鏜(中國古代兵器)

鏜(中國古代兵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鏜,是中國古兵器。隋朝便已有之,是由槍發展而來的。茅元儀武備志》載:“此器自有倭時始用,在閩、粵、川、貴、雲、湖皆舊有之,而制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鏜
  • 定型時間:隋朝
  • 拼音:tāng
  • 來源:由槍發展而來
簡介,分類,

簡介

周緯《中國兵器史稿》也說:“鏜兵之重要者為槍頭齒翼月牙鏜,長與月牙鏟同;茅氏(茅元儀)注曰:以純鐵為之,蓋恐用生鐵則易折其翼也;鐓亦有尖刀,可倒用為刺兵,左、右、中三面均可刺,其齒形鏜則兼有碴兵、句兵之用,誠屬利器,惟恐使用較難,須經過精細之練習耳。”鏜在清代套用甚廣,爾後,逐漸減少。
鏜
鏜一般頭的兩邊形似馬叉,中間似劍狀。它上有利刃,稱正鋒,長1尺半,尖銳如槍,橫有彎股刃,兩鋒中有脊。鋒與橫刃互鑲,並嵌於七、八尺長的柄上,柄下端有長約半尺的梭狀鐵鑽。鏜的形狀較多,主要有:月牙鏜、四節鏜、五齒鏜、三節鏜、雁尾鏜、雁翅鏜、雁嘴鏜、鳳翅鎦金鏜、鋸翅鏜、金牛鏜、燕子鏜、鳳翅鏜、夜戰鏜、牛頭鏜、燕子鏜、雷震鏜等。
鏜長而重,多為力大身高者使用。使用時多是兩手交換,有時左把在前,有時右把在前。它的基本技法有:捕、折、翻、撩、勾、捅、撈、咬、撥等。

分類

武術長重器械。形似叉,中有利刃似槍尖,稱"正峰"或"中叉鋒",長一尺半;兩側分出兩股,彎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钂柄,柄長六至七尺。钂始於明代,逐漸由槍演變而成。至清代常見使用,現今使練者甚少。用法有拍、砸、拿、滑、壓、橫、挑、扎等。
九鳳钂:長約九尺,其中柄長七尺。钂長七尺半,形似耙,有九個叉刺。钂柄尾有一約半尺長的鐵鐏。
九曲钂:長約九尺。其中柄長七尺。钂長一尺半,分為三叉,每叉有三刺,其叉頭形似槍頭,呈扁平狀,兩側犬向外平伸,每叉左右有一小叉呈弧形環抱。
牛頭月钂:又稱"牛頭钂"。其钂頭形似三股叉。鐵制,當中有利刃,狀如劍尖。刀下橫有兩翅,彎曲如牛角,相距約一尺兩寸。翅為棱形,四面削直,以求鋒利。钂柄為粗木製成,長約六尺。牛頭月钂能攻能守,尤善破槍。主要用法有支、捕、折、翻、撈等。日本武士使用的片鐮槍就是牛頭月钂。
夜戰钂:長八尺五寸,其中柄長七尺。钂頭分為三叉,中叉形似槍頭,兩翼叉曲向左右兩側平伸,尖端鋒利。钂頭鍍黑色,適用於夜間作戰。
雁尾钂:長九尺,其中柄長七尺,重十斤。柄尾鐵鐏長五寸。钂頭分為三叉。其兩翼叉形似雁尾,故名。
雁翅钂:長九尺,其中柄長七尺,柄尾有五寸長三棱鐵鐏。钂頭分為三叉,中叉形似槍頭,兩翼叉形似雁翅,故名。用法與钂相同。
雁嘴钂:長九尺,其中柄長七尺,柄尾鐵鐏長五寸。钂頭分為三叉,中叉形似劍狀,兩翼叉形似雁嘴,每叉兩面有刃。主要用法有支、捕、折、翻、勾、捅、撈、撩八法,尤以捅、勾為甚。
陰陽钂:長九尺,其中柄長七尺,钂頭長一尺五寸,柄尾鐵鐏長半尺。钂頭分為三叉,中叉形如槍頭。兩翼叉一個向上,一個向下為陰陽分向。叉頭呈尖形,兩面開刃,鋒利無比。用法與钂相同。
齒翼月牙钂:鐵制。钂頭有尖,長一尺,左右分出兩股,各長八寸,狀如月牙,上面植入個十六個小刺,每個小刺長五分。用法有刺、攔、掛、扎、鋸、架、蓋、挑等。
雷震钂:長八尺五寸,其中柄長七尺。钂頭分三叉,中叉形如槍頭,兩翼叉曲折彎向钂柄。
十字钂:長一丈二尺,其中柄長一丈零五寸,柄尾鐵鐏長五寸。钂頭分為三叉,中叉形似槍頭,兩翼叉形似十字,刃如槍刃。這個長度最適合用於馬戰,主要用法有支、捕、折、翻、勾、捅、撈、撩八法。多為日本武士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