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大小,質量,壽命,對稱性,自旋,守恆,雙重屬性,分族特性,結構,粒子種類,強子,輕子,傳播子,費米子,玻色子,理論,基本粒子理論,模型理論,粒子發現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發展歷程,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
特徵 大小 質量 粒子的質量是粒子的另外一個主要特徵量。按照
粒子物理 的規範理論,所有
規範粒子 的質量為零。而規範不變性以某種方式被破壞了,使
夸克 、輕子、
中間玻色子 獲得質量。現有的粒子質量範圍很大。
光子 、
膠子 是無質量的,電子質量很小,π介子質量為電子質量的280倍;
質子 、
中子 都很重,接近電子質量的2000倍。
已知最重的粒子是
頂夸克 。己發現的六種夸克,從
下夸克 到頂夸克,質量從輕到重。
中微子 的質量非常小,己測得的
電子中微子 的質量為電子質量的七萬分之一。
壽命 粒子的壽命是粒子的第三個主要特徵量。電子、質子、中微子是穩定的,稱為 "長壽命"粒子;而其他絕大多數的粒子是不穩定的,即可以衰變。一個自由的中子會衰變成一個質子、一個電子和一個中微子; 一個π介子衰變成一個
μ子 和一個中微子。粒子的壽命以強度
衰減 到一半的時間來定義。質子是最穩定的粒子,實驗已測得的質子壽命大於10的33次方年。
對稱性 粒子與粒子之間具有對稱性。有一種粒子,必存在一種
反粒子 。1932年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與電子質量相同但帶一個正電荷的粒子,稱為正電子;後來又發現了一個帶負電、質量與質子完全相同的粒子,稱為
反質子 ;隨後各種反夸克和反輕子也相繼被發現。一對正、反粒子相碰可以
湮滅 ,變成攜帶能量的
光子 ,即粒子質量轉變為能量;反之,兩個
高能粒子 碰撞時有可能產生一對新的正、反粒子,即
能量 也
可以轉變成具有質量的粒子 。
自旋 粒子還有另一種屬性—自旋。自旋為半整數的粒子稱為
費米子 ,為整數的稱為
玻色子 。
首先對基本粒子提出自轉與相應角動量概念的是1925年由 Ralph Kronig 、George Uhlenbeck 與 Samuel Goudsmit 三人所為。然而爾後在量子力學中,透過理論以及實驗驗證發現基本粒子可視為是不可分割的點粒子,是故物體自轉無法直接套用到自旋角動量上來,因此僅能將自旋視為一種內在性質,為粒子與生俱來帶有的一種角動量,並且其量值是量子化的,無法被改變(但自旋角動量的指向可以透過操作來改變)。
守恆 雙重屬性 微觀世界的粒子具有雙重屬性粒子性和波動性。描述粒子的
粒子性 和
波動性 的雙重屬性,以及粒子的產生和消滅過程的基本理論是
量子場論 。量子場論
族
電荷
質量(MeV)
平均壽命(s)
共有的衰變產物
反粒子
μ
-e
106
2.2*10^-6
evμv-e
μ+
e
-e
0.511
穩定
——
e+
ve
0
0
穩定
——
v-e
vμ
0
0
穩定
——
v-μ
τ
vτ
p
+e
938.26
穩定
——
p-
n
0
939.55
930
pev-e
n-
Λ
0
1115.6
2.5*10^-10
pπ-,nπ0
λ-
Σ+
+e
1189.4
8*10^-10
pπ0,nπ+
Σ-
Σ0
0
1192.5
小於10^-14
λ,輻射
Σ+
Σ-
-e
1197.3
1.5*10^-10
nπ-
Σ+
Ξ-
-e
1321.2
1.7*10^-10
λπ-
Ξ+
Ξ0
0
1314.7
3*10^-10
λπ0
Ξ0
π+
+e
139.6
2.6*10^-8
μ+vμ
π-
π-
-e
139.6
2.6*10^-8
μ-vμ
π+
π0
0
135.0
10^-6
輻射
π0
K+
+e
493.8
1.2*10^-8
μ+vμ,π+π0
K-
K-
-e
493.8
1.2*10^-8
μ-vμ,π-π0
K+
K0
0
497.8
8.6*10^-11
π+π-,2π0
K0
(快衰變方式)
5.4*10^-8
3π0,π+π-π0
(慢衰變方式)
π+μv-μ,π+ev-,π-μ+vμ-,π-e+v
0
497.8
衰變方式與K0相同
——
K0
η
0
548.8
——
3π0,π0π+π-,π+π-,輻射
η
分族特性 註:表中粒子的質量是按能量單位1MeV(兆電子伏)給出的。如果與日常單位比較1MeV相當於以1kW功率工作1.6*10^-16s.
相互作用標準模型(英文) 相互作用標準模型 結構 基本粒子的秘密
1932年,
狄拉克 關於正電子存在的預言被證實,1936年
安德森 因此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5年塞格雷和錢伯林利用
高能加速器 發現了反質子,他們因此獲1959年物理獎。第二年又有人發現了反質子。
保羅·狄拉克 1959年
王淦昌 等人發現了反西格瑪負超子。這些都為反物質的存在提供了證據。
萊因斯 等利用大型反應堆,經過3年的努力,終於在1956年直接探測到鈾裂變過程中所產生的反中微子。他因此獲 1995年物理學獎。到1968年,人們才探測到了來自太陽的中微子。
1947年鮑威爾利用自己發明的照相乳膠技術在宇宙線中找到了1934年湯川秀樹提出的介子場理論中預言的介子。
湯川秀樹 獲1949年物理獎,鮑威爾獲 1950年物理獎。
到50年代末,基本粒子的數目已達30種。這些粒子絕大多數是從宇宙射線中發現的。自1951年費米首次發現共振態粒子以來,至80年代已發現的
共振態 粒子達300多種。
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共振態,共振態的發現其實已經揭開了基本粒子的秘密,即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共振態.共振態分二類,一類是不穩定的,如強子類;另一類是穩定的,如電子.中子等.它門不容易發生自發衰變.不存在絕對穩定的基本粒子,如電子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堙滅(與正電子相遇時)。產生基本粒子的外因是物質波的交匯,交匯處形成波包.內因是交匯處發生了共振,客觀表現為共振態--即基本粒子的產生.
夸克模型
基本粒子如此之多,難道它們真的都是最基本、不可分的嗎?近40年來大量實驗實事表明至少強子是有內部結構的。1964年蓋爾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認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組成,重子是由三個夸克組成。他因此獲1969年物理獎。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爾和泰勒因在粒子物理學夸克模型發展中的先驅性工作而獲物理獎。1965年,費曼、施溫格、朝永振一郎因在
量子電動力學 重整化和計算方法的貢獻,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產生深遠影響而獲物理獎。溫伯格和薩拉姆等以夸克模型為基礎,完成了描述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弱電統一理論。他們因此而獲1979年物理獎。統一場論的發展正向著把強相互作用統一起來的大統一理論和把引力統一進來的超統一理論前進。並且這種有關小宇宙的理論與大宇宙研究的結合,正在推進著宇宙學的進展。
夸克模型
如今,人類為了把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統一起來,於是Gabriele Veneziano創造了
弦論 ,弦論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粒子。這些看起來像粒子的東西實際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弦的閉合圈(稱為閉合弦或閉弦),閉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它已經成為人類探尋宇宙奧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
基本粒子-夸克模型 粒子種類 強子 現有粒子中絕大部分是
強子 ,
質子 、
中子 、
π介子 等都屬於強子。另外還發現
反物質 ,有著名的
反夸克 ,現已被發現且正在研究其利用方法,由此我們推測,甚至可能存在反地球,反宇宙。奇怪的是夸克中有些竟然比質子還重,這一問題還有待研究。
輕子 輕子就是只參與弱力、
電磁力 和引力作用,而不參與強相互作用的粒子的總稱。與
玻色子 和
夸克 不同。所有已知帶電輕子都可帶有一正電荷或一負電荷,視乎他們是粒子還是反粒子。所有中微子和它們的反粒子都是電中性的。輕子共有六種,包括電子、
電子中微子 、
μ子 、
μ子中微子 、
τ子 、
τ子中微子 。
基本粒子 電子 、μ子(
渺子 )、
τ子 (陶子,
重輕子 )三種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粒子,分別以e-、μ-、τ-表示,以及它們分別對應的電子
中微子 、μ子中微子、τ子中微子三種不帶電的中微子,分別以ve、νμ、ντ表示。加上以上六種粒子各自的
反粒子 ,總計12種
輕子 。(所有的中微子都不帶電,且所有的中微子都存在反粒子)。τ子是1975年發現的重要粒子,不參與強作用,屬於輕子,但是它的質量很重,是電子的3600倍,質子的1.8倍,因此又叫重輕子。
傳播子 傳播子 也屬於基本粒子。傳遞強作用的
膠子 共有8種,1979年在三噴注現象中被間接發現,它們可以組成膠子球,由於
色禁閉 現象,至今無法直接觀測到。光子傳遞電磁相互作用,而傳遞弱作用的W+,W-和Z0,膠子則傳遞
強相互作用 。重矢量玻色子是1983年發現的,非常重,是
質子 的80一90倍。
費米子 基本費米子分為 2 類:夸克和輕子
實驗顯示共存在6種夸克(quark),和他們各自的反粒子。這6種夸克又可分為3“代”。他們是
第一代:u(上夸克) d(下夸克)
第二代:s(奇異夸克) c(粲夸克)
第三代:b(底夸克) t(頂夸克)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他們之所以未能被早期的科學家發現,原因是夸克決不會單獨存在(頂夸克例外,但是頂夸克太重了而衰變又太快,早期的實驗無法製造)。他們總是成對的構成介子,或者3個一起構成質子和中子這一類的重子。這種現象稱為夸克禁閉理論。這就是為什麼早期科學家誤以為介子和重子是基本粒子。
輕子,共存在6種輕子(lepton)和他們各自的反粒子。其中3種是電子和與它性質相似的μ 子和τ 子。而這三種各有一個相伴的中微子。他們也可以分為三代:
第一代:e(電子) (電中微子)
第二代:(μ 子) (μ中微子)
第三代:(τ 子) (τ中微子)
玻色子 玻色子(英語:boson) 是依隨
玻色 -
愛因斯坦 統計,自旋為整數的粒子。
這是一類在粒子之間起媒介作用、傳遞相互作用的粒子。之所以它們稱為“規範玻色子”,是因為它們與基本粒子的理論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有很密切的關係。
自然界一共存在四種相互作用,因此也可以把規範玻色子分成四類。
弱相互作用(使原子衰變的相互作用):W 及 Z 玻色子,共有3種。
強相互作用(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
膠子 (gluon)
粒子物理學已經證明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來源於宇宙早期能量極高時的同一種相互作用,稱為“弱電相互作用”。有很多粒子物理學家猜想在更早期宇宙更高能量(
普朗克尺度 )時很可能這四種相互作用全都是統一的,這種理論稱為“
大統一理論 ”。但是因為
加速器 能夠達到的能量相對普朗克尺度仍然非常的低,所以很難驗證而大統一理論主要的發展方向是超弦理論。
膠子是強相互作用的
媒介子 ,帶有色與反色並由於色緊閉而從未被探測器觀察到過。不過,像單個的夸克一樣,它們產生強子噴注。在高能態環境下電子與正電子的湮沒有時產生三個噴註:一個夸克,一個反夸克和一個膠子是最先證明膠子存在的證據希格斯粒子。
希格斯粒子 (Higgs)粒子物理學家們認為希格斯粒子與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使其他粒子具有質量。相互作用越強質量就越大。希格斯粒子本身質量極大,但加速器能量還無法達到,而理論的計算也比較困難。物理學家們於2012年7月發現了希格斯粒子。
標準模型預言存在一種中性希格斯粒子:H。但是也有很多科學家提出其他的可能性。
62種基本粒子:
一、輕子 (12種){輕子主要參與弱作用,帶電輕子也參與電磁作用,不參與強作用。}
01、電子
02、
正電子 (電子的反粒子)
03、
μ子 04、
反μ子 05、
τ子 06、
反τ子 07、
電子中微子 08、
反電子中微子 09、
μ子中微子 10、
反μ子中微子 11、
τ子中微子 12、
反τ子中微子 二、夸克 (Quark,層子、虧子) (6味×3色×正反粒子=36種)
13、紅上夸克
14、反紅上夸克
15、綠上夸克
16、反綠上夸克
17、藍上夸克
18、反藍上夸克
19、紅下夸克
20、反紅下夸克
21、綠下夸克
22、反綠下夸克
23、藍下夸克
24、反藍下夸克
25、紅粲夸克
26、反紅粲夸克
27、綠粲夸克
28、反綠粲夸克
29、藍粲夸克
30、反藍粲夸克
31、紅奇夸克
32、反紅奇夸克
33、綠奇夸克
34、反綠奇夸克
35、藍奇夸克
36、反藍奇夸克
37、紅頂夸克
38、反紅頂夸克
39、綠頂夸克
40、反綠頂夸克
41、藍頂夸克
42、反藍頂夸克
43、紅底夸克
44、反紅底夸克
45、綠底夸克
46、反綠底夸克
47、藍底夸克
48、反藍底夸克
三、規範玻色子(規範傳播子) (14種)
49、引力型-中性膠子(Ⅰ型開弦) 上夸克-上夸克
50、引力型-中性膠子(Ⅰ型開弦) 反上夸克-反上夸克
51、磁力型-中性膠子(Ⅰ型閉弦) (反)下夸克-(反)下夸克
52、磁力型-中性膠子(Ⅰ型閉弦) 夸克-反夸克
53、陽電力型膠子 上夸克-下夸克
54、陰電力型膠子 上夸克-下夸克
55、陽電力型膠子 反上夸克-反下夸克
56、陰電力型膠子 反上夸克-反下夸克
57、光子(光量子)
58、引力子(還是一個假設)
59、W+玻色子
60、W-玻色子
61、Z玻色子
62、
希格斯玻色子 Higgs Boson
理論 基本粒子理論 基本粒子的結構、相互作用和運動轉化規律的理論,它的理論體系就是量子場論。按照量子場論的觀點,每一類型的粒子都由相應的量子場描述,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這些量子場之間的耦合,而這種相互作用是由規範場量子傳遞的。
20世紀30年代以來,基本粒子理論在實驗的基礎上有了很大進展。在粒子結構方面,人們已經通過對稱性的研究深入到了一個層次,肯定了強子是由層子和反層子組成的,對真空特別是對真空自發破缺也有了新的認識。在相互作用方面,發展了可描述電磁相互作用的量子電動力學,發展了能統一描述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弱電統一理論,可用於描述強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動力學。它們無一例外都是量子規範場理論,並且都在很大程度上與實驗一致,從而使人們對各種相互作用的規律性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基本粒子理論在本質上是一個發展中的理論,它在許多方面還不能令人滿意。其中有兩個具有哲學意義的理論問題尚待澄清,即:層次結構問題(見物質結構層次)和相互作用統一問題(見相互作用的統一理論)。在物質結構的原子層次上,可以把原子中的電子和原子核分割開來;在原子核層次上,也可以把組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從原子核中分割出來。可是進入到"基本粒子"層次後,情況有了變化。這種變化在於強子雖然是由帶"色"的層子和反層子組成的,但卻不能把層子或反層子從強子中分割出來。這種現象被稱為"色"禁閉。於是,在"基本粒子"層次,物質可分的概念增添了新的內容。可分並不等於可分割,強子以層子和反層子作為組分,但卻不能從強子中分割出層子和反層子。"色"禁閉現象的原因至今還未能從理論上找到明確答案。
80年代已知的層子、反層子已達36種,輕子、反輕子已達12種,再加上作為力的傳遞者的規範場粒子以及 Higgs粒子,總數已很多,這就使人們去構想這些粒子的結構。物理學家們對此已經給出許多理論模型,但各模型之間差別很大,還很難由實驗驗證和判斷究竟哪個模型正確。
模型理論 在弱電統一理論獲得成功之後,人們又探求強作用和弱作用、電磁作用三者之間的統一,提出了各種大統一模型理論。這種理論預言質子也會衰變,其壽命約為1032±2年。但還沒有得到實驗上的證實。
在探索力的統一理論時不能不考慮引力。但引力和弱作用力、電磁作用力、強作用力有重要差別,因為它直接與空間、時間的測度有聯繫,它的傳遞者──引力子的自旋不同於其他三種作用力的傳遞者,它的耦合常數有量綱~(質量)-2 ,從而會出現無窮多種發散,不能重整化。如果再考慮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引力方程的非線性性質,就更增加了引力理論量子化、重整化的困難。
初步的探討認為,
引力場 也是一種規範場,這就意味著引力和其他三種基本力在邏輯上最終會統一起來。但從問題的深度上可以看到,有一些關鍵性的因素人們還沒有掌握。
粒子發現表 基本粒子的概念也在隨著物理學的發展而不斷的變化著,人們的認識也在朝著揭示微觀世界的更深層次不斷地深入。
“基本粒子”的“祖孫”三代從
湯姆孫 發現電子到1932年發現中子,人們認識到質子、中子、電子和光子可以稱為基本粒子。當時一度認為一切都已搞清楚:質子和中子構成一切原子核;原子核和電子則構造了自然界的一切原子和分子,而光子僅僅是構成光與
電磁波 的最小單元。然而好景不長,對物質結構的這樣一種“圓滿”的解釋並沒能持續多久,人們很快發覺當時所發現的基本粒子不能圓滿地解釋
核力 。
10飛米 原子核的特寫
第一代 35歲著名的日本物理學家
湯川秀樹 (1907~1981年)大膽假設,很可能還有未曾發現的新粒子。湯川秀樹認為,就像電磁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光子而實現的那樣,核力是通過核子間交換一種介子而實現的。他還估算出了這種粒子的質量大約是電子質量的200倍。
兩年之後,美國物理學家卡爾·戴維·安德孫(1905~年)在
宇宙射線 中發現了一種帶電粒子,它的質量是電子的200倍左右,被命名為“m(繆)介子”。理論預言的成功使人們倍感欣慰,但進一步的考察卻令人十分掃興。因為這種m介子根本不與核子相互作用,很明顯,它不可能是湯川秀樹所預言的粒子。
1947年,巴西物理學家塞色,M·G·拉帝斯等人利用核乳膠在宇宙射線中又發現了一種介子——p介子。p介子的性質完全符合湯川秀樹的預言,能夠解釋核力。實際上,“m介子”不是介子而是一種輕子,所以將m介子稱為“m 子”。到1947年,人們認識的粒子已達14種之多。其中包括當時已發現的光子(g),正負電子(e±),正負m 子(m ±),三種p介子(p±,p0),質子(p)和中子(n)10種;另外4種就是1956年在實驗室中被發現的正反電子中微子、反質子和反中子。這14種粒子各有用武之地,其中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一切穩定的物質;光子是電磁力的傳遞者,p介子傳遞核力,中微子在b衰變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b衰變是原子核自發地放射出電子或正電子,或者俘獲原子內電子軌道上的一個電子,而發生的轉變);而m子則在宇宙射線中出現。以上這些就構成了第一代粒子。
第二代 穩定的秩序似乎並沒有維持多久,“完滿”的舊理論很快就被一系列新的疑問所衝破。在發現p介子的1947年,人們利用宇宙射線在雲室中拍下了兩張有V字形徑跡的照片,衰變產物是p±介子和質子(p)。這兩種徑跡不能用任何當時已發現的第一代粒子來解釋,於是人們很自然的想到,這一定是兩種未發現的粒子衰變所形成的。在之後的幾年裡,人們拍攝了十多萬張宇宙射線照片,終於發現了這兩種不帶電的新粒子。其中一個質量為電子質量的1000倍,被叫做“k0介子”;另一個約為電子質量的2200倍,稱為 l粒子(讀“蘭布塔”)。我們稱它們為第二代粒子,這是因為它們有兩個明顯的特點:(1) 產生快,衰變慢;(2) 成對(協同)產生,單個衰變。這些特點用過去的理論是無法解釋的,所以又稱它們為“
奇異粒子 ”。
為了對這些奇異粒子進行定量研究,光靠宇宙射線是不夠的。50 年代初,一些大型加速器陸續建成,使人們有可能利用加速器所加速的粒子來轟擊原子核,以研究奇異粒子。
到1964年人們又陸續發現了一批奇異粒子,使人們發現的粒子種類達到了33種。這些奇異粒子統稱為“第二代粒子”。
第三代 如果我們把已發現的30多種粒子按它們的穩定程度來分類,那么其中有的粒子是穩定的,例如質子、電子等;有的粒子卻要自發地衰變成其它粒子,例如m±、p±、π0、k0、λ0等。它們衰變的時間一般在10-20 ~10-16秒或大於10-10秒,分別屬於電磁作用衰變和弱作用衰變。
到了60年代,由於加速器的能量逐步提高和高能探測器的迅速發展,在實驗上也發現了衰變時間在10-24~10-23秒範圍的快衰變粒子,其衰變屬強作用衰變。這些粒子被稱為“共振態粒子”,也稱“第三代粒子”。由於它們的出現,使粒子種類猛增到上百。
發展歷程 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層次的微觀世界中物質的結構、性質,和在很高能量下這些物質相互轉化及其產生原因和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又稱高能物理學。其發展大致經歷3個階段。
第一階段 (1897~1937) 可追溯到1897年發現第一個基本粒子電子。1932 年 J.查德威克在用α
粒子轟擊 核的實驗中發現了中子,隨即人們認識到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從而形成所有物質都是由基本的結構單元——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統一的世界圖像。質子、中子、電子和A.愛因斯坦提出並被 R.A.密立根和 A.H.
康普頓 等人實驗證實的光子、W.
泡利 假設存在的中微子(1956年最終被實驗證實)以及P.A.M.狄拉克預言並被 C.D.安德森 1932 年在宇宙線中觀察到的
正電子 都被認為是基本粒子或
亞原子粒子 。在此階段,理論上建立了
量子力學 ,這是微觀粒子運動普遍遵從的基本規律。
《量子力學》 在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基礎上,通過場的量子化初步建立量子場論,很好地解決了場的粒子性和描述粒子的產生、湮沒等問題。隨著原子核物理的發展,發現在相當於原子核大小的範圍內除了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之外,還存在比電磁作用更強的強相互作用和介於電磁作用和引力作用之間的弱相互作用,前者是核子結合成核的核力,後者引起原子核的β衰變。對於核力的研究認識到核力是通過交換介子而產生的,並根據核力的電荷無關性建立起同位旋概念。
第二階段 (1937~1964) 先後陸續發現了眾多的粒子。1937年從宇宙線中發現μ子,後來證實它不參與強作用,它和與之相伴的μ中微子同電子及與之相伴的電子中微子可歸入一類 ,統稱為輕子。1947年發現π±介子, 1950年發現π0介子 , 1947 年還發現奇異粒子。50年代粒子加速器和各種粒子探測器有了很大發展,從而開始了用加速器研究並大量發現基本粒子的新時期,各種粒子的反粒子被證實;發現了為數不少的壽命極短的共振態。基本粒子的大量發現,其中大部分是強子,人們懷疑這些基本粒子的基本性。人們嘗試將強子進行分類,提出頗為成功的強子分類的“八重法”。
這一階段理論上最重要的進展是重正化理論的建立和相互作用中對稱性的研究。關於描述
電磁場 量子化 的量子電動力學,通過
重正化 方法消除了發散困難,對於電子和μ子反常磁矩以及蘭姆移位的理論計算與實驗結果精確符合。量子電動力學經客群多實驗檢驗,成為描述電磁相互作用的成功的基本理論。
進一步解釋宇稱不守恆 對稱性與守恆定律聯繫在一起,關於相互作用中對稱性的研究,最為重要的結果是1956年
李政道 、
楊振寧 提出
弱作用 下宇稱不守恆,1957年被吳健雄等人的實驗及其他實驗證實,這些實驗同時也證實了在弱作用下電荷共軛宇稱不守恆。這些研究推動弱作用理論的進展。
第三階段 (1964~ ) 以提出強子結構的夸克模型為標誌。1964 年 M.蓋耳曼和 G.茲韋克在強子分類八重法的基礎上分別提出強子由夸克構成,夸克共有上夸克u、下夸克d和奇異夸克s三種,它們的電荷、重子數為分數。夸克模型可以說明當時已發現的各種強子。夸克模型得到後來進行的高能電子、高能中微子對質子和中子的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的支持,實驗顯示出質子和中子內部存在點狀結構,這些點狀結構可以認為是夸克存在的證據。1974年發現J/ψ粒子,其獨特性質必須引入一種新的粲夸克c ,1979年發現另外一種獨特的新粒子Υ,必須引入第5種夸克,稱為底夸克b。另一方面,1975年發現重輕子τ,並有跡象表明存在與τ相伴的τ中微子,於是輕子共有6種。迄今的實驗尚未發現輕子有內部結構。人們相信輕子是與夸克屬於同一層次的粒子。輕子與夸克的對稱性意味著存在第6種頂夸克t。1995年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的D0和CDF實驗組分別發現頂夸克存在的證據。
這一階段理論上最重要的進展是建立電弱統一理論和強相互作用研究的進展。1961 年S.L.格拉肖提出 ,其基礎是楊振寧和 R.L.密耳斯於1954年提出的非阿貝耳規範理論。按照這一模型,光子是傳遞電磁作用的粒子,傳遞弱作用的粒子是W±和Z0 粒子, 但是W±、Z0是否具有靜質量,理論上如何重正化問題沒有解決。1967~1968年在對稱性自發破缺的基礎上 , S.溫伯格、A.薩拉姆發展了格拉肖的電弱統一模型,建立了電弱統一的完善理論,闡明了規範場粒子W±、Z0是可以有靜質量的,理論預言它們的質量在80~100吉電子伏特( GeV ) ,此外還預言存在弱中性流。
1973年觀察到弱中性流,1983 年發現W± 、 Z0粒子,其質量(mW≈80GeV,mZ≈91GeV )及特性同理論上期待的完全相符。關於強作用的研究,1973年 G.霍夫特、D.J.格羅斯等人發展了量子色動力學理論。量子色動力學與量子電動力學一樣,也是一種定域規範理論。在這個理論中,夸克之間的強相互作用是由於夸克具有色荷交換色膠子而產生的,膠子沒有靜質量,但帶有色荷。強相互作用具有漸近自由的性質,即夸克之間的強相互作用並不是隨著它們的距離增大而減弱,而是相反;當它們相距很近而處於強子內部時,相互作用很弱,可近似地看成是自由的,從而能夠說明夸克 、膠子的禁閉性質、輕子對強子深度非彈性散射的異常現象以及噴注現象等。
在粒子物理學的深層次探索活動中,粒子加速器、探測手段、數據記錄和處理以及計算技術的套用不斷發展,既帶來粒子物理本身的進展,也促進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粒子物理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已經在宇宙演化的研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