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
人物生平
金榜題名後,卞賡被留在清宮紫城看守神武門數年,後任兩廣秀將,負責鎮守廣州。孫中山發動廣州起義時,卞賡不忍“平亂”未行武事,恐朝廷怪罪,吞金而亡。廣東大都督胡漢民念其對革命之舉的仁義,特作厚葬。今連雲港市灌雲縣卞賡故里有“狀元第”遺存和“卞賡紀念館”。
主要事跡
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清官廉吏光輝燦爛。卞賡就是這歷史長河中一顆閃光奪目的明珠。他出生在同治七年江蘇海州中正街的一個垣商家庭。其父卞敦典為人忠厚善良,人稱“大善人”,其母駱氏是一位大家閨秀。正因如此,他們的高貴品德使兒子卞賡在成長過程中,傳承了中華民族之優良美德。
卞賡少年時期,就懷有報國之志,年輕時,受康梁變法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勢力不斷滲透到中國各地情況影響,他思想上確立了忠君報國的觀念,致力於習文練武,十五歲考取武弁、十八歲中武舉,並在光緒十八年壬辰武科考試中,經會試、複試、殿試,一舉奪魁,中頭名武狀元,敕封為御前帶刀侍衛官。
卞賡步入仕途以後,由於他忠於朝廷、忠於皇上,認真履行職責,屢建功勳,由四品升為三品。在京畿保衛戰中,任京都副都統行走。特別是在慈禧和光緒西狩的路途中,保衛有功,深得慈禧賞識,並把卞賡要在身邊伺候她。
由於朝廷極端腐敗無能,使憂國憂民的卞賡經常在慈禧面前毫無顧忌地說出自己的主張和意見,特別是鎮壓義和團一事,在朝對時,卞賡有力地擊敗了主和派,表現了無私無畏精神。獲得外放廣東,任務是協助駐廣州大將軍壽蔭治理軍政。時間不長,卞賡發現廣東社會特別亂,走私販毒活動猖獗,軍政腐敗,民不聊生,地方惡霸為所欲為,百姓怨聲載道。見此情況,他不顧個人安危,不畏權勢,以懲惡揚善為突破口,除掉罪大惡極的漁霸新羅號。並以大量的犯罪事實,直諫太后,控告她的近親駐廣州大將軍壽蔭貪贓妄為,慈禧只好下旨把壽蔭交宗人府候審。卞賡在治軍理政上採取一系列整頓措施,不斷地提高了水陸兩軍的素質。
卞賡在廣東的十年里,除了治軍理政、打擊走私販毒,有力地維護著廣東的社會治安,還幫助當地民眾發展了漁業和商貿業,促進了廣東地方經濟的發展。官位由三品參將升為二品總兵。當時,孫中山、黃興等人創立的革命組織,在廣東發展很快,對清王朝的統治,有著極大的威脅作用。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對卞賡的思想影響很大,尤其是與孫中山兩次會見以後,卞賡接受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並擁護三民主義。朝廷連下三次聖旨要張人駿、張鳴岐督促卞賡對革命黨人鎮壓,卞賡抗旨不尊,慈禧發怒急傳卞賡進京治罪。孫中山急電黃興、胡漢民,勸阻卞賡赴京。至此,卞賡積極支持黃興、胡漢民等人的革命活動,派遣軍事人員,幫助訓練革命武裝人員,促使了廣東革命形勢迅速發展,為推翻清王朝提供了一定的軍事條件。
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貪污盛行的時代,卞賡卻不為金錢所動,勤政為民,中狀元以後在京九年的時間裡,家中從未置過田產,反而賣掉了家中二百畝土地,也沒有給家中一兩俸銀,家屬仍居故里,單身赴任。到惠州後,他的薪俸除自己用外,大部分用來接濟經濟困難的兵丁和百姓,他經手大量的軍費,按理說是個肥差,但他從不動用一文,他常說:“粗茶淡飯清貧樂,布衣麻履知足矣”。故廣東軍民稱他為“第一清官”。
宣統元年(1909)春,有一天卞賡帶著衛士微服到廣州城裡私訪,只見街上有一少婦,衣衫襤褸,面容憔悴,領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女孩頭上插著草標,少婦哭成淚人,泣訴自己是江西吉安人,因家鄉受災,前些日子夫妻帶著女兒到廣州謀生,不料丈夫染疾亡故,既無錢歸葬丈夫,又無回家盤纏,家中尚有七十多歲的瞎婆無人照應,央求各位施恩,以二十兩銀子將小女賣掉,以便將亡夫運回老家安葬。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圍觀者越來越多,可就是無人解囊相助,卞賡看了十分憤慨地說:“一人有難,百人圍觀,無人相助,這是什麼世道,民皆麻木,國何不亡?”便叫衛士將少婦帶回營房,卞賡親自向少婦問明實情後,拿出自己的俸銀三十兩相贈,還命人寫了一封公文交給少婦,要沿途州、縣予以關照。母女二人知是卞大人解囊相助,再三叩頭謝恩而去,所見官兵,無不佩服。
參將衙門移駐虎門,卞賡率二十營水師鎮守虎門。虎門是廣州出入珠江口的必經之地,每天過往船隻上千艘,虎門水師有一個管帶常對出入的船隻以檢查為名進行敲詐勒索,當地船民稱之為“官賊”,卞賡得知情況後,特派馬恆鑾化裝成船民進行暗訪。一天馬恆鑾跟著一隻貨船從九龍回廣州,途經虎門時,只見一條水師的戰船攔著上船檢查,翻遍船上的每個角落,都不見夾帶任何違禁物品,可那位管帶就是不放行,還以檢查費為名,強行拿走船上十塊“龍洋”,並不開任何票據,船主上前與之評理,管帶奪過篙子,一篙子把船主打下水,跳上水師的船就開走了。船主好容易才游回船邊,爬上船後,滿臉鮮血,站在船上跳著罵起來:“官賊猛如虎,天理難容,不得好死!”
馬恆鑾把所見的情況向卞賡如實回報後,卞賡氣得暴跳如雷,第二天就把那個管帶降為把總,並責令那個管帶退還船主銀兩,向船主賠禮道歉,負責船主的一切醫療費用。這件事在船民中傳開了,廣州附近的船民主動捐款,製成一塊“愛民如子”的金匾,敲鑼打鼓送到了虎門參將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