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州刺史部
徐州刺史部,漢代官職名,漢武帝所設十三州部之一,治所郯縣,管轄地為今山東、江蘇、安徽交界處。...
徐州作為一個地理區域,範圍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黃海以西,涉及山東南部、江蘇...徐州漢代 徐州刺史部∶琅邪郡、東海郡、楚國、臨淮郡、泗水國、廣陵國...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雲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於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魏晉南北朝各代曾設彭城國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時設徐州,後改彭城增添郡,治彭城。...
西漢時,有十餘代楚王與彭城王定都徐州。南北朝時,徐州刺史部屢經喬遷,隨之飲食業不斷向外開拓。廚師為生計到處經營菜館、飯莊,因此,烹飪技術和地方風味菜流入...
其後彭城為兩漢楚國、歷代彭城王國的都城和魏晉徐州刺史、唐宋武寧軍節度的治所,直到元至元二年(1265年)彭城縣併入徐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銅山縣即古彭城...
東海郡,又名郯郡、東晦郡,中國古郡名。秦代始置,郡治在郯縣(今山東郯城)。西漢時其轄境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南部與江蘇省東北部一帶,屬徐州刺史部。東漢、三國...
江都國,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置,屬徐州刺史部,以東陽郡、故鄣郡為其境。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國除。蒼海郡,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置,屬幽州...
西漢琅琊縣自然災害頻發,郡治遷至東武(今山東諸城境內),隸屬徐州刺史部(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管轄。東漢改琅琊郡為琅琊國,建都開陽城(今山東省臨沂市市區),歷...
東漢行政區劃,是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光武帝時確定,基本沿用西漢的郡國並行制為實體、州刺史部為監察的行政區劃,分全國為十三個州刺史部。與西漢的主要區別是正式...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立廣陵郡,季市隸徐州刺史部廣陵郡之海陵縣。 [8] 季市鎮南北朝時期 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將僑置在鎮江的徐州改為南徐州,季市隸...
(4)兗州治昌邑 (5)徐州治郯縣 (6)青州治臨淄(7)荊州治漢壽 (8)揚州治歷...西漢十三刺史部是序文中的十三部而不是注文中的州部,這對東漢學者而言是很...
屬徐州刺史部。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省徐州市中部、安徽省淮北市東部一帶。王莽改彭城為和樂。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封皇子劉英為楚公,十七年進為楚王,楚郡復...
西晉時分全國為19州郡,徐州刺史治彭城,彭城縣為徐州彭城國7縣之一。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在今鎮江設立“徐州”,原徐州改稱“北徐州”。...
西漢郡國徐州刺史部 【廣陵國】治廣陵(今江蘇揚州北部)下轄:廣陵,江都,高郵,平安。【楚國】治彭城(今江蘇徐州)下轄:彭城,留縣,武原,傅陽,呂縣,梧縣,甾丘。...
屬徐州刺史部。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省徐州市中部、安徽省淮北市東部一帶。王莽改彭城為和樂。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封皇子劉英為楚公,十七年進為楚王,楚郡復...
漢朝,分屬揚州、徐州刺史部。三國,蘇北歸魏國;蘇南屬吳國,南京時稱“建業”,是吳國國都。隋朝,開皇年間設蘇州、揚州、徐州。大業年間分屬下邳郡、彭城郡、廣陵...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標為祓國,徐州刺史部琅琊郡。《爾雅·釋古》:“祓,福也”,是以吉祥命國。其地理位置,在 今膠州市里岔鎮駐地西北約1.5公里處,是...
豫州刺史部 潁川、汝南、沛三郡,梁、魯二國 青州刺史部 齊、濟南、千乘、平原、北海、東萊六郡,菑川、膠東、高密三國 徐州刺史部 東海、琅琊、臨淮三郡,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