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地地飛彈是指從陸地發射打擊陸地目標的飛彈。最早的地對地飛彈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使用的V-1飛彈和
V-2飛彈。戰後美國和前蘇聯等國在此基礎上,研製了各種地對地戰術飛彈,以及中程、遠程和洲際地對地
戰略飛彈。地對地飛彈發展迅速,種類繁多,裝備數量大。其有多種分類方法:
1、按飛行彈道可分為地對地彈道飛彈和地對地巡航飛彈:
巡航飛彈也稱飛航式飛彈,是指飛彈的大部分航跡處於巡航狀態,用氣動升力支撐其重量,靠發動機推動力克服前進阻力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彈。它具有突防能力強、機動性能好、命中精度高、摧毀力強等優點。如果按照這一定義,除遠程巡航飛彈外,各種飛航式反艦飛彈和空地、空艦飛航式飛彈也屬於巡航飛彈。
彈道飛彈(ballistic missile)在
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的飛彈。其飛行彈道一般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主動段(又稱動力飛行段或助推段)是飛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制導系統作用下,從發射點起飛到火箭發動機關機時的飛行路徑;被動段包括自由飛行段和再入段,是飛彈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儀角作
慣性飛行,到彈頭起爆的路徑。
2、按射程可分為洲際、遠程、中程、近程地地飛彈:
按射程通常分為洲際彈道飛彈(大於8000公里)、遠程彈道飛彈(大於4000公里)、中程彈道飛彈(大於1000公里)和近程彈道飛彈(小於100公里)。
戰略飛彈 (strategic missile) 是指用於打擊戰略目標的飛彈。它是
戰略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通常攜帶核彈頭,戰略彈道飛彈
射程通常在1000公里以上,用於打擊政治和經濟中心、軍事和工業基地、核武器庫、交通樞紐等目標,以及攔截來襲戰略彈道飛彈。 戰略核飛彈是衡量一個國家戰略核力量和軍事科學技術綜合發展能力的主要標誌之一。
組成
地對地戰略飛彈是
戰略核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
地對地戰術飛彈是地面部隊的重要武器。地對地飛彈有的打擊地面固定目標,有的打擊地面活動目標;有的打擊地面面(軟)目標,有的打擊地面(地下)點(硬)目標;可採用地面、地下、固定、機動、垂直、水平、傾斜及自力、外力等多種發射方式。地對地飛彈與機載、
艦載飛彈相比,定位容易,地面上發射點的位置、發射方位和
重力異常等數據都可預先精確測定,能較好地保證飛彈初始瞄準的精度,但機動性和生存能力不及機載、艦載飛彈。地地飛彈射程有的近至幾十米,如地面發射的反坦克飛彈,有的遠達上萬千米,如地對地洲際
彈道飛彈。從
飛彈發射井發射的地對地
戰略彈道飛彈,由於陣地固定,平時易被對方偵察發現,其生存受到威脅。20世紀70年代,開始採取
抗核加固措施來提高在
核戰爭條件下的生存能力。
特點
地對地
戰略彈道飛彈通常攜帶單個或多個核彈頭,射程遠,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用於打擊各種戰略目標。
地對地戰術飛彈攜帶常規彈頭(戰鬥部)或核彈頭(核戰鬥部),尺寸小,質量輕,射程近,機動性好,可用汽車、火車、飛機、艦船運輸,陸地
機動發射,用於打擊戰役戰術目標。
各國發展歷程
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戰場上的武器裝備也在隨之而變化。為適應新的戰場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發展遠射程、大威力、高精度武器,特別是
地對地戰術飛彈系統。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裝備了地對地
戰術飛彈,其中第三世界國家中就有二十個國家部署了地對地戰術飛彈,有十幾個國家擁有研製、生產地對地戰術飛彈或飛彈部件的能力。尤其是在各國對戰術飛彈的發展研究進入了一個高潮。首先是許多國家都加快了發展速度。例如,
巴基斯坦的“哈特夫Ⅰ”、俄羅斯的SS-21“
金龜子B”、印度的“普里特維”SS-150、阿根廷的“阿里克林”和埃及的“普魯傑克特T”等地地戰術飛彈都是在這一、二年內開始裝備部隊的,另外還有十幾個新型號也都是在這兩年中首次列入研究計畫的,如韓國的KSR100、俄羅斯的SS-21“金龜子C”、印度的“普里特維”SS-350和伊朗的改型CSS-7等。
國外發展
一、美國
按
美蘇中導條約的要求,美國僅剩下的“長矛”戰術地地飛彈也已於是1991年開始逐漸被美國的“
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所取代。在
海灣戰爭中,“陸軍戰術飛彈”首次投入戰場使用。
它是美國現代化計畫中第一部裝備並投入戰場使用的縱深火力武器系統。它的最大特點是通過改進後的M270式多管火箭炮進行發射,節省了“長矛”飛彈原來的部隊費用。另外由於這種武器系統具有從偏高炮目
軸線性30°角發射飛彈的能力,因此可以防止炮位偵察雷達對彈道進行外推,有利於發射陣地的隱蔽,從而提高了飛彈系統的生存能力。美國新一代戰術
彈道飛彈ATACMS正在繼續進行的研製和改進項目主要是ATACMS-2和-2A飛彈,另外還有用於ATACMS發射的新型高
機動發射系統(HIMARS)、改進型
火控系統(IFCS)和改進的發射器
機械系統(ILMS)等。IFCS計畫於1996年完成硬、軟體研製,並在5月~8月進行3枚ATACMS飛彈的發射試驗;ATACMS-2型飛彈的智慧型反裝甲(BAT)彈頭已於是1996年進入飛行試驗階段。ATACMS包括-1、-1A、-2和-2A 4種改型,4種改型的推進和控制系統均相同,主要區別在於
制導系統和
戰鬥部的不同。ATACMS-1和-1A裝有殺傷人員、破壞裝備(AP
AM)子彈,其中-1採用雷射
陀螺慣性制導系統,-1A則增加了GPS輔助
制導裝置; -2和-2A裝置包括GPS在內的改進型制導系統,配有BAT子彈。ATACMS-1和-2為射程約150km的基本型,ATACMS-1A和-2A則為採用輕質量
彈頭的增程型,其射程超過300km。ATACMS-2型攜帶13個BAT子彈,BAT子彈彈長914.4mm,彈身直徑139.7mm,翼展914.4mm,彈重19.96kg;採用紅外和音響尋的器。對運動中的裝甲集群,每一BAT子彈直接命中一輛坦克或裝甲車。ATACMS-2A型裝載6個改進型(P3I)BAT子彈,該子彈將採用
毫米波或毫米波/紅外雙模尋的器,使其不僅可以攻擊靜止的裝甲集群目標,而且具有攻擊地地戰術
飛彈發射車(TEL)的能力。美國已經廣泛收集潛在的戰術
彈道飛彈TEL多頻譜紅外數據,並研究相應的TEL紅外圖象分類、鑑別算法。1996年BAT彈頭進行了4次飛機投放試驗,從1997年7月開始,進行了一系列BAT彈頭的工程研製飛行試驗,按計畫,1997年8月進行首次了ATACMS-2飛彈的滿載荷(13枚BAT子彈)拋撒試驗。美國海軍根據作戰能力擴大到淺海及沿岸戰區的需要,提出將ATACMS改型為一種海軍
戰術飛彈系統(NTACMS),用於從海上對地面的
火力支援。1995年論證了潛艇發射ATACMS飛彈的作戰方案,並進行了登入艦在海面發射ATACMS-1A飛彈試驗。1996年底,美國又成功地進行了艦載
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ATACMS的試驗,驗證了海軍艦上作戰系統發射該飛彈的能力。NTACMS最終將以MK-41艦上
垂直發射系統代替ATACMS所用的M 270傾斜式發射系統。
二、俄羅斯
同美國一樣,
中導條約後俄羅斯只剩下“飛毛腿B”和
SS-21“金龜子”兩種
戰術飛彈,但由於它們的射擊精度遠不能滿足現代戰場的需要,也逐漸被新研製的SS-21飛彈和新型“飛毛腿”飛彈所取代。俄羅斯尚公布新型“飛毛腿”的正式名稱,美國賦予它的代號是SS-X-26。由於北約的東擴俄羅斯將加速SS-X-26飛彈的研製,並可能在兩年內部署。1995年底到1996年初,俄羅斯SS-X-26飛彈進行了一系列飛行試驗,其首次飛行試驗是在1995年10月25日。西方軍事評論家推測,SS-X-26是在SS-23飛彈基礎上設計的新一代
固體飛彈,具有適應21世紀作戰需要的高命中精度、強突防能力和能採用多種常規彈頭等特點。SS-X-26飛彈長7.3m,彈體直徑0.92m,發射重量4600kg,彈頭重量415~700kg,最大射程300~500km,裝置在新型運輸—豎起—發射車上。SS-X-26可能採用了以下新技術:
SS-X-26飛彈的
彈頭較小,因此必須有非常高的命中精度,有報導稱SS-X-26的精度甚至超過
SS-21近程飛彈的精度(CEP<35m)。為了達到高命中精度,俄羅斯可能採用的精度
制導技術包括毫米波雷達主動末制導、利用GLONASS
全球定位系統衛星提供的末制導、改進的
慣性平台和
複合制導技術。飛彈在發射前將目標信息輸入彈頭內的計算機,機內儲有
地形圖,
高度表啟動以後,計算機開始搜尋其儲存的目標數據,同時
數字感測器針對每一個存儲的高度進行顯示對比,由裝在鼻錐部位的
光學感測器搜尋目標,並與計算機數據進行比較,一旦確定目標位置後,
導引頭隨即將其鎖定,並通過控制尾翼將彈頭引向目標,達到準確的命中精度。
3、子母彈技術SS-X-26非常可能裝備常規彈頭,如集束式子母
彈頭、燃料空氣彈頭、打擊加固工事的鑽地彈頭和反雷達的電磁波脈衝彈頭等。俄軍用以取代原型
SS-21“金龜子”飛彈的改進型SS-21飛彈共有兩種,一種為該國裝備,另一種供出口專用。該國SS-21飛彈可配用6種戰鬥部,除兩種核
戰鬥部外,還可配用高爆炸藥戰鬥部、空爆人員殺傷戰鬥、高爆電脈衝戰鬥部長對付戰場雷達或海軍雷達的反雷達尋的戰鬥部。供出口用的SS-21飛彈可配用兩種戰鬥部,一種是具有50 顆殺傷子彈的子母彈戰鬥部,另一種是高爆炸藥
破片殺傷戰鬥部。
三、 法國
法國地地
戰術飛彈裝備到軍一級,1974年開始裝備的五個“普魯東”準戰略
核飛彈團從1992年開始逐漸由法國新研製的“
哈德斯”飛彈取代,但這種取代並不是一對一的,原來的五個“普魯東”飛彈團由2個“哈德斯”飛彈團代替。一個是第15炮兵團,另一個是第3炮兵團。到1994年,“普魯東”飛彈已基本上全部退出現役。“哈德斯”飛彈的射程為460km,可配用
核裂變和強輻射
戰鬥部。法國原計畫裝備80~120枚“哈德斯”飛彈,但由於東西方局勢緩和,加上美國和俄羅斯取消部署在歐洲的戰術
核武器,所以法國於1992年5月底徹底決定中止生產“
哈德斯”短程
核飛彈。法國對“哈德斯”的使用原則是:只貯存,不再部署。
四、 印度
自80年代以來,印度就十分重視國產飛彈的研製和發展。他們認為飛彈是印度國土防空系統和對付外來威脅的有力武器。
海灣戰爭後,印度更加認識到飛彈 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顯加快了國產飛彈的研製與發展進程,並取得了重大成就。印度自行研製的SS-150“普里特維”
戰術飛彈已於1993年末裝備
印度陸軍,隨後SS-250“普里特維”飛彈也於1994年開始裝備部隊。SS-150“普里特維”飛彈是一種裝有兩級液體燃料發動機的彈道飛彈,射程為150km,
戰鬥部重500kg,經過改進後的SS-250“普里特維”飛彈戰鬥部重量被減為250kg,射程提高到250km。印度聲稱,這種飛彈的特點是速度快、精度高,而且它的殺傷威力比原蘇聯的“飛毛腿B”、美國的“長矛”或以色列的“傑里克Ⅱ”飛彈的殺傷力都大。
五、台灣
隨著台灣軍隊飛彈技術的不斷發展,飛彈將取代傳統式武器成為未來戰場的主宰,而且飛彈和反飛彈作戰將會成為未來海峽地區局部戰爭的獨立作戰方式,台灣通過引進美國和以色列等國的先進
軍事技術,現已具備了研製多種
戰術飛彈的能力,除在80年代裝備部隊的“青峰”地地戰術飛彈外,還先後製造了“雄風”系列艦載、岸基
反艦飛彈和“天弓”系列
地空飛彈。“青峰”地地戰術飛彈採用的是預貯式液體燃料發動機,射程為 120km。據說它與美國的MGM-52“長矛”飛彈相似,只是彈徑略大一些,達600mm,彈長7m,總重量1400kg,用
主動雷達制導。6. 朝鮮勞動-1飛彈是在
飛毛腿-B飛彈的技術基礎上由朝鮮自行研製的
中程彈道飛彈,該型號為單級液體推進,其推進劑質量比飛毛腿-B增加了近2倍,而
有效載荷質量僅為飛毛腿-B的一半,所以射程可以達到800~1000km。勞動-1飛彈的
制導控制系統與飛毛腿-B相似,採用3個
陀螺儀和4個空氣舵。1993年,勞動-1在進行生產型飛行試驗的準備。因為勞動-1所進行的技術改進比較簡單,近幾年內有可能部署。
國內發展
中國航天科技工業跟蹤
世界航天的風雨歷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躋身入世界先進行列,取得了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拼搏騰飛、屹立於世界的發展道路。
一、起步
上世紀50年代中期,
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發出“
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
周恩來總理組織制定了包括火箭技術在內的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1955年剛從國外回國不久的火箭專家
錢學森博士提出中國發展飛彈技術的建議。中央作出決策,在錢學森的主持下,集中30多名專家和100多名應屆大學生,組成最初的科研隊伍,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艱苦奮鬥,自力更生,開始攀登航天技術高峰。在
聶榮臻元帥的直接領導下,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飛彈研究機構———國防部五院宣告成立,開始利用蘇聯的援助,通過仿製,學習自行設計的本領。1960年8月,蘇聯單方面撕毀契約,下令召回全部在華的蘇聯專家,飛彈資料被帶走。由於絕大多數人沒有接觸過飛彈,對飛彈內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幾乎不了解,更談不上設計、研製飛彈了。面對巨大的困難,中國科技人員和工人發憤圖強,刻苦鑽研,突破了重重難關,取得了累累的碩果果。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地地飛彈“東風-1型飛彈”從東方
地平線上升起。它的發射試驗成功,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個轉折點。1964年6月29日,中國獨立研製的第一代中近程飛彈“
東風-2型飛彈”騰空飛起,沿著預定彈道飛行,命中目 標,揭開了中國飛彈、火箭、衛星發展的序幕。從這一天起,火箭騰空,衛星飛馳。6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剛剛起步的航天事業頻傳捷報:1966年中國飛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成功。1970年中國中程和中
遠程飛彈相繼完成飛行試驗。
二、發展
1971年中國洲際彈道飛彈首飛試驗基本成功,1977年中國對外宣布於1980年向太平洋海域試驗發射9000公里以上的遠程
運載火箭。1980年5月18日上午11時45分,隨著一聲山崩海嘯般的轟響,一枚巨型火箭拔地而起,劃破萬里長空,直飛南太平洋。經過30分鐘的飛行,遠在萬里之外的火箭落區傳來火箭準確濺落在預定海域的喜訊,中國遠程運載火箭全程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風雨歷程,凝聚了無數科技人員的心血,他們的辛勤付出換來的是祖國
國防力量的壯大,讓我們從對歷史的回顧中,表達對他們的無限敬意:東風-1型飛彈。中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地地戰略飛彈。是一種單級、採用液氧+
酒精等液體燃料的彈道飛彈,最大射程600公里。
1958年4月,中國開始對蘇聯提供的“P-2”教學飛彈一邊學習、一邊仿製,1960年11月5日發射成功。該飛彈沒有經過實戰部署。東風-2型(又稱CSS-1型)飛彈。中國獨立研製的第一代中近程地對地
戰略飛彈。是一種
機動發射,使用單級過
氧化氫+酒精液體燃料火箭、全慣性制導系統,彈重29.8噸,可載一枚2萬噸當量
核彈頭的
彈道飛彈,1964年6月29日試驗成功,射程1300-1500公里。開發目的是擁有打擊
倭國國土的能力。該型飛彈於1966年開始部署,是中國第一種正式裝備部隊的彈道飛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以東風-2型攜載第一枚核子彈頭從甘肅省
雙城子基地發射,飛彈在新疆
羅布泊爆炸成功。東風-3型(又稱CSS-2型)飛彈。完全由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中程地地
戰略飛彈。是一種
機動發射,使用單級硝酸+偏二甲基液體燃料火箭,彈重64噸,可攜帶100-300萬噸當量核彈頭的
中程彈道飛彈,1964年4月開始研製,1966年12月26日首次試飛,最大射程2800-3500公里,可覆蓋
菲律賓的美軍基地,一說是1969年開始
服役,一說是1971年5月正式服役。改進後的型號可攜帶當量5-10萬噸的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分別攻擊不同的目標。東風-4型(又稱CSS-3型)飛彈。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中遠程地地戰略飛彈。是一種
機動發射,使用兩級
液氫燃料火箭、捷聯式全補償
慣性制導系統,彈重82噸,可攜帶一枚100-300萬噸當量
核彈頭的中遠程
彈道飛彈。該型飛彈1965年3月開始研製,1970年1月30日試射成功,射程7000-10000公里,可覆蓋
關島的美軍基地、
莫斯科及其他蘇聯西部城市,1977年正式裝備部隊。其研製過程中,實現了諸如發動機可靠性、級間連線和分離、
耐高溫材料性能、飛彈姿態控制、遠程
制導精度、彈頭再入等的一系列技術突破。東風-5型(又稱CSS-4型)飛彈。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洲際地地戰略飛彈。是一種井下發射,使用兩級液體燃料火箭、慣性三軸靜壓氣浮陀螺+空間計算機制導,彈重183噸,可攜帶300-400萬噸當量
熱核彈頭的
洲際彈道飛彈。該型飛彈1965年開始規劃,1966年5月開始總體方案設計,1970年春在北京市11個工業局、5個區、6個大專院校以及中央12個部和民航在京的所屬工廠共116個單位的支持下開始科研生產大協作,1970年6月完成技術設計,1971年3月完成第一枚遙測彈各種試驗和總裝,1971年9月10日進行了第一次飛行試驗,基本成功。直到1977年中國才對外宣布於1980年向太平洋海域試驗發射9000公里以上的遠程運載火箭(洲際飛彈何時發射試驗一般帶有政治原因)。1978-1979年,中國連續7次進行多種彈道與不同發射方式的飛行試驗,全面考核了飛彈的性能。1980年5月18日,
洲際飛彈首次向預定的太平洋海域進行了全程發射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恰為自衛反擊戰時期)。該型飛彈射程12000-15000公里,可以覆蓋全球,打擊美國本土的任何區域。改進後的型號可攜帶10個以上的分導多彈頭重返大氣層,分別攻擊不同的目標,具有相當大的摧毀能力,是中國震懾美國的主
要戰略武器。
巨浪-1(又稱CSS-N-3)潛射
彈道飛彈。中國第一種使用
固體燃料的中程潛地
戰略飛彈,裝備於夏級(092)
戰略核潛艇垂直發射裝置內。1967年3月,國防科委正式下達潛射固體飛彈的研製任務。1968年,飛彈研製工作進入技術攻關和分系統研製試驗階段。1970年1月1日,經
周恩來總理批准,四院四部遷到北京,劃歸七機部一院建制,同時從一院抽調了幾十名技術幹部到四部,並任命控制系統專家
黃緯祿為
潛地飛彈總設計師,極大增強了
潛射飛彈的研製力量。由於不詳的原因,該飛彈一直到1981年6月才報導取得地面發射台發射試驗的成功,1982年1月取得發射筒發射試驗的成功,1982年10月由高爾夫級傳統動力
彈道飛彈潛艇水下發射成功。
之後又一直推遲到1988年9月15日,才由
核潛艇水下發射成功。但從其陸基衍生型東風-21飛彈系統的研製時間來看,該飛彈系統的彈體應在1978年前就已研製完成。
巨浪-1是一種使用兩級固體燃料火箭、慣性陀螺+
彈載計算機制導,彈重14.7噸,可攜帶一枚20-100萬噸當量核彈頭
中程彈道飛彈,射程1700-2700公里。每艘夏級潛艇上配置兩列合計12枚巨浪-1飛彈,其大小與性能與美國早期
北極星相當。東風-21(DF-21/CSS-5)。由巨浪-1
潛射飛彈衍生出的陸基型中程地地
戰略飛彈,又稱為“巨浪上岸”。是一種
機動發射,使用兩級固體
聚硫橡膠燃料火箭、三軸靜壓氣浮陀螺
積分儀+彈載計算機制導,彈重14.7噸,可攜帶一枚20-50萬噸當量
核彈頭的中程彈道飛彈,射程1700-2700公里。東風-21飛彈系統1978年以
巨浪-1飛彈系統的彈體為基礎(故飛彈的研製時間應是1967年3月-1978年前),發展陸基運輸和發射裝置,直到1985年5月方首試成功,1987年
服役。
發展趨勢
1. 採用多種手段,提高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對地地
戰術飛彈,特別是對
常規飛彈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人曾作過計算,如果是飛彈的精度提高一倍,其
戰鬥部的威力就可提高8倍。所以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提高地地戰術飛彈的命中精度,且新裝備的戰術飛彈較之以前老式型號飛彈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命中精度高。如法國的“
哈德斯”命中精度比“普魯東”提高了50~200m。美軍的“
陸軍戰術飛彈系統”的精度也比“長矛”飛彈提高了3~4倍,飛彈的
圓機率偏差僅為50m。
海灣戰爭後,美國開始研製改進型“陸軍戰術飛彈”,其中一項重大改革就是計畫為飛彈配用一種全球
定位系統接收機,以達到更高的精度。俄羅斯公開的新型“飛毛腿”飛彈即“飛毛腿B2”型也是一種高精度飛彈,它所採用的是先進的信息處理手段。另外,從俄羅斯
SS-21飛彈的發展過程也不難看出,提高飛彈的命中精度是今後發展地地
戰術飛彈的又一主要趨勢。至今為止,俄羅斯已為SS-21飛彈研製了三種型號的飛彈,即原型、改型和最新型號。雖然這三種型號飛彈的射程一個比一個遠,但精度卻一個比一個更高。據說最新型號SS-21飛彈的射已達185km,其精度則小於30m。
海灣戰爭的經驗告訴我們,地地戰術飛彈如果沒有準確的命中精度,就不能將它的威懾作用轉化為巨大而有效的殺傷破壞能力,就不能真正成為殺手鐧。
海灣戰爭中,
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或“
海珊”飛彈,雖然85%左右自毀或遭到攔截,但仍然有15%的飛彈沒有自毀或遭攔截,如果這15%的飛彈都能準確地命中攻擊的目標,肯定會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但是,由於該飛彈的
制導精度太低,這15%的飛彈大部分都未擊中預定的目標,都未起到預定的作戰效果。因此,提高地地
戰術飛彈的命中精度將成為地地戰術飛彈今後發展的重點。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地地戰術飛彈的突防問題。如果說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飛毛腿”、“海珊”飛彈
給多國部隊造成的威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么美國的“愛國者”飛彈攔截“海珊”飛彈的情景給人留下的印象也同樣是深刻的。儘管“愛國者”飛彈的攔截機率並沒有國外吹噓的那么高(達85%以上),據美國國防部專家們戰後分析,“愛國者”飛彈實際上只成功地攔截了一枚“
海珊”飛彈,其餘的都是因為“海珊”飛彈本身設計不合理,再入時自己爆炸的。但是,地地戰術飛彈畢竟是可以攔截的,這一事實已引起各國政府和專家的高度重視。美國在戰後,立即把戰略防禦的重點調整到對地地
戰術飛彈的防禦方向,並制定了各種防禦方案和用於防禦地地戰術飛彈的飛彈發展計畫,譬如發展“愛國者”飛彈的第三階段改進型,即“愛國者II”PAC-3飛彈;加速與以色列聯合發展“箭”式反飛彈飛彈等。英國、法國等也都開始了防地地戰術飛彈的技術和武器的發展計畫。
世界上大約有13個國家(地區)在研製反地地戰術
彈道飛彈的武器(反導
地空飛彈、
雷射武器和超高速炮)。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戰爭中地地戰術飛彈遭攔截的機率將大大增加。這樣就迫使人們考慮,要使地地戰術飛彈在未來的戰爭中繼續發揮它殺手鐧的作用必須要採取突防措施,提高其突防能力。各國現役中的地地戰術飛彈,除美國新裝備的“
陸軍戰術飛彈”採用子彈藥帶制導的集束式子母彈頭有較好的突防能力外,都未採取任何突防措施,所以採取突防措施,提高突防能力將 是今後改進或新發展的地地
戰術飛彈發展的重要趨勢。
2. 提高機動性、隱蔽性,縮短反應時間提高飛彈的機動性、隱蔽性,以提高飛彈的戰場自下而上的能力。在裝備有地地
戰術飛彈的國家中,除美國、俄羅斯和法國陸軍裝備的地地戰術飛彈採用全
機動發射方式外,不少裝備第二代地地戰術飛彈的國家都採用固定陣地或預先準備的陣地發射與機動發射相結合的發射方式,譬如
伊拉克的“飛毛腿”或“
海珊”飛彈就是採用後一種發射方式。
海灣戰爭的經驗告訴我們,地地戰術飛彈在現代化戰爭條件下採用固定陣地或預先準備的陣地發射方式是不可取的。海灣戰爭中,在多國部隊空中地毯式的轟炸下,伊拉克固定的和預先準備的“
飛毛腿”飛彈陣地很快就全部被摧毀。而隱蔽、機動發射的“飛毛腿”飛彈及其發射系統大部分都保留下來,並能在戰爭的全過程中不時地向以色列和
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國家發起攻擊,直至戰爭結束,機動的“飛毛腿”飛彈系統也沒有全部被摧毀。
因此,機動、隱蔽的發射方式將是提高地地
戰術飛彈在現在和將來戰場上生存能力的最佳方案,它將被各國陸軍所接受和採用,這也必將促使地地戰術飛彈系統向更簡化、更機動的方向發展。能在需要的地域及時對付各種事變、必要時可以深入敵人領土縱深展開常規反進行作戰、要求戰術飛彈具有高度的機動能力和儘量縮短反應時間,以適應地面部隊快速機動作戰的需要。任何一種飛彈系統地面設備的組成,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飛彈,發動機類型和
制導系統等因素。地面設備的完善程度對飛彈系統的戰鬥準備、特別是對機動性有很大影響。未來的戰術飛彈趨向於採用便於
機動發射的
固體火箭發動機,由一輛自行式多功能車完成運輸、測試、發射等任務。武器系統的指揮、控制、瞄準和發射實現自動化,縮短反應時間。
3. 飛彈與現代化的偵察、指揮和通信手段相結合:地地
戰術飛彈與先進的目標偵察系統和自動化射擊指揮系統網路結合起來,成為實時或近於實時的攻擊系統,可以大大提高戰術飛彈的作戰效果。在
海灣戰爭中,美軍利用空間衛星、機載偵察與指揮控制系統與地面偵察與指揮系統組成了不同級別的戰略與戰術
C3I網路,通過C3I網路系統,
戰場指揮官可隨時了解敵軍的戰略、戰術目標情況,使戰場上武器的攻擊精度和反應速度大幅度提高。與此相比,
伊拉克軍隊由於
C3I系統不健全、質量差,致使各級部隊敵我情況不明、指揮失靈、通信中斷、行動嚴重失控,處處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由此不難看出,即使擁有大量的兵力和武器,如果不與先進的偵察、指揮與通信手段相結合,最終也難以發揮其作用,這一點在海灣戰爭結束後已經引起了許多國家高度重視。
4. 發展多種戰鬥部,突出發展先進的子母彈戰鬥部為了提高地地戰術飛彈的作戰能力,各國在研製新一代地地戰術飛彈時都將戰鬥部作為發展的重點,並努力為研製的飛彈配用多種戰鬥部。根據現代戰場大規模集群裝甲作戰的特點。戰術飛彈戰鬥部的發展重點將是
子母彈戰鬥部,其中包括雙用途子母彈戰鬥部、反裝甲車輛戰鬥部和反坦克布雷戰鬥部等。如美國計畫為“
陸軍戰術飛彈”配用的5種戰鬥部,即反裝甲型、反硬目標型、反跑道型、布雷型和美軍裝備的雙用途型幾乎都是子母彈型戰鬥部。另外,俄羅斯的改進型
SS-21飛彈同樣也可以配用多種戰鬥部,其中包括
核戰斗部,據說可能還要將一種新研製出來的SPBE-D感測器引爆子彈用於SS-21戰術飛彈的反裝甲子母彈
戰鬥部,用以攻擊裝甲集群目標。
研究難點
彈道飛彈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突防技術落後於反導技術,因此,突防技術的迅速突破是提高彈道飛彈生存能力重要手段.該文研究一種由機動變軌技術演化而來的跳躍式彈道技術.從延緩飛彈防禦系統的早期預警時間著手,將傳統彈道飛彈的拋物線彈道中段設計成有多個波峰的跳躍式彈道,使得探測系統在飛彈再入
大氣層之前,很難準確探測和計算飛彈的落點,使得防禦系統防不勝防,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彈道飛彈的突防能力.以美國
潘興Ⅱ飛彈為原型,增加可兩次點火的末級發動機,改裝成具有跳躍能力的地地彈道飛彈;首先,根據任務需求,建立了飛彈的氣動模型,並建立了彈頭再入時高超聲速氣動模型;其次,建立了
飛彈推進系統模型,前兩級採用了
固體火箭發動機,第三級採用了固—液組合
火箭發動機,並在總體方案要求下,對發動機噴管和外形進行了設計;第三部分,建立了飛彈
質點彈道模型,設計了一條跳躍式彈道,並對跳躍式彈道進行了最佳化設計;最後,對飛彈進行了突防能力分析,從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跳躍式彈道的突防能力比常規的拋物線彈道要強。
型號舉例
BP-12A地對地飛彈
BP-12A可以對上百公里外的地面目標發起攻擊,而體型相對小巧的是神鷹-400制導火箭彈,它可以對大面積的暴露目標進行毀滅性的打擊。而除了毀滅性的打擊,有些地方還需要進行精確打擊,這就需要我身後這輛飛彈車,通過配備不同的彈藥所形成的地對地飛彈系統。
B610飛彈
B610飛彈又稱M-7/CSS-8/8610,是用HQ-2地空飛彈改的戰術地地飛彈,射程50~150 km,彈頭為190或250 kg高爆戰鬥部,彈重2.65噸,彈長10.8米。
80年代兩伊戰爭時,伊拉克使用飛毛腿B飛彈攻擊伊朗,伊朗尋求可用於還擊的地地飛彈,從利比亞和敘利亞購買了飛毛腿B飛彈,從朝鮮購買了火星5飛彈(仿製的飛毛腿B)。1986年伊朗與中國簽署2億多美元的契約,訂購200枚M-7飛彈,3年後開始交付。然而由於兩伊戰爭1988年結束,M-7飛彈並未投入實戰。儘管M-7飛彈的射程只有飛毛腿B的一半,但其打擊精度(標稱50~100 m,實際打靶有十幾米的記錄)遠遠高于飛毛腿(標稱500 m,實際使用為1~2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