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濰坊歷史
風箏文化
濰坊名人
濰坊豌豆黃
濰坊米粉
濰坊包子
濰坊酒類
鄧家餚肉
濰坊鋤刃
縣城變遷
1982年,為將市區寬僅9米的向陽路(原縣治前街、南門裡大街)拓寬到30米並延伸出城,省政府撥款300萬元,在市郊北宮附近,建設拆遷安置樓。該路兩側有334戶居民的平房,劃入了道路紅線而動遷。在拆除了歷經700年滄桑的縣衙門後,路基頂到了北城牆根,又在僅存的一段北城牆打開了通路的豁口。道路建成,兩邊殘留的各長約十幾米的兩段城牆土坯。市領導指示不再清除,周圍砌石加以保護,留作濰縣古城牆最後的標誌性遺蹟。
濰坊的老百姓,歷來住的是平房。平房組成了院落,院落形成了過道,無數的過道形成了街巷。平房就是街巷的細胞和根基。但這些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承襲聚居的房舍,在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中,很快就消失、改觀了。上世紀80年代,城裡還是平房的天下,到90年代的中期,不過十幾年的光景,就幾乎完全被一棟棟高樓和平整的道路所取代了。
濰坊市成片綜合開發改造舊城,始自1985年。當年,在和平路南段及東關後門街工人新村試點,運用商品經營方式,吸收社會投資,改造舊城建設新區。1987年,在原城東北隅的察院附近的幾條老街拆除舊平房,開發建成了憶荷園小區,樹立了城區開發的樣板。當時,城市拆遷,國家還沒有出台政策法規,地方政府參照外地經驗,制定了當地的城市拆遷管理辦法,綜合開發、改造舊城就迅速大規模開展起來。
濰坊城裡的老街巷,先是在城牆拆除後,失去了屏障和最顯眼的地標,而後因交通發展,軸線街道更名、擴建而改頭換面,最後,通過舊城改造平房的消失,街巷也支離破碎。原有的49條街巷,原址及街名尚存在的21條,已經融入社區,有的還成了社區的名字,其餘的28條,街名和街址俱已消失。
1985年,最早開發的原縣城東北隅,形成了曹家巷社區、十笏園文化區的一部分。在社區內尚存在的街巷有6條,即曹家巷、胡家牌坊、梁家巷、安樂街、海島司巷、新街子,這些街巷雖然存在,但形象都有改變。已經消失的街巷有6條,即察院前、後、中街、郭家巷、縣過道、東馬道。
1990年前後開發的原縣城西北隅,形成了城隍廟、北門大街2個社區,尚存有北門大街、城隍廟街、金巷子、倉巷子4條街巷,原來的撞鐘院前、后街,撞鐘院老過道、西馬道、前灣崖、九曲巷等6條街巷消失。
1992年開發的原縣城西南隅,建成了芙蓉街、增福堂、岳王廟3個社區。社區內的街道有芙蓉街、岳王廟、增福堂街、布政司街,太平街、水巷子6條。原來的西下窪、八仙巷、蝴蝶灣崖、鞍子街、忍和街、宋家門樓等6條街巷已經消失。
著名人物
蘇軾雪夜留宿濰縣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冬,他自杭州通判調任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太守,任職二載。
蘇軾初到密州,時值災年,鄉親父老剜野菜度日。身為朝廷命官的蘇軾,和同僚劉庭式一起,自覺加入剜菜度荒的人群中。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以野菜果腹,寫過一篇《後杞菊賦》,其小序雲:“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貧,衣食之俸,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膠西,意且一飽,而齋廚索然,不堪其憂。日與通守劉君庭式,循古城廢圃,求杞菊食之,捫腹而笑。”
熙寧八年十月,蘇軾率同僚到常山冬祭。歸途中,在鐵溝習射會獵。表面看,這是習獵,實質卻是備戰。當時的北宋,西北邊陲有遼和西夏大軍壓境,虎視眈眈。“澶淵之盟”後,外強中乾的宋王朝,一直採取納幣求和國策,苟且偷生。而北宋名將王韶,抵禦西夏,偶傳捷音。蘇軾聞之,深受鼓舞。他也習獵、作詩,以此表達報國之志。《江城子?密州出獵》便是此時寫成的千古絕篇。
熙寧九年(1076年)冬,蘇軾奉調改知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濟縣)。他冒寒上路,於年除日趕到濰州(今濰坊市濰城區),因大雪相阻,在石佛寺(今市中級法院址)投宿一夜。石佛寺俗稱南寺,始建於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為高僧元德主建。石佛寺老方丈,盛情款待太守,共進年夜齋飯,懇請題詩留字,東坡欣然應允。
第二天是熙寧十年(1077)大年初一,雪過天霽,蘇軾偕眷啟程。但是到達青州時,又下起了雪,為此,他賦詩一首,題為《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復作》以記此行:“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東風吹宿酒,瘦馬兀殘夢,蔥蘢曉光開,旋轉餘花弄。下馬成野酌,佳哉誰與共。須臾晚雲合,亂灑無缺空。鵝毛垂馬鬃,自怪騎白鳳。三年東方旱,逃戶連欹棟。老農釋耒嘆,淚入飢腸痛。春雪雖雲晚,春麥猶可種。敢怨行役勞,助你歌飯瓮。”
范春清甲骨文的功臣
世間很多事情都是出於偶然,譬如說曾經轟動中國近代史的偉大事件―――甲骨文的發現,就是一段難能可貴的佳話。史學大家郭沫若在《卜辭中的古代社會》一文中說,最早發現甲骨並把它帶到京師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濰縣范姓估人”,“估人”就是古董商。而這名來自濰縣的古董商就是范春清。
范春清,字守軒,號雄卿,濰縣范家人。范家祖輩隸耕,有祖業田四十畝,堪稱小康之家。春清與弟弟懷清二人生長在傳統文化積澱厚重的濰縣城郊,受金石學家陳介祺影響,雖然生在農家,卻愛古董,所以乾脆一股腦兒賣了祖業田,以此作本,到濰縣城開了個古董鋪,當起古董商來。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隆冬,哥倆心血來潮乘了騾車,趕赴河南省安陽縣城,再從安陽城徒步去了距縣城三里的小屯村外。遠遠望去,滿坡是人。走近一看,村民們正揮鍬弄鎬,在地上翻刨。上前一問,原來大家在刨“龍骨”。而龍骨有神奇的治病功效。范春清在一塊頗大的牛胯骨上,用放大鏡發現了一些紋道。憑藉平時倒騰古董的經驗,直覺告訴他這些紋道大有學問,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罷了。哥倆在小屯村沒有別的發現,便有一搭沒一搭地買了四五十片“龍骨”,回到安陽,小住一宿,次日直奔京城而去。
來到京城後,哥倆轉了好幾家古董店,店主們對於龍骨都不“感冒”,無奈之下,他們只好賣給了菜市口一家達仁堂國藥店,因為老闆識貨,知道龍骨可以入藥。自後哥倆便返回濰縣過年。
說來也巧,京城國子監國子祭酒王懿榮,因染小恙,到達仁堂國藥店抓了幾服藥。他有個習慣,煎藥前,必把每味藥包解開察看。這回察看,意外發現龍骨中稍大的一塊上面有些紋道,即拿放大鏡細觀,他憑直覺判斷這是一種文字,一時非常興奮,藥也不煎了。趕緊差夥計到藥店問明了龍骨的販運者。於是,山東濰縣古董商范春清,陡然也就成了大名鼎鼎的京城國子祭酒王懿榮的座上客。
范春清應邀赴京,在王懿榮的府上,王懿榮、羅振玉和劉鐵雲這些聞名全國的大學者紛紛詢問范春清從何處得來甲骨奇貨,這讓他認識到龍骨絕對是值錢的寶貝,於是便支支吾吾回答說:“這是從河南湯陰弄來的呀!”常言道,兵不厭詐。范春清指東打西,含糊其辭,告別北京,又上安陽。這次他運到北京的甲骨有八百多片。凡大片的牛胯骨,上頭文字居多者,二兩銀子一塊,言無二價。王懿榮眼巴巴看著這么多好貨,豈有不動心之理?結果就把自己的俸銀全搭上了。就這樣,范春清不但發了大財,還成了京城的名人。
丁錫田方誌收藏巨擘
丁錫田(1893-1941),字倬千,號稼民,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五月初四生於山東濰縣丁宅。聞名遐邇的十笏園,正是他家私人園林。此人自幼聰慧好讀,家塾啟蒙,曾受教於譚次屏與韓善甫諸先生。後入濰縣丁氏第一高等國小攻讀。畢業之後,即在家刻苦自學,博覽經史。後被聘為該校教師,以業績優勝,擢升為丁氏第二高等國小校長。民國十三年(1924年),他參加了黃炎培創辦的中華教育改進社,並在南京出席過該社地理教學組年會,成為中國禹貢學會的會員。
丁錫田平生愛好史地,刻苦攻讀,獨立思考。在當時偏於閉塞情形下,他通過書信往來,與顧頡剛、柯紹?搿⒏鄧鼓輟⒄耪??R、王獻唐、傅丙鑒、聞一多、王統照等全國知名的教授學者,建立聯繫,切磋學術。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甚至專程到濰縣訪問他,彼此受益。幾十年後,丁錫田之子、著名史學家丁偉志,是這樣回憶他的父親的:“父親大約是小時候缺鈣,所以腦袋長得特別大,是家鄉出了名的大頭。他一生菸酒不沾,一心撲在學術和教育事業上,是我們那個大家庭里出了名的書呆子。他除了熱心於辦學之外,把精力全放在研究古代史、歷史地理,以及蒐集鄉土文獻方面……我有這樣一位學者型的父親,但是由於他過早地去世,我並未能在學業上受到他多少具體的幫助,充其量從他那裡只是模模糊糊受到過一些學術精神的感染而已。”
丁錫田是位地方志收藏迷,尤其對山東九州十府一百單八縣的方誌,情有獨鐘,收了個一應俱全。如《濰縣誌》,有三個版本,明萬曆版,清康熙版,清乾隆版。這位方誌迷,後兩種版本都有,只明萬曆版沒有。他打聽得北京圖書館僅藏一套,就想了一條錦囊妙計,函請當時正在清華大學讀書的同窗張政?R先生(中國著名考古學家,曾為北京大學教授),利用周末時間到北圖借抄,邊抄邊寄,終於完璧。據說在他的家中共藏有全國兩千多個縣的縣誌。
重訂鄉邦文獻,出版《濰縣文獻叢刊》,是丁錫田有功於桑梓文化傳承的重大建樹。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他注意到濰坊有了一座新式和記印刷局,印刷方便,因此便手編了《濰縣文獻叢刊》,收納鄉賢著作,分輯刊行。前後出過三輯,收書目二十餘種。其中與鄉土有關的有《韓文靖公遺集》(即《韓熙載夜宴圖》主人公文集),《勤齋集》(元蕭爽斗撰,四庫全書本),《全濰記略》(明濰縣令周亮工撰,習庵本),《濰縣竹枝詞》(清鄭板橋撰,傳抄本)等。此外,丁錫田還參加了重修《濰縣誌》的工作。
1941年3月17日,丁錫田病逝,終年四十八歲。解放後,其兒女將其在北京和濰坊兩處的大量藏書無償捐獻給了當地圖書館。取之於社會,返還於國家,子女慷慨捐書,實現了錫田先生平生“文化為民”的夙願。