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人的關係非常密切,如果破壞敵方人員所生活的環境,就可以起到殺傷敵人的作用,比如可以人工製造地震、海嘯,或者改變某個地區的溫度,製造山崩、雪崩、滑坡、山洪等災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境武器
- 方式:破壞敵方人員所生活的環境
- 作用:殺傷敵人
- 比如:人工製造地震、海嘯
主要的武器類型,地震武器,海嘯武器,生態武器,臭氧武器,環境武器,破壞性,原理,
主要的武器類型
地震武器
地震是一種毀滅性極強的自然現象。自然界自然發生的地震每年就有成千上萬次,其破壞程度各不相同。但有時候,靠人為因素也能引發地震。
1968年,美國在阿留申群島進行了一次百萬噸級的地下核試驗。該地域正處於太平洋地震帶中,核試驗之後該地域曾不斷地發生了數以萬計的地震。根據三位美國地震專家對內華達州核武器試驗場所作的關於核爆炸和地震關係方面的調查, 發現該地域在每次試驗後,地震活動大為增加,不僅地震次數多,地震範圍也逐漸擴大。於是,現代武器設計師大受啟發,提出了一種人造地震武器的構想。人造地震武器是利用核爆炸來製造人工地震,起到殺傷作用。
人造地震多半選在地殼脆弱部位,在那裡有巨大斷層、龜裂地帶、火山地帶。在這些地區爆炸核武器後,就能人為地製造地震,從而對敵方環境造成破壞。
海嘯武器
海嘯一般是由海底地震引發的。
1956年4月1日,阿留申海溝發生強烈地震,引起海嘯,它以幾百千米的時速向前行進,一直波及到3600千米以外的美國檀香山市,海浪高過海岸15米,造成上百人死亡數以百計的建築物被破壞,直接經濟損失近億美元。當初美國在阿留申群島進行地下核試驗時,在造成強烈地震的同時,引起了規模非常大的海嘯。人類自己造成的海嘯有時能夠匯合成反常的潮汐,最終給人類帶來災難。
人們構想中的海嘯武器,是先利用人工誘發海底地震,造成可以控制的海嘯,摧毀海上航行的艦船,破壞敵方海港設施、海上建築物,摧毀海邊城市。
生態武器
如果生態平衡被破壞,人類生存將面臨危機。因此有的軍事專家便設法利用化學物質,使地面上的草木死亡,生物滅絕,使能夠生長莊稼的田園變成不毛的荒地,從而改變敵方的生態環境。
美軍在越南戰場上曾使用過生態武器。在1962年~1970年的9年中,美軍通過飛機、火炮、火箭,在越南播灑了近5000萬千克化學殺蟲劑、除草劑,使越南近兩萬平方千米的地域受到了污染,35%的森林被毀壞,大批草木死亡,昆蟲滅絕,並造成28萬人死亡。 可見,生態武器在未來戰場上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殺傷破壞性武器。
臭氧武器
臭氧層能夠有效地減弱太陽光中有害射線的輻射,而臭氧武器就是專門用來破壞高空臭氧層的武器。
它是利用物理、化學方法,在敵方上空臭氧層中,投放能吸收臭氧的化學物品,使高空臭氧層局部遭到破壞。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暢通無阻地透過這些區域上空的空氣層,對地面人員、生物起到大規模殺傷作用。此外,還有一種思路,就是使敵方上空臭氧層中臭氧含量增加,引起人體中毒,起到殺傷作用。
環境武器
人類要生存,必須有安居之所。此處的"所",即為環境。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之中。環境與人的關係甚為密切。
因此,現代的武器設計師們又在構想為未來的武器庫中增添一種新式武器――環境武器。環境武器就是破壞環境的武器,它通過破壞區域生存平衡起到殺傷敵軍的作用。
破壞性
與臭氧相對應的是一種吸氧武器,它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氧氣,使一定區域範圍內形成缺氧空間,使在那裡活動的人員、生物因缺氧室息而死亡,並使那裡的農作物枯萎,整片森林被破壞,對環境造成大規模的破壞。
原理
它是利用物理、化學方法,在敵方上空臭氧層中,投放能吸收臭氧的化學物品,使高空臭氧層局部遭到破壞。這樣,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暢通無阻地透過這些區域上空的空氣層,對地面人員、生物起到大規模殺傷作用。此外,還有一種思路,就是使敵方上空臭氧層中臭氧含量增加,引起人體中毒,起到殺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