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計所執性,梵語parikalpita-svabha^va,乃唯識宗所立三性之一。又稱遍計所執相、分別性、分別相、妄計自性、妄分別性。...
觀遍計所執是佛學術語,法苑義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虛存實識,觀遍計所執,唯虛妄起,都無體用。...
能遍計,是佛學術語,與 ‘所遍計’對稱。第六識、第七識普遍計度諸法而妄執有實我、實法,故稱能遍計。唯識三性中,遍計所執性之自性系由能遍計與所遍計...
學術語,一、遍計所執性,由凡夫之妄執認為實物者。凡夫之妄情。遍計度一切法,故曰遍計。為此遍計之妄情所迷執者,謂之所執性,例如見繩而誤以為蛇。非有蛇之...
1.佛教名詞,它指法相宗所主張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認為事理、迷悟一切諸法,均不出此三性。見《成唯識論》卷八。也稱“三自性”。2.佛教...
三性同異,華嚴宗教義之一。由法藏所立,用以闡明法界緣起的根據。“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佛教術語,華嚴宗基本教義之一。用以說明法界緣起。三性即三自性,指攝大乘論中之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謂此三者由本、末二方面而言,乃相互交徹而...
(2)於唯識、法相宗,以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各具空義,而立無性空、異性空、自性空的三空。無性空亦稱無空、無體空,謂存在中,依凡夫...
(3)境相兼帶本質,即主觀之心緣客觀之境,雖有所依之本質,而非為彼境之自相,稱為帶質境。 (七)三性,一切諸法之體性相狀,有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
他起相”、“圓成實相”;“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說於“依他起性”中,轉染成淨,成就離雜染的“圓成實性”。瑜伽行派對佛教的另...
這樣即有虛妄分別與空性兩面:依分別的自性說為“依他起性”(相對真實);依分別的境說為“遍計所執性”(妄想);又依空性說為“圓成實性”(絕對真實)。法相...
佛學術語,唯識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與三無性的基礎上。即一切法的每一法,各具非空非有二義。即遍計所執性,情有故非空,理有故非無;依他起性,如幻故非有...
依眾緣起,依諸識現,叫做依他起,如人依煩惱業集五蘊諸法所成,故明依他起性即明生無自性。二)遍計所執性——即相無自性。不了知生無自性之依他起性故...
的遍計所執性、依其他條件而起的依他起性和圓滿成就諸法實性的圓成實性)同一的觀點來闡明性相融通,無障無礙,說依他起性同時具備遍計所執性和圓成實性,...
遍計所執性是一種虛妄的豐在,是由於人對外界事物的迷妄而賦與它的名稱;依...都被彌勒菩薩的示現所點化,又回去修,最後是以大慈心才看到了一條癩皮狗,身體...
宗鏡錄卷四援引‘唯識三性’之思想而列舉二種對治空有二執之法門,即:(一)以‘情有理無’之空觀對治有執;亦即觀一切‘遍計所執性’,於情則實有,於理則...
佛學術語,以言語詮顯之中道。‘離言中道’之對稱。中道之實理原絕言說,然欲說之,必用言語,故以言語所詮顯之中道,稱為言詮中道。 法相宗由遍計所執性、依...
三性對望中道是法相宗用語。又作三性相對中道或言詮中道。即就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等三性以論其中道義。...
三性對望中道,即以遍計所執性為非有,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為非無,以此詮顯非有非無的中道之義;此乃就言詮而論中道之旨,故又稱言詮中道。上述繫於世俗門中...
除此之外,佛於本經中詳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而這些法門,也都是法相宗、唯識學主要研習的對象,尤其是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
佛學術語,我法二者僅存迷情之見,於理為無體也。即遍計所執性。1 ...... 佛學術語,我法二者僅存迷情之見,於理為無體也。即遍計所執性。[1] ...
五相:佛教用語,迷悟之五種法相。又作五事。即所詮相、能詮相、相屬相、執著相、不執著相。所詮相為法,能詮相為名,二者皆通於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
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別、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
都是緣起法所攝的有生有滅之法,虛妄不實, [2] 進而斷除對內外我所的執取...[2] 意根遍緣一切法,而說他是遍計所執性。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之第七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