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電子(electron)是帶負電的
亞原子 粒子。它可以是自由的(不屬於任何原子),也可以被原子核束縛。原子中的電子在各種各樣的半徑和描述能量級別的球形殼裡存在。球形殼越大,包含在電子裡的能量越高。
在電導體中,電流由電子在原子間的獨立運動產生,並通常從電極的陰極到陽極。在
半導體 材料中,電流也是由運動的電子產生的。但有時候,將電流想像成從原子到原子的缺電子運動更具有說明性。半導體裡的缺電子的原子被稱為空穴(hole)。通常,空穴從電極的正極"移動"到負極。
電子屬於
亞原子粒子 中的輕子類。
輕子 被認為是構成物質的
基本粒子 之一。它帶有1/2自旋,即又是一種
費米子 (按照費米—
狄拉克 統計)。電子所帶電荷為e=1.6×10
-19 C(庫侖),質量為9.11×10
-31 kg(0.51MeV/c
2 ),能量為5.11×10
3 eV,通常被表示為e
- 。電子的
反粒子 是
正電子 ,它帶有與電子相同的質量,能量,自旋和等量的
正電荷 (正電子的電荷為+1,負電子的電荷為-1)。
物質 的基本構成單位——
原子 是由電子、
中子 和
質子 三者共同組成。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原子對外不顯電性。相對於中子和質子組成的
原子核 ,電子的質量極小。質子的質量大約是電子的1840倍。
當電子脫離原子核束縛在其它原子中自由移動時,其產生的淨流動現象稱為電流。
各種原子束縛電子能力不一樣,於是就由於失去電子而變成
正離子 ,得到電子而變成
負離子 。
靜電 是指當物體帶有的電子多於或少於原子核的
電量 ,導致正負電量不平衡的情況。當電子過剩時,稱為物體帶
負電 ;而電子不足時,稱為物體帶
正電 。當正負電量平衡時,則稱物體是
電中性 的。靜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套用方法,其中例子有
雷射印表機 。
研究歷史 1897年,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約瑟夫·約翰·湯姆森重做了赫茲的實驗。使用真空度更高的
真空管 和更強的
電場 ,他觀察出負極射線的偏轉,並計算出負級射線粒子(電子)的質量-電荷比例,因此獲得了1906年的
諾貝爾物理學獎 。湯姆遜採用1891年喬治·斯托尼所起的名字——電子來稱呼這種粒子。至此,電子作為人類發現的第一個亞原子粒子和打開原子世界的大門被
湯姆遜 發現了。
電子並非
基本粒子 ,100多年前,當美國物理學家Robert Millikan首次通過實驗測出電子所帶的電荷為1.602×10
-19 C後,這一電荷值便被廣泛看作為電荷
基本單元 。然而如果按照經典理論,將電子看作“整體”或者“基本”粒子,將使我們對電子在某些物理情境下的行為感到極端困惑,比如當電子被置入強磁場後出現的非整
量子霍爾效應 。
英國劍橋大學 研究人員和
伯明罕大學 的同行合作完成了一項研究。公報稱,電子通常被認為不可分。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將極細的“
量子 金屬絲”置於一塊金屬平板上方,控制其間距離為約30個
原子 寬度,並將它們置於近乎絕對零度的超低溫環境下,然後改變外加
磁場 ,發現金屬板上的電子在通過
量子隧穿效應 跳躍到金屬絲上時分裂成了自旋子和穴子。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1980年,美國物理學家Robert Laughlin提出一個新的理論解決這一迷團,該理論同時也十分簡潔地詮釋了電子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然而接受這一理論確是要讓物理學界付出“代價”的:由該理論衍生出的奇異推論展示,電流實際上是由1/3
電子電荷 組成的。
但1981年有物理學家提出,在某些特殊條件下電子可分裂為帶磁的自旋子和帶電的
空穴子 。
性質特徵 電子塊頭小重量輕(比
μ介子 還輕205倍),被歸在
亞原子 粒子中的
輕子 類。輕子是物質被劃分的作為基本粒子的一類。電子帶有二分之一自旋,滿足
費米子 的條件(按照
費米 -狄拉克統計)。電子所帶電荷約為-1.6×10
-19 庫侖,質量為9.10956×10
-31 kg(0.51MeV/c
2 )。通常被表示為e
- 。與電子電性相反的粒子被稱為正電子,它帶有與電子相同的質量,自旋和等量的
正電荷 。電子在原子內做繞核運動,能量越
大距 核運動的軌跡越遠,有電子運動的空間叫
電子層 ,第一層最多可有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可以有8個,第n層最多可容納2n
2 個電子,最外層最多容納8個電子。最後一層的電子數量決定物質的
化學性質 是否活潑,1、2、3電子為
金屬元素 ,4、5、6、7為
非金屬元素 ,8為
稀有氣體 元素。
物質的電子可以失去也可以得到,物質具有得電子的性質叫做
氧化性 ,該物質為氧化劑;物質具有失電子的性質叫做
還原性 ,該物質為
還原劑 。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由得失電子難易決定,與得失電子多少無關。
由電子與
中子 、
質子 所組成的
原子 ,是物質的
基本單位 。相對於中子和質子所組成的
原子核 ,電子的質量顯得極小。質子的質量大約是電子質量的1842倍。當原子的電子數與質子數不等時,原子會帶電,稱這原子為離子。當原子得到額外的電子時,它帶有負電,叫
陰離子 ,失去電子時,它帶有正電,叫
陽離子 。若物體帶有的電子多於或少於原子核的電量,導致正負電量不平衡時,稱該物體帶
靜電 。當正負電量平衡時,稱物體的電性為
電中性 。靜電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例如,靜電油漆系統能夠將
瓷漆 (英語:enamel paint)或
聚氨酯漆 ,均勻地噴灑於物品表面。
電子層
電子與質子之間的吸引性
庫侖力 ,使得電子被束縛於原子,稱此電子為
束縛電子 。兩個以上的原子,會交換或分享它們的束縛電子,這是
化學鍵 的主要成因。當電子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能夠自由移動時,則改稱此電子為
自由電子 。許多自由電子一起移動所產生的淨流動現象稱為電流。在許多
物理現象 里,像電傳導、磁性或
熱傳導 ,電子都扮演了要重要的角色。移動的電子會產生
磁場 ,也會被外磁場偏轉。呈加速度運動的電子會發射
電磁輻射 。
電荷的最終攜帶者是組成原子的微小電子。在運動的原子中,每個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都帶有一個單位的負電荷,而原子核裡面的質子帶有一個單位的正電荷。正常情況下,在物質中電子和質子的數目是相等的,它們攜帶的電荷相平衡,物質呈中性。物質在經過摩擦後,要么會失去電子,留下更多的正電荷(質子比電子多)。要么增加電子,獲得更多的負電荷(電子比質子多)。這個過程稱為
摩擦生電 。
排布規律 1、電子是在
原子核 外距核由近及遠、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電子層上分層排布。
電子云圖片 2、每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 個(n代表電子層數)。
3、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第一層不超過2個),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
4、電子一般總是儘先排在能量最低的
電子層 里,即先排第一層,當第一層排滿後,再排第二層,第二層排滿後,再排第三層。
電子云 是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
機率密度 分布的形象描述,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的某區域內出現,好像帶負電荷的雲籠罩在原子核的周圍,人們形象地稱它為“電子云”。它是1926年奧地利學者
薛丁格 在德布羅伊關係式的基礎上,對電子的運動做了適當的數學處理,提出了二階偏微分的的著名的薛丁格方程式。這個方程式的解,如果用三維坐標以圖形表示的話,就是電子云。
原子理論 在不同的時代,人們對電子在原子中的存在方式有過各種不同的推測。
最早的原子模型是湯姆孫的
梅子布丁模型 。發表於1904年,湯姆遜認為電子在原子中均勻排列,就像帶正電布丁中的帶負電梅子一樣。1909年,著名的盧瑟福散射實驗徹底地推翻了這模型。
盧瑟福根據他的實驗結果,於1911年,設計出盧瑟福模型。在這模型里,原子的絕大部分質量都集中在小小的原子核中,原子的絕大部分都是
真空 。而電子則像
行星 圍繞太陽運轉一樣圍繞著原子核運轉。這一模型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到現在,許多高科技組織和單位仍然使用電子圍繞著
原子核 的原子圖像來代表自己。
在經典力學的框架之下,行星軌道模型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不能解釋:呈
加速度運動 的電子會產生
電磁波 ,而產生電磁波就要消耗能量;最終,耗盡能量的電子將會一頭撞上原子核(就像能量耗盡的
人造衛星 最終會進入地球
大氣層 )。於1913年,
尼爾斯·玻爾 提出了
玻爾 模型。在這模型中,電子運動於原子核外某一特定的軌域。距離原子核越遠的軌域能量越高。
電子躍遷 到距離原子核更近的軌域時,會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能量。相反的,從低能級軌域到高能級軌域則會吸收能量。藉著這些
量子化 軌域,玻爾正確地計算出氫原子光譜。但是,使用玻爾模型,並不能夠解釋譜線的相對強度,也無法計算出更複雜原子的光譜。這些難題,尚待後來
量子力學 的解釋。
1916年,美國物理化學家吉爾伯特·路易士成功地解釋了
原子 與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建議兩個原子之間一對共用的電子形成了
共價鍵 。於1923年,沃爾特·海特勒Walter Heitler和弗里茨·倫敦Fritz London套用量子力學的理論,完整地解釋清楚電子對產生和
化學鍵 形成的原因。於1919年,
歐文·朗繆爾 將路易士的立方原子模型cubical atom。加以發揮,建議所有電子都分布於一層層同心的(接近同心的)、等厚度的球形殼。他又將這些球形殼分為幾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含有一對電子。使用這模型,他能夠解釋周期表內每一個元素的周期性化學性質。
於1924年,
奧地利 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用一組參數來解釋原子的殼層結構。這一組的四個參數,決定了電子的
量子態 。每一個量子態只能容許一個電子占有。(這禁止多於一個電子占有同樣的量子態的規則,稱為
泡利不相容原理 )。這一組參數的前三個參數分別為主
量子數 、角量子數和
磁量子數 。第四個參數可以有兩個不同的數值。於1925年,荷蘭物理學家撒姆耳·高斯密特Samuel Abraham Goudsmit和喬治·烏倫貝克George Uhlenbeck提出了第四個參數所代表的物理機制。他們認為電子,除了運動軌域的角動量以外,可能會擁有內在的角動量,稱為自旋,可以用來解釋先前在實驗裡,用高解析度
光譜儀 觀測到的神秘的譜線分裂。這現象稱為精細結構分裂。
質量測量 電子的質量出現在亞原子領域的許多基本法則里,但是由於粒子的質量極小,直接測量非常困難。一個物理學家小組克服了這些挑戰,得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電子質量測量結果。
將一個電子束縛在中空的碳原子核中,並將該合成原子放入了名為彭寧離子阱的均勻電磁場中。在彭寧離子阱中,該原子開始出現穩定頻率的振盪。該研究小組利用微波射擊這個被捕獲的原子,導致電子自旋上下翻轉。通過將原子旋轉運動的頻率與自旋翻轉的微波的頻率進行對比,研究人員使用量子電動力學方程得到了電子的質量。
正電子反電子 在眾多解釋宇宙早期演化的理論中,
大爆炸 理論是比較能夠被物理學界廣泛接受的科學理論。在大爆炸的最初幾秒鐘時間,溫度遠遠高過100億K。那時,光子的平均能量超過1.022MeV很多,有足夠的能量來創生電子和正
電子對 。
電子天文學理論 同時,反電子和正電子對也在大規模地相互湮滅對方,並且發射高能量光子。在這短暫的宇宙演化階段,電子,正電子和光子努力地維持著微妙的平衡。但是,因為宇宙正在快速地膨脹中,溫度持續轉涼,在10秒鐘時候,溫度已降到30億K,低於電子-正電子創生過程的溫度底限100億K。因此,
光子 不再具有足夠的能量來創生電子和正電子對,大規模的電子-正電子創生事件不再發生。可是,反電子和正電子還是繼續不段地相互湮滅對方,發射高能量光子。由於某些尚未確定的因素,在
輕子 創生過程(英語:leptogenesis(physics))中,創生的正電子多於
反電子 。否則,假若電子數量與正電子數量相等,就沒有電子了!大約每10億個電子中,會有一個正電子經歷了湮滅過程而存留下來。不只這樣,由於一種稱為
重子不對稱性 的狀況,質子的數目也多過反質子。很巧地,正電子存留的數目跟正質子多過反質子的數目正好相等。因此,宇宙
淨電荷 量為零,呈
電中性 。
套用領域 天文觀測 遠距離地觀測電子的各種現象,主要是依靠探測電子的
輻射能量 。例如,在像
恆星 日冕 一類的高能量環境裡,自由電子會形成一種藉著制動輻射來輻射能量的等離子。
電子氣體 的等離子振盪。是一種波動,是由
電子密度 的快速震盪所產生的波動。這種波動會造成能量發射。天文學家可以使用無線電望遠鏡來探測這能量。
焊接套用 電子束科技,套用於焊接,稱為電子束焊接。這焊接技術能夠將高達107W·cm2 能量密度的熱能,聚焦於直徑為0.3~1.3mm的微小區域。使用這技術,技工可以焊接更深厚的物件,限制大部分熱能於狹窄的區域,而不會改變附近物質的材質。為了避免物質被氧化的可能性,電子束焊接必須在真空內進行。不適合使用普通方法焊接的傳導性物質,可以考慮使用電子束焊接。在核子工程和航天工程里,有些高價值焊接工件不能忍受任何缺陷。這時候,工程師時常會選擇使用電子束焊接來完成任務。
印刷電路 電子束平版印刷術是一種解析度小於一毫米的蝕刻半導體的方法。這種技術的缺點是成本高昂、程式緩慢、必須操作於真空內、還有,電子束在固體內很快就會散開,很難維持聚焦。最後這缺點限制住解析度不能小於10nm。因此,電子束平版印刷術主要是用來製備少數量特別的積體電路。
放射治療 技術使用電子束來照射物質。這樣,可以改變物質的物理性質或滅除醫療物品和食品所含有的微生物。做為
放射線 療法的一種,直線型加速器。製備的電子束,被用來照射淺表性腫瘤。由於在被吸收之前,電子束只會穿透有限的深度(能量為5~20MeV的電子束通常可以穿透5cm的生物體),電子束療法可以用來醫療像基底
細胞癌 一類的皮膚病。電子束療法也可以輔助治療,已被X-射線照射過的區域。
粒子加速器使用電場來增加電子或正子的能量,使這些粒子擁有高能量。當這些粒子通過磁場時,它們會放射同步輻射。由於輻射的強度與自旋有關,因而造成了電子束的偏振。這過程稱為索克洛夫-特諾夫效應。很多實驗都需要使用偏振的電子束為粒子源。同步輻射也可以用來降低電子束溫度,減少粒子的
動量 偏差。一當粒子達到要求的能量,使電子束和正子束髮生互相碰撞與湮滅,這會引起高能量輻射發射。探測這些能量的分布,物理學家可以研究電子與正子碰撞與湮滅的物理行為。
成像技術 低能電子
衍射 技術(LEED)照射準直電子束於晶體物質,然後根據觀測到的衍射圖案,來推斷物質結構。這技術所使用的電子能量通常在20~200eV之間。反射高能電子衍射(RHEED))技術以低角度照射準直電子束於晶體物質,然後蒐集反射圖案,從而推斷晶體表面的資料。這技術所使用的電子的能量在8~20keV之間,入射角度為1~4°。
電子顯微鏡將聚焦的電子束入射於樣本。由於電子束與樣本的相互作用,電子的性質會有所改變,像移動方向、相對相位和能量。細心地分析這些數據,即可得到解析度為原子尺寸的樣本影像。使用藍色光,普通的
光學顯微鏡 的解析度,因受到衍射限制,大約為200nm;相互比較,
電子顯微鏡 的解析度,則是受到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限制,對於能量為100keV的電子,解析度大約為0.0037nm。像差修正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能夠將解析度降到低於0.05nm,足夠清楚地觀測個別原子。這能力使得電子顯微鏡成為,在實驗室里,高解析度成像不可缺少的儀器。但是,電子顯微鏡的價錢昂貴,保養不易;而且由於操作時,樣品環境需要維持真空,科學家無法觀測活生物。
電子顯微鏡主要分為兩種類式:穿透式和掃描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的操作原理類似高架式投影機,將電子束對準於樣品切片發射,穿透過的電子再用
透鏡 投影於底片或
電荷耦合元件 。
掃描電子顯微鏡 用聚焦的電子束掃描過樣品,就好像在顯示機內的光柵掃描。這兩種電子顯微鏡的放大率可從100倍到1 000 000倍甚至更高。套用量子隧穿效應,
掃描隧道顯微鏡 將電子從尖銳的金屬針尖隧穿至樣品表面。為了要維持穩定的電流,針尖會隨著樣品表面的高低而移動,這樣即可得到解析度為原子尺寸的樣本表面影像。
自由雷射 自由電子 雷射 將相對論性電子束通過一對
波盪 器。每一個波盪器是由一排交替方向的磁場的磁偶極矩組成。由於這些磁場的作用,電子會發射同步輻射;而這輻射會同調地與電子相互作用。當頻率匹配共振頻率時,會引起輻射場的強烈放大。自由電子雷射能夠發射同調的高輻射率的
電磁輻射 ,而且頻域相當寬廣,從微波到軟X-射線。不久的將來,這儀器可以套用於製造業、通訊業和各種醫療用途,像軟組織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