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識講者數輩,爭論心意識不決,予乃為稽諸古。《文殊問經》云:“心者聚義,意者憶義,識者現知義。
意自性謂心意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意識
- 出自:《文殊問經》
- 原文:心者聚義,意者憶義,識者現知義
- 古義:意自性
- 宗門直指:心源
- 拼音:xin yi shi
心意識講者數輩,爭論心意識不決,予乃為稽諸古。《文殊問經》云:“心者聚義,意者憶義,識者現知義。
意自性謂心意識。
心意識講者數輩,爭論心意識不決,予乃為稽諸古。《文殊問經》雲:“心者聚義,意者憶義,識者現知義。意自性謂心意識。...
有漏心意識、有漏識,佛教阿毗達摩術語,源自說一切有部,是識的一種,指帶著煩惱的識,負責生命的延續,以及投生至下一世的輪迴。...
心,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心是本體,就是說心是心臟,這個心臟參與整個身體的運行;第二說的是心的意識功能,在中華古代,把心意識功能稱之為禪,也可以這樣說,中華...
某些宗教概念也認為心靈感應是連線儀式與人的心性(愛、情感等)的重要成分,是兩...實際上,所謂的心靈感應是不能傳遞信息的,科學已經否認了心靈意識有場,而信息...
行為主義出現在美國,在20世紀初自然科學飛速發展,一些年輕的心理學家對馮特學派不滿意,認為心理學不能研究意識,認為心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處於同樣的地位,應該象其他...
它既不反對構造主義把直接經驗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也不反對行為主義視行為為研究主題,聲稱心理學是“意識的科學、心的科學、行為的科學”。格式塔心理學家的研究...
是我們在心不在焉與沒有引入反思的現象學狀態時的知覺。格式塔理論(Gestalt)...“刺激-反應”公式,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
心理小說是特彆強調塑造人物內心世界的小說。它不滿足於所發生的事件,而是進一步去解釋這一外在情節發生的原因,使作品的人物直接剖露自己的心理意識和對環境的感受,...
巫白慧在《印度哲學》中指出,現代印度意識形態領域中最主要的哲學思潮是“新吠檀...湛若水提出“體認於心,即心學也”、“隨處體認天理”等主張;糾正其師學說...
(包括自我意識、道德意識、道德行為、自覺紀律)的形成和發展的條件及特點,並根據...回顧兒童心 朱智賢及夫人 理學發展歷史,有關發展動力的提法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有...
在安全面前,沒有誰能成為誰的“保護傘”,自己的安全自己不管,永遠不會有安全。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識,建立健全安全心理意識,時刻把安全放到至高無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