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背景
社會歷史前提
19世紀30-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在英、法、德、占據了統治地位。在英法兩國,經過數次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建立並鞏固了自己的政權,這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弊端也日益顯露。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已非常尖銳,時代精神的主旋律已開始由資產階級爭取政治平等的民主革命運動轉變為無產階級的爭取人類解放的社會主義革命運動。只有在哲學上實現根本變革,才能創立適應無產階級革命鬥爭需要的科學世界觀,為無產階級提供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理論武器。
19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也為新世界觀的創立提供了必要條件。進入19世紀後,自然科學由原來主要是“收集材料的科學”發展為“整理材料的科學”,一些揭示自然界各種物質形態之間的聯繫和發展的科學紛紛建立和發展起來。其中特別是
細胞學說、
能量守恆和轉化的原理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三大發現,給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產生提供了可能。
19世紀在社會科學方面也獲得了重要進展。
亞當·斯密和
大衛·李嘉圖創立了勞動價值論。
聖西門、基佐、米涅等在描述歷史事件時已引進階級鬥爭的概念,並試圖進一步探索階級鬥爭的經濟根源。這些重要成果,都為對於歷史的唯物主義解釋提供了可資借鑑和參考的資料。
理論前提
基本理論
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就是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即研究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它以物質和意識或思維和存在的關係為主線,系統論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實踐觀和意識觀。相應有四個原理:
(1)物質存在形式原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時空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
(4)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於世界本質的原理,是
唯物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
哲學基礎。
唯物辯證法
該部分回答了“世界怎么樣”的問題。它通過闡述
唯物辯證法的聯繫和發展的兩個觀點,進而講解唯物辯證法的
基本規律和
範疇,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唯物辯證法與
形上學的對立。其內容可概括為“兩個觀點、三大規律、五對範疇”。
其重要原理有:
1.普遍聯繫的觀點中關於系統及其整體性、整體與部分關係的理解和套用能力;普遍聯繫的觀點及其方法論意義。
2.度的含義及其認識意義。
3.質量互變規律的內涵及其方法論意義。
6.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在
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原理,即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原理。它內含以下內容:(1)運用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分析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矛盾的轉化原理以及二者之間的綜合。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及其方法論意義。
8.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認識論
本部分圍繞著實踐、認識、真理三個核心及認識發展過程中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原理、認識發展律、真理髮展律等三大規律,強調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理論,實現了在實踐基礎上唯物論和辯證法的高度統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歷史唯物論的有機結合,正確回答了“怎樣認識世界”的問題。
其重要原理有:
3.
實踐和
認識的辯證關係原理(實踐的觀點是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4.認識發展辯證過程的原理
7.真理的具體性原理
唯物史觀
本部分圍繞著社會和人兩個主題,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唯物論的主要內容。認為社會發展的背後動力使人們集體性的組織生活的方式的變化。所有組織社會的基本成分(上層建築)(社會階層,政治組織,意識形態)等都是經濟活動的一種外化體現。上層建築所包含的關係都與經濟活動中不同分工者之間的關係密切相關。馬克思認為經濟活動的分析是組成社會的各種關係與機制分析的基石。
首先,總括性地說明人類社會的產生、本質和社會規律的特點以及社會有機體及其結構,這是學習和掌握歷史唯物主義諸原理的前提。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和本質;第二,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觀念結構。
其重要原理有:
1.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發展原理
2.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原理
3.社會的實踐本質原理
4.社會是不斷自我更新的有機體原理
5.社會意識形態相對獨立性原理
其次,著重講述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動力以及社會歷史的主體,並從兩方面加以具體闡述:第一,社會的發展規律和動力;第二,歷史的創造者。
其重要原理有:
基本觀點
實踐的觀點是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的原則是馬哲的建構原則。
馬哲從實踐出發去反觀、透視和理解現存世界,把對象、現實、
感性當做實踐去理解。
馬克思把自己的哲學對象規定為作為現存世界基礎的人類實踐活動,把哲學的任務規定為解答實踐活動中的
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從而為改變世界提供方法論。
馬克思第一次把實踐提升為哲學的
根本原則,轉化為哲學的
思維方式,從而創立了以實踐為核心和基礎的嶄新形態的現代唯物主義。
科學的實踐觀是馬克思創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機制。實踐觀點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
唯心主義的銳利武器,而且是同
舊唯物主義的分界線,並由此終結了傳統哲學。
辯證和歷史統一
存在決定思維、物質決定意識、自然界先於人類而存在,這是
一切唯物主義都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
人類的物質實踐活動是唯物的、辯證的,也是社會的、歷史的。馬哲在實踐的基礎上揭示了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從而正確地、徹底地解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把唯物主義貫徹到底。
不斷發展的學說
辯證法是馬哲的基本精神。辯證,是破舊立新,以新物質代替舊質,是實踐的內在要求。
實踐作為人類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對外部自然的一種否定性關係。
馬哲同時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聯繫,以強烈的歷史感和責任感,嚴格依據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及時修正某些被實踐證明業已陳舊的個別觀點和結論,以保持和發展自己學說的科學性、真理性;同時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鮮明的黨性原則,對來自各方面的反馬克思主義的和其他的辯證觀點和理論,進行毫不含糊的批判與鬥爭,指導現實以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並在同各種錯誤的批判和鬥爭中豐富和發展自己。
馬哲是開放的理論體系,不僅要吐故還要納新。馬哲的理論活力來自實踐。是對以往
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和
思維科學的成果的批判繼承,隨著發展會不斷總結新經驗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內容及其相應理論形式。
馬哲是不斷發展的,把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發展的學說,使之永遠同實踐和科學的發展相一致,反對把馬克思主義
教條化、絕對化和
僵化的傾向。
重要概念
社會階層
社會階層的分類標的為其與生產資料的關係。受恩格斯的影響,馬克思認為社會階層能動地塑造社會現實,在這過程中也塑造了其階級意識。階級意識及社會階層能夠理性地實現階層利益最大化。
辯證性
出現於馬克思著作《資本論》中,馬克思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概念。馬克思拒絕了靜態的被動的看待歷史的觀點而認為人們在不斷塑造歷史的進程軌跡。辯證性是一種實證為核心的從各個社會要素的關係,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入手研究社會進程的方法論。這種方法論有著很強的整體傾向,認為不應該將社會現象彼此分割開研究,而將其作為整體,將各個部分考慮進入,動態的解讀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馬克思運用這種方式從系統性進程的角度分析人類的歷史進程。
自然哲學觀點
存在的一切事物都蘊含著矛盾,都包含著二元論(矛盾)的成分。增長理論,及事物的總量不斷增長。量變導致質變,即事物數量上的增長將導致事物的本質發生改變,該觀點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啟發,並套用於階級的研究當中。馬克思支持進化理論,認為生命受到這三個規律的支配。
階級衝突
馬克思認為階級是構成社會結構的基本單元,社會結構的改變是階級利益衝突的結果。馬克思定義階級的方式是通過所有權定義的。社會階級由資產定義,而非收入或其他現代理論所認為相關的要素。馬克思認為階級直接反應了其在勞動生產過程中所處的位置。在馬克思的時代,階級衝突往往是土地所有權以及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生產資料所有權定義的。
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解決
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對人與世界的關係的最高抽象。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地指出人與世界的關係實質上是以實踐為中介的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關係。
從實踐出發解決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偉大哲學變革的實質和關鍵。是實踐為人提供了認知對象。因此在實踐中,人不僅認識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
自在世界的基礎上創造了人類的屬人世界。所以,實踐不僅具有
認識論意義,而且具有世界觀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其他一切哲學的根本之處,在於它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獨特方式。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不了解人類實踐活動及其意義,因而導致他們在對世界的理解和觀察世界的視角上存在著重大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去理解
現實世界,從而在世界觀、
自然觀、歷史觀和認識論上都獲得了全新解釋,構築了統一的、徹底的、科學的哲學體系。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貫穿於全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變革主要表現:
創立了
唯物主義歷史觀,結束了社會歷史領域中唯心史觀的統治地位。結束了
舊唯物主義缺乏能動原則的狀況。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去理解物質世界,使唯物主義成為生機勃勃的科學理論體系。為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實踐觀
把實踐納入哲學並使之成為核心概念,不是馬克思的創造。在馬克思以前,
康德、
費希特,以至青年黑格爾派的契希考夫斯基、
赫斯等,都已這樣做了。但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他們所講的實踐和馬克思講的並不是一回事。說到底,他們都在精神範圍建構實踐,把實踐歸結為意志的活動。這種
唯心主義實踐觀,已為大家所熟知。但是,還有一種實踐觀,它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卻似乎也很難歸入唯心主義實踐觀一類。比如費爾巴哈,他把實踐理解為純
功利的行為,是瑣碎的生活和利己活動,其典型形式,就是“卑污的猶太人的賺錢活動”。費爾巴哈的實踐觀,實際上是一種直觀的實踐觀。他把當下的實踐形式,即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具體實踐,視為實踐的總體。因此,他認為實踐在本質上是排斥理論的。為了維護理論的權威,更為了其
人道主義理想,費爾巴哈斷然把實踐排除在哲學的視野之外。他的這種理論失誤,人們通常只將其歸結為對實踐的偏見,即對實踐作了價值上的否定判斷;而對他的直觀的實踐觀本身則並不注意。這樣,當此種實踐觀改換面目出現時,就甚至可能會大受歡迎。大多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在方法論上是實證論的,其對實踐的見解也就必然是直觀而偏狹的。他們的一切經濟分析都是以現實的實踐,即
工業、
市場和
商品交換為前提的。因此,他們似乎有權責備馬克思的實踐過於抽象,因為後者把超越這一前提作為自己哲學的立足點,亦即“ 社會化的人類或人類社會”。這樣,馬克思好像陷入了夾縫中:對於抽象的實踐觀來說,他是現實的具體的實踐觀;而對於直觀的實證的實踐觀來說,他似乎又成了“抽象的”實踐觀。如果說上述分析還只具學理意義的話,那么當人們完全忘記了馬克思的實踐觀和直觀的實踐觀的區別,並因而用直觀實踐觀指導當前實踐時,重申兩者的區別就具有了重大的現實意義。概言之,馬克思的實踐觀內含著對於理論的渴求,因而是自覺的,以一定社會目標為方向的;內含著現實普遍利益即人民大眾利益的
價值導向,因而是革命的,批判的;內含著把個人有限生命溶入偉大的人類解放事業並從中獲得生命意義的人生導向,因而是積極的、向上的。相反,直觀的經驗的實踐觀,由於把實踐視為自發的、利己的、個體的,因而其實踐從根本上是排斥理論的,是
個人利益和純粹自我的領地。由此而引發了關於
社會發展的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從直觀的實踐觀出發,社會活動本質上是個人的自發活動。每個人都是從自己出發,為實現個人利益而進入社會。正是在自發的個人利益的尖銳衝突中,人們逐漸地摸索出日漸完善的行政、法、道德等
社會規範,其作用在於保護人們的
自由競爭,其目的在於實現個人利益。因此,所謂“社會”不過是“抽象的遊戲規則”的同義語。這就是西方自由主義關於國家、法、歷史進步以及社會公正的基本分析。用
哈耶克的話說,這是一種“自髮式擴展型人類秩序”,其中所體現的人類
理性不是以建構某種特定的社會目標為特徵的所謂“構成論理性主義”,而是在自發活動中不斷糾錯的所謂“進化論理性主義”。應該說,這是資本主義幾百年發展道路的真實寫照。問題在於這是不是唯一可能的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全部努力,包括建設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其實就在於要打破這一迷信。我們能不能有這樣一種選擇,即立足於“現實的普遍利益”(社會整體利益),通過較為自覺的利益協調,減少社會衝突,加速社會發展,從而不僅使落後的民族能夠獲得平等的發展權利,而且避免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所造成的種種社會弊害?答案應當是肯定的。當代中國有自身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已經初步將這一選擇變成了現實,而我們堅持
鄧小平建設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目的也在於沿著這一已經開闢的道路繼續走下去。
實踐形式
人類實踐的最高形式是無產階級實踐 以“現實的普遍利益”為
立足點,這決不是思辨的虛構。大家知道,馬克思曾追隨費爾巴哈,用抽象的“類本質”否定資本主義的殘酷現實,並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為之辯護的實踐形式,將其稱之為“異化的活動”。但是,當馬克思越來越認識到這種批判的軟弱無力時,他轉向了實踐的觀點。他摒棄了
費爾巴哈強加在現實實踐活動上的偏見,不再把工業及世界市場看作“非人的活動”,而是看作有著歷史必然性的人類實踐活動形式;他同時也克服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套在
市場經濟上的光環,不把它當作人類唯一的實踐形式,而只看作具體的歷史實踐形式之一。
馬克思之所以能採取這一獨特而又科學的態度,關鍵在於他發現了“無產階級實踐”這一嶄新的實踐形式。大家知道,在馬克思那個時代,無論是
唯物論或唯心論都把能夠超越個人狹隘性的力量歸結為理性。只是前者為避免使理性成為純粹的精神現象,又往往對其冠之以“普遍利益”的稱謂。然而,普遍利益如果沒有從“市民社會”中獲得自己的存在方式,它就始終只是一種思想原則和信念。
但是,如果僅立足於經驗或直觀,又確實很難發現現實的普遍利益。馬克思依賴下述發現,才奠立了普遍利益的現實根據:其一,歷史,尤其是
法國大革命史表明,任何一個試圖領導革命的階級,其階級利益必然這樣那樣地和人類的普遍利益相吻合。馬克思寫道,充當解放者角色的“這個階級和整個社會親如手足,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它被看做和被認為是社會的普遍代表;在這瞬間,這個階級本身的要求和權利真正成了社會本身的權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會理性和社會的心臟。”(《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64頁) 其二,無產階級能夠持久地代表人類的普遍利益,因而是唯一能夠衝破資本主義狹隘個人關係的社會力量。馬克思關於這點的全部論證歸結到一點,就在於無產階級是一個“非市民社會的市民社會階級”。說其是“市民社會階級”,乃因為它是不斷壯大的經濟地位相同的現實社會力量;說其是“非市民社會階級”,乃因為它並非傳統意義上(受特定
生產資料占有關係束縛)的階級,毋寧說,它的形成本身就意味著階級的消亡趨勢和現存社會的解體。馬克思還特彆強調,無產階級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具有“
自我意識”的被剝削階級。這不僅因為它是首次掌握了文化和
教育手段(這是資產階級所被迫賦予的)的勞動階級,還因為它是真正掌握了自我批評武器的革命階級,所以它能最終擺脫僱傭勞動關係的束縛,站到“人類解放”的歷史高度上。
可見,正是因為無產階級自覺地把自己看作人,因而才能避免被“神化”的命運。馬克思並沒有將無產階級神化。如果說,階級鬥爭並不是馬克思的發現,他的獨特貢獻僅在於論證了階級鬥爭的歷史根源,歷史暫時性以及階級消滅的現實道路,指明階級鬥爭必然導致
無產階級專政的話,那么,也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把實踐引入哲學並使之成為核心概念並非馬克思的首創,他的獨特貢獻在於發現了無產階級實踐這一嶄新的社會實踐形式,從而揭示了實踐的直接現實性和普遍性雙重品格相統一的內在機制。毫無疑義,實踐的形式是多樣的。有自發的、盲目的,也有 自覺的、高度組織化的;有生產的、經濟的、日常生活的,也有政治的、軍事的,以至科學教育的;有個人的、小團體的、地域性的,也有階級的、民族的,乃至全民全球性的。但是,從趨勢上、從當今時代發展的高度上看,自覺的、有著廣泛民眾基礎的實踐活動在其中起主導作用。用馬克思的話說,即“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民眾隊伍的擴大”。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不再聽憑個人利益的盲目爭鬥而自發地形成一些規範、規則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可以依靠社會的自覺力量,通盤協調各種利益,努力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做到人民較為滿意。無產階級實踐的巨大力量,首先在於它能造就越來越多目光遠大,富於
犧牲精神並富有個性的新人,從而為社會的健康發展奠立基礎。
這樣,把握馬克思的實踐觀就有兩個基本點:其一是直接現實性。凡可稱之為實踐的,一定是對獨立的對象性存在進行有效改造的活動,因而同一切唯心的實踐觀相區別。因此,儘管實踐的範圍極其寬泛,每一種實踐形式都有其存在的根據,而根本制約它們的,不是意志活動,是客觀的物質活動條件。其二是普遍性。實踐決不像人們所直觀的那樣凌亂,那樣狹隘,事實上,它是人類進步趨勢的堅實基礎,具有普遍性統一性的品格。生產的進步,科技的進步,人類交往的擴大,不斷地表明了這一趨勢。雖然在相當長時期內,這一趨勢被掩蓋在盲目性、自發性和偶然性中,但實踐的普遍性品格還是倔強地日益顯露出來。努力揭示人類實踐的大趨勢,自覺地將個別實踐提升到人類實踐的高度,求得人自身更健康的發展,正是馬克思實踐觀的深刻內涵,是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發軔。兩個基本點的有機統一,使得馬克思的實踐觀真正做到了科學與價值,現實與未來的統一。而割裂這兩個基本點,必然把馬克思的實踐觀不是思辨化,就是實證化。歷史不斷地提供了這兩種極端的例證,其中在馬克思主義史上最為典型的當數
伯恩施坦和“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伯恩施坦的實踐觀說到底是實證的實踐觀,因而他把實踐歸結為個人的經驗積累,把實踐過程歸結為個人根據
經驗事實進行摸索的過程。這樣,實踐的直接現實性,在他那裡就成了個人的唯一實在性,並因而成了否定包括階級實踐在內的民眾實踐形式的王牌;實踐對於理論的檢驗,也就成了從根本上排斥理論,崇拜自發性的藉口;實踐對於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則更成了否定革命飛躍,美化進化改良的根據。從崇拜自發性、個體性實踐,到根本排斥和背叛馬克思主義,這就是伯恩施坦給我們敲響的警鐘。應當看到,辯證法和實踐是根本一致的,排斥辯證法和
理論思維就是排斥實踐精神。
所謂從政治上看問題,表現在實踐觀上,就是要善於把握實踐的總體。崇拜自發實踐的人,不可能成為
戰略家。發端於青年
盧卡奇、
葛蘭西思想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走的是另一個極端。從實踐觀上看,它的最大失誤在於割裂實踐的革命批判本性和直接現實性,將個體經驗的“客觀性”視為資產階級的思想原則,視為工人階級缺乏革命積極性的根源。它在正確地看到停留於日常經驗中的人們(包括
工人)無法擺脫資產階級的思想控制的同時,卻把日常生活這一最大量、最普遍的實踐活動從實踐中清除了出去。這樣,它勢必誇大實踐的自覺性、變革性和獨創性方面,並進而誇大理論以至知識分子的歷史作用。從強調“無產階級實踐”經由“
階級意識”而向理論中心主義和思辨哲學復歸,這就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悲劇。連盧卡奇自己在晚年也承認,其早期(《歷史和階級意識》時)的實踐觀,其實是一種
烏托邦主義。應當看到,實踐是以經驗為基礎的感性活動,直接現實性是其基該品格。排斥經驗和日常生產生活就是脫離民眾,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實踐精神了。依靠民眾,尊重他們的實際經驗並從中獲取營養,這是實踐精神的基本要求。
總之,只有立足於無產階級革命實踐,才能對現實保持革命的批判的態度,才能給分散的、瑣碎的日常生活實踐注入凝聚力,才有人民民眾創造歷史的偉大事業。但是,這並不等於把這一實踐看作唯一的實踐形式,更不等於把實踐作
泛政治化的解釋。事實上,生產生活總是各種實踐形式最深厚的基礎,這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能
本末倒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