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篇

三百篇

三百篇是《詩經》的代稱。《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集了311篇詩歌,其中6篇為笙詩,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現存305篇(既有標題又有文辭的),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或三百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百篇
  • 外文名:Three hundred poetry
  • 類別:經籍
  • 又名:《詩》,《詩三百》
  • 作品年代:周
  • 歷史地位: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 內容分類:風、雅、頌
介紹,名稱由來,內容,風,雅,頌,其它詮釋,

介紹

三百篇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的篇數,也是《詩經》的代稱。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詩經》共三百零五篇,又稱“詩三百”, 舉其整數,則言“三百”。《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名稱由來

《詩經》大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到這個名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司馬遷用的也是這個名稱,如:“《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因為後來傳世的版本中共記載有三百一十一首,為了敘述方便,就稱作“詩三百”。之所以改稱《詩經》,是由於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的緣故。

內容

《詩經》現存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
《風》有十五國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覆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後來,《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以上三部分,《頌》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無詩,不計算在內),《風》的數量最多,共160篇,合起來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數,常說“詩三百”。

《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一些地方(秦、齊、韓、趙、魏),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多半經過潤色後的民間歌謠叫“十五國風”,有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
十五國風分別是: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風十九篇、鄘[yōng]風十篇、衛風十篇、王風十篇、鄭風二十一篇、齊風十一篇、魏風七篇、唐風十篇、秦風十篇、陳風十篇、檜風四篇(檜即“鄶”kuài)、曹風四篇、豳[bīn]風七篇。其中周南中的《關雎》、《桃夭》,魏風中的《伐檀》、《碩鼠》,秦風中的《蒹葭》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國風·周南
國風·召南
國風·邶風
國風·鄘風
國風·衛風
國風·王風
國風·鄭風
國風·齊風
國風·魏風
國風·唐風
國風·秦風
國風·陳風
國風·檜風
國風·曹風
國風·豳風

小雅·鹿鳴之什
鹿鳴 四牡 皇皇者華 常棣 伐木 天保 採薇 出車 小雅·杕杜 魚麗 南陔(今佚) 白華(今佚) 華黍(今佚)
小雅·南有嘉魚之什
南有嘉魚 南山有台 由庚(今佚) 崇丘(今佚) 由儀(今佚) 蓼蕭 湛露 彤弓 菁菁者莪 六月 采芑 車攻 吉日
小雅·鴻雁之什
小雅·節南山之什
小雅·谷風之什
小雅·甫田之什
小雅·魚藻之什
大雅·文王之什
大雅·生民之什
大雅·盪之什

周頌·清廟之什
周頌·臣工之什
周頌·閔予小子之什
魯頌·駉之什
商頌

其它詮釋

三百篇,同時也是一個量詞。詮釋了一個數量單位,比如三百元,三百斗,等等。
詩經的相關性詞條。
三百篇中人們最熟悉的詩篇: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