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北京電報總局

1907年,清政府北京東長安街十二號,也就是東單二條胡同路南,自建北京電報中心局,也就是北京電報總局,這成為北京建設正式電報局所的開始。北京電報總局主樓系一幢四層框架結構樓房,建築總面積3360平方米,主體三層,包括鐘樓共四層,採用了西洋建築風格。民國以後,被稱為東長安街電報營業處,老職工們都親切地稱之為“東營”。
北京電報總局正門原在東單頭條,後門在東單二條,頭條至東長安街之間原有房屋被拆除後,面臨著東長安街。電報總局門前掛著龍旗,表示這是清政府所屬的機構。電報總局負責收發各地和北京18個分支局的電報,管轄電報線路區域為各部衙門、南苑、高碑店、懷柔等處,線路總長達697華里。宣統元年(1909),總局與全國各地(除西藏外)初步構成大體完整的有線電報幹線通信網,通信設備裝有莫爾斯電報機30餘部和韋斯登電報機2部,員工從開始時的107人增加到132人。
日本占領北平後,“華北電電”把北京電報總局改建為“北京中央電報局”,成為華北地區的電報業務中心局,職工達到500多人,其中日本人近200人。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正式命名為北京電信局東長安街營業處。1949年1月北平解放。 6月,“東營”與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直達有線人工電報電路改用克利特快機工作。1950年起相繼開通與莫斯科、布拉格和海參崴等國際電報電路。除了電報之外,後來還用相片傳真機開通至上海和莫斯科的國內、國際相片傳真業務。在電報大樓建成以前,北京最重要的兩個通信樞紐局所,一個是作為電報中心的“東營”,另一個是作為長途電話中心的廠甸南局。
新中國建立後,電報業務量快速增長,增添的機線設備已經無處安裝,原有設備陳舊,而且建築已超過保險期,地基下沉,木質樓板和樓梯也難承重負。1958年北京電報大樓竣工啟用,“東營”的電報業務全部割接到電報大樓,“東營”不再承擔通信使命。後來這個院子交給人民郵電出版社使用,在王府井大街南口東方廣場工程中,老“東營”建築連同東單二條胡同全部拆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