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永

梁思永

梁思永(1904年11月13日—1954年4月2日),廣東新會人,中國現代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1923年梁思永自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畢業赴美留學,進入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1930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回國,參加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工作;1948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50年被任命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1954年4月2日經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50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思永
  • 外文名:Liang Siyo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4年11月13日
  • 逝世日期:1954年04月02日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 主要成就:1948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 代表作品:《梁思永考古論文集》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榮譽表彰,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04年11月13日,梁思永出生於上海(另一說法是澳門),是梁啓超次子。
1913年,梁思永隨家人回國。
1915年,梁思永考入清華留美班。
1923年,梁思永自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畢業,赴美國入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獲得學士學位後,轉入哈佛大學研究院,主攻東亞考古。
1928年9月,梁思永回哈佛大學研究院繼續深造。
1930年夏天,梁思永從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後,回國參加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工作。同年秋季,他到黑龍江參加了昂昂溪遺址的發掘。
1930年,梁思永回國後即受聘於史語所考古組,隨即投入於繁忙的田野考古工作。
1948年,梁思永與其兄梁思成(建築學家)同時獲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8月,梁思永被任命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此時尚未成立學部,尚未產生學部委員即院士)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1954年4月2日,梁思永長期帶病堅持工作的他心臟病發作,經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50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30年代初是梁思永學術事業的巔峰時期。現代考古學注重田野發掘,有的人稱“鋤頭考古學”。
1931年春,梁思永參加了河南安陽小屯和後岡的發掘。同年秋季,他又參加了山東歷城(今章丘)龍山鎮城子崖的第二次發掘。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國考古發掘的科學水平,使之納入近代考古學的範疇。他還第一次從地層學證據上明確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兩個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先後順序及它們與商代文化之間的關係,這是中國近代考古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重大發現。
1934年,他主筆的《城子崖遺址發掘報告》出版,這是中國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報告集。抗日戰爭爆發後,梁思永跟隨史語所撤退到長沙,後經桂林入昆明,最後到達四川李莊。
1939年,他在“第六次太平洋學術會議”上提交的論文中,全面總結了龍山文化,該成果一直影響到目前對龍山文化類型的進一步劃分。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8月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此時尚未成立學部,尚未產生學部委員即院士)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先後負責黑龍江昂昂溪細石器文化遺址、河南安陽小屯殷墟、候家莊西北岡殷王陵、高樓莊後岡小屯、龍山與仰韶三疊層、山東歷城龍山鎮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等考古發掘工作,考定了仰韶、龍山和商文化的相對年代關係。
發掘昂昂溪遺址
梁思永首次田野考古是調查發掘黑龍江的昂昂溪史前遺址。1930年8月他得知中東鐵路俄籍雇員路卡徐金在昂昂溪附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於9月19日從北平出發,與助手王文林一起前往調查發掘昂昂溪遺址。此前,日本學者對東北進行過考古活動,但限於遼東半島及松花江以南地區。梁思永此行是考古學者首次進入黑龍江地區。昂昂溪位於東北平原北部的中心。他們挖掘的沙岡離江邊七八公里,離昂昂溪火車站約六公里。這裡水草豐富,土層潮濕,未曾開墾耕種。他們一共挖掘了4個沙岡,在黑沙層發掘到陶片約200塊,在第三沙岡挖掘到一座墓葬,獲骨器10多件,從地面採集石器100多件,陶器一個,加上路卡徐金先前採集的石器、骨器、陶片等700多件,昂昂溪共出土標本1000多件。1930年10月初,梁思永一行由於天氣漸冷踏上歸途。後經細緻研究,撰寫了5萬字的論文《昂昂溪史前遺址》。
回來途中,梁思永發掘熱情不減,到熱河進行調查,在熱河境內行程500公里,於11月27日回到北平。此行目的是試圖在廣泛調查之後,在熱河境內進行大規模的考古發掘。但“9.18”事變日寇侵占東三省,這個地區的考古工作只好中斷。
發掘殷墟
1931年,梁思永與史語所同仁李濟、董作賓、吳金鼎、劉耀等進行河南安陽殷墟發掘。這是史語組的第四次殷墟發掘。梁思永在殷墟發現了一片甲骨,這是首次在小屯以外發現甲骨。更為重要的是,梁思永從後岡的發掘中找到了龍山文化與仰韶文化具體的層位關係,進而確認了龍山文化早於小屯文化而晚於仰韶文化,肯定了位於黃河中下游這三種文化的時代順序。寫下《小屯、龍山與仰韶》、《後岡發掘小記》。
這年11月7日至12月19日,梁思永參加了李濟主持的第五次殷墟發掘。他們在小屯村中及村北地掘得有字甲骨381片,發現殷人居住的圓穴洞和儲藏食物的地窖,甲骨文字散見其中。證明“甲骨原在地顯系堆積而非漂移”,從而糾正了第一至第三次發掘所假定的“殷墟為洪水湮沒說”。
經歷了李濟主持的兩次殷墟發掘之後,梁思永成為殷墟考古的領頭雁,先後主持第十、十一、十二、十四次殷墟發掘。此前安陽殷墟發掘主要在小屯村及後岡,1934年第九次發掘時得知安陽候家莊亦有甲骨,挖掘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候家莊。1934年初至12月底第十次發掘在候家莊西北岡挖掘大小墓葬36座。1934年3月15日至6月15日,第十一次發掘在候家莊西北岡挖掘大小墓葬400多座,獲得不少殉葬品。1935年9月5日至12月16日,第十二次發掘掘墓百餘座。1936年9月至12月,第十四次發掘在小屯村得字甲2片和一些銅器、玉器。
發掘龍山遺址
山東歷城龍山鎮城子崖遺址是由吳金鼎發現的,而凸顯龍山文化重要性的則是梁思永。第一次發掘持續了一個月,城子崖遺址的豐富內涵遠未被揭示。1931年,梁思永主持城子崖第二次發掘。其目的明確:“第一是想在彩陶區域以外做試驗;第二想看看中國古代文化之海濱性;第三是想探探比殷墟-—有絕對年代知識的遺址更早的東方文化。”(《城子崖序》)
梁思永不僅參加了遺址的發掘過程,還負責整理編寫發掘報告。《城子崖——山東歷城龍山鎮黑陶文化遺址》一書於1934年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這是中國第一部田野考古發掘報告。梁思永除親自撰寫其中幾章外,還負責全部稿件的審閱和修改。
為進一步了解龍山文化,1936年夏,梁思永主持發掘山東日照兩城鎮附近的瓦屋村、大孤堆遺址。1937年4月,參觀了浙江杭縣良渚遺址的發掘。他在實踐基礎上推出了關於龍山文化的精闢見解,撰寫《龍山文化——中國文明的史前期之一》,簡明扼要敘述龍山文化的面貌,分析其特徵,預見到龍山文化能劃分為不同的區域類型,並探討了龍山文化和商文化的聯繫。這是迄今為止介紹龍山文化最精闢的一篇論文。
考古學方法
作為第一位走出國門,接受西方考古學正規訓練的學者,梁思永引進傳播了現代考古學的 方法,又使之切合中國國情與文化傳統。考古學方法基石之一的類型學就是由他闡釋和實踐的。他在精細分類的基礎上,將西陰村的遺物與國內外其他史前文化比較,從而認識西陰村陶片蘊含的文化特徵,認識到新石器時代後半期,遠東存在兩大基本陶器型式,即中國北方的無彩陶與西陰、仰韶的彩陶。
此外,他還認為要了解古人如何製作器物,最好能從現在的民間手工藝技術入手。為此,他在北京曾調查過工匠製作玉器的技術,並收集工具標本。在昆明期間,他從民族學、人類學方面對雲南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作了調查,從對陶器製造的研究到對農業灌溉系統和青銅器工業的考察,而這種觀察又反過來進一步加深了他對安陽發掘中收集的考古資料的理解。梁思永的這些做法與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新考古學的某些理論不謀而合。如引進民族學、人類學的研究成果,以及實驗分析的方法等,可以說是新考古學一派的先驅。
  • 學術論著
《梁思永考古論文集》收入梁思永七篇論述:《山西西陰村史前遺址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遠東考古學上的若干問題》、《昂昂溪史前遺址》、《小屯、龍山與仰韶》、《後岡發掘小記》、《熱河查不乾廟等處所採集之新石器時代石器與陶片》、《龍山文化——中國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以及尹達的《悼念梁思永先生》,夏鼐的《梁思永先生傳略》和三篇編者後記。對梁思永的業績、魄力和其經歷的那種時代里學術思考所受到的影響和局限,以及在具體問題上所表現的某些觀點或論斷也做了分析批判。

榮譽表彰

1948年,梁思永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梁思永的父親:梁啓超,母親:王桂荃,大哥:梁思成,妻子:李福曼。
  • 健康狀況
1950年9月,梁思永病重,經四個月休養病情減輕但仍頭痛失眠,心悸氣短。
1954年2月23日再次入院檢查,但他的左肺完全失去生理功能,並有嚴重的心臟病。

人物評價

梁思永是中國第一個受過西洋的近代考古學正式訓練的學者,是中國近代考古學和近代考古教育開拓者之一 。近代田野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近代考古學和近代考古教育開拓者之一,中國第一個受過西洋的近代考古學正式訓練的學者。
梁思永通過一生的田野實踐和辛勤勞動,為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展壯大及考古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他還為新中國考古事業的建立和考古學學科規劃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這在中國考古學史上是功不可沒的。梁思永的許多學術活動,贏得了國內外考古學界的大力讚譽。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考古學,突出了中國考古學在世界考古學史上的地位,使中國的考古學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