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新海連)

連雲港市

新海連一般指本詞條

連雲港市,古稱海州江蘇省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交匯點強支點城市。位於中國沿海中部,東瀕黃海,西與徐州市宿遷市相連,南與淮安市鹽城市毗鄰,北與山東省日照市臨沂市相鄰,土地面積7615平方千米,海域751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連雲港市轄3個區、3個縣。截至2023年末,連雲港市常住人口459.40萬人。

連雲港市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城市,秦時置朐縣,北朝東魏武定七年置海州,元、明兩代,改漕糧河運為海運,海州港是中轉之處,時稱海州為“淮口巨鎮”。清康熙二十四年在海州雲台山江蘇省海關,成為清初四大海關之一。雍正二年海州升為直隸州,民國二十二年因面向連島、背倚雲台山,而取名為連雲港。

連雲港是《鏡花緣》《西遊記》的文化起源地,也是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有花果山連島孔望山海上雲台山大伊山西雙湖等旅遊景點。2021年連雲港港被確定為國際樞紐海港

2023年,連雲港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63.61億元,比上年增長10.2%。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宋金元時期,明清時期,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城鄉建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航運,航空,公共運輸,歷史文化,戲劇,海關,節日,民俗活動,文物,非遺,方言,風景名勝,地方特產,著名人物,對外交流,榮譽稱號 ,

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

西周時代,屬青州(一說兗州)人方國東夷。
春秋戰國時期,先屬,屬郯子國
秦代,屬東海郡,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下邳、淮陰、盱眙、東陽、堂邑廣陵、凌12個縣。
西漢,屬徐州刺史部東海郡,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良城、下邳、平曲、戚、開陽、臨沂、利城、海西、蘭祺、南城、山鄉、即邱、祝祺、費、厚丘、容邱、東安、合鄉、丞、建陽、曲陽、司吾、於鄉、都陽、陰平、吾鄉、武陽、新陽、建凌、昌慮、都平、建鄉、平曲38個縣。
東漢,隸屬於徐州刺史部東海郡,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鄉、昌慮、贛榆、陰平13個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時,屬東海國,該國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城11個縣。
西晉時期,隸屬於徐州東海郡,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鄉、贛榆12個縣。
東晉時期,屬東海郡,先後歸於後趙前燕南燕、東晉。該轄朐縣、郯城、利城、襄賁、祝祺、厚邱、贛榆7個縣。
南朝前期,屬東海郡,該郡轄齊郡、東莞、琅玡、西海、東海、北海郡;南朝後期僑置青州、冀州,轄地同上。
南朝僑置:
  1. 東莞郡琅邪郡,轄即丘、南東莞、北東莞3個縣
  2. 北東海郡,轄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5個縣;
  3. 北海郡,轄都昌、廣饒、贛榆、膠東、劇、下密、平壽7個縣;
  4. 齊郡。轄臨淄、齊安、宿豫尉氏、平慮、昌國益都、西安、泰9個縣。
北朝東魏僑置琅玡郡(稱海州朐縣):
  1. 東彭城郡,轄龍沮、安東、勃海3個縣。
  2. 東海郡,轄贛榆、安流、廣饒、下密4個縣;
  3. 海西郡,轄襄賁、海西、臨海3個縣;
  4. 沭陽郡,轄下邳、臨渣、懷文、服武4個縣;
  5. 琅邪郡,轄朐、海安、山寧3個縣;
  6. 武陵郡,轄上鮮、浴安2個縣。
北齊、北周置海州:
  1. 東海郡,轄廣饒、東海2個縣;
  2. 武陵郡,轄上鮮、洛安2個縣;
  3. 沭陽郡,轄沭陽縣

宋金元時期

宋太宗至道三年(998年),分天下為十五路,海州屬淮南路宋神宗熙寧五年(1073年),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海州屬淮南東路。隆興二年,宋金簽訂《隆興和議》,海州被割讓給金朝。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9年),升為海州路總管府,領朐山、沭陽贛榆(懷仁縣改)、東海縣及錄事司。後改為海寧府。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4年),海寧府改為海寧州,錄事司與東海縣均併入朐山縣。海寧州改屬淮安府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2年),設立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海寧州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淮東道宣慰司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淮安路。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海寧州歸吳,屬江南行中書省。

明清時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海寧州復改名海州,屬淮安府,廢朐山縣,沭陽縣直屬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贛榆縣,從唐貞觀元年(627年)以來的局面從此被打破,相當於今天連雲港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同年,廢江南行中書省,海州屬中書省淮安府。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1年),廢行中書省,淮安府歸六部直轄。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海州為滿清侵占。
順治二年(1645年),設江南省,屬江南省淮安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出江蘇省,海州屬江蘇省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統州治及贛榆沭陽二縣,脫離淮安府管轄,相當於今連雲港區、贛榆縣、東海縣、沭陽縣、灌雲縣、灌南縣、響水縣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縣治設於今海州區。因東瀕大海,故稱東海。4月,析縣境東部11鎮設定新縣灌雲縣。東海縣初屬江蘇省徐海道,後屬江蘇省第十三、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隴海鐵路終端港建成。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將東海、灌雲各劃出一部分成立連雲市,區域:臨洪口以南,燒香河以北,東至東西連島,西沿臨洪河新浦板浦以東為範圍。為江蘇省第三個省轄市和全國較早的省轄市(民國時期市縣平級)。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軍封鎖隴海鐵路,東海縣境域被分割成南北兩部分。以隴海鐵路為界,中國共產黨先後建立了兩個抗日民主政府。鐵路南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1月建立的東海縣民主政府屬華中局淮海區,大部分地域屬沭陽縣,包括今東海縣安峰鎮、曲陽鄉、房山鎮、平明鎮和張灣鄉南部。鐵路北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建立海陵縣民主政府,先後屬山東省魯中南行政區濱海區臨沂專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海陵縣更名為東海縣(1949年5月,路南東海縣撤銷,其所轄區域併入沭陽縣和灌雲縣,此後,只有一個東海縣,屬山東臨沂專區。隴海鐵路北縣境西部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後屬郯城縣,包括今桃林鎮、山左口鄉和李埝鄉西部)。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1日,連雲市第一任市長張振漢到任。(因爆發抗戰,連雲市籌備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現市長)。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0日,中共魯中南行署轉山東省政府命令:東海縣境劃新浦海州、連雲港、雲台山地區設立新海連特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屬山東魯中南行政區。先稱新海連特區後稱新海連市(1949年11月建立),轄新海市、連雲市、雲台辦事處(後又分前雲台區、後雲台區)兩市一區。新海連市時,轄新華區、民主區、錦屏區、浦西區、雲台區、連雲區等7個區。1950年5月,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合併為新海縣,年底恢復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建制,隸屬山東省臨沂專區
1953年1月1日起,劃入江蘇省,屬徐州專區管轄,1961年10月1日,新海連市面向連島、背倚雲台山,因港得名改連雲港,1962年升為江蘇省轄市。1983年國家地市體改時,江蘇省將原徐州地區贛榆、東海兩縣與原淮陰地區灌雲縣劃歸連雲港;1996年江蘇省又將淮陰市灌南縣劃歸連雲港,轄四縣四區。(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淮陰市行政區劃設立地級宿遷市並將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管轄的通知
2001年10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雲台區,將雲台區的朝陽鎮、徐圩鎮、板橋鎮和中雲街道劃歸連雲區管轄,南城鎮、花果山鄉、雲台鄉和猴嘴街道劃歸新浦區管轄。
201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贛榆縣,設立連雲港市贛榆區;撤銷新浦區、海州區,設立新的連雲港市海州區。
連雲港市(新海連)
連雲港市全景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連雲港市轄3個市轄區、3個縣: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灌南縣、東海縣、灌雲縣,市人民政府駐海州區朝陽東路69號。
連雲港市行政區劃簡表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連雲港市地處江蘇省東北端,位於北緯33°58′55″—35°08′30″,東經118°24′03″—119°54′51″之間。東瀕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北與山東日照市接壤,西與山東臨沂市和江蘇徐州市毗鄰,南連江蘇宿遷市、淮安市和鹽城市。東西最大橫距約12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32千米。土地總面積7615平方千米,海域面積6677平方千米,市區建成區面積182平方千米。
連雲港市

地形地貌

連雲港市境內平原、大海、高山齊全,河湖、丘陵、灘涂、濕地、海島具備。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形如一隻飛向海洋的彩蝶。地貌基本分布為西部崗嶺區、中部平原區、東部沿海區和雲台山區四大部分。西部低山丘陵崗陵區海拔100米—200米,面積1730平方千米。中部平原海拔3米—5米,主要是侵蝕堆積平原、河湖相衝積平原及沖海積平原3類,面積540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3925平方千米。雲台山脈屬於沂蒙山的余脈,有大小山峰214座,其中雲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為江蘇省最高峰,全市山區面積近200平方千米,東部濱海區海岸類型齊全,大陸標準岸線204.82千米,其中40.2千米深水基岩海岸為江蘇省獨有。江蘇省境內大多數海島嶼分布在連雲港境內,包括東西連島、平山島、達山島、車牛山島、竹島、鴿島、高公島、羊山島、開山島、秦山島、牛尾島、牛背島、牛角島等20個,總面積6.94平方千米。其中東西連島為江蘇第一大島,面積6.07平方千米。

氣候

連雲港市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寒暑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常年平均氣溫14.5℃,歷年平均降水883.9毫米,常年無霜期215天,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由於受海洋調節,氣候類型為濕潤性季風氣候,連雲港市氣候總體呈現氣溫偏高、降水偏多、降水季節分布不均以及汛期強對流和暴雨多發頻發等特點。

水文

連雲港市地處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最下游,境內河網發達,分為沂河沭河、濱海諸小河三大水系。流域性河道新沂河、新沭河從境內穿過,汛期承泄上游近8萬平方千米洪水入海,有“洪水走廊”之稱。全市有82條江蘇省骨幹河道,其中流域性河道4條、區域性骨幹河道18條,重要跨縣河道16條,重要縣域河道44條,15條河道直接入海。605條縣鄉河道,其中縣級河道86條、鄉級河道519條,總長度2425千米,正常水位下河道蓄水面積264.76平方千米。全市有水庫167座,其中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8座、小型水庫156座,總庫容達12.5億立方米。全市設有水文站6處、水位站10處、雨量站44處、蒸發站3處,泥沙站2處、墒情站3處、水土保持站1處、地下水站75處,中小河流專用站23處、通榆河專用站4處,徑流小區專用站11處。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連雲港市地處暖溫帶南部,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季風氣候,境內分布著眾多的低山谷地,為植物生長創造優越的環境條件,具有多樣的植被類型和豐富的植物種類,植被具有明顯的南北過渡性。全市有陸生維管植物154科643屬1331種,占江蘇維管植物的39.07%。其中,蕨類植物17科、27屬、46種,裸子植物7科、15屬、26種,被子植物130科、601屬、1259種。淡水浮游植物8門、493種。近岸海域浮游植物3門、40屬、81種。
連雲港市(新海連)
海州灣畔

動物資源

連雲港市有陸生脊椎動物367種,包括黑斑側褶蛙烏龜白頭鶴白鶴震旦鴉雀豹貓等珍稀瀕危物種。陸生昆蟲16目、720種,其中蝴蝶64種,其他昆蟲656種。淡水魚類22科、54屬、65種。淡水底棲無脊椎動物109種。淡水浮遊動物211種。近岸海域游泳動物43科、65屬、76種。海洋底棲動物64種。潮間帶大型底棲動物59科、84屬、115種。

礦產資源

連雲港市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49種,其中非金屬礦產33種、金屬礦產11種、能源及水氣礦產5種。蛇紋石、磷、脈石英、大理岩、建築用砂、金紅石、榴輝岩系列礦產(石榴子石、綠輝石)、花崗岩等非金屬礦產是連雲港市主要特色礦產。蛭石、雲母、石榴子石紅寶石等特色非金屬礦產,是江蘇省唯一產地。東海縣水晶儲量、品位居全國之首。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連雲港市常住人口為4599360人。
截至2023年末,連雲港市常住人口459.4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65萬人。在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83.52萬人,15-59歲人口269.94萬人,60歲及以上人口105.94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59‰,比上年下降0.43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37‰,比上年上升0.35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78‰,比上年下降0.78個千分點。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4%,比上年末提高0.92個百分點。
連雲港市(新海連)
連雲港市地區生產總值(2018年-2023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連雲港市共有漢、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納西、景頗、科爾克孜、土、達斡爾、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錫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鄂溫克、德昂、保全、京、獨龍、鄂倫春、赫哲、基諾等49個民族。

政治

現任連雲港市領導
書記
主任
馬士光
市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連雲港市委員會
主席
僅列連雲港市領導正職看,截至2024年5月

經濟

綜述

2023年,連雲港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63.61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5.54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2011.68億元,增長16.8%;第三產業增加值1916.39億元,增長5.4%。全年三次產業結構為10.0:46.1:43.9。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4917元,比上年增長10.3%。
連雲港市(新海連)
連雲港市地區生產總值(2018年-2023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市場活力
2023年,連雲港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3.25萬戶,年末實有各類市場主體75.85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0.7%。其中,新登記私營企業2.71萬戶,年末工商部門登記的私營企業15.94萬戶,較上年增長9.9%;新登記個體經營戶9.71萬戶,年末個體經營戶56.80萬戶,較上年增長10.5%。
就業形勢
2023年,連雲港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88萬人,扶持自主創業2.06萬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期末就業率90%以上。舉辦“直播帶崗”“招聘夜市”“重點產業專場”等特色活動530場,提供就業崗位29.8萬個次。減征社保費4.1億元,發放“蘇崗貸”9.1億元,累計發放“創業貸”超過23.3億。發放社保補貼4.19億元、失業保險金1.43億元、失業補助金1318萬元,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38萬人,幫扶城鎮失業人員就業2.51萬人。
居民消費價格
2023年,連雲港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5%。分類別看,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2%,食品菸酒類上漲0.7%,衣著類上漲0.7%,教育文化娛樂類上漲2.6%,其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4.3%,醫療保健類上漲4.8%,居住類下降0.2%,交通通信類下降2.5%。食品中,蛋類上漲0.1%,糧食上漲1.8%,水產品上漲2.7%,鮮果上漲9.0%,食用油下降0.8%,鮮菜下降3.9%,畜肉類下降5.9%。
人民生活
2023年,連雲港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83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工資性收入18964元,增長7.1%;經營淨收入7415元,增長4.7%;財產淨收入2475元,增長3.8%;轉移淨收入7129元,增長9.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69元,增長6.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11元,增長7.7%。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82:1降為1.79:1。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806元,比上年增長9.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24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537元,增長11.6%。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連雲港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0.1%。分領域看,服務業投資增長15.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7.5%。民間投資下降8.2%,占全部投資比重為69.7%。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341.4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0.0%。全年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增長23.6%。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比上年增長29.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64.7%,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2%。
財政收支
2023年,連雲港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6.02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其中,稅收收入195.84億元,增長53.6%。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74.92億元,比上年增長7.3%。其中科學技術支出11.23億元,增長12.0%;交通運輸支出27.32億元,增長16.1%;教育支出104.23億元,增長5.1%;公共安全支出33.61億元,增長14.6%;衛生健康支出57.13億元,下降1.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1.61億元,增長14.1%;住房保障支出43.88億元,增長10.3%。

第一產業

農業生產
2023年,連雲港市糧食播種面積769.53萬畝,比上年增長0.1%,其中,夏糧播種面積374.09萬畝,增長0.1%;秋糧播種面積395.44萬畝,增長0.1%。糧食產量368.57萬噸,增長0.2%,其中,夏糧產量147.51萬噸,增長0.1%;秋糧產量221.06萬噸,增長0.2%。油料播種面積33.71萬畝,增長2.9%;油料產量11.23萬噸,增長6.9%。
林業產業
2023年,連雲港市完成造林面積2.21萬畝,其中,新增成片造林面積0.29萬畝,退化林修復及低效林改造1萬畝,封山育林0.90萬畝。全市完成森林撫育面積4.15萬畝,四旁零星植樹371萬株,新建、完善農田林網控制面積23.10萬畝。
畜牧業
2023年,連雲港市生豬累計出欄282.94萬頭,比上年增長8.9%。豬牛羊禽肉產量36.50萬噸,增長7.7%。活家禽累計出欄7953.83萬隻,增長9.8%。牛累計出欄3.33萬頭,增長10.3%;羊累計出欄13.01萬隻,下降21.8%。禽蛋產量6.08萬噸,增長16.0%。生牛奶產量12.38萬噸,增長15.8%。
漁業
2023年,連雲港市水產品產量83.09萬噸,比上年增長9.1%。其中,養殖產量66.22萬噸,比上年增長3.6%;捕撈產量16.88萬噸,增長37.6%;海水產品產量52.04萬噸,比上年增長13.9%;淡水產品產量31.05萬噸,增長1.8%。
現代農業
2023年,連雲港市新增高標準農田42.6萬畝。全市有效灌溉面積494.53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58萬畝。全市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88.6%,特色農機化水平68.9%。“深藍號”南極磷蝦捕撈量超4萬噸,食用菌入選省十大市域特色產業鏈。

第二產業

工業經濟
2023年,連雲港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5.2%,產值增長19.4%。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產值增長4.0%,重工業產值增長26.0%。分門類看,採礦業產值增長7.1%,製造業增長19.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1.9%。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產值增長25.5%,股份制企業增長26.8%,外資企業下降11.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96.8%。
重點行業
2023年,連雲港市規模以上工業五大重點行業產值比上年增長28.3%。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體量最大、增長最快,比上年增長201.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4%,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6.6%,醫藥製造業下降2.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9.3%。
工業利潤
2023年,連雲港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53.01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分門類看,採礦業利潤下降61.3%,製造業增長21.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實現虧轉盈,股份制企業增長23.2%,外資企業增長6.1%。
建築業
2023年,連雲港市簽訂建築契約額899.32億元,比上年下降4.5%;實現建築業總產值617.14億元,下降2.4%;竣工產值417.76億元,增長10.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804.7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026.04萬平方米,下降2.7%。全市擁有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7家,二級資質企業161家。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3年,連雲港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7.25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463.5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從商品分類看,機電產品及設備類、石油及製品類、菸酒類分別增長40.4%、24.4%、21.2%;汽車類、化妝品類、家具類分別增長13.0%、11.9%、9.6%;中西藥品類、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飲料類分別增長5.9%、4.8%、1.9%。
開放型經濟
2023年,連雲港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360.00億元,比上年增長27.1%。其中進口1001.07億元,增長47.9%;出口358.90億元,下降8.7%。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1061.60億元,增長53.4%;加工貿易進出口56.42億元,下降37.3%。從貿易市場看,俄羅斯、美國、東協是全市前三大貿易夥伴,分別進出口214.23億元、190.51億元和175.60億元,增長114.6%、5.8%和1.3%;對巴西、歐盟、韓國、日本分別進出口90.44億元、60.13億元、56.32億元和42.13億元,分別增長24.2%、下降12.9%、下降33.2%和下降33.2%。從出口主體看,國有企業出口額下降12.1%,外資企業出口額下降18.2%,私營企業出口額下降4.3%。從出口產品看,出口機電產品96.22億元,增長1.7%,其中太陽能電池14.34億元,增長7.1%;出口基本有機化學品57.72億元,下降28.0%;出口農產品36.03億元,增長6.0%,其中蔬菜及食用菌9.61億元,增長1.5%;出口膠合板21.33億元,下降14.7%。
2023年,連雲港市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9家,比上年下降1.3%。實際使用外資4.36億美元,下降44.1%。全年新增境外投資項目12個,中方協定投資額4290萬美元。新批加快“一帶一路”沿線對外投資項目4個,中方協定投資額1210萬美元。
郵政電信業
2023年,連雲港市郵政通訊總收入97.55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郵政行業業務收入41.89億元,比上年增長8.2%;通信業務收入55.67億元,增長9.5%。全年快遞業務量5.67億件,比上年增長32.5%。全市電話用戶603萬戶,比上年增長3.8%。全市全部網際網路用戶687萬戶,比上年增長6.2%。
旅遊業
2023年,連雲港市接待境內外遊客496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5.0%;實現旅遊業總收入662億元,增長63.0%。接待入境過夜旅遊者1.35萬人次,增長226.9%;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611.37萬美元,增長240.6%。
金融
截至2023年末,連雲港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5849.8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5%,比年初增加557.66億元。其中,住戶存款2874.07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2107.49億元。年末金融機構貸款餘額7073.3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2%,比年初增加983.71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4523.80億元,短期貸款2150.96億元。
截至2023年末,連雲港市境內上市公司12家,其中年內新增2家,上市公司公開發行、配股、增發、公司債等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18.13億元。全市境內上市公司總股本114.35億股,比上年增長1.1%;總市值4031.97億元,比上年增長8.7%。年末全市共有證券營業部21家,期貨營業部3家。全年證券交易額8520.89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全年期貨經營機構代理交易額802.19億元,比上年減少1.2%。
2023年,連雲港市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27.75億元,比上年增長7.3%。分類型看,財產險公司累計實現保費收入42.89億元,增長7.0%;人身險公司累計實現保費收入84.86億元,增長7.5%。全年累計賠付支出56.78億元,比上年增長37.6%。分類型看,財產險賠付支出28.65億元,增長23.4%;人身險賠付支出28.12億元,增長55.9%。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23年,連雲港市專利授權量6593件,比上年下降20.4%。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807件,增長60.5%。年末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量7536件,比上年增長29.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6.38件,增長29.6%。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6%,蘇北第一。全年淨增高新技術企業11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2000家,培育瞪羚企業20家,新增1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上市。康緣藥業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燃氣輪機大科學裝置加快建設,太湖實驗室連雲港中心獲省級立項支持,海創中心實體化運行,引進2個院士團隊和4個創新團隊。實施“智改數轉網聯”項目180個,新認定星級上雲企業68家,新增全國5G工廠6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末,連雲港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5所。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數3.30萬人,在校生數9.25萬人,畢業生數3.31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數756人,在校生數2106人,畢業生數518人。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數3.87萬人(不含技工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招生數310人,在校生數1576人。全市共有幼稚園570所,在園幼兒12.65萬人。
連雲港市(新海連)
江蘇海洋大學
連雲港高校名單
層次
學校名稱
本科院校
獨立學院
專科院校

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縣(市、區)
學校名稱
海州區
連雲區
贛榆區
東海縣
灌雲縣
灌南縣
連雲港市區部分優秀中國小
層次
學校名稱
國中
連雲港華傑實驗學校
連雲港市朝陽中學
國小
連雲港師專三附小
連雲港市蒼梧國小

文化事業

2023年,連雲港市共有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備案)12個,公共美術館2個。全市共有電視播出機構5個,發射台9座。年末有線數位電視用戶54.28萬戶,其中高畫質電視用戶29.71萬戶。《絲路潮湧》巡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現代呂劇《花樣的日子》等10餘部作品獲省級以上獎項。連雲港之夏、西遊記文化節等影響力持續擴大。
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
連雲港市圖書館
灌南縣圖書館
--
國家二級博物館

醫療衛生

截至2023年末,連雲港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12個。其中,醫院9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784個。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29705張,其中醫院擁有床位數20081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516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3868人,註冊護士16288人。
連雲港市部分(公立)公共衛生機構
名稱
別稱
性質
連雲港市人民醫院、市兒童醫院、市腦科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新海院區
市一院新海新區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開發區院區
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東區分院(新浦)
連雲港市鹽場醫院、腫瘤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西區分院(海州)
連雲港市海州醫院、腫瘤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三人民醫院、市婦產醫院
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連雲港市腦病醫院
三級甲等中醫院
連雲港市涉外醫院、市紅十字醫院
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東方醫院連雲分院
連雲港市海港醫院、港務局職工醫院
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傳染病、結核病醫院
三級傳染病專科醫院
連雲港市第四人民醫院海州西院區
連雲港市傳染病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
三級傳染病專科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149臨床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四九醫院、原海軍第四一五醫院
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眼科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眼科醫院
二級眼科專科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醫療中心
二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
江蘇省海濱康復醫院
江蘇省海濱療養院
二級康復專科醫院
連雲港市贛榆區人民醫院
贛榆縣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醫院
海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二級乙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徐圩新區人民醫院
徐圩新區醫療應急救援中心
二級綜合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附屬醫院
三級綜合醫院
徐州醫學院教學醫院
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灌南院區
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體育事業

2023年,連雲港市人均擁有體育場地面積4.25平方米,常年參加體育活動人口達全市總人口的4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93.5%。全年新建改擴建體育公園4個,新增健身步道25.6公里,新增更新健身路徑251套、球場79片,市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投入使用。全市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成功舉辦鐵人三項、馬拉松等高水平體育賽事17項。

社會保障

基本民生保障
截至2023年末,連雲港市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03.53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55.62萬人,參加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51.04萬人、71.37萬人、55.66萬人。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人均208元/月,比上年增長2.5%。
社會服務能力
截至2023年末,連雲港市共有各類在業的養老機構107個,兒童福利機構1個。提供住宿的養老服務床位11326張,兒童福利床位200張。

城鄉建設

2023年,連雲港市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62個,棚戶區1445套,海州水廠擴建、城南污水處理廠二期、大浦污水處理廠三期投入運行。建成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208個。新辟最佳化公交線路15條,投放共享機車2500輛。年內改善農房7280戶,新改建農村公路386公里、橋樑32座,創成中國傳統村落1個、省級傳統村落和特色田園鄉村12個。

環境保護

2023年,連雲港市PM2.5年均濃度32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比率78.9%,扣除沙塵異常超標天后,實際為81.0%。45個國省考斷面優Ⅲ類比例93.3%。修復廢棄礦山1172畝、濕地0.43萬畝,完成綠化造林2.21萬畝,林木覆蓋率27.4%。新增綠地204公頃、綠道39公里,建成口袋公園47個。獲批省級生態園林城市,連島入選全國首批“和美海島”,生物多樣性保護“月牙島模式”成為省級示範。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6家。

交通運輸

綜述

連雲港市南連長三角,北接渤海灣,西依大陸橋,處於連線新亞歐大陸橋產業帶、亞太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和長三角經濟圈的“十”字結點位置,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中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中國重點海港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西部最便捷出海口岸。
連雲港市位於南北過渡和陸海過渡的交匯點,是國際通道新亞歐大陸橋(中國境內為隴海、蘭新鐵路)東端橋頭堡,是隴海鐵路沿海鐵路兩大國家幹線鐵路的交匯點,也是中國南北、東西最長的兩條高速公路同三高速連霍高速的惟一交點。具有海運、陸運相結合的優勢。是國家規劃的42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連雲港市形成海、河、陸、空四通八達的立體化、現代化的交通網路,具備較強的物流承載和運輸能力。
2023年,連雲港市道路總周轉量完成306.33億噸公里,其中道路客運周轉量完成7.74億人公里,道路貨運周轉量完成305.55億噸公里。水路總周轉量完成251.68億噸公里。全市機場飛機起降16062架次,旅客吞吐量144.78萬人次。全市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21億噸,其中內貿貨物吞吐量1.62億噸,外貿貨物吞吐量1.95億噸。貨櫃吞吐量614萬標箱。

公路

連雲港市公路對外交通已全部實現高速化,密度在全國、全省名列前茅,204國道穿境而過,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之一。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336千米,密度達451千米/百平方千米。
國家重點建設的沈海(同三高速瀋陽至海口段)﹑連霍﹑長深、三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也是中國南北、東西最長的兩條高速公路——同三高速(黑龍江同江——海南三亞)和連霍高速(連雲港——新疆霍爾果斯)的惟一交點。

鐵路

連雲港市是隴海鐵路沿海鐵路兩大國家幹線鐵路的交匯點,更是“八橫八縱”高鐵網中陸橋通道沿海通道的交匯點。設有連雲港東站連雲港站東海縣站贛榆站灌雲站灌南站等6個客運站。境內鐵路全長405千米,可直達全國各大中城市,並開通至鄭州、西安、成都、蘭州、阿拉山口和綿陽等地的貨櫃運輸“五定”班列,以及至阿拉木圖、塔什乾的中亞班列和至伊斯坦堡的中歐班列,承擔新亞歐大陸橋90%以上的過境貨櫃運輸。
連雲港市(新海連)
鐵路夜景
連雲港依託隴海鐵路,連雲港鐵路客運和貨運列車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武漢、西安、寶雞、蘭州、烏魯木齊等大中城市,並通過京滬線、京九線、隴海線等連線中國各地。
2018年12月26日,青鹽鐵路開通運營。連雲港初步形成以隴海鐵路、青鹽鐵路為骨架的T形鐵路運行網路,正式邁入“高鐵時代”。
2020年12月11日,連鎮高速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將蘇北、蘇中、蘇南連為一體,實現了連雲港與長三角中心城市的無縫對接、互聯互通。
2021年2月8日,徐連高速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標誌著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最長橫向通道——連雲港至烏魯木齊的高速鐵路全線貫通。
截至2021年4月,連雲港市進行前期工作的鐵路有臨連鐵路臨連城際鐵路,規劃的鐵路有連宿蚌鐵路連鹽高速鐵路(沿海高速鐵路)。
鐵路等級
功能定位
設計最高時速
鐵路名稱
推進情況
連雲港境內設站
國鐵Ⅰ級
幹線鐵路
(客貨共線)
160千米
通車
快速鐵路
(客貨共線)
200千米
(沿海鐵路)
通車
200千米
規劃預留
連雲港站、海州站
高速鐵路
客運專線
350千米
通車
連雲港站、東海縣站
350千米
規劃預留
連雲港北站、墩尚鎮站、連雲港站、董集站、灌雲東站
250千米
通車
連雲港站、海州站、董集站、灌雲站灌南站
350千米
預可行性研究
沙河站、墩尚鎮站、連雲港站
國鐵Ⅱ級
普速鐵路
(貨運線)
120千米
前期工作
界埃站、董馬莊站、趙莊站、包莊站、連雲港站
參考資料:

航運

連雲港港位於黃海之濱,中國沿海中部的海州灣西南岸,江蘇省的東北端,位於北緯34°44',東經119°27',是中國沿海十大海港、全球百強貨櫃運輸港口之一,開通了50條遠近洋航線,可到達世界主要港口。港口北倚長6㎞的雲台山,為橫貫中國東西的鐵路大動脈——隴海、蘭新鐵路的東部終點港。與韓國、日本等國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內,是江蘇最大海港、蘇北和中西部最經濟便捷的出海口、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以腹地內貨櫃運輸為主並承擔亞歐大陸間國際貨櫃水陸聯運的重要中轉港口,集商貿、倉儲、保稅、信息等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連雲港港其前身海州朐港秦漢時就開始同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往來。唐宋年間,海州朐港可溝通外海內河,北通登、榮、膠、煙、南連通、泰、江、淅。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朝政府下令開放海禁,指定廣州、漳州、寧波、雲台山(今連雲港)為通商口岸,設江海關,徵收海船貨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板浦口以下漸近淤塞,海潮不通,黑風口至孔望山一線,脫離海境,成為灘涂,鹽業運輸受到影響。因此,向北新開卞家浦,以利鹽斤運輸。嘉慶三年(1798年)。淮北鹽商以卞家浦海戽淤墊,捐挑戽河(即新浦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時任兩江總督的周馥上奏,新浦地區的大浦作為海州的商埠開放。1921年2月,大浦以“膠海關海州分關”的名義正式對外開放。1925年7月1日,隴海鐵路徐海段通車至新浦、大浦。1933年,大浦淤塞嚴重,又不值得全力疏浚,不得不在孫家山、老窯另築新港。1934年,由荷蘭治港公司總承包、中國政府鐵道部和隴海、平漢、津浦3個鐵路局共同集資300萬元為工程承包款建設的連雲港港口的一號碼頭投入使用。新中國成立後至1952年底,港口恢復到抗戰前的營運水平。1973年,周總理的“三年改變港口面貌”的指示,給連雲港的港口發展帶來的生機。至1977年底,先後完成了老港區的一碼頭、二碼頭、煤碼頭的改建和擴建工程,使港口由1957年7個泊位擴展到9個。其中萬噸級以上的泊位從無增加到5個。1982年始,連雲港港口開闢了廟嶺新港區。1988年,跨入國家千萬噸吞吐量的大港行列。
1995年3月,連雲港——大連海上客貨滾裝班輪航線開通。至1995年7月,每航次旅客即達350人次,大車倉基本滿載達40餘台車輛,航線運營4個月即達到盈虧平衡,社會效益和企業自身經濟效益較好,初步顯示出連雲港至大連航線為連線華東和東北地區的一條海上熱線。1996年4月因多方面因素,該航線停航。
2004年8月30日,連雲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與韓國興亞海運株式會社投資成立連雲港中韓輪渡有限公司。2004年12月30日,“連雲港—仁川”客貨班輪航線首航,每周二班,運營船舶“和諧雲港”輪。2007年11月11日,“連雲港—平澤”客貨班輪航線首航,每周二班,運營船舶“紫玉蘭”輪。
2012年6月,《連雲港港低碳港口建設實施方案》通過交通部專家評審,這標誌著連雲港港成為全國交通運輸行業首個低碳港口建設試點港。連雲港港已形成由海灣內的連雲主體港區、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區、北翼的贛榆和前三島港區共同組成的“一體兩翼”總體格局。2007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8500萬噸,貨櫃運量200萬TEU。2008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衝刺億噸,貨櫃運量300萬TEU大關。
2011年3月17日,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連雲港徐圩港區隆重舉行,這標誌著連雲港港沿海深水大港建設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2016年4月13日,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17年9月26日,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開工建設。這是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提升江蘇沿海地區開發開放、服務中西部地區能力的重要舉措。
2018年3月30日,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與精緻鑽石郵輪管理公司、南京市中國旅行社共同簽署連雲港國際郵輪母港合作協定。2018年4月29日,以連雲港為始發港的日本國際郵輪航線首航,這是首次從江蘇省始發的郵輪航線。運營船舶為“輝煌號”豪華郵輪。
連雲港港國際客運站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連雲港港主港區墟溝西泊位區69號泊位西側與海濱大道之間港灣內,占地及水域面積約1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9.7萬平方米,設計年傳送旅客48萬人次(國際30萬,國內18萬)。主要航線方面包括已經開通運營的連雲港至韓國仁川和連雲港至韓國平澤兩條國際航線,“輝煌號”連雲港-日本郵輪航線,以及計畫開通連雲港至大連國內航線,並預留了部分其他航線能力。
連雲港境內定級航道83條,總里程1138千米。已基本形成以鹽河為主通道,北接沭北運河,西接薔薇河、淮沭新河、柴米河,東接善後河、東門河、灌河,南接京杭大運河等通江入海航道,構成了乾支相通的水運網。
2010年建成通航的連雲港港疏港航道工程,構成連雲港除鐵路、公路外的第三大疏港通道,並通過連申線(通榆河)向南溝通連雲港港與大豐港、洋口港、如皋港等沿海、沿江港口,經南通直達長江。
2012年宿連航道開工建設,宿遷到連雲港港水運距離縮短100千米,連雲港港至京杭大運河再增一條水上大通道,為連雲港港打通了一條便捷的內外貿水上出海通道,連雲港港的腹地範圍將擴大到9箇中心城市,面積達7.9萬平方千米,使連雲港港真正成為海河聯運的重要節點。

航空

連雲港白塔埠國際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占地5平方千米,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白塔埠鎮境內,距離市區25千米。機場始建於1956年,1984年經中央軍委、國務院批准,使用白塔埠機場開展航空運輸業務。是江蘇省地級市中第一個、全國沿海地區第八個通航的機場。1985年3月26日開通第一條民用航線。1993年9月,機場二期工程擴建後,機場飛行區達4D級標準,擁有2800米長,50米寬的飛行跑道和600米長、23米寬的聯絡道各一條。停機坪4.5萬平方米,設8個停機位,國際、國內航站樓面積12000平方米,設計年吞吐能力100萬人次,高峰時每小時400人次。機場通達國內外37個大中城市,在同類機場中航線最多、結構最優、運行經濟性最好,旅客吞吐量連續多年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
2010年12月15日,經國家口岸辦批准機場實現空港臨時開放,開通至韓國首爾、香港地區包機航線。2015年10月,國務院批覆機場一類航空口岸正式對外開放。2017年5月,機場一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通過國家驗收。2017年,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步入全國中型機場行列。2017年12月,開通直飛泰國曼谷的航班。2019年11月,開通直飛日本大阪、靜岡的航班。
連雲港花果山國際機場(連雲港民用遷建機場),位於連雲港市灌雲縣小伊鄉,距離市區21千米。近期建設飛行區等級為4D級,國際口岸開放機場,建設長2800米、寬45米的跑道一條,局部平行滑行道,主次降方向均設定Ⅰ類精密進近系統,旅客航站樓30000平方米,16個機位的站坪,總占地面積約3400畝,遠期預留4E等級區域樞紐機場。2019年2月機場開工建設,2021年12月2日正式啟用。是江蘇“兩樞紐一大六中”規劃的“一大”——省內大型機場(幹線機場),為江蘇省第三大國際機場,僅次於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機場定位為江蘇沿海中心機場,堅持發揮獨特區位優勢,以建設服務蘇北魯南地區,面向亞太的國際航空港為目標,著力打造區東方物流中心。

公共運輸

2012年10月1日,連雲港快速公交BRT一號線全線通車。連雲港快速公交系統(BRT)是2012年江蘇省連雲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民生工程、重大交通工程。是繼常州、鹽城之後的江蘇省第三條真正意義的快速公交線,是中國第16個建設快速公交系統的城市,是江蘇省建設周期最短的一條快速公交線。由西向東貫穿連雲港整個城區。
連雲港快速公交系統(BRT)由快速公交主線(B1、B2、B3)、環線(環1、環2)、快捷線(B1K、B12K)、通勤直達線(B1Z)、區間線(B12區)及配套支線(B11、B12、B13、B15、B20)組成。整個系統長136.9千米,其中,BRT1號線為34千米,環1線為18千米,配套支線為84.9千米,它貫通了連雲港城區的東西南北,並將之貫穿起來,連成一體。
連雲港市在軌道交通建成前規劃快速公交線路共11條,包括3條客流培育線和兩條服務延伸線。
連雲港快速公交
線路
首站
末站
線路走向
B1
海州客運站
在海一方公園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海連路、港城大道、中山路、海棠路至在海一方公園
B1K
連雲港火車站
在海一方公園
連雲港火車站經鹽河路、海連路、港城大道、中山路、海棠路至在海一方公園
B1Z
龍河廣場
在海一方公園
龍河廣場經海連路、港城大道、中山路、海棠路至在海一方公園
B2(暫未開通)
海州客運站
連雲新城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海寧大道、郁洲路、朝陽東路、花果山大道、黃海大道、新光路至連雲新城
B3
海州灣會議中心
連雲古鎮
海州灣會議中心經海濱大道、海棠路、中山東路至連雲古鎮
環1
連雲港火車站
連雲港火車站
連雲港火車站經人民東路、通灌北路、海連路、郁洲路、海寧大道、新孔路、海連路、鹽河路至連雲港火車站
環2
海州客運站
海州客運站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海寧大道、學院路、振華路、科苑路、凌洲路、人民路、海連西路、幸福路至海州客運站
B11
連雲港火車站
花果山景區
連雲港火車站經人民路、解放東路、310國道、港城大道、霞輝路、花果山大道、聖湖路至花果山景區
B12
海州客運站
華東城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秦東門大街、鹽河南路、海寧大道、瀛洲路、朝陽路、學院路、青峰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前進路、朝陽大道、港城大道、黃河路、崑崙山路、港城大道、五羊路、匯泉路、新光路、大港路至華東城
B12區
海州客運站
連雲港東站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海寧大道、瀛洲路、朝陽路、學院路、蒼梧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黃河路、崑崙山路、港城大道、五羊路、匯泉路至連雲港東站
B12K
海州客運站
連雲區政府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秦東門大街、鹽河南路、海寧大道、瀛洲路、朝陽路、學院路、青峰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黃河路、崑崙山路、港城大道、五羊路、雲和路、平山路、金海大道、西墅路、海濱大道至連雲區政府
B13
連雲古鎮
連雲港東站
連雲古鎮經中山路、海濱大道、中山西路、港城大道、新光路、雲和路、五羊路、匯泉路至連雲港東站
B15(暫未開通)
連雲區區政府
華蓋山居
連雲區政府經西墅路、鴻海路、北固山大道、大港路、平山路、雲和路、五羊路、崑崙山路至華蓋山居
B20
體育中心
連雲區政府
體育中心經港城大道、花果山大道、銀台路、松竹路、黃海大道、242省道、匯海路、海濱大道至連雲區政府
根據《連雲港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與《連雲港市城市公共運輸規劃(2017-2030)》,連雲港軌道交通系統共設7條線路,其中4條主城軌道(軌道交通1、2、3號線及3號線延長線),2條都市域快軌線(市域S1、S2線),1條市郊鐵路線。規劃以輕軌為主,結合市域快軌,局部建設捷運。先期利用既有鐵路隴海線建設市郊鐵路。
連雲港市(新海連)
連雲港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8-2030)骨幹公共運輸規劃圖
2019年12月30日,連雲港城市動車項目正式開通,線路全長35.1公里,共設連雲港站、鹽坨站、連雲港東站、墟溝站、連雲站5個車站,項目總投資6.6億元。平均站間距離8.8公里。其中,連雲港至連雲港東線路速度100公里/小時、連雲港東至墟溝段線路速度80公里/小時。連雲港至連雲段站站停列車旅行時間約36分鐘。運營管理維持既有上海鐵路局代管,採用獨立檢售票系統,與市民卡通用。預留虎山站、北固山站,新浦支線改造為市郊鐵路線設凌洲廣場站。
連雲港公共腳踏車交通系統由連雲港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創建,腳踏車系統站點共有122個,每個站點樁有6~25個,每個站點擁有腳踏車2~23個,分布在19條城市主幹道,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歷史文化

戲劇

戲劇
戲劇類別
介紹
圖片
淮海戲
淮海戲是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江蘇北部的連雲港、宿遷市及淮安市、鹽城市的北部城鄉。源出於海州、灌雲、沭陽一帶流行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稱“三刮調”。
淮海戲
海州五大宮調
海州五大宮調是明、清俗曲的重要一脈,在連雲港地區流傳甚久。所謂“五大宮調”即指軟平、疊落、鸝調、南調、波揚五支具有代表性的大調曲牌。
海州童子戲
海州童子戲是儺戲的一支,主要流行於連雲港市、沭陽縣、漣水縣及其周邊地區。它起源甚早,和古代的巫覡活動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約清乾隆年間,童子戲的演出由“娛神”向“娛人”方向發展。

海關

江海關全稱為“江蘇省海關”。最初,江海關設在連雲港雲台山,後來遷移至上海松江。

節日

節日名稱
相關簡介
中國湯溝桃花節,即湯溝古鎮傳統廟會,自古官民聯辦,地址在古寺廟遺址、現湯溝酒廠西北,古湯溝、西大河東岸,每年自公曆4月9日始,為期三天。
中國《西遊記》文化節
花果山具有鮮明的“西遊”文化特色和良好的生態環境。2001年開始,成功舉辦《西遊記》文化節,現已成為江蘇省內知名的節慶品牌。
連雲港從1997年舉辦第一屆連雲港之夏,定期每年7月中旬—8月中旬在連島海濱浴場舉辦。
海州白虎山廟會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海州白虎山廟會”是港城周邊人民一年一度最大的節日盛會,清代初年即已形成,俗稱“四月八會”。

民俗活動

據傳清朝乾隆下江南的時候,專門到燒香河和鹽河一帶觀看了龍舟賽。在此之前是叫“鳳舟”,乾隆來了以後,改成了“龍舟”。在港城,龍舟是色彩斑斕的,有著健康、權威、長壽、平安的寓意。大家在比賽的時候,除了速度之外,比的還是龍舟之外的功底。

文物

截至2020年底,連雲港市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0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32處、市文物保護單位90處、縣(區)文物保護單位76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非遺

截至2020年底,連雲港市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6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30人。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方言

連雲港市分布有江淮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三種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分布於市區、灌雲縣、灌南縣、東海縣南部,使用人口約占連雲港人口的70%,是連雲港的主體方言。中原官話分布於東海縣的北部,膠遼官話分布於贛榆區。
連雲港市(新海連)
連雲港人文地圖

風景名勝

連雲港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依山傍海,山海相擁,港城一體。擁有2個國家5A級景區、14個國家4A級景區和近210個風景點,包括孕育古典名著《西遊記》的花果山、浪漫神奇的連島海濱浴場(分別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全國健康型海水游泳場)因孔子登山而得名的孔望山、噴珠滴翠的漁灣和中國抗日第一山——贛榆抗日山。
連雲港市古蹟較為豐富,歷史久遠。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是全國49個重點旅遊城市和江蘇3大旅遊區之一。連雲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黃海)、名水(東海溫泉)、名竹(金鑲玉竹)、名石(水晶)、名書(《西遊記》《鏡花緣》等)、名“氣”(連雲港空氣品質全國最好)、名井(亞洲第一井)於一地,構成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旅遊景觀。
1959年和1978年在錦屏山南麓二澗和東海縣山左口鄉大賢莊,均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唯一的有明確地層關係的舊石器時代遺址。錦屏山地帶新石器時代遺址有19處,二澗遺址為中國原始農業最早開發區之一。1979年發現的長20米、寬10米的“將軍崖岩畫”。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國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截至2022年12月,連雲港市有1項正在申請世界遺產,共有國家A級旅遊景區43家,其中,5A級旅遊景區2家,4A級旅遊景區13家,1處國家地質公園、1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國家海洋公園、3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處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3處省級旅遊度假區、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省級濕地公園、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連雲港市重點旅遊資源
世界遺產
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正在申遺)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海洋公園
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連雲港市老新浦風情街區(民主路老街隴海步行街鹽河巷
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連雲區、東海縣
省級旅遊度假區
連雲港海濱旅遊度假區、連雲港溫泉旅遊度假區、連雲港大伊山旅遊度假區
省級自然保護區
連雲港雲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省級濕地公園
參考資料:
連雲港市國家A級旅遊景區
國家5A級景區
花果山景區
連島景區
國家4A級景區
漁灣景區
桃花澗景區
孔望山景區
東海水晶文化旅遊區
大伊山景區
西雙湖景區
伊甸園景區
潮河灣景區
秦山島景區
-
國家3A級景區
宿城船山飛瀑景區
孔雀溝景區
民主路文化旅遊區
雲龍澗原生態景區
海州灣海洋樂園
灌雲梅園景區
夾谷聖境景區
抗日山景區
東海御園景區
羊山島景區
開山島景區
湯溝酒生態文化釀造基地
-
國家2A級景區
隴海商貿文化旅遊區
雲台水生花卉園
北固山生態公園
小塔山水利風景區
參考資料:

地方特產

名優特產
特產名稱
特產介紹
東海水晶
東海水晶甲天下。東海天然水晶儲量約為30萬噸,其質量、儲量位居全國之首。2003年,東海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冠名為“中國水晶之都”。東海水晶城為“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是世界重要的水晶集散地。
花果山葛藤粉
雲台山葛藤粉潔白細膩、金星閃爍,溫水調勻,開水沖熟,粘稠,呈半透明狀,令人望而生津。有解熱和降低血糖、化痰生津功能,沖服可治煩熱、口渴、喉痹等症。
汪恕有滴醋
汪恕有滴醋為清朝醋師汪恕有所創,始產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汪恕有滴醋含有多種有機酸和高級醇,有健脾開胃,增強食慾,幫助消化,消毒滅菌及舒筋活絡的獨特功效。
灌南湯溝酒
湯溝酒系以傳奇靈異的“香泉”水釀製,採擷水谷清華,工藝神妙獨特。
贛榆夾谷春茶
“夾谷春”系列茶葉產品,是經中國著名茶學家、評茶大師、博士生導師張堂恆先生的精心指導,採用先進的制茶工藝,用無公害、無污染茶樹的嫩芽葉炒制而成。該茶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效。
贛榆煎餅
贛榆煎餅與山東、蘇北等地的煎餅,屬於同一類食品,但在製作工藝上有很大差別,主要集中在用料、火候、食用技巧等方面。
花果山鳳鵝
花果山鳳鵝是孫悟空老家花果山地區的特產,已有三千餘年歷史。相傳為中華美食鼻祖-商朝宰相尹隱居花果山下所秘制。
花果山雲霧茶
花果山雲霧茶是綠茶類名茶。該茶內含物豐富,胺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鹼含量均較高。
灌雲豆丹
豆丹,學名豆天蛾,是一種以吃豆葉、喝甘露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生長的昆蟲,它高蛋白、低脂肪,有溫胃之功效。灌雲豆丹是天然有機食品,是連雲港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產品之一。
沙光魚
沙光魚肉細微,味鮮美,既可紅燒,又可做湯,已列入《中國名菜譜》。據《食物本草》載:沙光魚“暖中益氣,食之主壯陽道,健筋骨,利血脈……”,很有滋補營養價值。
對蝦
對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山板栗
連雲港雲台山特產板栗,為“紅林3號”,通稱山栗子。外形整齊美觀,褐色外殼,圓鼓光亮。因其世代生於雲台仙境,肉實飽滿,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鈣、磷、鐵、鉀等成份,營養豐富。與蘇州名栗“九家種”並列江蘇省第一。

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
年代
名字
人物介紹
古代名人
徐福
字君房,齊地琅琊(今贛榆區金山鎮徐福村)人,秦著名方士。
漢朐縣伊蘆鄉(今灌雲縣伊蘆鄉)人。楚漢相爭時,鐘離昧為楚王項羽大將,素與韓信交情不錯。
字子仲。東海朐縣(今江蘇連雲港西南)人。214年,劉備入主益州,被拜為安漢將軍,地位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其待遇為蜀漢眾臣中最高。
海州朐山人。義子李昪建立了南唐,追謚其為忠武皇帝,廟號太祖。
海州人,公元1442年(正統七年)被冊立為孝莊睿皇后。
孝純劉太后,海州人,後籍宛平。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莊烈帝(即崇禎皇帝)。
19歲隨兄李汝璜來板浦,居住在板浦場鹽保司大使衙門裡。其板浦故居建有“李汝珍紀念館”。
字履平。清海州南城人。歷官副將、檢閱使。甲午戰爭前,隨軍駐朝鮮。後被袁世凱以才薦為直隸省靜海縣令。有詩集《歸來軒集》。
江蘇海州人。光緒十八年冬十月初五,光緒帝至太和殿傳臚,恩賜卞賡武狀元,授頭等侍衛。
近代名人
祖籍江蘇連雲港市海州當路村,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
朱自清
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中國著名散文家、民主戰士。
朱璐
東海縣平明鎮平明村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及第進士,次年授內閣中書,歷任郵傳部主政,後任太子少傅,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啟蒙老師。
沈雲沛
清末江蘇海州人,字雨人。光緒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工商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郵傳部侍郎、署尚書。民國後曾以參政院參政任浦信鐵路督辦。
許鼎霖
光緒八年中舉。在清末立憲中,與張謇兩人同屬立憲派重要活動分子,積極合作,倡導立憲。
丁治磐
字似庵,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城北富安村人。民國末任江蘇省主席。於1950年5月率部撤往台灣。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銜。
汪德官
籍貫灌雲縣板浦鎮。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曾到美國深造,歸國後在國民黨郵電部門供職,為創建我國的長途電話網做出很大貢獻。曾任聯合國電訊聯盟高級官員。
汪德昭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水聲事業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籍貫江蘇灌雲。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惠浴宇
連雲港市灌南縣新安鎮人。與李逾時等人共同創建了海州地區最早的黨組織——中共東海特支。1955年,當選為江蘇省省長。
當代名人
彥涵
東海縣富安村人。1953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了正面浮雕《勝利渡長江》,使此浮雕成為中國美術史上最高成就的代表。
陳吉余
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人。國內外著名的河口海岸學家。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一級演員。因主演《衝出亞馬遜》《大染坊》而成名,後出演多部優秀影視作品,曾獲得過華表獎、金鷹獎、飛天獎等獎項。
徐則臣
1978年出生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2019年憑藉《北上》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姜志剛
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兼區黨委黨校校長。
林祥國
曾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徐紅星
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人,現任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程津培
中國科學院院士,籍貫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
董家鴻
1960年3月出生於江蘇省灌雲縣,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連雲港市(新海連)
許勤
男,漢族,1961年10月生,江蘇連雲港人。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黑龍江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孫鹹澤
曾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龔翔宇
連雲港歷史上首塊奧運金牌獲得者。
祖籍連雲港贛榆區。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王宜林
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王繼才
烈士,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全國“時代楷模”。

對外交流

連雲港友好城市列表
類別
城市
國內友好城市
新疆烏魯木齊市、陝西寶雞市、山東臨沂市、河南商丘市、四川綿陽市
國際友好城市
日本堺市、韓國木浦市、紐西蘭內皮爾市、澳大利亞吉朗市、俄羅斯伏爾加斯基市、日本佐賀市、西班牙薩瓦德爾市、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哈薩克斯坦阿克套
友好交流城市
日本新宮市、德國威爾堡市、美國休斯敦市、韓國群山市

榮譽稱號

榮譽稱號列表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中國十大幸福城市(2015)
中國最佳文化旅遊城市
全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
中國十大環境最美旅遊城市
世界水晶之都(東海縣)
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
中國城市家具標準化示範城市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第102
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地級及以上市)
2020年-2021年度,獲得中國十大心儀之城
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2021數位化轉型百強城市第84名
擬定特色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生活類)
“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66名
2021年信息消費示範城市
綠色出行創建達標城市
第三批中國快遞示範城市
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