相反,它將逐漸喪失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的功能,變成逃避實踐挑戰的獨斷信條。
4.反主體性傾向。物質本體論既然追尋的是一種脫離人的存在和活動的自在狀態,就不可避免地在其基本精神上忽視主體的意義。例如,在認識論方面,以樸素實在論為基礎的反映論模式,對人類認識的過程性描述,即忽視了認識活動中主體選擇與建構的能動本質。在歷史觀中,客觀必然性與合目的性也因缺乏人的實踐這一中介而變成互不相容的規定,人被消融在冷摹鐵的必然性之中,淪為歷史規律賴以展開自身的符號。由於喪失了人之為人的價值取向,人的存在變成某種可有可無的東西,過份強調客觀必然邏輯的他律實現方式,結果把人類歷史了解為一種宿命過程。應當說,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統理解中的那種見物不見人的偏頗即是這一傾向的反映。
物質本體論的上述缺陷引起了哲學體系的危機。因此,重建本體論就成為當代中國哲學變革和發展的首要任務。(引自《何中華:物質本體論的困境與實踐本體論的選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