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譯本
註疏
圓測《
解深密經疏》10卷(現存前9卷);
道倫《解深密經注》5卷;令因《解深密經疏》11卷;玄范《解深密經疏》10卷。
真諦有《解節經義疏》之作,現已不傳;但圓測在其所撰疏文中曾有部分引文,經
支那內學院輯成《解節經真諦義》1卷。藏譯有
無著撰、
勝友等譯的《解深密經略釋》二百二十頌;龍幢撰、譯者不詳的《解深密經廣釋》40卷;圓測撰、
法成譯的《解深密經大疏》75卷等。
新羅元曉、
憬興所作註疏,現已失傳。
修行過程第一階段要修空、無相,求得解脫,第二階段要證到
佛性圓融,能夠知道佛性如何套用,所以要學習
唯識,這個識不是修行前或修行中的眼、耳、鼻、舌、身、意等認知,而是
自性所俱足的種種
法相,及其各自性之功能,這就要學習《》,也是修行第二階段的人所要修習的,所以說此經是
唯識學的深層次經典。
其實「唯識學」天天講的
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
三自性,這些名詞都是從《解深密經》里來的,它闡述的佛性更透徹。從「
心識」入門的,一定要認識佛性,然後產生神變,所以修行第二部份是修心識之用。
大圓鏡智、
成所作智,在《佛地經》里所講的,都要以識起用,以智起用,因而《解深密經》很少人講,但是要成佛的,須要探討此《解深密經》。
彌勒菩薩是由「識」入門的,對「識」很有研究,講過《
瑜伽師地論》,也將《解深密經》里的二卷,列在《
瑜伽師地論》里,論說「識」為何物?我們知道彌勒菩薩五億多年以後,將到人間成佛,因為他過去修
唯識,所以智慧比較超群,出生的時間是在人壽八萬四千歲時,道德水準高,僅講經說法三會,便能度幾十億眾生成阿羅漢,成就
無生法忍。你要了解《解深密經》的背景,當一個人想由空、無相
法門成就,就要學習
三論宗、
唯識宗、
成實宗等,所以《解深密經》是
有相宗、
瑜伽宗學者最主要的經典,此經典除前幾品闡述
三性的形相及如何空其三性悟解脫,最後學習瑜珈、
地波羅蜜,然後偏重如來神通變化的運用等。
「心」和「識」是一致的,故能產生
一切法,像上次我們所說的,在《佛地經》里,談到如來的「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如何和合?如何成一味?就是要成就眾生心中的或事業都能相應,這都要依「圓成實性」來產生「受用和合一味事智」。所以佛陀等於是
一個月亮,可以遍照千江水,千江代表每個人的不
清淨心,如果每個人的心清淨,如同大海一樣,大海和月亮無異,月亮可以遍照一切個別眾生,大海可以容納一切如個別眾生的水,種種江、河,此等譬喻是靜態映照神通,如來在《佛地經》已有闡述。當然佛陀也可以各別化成一切眾生的江水、河水,這些都要從《解深密經》里的成所作事智來成就。所以在實修上不懂心,不能得解脫,便無法玩
心通、神通。
修行者起初不修空、無相、無願觀,得不到解脫知見,當然心的靈通變化也達不到這個境界。
修行過程
並非懂一部經,就能什麼都懂,要看修行者的境界、層次,什麼階段要修什麼法,要看什麼經。如果心還不清淨,初學者《
阿含經》要看,要
證得斷
三結(得
須陀洹果)、淡薄
三毒(得
斯陀含果)、斷
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果)、斷
五上分結(得阿羅漢果,等於是永斷三毒)。現在不要說證到
阿那含、阿羅漢果,三結能修證到的話,也不能完全解脫,但起碼有初步的解脫知見,此時就可以學《
金剛經》,得到
空有不二的中道觀理念,學習大乘的實相觀,悟得實相
法印。
接著要學習「
唯識學」,在「
唯識」里介紹的都是六大
根本煩惱、二十
隨煩惱,及前
五識,六、七、
八識的功能,若行者六、七識不清淨,就有諸多煩惱起現行,這要用「
大乘」佛法來修行。
小乘不必講那么多道理,若能去除
身見、
戒禁取、疑心病等,就能得
初果。此疑包括自己心裡的心病,和對佛教道理不認知的懷疑等。昨天有個電子信息說,有個有名的居士大德,號稱禪宗,他說佛就是上帝,講沒講上帝就是佛不得而知。但這個網友常常上網看他的文章,說這很符合他的意思,佛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佛,沒有兩樣。把佛教看成神教,搞得不清不楚的,也有這種大德,道理沒有搞懂,這也種屬於對理的懷疑。
斷三結才有須陀洹果位,行者不去講內心的道理,斷除身見,把身體執著斷除,把身體看成就是我的觀念斷除,不守不正當戒律。
釋迦牟尼佛沒有說的戒就不要亂守,不
守狗戒、雞戒,或者柴、米、油、鹽 中,不吃油、不吃鹽,這種怪裡怪氣的戒不守。淡薄
三毒貪、瞋、痴,就有
斯陀含果,要不要講那么多
唯識道理?不必!前
五識、第六、
七識、
第八識等種種的功能,講一大堆心病,講歸講不去修,還是沒有用,不如
小乘的人,守戒律去修身心,反而可以很快成就
須陀洹、斯陀含、
阿那含,甚至於阿羅漢果,
末法時期,修得後兩者是不簡單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解深密經》的定位在哪裡,要有相當的清淨心及空證後,再來了解《解深密經》最好,若沒有這樣的境界,那就聽一聽,成佛及要成佛的人,到底在這部經里可以學到什麼?
定位
《解深密經》略稱為《深密經》,這部經僅五卷。古代的書,不像現在的一本、兩本,而是用竹子編成一串,在上面刻文字,但是不能刻太大卷,太大卷抱不動,剛好可以用雙手展開來看。《
大般若經》那么多卷,不是一個段落一卷,是以竹片容量來定,寫到哪裡算哪裡,中間這一段未說完還是算一卷,卷與卷之間,意思還沒有完結,還要由後接下去。這個品即是裡面的章節,不能用捲來分裡面的內容,用品目可以分,這一品的內容在講什麼?這部經就是如此。
在還沒有
講經文之前,先要了解一些概念,
如來藏淨
法界,是佛的境界,
修證到佛的境界,才有真正如來藏可說,否則不要用如來藏這個名稱。如來藏 (tathāgata-garbha) 是指一切眾生之
煩惱身中,所隱藏的本來清淨(即
自性清淨)的「如來
法身」。
凡夫沒有顯示如來藏的真實功用,所以如來藏雖有,但不能顯露。很多人喜歡講如來藏,但卻不知道如來藏為何義及其功能為何?它具足甚深微妙的神通變化與無量種智,所以只有佛的境界才有此名相。
我們心有病,不用
如來藏這個名稱,僅稱為
阿賴耶識(ālaya),ālaya 原形是āli,是藏、隱藏之義。ali 再細分,li是黏著、滯留之義,a 則有執取之義。阿賴耶識是無所不藏,又能執取其為業種,就是造業後它能無所不藏。而剛剛說佛的如來藏,是具「受用和合一味
事智」,可以合眾生類,眾生各別的體,有情、無情,都可以融合,讓眾生受用,這是他的
受用身之用。證到佛性的人,具有兩種功能,一是
自受用,自受用可以感召到清淨佛
淨土,感召三十二莊嚴相;另一個為他受用,是給眾生受用的,無論眾生要不要,他的佛光能普照一切眾生,若眾生向著他就能受用,眾生不向著他,被種種煩惱、心病所迷,佛光雖照他,他的受用身來給眾生用,眾生也不知道用。這一類眾生都是心有大病,是常常為非作歹的人,是不修行的,或修行卻具
邪見、
邪行之人。
有修行的人,憶念諸佛,他佛受用身會跟你合一,你心不淨,慢慢心也會淨,不必
念佛,只要心
觀想佛像,一觀想他心就能安詳,因為佛的
他受用身,有情、無情都包容,觀想他當然就能和合在一起,不好的人心和合在一起,當然會清淨心安。佛有這種智慧,可以和眾生、
一切有情、無情融合,這才是
如來藏,淨
法界證得的人,才有辦法做到。我們人都有心病,所以此識就不能稱為「
如來藏」,是業報身的
阿賴耶識---業藏,起心動念和眾生結的善惡因緣成,所以能無所不藏,形成未來的果報種子,種子會發芽、會受報。
目前只有《解深密經》提出「
阿陀那識」這個名詞,此名詞與阿賴耶識有何不同呢?先來分析阿陀那識 (adana) 的梵文字義,dana 是捐贈、布施、施捨之義,a 是否定,所以adana就形成執取、不捨之義。這與阿賴耶識不同在哪裡?「
唯識學」講阿賴耶識有
三藏,第一能藏,把所造的善惡
業種子儲存;二所藏,所藏當然就存藏這個業種;執藏,執取種子為真、為我,因此隨
因緣果報去受報。所以
阿賴耶識之功用,為內變根身、外化器世界,它會幻化,會變成正、
依報之身與福祿壽等,所以阿賴耶識具有六根、
六塵、
六識等十八處之萬有法緒。
釋經題
首先要了解《解深密經》之意義,《解深密經》
梵名sandhi nirmocana-sūtra,sandhi (刪地) 翻為「深密」,nirmocana (涅謨折那) 此翻名「解」,sūtra(
修多羅)就是「經」。sandhi 是由sam+dha字形成變化來的,形成sandhi。sam有完全、全部之義,也有完美之義。dha有樹幹,轉變成陰性dha有形狀之義。總結sandhi 有連線、團結、聯合、和睦、一致之義;也有大珍珠之義;也有接頭、結節,關結、聯接之義。nirmocana 由nir+mocana 所形成,而nir的原形是nis,當在
元音或有聲音字母之
前時,就會變為nir,nis有往外、結合之義。mocana原字為moksana,原為解脫之意。合起來成為nir-mocana,能解、解說之義。sūtra,音譯作
修多羅,也有音翻
素怛纜、蘇怛羅,一般譯為
契經、正經、貫經。佛教聖典可總括為經、律、論
三藏,
經藏乃其中之一。
「解」可作「了解」,或者是解放心裡非常深、且微細的
心意識,把心結解開。「解」不僅是了解,用在實際上是對於法的解脫,Sandhi是深密,
經名是這樣,Sandhi nirmocana sūtra,稱為《解深密經》,當然有的不是翻成《解深密經》,因此經總共有四個版本,每個人了解的意思不同,名稱各異。《解深密經》是
玄奘大師翻譯的,因為他中文、梵文都精通,所以翻的比較恰當。
阿陀那識
一般經典談到
阿賴耶識,唯獨《解深密經》提出「
阿陀那識」,其差別就在於前者執取善惡業,而後者執取修行中的善境界。兩者都是能執取,但所執不一樣。所以未悟行者的
心識稱阿賴耶識,開悟的登地菩薩,其心識稱為阿陀那識。因學習佛法得菩提智慧,所以能以菩提智,不執取各種善的境界,這樣就能破阿陀那識之執取性。
關於阿陀那識最有名的偈,我常常講開悟就是像這樣,「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與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解深密經》里有這個偈,可以說明阿陀那識入微細心識中,如果打開進入深層里去,像
瀑流一樣,開悟的人翻種子就像這樣,有的大翻啦!禪宗講大徹大悟只有一回,那是大翻種子,所有種子都翻出來。若小悟千百回,打開一下,幾天的妄想很多,然後又沒有了。這種智慧就差一點,諸佛菩薩不敢讓你全部打開,給你打開一點點,心亂一個禮拜,然後氣沒有了,心扉又關起來了。大徹大悟是身體全都開了,進入心裡,體知
阿陀那識非常深細,所以一切種子如瀑流,對於愚痴的
凡夫,佛不敢跟他講這個現象,聽《解深密經》要有菩薩的境界,才聽得進去,才能受用,這是第二階段的修行。
第一階段是修空觀,丟垃圾,修
小乘的內心不淨,解除煩惱,然後悟到空,有解脫能力了,再來學《解深密經》,如果能開悟最好。為什麼呢?因為一般人起心動念,常常執著,佛陀恐怕眾生起分別心,執著這些念頭就是我,所以對於
凡夫不開示,現在開示是針對菩薩程度來說的。很多同學,課也聽了,坐也打了,妄想習氣還在,還離不開這個我,執著這個念頭就是我,沒有念頭還要去找念頭,
來安住這個新我,起念後還說「好加在」它還在,這是智慧不夠,無法了解真正自性。有位同學打電話來說,有一天他悟到心、性是什麼樣子時,痛哭流涕,哭了好久好久,眾生如此迷糊、無明,不了解心、性是什麼?《解深密經》就是講心的,有一個章節講心意識,一個章節講
三自性,心、性這兩個懂了,便可以觀它們無性,這樣就自在無礙,就能面對一切境。
阿陀那識和
阿賴耶識,為何到修行後期會不一樣,《解深密經》是
世尊涅盤不久前講的,代表把眾生帶到一個境界後,再講更深的法,讓你了解一乘佛法。《
法華經》是在涅盤之前八年說的,把三乘方便說,導入
一乘佛法,這才是真佛法。早期世尊所說的,因為弟子像小孩還不會走路,就教他出左腳,出右腳,站穩了再走,這時講《
阿含經》,守戒,斷習氣、毛病,等到差不多,心、行為好一點,就跟他講
方等經,
小乘戒律和
大乘經典之間的一些法,講性空緣起的道理,差不多根基成熟後,再講《
般若經》,學習一切境界、一切相,都不要執著,如此才能超越、解脫,講
空有不二的道理。最後講一乘佛法,《解深密經》是在講快進入修行尾聲的法。
唯識基礎篇講義的圖,八地以上菩薩心地稱為
阿陀那識。
八地菩薩相當於
阿羅漢的解脫境界,阿羅漢能夠不再受生,他們的
阿賴耶識不稱阿賴耶識,要稱為阿陀那識。
七地以前菩薩與
凡夫,染污阿賴耶識的功能還在,還在執取六根、
六塵、
六識,執取六根觸、
十二入、
十八界產生的一切萬法,有執著者那是凡夫或不究竟者,不管是世間
禪定行者,或者是真正的凡夫、鬼神、非人,都是一樣的執著萬法,都
有根塵識和合之後產生的煩惱。七地以前菩薩若是沒有這些了,就是七地以上菩薩了。
八地菩薩沒有煩惱了,
阿羅漢沒有煩惱了,但阿羅漢他們還是執取偏空,執取空解脫,也就是他的
阿陀那識在執取
空相。《解深密經》之前,我們先了解
阿賴耶識和阿陀那識有何不同?為什麼到後期,
世尊才提出阿陀那識這個名詞呢?
本經適於中期
大乘經典,本來是
唯識宗的重要經典,可是是世尊快涅盤時講的,為何變成中期大乘經典呢?世尊
入滅後第一次經典結集,
阿含經與
律藏較多,導致
小乘人認為這才是有記載的真實經典,所以很多小乘修行人,知見不足,起來排斥一切大乘經典。因為從
龍樹菩薩弘揚《
大乘起信論》以後,大乘經典才慢慢弘揚開來。早期的修行人,講到修行一定依《阿含經》,有些大乘經典是
釋迦牟尼佛在其它空間所說,像《
華嚴經》是由龍樹菩薩從龍宮裡記憶回來而傳的。
所以
大乘經典,是佛陀在另一個時空講的,同樣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他的化身去天上所說,參與者都是菩薩級別。很多初學的,沒有飛到另一個時空去聽的那種能力,因此大乘經典和小乘阿含經有分別。這些都是佛陀所講的,你要看內容。一個有正確知見的人,要看經典里講的道理對不對,這樣就知道這部經是真的或是假的。
這部大乘經典屬於中期,大乘經典出現算中期弘化,本經是唯識宗的重要經典。何謂「唯」?唯者遮偏有。何謂「識」?識者遮偏空。因為怕你執著一切空,所以要講識讓你認知,如果一切都是空,那石頭不也有佛性嗎?當然石頭也有佛性,但真正的佛性,不是把念頭打死一切不想,不讓它感應一切因緣,不是這樣的。因為修行人初期沒有
定力,故要先修空,修行有次第,修到空後再回到有,此有為真有,非假有。如果講真正自性感知因緣的法,要說真也可以,要說假也可以,為什麼?因為
一切法因緣生,都是幻化而成,執著它會成為果報的因緣,不執著它就解脫。這時是真有也可以看成假有,沒有修到
空觀的人,起心動念都是妄想,那根本是假知,假中之假,妄中之妄,怎么可以相信?
這裡講有,是已經證到空的人,有能力不起心動念,有人想你,心就感應,這是因緣起法的有,不執著它又是空,要做到這樣,不要在理念上論空有、有空,要在實質上了解,把心攝住不起,不胡思亂想,住於空,吃飯就吃飯,工作就工作,心不起就是空。如果有因緣,此因緣包括人、法、心念,人來的話,心、
自性先感應,然後產生心。壞人是什麼心,還沒看到就覺得心毛毛的,自性感應產生心的覺受,知道周圍有眾生,這個眾生不懷好意,這是自性起心念,它是有因緣的。
若無因緣來的法,那是
五蘊,五蘊所現非真。《
楞嚴經》雲,五蘊非
因緣,非
自然性。因為不是因緣法,故無自然的自性相應,什麼和他相應?邪自性、邪
真如相應。色、受、想、行、識,一切佛經總在講五蘊非真,
色身沒有,一切物質不能當真,覺受、感情的領納作用,是你養成的。若是真的,應該每個人都這樣,為什麼你比較喜歡某方面,不喜歡另一方面,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這當然是假的,胡思亂想的,或者是微細的
心識里的
行蘊。
色、受、想、行、識這
五蘊都是虛幻不實的,不能執著它。如果學到空,心常住空不起,因緣來起了念,起了感受,這是實有,實有可是不能當真,當真就要輪迴,所以要用空來觀它,用般若智講就是無所有、不可得,這樣就不會攪和進去。
凡夫就是有因緣來,感召起了法,一頭栽了進去,所以煩惱就起了。
唯識宗在闡述這兩個道理,心已經有點清淨的人,才能來學習《解深密經》。此經不是在講六大
根本煩惱、二十
隨煩惱,大部份人談
唯識,只討論名相,無實質意義。要進入唯識
有相宗、
瑜伽宗、
三論宗,要有相當的
修證。就是已悟到空,再來討論這些經典,才能受用,不然只是學些名相而已。唯識宗建立直接的理論,皆來自《解深密經》,剛才提到
三性,
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一切皆無心性。
空性應
因緣起法,觀空,
無所有不可得,故有相等於無相,有性等於無性,這是成佛解脫的境界。
密在有了空性,因緣來起法,有能力不執著它,第一個不說它真有,若真有和世間天神境界差不多,還是會再輪迴。感覺了說它沒有,
一切法由
自性起,一切法因緣產生心法,不能觀為有。觀它有那個樣子,但跟我沒關係,有是你的事情,但我不認為是我的事情,如此超然的心態,唯有佛法才能談論這些。
故《解深密經》提供給
唯識一些理論根據,唯識屬
法相宗。我們所說的空,一切因緣所起的法,這是法相,我們常說法的生起過程,自性
空相,平時無法,連自性亦不存在。當一個人出現在我的範圍內時,不是眼睛先看到,自性先感覺,自性便升起,
空性產生
法性,產生法相,人是色,是物。感覺有兩種,一是身,身要近距離才能感覺,或者有靈通,非人也可以感覺,他來了或沒來,這是
身識。一般看物相都是以見性,眼睛是根,見性是
自性產生的性,眼根不見得能看東西,能看東西的是見性,法性產生
法相,
眼識開始認知法相。物來,第一產生見性功能,此時法相還沒產生,如果見性同時看到時,即是我們所說的
阿陀那識---佛性,佛性不必透過眼睛來看。
佛性有時講
八識,
阿賴耶識,物相先現於心中,佛性先覺知,人的
覺知較慢,佛性先去映照外境,雖然還沒證到佛的境界,也有這個能力。眼睛先看到,是什麼東西不知道,因
凡夫和它不相通,然後見性起,產生法性、法相,此法相用眼識來認識它,眼睛出現法相於心中,眼識依託八識所現法相為其
所緣,所現人的影像,不是來自於實體、實相。你看東西,看到東西不是眼睛看到的,是自性看到,眼識再依託八識而見,以前講
阿賴耶識,現在講
阿陀那識。
一個沒有眼睛的人,能不能看得見東西,一般人看不到,有神通的人就可看到,像阿那律陀尊者,眼睛瞎了,怎么看?他用見性,見性是什麼?用空性、自性來看東西。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天上其它星球,因為我們不空,妄想、習氣、毛病一大堆蓋住了此功能。但我們也有這個能力,近距離可以
了知,遠距離沒有辦法。你修一點點,比如說這個不是人,是非人,你睡覺閉著眼睛,可以看到有個影子閃過去,憑什麼看到,是第八意識見性看到,眼睛也沒有睜開,是在睡覺,或閉著眼休息要睡不睡時,知道有個非人穿過去,顯示不是眼睛看到的。正常人用眼睛當鏡頭照進來,
眼識發揮功用時就像鏡頭一樣,照到這個東西,取自於這個相,所以說它是幻化的。
經典講得很多,一切法都是幻化,你就不相信,你說怎么幻化,確實有這個人,人不是你看到的,因為這個人映現在你心
湖裡,然後見性去抓來讓眼睛現這個相,這是真的嗎?如果真的應該像
照相機鏡頭對著這裡就好了,進去變成倒立,那個不真。何為是真?一切都不真,講
自性功能,要認知一切法都是心中所幻化的,不要當真,人還是有實體的人,故有實相。聖人要解脫,觀它為非相。《
金剛經》里一直強調這個道理,實相者即是非相,是名實相。
實相是有個人,要看成
不是一個人,那你就客觀看,這個人就叫做實相,如果不客觀看這人的話,就是妄想執著,沒有看到它是非相,沒有看到空的一面,所以就主觀意念講,就是有念,有念就有喜好、厭惡想,然後產生歡喜心、厭噁心。Rain 來了,可以兩、三天前去排隊入場,有什麼好看的,你喜歡啊!就有這種人。討厭的人來就非常討厭,這是主觀意念的習氣,沒有看實相為非相,把它觀空,這就不能稱實相,是你的
業力,我們要了解一切法都是幻化。
心更是眾幻叫做妄,幻化本來不實在也是妄,現在種子種了一大堆,你記得媽媽的影像,想到她,她影像就現起來,也是人影啊!但媽媽在哪裡?沒有,或者在遙遠的地方,但你還是可以想起她,這是種子化現的,是妄中之妄,是胡思亂想。因為媽媽不在眼前,見性也沒有看到,是用妄想心勾起的影像,這是沒有因緣的,媽媽沒有在面前,怎么有她的影像,故說不是因緣法,不能用
自然性相應。法起的過程是這樣,非自然性,就是妄想,胡思亂想,邪
真如相應,這是妄中之妄,沒有修行的人就是這樣,或有修行的人,認假為真也是這樣。
看到
初禪天的境界、
玉皇大帝的天上境界,你執著為真,還是有個實境,映照於心中,你執著它,我有這個能力,我可以看,然後一直訓練這個能力,你就會死掉,不會學到佛法最後的
清淨自性。《基礎篇講義》一直在講,
清淨法界如何?有
四身---化身、
自性身、應化身 、清淨
法身 。
自性清淨,化一切相、一切種種物相,也可以
自受用,他受用,自受用是
報身,他受用是應化身。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懂
唯識,了解這個道理,不會把想的、看的都認為是真的,這樣就會很自然地走到
無所有、不可得,這種般若智慧能觀一切相。
過去所造的
惡業,殺人放火,現起來時可以坦蕩蕩看著它,因為它是虛妄的,過去的事情,過去事情不在了,因為它是虛妄,執著它就變為真的,業也是這么形成的。
法相宗,法的升起過程如此,如果很強調這個,不能用客觀的心去看它,那你就是
凡夫啊!如果是聖人,雖有因緣法起
法相,認知了,或
五根接觸
六塵,所現的法相,都可以客觀地看它,這樣就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很自在擺脫外在第一階段修行六根塵的煩惱。甚至於進一步,看內在妄想、習氣所起的第七識執著,把它視為不真實,這是法相觀空。法相分內、外,外境是有實境,內心根本是虛幻不實,種子而已,起現行都能觀這些法相不真實,對外可以解脫,對內可以不受它影響,不害怕,不起恐怖心。
瑜伽行派是真正打坐修行的,初禪、
二禪、
三禪、
四禪、
四空處定,這些都要依靠經典來體證,若不講經典,這個相怎么起?怎么可以超眼看天界境界?怎么看到光?可以看到什麼?這些是怎么來的?都是
自性映現而來的,要了解這些道理,才是學
唯識的功夫,不要光論名相。《
瑜伽師地論》是
彌勒菩薩講的,好厚的一本書,都在講心和
九次第定修行境界,現
初禪還有什麼習氣,現二禪、三禪還有什麼毛病,你的執著還有什麼現象會發生,那你不能執著,要解脫的話,要有般若智慧,觀它
無所有、不可得,這些都是在瑜伽行派里講唯識時該有的認知,《解深密經》的道理。
譯本概述
依文正釋
一、廣略同異,二、判文解釋。廣略同異者,此經一部自有二種。一者廣本有十萬頌,二者略本千五百頌。然此略經本梵本唯一,隨譯者異乃成四部。
正譯
就是說真正依梵文所翻的有二種,廣略同異,大部份裡面有兩種版本,一種版本是廣,廣即廣本,有十萬頌,一頌,普通十句、八句,若短句時一句有四個字,所以偈有四字、六個字,最多八個字。如方才所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
瀑流,我予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整個概念,在四句中把它寫出來,變成一個頌。這樣總共有十萬頌是為廣本,略本是只有一千五百頌。
廣是廣本,略是略本,有相同,有不相同,當然主要精華放在一千五百頌里,這是略本。講很多更廣博,自是在十萬頌中。廣略同異者,此經一部自有二種。一者廣本有十萬頌,二者略本有一千五百頌,但是此略經梵本只有一個,廣本已失傳,中國將略本翻譯,有的全翻譯完,有的沒有全翻譯完,變成有四種不同版本,隨譯者異乃成四部,後面說明四個人所翻的四種不同版本。
相續解脫經
宋時
元嘉年中,中印度僧(舊雲
天竺)
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394~468)(南宋語云功德賢)。在於
潤州江寧縣東安寺翻出一本名《相續解脫經》。唯有一卷或兩卷或總十七紙。於一卷內有二題目,初十紙半名《相續解脫
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後有六紙半名《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雖無品目,如其次第,當《解深密經》最後二品。
宋朝(南北朝)時元嘉年間(
宋文帝年號,424~452),中印度僧人 ,中印度叫天竺的和尚 。印度分成五地區,東印、南印、西印、北印、中印,印度附近的國家古代稱天竺。現在學
梵文也有一種麻煩的,法師從天竺來,以真正中印度的音發聲,那還比較好,若
北印度、南印度、西印度、
東印度來的,他們的發音又不大一樣,常常所寫出來的梵字,如果不懂有時候很苦惱,中間還加上
悉曇、札蘭、梵文、
巴利文、印度文,現在有五個朝代版本。現在學的悉曇,是最古老的梵文,下來是札蘭(轉
尼泊爾、西藏語),現在講的梵文,其實是第三代梵文(
天城體),發音、字型都被改換了,像英文一樣橫寫,再來是巴利文,最近代的印度文。
一者宋時元嘉年中,中印度僧(舊雲天竺)
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宋語云功德賢)。在於潤州江寧縣東安寺翻出一本名《相續解脫經》。唯有一卷或兩卷或總十七紙。於一卷內有二題目初十紙半名《相續解脫
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後有六紙半名《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雖無品目如其次第,當是《解深密經》最後二品。第一個翻譯有關本經的是南北朝的宋元嘉年中,中印度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功德賢法師他所翻譯的,此宋朝是南北朝中的,南宋,而一般所稱的宋朝在隨、唐、五代十國之後的宋朝。
求那跋陀羅
意思是功德賢,求那是Guna,念Guna,它要翻「求那」要怎么辦是功德義。bhadra,是賢人,跋應該是bha,陀羅是dra,羅沒有加口邊,應該是la,其實本字是ra,這是較晚期才有分別,早期ra與la是用同一字”羅”,後期前者即用”囉”。懂梵文看中文,大略可以猜,八九不離十,再翻字典應該可以找到,如果沒有人寫出來不知道。
求那跋陀羅意思是功德賢,這部經是宋朝翻的,比較晚期,因為它晚期才傳進來,大乘開始傳至中國時是中期,它不是後來才有的。
學咒語,早期的咒語,是siddham都是以咒語
悉曇稱之,世尊他講經不是以悉曇發音,但密咒以悉曇發音,他講經是以梵文、
巴利文講的,所以讀巴利文、梵文,比較能了解《
阿含經》里的意義。念咒一定要用悉曇,現在印度懂悉曇的人,已經似沒有了,只有中國人、台灣人、
河洛人、日本人等,日本人學梵文、悉曇有點麻煩,他們不懂古代官話,河洛話,就是閩南話,
閩南人學咒語比較有利。看古典里的漢字,再推敲那個字大概發什麼音,現在考證這些咒語,如果不這么找,字典找不到那個字,如果用台灣話發音靠近那一字,再去翻字典,真的有那個字。
求那跋陀羅在於潤州江寧縣東安寺翻出一本名為《相續解脫經》,第一部經稱《相續解脫經》,如何相續?意即一層一層連結下去,有的翻成「結」,每個人對於sandhi nirmocana-sūtra的意思,了解不同,有的是從意,有的從實際境況,翻出的題目都不大一樣。指一結一結打開,心裡的結一樣,此《相續解脫經》,只有一卷或兩卷,總共才十七張紙張而已,一卷里有兩題目,前面十張半的紙,名《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是《解深密經》里的第七品「
地波羅蜜品」,由
觀世音菩薩所發問。
前面第一個題目為《相續解脫地波羅蜜經》,所以要了解《解深密經》是教人解脫的,波羅蜜是度
到彼岸,其實波羅蜜意思,在《
金剛經》已經講過,paramita或paramiti,它是能確實認知一切佛法概念而且能做得到,才稱為
波羅蜜多,若用意義來講就是度到彼岸 ,不是文字
講度到彼岸。paramita或paramiti,只是確實認知法、事情是這樣,也確實能做到了。例如教你解脫,什麼事情不要執著,知道不要執著,卻偏偏做不到,就沒有做到paramita,知道概念而已,沒有確實做到,不能叫度到彼岸。
這一部雖然只有兩題目,第一個題目翻了四張半紙張,後一卷有六張半紙張,後一卷名字叫《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第一部份是從內心要所作皆辦,簡單說《阿含經》里常用的「所作皆辦、所作已辦」,你心有作意,有不
清淨心,都可以控制,要斷
三結嗎?心不淨,常常作意造善惡業,把它斷掉;要淡薄貪、瞋、痴嗎?貪、瞋、痴常作意,把它解決掉;這樣就能做到,第一部份的
波羅蜜多,就在講這個道理。
第二部份
如來境界神通變化、圓成實性功用、
法相怎么起,
自性怎么產生功能,第二部份講到這裡。《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
了義經》中的
了義是空無,又可以隨順一切產生神變,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剛剛開始講「受用和合一味
事智」,如來智慧才可以產生這種能力。第一卷講佛性如何產生它的功用,第一部經只有翻譯兩部份,前卷 在講的《解深密經》的第七品,後者是講《解深密經》的第八品,全八品概括在此卷內,也就是《解深密經》最後一品的《如來成所作事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