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
農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
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
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
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為
宋國(今
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
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
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
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也有是孔廟祭祀孔子。
孔子的祖先本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避宮廷禍亂而遷居魯國。孔子的父親是一名武士,雖躋身於貴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死去了,他跟著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孔於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倉庫)、“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類的小官,
魯定公時,孔子曾任
中都宰、
大司寇(主管司法,與司徒、司馬、
司空三卿並列),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
史記·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頂峰。由於與當時主宰魯國政權的
季孫氏、
叔孫氏、
孟孫氏三家政治觀點不和,孔子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希望在別的國家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先後到了衛、宋、陳、蔡、楚等國,都沒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魯國一心一意講學和整理古代文獻資料,曾整理刪定《
詩經》、《
尚書》等,並根據魯國
史官所記《
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中國第一部
編年體歷史著作。孔子講學,學生多達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
論語》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
魯論語》(20篇)、《
齊論語》(22篇)、《
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
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加以注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後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
三國時
魏國何晏《
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
皇侃《
論語義疏》,宋代邢晏《
論語註疏》、
朱熹《
論語集注》,清代
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
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原文
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
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
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7.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
犬馬,
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zhuàn),曾(céng)是以為孝乎?”
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子張學乾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xìng)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
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輗(ní),小車無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2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
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詳解
解析一
2.1【原文】
子曰:“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眾星共④之。”
【注釋】
①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說統治者應以道德進行統治,即“
德治”。
③所:處所,位置。
④共:同“拱”,環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周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評析】
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
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說,統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群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著你轉。這是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
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2.2【原文】
子曰:“詩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無邪③’。”
【注釋】
①詩三百:詩,指《
詩經》一書,此書實有305篇,三百是
虛數,指三百多篇。
②蔽:概括的意思。
③思無邪:此為《詩經·魯頌》上的一句,此處的“思”作思想解。無邪,一解為“純正”,一解為“直”,前者較妥。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的微言大義,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想純正’。”
【評析】
孔子時代,可供學生閱讀的書還不是很多,《詩經》經過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後,被用作教材。孔子對《詩經》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
思無邪”來概括它。《
論語》中解釋《詩經》的話,都是按照“思無邪”這個原則而提出的。
2.3【原文】
子曰:“道①之以政,齊②之以刑,民免③而無恥④;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⑤。”
【注釋】
①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
②齊:整齊、約束。
③免:避免、躲避。
④恥:羞恥之心。
⑤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循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不同於法制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
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
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解析二
2.4【原文】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順⑤,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釋】
①有:同“又”。
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③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上天的意旨,此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古代人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天掌控的。
⑤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⑥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評析】
在
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
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
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
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2.5【原文】
孟懿子(1)問孝,子曰:“無違。(2)”樊遲(3)御(4),子告之曰:“孟孫(5)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注釋】
(1)孟懿子:
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
仲孫,名何忌,“懿”是諡號。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
(2)無違:不要違背。
(3)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歲。他曾和
冉求一起幫助季康子進行革新。
(4)御:駕馭馬車。
(5)孟孫:指孟懿子。
【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評析】
孔子極其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如此。但這裡著重講的是,盡孝時不應違背禮的規定,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見,孝不是空泛的、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定,依禮而行就是孝。
2.6【原文】
孟武伯①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②。”
【注釋】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名彘。武是他的諡號。
②父母唯其疾之憂:其,代詞,指父母。疾,病。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
【評析】
本章是孔子對
孟懿子之子問孝的答案。對於這裡孔子所說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歷來有三種解釋:1.父母愛自己的子女,無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這種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謹慎小心,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
父母在自己有病時擔憂,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擔憂了,表明父母的親子之情。3.子女只要為父母的病疾而擔憂,其他方面不必過多地擔憂。本文採用第三種說法。
2.7【原文】
子游①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注釋】
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
吳國人,比孔子小45歲。
【譯文】
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評析】
本章還是談論孝的問題。對於“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一句,歷來也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一是說狗守門、馬拉車馱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說犬馬也能得到人的飼養。本文採用後一種說法,因為此說比較妥帖。
2.8【原文】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zhuàn)①,曾(céng)是以為孝乎?”
【注釋】①饌:吃食物
【譯文】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評析】
孔子所提倡的孝,體現在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反映了
宗法制度的需要,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不僅要從形式上按
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而且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
解析三
2.9【原文】
子曰:“吾與回①言,終日不違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注釋】
①回:姓顏名回,字子淵,生於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歲,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
②不違:不提相反的意見和問題。
③退而省其私:考察
顏回私下裡與其他學生討論學問的言行。
【譯文】
孔子說:“我整天給
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
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下之後,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有所發揮,可見顏回其實並不蠢。”
【評析】
這一章講儒家推崇“內聖外王”(內具聖人之德,外行
仁政王道)之學,注重自我修養,強調內在心性的陶冶,注重內心的體察,頤養心性,認真學習前人的理論,靜思品咀。在神思默運中舉一而知十,深刻地融會貫通前人的思想成果,從而形成真知灼見,切勿在一知半解之下倉促做出狂妄的謬論與無知的放言。
2.10【原文】
子曰:“視其所以①,觀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
【注釋】
①所以:所做事情的動機。
②所由:所走過的道路。
③所安:所安的心境。
④廋(sōu):隱藏、藏匿。
【譯文】
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做事時的心情。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隱藏得了什麼呢?”
【評析】
本文主要講如何了解別人的問題。孔子認為,對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內心,全面了解觀察一個人,那么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可以隱藏得了的。
2.11【原文】
【注釋】
①溫故而知新:故,已經過去的。新,剛剛學到的知識。
【譯文】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此就可以當老師了。”
【評析】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
學習方法不僅在
封建時代有其價值,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
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2.12【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①。”
【注釋】
①器:器具。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評析】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
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應該擔負起治國安邦之重任,對內可以妥善處理各種政務;對外能夠應對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不只局限於某個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觀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這種思想仍有可取之處。
2.13【原文】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注釋】
①行,小步也,這裡指行事。
【譯文】
子貢問如何才是一君子,孔子說:“君子做事在說話前,然後才照他做的說。”
【評析】
孔子說,把實際的行動擺在言論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著你說,做完了,大家都會跟從你,順從你。古今中外,人類的心理都是一樣的,多半愛吹牛,很少見諸於事實。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動上做出來就很難。所以,孔子說,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情 。
解析四
2.14【原文】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注釋】
①周:合群。
②比(bì):勾結。
③小人:沒有道德修養的凡人。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評析】
孔子在這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點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結,不能與大多數人融洽相處;而君子則不同,他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這種思想仍不失其積極意義。
2.15【原文】
【注釋】
①罔:迷惑、糊塗。
②殆:疑惑、危險。
【譯文】
孔子說:“唯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評析】
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2.16【原文】
子曰:“攻(1)乎異端(2),斯(3)害也已(4)。”
【注釋】
①攻:攻擊。有人將“攻”解釋為“治”。不妥。
②異端:不正確的言論。另外、不同的一端。
③斯:代詞,這。
【譯文】
孔子說:“攻擊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除了。”
2.17【原文】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注釋】
①由:姓仲名由,字
子路。生於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生,長期追隨孔子。
②女:同汝,你。
【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評析】
本章里孔子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於
文化知識和其他
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解析五
2.18【原文】
【注釋】
①子張:姓
顓孫名師,字子張,生於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歲,孔子的學生。
②乾祿:乾,求的意思。祿,即古代官吏的俸祿。乾祿就是求取官職。
③闕:缺。此處意為放置在一旁。
④疑:懷疑。
⑤寡尤:寡,少的意思。尤,過錯。
【譯文】
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就在這裡了。”
【評析】
孔子並不反對他的學生謀求官職,在《
論語》中還有“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他認為,身居官位者,應當謹言慎行,說有把握的話,做有把握的事,這樣可以減少失誤,減少後悔,這是對國家對個人負責任的態度。當然這裡所說的,並不僅僅是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與行二者關係問題上的觀念。
2.19【原文】
哀公①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②:“舉直錯諸枉③,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注釋】
①哀公:姓姬名蔣,哀是其諡號,魯國國君,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②對曰:《論語》中記載對國君及在上位者問話的回答都用“對曰”,以表示尊敬。
③舉直錯諸枉:舉,選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錯,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譯文】
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評析】
親君子,遠小人,這是孔子一貫的主張。在選用人才的問題上仍是如此。薦舉賢才、選賢用能,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選官用吏,唯親是舉,非親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幹,也不會被選用。孔子的這種用人思想可說在當時是一大進步。“任人唯賢”的思想,在當前仍不失其珍貴的價值。
2.20【原文】
季康子①問:“使民敬、忠以②勸③,如之何?”子曰:“臨④之以莊,則敬;孝慈⑤,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注釋】
①季康子:姓季孫名肥,康是他的諡號,魯哀公時任正卿,是當時政治上最有權勢的人。
③勸:勉勵。這裡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④臨:對待。
⑤孝慈:一說當政者自己孝慈;一說當政者引導老百姓孝慈。此處採用前者。
【譯文】
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幹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
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評析】
本章內容還是在談如何從政的問題。孔子主張“
禮治”、“德治”,這不單單是針對老百姓的,對於當政者仍是如此。當政者本人應當莊重嚴謹、孝順慈祥,老百姓就會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又努力幹活。
2.21【原文】
或① 謂孔子曰:“子奚② 不為政?”子曰:“《書》③ 云:‘
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④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⑤為⑥為政?”
【注釋】
④施:延及,推廣,影響。
⑤其:代詞,指做官。
⑥為:是。
【譯文】
有人對孔子說:“您為什麼不參與政治?”孔子說:“《
尚書》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種道理推廣到政治上去,這也是參與了政治,為什麼非要做官才算參與政治呢?”
【評析】
這一章反映了孔子兩方面的思想主張。其一,國家政治以孝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資格擔當國家的官職。說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張。其二,孔子從事教育,不僅是教授學生的問題,而且是通過對學生的教育,間接參與國家政治,這是他
教育思想的實質,也是他為政的一種形式。
2.22【原文】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ní)①,小車無軏(yuè)②,其何以行之哉?”
【注釋】
① 輗:古代大車(
牛車)車轅前端與車衡相銜接的部分。
② 軏:古代小車(馬車)上置於轅前端與車橫木銜接處的
銷釘。
【譯文】
孔子說:“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就像)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線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線的木銷子,它靠什麼行走呢?””
【評析】
為政的道理——言而有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讀
中國歷史,對於從政的人,始終要注意一個道理,所謂“百年大計”。一件事情,一個政策下來,要眼光遠大,至少須看到百年或幾十年以後的變化與發展,這是古人政治的道理。孔子說作人、處世、對朋友,“信”是很重要的,無“信”是絕對不可以。尤其一些當主管的人,處理事情不多想想,驟下決定,以致隨時改變,使部下無所適從,所以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解析六
2.23【原文】
子張問:“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於夏禮,所損益③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注釋】
①世:古時稱30年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釋為朝代。
②因:因襲,沿用、繼承。
③損益:減少和增加,即最佳化、變動之義。
【譯文】
子張問孔子:“今後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回答說:“商朝繼承了
夏朝的禮儀制度,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
周朝又繼承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將來或者有繼承周朝的新帝王,禮儀制度也自當有所修補、增減、完善,就是一百世以後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個重要概念:損益。它的含義是增減、興革,即對
前代典章制度、
禮儀規範等有繼承、沿襲,也有改革、變通。這表明,孔子本人並不是頑固
保守派,並不一定要回到
周公時代,他也不反對所有的改革。當然,他的損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變周禮的基本性質為前提的。
2.24【原文】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諂②也。見義③不為,無勇也。”
【注釋】
①鬼: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這裡泛指鬼神。
②諂(chǎn):諂媚、阿諛。
③義:人應該做的事就是義。
【譯文】
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義”和“勇”的概念,這都是儒家有關塑造高尚人格的規範。《
論語集解》註:義,所宜為。符合於仁、禮要求的,就是義。
“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為實行“仁”的條件之一,“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才算是勇,否則就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