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識,是漢語辭彙,讀音為qī shí,釋義是佛教語。法相宗謂從根本識中派生的七種精神和感覺現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稱七轉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識
- 拼音:qī shí
- 出處:《決定藏論》
- 解釋:佛教語
七識,是漢語辭彙,讀音為qī shí,釋義是佛教語。法相宗謂從根本識中派生的七種精神和感覺現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稱七轉識。
七識,是漢語辭彙,讀音為qī shí,釋義是佛教語。法相宗謂從根本識中派生的七種精神和感覺現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稱七轉識。...
佛學術語。 出《阿毗曇論》,識即心識。住者。謂此識隨所感報而安住也。論中不及四禪天非想非非想天者。偈曰。善處在欲界。及色界三地。無色界亦然。是...
八識,是佛法基本正知見,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第七識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識為如來藏(又名阿賴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
唯識宗用語。指依止阿賴耶識而生滅轉變的七識。...... 亦即八識中之前七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識。略稱七轉、轉識或轉心。《瑜伽師地論》...
菩提心的緣起是其中的證自證分在第七識中的體現。菩提心的心理過程居於深層潛意識的菩提心,在潛意識中創造的是求知慾,是一種欲望,其指向性變的模糊,不能專注...
唯識是一個梵語 (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音譯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語倒置,稱為識唯,漢土譯為唯識。唯識宗立論,以我人心識之外的萬有現象,皆是由我人心...
唯識學用語。指七轉識與第八識之互為因果。所謂七轉識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識。第八識即阿賴耶識。...
第五感覺是指佛教五識、六識、七識、八識、九識中的第五識:身識,即觸覺。皮膚、毛髮與物體接觸時的感覺。比喻敏銳的感覺。...
佛教五識、六識、七識、八識、九識中的第三識:鼻識,即嗅覺。鼻腔黏膜對氣味的感覺。喻指對客觀事物的辨別能力或敏感性。...
2.積集心——這指前七轉識,以前七識能熏且積集諸法種子,故稱前七識為積集心。(又第八識亦可稱為積集心,以其能含藏積集諸法種故。)...
出宗鏡錄並瑜伽地論一眼緣唯實唯量境謂眼見色時。即有識生。能緣青黃赤白實有之色。名為性境。此識對境。名為現量。以其但能見色。未起分別。是故所緣之...
第九感覺,即第九識,是阿摩羅識,梵語amala-vijn~a^na。又作阿末羅識、庵摩羅識、唵摩羅識、庵摩羅識。意譯無垢識、清淨識、如來識。或稱真如心、自性清淨心、...
法相宗建立‘八識’之說,故除上記之外,尚論七、八二識所緣之境,即第七識以第八識之見分,第八識以種子、有根身、器界等三境,各為其所緣。且依法相宗所...
第七十章 滿手好牌 第七十一章 傷人魔犬 第七十二章 光之巨狼(求起點訂閱!求起點月票!) 第七識三章 放屁,你才是好人! 第七十四章 雖然不明白,但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