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煩惱,佛學術語,梵語mu^la-kles/a。又作本惑、根本惑。略稱作煩惱。與‘隨煩惱’對稱。指諸惑之體可分為貪、嗔、痴、慢、見、疑等六種根本之煩惱。其中,見復分為五,稱為五利使;其他之五煩惱則稱為五鈍使。兩者合之,即為十隨眠。此外亦有八十八使或九十八使之分類。反之,枝末煩惱乃從屬於根本煩惱,具有染污心之作用(染污之心所),又稱隨煩惱、隨惑。
相關詞條
- 根本煩惱
根本煩惱,佛學術語,梵語mu^la-kles/a。又作本惑、根本惑。略稱作煩惱。與‘隨煩惱’對稱。指諸惑之體可分為貪、嗔、痴、慢、見、疑等六種根本之煩惱。其中...
- 六根本煩惱
六根本煩惱編輯 鎖定 貪、嗔、痴、慢、疑、不正見。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痴是愚痴無明;慢是驕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見是不正的見解,包括身見、...
- 百二十八根本煩惱
百二十八根本煩惱,教義名數。“根本煩惱”指貪、瞋、痴、慢、疑、惡見六種。其中“惡見”包括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故亦可說根本煩惱...
- 隨煩惱
梵語upakles/a^,巴利語 upakkilesa。指隨根本煩惱而起之煩惱。與‘根本煩惱’相對稱。又作隨惑、枝末惑。據俱舍論卷二十一載,隨煩惱有二義:(一)指隨心生...
- 無明煩惱
“無明煩惱”又叫“無明惑”,是佛教用語。無明煩惱是根本煩惱,能障蔽中道實相的道理,菩薩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斷盡,就成佛。...
- 二煩惱
二種之煩惱。(一)根本煩惱與隨煩惱。據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載:(一)根本煩惱,即無明惑。...
- 六大煩惱
佛學術語,名數,一,貪煩惱,染著為性,生苦為業。二,嗔煩惱,憎恚為性,不安與惡行之所依為業。三,痴煩惱,於諸理事迷闇為性,一切諸惑之所依為業。四,慢...
- 上煩惱
上煩惱,佛教術語,稱十大惑之根本煩惱強盛者雲上煩惱。或名現起之煩惱雲上煩惱。勝鬘寶窟中末曰:‘四住所起煩惱粗陰名上。’...
- 煩惱(詞語)
煩惱,指令人不順心或不暢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個形容詞,指不順心不暢快,煩悶苦惱。語出《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五陰亦爾,煩惱因緣合成此身。而此...
- 覆隨煩惱
《覆隨煩惱》出自《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即隱覆煩惱。...... 小乘俱舍論以一切之煩惱稱為隨煩惱,或對於六隨眠之根本煩惱,而稱其餘之煩惱為隨煩惱;大乘唯識家則...
- 隨煩惱心所
佛學術語,是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的第五位,此又名隨惑,是隨根本煩惱而生起的煩惱。...... 佛學術語,是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的第五位,此又名隨惑,是隨根本煩惱而...
- 大隨煩惱
梵語kles/a-maha^-bhu^mika^ dharma^h!。又作大煩惱地法。指恆與染污心相應之煩惱。...
- 煩惱障
煩惱障,佛教語。謂堅持我執,叢生貪嗔,而為解脫之阻礙者。二障之一。與所知障相對。...... 二十八根本煩惱及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
- 中隨煩惱
中隨煩惱,佛學術語,即無慚(不自慚恥對不住自己)無愧(不自羞愧對不住他人)二種煩惱,此二種煩惱是隨逐六根本煩惱而起的枝末煩惱,因其遍於所有惡性之心,凡作惡...
- 三戒(佛教術語)
佛教認為,“貪”是佛教修行的大敵,是產生一切煩惱的根本,所以將貪列為根本煩惱之一,並將“貪”與“嗔”、“痴”等一起作為有害眾生修行的“三毒”。...
- 貪嗔痴
《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