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清光緒九年(1883年),滬、浙、閩、粵電報幹線建成後,浦城、建寧府、延平府電報局先後開辦有線電報業務,是
閩北地區最早設定的電報服務點。
民國7年(1918年),建成建陽—建寧府單鐵線電報線路,設立建陽電報局。民國19年,架設邵武—福州、邵武—光澤實線電報線路各1條,開通邵武至建陽莫爾斯人工電路。
民國23年,建成南平—洋口—順昌—將樂、建甌—崇安、建甌—松溪—慶元(浙江)、光澤—資溪(江西)電報網路,分別設立順昌、洋口、松溪、崇安、光澤電報局等服務網點。
民國27年,福建省政府內遷永安,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向內地,轉報中心亦從福州移設南平,先後開放南平至福州、永安、建陽、衡陽、鉛山、龍泉、雲和、上饒、贛縣、興寧和建陽至贛縣、衡陽直達韋斯登機電路。
民國30年,架設建成建陽—水吉—政和—福安線路,水吉、政和設立電報局。同年,日軍侵入浙江、江西等地,浦城電報局撤入七
裡頭村,浦城局一時成為抗戰臨時轉報中心,人員多達300餘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外省電報局人員陸續撤離。民國31年,
國民黨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從上饒遷到建陽,建陽遂成為轉報中心,時建陽有韋斯登單機通衡陽、贛縣、長沙、蘭溪、南平;莫爾斯人工機通上饒、崇安、浦城、建甌;話傳通水吉、邵武、光澤、松溪、政和。同年南平到古田谷口開直達電報電路。
民國35年,南平成為電信指揮局,閩北的轉報中心,電報電路有
韋機直達電路至廣州、上海、韶關、南京、江西省的吉安、寧都和福州、永安、建陽9路;莫機直達電路有建甌、福安、沙縣3路;話傳電報電路有洋口、將樂2路。同年,建陽是轉報輔助中心,電報電路有建陽至福州、南平韋機雙工電路;建陽至水吉、崇安、邵武、光澤、福安、浦城、建甌、上饒等地莫機電路;到松溪、政和話傳電路。民國36年,電報網路進行調整,先後停閉南平至衡陽、鉛山、贛縣、龍泉、韶關、寧都、屯溪韋機電路,將原南平通吉安、永嘉、建陽等韋機電路展通至福州。同年閩北地區有線電報電路共有22路,其中省際6路、省內16路。民國37年,因莫機紙條供應困難,將南平至永安、沙縣、建甌,建陽至浦城、上饒、邵武、光澤、水吉、崇安、建甌,福州至水口,建甌至福安,浦城至水吉,邵武至光澤莫機電路改裝為音響電路。
民國38年5月閩北大部分縣解放後,為適應軍事需要,建陽專署機關址設建甌,原建陽轉報中心隨之調整到建甌。同年11月,建陽專署機關從建甌遷建陽,至年底閩北地區電報電路共有23路。電報服務點有南平、建甌、建陽、崇安、邵武、光澤、松溪、政和、順昌、浦城、洋口、水吉、麻沙鎮、峽陽、赤石共15處
1952年,建陽直達電報電路有建陽至福州、上饒2條韋機電路,建陽至建甌、南平、浦城、邵武4條音響機電路,建陽至崇安、水吉、政和、將口、麻沙、徐市6條話傳電路。1955年,先後開通南平至沙縣、順昌、鷹潭、將樂人工機電路;南平至水口、屏南話傳電路,建陽至上饒韋機電路改為音響電路。同年5月25日又改為上饒至建陽至南平同線韋機電路。9月15日,建陽至福州韋機單工電路改為韋機雙工電路。1956年,電報通信網路組織形式改為四級匯接輻射制,縣郵電局負責接轉所轄縣的支局、所電報,縣內相鄰的區鄉支局、所與鄰縣的縣中心局之間不建立直達電報電路,因此水口至南平樟湖,浦城至水吉有線電報電路停閉,業務歸所轄縣轉。同年6月建陽專署併入南平專署,但全區電報電路尚未調整好,建陽仍是轉報中心。
1958年電報資費調低,使用電報的用戶增多,電報業務量大幅度上升,報話雙用的話傳電路擁擠,各局都線上路上加裝幻線,用音響機通報,實行報話分路。南平、建甌各裝設有10門
電報交換機一部。南平開通至福州第一條電傳機電路。建陽局的電報電路有:建陽至福州韋機雙工電路,建陽至南平韋機單工電路,建陽至邵武、光澤、浦城、政和、松溪、建甌音響機電路,建陽至崇安韋機單工電路,增開崇安至上饒音響機電路,南平至建甌、泰寧、順昌、沙縣、尤溪音響機電路,南平至洋口、青州話傳電路。
“
大躍進”期間,各縣(市)普遍增架縣至公社、公社至生產大隊電話線,電報服務點隨之增多。1959年7月1日,松溪、政和劃歸福安專區管轄,原由建陽轉接的松溪、政和電報改由福安接轉。1960年,對電報業務量較大的支局所南平大洲、建西(今屬順昌)、西芹郵電支局改為利用幻線,開設人工機電路通報。至年底,全區電報服務點共有131處。
1961年,原建陽轉報中心電路已大部分轉移至南平,12月1日開放南平至上海直達雙工電傳電路,全區各縣(市)發往上海的電報由南平轉。南平至建陽、建甌、沙縣、尤溪、順昌、將樂、泰寧、建寧、屏南、浦城、崇安、建西均為實線人工電路。1963年,調整
載波電報網路,開通南平至永安、泉州電報電路,順昌、建陽、建甌、浦城、崇安、光澤、建西、青州發往永安的電報由南平至永安電路轉,發往永春、德化、惠安、安溪、石獅、晉江、仙遊、南安等地電報由南平至泉州報路轉。
1970年10月1日,地區駐地由南平遷往建陽,建陽至南平安裝四路載報機一套,開通建陽至福州、南平電傳電路各1條。原劃歸福安專區的松溪、政和重新劃回建陽地區,開通建陽至松政電報電路。南平到福州、將樂、邵武、建陽各1條電傳電路,南平到建甌、光澤、順昌、松政各1條人工電路。
1974年,南平地區郵電局遷到建陽,建陽局又成為閩北的轉報中心,電報電路有建陽至福州、南平、崇安各1條電傳電路,建陽至邵武、建甌、上饒、政和、松溪、水吉音響機電路。原南平轉報中心改稱輔助轉報中心,電路有所調整,停開南平至將樂電傳電路,仍保留南平至福州、三明、邵武、順昌各1條電傳電路,南平至建甌、光澤、沙縣、松溪、建陽各1條人工電路,崇安至上饒電傳電路,邵武至福州電傳電路,邵武至光澤、順昌、泰寧各1條人工電路,松溪至政和、浦城、慶元各1條人工電路。1976年10月,建陽至光澤電傳電路開通後,各縣(市)都開通電傳電路,人工音響機收發電報被電傳機所代替。
1978年底,全區電報電路有建陽至福州、南平、建甌、邵武、浦城、政和、光澤、崇安、松溪、順昌各1條電傳電路,南平至福州、三明、邵武、順昌各1條電傳電路,南平至建甌人工電路,邵武至光澤、順昌、泰寧各1條人工電路,松溪至政和、浦城、慶元各1條人工電路,政和至建甌,周寧各1條人工電路,光澤至黎川、資溪各1條人工電路,浦城至江山、龍泉、廣豐各1條人工電路,崇安至上饒電傳電路。全區辦理電報業務的局所共有138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貫徹改革開放方針,國家給郵電通信以優先發展的政策,電報通信迅速發展。更新設備,發展網路,使用全電子電傳機、五單位
單機頭自動發報機、雙機頭自動發報機和解碼機、傳真機等先進設備。1984年,福州—建陽電報電路上首先裝用TX—20型電子電傳機。1986年,南平、邵武、順昌電路上也裝用TX—20型全電子電傳機。
1987年,福州電信局微機轉報系統工程投產,閩北電報分3批進入福州自動轉報網。首批南平、建陽、邵武3個局在同年1月14日進網;第二批崇安、光澤在7月進網;第三批松溪、政和、建甌、浦城、順昌5個局在12月15日進網。至此,實現全區來去報由福州轉報系統自動轉報,建陽縣郵電局不再擔負區內轉報任務,消除中間環節,既節省人力,又提高電報時效。同年,建陽地區電報電路計有建陽至福州、南平、建甌、松溪、順昌各1條電傳電路,建陽至光澤、政和、浦城、崇安各2條電傳電路,南平至福州、三明、建甌、邵武各1條電傳電路,福州至邵武、順昌、建甌、浦城、崇安、光澤各1條電傳電路,崇安至上饒電傳電路。
1989年1月1日,建陽地區改稱南平地區,地區郵電局於1990年10月遷回南平。由於各縣(市)都裝有多路載報機,電報電路均直接進入福州電信局自動轉報網。至1994年,全區電報電路有:南平至福州、三明、建陽各1條電傳電路,福州至邵武、順昌、建陽、建甌、浦城、武夷山、光澤、松溪、政和各1條電傳電路,縣(市)內電報電路31條,
用戶電報電路19條,辦理電報業務的局所148處。
有線電報 - 設備
清光緒九年(1883年),浦城、建寧府、延平府電報局開辦電報業務,用
莫爾斯人工收發報機。
民國27年,福建省政府內遷永安,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從上饒內遷到建陽。南平、建陽成為電報轉報中心,電報終端設備有所加強,南平新裝韋斯登雙工機與福州、衡陽、上饒、贛縣等地通報,建陽、建甌、浦城等安裝韋斯登單工機與贛縣、衡陽、長沙、上饒、龍泉等地通報,邵武、光澤、松溪等地均為報話雙用電路,電報用電話傳達。
民國36年,為增加電報電路,提高傳輸質量,首先在南平至龍溪(今漳州)電路上安裝CF-2-B型電子管時頻調幅式四路載波電報機。抗日戰爭後期,因莫爾斯紙條供應困難,於民國37年將南平至永安、沙縣莫機電路改裝為音響電路。同時,浦城至龍泉、江山、上饒電路開始裝用克利特式自動發報機。
新中國成立後,閩北有線電報設備迅速發展。1951年,建甌縣城關電力不穩定,直接影響電報拍發,建甌縣郵電局職工
龐劍秋進行技術革新,利用縫紉機改裝腳踏帶動克利
特盤鑿孔機,為完成電報傳遞起到一定作用,後因紙條供應困難停用。1952年建陽成為轉報中心,建陽至福州、上饒用韋機,建陽至建甌、南平、浦城、邵武用音響機,建陽至崇安、水吉、政和、將口、麻沙、徐市均用話傳。
1958年“大躍進”開始,電報資費調低,電報業務量大幅度上升,報話雙用的話傳電路擁擠,各局都線上路上加裝幻線,用音響機通報,實行報、話分路。建陽至福州、南平用雙工韋機通報,建陽至邵武、光澤、浦城、建甌、政和、松溪用人工音響機,建陽至崇安用韋斯登自動機通報。南平、建甌局各裝有10門電報交換機一部,同時,南平裝有四路載報機開通南平至福州第一條電傳機電路,南平至順昌、建甌、沙縣等局都用音響機通報。
1960年,為實現人工收報自動化,邵武、順昌等縣(市)先後將莫爾斯機改裝為波紋收報機,用虹吸管收錄波紋符號,提高電報傳遞速度。1961年建陽轉報中心移到南平,南平轉報任務加重,南平至上海、福州使用電傳機。南平至建陽、建甌、順昌、浦城、崇安、建西、西芹、大洲使用音響機。
1970年10月1日,地區革委會由南平遷往建陽,建陽至南平載波電路上第一次安裝四路載報機,開通建陽至福州、南平電傳電路。1974年地區郵電局從南平遷到建陽,建陽又成為閩北轉報中心,並安裝使用五單位雙機頭自動發報機。1976年10月,各縣(市)先後都使用電傳機通報。至1978年,閩北有電傳機共42部。
1982年,建陽安裝BZP-01型四路插報機,開通建陽至浦城、政和等5條插報電路,並在建陽、南平安裝五單位雙機頭自動發報機。1984年,建陽至福州電路上裝用TX-20型電子電傳機。1986年南平、邵武、順昌電路上裝用TX-20型全電子電傳機。為配合福州局實現自動轉報,相繼在建陽、南平、邵武、順昌等局電路上裝用BFS-4201型程控電子式發報機。至1987年12月,福州至建陽裝用國產B2S01型46路載報機,閩北各縣(市)相繼裝上全電子電傳機和程控電子式發報機,均能通過福州實現轉報自動化。
1988年,南平、建陽、崇安、光澤、松溪等局相繼裝用漢字電傳機,改變長期使用漢字譯成電碼拍發電報的作業方式,提高電報傳遞時效。此後至1994年未變。
業務
業務種類
光緒九年(1883年),閩北經營電報種類分為官報、公報、私報。民國11年有政務、公務、特種、尋常4種。民國25年9月實行的《國內電報營業通告》,電報種類改為官軍電報、局務公務、
私務電報、公益電報和特種電報。民國33年,軍電擁擠,經常用郵交寄積壓的電報。是年8月,增辦南平至建陽、建甌,福州至永安、南平的特快電報業務。
1950年11月,在調整電信資費中規定,取消私營商業的特快電報業務,增加軍政電報、企業電報種類,使電信通信在制度上保證為黨、政、軍及國營企業服務。是年,根據郵電部《電報業務規程》,統一全國電報種類,有防空、氣象、水情、特種、軍政、公益、新聞、加急、普通、公電10種。
1957年,電報種類調整為13種,即防空、事故、天氣、報汛、公益、軍事、軍政、企業、新聞、匯兌、公務、普通和書信電報。1958年,將企業、書信電報合併到普通電報。10月,為擴大服務面,便利旅客拍發電報,試辦漢語拼音電報業務,並在南平莪洋—上海列車上試辦國內中文明語普通電報業務。12月,在南昌—廈門列車上開辦代收電報業務,同時指定邵武、永安兩局為南昌—廈門列車的電報交換局。
1959年,電報種類修改為防空、天氣、事故、水情、軍政、新聞、普通和公務8種。1963年恢復開辦公益電報。1964年4月,南平開辦國際電報業務。1977年增辦匯款電報。1978年3月,為適應農業、氣象、水利防汛、地震、衛生和科研觀測等通信需要,重新修訂電報種類,屬搶險救災、緊急救援等通信內容的均列為特種電報,郵電系統之間的公務、業務電報單獨列類稱為公電。同時,根據優先保證黨、政、軍通信的原則,結合業務種類和時限要求,重新排列
傳遞順序,軍政電報按內容及急緩程度,分為特急、加急和普通;各廠礦企業交發的一般公務電報和人民民眾個人交發的普通電報,以“先單位,後個人”的原則,仍分兩個等級。同年7月,開辦真跡傳真業務電報,分軍政、公務、公電、新聞和普通5種業務。檔案傳真辦理軍政、公務、公電3種業務。
1986年4月,開辦專送電報業務。5月建陽、南平相繼開辦用戶電報業務,9月開辦禮儀電報。1988年,國內電報業務種類按照不同的服務對象和業務性質,分為天氣、水情、公益、政務、新聞、普通、匯款、公用8種,並適應電報用戶的需要開辦特急、加急、核對、分送、預付回報費、送妥電知、改發、傳送、郵送、留交等業務。
業務量
清代及民國時期,閩北電報業務量無考。1952年,電報計費去報5.86萬份。1958年“大躍進”開始,閩北地區電報業務量銳增至18.13萬份,1960年達到42.30萬份,比1957年的8.58萬份增長393%。1961年起,由於自然災害等影響,國民經濟遇到暫時困難,閩北地區電報業務逐年下降,至1965年只有29.50萬份,比1960年下降30.3%。
“文化大革命”期間,閩北電報業務量連續下降。1970年,全區電報業務量只有15.47萬份,比1965年還減少47.56%。1972年,區內電報業務量逐年上升,1978年達50.25萬份,比1965年增70.34%。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深化改革開放,促進郵電業務的發展。1979年,全區電報業務量62.97萬份,至1993年達67.16萬份;發往港澳及國際電報1980年669份,至1993年達488份。用戶電報1986年1198份,1993年660份。1994年,國內電報業務量達46.64萬份,國際港澳電報業務量38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