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定義
軍事技術
軍事技術是軍事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軍隊戰鬥力,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國家
軍事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軍事技術的發展,受
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的指導,同時也對軍事思想、戰略、戰術乃至軍隊建設產生重大影響。軍事需要是推動軍事技術發展的動力。
軍事技術的發展歸根結底取決於國家的經濟狀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即受生產力的制約。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往往優先運用於軍事,引起軍事技術的變革;而軍事技術的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通信技術
在現代戰爭中,
軍事通信的中樞神經作用顯得格外突出。而在現代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航天技術等高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通信技術,則為現代軍事通信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通信工具和更完善的通信手段。毋庸置疑,軍事通信技術在戰後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現代通信技術:
二戰以後,軍事
有線通信技術取得了包括60年代產生的
程控交換技術在內的一系列重大進步,其中比較突出的是載波通信與光纖通信技術。
載波通信就是利用頻率分割原理,在一對線路上同時傳輸多路電話的通信。其工作原理是:在發信端把各路電話信號分別對不同的
載波頻率進行調製,將各話路的頻譜安排在各自不同的頻位上。在接收端,則進行相反的解調過程,把位於不同頻位的各
話路還原為話音頻譜,實現載波多路通信。載波通信除了傳輸電話信號外,還可以進行二次復用,即利用載波話路來傳輸電報、傳真、數據等等。載波通信有效的利用了
有線通信的線路,擴大了信道的容量,提高了傳輸的速度。在軍事
信息量不斷增加、
軍事通信要求高效迅速的情況下,
載波通信是一種極好的技術手段。載波通信技術產生於20世紀初期,
電子管和
濾波器發明以後,為實現
載波電話通信創造了技術條件。同時,增音器和同軸電纜的發明又為載波通信的發展插上了翅膀。1918年,在美國的匹茨堡到巴爾的線路上開通了第一個載波電話通信系統,每對線通3路電話。到1938年,經過不斷改進,可通12路電話。在兩次
世界大戰中,由於戰爭條件的限制,各參戰國(除美國外)的長途有線通信發展很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各國均建立了規模巨大的軍用長途載波通信系統,通信容量從最初的每對線幾路、十幾路,發展到幾十路、幾百路。20世紀60年代初,載波通信設備進入了半導體化階段。20世紀50年代初,
單晶矽製備技術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60年代各種
電晶體電子元件相繼誕生。半導體電晶體的誕生是電子元件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耐震、壽命長、性能可靠、功耗低等
電子管無法比擬的優點,有效地促進了電子技術的發展。
載波通信的半導體化進一步促進了軍事載波技術的發展。到70年代,隨著
半導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同軸電纜材料與性能的提高,10800路
載波電話系統在一些國家的軍隊中先後投入使用。
光纖通信
光纖通信是以雷射作載體,以
光纖維做媒介來實行信息傳輸的一種新型通信方式。1960年美國科學家
梅曼用
紅寶石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雷射器,
雷射技術由此問世。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從外部對某些物質施加能量,使電子急劇增能,在外來光的激發下,以光子形式經過
光學諧振腔的特殊裝置,等到聚能放大而發射出來。雷射具有很好的
相干性、單色性和方向性,可在大氣空間、
宇宙空間、光波導、
光導纖維以及海水中傳輸,故能作為信號載波套用於通信。由於雷射的光束很細、方向性極好,人眼又看不見,因此用雷射進行通信具有極好的保密性。不易被敵人截獲和干擾,且不受熱核輻射的影響。雷射技術的產生,為光纖通信創造了技術條件。1955年,
英國倫敦大學的卡佩奈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出了
纖維光學技術的基礎理論。1970年,廷德爾首次表演了沿電解質管進行光的傳輸。光通信原理的提出和對於
光纖維的研究,激發了人們對利用光纖維進行通信的興趣。但是要使它真正實現還要有賴於雷射技術的成熟、光纖維的製備和光電調製技術。1970年,格拉斯研製成20db/km低衰減的纖維,這是光纖通信的一項重大突破。1971年,日本電星公司生產出一種具有分散折射指數的纖維。1976年,在美國芝加哥展示了試驗性光波傳輸系統(利用玻璃光波導傳送由超小型
固體雷射器和
發光二極體發出的
光脈衝信息)。1977年,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一些電話公司建立了實驗性的
光導纖維系統。80年代以後,光纖通信以逐漸滲透到陸、海、空乃至空間武器裝備系統中,成為現代
軍事通信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國軍隊紛紛以光纖代替原先的金屬電纜,美空軍後勤司令部已在所有空軍基地建立了據稱是迄今世界上同類網路中最大的光纖通信網路——“
軍事基地光纖通信系統”。隨著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光纖通信在現代軍事通信中的套用將更加廣泛。
散射通信是利用空中傳播煤質的不均勻性對電磁波的反射作用進行的
超視距通信。大氣層中的
對流層、
電離層和
流星余跡等,都具有對入射的電磁波再向多方向輻射的特性。利用這些煤質將
視距傳播的電磁波傳送到視距以外,即可進行遠距離通信。
對流層散射通信即用對流層對
超短波或微波的反射作用來實施超視距通信。軍用對流層散射通信有固定式和移動式。
流星余跡通信則是利用流行穿過大氣層高速運動造成的短暫電離痕跡對無線電波的反射或散射作用進行遠距離瞬間通信。流星余跡通信傳輸受
核爆炸及
太陽耀斑的影響較小,
電波反射的方向性強,隱蔽性好,信號不易被截獲,適用於遠距離小容量的
軍事通信。第一條
對流層散射通信線路於1955年在美國建立,全長2600公里。中國於5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於60年代初研製出對流層散射通信設備。在軍事通信中,由於
散射通信比短波
無線電通信穩定,並可多路傳輸,比起微波、超短波接力通信來可以不建或少建中間轉接站,而且不受高山、海峽、海港等天然障礙地帶和被敵占區阻隔的限制,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國家都大力進行研究開發,用於
軍事戰略通信和戰術通信。
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雷射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發展,軍事無線通信中出現了大氣雷射通信和
紅外線通信。大氣雷射通信是利用大氣空間作為雷射信號的
傳輸媒介來實現信息傳遞的。發信時,將傳送的信號經信息終端、
光調製器及雷射器轉換為雷射信號,然後經光學發射天線將雷射信號發射出去,通過大氣空間傳送到對方;收信時,光學接受天線將雷射信號接受下來送至光檢測器,轉換成電信號到信息終端,信息終端再將電信號轉換為原來的話音或圖像等信息。大氣雷射通信的優點是通信容量大,不受電磁干擾,保密性強,設備輕便。但通信距離較近,可靠性較差,且需要比較精密的設備,所以在
軍事通信中一般最為輔助通信手段,用於邊防哨所、海島之間以及跨越江河峽谷等近距離定點通信。
紅外線通信則是利用
紅外線傳輸信息的一種光通信方式,紅外線是一種能在大氣空間作直線傳輸但不能為人眼所覺察的電磁波。紅外線通信的優點是:紅外線沿一條直線傳播,方向性強,不易被敵發現,保密性好,不受天電和其他電磁波的影響,
抗干擾性能強,設備簡單,造價低廉。主要缺點是受地形、天候和煙塵等影響較大,並且只能在直視距離以內使用,在軍事上大多用於戰術通信。
二戰以後,軍事
無線通信技術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軍事衛星通信技術的產生和發展。1945年,美國的
克拉克提出了用衛星進行通信的構想。1946年,曾有人用雷達向月球發射微波信號,結果準確的收到了從月面反射的回波,從理論上證明了利用衛星進行
無線電通信的可行性。1957年,蘇聯第一課
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為
衛星通信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鋪平了道路。1958年,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個試驗性的有源通信衛星。1960年,美國的皮爾斯等人首次實現了用人造地球衛星Echo-I作無線電反射器,Echo-I是一顆無源通信衛星,靠反射電波來完成通信。由於入射波的能量得不到補充,反而消耗在衛星到地球的路程中,所以地面接收到的信號是很微弱的,只有經過放大才能達到有效通信。經過兩年的努力,到1962年利用Echo-I進行北美與歐洲的通信獲得了成功。1962年,美國發射了第一個有源通信衛星Telstar。有源
通信衛星裝有接收機和發射機,可接收和傳送信號。通過Telstar通信衛星實現了橫跨大西洋的電視和電話傳輸。
衛星通信技術產生以後,立即便用於軍事目的。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軍方委託伍德里奇公司研製出“國防通信衛星”並投入使用,成為為
美國國防部各部門提供通信線路和直接支援全球
軍事通信與指揮的系統。1971年至1989年底,美國又發射了16顆更為先進的“國防通信衛星III”。與此同時,美國還發展了各軍兵種使用的通信衛星。1978年至80年代末期,美國發射了8顆由TRW公司研製的艦隊通信衛星。該系統由美國海軍負責管理,約800艘艦船、100艘潛艇和空軍的數百架飛機和一些地面終端使用。1976年,美國開始部署空軍通信衛星系統,1979年投入使用,1981年開始全面工作,系統連線包括預警機、偵察機、
戰略轟炸機、洲際飛彈指揮所在內的地面和機上終端。90年代以後,美國還研製和發射了具有較強
抗核加固的抗干擾能力,能保證和戰爭條件下通信順暢的新一代
軍用通信衛星戰略戰術和中繼衛星(MILSTAR)。除了美國之外,其他國家和國際軍事組織也大力發展
軍事衛星通信技術。北約組織於70年代初發射了3顆“納托”通信衛星;法國於1984年和1985年分別把“電信-1A”、“電信-2B”發射到
地球同步軌道;英國於1969年、1970年、1974年和1988年分別發射了“天網-1”、“天網-2”、“天網-4”軍用通信衛星;
蘇軍於1965年發射了“閃電-1”、軍事通信衛星74顆,70年代後又發射了改進的“閃電-2”、“閃電-3”衛星近50顆;中國於60年代發射“
東方紅”
地球衛星後,也發展了軍事
衛星通信。利用
人造地球衛星進行
軍事通信具有通信距離遠、傳輸容量大、可靠性高、靈活性強和造價便宜等優點,成為當代軍事通信的理想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軍用無線電通信技術方面,還發展了自動轉接的移動通信技術。移動通信即通信雙方或一方處於運動狀態中,以移動電台通過
固定通信台轉接進行的
通信聯絡。用於移動通信的主要設備是各種攜帶型、車載式、船載式的
超短波電台和
短波電台。通過地面無線電設備與有線電話交換中心連線,行動電話還可與近距離或遠距離的有線電話通信。人們早就希望有一種便攜的能“自由”通話的工具。20世紀30年代出現了體積小、重量輕的
電子管步談機,採用單工
無線電話的工作方式。儘管
步話機技術後來有了發展,但由於發射功率小,傳輸的距離近,而且採用單工方式,送花的同時不能聽話,使用不夠方便。60年代以後,隨著微電子技術和
程控交換技術的發展,小型的電台能發射較大功率的信號,固定通信台站可以通過
程控交換機接轉覆蓋區內的任何一個用戶。於是移動通信技術迅速地發展起來。移動通信機動靈活,方便迅速,便於軍隊在機動中及時實施作戰指揮,使海陸空軍各部隊在複雜情況下能夠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對保障現代條件下的作戰具有重要作用。
技術發展
軍用野戰電台作為
軍事通信中特有的通信設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得到了迅速發展。20世紀50年代,軍用野戰電台的
單邊帶技術得到了普遍的套用和發展。所謂
單邊帶通信就是傳送和接受
調幅信號的兩個邊帶中的一個邊帶信號的
無線電通信。
單邊帶電台在傳送話音信號時,話音信號和
頻率合成器產生的高穩定度的低載頻信號,載入到發信機的
高頻信號上,經
調製器的作用,產生上下兩個載頻,再經濾波器把某一邊帶濾掉,只讓另一邊帶的信號載入到較高的工作頻率上,並加以放大,送至天線發射出去。收信機將天線接收
射頻單邊帶信號搬回到較低的頻率上,並加以放大,送人單邊帶
解調器,在解調器中加入低載頻信號,將原話音信號還原出來。單邊帶技術於1915年發明,1923年進行了橫跨大西洋的通信試驗,1933年以後為大多數遠洋通信所採用。1954年,
單邊帶電台在軍用
無線電通信系統中迅速發展,取代了普通的
調幅電台。50年代,大多數國家特別是已開發國家普遍使用了
單邊帶戰術電台,美軍使用的單邊帶
無線電台既有台式的,也有車載的,可通16路報、2路話、1路傳真,功率為10千瓦。
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
半導體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軍用野戰電台由
電晶體代替了
電子管,並在70年代以後大量採用積體電路和大規模積體電路。軍用野戰電台向電晶體小型化發展,進一步縮小體積,減輕重量,提高了通信容量和可靠性。美軍在50年代營連裝備的電台是電子管式的AN/PRC-1型,60年代初裝備了除末級外均為電晶體的AN/PRC-25型電台,60年代末裝備了全電晶體的 AN/PRC-77型電台,70年代裝備了
微模組件式的AN/PRC-99型電台。經過更新換代,電台的信道數不斷增加,
信道間隔進一步縮短,通信距離得到擴展,重量隨之減輕,集成化程度提高。美軍在80年代初期研製成的產品集成化程度已達20%~40%,到80年代後期達到90%以上,發射功率在20千瓦量級,重量在4公斤左右,可靠性比同類電台提高10倍。
在採用
電晶體、積體電路、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同時,60~70年代的軍用野戰電台實現了多波段、多工種、多用途,以便於各兵種配合作戰,減少機種,實現一機多用。80年代以後,各國軍隊野戰電台的發展出現了兩大趨勢。一是由模擬制向
模數兼容和全數位化過渡,運用了數字計算和數字處理技術。將數位技術引進通信設備是80年代
軍事通信技術出現的新動向。性能良好的數字電路逐步取代了傳統的模擬電路,大量湧現的數字器件(數字
混頻器、數字
頻率合成器、
數字濾波器、數字振盪器等)用於軍事通信設備。一些已開發國家在野戰電台中逐步採用了微處理器。它是由一片或若干片大規模積體電路組成,包括
技術邏輯部件、指令處理部件以及控制存儲或運算的控制器,具有運算和控制功能。在數字處理技術和
微型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基礎上,野戰電台的保密技術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採用信號壓縮技術和數字加密技術,使無線通信信號被截獲和破譯的機率大大縮小。採用信號壓縮技術發出的信號極其短暫,使人難以截獲,即使截獲了也難以破譯。而數字保密技術可以把密鑰數做的很大,使人難以破譯。二是採用
跳頻技術等抗干擾技術。跳頻技術就是收發雙發電台的工作頻率,按預定的順序在一定的頻率範圍內作同步快速跳變。早期的無線電操作員採用一個時間表來使用工作頻率,而
跳頻系列則是使用一個碼序來決定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應使用什麼頻率,工作頻率每秒鐘可跳變數十次、數百次或更多,跳變的頻率範圍可寬達數十
兆赫。採用這種方式發射的信號,不易被敵方干擾,它是在
軍事通信中
抗干擾的主要措施。德國於1981年研製出CHX200機動式和固定式高頻
跳頻電台系統,1983年研製出SEM172
甚高頻跳頻電台;美國於1982年研製出背負式AN/PRC-117型中頻跳頻電台;瑞典於1985年研製出甚高頻跳頻電台;英國也在80年代研製出150系列高頻跳頻電台,供該國和比利時等許多國家的軍隊裝備。這些跳頻電台大多數由微機進行控制,能自動搜尋信道,自動變頻,抗干擾和保密性能十分良好。
發展過程
冷兵器
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就學會了製造石刀、石斧和弓箭,作為狩獵和原始農業生產的工具。早期氏族戰爭使用的器具就是這些簡單的生產工具。到原始社會晚期,兵器才逐漸從狩獵和農業生產工具中分離出來。
冶金技術的出現使兵器發生了革命性變化,石兵器逐漸被銅鐵兵器所代替,產生了金屬刀、劍、矛矢等兵器。由於中國冶金技術出現較早,發展較快,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221),金屬兵器製造已處於世界的先進地位。
進攻武器的發展,導致相應的防護器具如盔、甲、胄、盾的出現。
築城、設障等技術也發展起來。中國的萬里長城,就是聞名於古今中外的軍事築城。
冷兵器可分為手持兵器(刀、矛、劍等)和投射兵器(弓、
箭、
弩和
拋石機等),其作用是對人的手臂的直接延長或增強,靠人的體力操作。這就決定了當時的作戰方式只能是集團布陣,短兵相接,以搖旗、鳴金、擊鼓、舉火等視聽信號進行指揮。
古代戰車曾在戰爭中起過重要作用。中國夏初(約公元前21世紀,一說
公元前22世紀)至春秋(公元前770~前475)時期,就以車戰為主、車步結合的形式進行戰鬥。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車戰逐漸為步戰所代替,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則以騎戰為主。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步、騎兵成為陸戰的基本兵力。馬鞍、
馬鐙的發明和馬甲的採用,提高了
騎兵的作戰能力。
隨著造船技術的進步,原始的
獨木舟發展為木板
槳船並逐步用於軍事,分化出專用於水戰的
戰船。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戰船有了適應戰鬥需要的型制。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產生了以
樓船為代表的大型風帆戰船。唐朝(618~907),又發明了車輪船(見中國古代戰船)。
在
冷兵器時代,由於生產水平低下,科學技術發展緩慢,軍事技術的發展也較慢。
火器時代
古代火器時期(火器出現至產業革命) 火藥的發明 及火器的出現 至遲在公元 808年以前,中國煉丹家就發明了
火藥。10世紀初,中國唐朝末年開始將火藥用於軍事,標誌著軍事技術進入了利用化學能的新時代。宋代(960~1279),出現了燃燒性火器、爆炸性火器和管形火器,還發明了利用火藥燃燒噴氣推進的火箭。管形火器的發明,是火器史上的一大進步。最著名的是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陳規製成靠火藥燃燒噴火燒殺對方的長竹竿火槍。
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壽春府(今安徽
壽縣)又製成發射子窠(彈丸)的
突火槍。此後不久,出現了
金屬鑄造的
火銃。元朝(1279~1368)和明朝(1368~1644),曾大量製造和使用火銃(見
中國古代兵器),明永樂八年(1410),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專習槍炮的兵種──
神機營。
槍炮的發展 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於12~13世紀通過商人和
蒙古軍西征,先後傳入阿拉伯國家和歐洲。歐洲最初的
火炮,是用鍛鐵條並排焊成圓筒,外加鐵箍製成的。15世紀,出現了炮身和藥室一體鑄造的青銅炮,炮上安裝了
炮架和瞄準裝置,並用鑄鐵彈代替了石彈和鉛彈。為提高機動性,還出現了輪式火炮,並採用了顆粒火藥。16世紀下半葉和17世紀上半葉,西班牙對尼德蘭的戰爭和歐洲
三十年戰爭,進一步促進了火炮的發展。約在1600年開始用定量藥包代替散裝火藥,並出現了霰彈,提高了火炮的射擊速度、精度和威力。
14世紀末,歐洲出現了前裝
滑膛槍。這種槍裝藥過程複雜,發射時需1人瞄準,1人點火,射擊速度和精度都很低。到15世紀,出現了
火繩槍,採用裝有絞鏈的槓桿夾住火繩,當扣動扳機時火繩下降,將火門中的起爆藥點燃,從而克服了單兵瞄準和點火的困難。這種槍最大射程約300米,
有效射程約100米,打1發只需2分鐘,但夜間容易暴露目標,不能在陰雨天使用。17世紀中葉,法國出現
燧發槍,克服了火繩槍的缺點,發射速度達2發/分。18世紀,採用彎曲
槍托代替直槍托,進一步改進了步槍,使射手便於瞄準和隱蔽,大大提高了戰鬥效能。
隨著槍炮的發展,以步槍為主要武器的步兵逐漸成為各國軍隊的基本力量,同時出現了獨立的炮兵。作戰方式也從
冷兵器時代的
白刃格鬥逐漸過渡到火力殺傷。
軍事發展
15世紀以後,隨著槍炮性能的改進,古老的城堡難以抵禦大炮的轟擊,士兵盔甲無法防禦
槍彈的射擊,沉重的大炮和輜重對道路、橋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藥廣泛套用於爆破,
地雷套用於實戰。這些變革促使軍事工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城牆-城塔體系開始向炮台式
要塞築城體系演變;野戰築城在戰爭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爆破、築路、架橋等工程技術也迅速發展起來。16世紀,歐洲國家的軍隊中出現了架橋、築路專業隊。17世紀,法國出現新的專業技術兵種──
工程兵。18世紀,法國先後創辦橋樑公路學校和綜合技術學校,培養軍事工程師,後為各國仿效,推動了軍事工程的發展。
兵器變革
11世紀以前,中國發明的
指南針裝上艦船,海上兵力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火器套用於艦船,又給艦船兵器和水戰方式帶來很大變革。16世紀,火炮已成為艦船的主要武器。海戰方式也從
接舷戰逐步過渡到舷炮戰。17世紀,艦炮戰術已成為
海戰的主要方法。
發展特點
軍事技術進入了利用化學能的新時期。武器裝備和軍事工程都發生了重大變革。但是,由於這一時期世界各國基本處於封建社會,生產停留在手工業方式,科學技術發展較慢,因而軍事技術發展也較慢。在火器出現後的700年間,冷兵器在戰爭中仍占重要地位。直到17世紀中葉發明
刺刀後,其他冷兵器才被逐漸淘汰。
近代火器時期(產業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迅速發展,促進了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蒸汽機的發明,冶金、化學、機械製造等工業的發展,為近代軍事技術的發展準備了物質條件,使它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槍炮改進
19世紀,槍炮的設計出現了一系列重大改進:身管由滑膛改為線膛,增大了射程,提高了命中精度;裝彈方式由前裝改為後裝,方便了使用,提高了射速;彈丸由球形實心彈發展成為裝有彈頭、
發射藥和預壓
底火的定裝式槍彈、
炮彈,出現了擊針式槍炮。火炮採用彈性
炮架,減輕了重量,提高了機動性和發射率。19世紀60年代,在美國
南北戰爭中出現了手搖式連續裝填射擊的“
加特林”槍。1883年,美國人H.S.
馬克沁發明了利用火藥燃氣促動的機槍,開創了槍炮自動裝彈的歷史。此後,各種不同結構的機槍、自動步槍和
衝鋒鎗相繼問世。1884年法國科學家P.-M.-E.維埃耶、1888年瑞典化學家A.B.諾貝爾先後研製成功單基和雙基
無煙火藥,促使槍炮結構和性能有了新的改進。20世紀初,出現了梯恩梯炸藥,大大提高了炮彈和其他爆破裝置的殺傷破壞威力。
機械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有效地突破由塹壕、
鐵絲網和機槍火力組成的
防禦陣地,英、法等國開始研製將火力、裝甲防護能力和機動能力結合為一體的新兵器──坦克。1916年9月,英國研製成功的坦克首次使用於在法國進行的
索姆河會戰。當時的坦克數量少、速度慢、行程短、機械故障多,只在局部地區起了一定作用,但它卻推動了陸軍機械化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末期,一些主要工業國的陸軍開始實行以坦克為基礎的機械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英、美等國軍隊都裝備了大量的坦克、
自行火炮以及各種戰鬥保障車輛,這些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各國也在積極尋求對付坦克的手段。最初是用曲射火炮來打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出現了
反坦克地雷和
反坦克槍,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
反坦克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坦克裝甲防護的不斷加強,反坦克炮的口徑不斷增大,廣泛使用了鈍頭
穿甲彈、鎢芯超速穿甲彈和
空心裝藥破甲彈,大大提高了反坦克武器的作戰效能,展開了坦克與坦克、坦克與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對抗,多次出現了數千輛坦克參加的大會戰。
立體戰爭
人類很早就有飛行的理想,曾進行過無數次的嘗試,但只有在近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條件下才得以實現。1903年,美國
萊特兄弟駕駛自製的第一架動力飛機試飛成功,引起了軍事家的注意。美、英、法、德、意等國相繼開始研製
軍用飛機,最初是用來執行偵察任務,後來也用於轟炸地面目標和驅逐對方偵察飛機。軍用飛機的出現,使戰爭範圍擴展到了空中(地面、水面以上),形成包括空域的立體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飛機已成為一種重要兵器,已經有了
偵察機、
轟炸機、
殲擊機和
強擊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大量裝備了各型飛機,協同地面部隊或艦隊進行大規模作戰,對敵方政治、經濟和軍事戰略目標進行轟炸,取得了巨大效果。同時,隨著
軍用運輸機的發展,開始出現大規模空運和
空降作戰。在戰爭中,各種飛機的戰術技術性能不斷提高,大戰後期又出現了
噴氣式飛機。飛機用於軍事後,防空武器隨之發展起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主要參戰國均已裝備了
高射炮和
高射機槍,但觀測器材簡陋,射擊命中精度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採用較為先進的觀測、瞄準和指揮器材,特別是使用了雷達組成的防空武器系統和採用了無線電
近炸引信後,防空能力才有了顯著提高。
艦艇發展
19世紀初,
蒸汽機用於明輪艦船。19世紀40年代發明
螺旋槳推進器後,蒸汽動力戰艦迅速發展起來,並開始採用裝甲防護,出現了
裝甲艦。20世紀初,製成船用蒸汽渦輪機,為軍艦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出現了近代
戰列艦和
巡洋艦,“
巨艦大炮主義”盛行起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
海軍航空兵和
潛艇的廣泛使用,戰列艦日趨衰落,
航空母艦受到重視,成為海戰的主力。航空母艦將空中力量與海上力量緊密結合起來,改變了傳統的海戰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潛艇的發明是近代火器時期軍事技術的重要事件。早在1775年,美國發明家D.
布希內爾曾製成一艘能潛入水下靠手搖螺旋槳推進的“
海龜艇”。美國南北戰爭期間(1861~1865),出現了蒸汽動力潛艇。但只是到了19世紀90年代法國採用蓄電池電動機作動力後,雙推進動力系統的潛艇才開始發展起來。潛艇的出現使海戰範圍擴展到水下,形成了在水域的立體戰爭。潛艇的最大優點是隱蔽性好、突擊威力大,它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強大威力。隨著
水面戰鬥艦艇和潛艇的發展,
水中武器和反艦、
反潛技術設備相繼興起,出現了
水雷、
魚雷、
深水炸彈和
聲納、磁性探測儀等。
生物武器
毒劑成為特種武器,是隨著近代化學和化學工業的發展而出現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在第二次
伊珀爾戰役中首先大量使用毒氣,一舉突破英、法聯軍陣地。從此,許多國家競相研製和使用
化學武器,並開始了化學武器與防化器材之間的角逐。
生物武器的使用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大量研製生物武器是20世紀30年代確立了免疫學和微生物學後才開始的。1931年,侵華日軍在中國哈爾濱附近以“
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名義組建
細菌戰研究部隊,並於1939~1942年先後在中國多處投擲細菌彈。後來,美國在
韓戰和越南戰爭中也使用過生物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是非人道的大規模殺傷武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一貫堅決反對使用這類武器,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
電子對抗
19世紀40年代~19世紀末,美國發明家S.F.B.
莫爾斯、A.G.貝爾和俄國物理學家A.C.波波夫、義大利物理學家G.馬可尼相繼發明了
有線電報、電話和無線電報,實現了信息的遠距離快速傳遞,引起了通信技術的革命。這些成就套用于軍事,從根本上改變了
軍隊指揮通信方式,從而有可能實現迅速有效地組織指揮廣大地區的大規模作戰。20世紀30年代,英國發明雷達後,無線電技術進一步套用於偵察、警戒、跟蹤和導航等方面,大大提高了部隊的作戰效能。同時,利用電磁波進行偵察和
反偵察、干擾和反干擾的鬥爭也迅速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戰鬥領域──電子戰,或稱
電子對抗。
近代火器時期軍事技術的發展特點 近代火器時期,正是歐洲
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和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科學技術和生產力迅速發展,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軍事技術發展較快。主要武器裝備逐步實現了機械化和標準化、系列化。作戰範圍從地面和水上擴展到空中和水下,還開闢了無形的電子對抗戰場。作戰方式發展成為諸軍種、兵種契約作戰。
核武器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末,以核能、電子計算機和
航天技術為重要標誌的現代科學技術在軍事上的套用,使軍事技術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通常稱為核武器時代或核時代。這個時代的軍事技術稱為現代軍事技術。
核子彈的出現
人們對於
原子核的研究是從19世紀末開始的。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O.
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發現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的裂變現象。接著,法國物理學家 J.-F.約里奧-居里等人發現每次
核裂變釋放出2~3箇中子,從而證實了利用重原子核裂變
鏈式反應製成威力空前巨大的
核子彈的可能性。同年10月,美國政府根據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的建議,決定研製核子彈。1942年,龐大的、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計畫開始實施。1945年7月16日,第一顆核子彈試爆成功,當量約2萬噸梯恩梯。同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
廣島和
長崎空投2顆核子彈,造成約20萬人的傷亡。戰後,蘇聯加快了核子彈的研製工作,於1949年8月29日爆炸了第一顆核子彈。此後,英國於1952年、法國於1960年、中國於1964年,也相繼研製成功核子彈。核子彈的出現,標誌著軍事技術從利用化學能進入利用核能的新時代。核子彈與普通炸藥武器相比,其威力空前增大,且具有
衝擊波、
光輻射、
早期核輻射、
放射性沾染和
核電磁脈衝等多種殺傷破壞效應。核子彈及以後出現的
氫彈、
中子彈,對於現代軍事思想、軍隊和國防建設、戰略戰術和其他武器裝備等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氫彈和中子彈
在研製核子彈的過程中,美、蘇兩國就已開始研究利用輕原子
核聚變反應製造威力更大的氫彈。1952年11月,美國進行了以液態氘裝料的氫彈原理試驗,當量約1000萬噸梯恩梯,但實驗裝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接著,蘇聯於1953年8月進行了以固態
氘化鋰6裝料的氫彈試驗,使氫彈的實用成為可能。美國於1954年2月進行了類似的氫彈試驗。蘇、 美兩國研製成功氫彈後,英國於1957年、中國於1967年、法國於1968年也先後研製成功了氫彈。
運載工具
戰略轟炸機
最先用作核武器運載工具的是戰略轟炸機。1946年3月,美國建立了一支由B-17和
B-29中、遠程轟炸機組成的
戰略空軍部隊。此後,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美、蘇兩國將航程更遠的戰略轟炸機陸續裝備部隊,如美國的B-52和蘇聯的圖-20等,最大航程在1萬公里以上。到70年代,美、蘇又分別研製成功 B-1和圖-22M “
逆火”式戰略轟炸機。這類飛機結構較輕,機動性好,採用可變
後掠翼,最大飛行速度為2倍
音速(М2.0),既能高空
超音速飛行,又能低空高亞音速突防。
飛彈核武器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德國就研製成功V-1
巡航飛彈和V-2
彈道飛彈,並在大戰後期投入使用。但由於彈頭採用常規炸藥,威力較小,加之
制導精度差,在戰爭中沒有發揮多大作用。戰後,美、蘇兩國在V-1、
V-2飛彈的基礎上,開始發展採用
核彈頭的中、遠程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由於當時巡航飛彈有飛行速度低、制導誤差大、易被對方攔截等缺點,50年代中期以後,即重點發展彈道飛彈。1957年8月,蘇聯首次發射
洲際彈道飛彈成功。1958年11月,美國的洲際彈道飛彈也發射成功。飛彈與核武器相結合形成了一代新型武器──飛彈核武器。它兼有速度快、射程遠、威力大的特點,是軍事技術的一個重大發展。飛彈核武器的出現,使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空前增大,戰爭範圍進一步擴展,前後方的差別進一步縮小。飛彈核武器迄今已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50年代發展的第一代飛彈核武器, 採用
液體推進劑和無線電-
慣性制導,地面發射。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研製的
第二代飛彈核武器,採用固體或可貯液體推進劑,全慣性制導,帶有突防裝置,從地下井或潛艇上發射。為了進一步提高突防能力和打擊硬目標的能力,於6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帶
分導式多彈頭的第三代飛彈核武器,如美國的“民兵”Ⅲ洲際飛彈和“海神”
潛地飛彈,蘇聯的 SS-17、SS-18、SS-19洲際飛彈等。70年代後期,美、蘇兩國一方面繼續改進原有型號,提高其戰術技術性能;另一方面開始研製生存能力更強、精度更高的新型飛彈,如美國的MX洲際飛彈,“三叉戟”Ⅰ、“三叉戟”Ⅱ潛地飛彈,蘇聯的 SS-24、SS-25 洲際飛彈等。隨著電子技術、
制導技術和小型
渦輪風扇噴氣技術的發展,
巡航飛彈重新受到重視。這種飛彈體積小、重量輕,可從地面、飛機或
艦艇上發射,採用慣性加
地形匹配製導超低空飛行,突防能力強,命中精度高。1982年後,美國已開始裝備機載、艦載和潛艇發射的巡航飛彈。
核能還被用作艦艇尤其是潛艇的動力。1954年,美國的“
鸚鵡螺”號潛艇最先採用
核動力。這是潛艇動力的一項重大革新,它使潛艇空前增大了水下
航速、延長了水下續航時間。蘇、英、法等國也相繼開始研製核潛艇。1960年11月,美國開始裝備飛彈核潛艇。此後,蘇、英、法等國也相繼裝備了飛彈核潛艇。飛彈核武器與核潛艇相結合,既增大了潛艇的戰略打擊能力,又提高了飛彈核武器的生存能力。
武器裝備
陸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陸軍武器裝備的發展主要著眼於加大火力密度和強度,提高部隊的機動能力、生存能力和後勤支援能力。地面部隊在摩托化的基礎上向裝甲化、自行化和
空中機動化方向發展。步兵輕武器實現了通用化、槍族化、口徑小型化、點面殺傷和破甲一體化。地地
戰術飛彈(見
地地飛彈)大量裝備部隊,
火炮射程普遍增大,彈藥更加多樣化,火控器材有了明顯改進。在實戰中可組成遠近結合、陸空結合、點面結合的嚴密火力配系。隨著紅外、微光、
熱成像等夜視器材裝備部隊,戰鬥行動受夜間條件的限制越來越小。各種新式指揮控制通信設備、戰鬥保障和
後勤保障裝備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
作戰效能。
坦克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戰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坦克的發展。新的主戰坦克,已普遍採用
複合裝甲、大功率動力裝置、高膛壓
大口徑火炮和以彈道計算機為中心的綜合
火控系統,並具有較完善的三防(防核、化學、生物武器)裝置、夜間駕駛儀和瞄準具等,大大增強了火力,提高了防護力、機動性和在各種環境條件下的適應能力。由於許多國家軍隊大量裝備了坦克,在現代戰爭中,大規模的坦克對抗和反集群坦克已成為重大課題。已發展了多種反坦克手段,如
反坦克飛彈、
反坦克炮、
反坦克火箭筒、火箭布雷、機載反坦克武器等,能構成遠中近結合、陸空結合的反坦克
火力配系。
空軍
海軍
精確制導
軍事指揮
飛彈核武器的出現和常規武器裝備的不斷改進,極大地影響著現代戰爭的進程和戰爭空間的廣度,增大了突然性和破壞性。促使軍事指揮系統日益向高度自動化、靈活可靠、反應快速、生存能力強和保密性好等方面發展。它是由電子計算機、指揮運算程式、通信網路、終端設備和各分系統之間的接口形成的體系結構。它與指揮人員密切結合,把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對部隊和武器系統實施指揮和控制。現代軍事指揮系統不論其規模大小,都離不開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遞3個基本環節。
信息獲取
現代軍事指揮系統的信息獲取是建立在現代化偵察技術的基礎上的(見
軍事偵察)。現代偵察技術採用了各種先進的技術偵察手段,如雷達偵察、電視攝像、無線電偵聽偵收和測向、
聲納以及其他各種探測器等。隨著
航天技術和
遙感技術的發展,偵察方式已從地面偵察、
航空偵察擴展到
航天偵察(見
偵察衛星)。在各國已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中,
軍用太空飛行器約占70%。軍用太空飛行器中,用於偵察與監視的約占60%,它們採用
可見光、紅外、微波等多種遙感技術,蒐集軍事情報。
計算機信息處理
電子計算機具有很大的信息存儲容量和高速的運算能力,在
數值計算、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等方面有著廣泛用途。自從1946年出現第一部電子計算機以來,其發展已經歷了
電子管、
電晶體和中小規模積體電路等三代,現已發展到大規模和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第四代。它已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引起了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在軍事上,除套用於指揮、偵察、預警、電子戰等系統外,還廣泛套用於武器自動控制、後勤管理、
作戰模擬、
軍事訓練以及武器裝備的研製和生產等方面,引起了軍事技術的重大變革。
通信技術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隨著光、電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發展以及微處理機的廣泛套用,通信技術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
微波接力通信、
散射通信、
流星余跡通信、
衛星通信和光通信等多種通信手段,傳輸方式也正向著數位化、自動化和網路化方向發展。
防禦技術
核防護技術
核武器出現和使用後,為了防護人員和武器裝備免受或減輕
核爆炸產生的
衝擊波、
光輻射、
早期核輻射和放射性沾染等殺傷破壞效應的損害,研究和採取了包括核輻射探測、工程防護以及疏散、隱蔽、穿戴
個人防護器材和進行
洗消等一系列綜合性技術防護措施。60年代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
核電磁脈衝(一種寬頻帶瞬時高強度的電磁脈衝)通過導體
耦合到電子設備中會使它受到損傷或毀壞,對於軍隊的作戰活動也有很大影響。為加強對核電磁脈衝損傷的防護,各種武器裝備從設計開始,就需要採取抗核電磁脈衝的加固措施。
反飛彈技術
50年代中期,美、蘇兩國開始研究反飛彈問題,先後發展了兩代反飛彈飛彈武器系統。但由於反飛彈是一項綜合性尖端技術,要達到對來襲彈頭及時發現、正確識別、精密跟蹤和有效攔截,難度很大,更跟不上飛彈突防技術的發展。現有反飛彈飛彈武器系統識別能力低、反應慢,不能同時對付多個目標,且生存能力低,不能有效地防禦彈道飛彈。一些國家除繼續研究和改進反飛彈飛彈武器系統外,還在探索新的反飛彈途徑,研究採用雷射、微波或高能
粒子束等,以建立新的反飛彈武器系統。
反衛星技術
軍用衛星在偵察、預警、通信、導航、氣象和測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反衛星逐漸成為軍事技術研究的新課題。60年代以來,美、蘇兩國不斷研究和試驗各種
反衛星技術。美國以發展
反衛星飛彈為重點,從飛機上發射的小型反衛星飛彈也已進入試驗階段。蘇聯則著重研究
反衛星衛星,現已具備一定的實戰能力。同時,兩國都在加緊研製雷射
反衛星武器。
反潛艇技術
潛艇採用
核動力後,進一步促進了反潛技術的發展。對潛艇探測設備已發展有
聲納系統、磁探儀、紅外探測儀、微光電視、廢氣探測器等,可從水下、水面、空中乃至太空飛行器上探測潛艇的蹤跡。
反潛武器除
深水炸彈、魚雷、水雷外,還出現了裝備在艦艇和飛機上的
火箭助飛魚雷(
反潛飛彈)。
戰略預警系統
在雷達、紅外和航天技術發展的基礎上,戰略預警系統發展起來。美國於60年代以前建立的雷達預警線,可在蘇聯戰略轟炸機到達美國本土前兩個多小時發出警報;60年代建立的北方
彈道飛彈預警系統,可在蘇聯境內發射的
彈道飛彈到達美國本土前15分鐘發出警報。70年代以來,重點發展由
預警衛星系統、
超視距雷達和機載預警與控制系統等組成的綜合戰略預警系統。
對抗技術
現代
電子對抗技術包括
電子對抗偵察、
電子干擾和
電子防禦3個方面。電子對抗偵察是使用偵察設備查明敵方無線電設備的技術參數、配置位置和數量等情況,為實施電子干擾或電子防禦提供依據,為摧毀敵方電子設備或為其他作戰行動提供有關情報。電子干擾是使用能輻射干擾電磁波的電子設備(如
干擾機)或能反射、吸收電磁波的器材(如
箔條、
角反射器、尤伯透鏡反射器和各種電磁波吸收塗層等),使敵方電子設備降低效能或無法正常工作,或受誘騙。電子防禦是採取各種技術、戰術措施,如提高電子設備的
抗干擾性能,實施電子靜默,嚴格控制使用時間,建立隱蔽台站等,防止己方無線電設備的技術參數、配置位置和數量被敵方偵悉,或盡力消除、削弱敵方的
電子干擾。60年代,隨著紅外、雷射等光電技術的廣泛套用,
電子對抗領域進一步擴展,
光電對抗迅速發展。
軍用衛星特別是
電子偵察衛星的出現,又使電子對抗的作戰範圍,從地面、海洋、空中擴展到外層空間。70年代以來,新研製的電子對抗設備,廣泛採用微處理機和數字編碼技術,並與武器系統緊密結合,大大提高了電子對抗和實施攻擊的能力。近20年來的歷次局部戰爭表明,電子對抗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戰役戰鬥勝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軍事系統工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兩國套用
系統分析方法研究作戰問題,在
防空、反潛、護航、布雷等軍事行動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戰後,特別是50年代以來,隨著系統論和電子計算機的發展以及武器裝備和戰爭活動的複雜化,系統工程在軍事上的套用日益廣泛,使現代武器裝備的規劃論證、總體設計、
人機工程、生產管理,以及軍隊的組織指揮、參謀業務、
後勤管理、戰略戰術研究和
軍事訓練等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由以往憑藉實踐經驗和個人才智的藝術,發展成為可以進行定量分析和模擬實驗的科學技術,極大地豐富了軍事技術的內容,使軍事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發展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於以核能、電子計算機和航天技術為重要標誌的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
超級大國進行激烈的
軍備競賽,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更快地套用于軍事領域。新式武器裝備不斷出現,軍隊裝備迅速更新,武器的威力、射程和命中精度空前提高,
自動化程度和機動能力大大增強。用於
指揮通信、戰鬥保障、
後勤保障和
軍事訓練的技術裝備,也日益先進、複雜和多樣化。武器裝備向綜合化、系統化和高技術的方向發展。現代武器裝備的發展,一方面使現代戰爭的規模和樣式發生了深刻變化,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空前增大,戰爭範圍從地面、海洋、空中向外層空間發展,
電子對抗已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現代戰爭呈現
立體戰、契約戰、整體戰和電子戰的特點;另一方面,對武器裝備的規劃、研製和生產管理,對軍隊成員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指揮員的組織指揮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武器裝備和戰爭活動的複雜化,
軍事系統工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軍事
發展
中國在歷史上對軍事技術的發展,曾作出過傑出的貢獻。中國的兵器製造技術,築城、攻城技術,指南針的發明,促進了古代軍事技術的發展。中國發明火藥和火器,開創了軍事技術的新紀元。只是到了近代,由於長期腐朽的封建統治和帝國主義侵略,阻礙和破壞了中國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從而使軍事技術處於落後狀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濟建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
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加強了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和
國防工業建設,經過短短几年的努力,先後建成飛機、艦艇、火炮、坦克、彈藥、雷達、指揮儀、通信設備和電子元器件等工廠,為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和生產武器裝備打下了初步基礎。此後,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在初步建成比較完整的
工業體系和掌握噴氣推進技術、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核技術的基礎上,一方面繼續改進和發展常規武器裝備,另一方面積極研製飛彈核武器。1964年,第一顆核子彈試驗成功;1966年,飛彈核武器試驗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1975年,人造衛星按預定計畫準確返回地面;19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發射遠程運載火箭成功;1982年,由潛艇發射運載火箭成功;1984年,發射地球同步通信衛星成功。這些成就標誌著中國的軍事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了新的水平。到20世紀末,隨著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和
國防現代化的逐步實現,中國的軍事技術將會達到更高的水平。
展望
未來軍事技術的發展,取決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軍事需要。在當前世界面臨新的技術革命和
超級大國進行激烈
軍備競賽的情況下,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將會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規模套用于軍事領域。這不僅將使現有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獲得進一步改進,而且還會出現一些新的武器裝備,不斷導致軍事技術的變革。
微電子技術發展
將使軍事技術發生全面變化。微電子技術是50年代
半導體技術從分離元件向積體電路發展中形成的一門新技術。它經過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正向著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發展。20多年來,微電子技術在軍事上的套用促進了軍用電子設備的小型化,大大提高了各種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今後,隨著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廣泛套用于軍事技術各個領域,不但能進一步實現軍用電子設備的超小型化和操作簡單化,並將使各種武器系統的性能,包括命中精度、機動性、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發生質的飛躍。
電子計算機發展
將使武器裝備向智慧型化方向發展。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和套用,部分地代替了人類的繁重腦力勞動,對軍事技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電子計算機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微處理機和軟體技術的發展,將會使武器裝備進一步實現高度自動化和智慧型化。
航天技術發展
可能使外層空間成為新的戰場。
軍用太空飛行器在偵察、預警、通信、導航、氣象和測地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在未來戰爭中也將成為重要的攻擊目標。今後,
軍用航天技術的任務,除繼續提高現有太空飛行器的作用外,將著重發展太空飛行器的攻擊和防禦能力。
太空梭的出現,為在外層空間建立
航天站和
載人航天兵器系統,從事各種軍事活動開闢了新的途徑。現代太空飛行器的發展可能導致
天軍和天戰的出現,如果不加禁止,外層空間將會繼陸、海、空之後成為一個新的戰場。
定向能技術
可能提供新的戰略防禦手段。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產生高能
射束,使這種高能射束沿著一定的方向傳播,用以打擊目標的定向能束武器,是隨著定向能技術發展而出現的一代新式武器。目前正在研究的有
強雷射武器、
粒子束武器和大功率微波射束武器等。定向能束武器可用以打擊高速飛行目標。尤其是把它設定到外層空間軌道上時,由於那裡沒有
大氣影響,射束傳輸效率高,位置優越,有可能把
洲際彈道飛彈消滅在飛行的初始階段。定向能束武器尚處於探索研究階段,其中以強雷射武器進展較快,已成功地進行了在地面和空中打
反坦克飛彈與
空空飛彈的試驗。今後,主要發展方向是研製用於戰略防禦的強雷射武器。一旦這種武器研製成功,將會給武器系統特別是戰略防禦系統帶來革命性變化,並對戰略戰術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