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簡介
含義
小至一個
工業聯合企業,大至一個國家甚至國家集團的工業,都可視為某種工業體系。
例舉
如一個鋼鐵聯合企業,至少要包括鐵礦山、石灰石礦山、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焦化廠、耐火材料廠、機修廠等生產單位,以及物資部、運輸部、銷售部、服務公司等輔助單位,還有公司管理機構本身。大的聯合企業還有附屬的設計建築單位、研究開發單位、分析試驗單位、信息情報單位等。所有這些單位都在公司一個體系之內,彼此具有密切的配合或從屬關係,形成各種
物質流、人員流和信息流。從一個國家來說,各類工礦企業數量很大,但有政府的工業部門和大的公司或企業集團負責總的管理決策,有專業的設計研究院所協助謀劃,並有專門的物資、商業、外貿、運輸部門或公司提供各種服務,從而形成內部聯繫錯綜複雜的工業體系。
體系層次
綜述
雖然從理論上講,整個世界可以說存在著一個工業體系,或如有人主張的可分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工業體系,然而由於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發展的
複雜性,很難確切劃分其範疇。研究者更加重視的是國家或地域性國家集團及其下轄的
地區工業體系。
國家工業
它與國家的
經濟管理體制和
產業結構的特點密切相聯。社會主義國家由中央政府各工業部管理的工業是工業體系的主體,通過計畫經濟形成一定的部門工業結構,並形成縱向為主橫向配合的內部聯繫。
資本主義國家則以眾多的公司為基礎,通過行業協會或企業集團的調節,形成市場經濟機動性較強的工業結構和橫向聯繫更發達的工業體系。國家工業體系的規模和結構與國家地域範圍、人口、資源、經濟基礎以及國際環境有密切關係。
地區工業
社會主義國家各級行政區劃單位一般兼具較強的
經濟職能,存在不同發展程度的工業體系。
資本主義國家的行政區劃單位不包含經濟職能,一般不存在有計畫形成的行政區一級工業體系。因此國家之下的第一層次
地區工業體系按經濟區劃分。經濟比較發達的大經濟區一般具有相對完善的
產業結構,具有全國意義的專業化部門作為支柱,主要輕重工業門類比較齊全和協調,從而具有足夠強大的經濟實力,使之作為全國工業體系的子系統,能夠相對獨立而有力地運轉。這種大區工業體系一般總要包括若干個比較集中的
工業基地和一批工業中心。
工業基地
(工業地區)
它是由於在一個比較緊湊的地域範圍內集中發展了具有全國優勢的工業而形成的,其工業體系的特點是強調其
主導工業部門的重要性,而不是
部門結構的完整性。圍繞幾個在
產值、產量、經濟效益和大地區工業品供需平衡中地位最突出的專業化部門協調發展的工業體系,其形成往往和
工業基地所在及周圍地區的優勢資源、地理位置、經濟基礎密切相關,使工業基地作為全國和大區工業體系的組成部分起到經濟核心地區的作用。工業基地一般包括若干個彼此鄰近的工業中心,各工業中心都是具有一定特色的工業體系,具有較強的內聚力並同其他工業中心保持一定的聯繫。
相關簡介
體系聯繫
工業體系內各單位之間的功能聯繫,大體可分為兩個範疇:①組織聯繫。在社會主義國家集中管理為主的情況下,主要表現為中央政府對企業的
垂直領導,給直屬各單位安排適當的專業分工。物資調配和產品銷售大多由國家專門部門控制,企業間的橫向聯合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
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體系的
基層單位是工廠和公司,由各種形式的企業集團或行業協會構成組織上的聯繫。因為公司規模不同,內部組織聯繫的複雜程度也不同,
跨國公司的企業聯繫甚至超過國家界限。②
技術經濟聯繫。一方面指由於連續性加工工藝流程,原材料、零配件或製成品供應以及副產品綜合利用等原因形成的技術經濟聯繫;另一方面指由於共用供水、供電和交通等基礎設施而形成的技術經濟聯繫。組織和技術經濟聯繫,反映在城市或區域範圍內各種專業性和非專業性的信息、服務和
物質流上。它們的種類、規模和強度體現了區域聯繫的強弱和特點,而區域聯繫的決定因素是區域的發展水平、城鎮體系和
工業布局、資源的地理分布等。
體系變化
18~19世紀工業革命後 100多年來,多數
已開發國家在20世紀上半葉先後形成了結構比較穩定、布局基本定型的工業體系。到60年代,全世界大體形成美國、西歐、蘇聯和東歐、日本 5個工業核心地區,具有獨立、完整、強大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工業體系。
60年代以來,
開發中國家經濟的增長,產生了世界工業體系布局的新的影響因素。同時,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促進了新時期的
工業革命。這兩個因素的相互作用,使世界工業體系在結構和布局上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如
新興產業集聚區的湧現、老工業區的結構改組、
傳統工業由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向開發中國家和不發達地區轉移、邊緣地區的開發和工業化等等,使得
地區工業體系在一、二十年內發生的變化比過去數十年、上百年的過程還要顯著、深刻。但即使如此,任何工業體系一經形成,還是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只有當某種重要因素髮生突然變化時,才會引起整個工業體系性質的改變。工業體系的各個層次都在不斷變化,但地區一級的變化特別顯著和引人注目。關於工業體系的發展和變化的研究主要有3個方面:①該體系在功能和空間上的發展和變動;②該體系的
物質流、信息流以及區際、區內聯繫上的變化;③組成單位的發展趨勢和變化動力。
國內概述
1953~1957年第一個“
五年計畫”時期興建的幾百個骨幹企業,為全國工業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建設和發展了幾個重要
工業基地和若干工業中心。60年代和70年代繼續加強了能源、原材料和機器製造等工業部門,並在內地建設了一批新的工業中心。除已建成獨立完整的全國工業體系之外,在東北、華北、華東也已形成具有一定實力、部門相對完整而又具有特色的大區工業體系。西南、華中、華南的工業體系略具雛型,
西北地區則處於初始階段。此外,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工業地區(工業基地)一級的工業體系。如遼中南、魯中、晉中以能源重工業為主,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以輕紡、化工等加工工業為主,
京津唐地區、武漢、重慶和關中地區輕、重工業較為平衡。工業中心的工業體系,雖有相當的發展程度,但大部分由於部門管理分割,使組織聯繫和技術經濟聯繫都受到一定影響。
(李文彥)
觀點論述
實際上,任何理論都是有前提條件和適用範圍的,同時理論也有時也有她本身所擔負的特殊使命,“看不見的手”的市場機制也不例外。“看不見的手”基本是以農業社會及典型莊園私有經濟特徵的
工場手工業或處於
自由競爭的工業生產社會初期為實踐的經濟理論,它的前提是分散的、獨立的、力量
均勢的買家和分散的、獨立的、力量均勢的賣家,買賣雙方完全用市場價格自發地、平等地進行
商品交換的行為。因此,中國的經濟學家並不真正理解現實的
工業社會和工業經濟運行規律,夢想“以
市場換技術”,並把“看不見的手”奉為上帝,把
市場經濟與產權明晰當寶貝,以為只要建立了“健全的
市場經濟體制”,讓所有資產歸於能發財的個人,強國就指日可待,財富就滾滾而來。殊不知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一個靠“看不見的手”的
自由市場而進步發展成已開發國家的例子。現實中的全球經濟、
國家經濟、地區經濟中都與“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前提相差甚遠,綜觀經濟現實,正處於
工業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經濟也總是被處於壟斷地位的大資本所操縱。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中國的經濟問題就不能用
小農經濟、
自由市場經濟的眼光分析,而應當用現代工業社會的眼光來研究中國的問題。
在農業經濟時代,個人是生產的主體,使用簡單生產工具進行重複性勞動。而現代工業經濟以普遍使用先進機械,整個社會互相配合、不斷發展變化的大生產為特徵。在
工業社會中,生產是由人和機器組合而成的工業體系來完成的,機器有遠遠超過人的體力和精力,能夠達到人力遠遠不及的生產效率。人在生產中只是設計和操作機器。整個現代工業社會其實就像一台機器,具有高度組織化社會結構的,需要各部門協調配合方能運轉。現代工業生產的主體是重工業體系,其生產力幾乎沒有上限,只受限於能夠獲得的資源和市場。即使農業,也是現代工業的結果,沒有現代工業提供的化肥、農藥、農機、種子等工業產品,農業的單產會大降低,不能養活這么多人口。零散的個人積極性在大工業體系這個鋼鐵怪物面前也是渺小的。至於其他行業,統一的大工業體系的效率更是遠遠超過零散的人力。早期的機器缺乏靈活性,只適合進行規範化大規模生產,但隨著計算機控制技術的進展,機器的柔性逐步增強,不斷取代人在生產中的位置。由於機器技術的發展,在整個工業生產鏈中,人工已經被大量機器取代,只是在最後的組裝環節,由於品種多,單次裝配批量小,不可能為每種裝配單獨設計自動生產線,還需要大量的人工。
工業社會中的人要么提高知識和技術水準,從事機器不能涉足的智慧型領域,或者提高積極性,從事簡單機構的裝配業,與機器的效率競爭,用血肉之軀對搞鋼鐵。
2、落後的根源是缺乏完整的大工業體系
農業、手工業或第三產業都不能像重工業一樣自行促進本身的產量或質量,除非
同比例地增加人口。例如傳統農業,無論你為下一年的耕作準備多么充分,在土地上流多少汗水,種下多少種子,也很難讓下一年的產量在歷史最高產量上提高10%。手工業也一樣,手工業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完全取決於手工業者的技術水平,最好找一個好的師傅,引導自己成為一個熟練工人。但農業與手工業的技術進步是單項的、孤立的,無法與其他技術成果互相促進的技術進步是不具有持續性的,一旦新技術普及,進步也就此停滯。與此相比較,現代工業不僅規模可以
指數化擴大,更重要的是
加工精度和技術可以在一代機器中積累,各種技術之間可以相互支援、提高。
手工工具可以用來生產最初的工具機,而工具機本身又可以生產更精密的尺子、更精密的工具機,為自身生產動力機械,同時通過提供標準化的實驗器材促進整個科學的進步,再從科學進步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最終,我們可以得到整個現代工業體系。在差不多兩世紀裡的時間裡,簡陋的工具機和
蒸汽機進化成了今天的太陽能電廠、數控工具機、氣象衛星,而且能源----資源的採集和加工能力的提高還沒有觸頂的跡象,這種進步是手工業----農業社會根本無法想像的。
進入近代以來,落後國家可以通過出售自己的資源和勞動力,換取
已開發國家的機器設備、關鍵材料和部件,也進入機器大生產。引進外國成熟的設備工藝能在短時間內提高生產能力,但由於資源和勞動力相對過剩,價格低廉,且資源開採和勞動力的數量、
勞動強度的提高存在上限,因此不具備重工業技術指數增殖的特徵。依靠引進外國重工業技術來發展經濟基本呈現追趕的趨勢。
是否擁有完整全面的鋼鐵、化學、機械、電子基幹產業,是區別已開發國家與落後國家的根本標誌。擁有完整全面的基幹產業就是已開發國家,可以設計製造幾乎一切現代化的產品。擁有大工業體系的國家也可能暫時會貧窮,也可能若干基幹產業的技術水平低,但只要全面完整,選擇合適的發展路徑,就可以實現生物般的指數增殖和進化,在短時間內成為富裕國家。
3、西方不允許落後國家建立大工業體系
國家要長久的發展之策決非是採取“看不見的手”戰略。中國的經濟學家們還在延續農業時間的思考方式,普通百姓也沒有認識到工業時代的財富是怎么來的,總覺得中國地大物博,順其自然就一定有好的結果。這種社會自發產生的
經濟規律自然注重刺激個人積極性和維護私有產權,但個人積極性只在農業社會才有效,農夫可以早出晚歸,多種幾畝地。但是在
工業社會,個體的積極性在國家大工業體系面前是渺小的,無論如何也乾不過生產的自動機器----國家的大工業體系。今天我們中國的核心問題其實就是中國大工業體系腿軟。儘管經濟學家們的
比較優勢理論指出了中國的優勢,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民族工業如何獲得核心競爭力(技術)的問題,而企業忙於組裝和加工,追求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道路就更加艱難。中國企業的真實狀況是,上不能突破----開發不出先進技術,外國的投資者也不轉讓;下面臨斷裂----大量勞動力不能向工業化人口迅速轉化,大多數人只能從事
簡單勞動。此外,還要面臨其他人口大國的競爭,“
比較優勢”正受到後發的
開發中國家的挑戰,因為這些國家的土地和
勞動力成本比中國更低。
從
工業革命至今的世界經濟史告訴我們:
已開發國家幾乎都是依靠建立大工業體系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英美發展初期比較輕鬆,重化學工業來自私人資本,但英美大工業體系也不是市場經濟,一樣要靠政府的巨額軍費和政府採購來支持。在他們的背後還有大量的國立科研教育機構,以及許多私有但不是私營的基金會作為經濟後盾。落後國家中也因為沒有建立自己獨立的大工業體系而長期處於依附的地位、落後的行列。其中很多國家都是“看不見的手”的
自由市場經濟,但是私人資本和自由市場經濟非但不會建設大工業體系,還會嚴重損害現有的大工業體系。其原因在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大工業體系的建設,是和普遍的
經濟規律不相容的,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如果
世界大同的話,整個世界只需要一套大工業體系就夠了,多了就是浪費。當相對落後的國家試圖獨立於西方體制以外建立大工業體系時,如果奉行
自由競爭原則,自己未成熟的大工業體系肯定會在
已開發國家的競爭下破產,世界重歸於只存在一個大工業體系的狀態。
問題是,雖然在理論上世界只需要一個大工業體系,但西方大資本不會允許落後國家白白分享現代科技帶來的利益,除非落後國家用資源和人力來交換。由於這個世界上人力資源相對大工業體系是過剩的,爭相降價競爭的落後國家換不到多少外匯,自然也就沒有能力去買先進工業品,這種相對
生產過剩反過來又抵制了已開發國家擴大大工業體系的願望。世界經濟就是在這個死結中分化為兩個世界:擁有大工業體系的國家是獨立自主的已開發國家,沒有大工業體系的國家只能是依附型經濟和落後的國家。從依附性國家到現代化國家並不是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而是要么安於現狀,要私冒風險,克服困難跨越工業化壁壘,沒有
第三條道路。
4、建立完整的大工業體系才是中國強大的唯一道路
世界格局限制了落後國家的活動範圍,落後國家參與已經存在但為西方已開發國家所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正是大工業體系的特性和“看不見的手”相結合阻止了這些國家建立自己的大工業體系。試圖在西方大工業體系已經占絕對地位的情況下,單靠貿易和國內企業自行發展獲得工業化資源和技術,結果就會落入低水平發展的陷阱。因為根據比較效益,建立自己的生產知識體系和大工業體系,需要大量的人才培訓,需要漫長的時間和資金,而且開始時做出的工業品質次價高。如果國家政權能夠有效阻斷其他大工業體系的干涉,在一個足夠大的國家內建立獨立的經濟體系是完全可能的。後發國家要藉助西方已經崛起的歷史可借鑑,抓住經濟進步的關鍵----工業革命,更快的提高本國的科技和經濟水平。這也是在現存的西方大工業體系被
資本主義所壟斷和限制,進而無法充分擴大為全體人類服務的情況下,建立獨立的大工業體系的落後國家的無奈而必然的選擇。
一個理想的大工業體系,應該是由基本實行計畫經濟的重工業體系,和需要
自由貿易、強調企業獨立性和自由貿易的裝配工業、輕工業共同組成的。前者,對有限關鍵技術和資源進行投資開展,提供基本的工業物資和機械。後者則基本保持前工業時代的體制,利用這些物資和機械完成最終產品的產品製造(包括非實物產品)。已開發國家通過對核心產業部分國有化和企業之間的互相滲透,基本建立了這種
經濟體制,只是裝配工業和輕工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轉移到了
第三世界國家。而對於一般落後國家而言,後者並不缺乏,缺乏的是無法通過
市場經濟、
自由貿易建立的重工業體系。
落後的重工業體系無法在自由貿易的情況下與先進的對手進行競爭,除非努力發展縮小與先進對手的差距,才有可能改變不利的局面。但在落後國家的重工業體系不斷升級追趕中,在經濟上遇到的阻力往往越來越大,事實上,西方和
買辦集體要求開放市場的理由往往正是由落後國家的工業化努力所製造並強加的。
5、西方經濟學已成為阻止落後國家走向富強十分巧妙的理論工具 我認為,“看不見的手”最致命的問題在於無視這種重工業體系的相對稀缺,或者認為這種狀態只是一種暫時的不平衡,長期的世界經濟發展自然會使這種平衡迅速消失,而在於西方經濟學沒有與工業革命以後的現實社會相結合。但為什麼這樣一個與現實嚴重衝突的理論能一直占據主流地位。
西方經濟學是工業革命以前一種提倡
自由市場、私有產權、指望競爭提供經濟動力的經濟學思想,是與農業社會相適應的理論,也只有在農業社會中才會出現這樣的理論,這是與
工業革命以前的歐洲和漢朝以後尤其宋朝、清朝中國社會史實一致的。而大部分農業社會也在這個階段建立了與現代西方經濟學相類似的觀念,並樂於在低關稅條件下與整個世界進行貿易。
在工業革命爆發以後,幸運的西方國家率先建立了重工業體系,得以在一個接近
自由貿易的世界體系中占據了優勢,而且還能通過自由貿易來鞏固這種地位,對於
已開發國家而言,“看不見的手”當然是一種非常合適的理論,實際上“看不見的手”這隻黑手正是已開發國家利益的具有貪婪本性的大資本及大資本的決定力量。而西方以外的落後國家均未能建立獨立的重工業體系。因此在這些國家,最強大的經濟集團是組織本國原材料和簡單勞動力出口、進口先進工業產品的
買辦經濟集團。從短期來看,向
自由貿易體系中出售更多的資源和勞動力,進口更多的先進產品也確實提高了利潤。按照
社會運行決定思想文化的規律,無論是西方已開發國家還是落後國家,都因各自的經濟結構繼承了前工業時間的經濟思想。在西方為中心的經濟格局下,未將工業革命本身納入理論的自由貿易學說得以保持了自身的主流地位。
(本節摘自小小《僅依賴市場機制無法使落後國家走向富強》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