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兵器(古代冷兵器)

中國古代兵器(古代冷兵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鞭、、錘、叉、、戈。 而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

短兵器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一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長兵器 武林中最常見的長兵器是槍、棍、大刀三種。 索擊類暗器有繩鏢、流星錘狼牙錘、龍鬚鉤、飛爪、軟鞭、錦套索、鐵蓮花等。

古兵器從漢代以後大都以灌鋼與百練鋼為鍛造兵刃的主要方法,其質地主要為中碳鋼與高碳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兵器
  • 代表1:十八種兵器
  • 代表2:弓
  • 代表3:短兵器
歷史起源,冷兵器歷史,前期,青銅的使用,青銅刀劍發展,吳越的名劍,秦朝的長劍,鐵劍取代青銅,中期,劍的沒落,環首鐵刀,西域民族的刀,後期,龍泉劍,清刀,大刀隊與日本刀,外觀處理技術,裝飾工藝,古代兵器,短兵器,長兵器,暗器,古代名器,

歷史起源

一般來講,中國古代兵器是指在中國古代從史前時期直到清朝末年,也就是1840年鴉片戰爭為止這個歷史階段裡面,中國古代軍隊、民間使用的各種兵器和總的裝備情況。中外研究古代兵器都把火藥用於兵器作為一個歷史的分期階段,即在火藥發明以前,軍隊里使用的兵器我們稱它為冷兵器。火藥發明以後,出現了火藥製作的兵器,就是火器。這時候是冷兵器和火器並用時期。中國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史前時期,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
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
開始青銅冶鑄後,這時候兵器的主要材質就開始變成了青銅的。這個時期的兵器為青銅時代的兵器。人們懂得了金屬的冶煉後,這時候軍隊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質也改為鋼鐵做的了,就進入了鐵器時代的兵器。
到了北宋時期,火藥開始用於兵器。中國是火藥的故鄉,中國的軍隊是最早使用火藥武器的軍隊。在北宋的《武經總要》裡邊講了三種配方,即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火炮火藥法。當時用火藥做成了用拋石機發射的炮彈,拋石機最早的使用,就是炮的出現可能在東周晚期。
南宋時候出現了竹筒火器,陳規的《守城錄》裡面講到,開始用竹筒,裡邊放上火藥能夠往外噴火,或者能燒傷敵人。還有就是把長矛下邊安上一個藥筒,也可以噴火,當時也叫火槍。就是說開始出現管形的火器,這是出現最早的火器。
火藥傳到西方以後,有一個極大的發展。所以當時荷蘭、西班牙這些商船到了中國,帶來了當時西方先進的槍炮過來,明軍開始引進西方的槍炮的製作技術。鴉片戰爭以後,清朝開始練新兵,袁世凱練新兵等等,開始引進新的西方的槍械以後,中國古代兵器的歷史就結束了。

冷兵器歷史

人類社會的發展初期,工具和兵器是不可分的,隨著社會的複雜化以及工藝的進步,工具很自然地因用途的不同而有了形形色色的改變,兵器於是在此時產生了較為明確的定義;它與獵具、工具所不同的是:兵器專門意指人與人武力鬥爭的器具,扮演著令人又敬又怕的矛盾角色,千載之下,常生“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感嘆。到目前為止,人類似乎仍脫離不了戰爭,古代的刀劍卻已然脫離了戰場(軍用刀除外),儘管如此,與生俱來的狩獵本能,仍使我們對刀劍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情,或許,這也是尊崇古人生命力的一種表現吧,促使我們不時回顧,並從中得到啟發。為了與後來的槍炮火箭等產生熱能的火器有所區分,一般將兵器分為分熱兵器和冷兵器兩種,本文只針對冷兵器-特別是刀和劍的部份來加以簡單的介紹,並將中國古代刀劍的發展大略區分為三個階段。

前期

殷商之前,由於史料及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型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仍少有了解,因此直至目前為止的研究一般均以殷商為起點,並將我國早期的戰爭型態分為車戰、步戰與騎戰三個過程,春秋中期之前以車戰為主,戰國時期則以步戰代之,秦至漢初逐漸轉為以騎兵主導戰場;從對戰爭型態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刀劍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對刀劍的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商朝的步兵單位采十進位制,稱“什”(戰車甲士則以三人為一單位),此制延續至周初,之後以五人為一基本的編制單位,稱“伍”,每五個“伍”(即二十五人)形成一個方陣,稱“兩”,“兩”即是最基本的戰術編組,在每一伍中,成員彼此熟悉,平時一起下田勞動,戰時互相呼應支援,這是生死與共的緊密關係,也形成了軍隊牢不可破的基礎。伍並不單憑個人的技藝或體能,它是一個組織化的武裝力量,個人發揮手中兵器的最大效能,而達到最高的整體戰力;按“司馬法”所言:“長以衛短,短以救長”,短兵在前,長兵在後,分別是:戈手、戟手、矛手、殳手、弓手,其中戈和戟、矛和殳是可以互換的,前四人所持的兵器足以互相支援,戈最短而殳最長,最後的弓手以前四人為縱深,可以不斷地以箭射遠,同時指揮全伍,這些步卒根據現有的戰國圖案,是都佩有銅劍的,可在近身肉搏時用以刺殺敵人。

青銅的使用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期,在中國也不例外;由於銅加入了鉛和錫之後形成青銅合金,硬度高而熔點低,容易加工,逐漸取代了石器,人類的工具從此進入以金屬為主要素材的階段。依據<考工記>的記載,戰國時期的工匠以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能充分的掌握冶煉青銅的技術,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銅與鉛、錫比例也有所不同,“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齊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齊金而錫居二,謂之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斧斤、戈戟要求一定的硬度與韌度,而大刃則硬度更高,但韌度稍差一些,上所提出的比例,經過現代科學的驗證,是相當正確的。還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青銅器氧化後常常在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氧化層,對器體反倒有保護的功用,雖經千年的埋藏,仍大致完好;而鐵器除了極少數經過表面處理的,往往鏽蝕殆盡,使得我們在考證出土的文物時相當困難,這是如今對唐宋兵器的了解遠不如戰國兵器的原因。

青銅刀劍發展

青銅的特點是硬而脆,利切削而不利砍劈,從出土的實物中可以證明早期已有短的削刀,造型頗為原始,單刃曲背,若作為攻擊性武器的話,恐怕稍嫌單薄脆弱了些,事實上,當時的刀作為切削工具的作用可能還大於護身,真正作為兵器的,應該是長於刺擊的劍。早期的青銅劍約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僅長十餘公分,直脊雙刃,劍身扁闊,柄以木片夾束,亦無劍格,而後發展出固定的形制,除了兩段收束的劍身外,並有了格、莖、箍、首的完整握柄,長度在四十公分之內,劍柄以絲麻筋皮等物纏繞,方便持握,主要以木作鞘;在未來的千年間,這種劍的造型逐步邁向成熟,並作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躍於戰場上。青銅劍的盛行與中國古代戰爭的形態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商代到春秋之時,正式的戰爭以車戰為主,接戰的範圍、迴旋的空間較大,因此戰車上的“士”較常用的武是戈或矛,劍只在近戰或肉搏時使用,而劍能刺能砍、兩面開刃的特點以當時的條件來說,的確具有優勢,隨著鍛冶技術的發展,劍的長度逐漸增長到五、六十公分,進入了第一個高峰期。

吳越的名劍

春秋時期,互為世仇的吳越兩國卻同以鑄劍精良聞名於當世,我們由現存的實物可以充分證明此點,其技術之精湛、工藝之華美,可稱舉世無匹,尤其是劍身的表面處理,不但具有神秘華麗的花紋,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鋒銳如新,這種處理技術至今仍然是個謎。此時,鋼鐵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或許對於青銅兵器的鍛冶技術已累積了足夠的知識,又或許摺疊鋼的技術本來就承襲自打造青銅兵器的經驗,無論如何,這個時期的鋼鐵兵器,其水準的確領先了全世界一大截,著名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干將等人,煉就一批千古名劍:干將、莫邪、湛盧、巨闕、純鉤、龍淵、太阿、工布、魚腸等,即使實物不存,它們的赫赫威名仍令我們心馳神往;‘吳越春秋’中記載薛燭評純鉤劍:“光乎如屈陽之華,沉沉如如芙蓉始生於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劍“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劍“文若流水不絕”,以及:龜文、縵理、列星、溢水、冰釋、高山、深淵、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均是指劍身上的摺疊花紋而言,當我們看到古代刀劍上的花紋時,才能體會古人所言實非虛語。

秦朝的長劍

戰國後期的秦國已經是青銅劍、鐵劍並用,同時劍的型制也有變化,長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劍身狹長,表面經過仔細地研磨,並有一層鉻鹽氧化物,顯現著烏黑的光澤,能防蝕防鏽,陝西秦墓出土的諸多長劍幾乎有如新制,而其他兵器如:鈹、矛、殳、鏃等也都是套用此法。這種長度的青銅劍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由於青銅硬而脆的性質,過長的劍極易折斷,因此劍的長度歷來是受到限制的,秦代的長劍硬度一如經過處理的中碳鋼,卻能具有這種長度,出土之後頗令人不敢置信,經過學者的研究,發現其劍身有規律地作多段的收束,劍身寬度逐段變窄,而厚度則作比例性的加大,使其物理性能達到非常完美的地步,據說兵馬俑出土時有過大量碎片壓住青銅長劍的實例,移開碎片後,長劍立即反彈恢復原狀,可見這種青銅劍韌性之優良;此時可說是青銅兵器的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高峰。

鐵劍取代青銅

鋼鐵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為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漢末年時,鋼鐵兵器幾已完全取代了青銅,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數百年的交替期間,同時也是青銅兵器的發展巔峰,無論長度、硬度、韌度,在歷史舞台上展現其最後的燦爛風華。

中期

秦朝統一六國,其軍容之壯盛、裝備之優良,從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以強大的軍力、高度的機動性,控制著越來越龐大的帝國。

劍的沒落

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功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單手施力的長劍固然仍能直刺敵人,予以重創,但衝力之大也足可把騎兵拉下馬來,陷入挨打的困境,因此,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特重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代末期完全退出戰場,但是它的象徵意義卻從未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褪過色,甚至還結合了道家的神秘色彩,被蓋上一層玄之又玄的厚厚面紗。這個時期的長劍常以玉石為裝具,千年之後,長劍已朽,玉劍飾卻已其精美的質地與紋飾為人珍愛,成為玉器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品目;除此之外,劍術也一直受到重視,不論王公貴族、武林豪俠,仍然喜歡練劍、佩劍,我們可以說:劍雖然在戰場上沒落了,但在民間它始終保有王者的地位。

環首鐵刀

這種在西漢時期發展的新兵直身而單刃,劍首成扁圓的環形,一般稱之為“環首鐵刀”,沒有明顯的劍格,柄以木片夾束,再緊縛粗繩,因長於砍劈而迅速地取代長劍,也由於需求量大增,漢武帝時在全國各地設立鐵官,專管鐵器生產,而冶煉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東漢時使用百鏈鋼和局部淬火的技術,使之更加強韌鋒利,隨著漢朝對四方的經略,東及日本、西達西域,可說威名遠播,這種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日本對環首鐵刀全盤接收,並著手仿製,對後來日本刀的發展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至今仍保有不少實物可茲證明。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雙附耳式的佩系法,改變了配刀的方式,這種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另外,此時也發展出新的刀型,刀身略彎,刀尖前銳後斜,更適於劈砍,其形制與後世的刀型已十分接近。

西域民族的刀

這個時期是一個十分開放的時代,各民族交流頻繁,中亞的“大馬士革鋼”(又稱為“烏茲鋼”)經由絲路在此時傳入,這種烏茲鋼並非一般的摺疊鋼,呈現著特殊的細碎花紋,製作方法至今成謎,自古以來,得之者視若至寶,它的鋒利、強韌、耐蝕直可傲視古今;唐代與西域的關係極其密切,取得這種寶刀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知是否取得這種技術?當時波斯、大食人來華者頗眾,其中可有能匠?又或者彼國視為密技、不許外傳,然而中唐時與大食的征戰,也有可能俘獲亦未可知?凡此種種,有待未來專家學者的研究。

後期

五代至宋之間,新的戰爭型態又蘊釀成形,由於火藥的發明與使用,熱兵器登上了歷史舞台,這是宋代戰爭的一大特點,此時的騎兵戰力相當有限,主要以步戰、城池攻防戰與水戰為多,在短柄兵器上,則吸收了西北少數民族的風格,形式龐雜,有鞭、棒、錘等,在接戰時配合長刀使用,以破解敵軍的鐵甲,而長刀也變化為刀身微曲、刀頭較寬、厚脊薄刃、並帶有護手的型式,堅重有力,從出土的少數宋刀得知,此時也運用了純熟的夾鋼技術。在長柄的兵器方面,則有大刀、戟、斧、鉤、錘等,可說無奇不有,這些都是為了戰術上的需要而製作的;軍中以很少用劍,只作為軍官的佩飾,短刃厚脊鈍鋒,樣式重拙,不利擊刺,顯然象徵多於實用。
蒙古與阿拉伯的交會
元朝雖是橫跨歐亞的大帝國,但流傳下來的兵器實物卻非常的少,蒙古軍長於騎戰,人人馬術嫻熟,行動飄忽而快捷,使用利於砍削的馬刀或腰刀是很合理的,同時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以如此強大的軍事隊伍而言,其兵器的質量必有可觀;文獻中曾記載蒙古軍征服阿拉伯時,曾擄掠當地的能工巧匠隨軍征戰,以當時“大馬士革鋼”冶煉技術之精湛,其兵器之形制、製作工藝等,必定因此有所改良或提升。另一個旁證是:其他的文獻也提及,女真興起之時,因與蒙古諦盟,獲得蒙古的協助,兵器的製作技術遂得以大幅進展;以蒙古在明代的不振,卻能以精良的技術支援女真,說是元朝所遺是相當可能的,此點相信在未來必可由考古實物得到佐證。
戚家刀與抗倭戰爭
明代的火器發展已漸成熟,遠射的火炮已基本上取代了炮與床弩,但單兵使用的火器如鳥銃等,因裝填費時,未至完全實用的程度,所以刀、矛、弓箭等傳統兵器仍為步兵之基本裝備,並因倭寇的侵擾而有重大的變革。當時的軍隊在接戰倭寇,時手中的兵器常遭精良的日本刀磕折,死傷極重,爾後發展出厚背砍刀相抗,雖不再易斷,但一經正面砍架,刃口常翻卷,甚至不能傷敵,況且器又沉重,遠不如日本刀的靈動沉猛;為長久之計,抗倭名將戚繼光遂上書建議,向日本政府訂製軍刀一批,其形制基本上是中國式的,但製法卻是日本風格,這批為數數千的中日混血軍刀在戰場上有優異的表現,戚繼光於是以此進行仿製與改良,稱“戚家刀”,刀形狹長,具有優美彎弧,護手與刃的相接處裝有吞口,面長背短,可增加刀的強度,清代腰刀一度保留了這個特點。日本刀的影響還顯現在另一種長刀上,這種刀長約二米,具有長柄,以利雙手握持,頗似苗刀,由步兵使用,殺傷力極大。

龍泉劍

雖然劍在戰場上已無用武之地,但正式場合仍以佩劍為主,民間亦多習練劍術者,即使文弱書生,也總喜歡在書房掛上一把長劍,以示文武雙全,道教更以之為法器,配合穿鑿附會的傳說,使得劍的本色一時竟模糊起來,充斥著許多不具實用性能的劍器,至今仍數常見,以浙江龍泉出產最多;龍泉於明清兩代均以制刀劍聞名,因用料精良、製作嚴謹而享有聲譽,最盛時,僅此一地,刀劍號竟達數十家之多,爾後以需求日盛,力求大量生產,而識貨者日少,所作徒具劍形,淪為壁上裝飾,技藝遂日漸中落,就我們常見的龍泉七星寶劍,少有佳作,即是此理。

清刀

清代的制式軍刀包括了:順刀、窩刀、札刀、朴刀、斬馬刀等;順刀為直刃,有些類似蒙古或西藏的解手刀;窩刀方頭方尾、髹綠漆,是最常見的清刀式樣;朴刀又稱大刀或砍刀,民間亦常見到,斬馬刀似朴刀而柄長,殺傷力強;這幾種刀一般尚稱精良,佳者刃身可見細密的摺疊紋路。乾隆曾四次命內務府造辨處成批的御用刀劍,裝具非常華麗,除了金銀玉石之外,鞘為紅、綠二色之鮫魚皮,或以金桃樹皮拼成“人”字圖案,並標有名稱、編號、年款,展現了當時工藝的極致,經常出現在大閱等重大的典禮中,堪稱清代兵器中的瑰寶,現藏北京故宮。從現有的乾隆寶刀、遏必隆刀等貴族用刀中,可以從握把、刃弧,看出濃厚的阿拉伯風格,更有直接以西藏名刀進獻者。至於民間的刀型更是多樣,只單刀一種,就有腰刀、柳葉刀、雁翎刀、厚背砍刀等形式,裝具之佳者多有雕鏤,除牡丹、葵花等草葉圖案外,並有蟠螭、龍、鳳、狻猊等瑞獸的造型,刃背飾以竹節、八卦紋,血槽亦多有變化;另外,幫會使用的兵器,式樣更是無其不有,難以一一敘述,有些在刃身上還錯有代表幫會的隱晦圖文。

大刀隊與日本刀

八年抗戰時,重演明代的歷史,組織了大刀隊與日本刀相抗衡,寫下現代始上特殊的一頁;其刃身無異厚背砍刀,柄稍長以利雙手施為,柄首有環,使用起來勢沉力猛,勇悍無比,日人不敢小覷,這也是中國傳統刀械用於戰爭的最後一個例子。

外觀處理技術

三千年來,在中國古代刀劍的發展過程中,有一些關鍵是必須提出來的,它們代表著此段文化史的精萃,也代表著傲世的文明成就。
青銅劍的表面處理
這部份又可分為烏黑亮澤的防鏽層與規則的表面暗紋兩種,其製作方法仍是千古之謎;防鏽層是一種鉻鹽氧化物,厚度僅十微米左右,在西方直至二十世紀才掌握它的技術;平面暗紋或呈菱形格狀、或象火焰,至今所知並無重複者,構思巧妙、華美絕倫,在世界兵器史上無出其右,可說超絕古今。金屬的摺疊不論青銅、鋼鐵,我國的金屬摺疊技術在東周已相當成熟,領先阿拉伯、日本近千年,這種技術巧妙地克服了同時保持刀劍硬度和韌度的矛盾,使剛柔並濟,因此沿用至今;由於反覆捶打,紋理十分細密,不經研磨拋光,一般難以看出,加以年久失護,往往鏽蝕,所以在得到古刀劍時,通常須要適當的處理,使之回復原貌,同時,也有助於了解刃體的鏽蝕狀況,以便去除腐蝕性的銹斑,否則遲早銹穿刃體,無藥可就,這是收藏者不可不知的。

裝飾工藝

刀劍既然長久以來一直是兵器或武力的代表,小至個人的健身護體,大至國家的宣威致勝,無不以之為基礎,因此人們在其上施以巧藝,或增進其功能,或裝飾其外表,以下是常用的工藝:錯金、鎏金、包金、鑲嵌、髹、失蠟法(或稱脫蠟法)中國古代鋼鐵冷兵器之審美
一件兵器,除去所包含的政治、經濟等研究要素外,其中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是我們所最為關注的。兵器的使用價值以外,其藝術、文化含量是我們研究的最主要課題。一件兵器就是一件藝術作品,談到藝術便離不開審美,而審美則需要標準。我們的收藏與研究的內容便是它的“美”及美的含量。那么,一件兵器具備哪些要素才值得收藏與研究呢?換言之,什麼樣的兵器是美的,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呢?下面我們簡述如下:
一、 藝術價值:
1、外在方面:包含兵器造型的姿態美,尺寸的長短、重量的大小、血槽開制的規矩程度、鏽蝕程度、有無雕刻、鑲嵌、金銀錯等工藝及工藝水準高低。
2、內在方面:鍛造花紋的美感、規律性、稀有性等。
二、 學術價值:如銘文、銘刻的有無、精美程度、研究意義大小等。
三、 實用價值:即實戰性的有無、強弱等。
四、 紀念性:可能涉及的歷史人物與事件。
五、 完整性:兵器的完整、一致程度、缺損大小、是否拼湊等。
六、 完美性:在具備完整性的基礎上,品相優劣的問題。
七、 稀有性:指存世量的多寡。
八、 年代:在具備相類似品相與藝術價值的前題下,年代愈久肯定收藏研究的價值愈高。
中國古代兵器的分類
目前有關中國古兵分類有多種學術流派。分類的通常思路為:
一、編年法:即以時間、年代的延續為依據。
二、以兵器的使用階層或社會群體或個體為對象劃分。
三、依據兵器的使用功能及作用劃分:如:十八般兵器等長兵、雜兵、刀劍類等
四、以文物標準劃分:即一、二、三級文物。目前這種方法最不成熟。
鑒於中國古兵的自身特點,分類的標準制定應體現中國古兵在世界兵器文化及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中的地位與貢獻及民族歷史與文明的悠久燦爛。充分展示中華民族高尚而特有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同時深刻而具體的展現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哲學和軍事思想以及倫理道德。
基於此,我們對中國古兵的分類 是依據其審美與藝術價值來劃分,依次如下(三級九等):
一、第一類級:精絕作品:1、指古代工匠為武將量身製造的個體武器。這些作品均具備至高作品的藝術與審美要求:他們製造精湛、造型科學、獨具匠心、藝術感染力強、具有強大殺傷力並具備藝術原創性特點且存世量稀少。
2、皇室御用軍械:歷代皇室兵器均以其製造精良、裝飾奢華、具備相當的實戰性而著稱於世,並以其象徵高貴的地位、至高的權力、神秘的政治色彩而被世人推崇,並 以其存世稀少而成為世界各地著名藏家所追逐的目標。
二、第二類級:即制式兵器,通常被人們稱做官造的兵器。指各期軍隊武官所配備的制式武器,這些武器鍛造精良,工藝規範,裝飾美觀,通常會出現金銀錯工藝或鎏金銀的工藝、鏤空鑄造、鏨刻工藝等。鞘室一般以裹革、髹漆、彩繪等進行裝飾。銘文、銘刻亦多有出現,有一定的存世量
三、第三類級:民造精品。是民間武夫所使用的具備一定藝術價值的兵器。此類兵器一般製造較為規範,工藝較為講究,品類豐富,民俗特點突出,地域性強。豐富體現了中華武術文化的精深與博大。是研究中國古兵器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三級,按各級作品所含文化藝術含量的高低,又各分為上中下三等。總計三級九等。所余民間普通粗陋兵器不列入等級範圍,一般愛好者可適當把玩收藏。

古代兵器

中國武術中的兵器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於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一,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經演變,像鉞,原是古代的一種大斧,現在卻變成一種小巧兵器,有刃有鉤,雙手可各持一個,如子午鉞。
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

短兵器

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一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刀
刀的套路有單刀和雙刀兩種,均以劈砍為主。單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纏頭撩花動作。雙刀更富於觀賞性,好手舞起,猶如團雪滾滾,不見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張興德以雙刀著稱,當時山中多狼,張興德攜刀三日內連殺九狼。
劍為雙刃,以撩刺為主,風格輕靈瀟灑。劍術也分單劍與雙劍兩種,以單劍為多。清鹹豐年間,開封有一少婦杜憲英精於劍術,曾乘船於長江,群盜乘夜色登船搶劫,杜憲英揮劍格鬥,連殺三盜。江蘇宜興周濟(1781年-1839年)詞人,武功卓絕,曾擊殺盜匪多人。有兩個大盜銜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後快。周濟因事路過山東,兩盜尾隨其後,而周濟毫無察覺。當夜,兩盜撲入旅店周室,周濟倉猝應戰,手無兵刃。危急間,一位少女執雙劍飛步而入,雙劍“夭矯若長虹”,片刻之間,將二盜刺死。周濟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紅蛾,原來她早就認出這兩個強盜,在危急之際出手救人。
有的劍在劍柄上配有劍穗(又稱“劍袍”),稱為“文劍”。無劍穗的劍稱為“武劍”。劍穗長者較為難練。有人又在劍穗上串有鐵珠,隨劍穗飛舞,可擊人致傷。
斧在今天也是一種短兵器。古代作戰時用的斧多是長柄,俗稱“大斧”,屬於長兵器。另一種短柄斧,俗稱“板斧”,即《水滸傳》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時,江西九江某公子精於此術,曾以雙板斧震懾群盜。至今仍有板斧套路傳世,以掄劈為主。
鞭有軟硬兩種。硬鞭為鋼製,共十三節,俗稱“竹節鋼鞭”,末端尖銳,以劈砸為主,亦可挑刺。軟鞭俗稱“九節鞭”,由九節細鋼棒或細銅棒連綴在一起,長度略次於身高,其動作以纏繞和掄圓為主。九節鞭便於攜帶,目前仍很流行,演練者多在鞭的兩端繫上綢塊,掄動時可呼呼作響,以增添觀賞性。
鐧為長條狀鋼質兵器,多為四棱,無刃,末端無尖,長約0.8米,也屬劈砸兵器。另有雙鐧,每根長約0.6-0.7米。
鉤是一種多刃器械,其身有刃,末端為鉤狀,護手處作月牙狀,有尖有刃。武術中常見的是雙鉤,比較難練。相傳清代中期河北獻縣人竇爾墩曾以雙鉤聞名。
拐是一種木質兵器,有短拐、長拐兩種,短拐長約0.7米,長拐長約1.3米。拐的特點是在木棒靠近末端處置一橫柄,成“丁”字形。拐可用來擊砸,又可用來鉤拉鎖拿對方兵器。
杖與拐相近,但其橫柄置於木棒末端盡頭,亦成“丁”字形。杖長約1.2米,可單手使用,也可雙手使用,其技法有鉤、掛、崩、點、撥、撩、戳、劈、掃、擊等。少林武功中有“達摩杖”一路。
鞭桿是一種木質短棒,長約1.3米,桿梢略細,據說是從馬鞭桿衍化而來。鞭桿短而無刃,便於攜帶,使用方便,流行於西北地區
古代還有一種短兵器叫“鐵尺”,長約0.6米,細長而扁,無尖無刃,以劈砸點戳為主,清代時還比較流行,目前已極為罕見。

長兵器

武林中最常見的長兵器是槍、棍、大刀三種。
長柄大刀長柄大刀
在武林中,槍被譽為“百器之王”。俗語說“槍扎一條線”,要求扎出平直,即所謂“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槍法以攔、拿、扎為主,兼有劈、崩、挑、撥、帶、拉、圈、架諸法。唐末名將王彥章擅使鐵槍,人稱“王鐵槍”。宋代名將岳飛楊再興均是槍術名家。南宋時,山東濰州(今萊州市)人楊四娘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但戚繼光曾指出楊家梨花槍的缺陷。明末清初,峨眉槍法又曾冠絕一時。清鹹豐年間,江蘇無錫人陶某善槍,人稱“陶家槍”,不料竟敗於無錫守備蔣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蔣志善持槍起舞,“閃閃成白光”,猶如直徑數丈的車輪在飛轉。蔣志善令陶某向他潑水,誰知竟水潑不進,反彈如雨,將陶某全身淋濕,而蔣志善身上毫無水跡。
棍是歷史最悠久的長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時的殳有棱無刃)。棍有多種,從形制上分,有長棍、齊眉棍、三節棍、梢子棍等;從質地上分,有木棍、鐵棍、銅棍等,以木棍最常見。
早期的棍多以棗木製成,取其堅實沉重。後來改用白蠟桿,取其有韌性,較輕便。棍法以威猛快速為上,多有旋掃舞花動作,打擊空間較大,故稱“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較著名的棍法。
三節棍是將三節短木棍用鐵環連在一起,可收可放,夭矯多變。梢子棍是在棍之末端以鐵環連一短棍,在應敵時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三節棍和梢子棍都比較難練,稍有不慎,容易傷著自身。
大刀是將刀身後裝上長柄,又名“春秋大刀”、“偃月刀”、“長刀”。唐代大刀全長達3米,重7.5公斤,兩面有刃,稱為“陌刀”,當時軍中專門組建有陌刀隊。如今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種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刀身窄長,也是雙手使用。朴刀套路目前仍有流傳。
在長兵器中另外還有幾種。戟在南北朝以前是一種流行兵器,有長柄單戟和知柄雙戟兩類。短柄雙戟屬於短兵器。長柄單戟又分兩種:在末端置有左右兩個月牙的,叫“方天戟”;僅有一側有月牙的,叫“青龍戟”。東漢末年,呂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於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有演練者。
叉是一種常見的兵器,古代多為獵戶所用。末端分兩股的,名“牛角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頭叉”或“三角叉”,俗稱“虎叉”。叉法本於槍法,重在中平一勢,也可鎖拿對方兵器。晚近以來,練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干鐵環,演練時可嘩嘩作響。也有人能使叉在全身上下滾動,俗稱“滾叉”,頗具觀賞性。
鏟是一種不多見的兵器,最早是農村用的除草工具。鏟桿的前後都裝有兵刃,前端是一個彎月形的鏟,內凹,月牙朝外;尾部是一個斧狀的鏟柄,末端開刃。相傳鏟最初是佛門兵器,又名“方便鏟”或“月牙鏟”,演練時身法輕盈而別致,有推、壓、拍、支、滾、鏟、截、挑等擊法,其招式命名也多與佛教有關。
鈀也是從農具演變而來的兵器,其末端裝九齒鐵鈀,齒鋒利如釘。鈀全長2.4米左右,重2.5公斤,可拍擊,亦可防禦,在明代抗倭戰爭中曾為軍中利器。
钂屬於罕見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頭,稱為正鋒,長約0.5米。正鋒靠後處橫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著一排利刃。钂柄長達2.5米,尾端裝有棱狀鐵鑽,稱為 “釒尊”。钂可用於擊刺架格。由於這種兵器過於長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暗器

所謂“暗器”,是指那種便於在暗中實施突襲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創造出來的,它們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擲出十幾米乃至幾十米之遠,速度快,隱蔽性強,等於常規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較大威力。武林中講究的是一對一的打鬥,雙方距離很近,於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場。中國武術中的暗器至清代而集其大成,達於鼎盛,在武林中使用極為普遍。直到清末火器盛行以後,暗器才逐漸被冷落,但至今武林中仍有人習練此技。
暗器可分為手擲、索擊、機射、藥噴四大類,每一大類中均包括若干種。
手擲類暗器有標槍、金錢鏢、飛鏢、擲箭(甩手箭)、飛叉、飛鐃、飛刺(包括三棱刺、峨眉刺)、飛劍、飛刀、飛蝗石、鵝卵石、鐵橄欖(棗核箭)、如意珠、乾坤圈、鐵鴛鴦、鐵蟾蜍、梅花針、鏢刀(三尖兩刃)等。
索擊類暗器有繩鏢、流星錘、狼牙錘、龍鬚鉤、飛爪、軟鞭、錦套索、鐵蓮花等。
機射類暗器有袖箭、彈弓、弩箭、緊背花裝弩、踏弩、雷公鑽等。
藥噴類暗器有袖炮、噴筒、鳥嘴銃等。
還有一些暗器很難歸入以上四類,如吹箭、手指劍、鋼指環、手盔、匕首、手錐等。
吹箭是將細小竹箭藏於吹管之中,臨敵之際,用力在吹管一端一吹,竹箭即從管的另一端射出。吹管為竹製,短吹管長約25厘米,長吹管長約50厘米,兩端開口,外觀光潔,刻有紋飾,也可當短棍使用,舊時武林中頗為盛行。
手指劍是套在指頭上的微型短劍,鋼指環是套在手指上的鋼質圓環,手盔是套在手背上的鋼套,有突起處。匕首屬於短兵器,舊時武林中人常把匕首藏在腰間,或掖在鞭筒里,可隨時拔出用於襲敵,於是又成了暗器。手錐用銅或鐵製成,末端呈三角形,後邊有柄,全長約20厘米,可藏於袖中,出其不意擊人。清代喇嘛多隨身攜帶銅質手錐。
此外,還有一些兵器介於常規兵器與暗器之間,如手杖刀、鐵扇之類。手杖刀又名“二人奪”,杖身中空,內藏窄身長刀一把。杖柄上裝有機括,如遇人奪杖,按動機括,即可抽刀刺敵。手杖柄即為刀柄,為便於實戰,手杖刀的杖柄多為直形,而不像普通手杖那樣做成半彎形。鐵扇的扇骨為純鋼製成,扇面為絹質,打開可作普通扇子用,合住即可劈砍點戳。手杖刀和鐵扇目前仍比較流行。
在所有暗器中,手擲類暗器套用最廣泛,式樣也最多,下面擇要介紹幾種。
飛鏢,又名“脫手鏢”,有三鏢,有三棱、五棱、圓柱等形狀,前面均為尖頭。鏢長約10厘米,重約0.2公斤。鏢的末端常系有紅綠綢布,叫做“鏢衣”,長約8厘米,有助於鏢穩定飛行。相傳飛鏢源於西域,北宋時,四川僧人性圓家得此技,後傳至中原。到了清代,武林中幾乎人人都學此技,至民國時依然流行。
金錢鏢,即把舊時的方孔銅錢當鏢來用。一般的金錢鏢,多是將銅錢的周邊磨得鋒利,猶如刀刃,擲出時飛旋而前,仗恃其邊刃傷人。功力深者,可不用磨刃,直接憑腕力而擲出傷人。但銅錢分量極輕,能練好此技殊非易事。清末民初,銀元為通行貨幣。銀元分量較重,平時多有攜帶,因此也有人以銀元代替銅錢作為暗器。
擲箭又名“甩手箭”或“摔手箭”,因必須甩腕發出,故名。擲箭完全用細竹製成,箭桿渾圓,前端削尖,後不加羽,猶如一根削尖的竹筷。因此物取材甚易,製作簡便,所以武林中人學者極多。藝成之後,又可舉一反三,凡細短之物,如筷子、樹枝之類,皆可順手擲出禦敵。但竹箭輕飄,練成不易。一般是先練較重之鐵箭(重約0.3公斤),再練裝有鐵鏃之竹桿箭(重約0.1公斤),最後才能練竹箭(重約0.01公斤)。相傳擲箭源於嵩山少林寺,至清初才流傳到社會上。
飛蝗石是有稜角的細長狀堅石,因其外形略如蝗蟲,所以叫“飛蝗石”,飛蝗石每塊重約0.2公斤,平時貯於袋中,懸於腰間。鵝卵石就是河灘上的橢圓形石塊,因其外形、重量都和鵝卵差不多,所以叫“鵝卵石”。飛蝗石和鵝卵石都是易見之物,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在武林中十分流行。
梅花針也是一種罕見暗器。其構造是五枚鋼針在根部相連,擊中敵身後,分刺五點,狀如梅花五瓣。針的長度約為3厘米。梅花針在武林中的歷史相當久遠,但今日已近絕跡。
乾坤圈是鐵制圓圈,直徑約15厘米,內外沿全部開刃,拋出後以旋飛擊敵。藝精者可一手拋出兩圈,但練成不易。曾有人擲出一圈,將丈餘外的十支蠟燭一下齊腰截去,令觀者大為讚嘆。
如意珠即人們隨手把玩的鋼球或玉球,也可用山核桃。今日武林中人所用的如意珠,多為形制較小的鋼珠,重量較輕,便於攜帶,多取於廢軸承之中。
在索擊類暗器中,最常見的是繩鏢、流星錘、飛爪、軟鞭四種。
繩鏢是在鋼鏢尾部系一長索。鋼鏢比普通飛鏢略大,長約0.2米,重約0.3公斤,頭尖尾廣,尾部為圓形,有一鐵環,用以系索。繩索長約6.7-10米。平時可將繩鏢纏於腰間。繩鏢是用臂腕的抖甩之勁將鏢發出,可擊較遠之敵,發出後又可立即收回。只是由於繩索較長,取準不易。清末民初時,河南衛輝府(府治在今衛輝市)有一董姓鏢師頗精此技,曾在煤油燈的白瓷罩外斜放一枚銅錢,董某於兩丈外驟放繩鏢,應聲擊中銅錢,而燈罩完好無損。民國初年,北京天橋有個叫孟繼永的武師專門表演繩鏢。孟繼永是河北武邑人,當時六十多歲,也是鏢師出身,他把繩鏢叫做“甩頭一子”。
流星錘是將長繩末端繫上鐵錘,擲出以傷敵。鐵錘外形,或作渾圓,或作瓜形,或作多棱,重約1.5-2.5公斤,最重者可達4.5公斤。鐵錘後部有兩眼,穿以鐵環,長繩即系在鐵環上。繩長約7-10米。因鐵錘衝力很大,所以不宜用一般麻繩,多用蠶絲、人發及鹿脊筋細絲混編而成,使長繩既柔且韌,不易斷裂。民國初年,陳蘿夔善用流星錘,曾於兩丈外擊石柱,每發必中,接連擊斷四柱。陳蘿夔所用流星錘,是以熟銅鑄成,重3.5公斤,長繩粗過拇指。陳蘿夔對友人說,他練此技已有十年,但僅右手尚可,左手取準稍差,還需苦練。
飛爪是一種很厲害的暗器。爪為鋼製,略似手掌,有五個鋼爪,每個爪又分三節,可張可縮,其最前一節末端尖銳,猶如雞爪。鋼爪掌內裝有機關,可控制各爪。鋼爪尾部系有長索,與機關相連。以飛爪擊人,只要將長索一抽,鋼爪即猛然內縮,爪尖可深陷入肉,敵人萬難擺脫。清代時,山西大盜榮康以此聞名,號稱“飛爪天王”,後將此技傳給天津鏢局毛某。毛某藝成後,走鏢時竟不插鏢旗,只在鏢車上懸一飛爪。群盜一見此物,即自行退避。民國以來,武林中所用飛爪已無機關,只是固定的三爪或五爪,多用於爬越高牆。
機射類暗器以袖箭最為常見。
袖箭有單筒袖箭和梅花袖箭兩種。這兩種袖箭都是將箭筒縛於小臂處,筒之前端貼近手腕,用衣袖遮蓋。箭筒內有彈簧,筒上裝有機關,一按機關,筒內小箭即向前射出。單筒袖箭每次只能裝入一箭,射出後必須再裝箭。梅花袖箭一次可裝入六支小箭,正中一箭,周圍五箭,排列成梅花狀,可連續發射。袖箭的箭桿用細竹削成,長約20厘米,前端裝鐵質箭頭。單筒袖箭的箭筒長約24厘米,直徑約2.4厘米,用銅鐵鑄成,筒頂有孔,為裝箭處。筒前開孔,為箭射出處。梅花袖箭的箭筒稍粗,直徑約3.5厘米,長度也是大約24厘米。筒內裝有六個小管,每管可裝一箭。
袖箭用機括髮射,取準既易,力道又猛,而且極難防範,所以最受武林中人歡迎。相傳單筒袖箭為北宋雲陽(今屬四川省)白鶴宮霞鶴道人所創。清末民初,山東泰安徐石蓀精於此技,人稱“小養由基”。徐石蓀先向空中射出一箭,旋即裝箭再射,第二支箭正好擊中第一支箭的箭鏃,第三支箭又擊中第二支箭的箭鏃。連發五箭,箭箭如此,人稱“對口箭”。梅花袖箭相傳為明人劉糹延 所創,從此風行武林,山東李兒窪的李姓最精此技,有李天壽號稱“神箭”。李天壽的七世孫李佩更是技藝驚人,凡死靶活靶,無不百發百中李佩早年曾入綠林,後改行保鏢,群盜震懾,呼之為“穿雲箭”。
雷公鑽是一種笨重暗器,今日已經絕跡,這裡也附帶介紹一下。
雷公鑽由錘、鑽兩部分構成。錘為鐵質,長約17厘米,木柄長約20厘米,錘全重約1.5-2公斤,與普通小鐵錘相似,只是柄較短而錘較重。鑽為鋼質,有四棱,前尖後粗,前端極為銳利,末端最粗處為正方形,邊長約3厘米。鑽的重量在0.5-0.75公斤之間。使用時,用左手執鑽,右手執錘,自後猛擊鑽底,鑽子即可飛出。因為鋼鑽有棱,敲擊時震力之大,所以左手必須戴上軟皮套子,以防受傷。發射雷公鑽時,必須兩手並用,而且錘鑽兩物本已笨重,在攻敵時缺乏隱蔽性,所以舊時武林中也很少有人練習此技。但雷公鑽發射之力甚大,在15米內可重傷敵人,其威力又是許多暗器比不上的。
藥噴類暗器以袖炮使用最廣。
袖炮是一種混用火藥的特殊暗器。它由古代的前膛火炮演變而來,實際上是一種小型前膛火器,因其細小,故名“袖炮”。袖炮用一根酒盅粗細的竹管制成,長約40厘米,竹管外加三道鐵箍。竹管一端為炮口,周邊包以薄鐵皮;竹管另一端為藥凹,也套以薄鐵。先將火藥填入竹管,務要勻實,再將石珠(黃泥珠也可)填入。使用時,左手持竹管,用右掌猛擊藥凹部,激發火藥爆炸,石珠即疾射而出,有較大殺傷力。清末民初時,護院們常使用袖炮,鏢局中也有人用。
噴筒也屬於藥噴類暗器,它的構造類似孩子們玩的噴水唧筒,也是用竹子製成,前有噴孔,後有推桿,筒內裝石灰粉。向前猛推推桿,石灰粉就從噴孔噴出,可迷住敵人眼睛,使其失去抵抗能力。但此技卑鄙拙劣,屬“下三濫”勾當,武林中人大多不屑用之。
需要指出的是,許多暗器都可以餵上毒藥,擊中對方後,毒藥可隨血液流布全身,迅速致人死亡。但武林中講究的是堂堂正正的打鬥,凡在暗器上餵毒者,凡使用薰香致人昏迷者,無不被視為敗類,為武林同道所不齒。舊時,即使是那些江洋大盜,也極少使用餵毒暗器和薰香。

古代名器

古代十八般兵器說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中國古籍記載里認為,刀、槍、弓、箭為黃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戰國時代軍事家孫臏、吳起所創。其實這些兵器的出現比黃帝孫臏、吳起時代要久的多,至少在中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防身和狩獵需要,就開始懂得製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類原始的兵器。在我國各地新石器時代的個文化遺址中,還發現了用石料、獸骨和蚌殼磨成的箭鏃。
到了商代,開始使用青銅鑄造刀、槍、鉞等兵器。戰國時代,懂得使用鐵來鑄造制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戰國時代,民生得使用鐵來鑄造制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由於我國南方冶金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開始普遍使用鐵和鋼鑄造刀、槍、劍,各種各要的兵器也開始多了起來,南北朝以後,銅製的兵器都由鐵和鋼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備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中還找不到,明代謝肇 《五雜俎》,清代褚人獲《堅 集》兩書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藝”之說。顯然,“十八般兵器”一詞是後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不同,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也各異。匯總起來。古今有以下十多種不同的說法。
據《五雜俎》和《堅 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後人稱其為“小十八般”。
最早是漢武於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整理,篩選出18種類型的兵器:矛、鏜、刀、戈、槊、鞭、鐧、劍、錘、抓、戟、弓、鉞、斧、牌。棍、槍、叉。
到了三國時代,著名的兵器鑑別家呂虔,根據兵器的特點,對漢武帝欽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為九長九短。九長:刀、矛、戟、槊、鏜、鉞、棍、槍、叉;九短:斧、戈、牌、箭、鞭、劍、鐧、錘、抓。
今天,武術界普便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則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從以上各說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大同小異,形式和內容卻十分豐富。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 可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是古代大師的兵器(約有四百多種)中,在實戰時最常用的一部分。
鏟為古兵器,屬薄體闊刃的長兵器。剷頭似彎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呈丁字形。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石鏟,商代鑄有青銅鏟,戰國晚期開始使用鐵鏟,明代出現了月牙鏟,一般刃部成凸弧形,均以銎裝柄。鏟後來演變成武術器械的一種,在民間流傳,僧侶多用鏟,平時可代替扁擔負重,或供開路使用。鏟的種類有月牙鏟,天蓬鏟、蓮花鏟等,其擊法有推、壓、拍、滾、鏟、截、挑等招勢。有童子拜佛、烏龍擺尾、二郎擔山、出山門等。演練時多走身法,風格別致。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槊的各類很多,結構複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現代武林之中已近失傳,練槊的人寥若晨星
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正字通》一書中云:“矛長丈八謂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稱為“鐵槊”。古代的槊,柄用堅木製,長約2米,粗約一把,柄端裝有一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裝有三棱鐵鑽。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武備志》載:“棒首施銳刃,下作倒雙鉤,謂之鉤棒;無刃而鉤者亦用鐵爪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為杵,長細而堅重者為桿,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
一種。”《水滸傳》中“百勝將”韓滔用的是一桿棗木槊;番將烏利可用的是一桿純鋼棗槊;別外,還有指槊,掌槊,雙槊,衡槊及棗陽槊等。
傳統演練的套路稱為“單槊”,練法與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蓋、截、攔、挑、撩、雲帶、沖等。儘管槊較重,但也可演練許多招式,如“泰山壓頂”、“刀劈華山”、“橫掃千軍”等等。
彈弓
彈弓是暗器的一種,弓桿以竹製,內襯牛角,外附牛筋,全長為練習者的18拳。弓弦用絲、鹿脊筋絲、人發雜絲製成。普通弓的硬度為二力半即可傷人。用於發射的彈丸有三種:(1)泥丸:用粘土和膠搗勻,搓成圓球形而成;(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磚面、細鐵砂等混合製成;(3)金屬丸:以銅、或鐵、或鉛鑄成。彈弓的用法與弓箭相仿。開弓時,順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開弦。弓須拉圓成前臂平舉,上照鼻尖,下照腳尖。後手貼近同側眼耳之間,發彈時須屏息。《彈弓譜》概括其練法要領為《八法歌》:“未開弓先看拿手,未掿彈先看扣手,未開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開圓弓先看後手,打完彈先看前手”。後來發展成一種武術器械。發射彈丸有很多架式如:單鳳朝陽式、野馬上槽式、天鵝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撥草尋蛇式、雙飛雁式、懷中抱月式等。當今習此藝者極少。簡易的鐵絲作架,橡筋為弦的彈弓,已成為兒童玩具。
匕首
匕首,短劍,是一種以刺為主兼能砍擊的短兵器。形如劍而不及劍長。始於原始社會的石匕首。商、周以後改為青銅或鋼鐵製造,為近戰防身之用。亦有在刃部淬以毒藥,刺及人身即能致死。漢代匕首與長劍並用,騎士配備尤多。晉代劍首為環形,狀似紗帽,劍格向下分,劍莖寬平,柄近刃長,與先秦的形制顯然不同。晉代張載曾寫過《匕首銘》:“匕首之設,應速用近,即不忽備,亦無輕念。利以形彰,功以道隱。”唐代匕首盛行。李白詩《俠客行》說:“少年學劍術,匕首插吳鴻,由來百夫勇,挾此生雄風。”宋代以後,匕首作為武術器械之一種流傳至今。其用法有擊、刺、挑、剪、帶等。演練時有“單匕首”和“雙匕首”兩種形式。現代武術套路中,多為兩手各持一匕首進行演練。對練有“匕首進槍”、“奪匕首”、“雙匕首進槍”以及三人“雙匕首質牌單刀槍”等。
弓是一種利用彈力射出弦上的箭,殺傷遠距離敵人的兵器。二萬八千年前原始人類為狩獵獲取生活食物,將樹枝、金屬棒彎起來和繩索等繃緊而成。自有戰爭 以來即成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戰國,選材形制均有較大改進,王弓、弧弓弓長131.4厘米,用於田野狩獵和射飛鳥;唐弓、大弓弓長119.46厘米,用於習射。漢代有虎賁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鑲有銅飾或玉飾。唐代分長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別為步兵、騎兵和皇朝禁衛軍所用。宋代有黃樺、白樺、黑漆等弓。元代有“馬克打”、“長蠻”等大弓。明代有開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樺皮弓等。至19世紀中葉為鳥槍代替。
流星錘
流星錘是一種以繩索一端系住錘體,另一端握於手中,用力向目標拋擊的暗藏武器,現屬軟兵器類。又名飛錘、飛錘、流星錘。流星錘是由遠古狩獵工具“流星索”發展而來的,後作為兵器用於戰鬥。戰國時代水陸攻戰圖上就有雙手施放流星,以襲擊敵人的形象。清代民間跑江湖賣藝人,常使用流星錘“打場子”。流星錘不僅能纏住對方,還可以打擊對方。四川民間流行著一首歌謠:“流星、流星,專打鼻子,不打眼睛”。
流星錘分錘體,軟索,把手三部分。錘頭各異,有渾圓頭、瓜形、梭形。錘身大如飯碗,重量依用者體力而定,一般為4至5斤。錘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蠶絲、人發、鹿脊筋絲編成的軟索繫於鐵環,粗如手指,長800厘米有餘。運動方法有纏、拋、掄、掃等,演練時可以巧妙地把繩纏繞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後抖手放開,拋擊出去。
戟是器械的一種,始於商周。系由古代兵器演變而來。戟有“一條龍”的說法,即龍頭、龍口、龍身、龍四爪、龍尾。其頭能攢,口能刁,身能貼、靠,爪能抓,尾能擺。有青龍探爪黑龍入洞、懶龍翻身、烏龍擺尾等式子。戟分馬上戟和步下戟,雙手執這,還可一手握桿,另一手握於月牙內的鐵樑上。長戟桿長於大刀,有能舞花,諺稱“劍無纏頭,戟無花。”戟可左右手前後換把使用,其出之勢如同戳棍,故叫“戟扎戳勢”各派戟法差異較多,以六路戟法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貼、靠、剁、片、鉤、摟刁、提等。
戟分為長桿單戟和短柄雙戟。長戟分為方天戟(戟頭有兩個月牙,桿上有戟形,如畫字,朱漆為飾,故名畫戟。還懸有彩綢,上系金錢,叫金錢五色幡),青龍戟(單月牙,桿上畫有盤龍,朱漆為飾,懸系彩鉞叫金錢豹尾子)、蛇龍戟(戟刺為蛇形,余同青龍戟)、月牙戟、東方戟、護神戟和戟鐮、常勝戟等。短柄雙戟分單月牙(練者多),雙月牙。也系有彩纓球,今皆系紅纓。
戟初為兵器,後深化為儀仗和裝飾物。如帝王駕前衛士執戟侍立。明代民族英雄于謙的《漫題屋壁》詩末兩句曰:“門前無列戟,錯認野人家。”列戟是官爵的象徵。富戶條案上古瓶中插銀戟,取戟與“給”諧音,象徵富貴、自給自足。牆壁上掛有戟圖,上畫之戟,中為雙月牙青龍戟,兩旁斜插有單月牙青龍戟。
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春秋戰國時期戈、鉤、戟並用,從衛墓出土的銅鉤來看,鉤的形狀似戟,只是戟上邊為利刃,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故名鉤。顏師古註:“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古戰場上用鉤者頗多。兩晉時,英勇善戰冉閔就“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以擊燕兵,斬者三百餘級”。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技法有推鉤、挫鉤、撕鉤、提鉤、鈀鉤、分鉤、搭鉤、行鉤、雲鉤、托鉤、獻月等。演練進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來配合,因此有“鉤起浪勢”之說
當我們遠離古戰場刀光劍影、血火交並的嘶殺吶喊,塵封幾千年的斧鉞勾叉、刀槍劍戟把我們的思緒拉回了久違了的戰火瀰漫的歲月。古代兵器見證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見證了社會歷史的變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