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江門市)

江門

江門市一般指本詞條

江門,別稱“五邑”,是廣東省地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瀕臨南海,毗鄰港澳,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有“中國舞蹈之城”、“中國僑都”之稱。

江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明代心學奠基者陳白沙、近代維新先驅梁啓超、中國航空之父馮如故里;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讓大文豪巴金先生為之陶醉的小鳥天堂

江門是粵港澳大灣區粵西連線的重要交通樞紐,東鄰中山珠海,西連陽江,北接廣州佛山肇慶。祖籍江門的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人口眾多、分布全球五大洲,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2017年,江門市總面積950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6.17萬人。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公路,鐵路,航運,航空,公共運輸,歷史文化,方言,民俗,宗教,曲藝,學派,地方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城市榮譽,對外交流,

建制沿革

江門,其地名最早見於明初《秫坡集》第五卷,由黎貞代朱二尹作的《江門送別圖》序文上。
元末明初,元至正後期至明洪武初年(約1360~1370年),在肄水(西江)出口江門海西岸地域形成商貿墟集,稱江門墟。明萬曆年間,屬新會縣龍溪鄉歸德都轄。
清朝,清沿明制。康熙年間,江門墟仍為新會縣龍溪鄉歸德都十五圖轄地。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據《中英西江通商條約》,闢為外國船隻停泊及貨物上落站。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議定,江門為對外通商口岸,並設立海關。時稱江門埠。
中華民國民國十四年(1926年)11月26日,經廣東省政府批准,江門為省轄市建置。民國二十年(1932年)2月,撤銷省轄市建置,改為新會縣第十二區轄鎮。民國二十六年(1938年)3月改屬新會縣第二聯鄉轄。民國三十四年(1946年)9月至江門解放,為新會縣第二區轄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23日,江門解放;10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江會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在江門成立,對江門、新會實施軍事管制。
1950年5月1日,設立江會區軍事管制委員會江門辦事處,為縣級建制,負責江門行政管理事務。
1951年1月12日,改為省轄地級市,歸粵中專署轄;4月1日,成立江門市人民政府,同時撤銷江會區軍事管制委員會江門辦事處,結束軍事管制。1952年5月,改屬粵西辦事處領導;11月歸粵中行署轄。
1958年4月11日,江門市改為縣級市,歸佛山專區轄;12月,歸屬江門專區。1961年4月2日,改屬肇慶專區。1963年6月,再改隸佛山專區轄。
1966年初,復升為省轄地級市。1967年3月31日,因“文革”而實行軍事管制,設立江門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市人委職權。1968年4月12日,成立江門市革命委員會。1970年,江門降為縣級市建置,歸佛山地區領導。
197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江門市復改為省轄地級市,受廣東省和佛山地區雙重管轄。1979年11月24日,江門市革命委員會撤銷,復設江門市人民政府。
1983年6月1日,實行市領導縣體制,江門市下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縣;9月1日增轄陽江陽春兩縣。
1984年7月,江門市區分設城區與郊區兩個縣級區。至1987年末,江門市共轄7縣2區。1988年1月,陽江縣、陽春縣從江門市劃出。
1992年4月至1994年2月,下轄的台山、新會、開平、鶴山、恩平五縣先後撤縣設市,為省轄縣級市建制,廣東省人民政府委託江門市代管。2002年9月1日,江門市下轄新會市撤市設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底,江門市下轄3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共有61個鎮,12個街道,1051個村,274個社區。江門市人民政府駐蓬江區白沙大道西1號。
區劃代碼區劃名稱英文名稱面積(km2)政府駐地郵編
440703
Pengjiang District
320.53
529000
440704
Jianghai District
110.53
529000
440705
Xinhui District
1387.02
529100
440781
Taishan City
3285.91
529200
440783
Kaiping City
1658.59
529300
440784
Heshan City
1081.30
529700
440785
Enping City
1696.73
529400
江門市政區圖江門市政區圖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東部與佛山市順德區中山市珠海市斗門區相鄰,西部與陽江市陽東區陽春市接壤,北部與雲浮市新興縣佛山市高明區南海區相連,南部瀕臨南海,毗鄰港澳。屬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中江經濟圈
全市總面積9505平方千米。其中,領海基線以內海域面積2886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長414.8千米,約占全省1/10;海島岸線長約400千米,約占全省1/6。範圍在北緯21º27′—22º51′,東經111°59′—113°15′之間。東自新會區大鰲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鎮蛤坑尾,相距130.68千米;南自台山市下川鎮圍夾島,北至鶴山市古勞鎮麗水,相距142.2千米。
全市共有大小海島561個,數量居全省第二,海島總面積249.971平方千米。其中,有居民海島6個,無居民海島555個;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130個,面積大於1平方千米的海島9個。
江門地圖

地形地貌

江門市地貌特徵為北低西高,以低山丘陵為主;西南部及東南部較低,以河谷沖積平原和少數丘陵為主,地面標高在5~40米之間。全市山地丘陵面積達4400多平方千米,占土地總面積46.8%。境內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約占總面積1.77%。800米以上山脈有9座,多為東北-西南走向。全市最高山為西北部的天露山,海拔1250米。北部的婆髻頂、皂幕山,東部的鑊蓋尖和南部的笠帽山、涼帽頂,均山勢陡峻,岩石嶙峋,“V”形谷發育。東南沿海的古兜山主峰海拔986米,俯瞰南海,氣勢雄偉。全市河流沖積平原及三角洲平原面積4880多平方千米,占總面積51.90%,現多為良田。
江門市境內地層有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石炭紀、二迭紀、三迭紀、侏羅紀、白堊紀、下第三紀及第四紀等地質年代的地層,尤以第四紀地層分布最廣。侵入岩形成期次有加里東期、加里東---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尤以燕山期最為發育,規模最大。境內岩漿岩分布廣泛,構造比較發育,構造單元屬“東南低洼區”。地質構造以新華夏構造體系為主,大的斷裂帶有北東向的恩蒼大斷裂和金鶴大斷裂。

氣候

江門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夏季是西南季風,春秋為轉換季節。冬短夏長,氣候宜人,雨量豐沛,光照充足。無霜期在360天以上,全年無雪。區域氣候分為山地溫涼區,丘陵溫暖區,沿海溫熱帶三級。
江門市有海洋季風的調節,氣候溫和多雨,冬夏分明。太陽輻射較強,有豐富的熱力資源。每年大於10℃的積溫在8000℃以上,大於15℃的積溫亦有6000多度。每年3月上旬可以穩定通過日平均氣溫12℃。氣溫年際變化不大。各地的年平均氣溫在22℃左右,上川島略高。氣溫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最冷月(一月)與最熱月(七月)相差14℃-15℃。每年3月底至4月初,有南方暖濕氣流加強並向北推進,氣溫明顯回升,7月達到最高值。11月開始,北方寒冷乾燥的冷空氣不斷南侵,本地受冷高壓脊控制,氣溫顯著下降。

水文

江門市河流屬珠江水系和粵西沿海諸河兩大水系,全市集水面積超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26條。境內河流縱橫交錯,除過境河西江外,其中4條直接人海。西江在西海水道斷面通過的多年平均輸沙量4180萬噸。潭江多年平均含沙量為每立方米0.11公斤。其他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10—0.25公斤之間。多屬少沙河流。境內海岸帶受海洋潮汐影響。在江河人海水域,呈現江水、海水互相頂托。每當雨季,洪潮混雜,水位多變。若遇颱風掠境,往往產生暴潮。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江門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和水資源總量均高於全省、全國平均值,多年平均降雨量2078毫米,為全省均值的118.07%、全國均值的320.68%;年均河川徑流量119億立方米,占全省6.62%、全國0.44%。地下水的補給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全市地下水資源總量25.93億立方米,占全省5.56%、全國0.31%。水資源總量的主體是河川徑流量,江門水資源總量120億立方米,占全省6.2%、全國0.43%。
至2016年末,全市有蓄水工程2349宗,其中大二型水庫4宗,中型水庫29宗,小一型水庫157宗,小二型水庫414宗,總庫容24.62億立方米,灌溉庫容15.92億立方米。全市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42.37萬千瓦,可開發量15.56萬千瓦。全市建成投產的小水電站255座,總裝機容量13.18萬千瓦,已開發量占可開發量84.7%。其中單站裝機容量1000千瓦以上的有26宗,共6.24萬千瓦。全市小水電多年平均發電量約3億千瓦時。全市有大中型水庫33宗,裝機容量3.74千瓦。

土地資源

江門市土壤多為赤紅壤。河谷、三角洲沖積平原,土質肥沃,墾耕歷史悠久。2016年底,土地總面積95.05萬公頃,其中建設用地11.51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2.11%;農用地77.12萬公頃,占81.14%;未利用土地6.42萬公頃,占6.75%。

生物資源

江門市維管植物183科618屬1184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紫荊木、白桂木、華南杉、吊皮錐、繡球茜草、藤槐等。古兜山有野生植物161科494屬924種,恩平七星坑自然保護區植物種類有735種,其中,刺木沙欏等12種屬國家級和省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江門市林業用地面積442372.0公頃,占國土面積的47.56%,其中有林地388678.7公頃;活立木蓄積2274.1794萬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2215.5萬立方米;森林面積430492.8公頃,森林覆蓋率46.29%,林木林地綠化率93.75%。
江門市境內野生動物有獸類100餘種、鳥類400餘種、蛇類100多種、昆蟲類200多種,其中山豬、小靈貓、山蛤、龜、鷓鴣、鱉、蛇、穿山甲等於西北部山地常見。屬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共有24種,占廣東省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25.8%。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蟒蛇,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穿山甲、小靈貓、鴛鴦、蒼鷹、黑翅鳶、紅隼、三線閉殼龜(金錢龜)、虎紋蛙等23種。浮遊動物在春、秋兩季出現有11個類群72種,底棲生物約140科364種,其中軟體動物52科129種,甲殼動物28科139種,是全省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的主要分布區之一;游泳生物主要以經濟魚類為主,約有98種,分別隸屬於10目41科71屬。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底,江門市常住人口456.1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00.2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65.81%;鄉村人口155.9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4.19%。年末公安戶籍人口396.37萬人,人口密度417人/平方千米。
華僑
江門是中國僑都。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萬人,遍布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
民族
江門市有少數民族45個,少數民族人口分布較分散,以壯族土家族苗族人口居多。

政治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長市政協主席
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江門作為廣東“珠西戰略”的主戰場和策源地,將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努力成為珠江西岸新的增長點。
2018年,預計江門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90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是1978年的100倍,比上年增長7.8%左右,一二三產業比重由2017年的7.2:48.1:44.7調整為6.4:49.1:44.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3.93億元,是1978年的120倍,比上年增長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08億元,是1978年的252倍,比上年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85億元,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8.2%,工業技改投資增長8.8%。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幅度均排在廣東全省前列。開平市被授予“中國建築之鄉”稱號,恩平市被授予全國首個“中國演藝裝備產業基地”稱號。
2018年,江門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00家,增長70%,增速連續兩年排珠三角第1;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4家,增量在全省排名第3;科技型小微企業達3126家,增長47.4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56.53%。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眾創空間11家、科技支行10家,分別達到31家、35家、18家。2名企業家獲得國家級“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榮譽稱號。“人才管家”項目獲中組部肯定,新引進博士後40人,在站博士後人數比上年翻了一番,新設立2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各類人才資源總量突破100萬。高技能人才連續8年每年增加萬人以上,總數達13.68萬人。
2018年,江門市成功引進超億元產業項目145個、總投資649億元;引進超10億元產業項目21個、總投資341億元,實現各市(區)至少各1個超10億元產業項目動工建設的目標;在談超億元產業項目240個、總投資1322.7億元,其中超10億元產業項目32個、總投資680億元。全市契約利用外資135.03億元,增長135.86%,實際吸收外資47.45億元,增長72.33%,增長幅度均創近年新高。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深江產業園、台山工業新城拓展區、開平翠山湖科技產業園拓展區等五大萬畝園區全部納入省產業園管理,新增平整土地5080畝。蓬江、鶴山產業集聚地升格為獨立的廣東省產業轉移園。
2017年,江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0.25億元,比上年增長8.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9089元,增長7.6%。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6%。城鎮登記失業率2.38%。促進創業人數4955人。全年稅收收入482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固定資產投資1774.83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51元,比上年增長9.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2%。

第一產業

江門是廣東省農業大市,糧食產量約占珠三角的1/3,果蔬產量約占珠三角的1/5,禽畜產量約占珠三角的1/5,水產養殖面積約占珠三角的1/3,是全省第二大馬鈴薯產業基地。截止2018年,全市擁有國家有機食品認證產品54個,綠色食品認證產品38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產品132個,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產品8個,省農業類名牌產品62個,省十大名牌農產品6個,省名特優新農產品89個。
2018年,廣東江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為國家級平台,新增2個省級和10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創建檔次和數量居全省前列。
2017年,江門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0.95萬畝,比上年增長1.3%;糖蔗種植面積2.69萬畝,下降2.0%;油料種植面積17.69萬畝,增長1.7%;蔬菜種植面積98.32萬畝,增長4.1%。
2017年,江門市糧食產量98.94萬噸,比上年增長3.2%,連續三年豐收。糖蔗產量17.44萬噸,下降1.4%;油料產量2.97萬噸,下降1.68%;蔬菜產量143.55萬噸,增長4.0%;水果產量29.99萬噸,增長5.6%。
2017年,江門市肉類總產量31.40萬噸,增長1.9%。其中,豬肉產量21.65萬噸,增長0.6%;禽肉產量9.01萬噸,增長6.2%。全年水產品產量80.75萬噸,增長2.7%。

第二產業

2017年,江門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0%。分註冊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7.1%,民營企業增長14.5%,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6.8%,股份制企業增長14.0%,集體企業下降7.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0.6%,重工業增長9.1%。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8.5%,中型企業增長7.5%,小型企業增長14.3%,微型企業增長4.2%。
2017年,江門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4.1%,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10.4%,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28%,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下降15.4%,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增長50.5%,信息化學品製造業下降13.1%。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其中,裝備製造業增長13.8%,鋼鐵冶煉及加工業下降36.3%,石油及化學行業增長4.8%。裝備製造業中,汽車製造業增長26.7%,船舶製造及修理業下降28.8%,環境保護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6.1%;鋼鐵冶煉及加工業中,鋼壓延加工下降35.4%;石油及化學行業中,橡膠製品業增長6.3%,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5.2%,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下降16.3%。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增長8.9%,其中,紡織服裝業增長6.4%,食品飲料業增長15.5%,家具製造業增長6.3%,建築材料業增長8.2%,金屬製品業增長6.4%,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5.7%。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3.7%,其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16.3%,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5.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7.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下降31.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下降4.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2%。
2017年,江門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8.26億元,增長10.7%。資產貢獻率13.07%,資產負債率52.27%,流動資產周轉次數2.3次,成本費用利潤率6.1%,產品銷售率96.13%,全員勞動生產率24.23萬元/人。
2017年,江門市建築業增加值71.89億元。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204個。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2017年,江門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9.63億元,比上年增長10.4%。
金融證券保險:2018年,江門農商銀行和鶴山農商銀行掛牌營業,江門農商銀行成為廣東省第一家由城區農商銀行合併組建的地市級農商銀行,總資產達1000億元,排全省農合機構第6,全市農合機構改革總體進度排在全省前列。
截至2017年底,江門市有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4271.8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0%,其中,境記憶體款餘額4108.48億元,增長6.2%;境外存款餘額163.40億元,增長2.2%。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2796.77億元,增長13.2%,其中,境內貸款餘額2769.21億元,增長13.1%;境外貸款餘額27.56億元,增長34.4%。年末各類保險公司58家。全年保費收入131.64億元,比上年增長27.9%。
旅遊經濟:2018年,江門全市全年接待遊客6493.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587.5億元,分別增長13.43%和19.28%。
對外經濟:2017年,江門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385.2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進口總額309.6億元,增長15.4%;出口總額1075.6億元,增長8.3%。2017年,江門市契約利用外商直接投資9.4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2.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11億美元,增長7.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 概述
2017年,江門市地方財政教育支出74.14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全年高等教育(含成人教育)招生1.93萬人,在校學生5.63萬人,畢業生1.53萬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招生1.64萬人,在校學生5.36萬人,畢業生1.7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60萬人,在校學生7.56萬人,畢業生2.41萬人。國中招生4.72萬人,在校學生13.45萬人,畢業生4.15萬人。國小招生5.89萬人,在校學生32.30萬人,畢業生4.81萬人。幼稚園入園兒童5.01萬人,在園幼兒14.46萬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升學率100%,國中適齡少年入學率100%,國中升學率98.6%,高中升學率87.8%。
  • 基礎教育
江門市區主要國小
江門市區主要中學
  • 高等教育
學校名稱主管部門辦學層次/性質
廣東省
本科
大學專科
廣東省教育廳
大學專科(民辦)
參考資料來源:

科學技術

2017年,江門市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11.12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全市高新技術企業741家;省級科技計畫項目9項。年末發明專利擁有量2796件。全年專利申請量17966件,其中發明專利5687件;專利授權量8577件,其中發明專利589件。全市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數19.42萬人,增長3.7%,其中中級職稱以上7.78萬人,增長4.6%。

文化事業

2017年,江門市地方財政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7.65億元,比上年增長43.9%。年末全市擁有民眾文化藝術館8個,文化站79個。擁有公共圖書館8座,公共圖書館藏書量445.6萬冊,圖書館全年流通人數75.88萬人次,圖書外借數129.56萬冊次,圖書館閱覽室坐席數4310個。擁有博物館6個,博物館文物藏品6.21萬件,其中一級藏品5件。擁有廣播電視台8座,廣播電台節目7套。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100%,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數78.55萬戶。

醫療衛生

2017年,江門市地方財政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37.46億元,增長24.4%。年末醫療衛生機構(含各類門診,下同)1608個,其中醫院44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2774張,其中醫院16605張。醫療衛生機構人員3453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8885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9859人,註冊護士12908人,藥師(士)1894人,技師(士)1320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2904人。

體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江門市擁有體育場館23個,市級體育協會(俱樂部)42家,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4380人。全市體育彩票年銷售總額4.84億元,同比增長17.09%。江門籍體育健兒在國際賽事中,獲得2項冠軍;在天津第十三屆全運會上,獲得7金3銀2銅;在全省各項青少年錦標賽中,獲得總獎牌數38枚,其中金牌11枚。

社會保障

2017年,江門市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65.19億元,其中基本醫療保險55.42億元,企業養老保險79.75億元。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88.81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6.21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81.81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93.33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85.70萬人。
截至2017年底,江門市社會福利院5間,福利院床位2194張,收寄養人數1138人;敬老院69間,敬老院床位7285張,收寄養人數1649人;社區服務設施4030個,社區服務中心覆蓋率100%。
截至2017年底,江門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54481人,全年共發放低保救濟金23299萬元,比上年增長11.07%。年末五保供養人數7970人,全年落實供養經費9401萬元,增長24.94%。全年醫療救助金支出5584萬元,增長2%,救助48314人次。

交通運輸

公路

截至2017年底,江門市公路里程1016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55千米,一級公路831千米。公路密度106千米/百平方千米。
江門公路

鐵路

江門是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是廣東第四大火車站。江門北站江門南站大槐站是貨運站。
江門鐵路

航運

江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建設,打造珠西物流樞紐中心。江門有江門港新會港、台山港、恩平港等多個大型港口。
江門港江門港
2017年全年水陸貨運量14975萬噸,比上年增長6.5%;貨運周轉量186.62億噸千米,增長10.1%。水陸客運量9606萬人,下降1.4%;客運周轉量61.10億人千米,增長0.8%。港口貨物吞吐量8267萬噸,增長4.4%。

航空

江門規劃或在建機場有恩平通用機場等。

公共運輸

截至2016年,江門全市現有營運公車1274輛(其中LNG清潔能源公車437輛,氣電混合動力公車159輛,油電混合動力公車52輛,純電動公車334輛),公交線路228條。

歷史文化

方言

江門本地方言主要有粵方言和客家話方言兩種,大部分地方通行廣州話和五邑話,少數地方流行客家話。江門市旅居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眾多,四邑話也在這些華僑華人聚居的社區流行,尤其是台山話在海外影響較大。
長堤風貌街長堤風貌街
(一)四邑話,包括江門話新會話台山話開平話恩平話,屬粵方言。其中,江門話廣州話最為接近。
(二)客家話,台山的赤溪、斗山,新會的司前、大澤,蓬江區的杜阮,鶴山的鶴城、雲鄉、合成、雙合、共和、宅梧、址山、龍口,開平的水井、金雞、赤水、蒼城等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使用客家方言

民俗

江門以僑鄉風情聞名,五邑地區華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眾多,遍布世界。共同的歷史,同出一宗的地緣人緣,加上海外對五邑的影響,使江門五邑地區展現出豐富的民俗風情,有獨特的節日、婚嫁、喪葬、飲食、娛樂等習俗,主要有龍舟賽、舞獅舞龍、廣東曲藝、民間舞蹈、民歌演唱等。如抬閣新會魚燈大鰲鹹水歌鶴山市獅藝恩平木魚等。
截止2017年,江門擁有7個國家級、27個省級、58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江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類別名稱
民俗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傳統技藝
傳統舞蹈
傳統美術
傳統音樂
參考資料來源:

宗教

江門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全市教徒約1.2萬人,共登記開放宗教活動62場所處,共有教徒聚居村8條,共有宗教團體21個。

曲藝

江門五邑地區擁有深厚的曲藝文化底蘊,台山、開平和新會北中國曲協授予“中國曲藝之鄉”。由清至民國初年,“沒有四邑人就不成戲班”的定律為粵劇戲行內所公認,五邑地區粵劇人才輩出,享譽粵港澳,如粵劇復興鼻祖鄺新華,粵劇四大名旦、四大名醜,“”紅派藝術“”開創者紅線女,“芳腔”之芳艷芬等。

學派

江門學派,又稱嶺南學派,是由明代著名哲學家陳白沙創立的心學思想派別,提倡以“虛明靜一”之心為主,確立心的主體性,以避免程朱理學“徇外”和陸九淵心學“自欺”弊端。在廣東開‘嶺學’之先河,樹‘粵風’之模範。江門人深受陳白沙心學思想的影響:“自得”、“自然”、“主靜”。

地方特產

【主詞條:美食江門
五邑菜是粵菜的分支,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2018年起,江門開始實施“粵菜師傅”工程,實行“五邑菜系”彩虹計畫。

風景名勝

江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江門恩平是首個“中國溫泉之鄉”。有廣東省旅遊特色鎮村11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3項、省級森林公園3個。
江門國家級風景名勝

著名人物

部分名錄
參考來源:

城市榮譽

對外交流

江門市先後與美國河濱、美莎、密爾布瑞、奧克蘭和澳大利亞亞拉臘等5個海外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發展友好交流對象城市有10多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