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關

江海關全稱為“江蘇省海關”。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江海關設在連雲港雲台山,後來遷移至上海松江。清初四大海關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海關
  • 成立時間:1685年 
歷史沿革,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康熙中葉,天下大定,清廷一改原先厲行的海禁政策,宣布“弛海禁”,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四座海關,由北往南依次為上海的江海關、寧波的浙海關、漳州的閩海關和廣東澳門的粵海關。由於這些海關是以所在省份簡稱命名來區別的,故江海關全稱為“江蘇省海關”,加之上海歷史上又隸屬於江蘇省。最初,江海關設在連雲港雲台山,後來遷移至上海松江,清康熙二十六年移駐到今上海老城廂小東門一帶。江海關主要負責轄區包括當時江蘇省境內所有出海口,從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清廷宣布閉關鎖國後,江海關只負責國內民船的貿易關稅,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國門被歐美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後。

歷史文化

唐代,海州開鑿80千米長的官河,溝通運河與海運, 使海州港成為繁華的商港、南北貨集散的碼頭和海上補給糧餉的軍港,宿城出現新羅人居住的村落。宋代,海州年運銷原鹽47萬石,鹽、茶、紫菜、 糧、油等大宗商品經海州港口轉銷, 許多新羅人長期僑居海州經商。宋神宗時,朝廷將海州作為與高麗等海外國家來往的四大重要口岸之一,在海州建高麗亭館接待海外商旅。元、明兩代,改漕糧河運為海運,海州港是中轉之處,時稱海州為“淮口巨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海州雲台山設江海關,成為清初四大海關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